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什麼樣的配置能上水冷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什麼樣的配置能上水冷

發布時間: 2022-12-22 18:57:37

Ⅰ 普通機箱能配備上水冷么

如果是大機箱的話,可以裝水冷,不過不能安裝太高級的水冷散熱器了,安裝一體的應該是可以的。水冷一般情況下都比風冷的更靜音,但價位比風冷一般都高,安裝也比較麻煩,對機箱有一定限制。而且有些水冷的噪音比風冷更大。

Ⅱ 什麼CPU才地配水冷散熱

中高端cpu才配得上水冷散熱
因為這樣的cpu性能更高,超頻更有價值,而且平台檔次更高,裝水冷符合身份
對於低端cpu來說,平台的檔次比較低,沒必要上水冷吧……這就像自行車沒必要配真皮座椅一樣……

Ⅲ 這樣的配置可以裝水冷嗎

可以裝水冷,普通風扇也行,足夠了。你玩游戲比較多或者長期開著機器運行比較熱的話,可以安裝一個水冷。

Ⅳ 配置水冷電腦

我玩了水冷有一段時間了,給你提一點建議吧。首先第一點,從實用性出發,硬體配置不高的根本不需要上水冷,具體的我給你一個參考,CPU各代旗艦系列,即5820K-5960X這樣的,主流系列的旗艦,即i76700K、4790K這樣的,比這低的一個劃不來,第二發熱量也沒到必須上水冷的地步。顯卡的話各代的主流次旗艦以上,像GTX980往上,R9380往上(AMD顯卡這幾代性能不咋的,發熱量還是可以的)。你可以對照看看。當然純粹為了好看的話什麼配置都能上水冷。具體到水冷設備,價格跨度也很大,多的幾萬元,低的幾百元。但是為安全性考慮,千把塊還是要有的,畢竟出了問題漏水的話很可能整個主機都燒了。給你我之前配的軟管水冷做參考:CPU冷頭:BY的,200。顯卡全覆蓋冷頭2個,BY的,單個500。水箱BA的,250。D5水泵,500。歐酷冷排,一塊240mm的330,一塊280mm的370。軟管及接頭什麼的,200左右。風扇Tt的,12CM的350三把,14CM的370三把。這樣算下來是3500-3600。我現在配了套硬管的水冷,貴一些,大概有5000。上述軟管配置,想便宜點的話顯卡冷頭可以不要,水泵也可以便宜些,東遠的SC600就可以,幾十塊錢。冷排也可以只用一塊,風扇可以用便宜的代替。這樣算下來在1200-1300這樣。

Ⅳ 我想配一台游戲主機預算在6000元。要用什麼樣的配置想要水冷,這個配置需不需要水冷不需要就算了

6000預算就別要水冷了,要水冷也只能買到低端水冷,還不如風冷好,而且還要擔心漏液這些問題,風冷完全足夠。6000預算的主機可以參考如下:
英特爾i5 8500處理器 散片:1280元(淘寶),
九州風神玄冰400 CPU散熱器:89元(天貓),
華擎B360M Pro4主板:619元(京東),
微星GTX1060 6G暗黑龍爵顯卡:2199元(天貓微星旗艦店),
威剛 XPG系列 DDR4 2666 16G內存條:1059元(天貓),
金士頓A1000 240G M.2介面固態硬碟:399元(京東),
航嘉JUMPER500電源:299元(京東),
鑫谷光韻7PLUS機箱:169元(京東),
【總價:6113元】每個配件都是知名品牌,質量靠譜,性能強大,魯大師跑分28W左右,暢玩絕地求生、GTA5、彩虹六號、古墓麗影、刺客信條等大型游戲,LOL、CF、DNF等網游更是全特效無壓力。

Ⅵ 是不是所有的顯卡和處理器都能安裝水冷散熱器

能不能安裝水冷散熱器還跟機箱有關,在購買之前建議咨詢專業人員的意見。

對於普通用戶而言,風冷散熱器就可以滿足散熱要求的,沒有必要安裝水冷,只有那些高端用戶才有需要水冷散熱器。

冷散熱系統利用泵使散熱管中的冷卻液循環並進行散熱。在散熱器上的吸熱部分(在液冷系統中稱之為吸熱盒)用於從電腦CPU、北橋、顯卡上吸收熱量。吸熱部分吸收的熱量通過在機身背面設計的散熱器排到主機外面。

(6)什麼樣的配置能上水冷擴展閱讀:

水冷散熱系統最大的特點有兩個:均衡CPU的熱量和低雜訊工作。由於水的比熱容超大,因此能夠吸收大量的熱量而保持溫度不會明顯的變化,水冷系統中CPU的溫度能夠得到好的控制,突發的操作都不會引起CPU內部溫度瞬間大幅度的變化;

由於換熱器的表面積很大,所以只需要低轉速的風扇對其進行散熱就能起到不錯的效果,因此水冷大多搭配轉速較低的風扇,此外,水泵的工作雜訊一般也不會很明顯,這樣整體的散熱系統與風冷系統相比就非常的安靜了。

Ⅶ 什麼樣的配置才要上水冷

沒有規定。
電腦水冷對會考慮第一次裝機就嘗試水冷。電腦水冷,和風冷依賴於散熱器的設計和機箱的風道不同,水冷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環境里更高效的利用水的比熱效果,看到了很多令人驚嘆的水冷系統。
一個完整的電腦水冷系統,至少也要包括:水冷頭、散熱排(冷排)、水箱、水泵、水管、水冷液這些最基本的部分。冷頭又針對不同的電腦散熱對象分為:CPU冷頭、主板冷頭、內存冷頭、顯卡冷頭等等。散熱排針對不同規格的風扇也有大小、厚薄不同的型號。

Ⅷ 主機配置水冷怎麼選

想知道如何選擇冷排,就是清楚每個型號的冷排能解決多少熱量,一般來說120的冷排能解決200W以下的熱量,240冷排能解決300-500W的功耗,而360的冷排能解決700W左右的功耗。當然這是測試中的數據,實際上都會打折扣,不過也能幫助我們做出判斷。

裝水冷之前,要明確自己的硬體配置CPU和顯卡的功耗做到心中有數以及機箱的容量,也就是機箱冷排位大小。比如CPU是i9 9900K,顯卡是RTX2080Ti,這些高端的硬體,功耗自然也更大。i9 9900k官方給的功耗是95W,2080ti的功耗是300W,相加就是400W的熱量,如果滿載超頻,功耗肯定還會增加。如果是這樣的配置,比較可靠的建議是240+360的冷排,也可以用加厚的冷排,這樣即使超頻也能獲得很好的溫度體驗。高端硬體配置,通常水路是從水泵到達CPU然後進240入冷排,然後再到達GPU,回到360冷排,這樣能把它們的熱量分散開來。240+360冷排的組合,滿足散熱的同時,也能節約使用成本,不會浪費。材質上,最好選擇銅排,厚度方面27mm左右即可。風扇可以搭配1600轉以上的,能兼顧靜音和散熱。

如果是中端的電腦配件,比如i5+1060的配置,這種情況下選擇120+240冷排,或者單個的360冷排即可。這種組合的硬體功耗相對較低,用中等厚度冷排即可。材質方面,選擇鋁製冷排也是可以的。只是注意導熱液選用專用導熱液,來降低銅鋁反應。鋁排的價格便宜,但是散熱效果與銅排相比差別不是太大,可以滿足散熱需求,性價比較高。

如果是低端的處理器加顯卡,更大的意義在於體驗水冷,那麼建議用單個240鋁排即可,或者2個120也是可以的。硬體的功耗較低,用小的冷排可以滿足需求。冷排比較耐用,除非暴力使用,很難損壞。可以把節省下來的預算,投入到冷頭或水泵上。畢竟冷頭和水泵的作用也很重要的,能延長水冷的使用壽命。

Ⅸ 求電腦水冷配置

你這個不需要,風扇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