1. 資料庫三範式具體是
資料庫三範式如下:
第一範式(1NF):強調的是列的原子性,即資料庫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數據項。
第二範式(2NF):要求實體的屬性完全依賴於主關鍵字。所謂完全依賴是指不能存在僅依賴主關鍵字一部分的屬性。(在1NF基礎上消除非主屬性對主鍵的部分函數依賴)
第三範式(3NF):任何非主屬性不依賴於其它非主屬性。(在2NF基礎上消除傳遞依賴)
2. 計算機化的資料庫管理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一、人工管理階段:
數據的管理者:人。
數據面向的對象:某一應用程序。
數據的共享程度:無共享,冗餘度極大。
數據的獨立性:不獨立,完全依賴於程序。
數據的結構化:無結構。
數據控制能力:應用程序自己控制。
二、文件系統階段:
數據的管理者:文件系統。
數據面向的對象:某一應用程序。
數據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餘度大。
數據的獨立性:獨立性差。
數據的結構化:記錄內有結構,整體無結構。
數據控制能力:應用程序自己控制。
數據管理的定義
數據管理是利用計算機硬體和軟體技術對數據進行有效的收集、存儲、處理和應用的過程。其目的在於充分有效地發揮數據的作用。實現數據有效管理的關鍵是數據組織。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數據管理經歷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統、資料庫系統三個發展階段。在資料庫系統中所建立的數據結構,更充分地描述了數據間的內在聯系,便於數據修改、更新與擴充,同時保證了數據的獨立性、可靠、安全性與完整性,減少了數據冗餘,故提高了數據共享程度及數據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