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對象關系映射的定義
對象關系映射(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簡稱ORM)是通過使用描述對象和資料庫之間映射的元數據,將java程序中的對象自動持久化到關系資料庫中。本質上就是將數據從一種形式轉換到另外一種形式。 這也同時暗示著額外的執行開銷;然而,如果ORM作為一種中間件實現,則會有很多機會做優化,而這些在手寫的持久層並不存在。 更重要的是用於控制轉換的元數據需要提供和管理;但是同樣,這些花費要比維護手寫的方案要少;而且就算是遵守ODMG規范的對象資料庫依然需要類級別的元數據。
對象-關系映射(Object/Relation Mapping,簡稱ORM),是隨著面向對象的軟體開發方法發展而產生的。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是當今企業級應用開發環境中的主流開發方法,關系資料庫是企業級應用環境中永久存放數據的主流數據存儲系統。對象和關系數據是業務實體的兩種表現形式,業務實體在內存中表現為對象,在資料庫中表現為關系數據。內存中的對象之間存在關聯和繼承關系,而在資料庫中,關系數據無法直接表達多對多關聯和繼承關系。因此,對象-關系映射(ORM)系統一般以中間件的形式存在,主要實現程序對象到關系資料庫數據的映射。
Ⅱ 什麼是ORM
ORM是對象關系映射(英語:(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簡稱ORM,或O/RM,或O/R mapping),是一種程序技術,用於實現面向對象編程語言里不同類型系統的數據之間的轉換。從效果上說,它其實是創建了一個可在編程語言里使用的--「虛擬對象資料庫」。
(ORM is 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 (ORM, or O/RM, or O/R Mapping), a programming technique used to transform data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systems in an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language. In effect, it creates a "virtual object database" that can be used in a programming language.)
拓展資料
ORM的由來:面向對象是從軟體工程基本原則(如耦合、聚合、封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關系資料庫則是從數學理論發展而來的,兩套理論存在顯著的區別。為了解決這個不匹配的現象,對象關系映射技術應運而生。
Ⅲ 資料庫系統三級模式與二級映射是什麼意思
三級模式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內模式,三級模式能有效地組織、管理數據,提高了資料庫的邏輯獨立性和物理獨立性。
二級映射指的是對象關系映射(ORM)是通過使用描述對象和資料庫之間映射的元數據,將面向對象語言程序中的對象自動持久化到關系資料庫中。
(3)資料庫or映射對象擴展閱讀
對象-關系映射是隨著面向對象的軟體開發方法發展而產生的。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是當今企業級應用開發環境中的主流開發方法,關系資料庫是企業級應用環境中永久存放數據的主流數據存儲系統。
對象和關系數據是業務實體的兩種表現形式,業務實體在內存中表現為對象,在資料庫中表現為關系數據。內存中的對象之間存在關聯和繼承關系,而在資料庫中,關系數據無法直接表達多對多關聯和繼承關系。
資料庫的三級模式是資料庫在三個級別 (層次)上的抽象,使用戶能夠邏輯地、抽象地處理數據而不必關心數據在計算機中的物理表示和存儲。
Ⅳ 什麼是資料庫的三級模式和二級映像它有什麼優點
三級模式-兩級映射屬於層次型架構設計,保證資料庫中數據具有較高的邏輯獨立性和物理獨立性。
1、內模式:
內模式又稱存儲模式,對應於物理級,它是資料庫中全體數據的內部表示或底層描述,它描述了數據在存儲介質上的存儲方式及物理結構(順序存儲、按照B樹結構存儲還是按hash方法存儲),對應著實際存儲在外存儲介質上的資料庫。
① 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內模式;
② 一個表可能由多個文件組成,如:數據文件、索引文件。
2、概念模式:
模式又稱概念模式或邏輯模式,對應於概念級。它是由資料庫設計者綜合所有用戶的數據,按照統一的觀點構造的全局邏輯結構,是對資料庫中全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總體描述,是所有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全局視圖)。
它是由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的數據模式描述語言(Data Description Language,DDL)來描述、定義的,體現、反映了資料庫系統的整體觀。
① 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模式;
② 是資料庫數據在邏輯級上的視圖;
③ 資料庫模式以某一種數據模型為基礎;
④ 定義模式時不僅要定義數據的邏輯結構(如數據記錄由哪些數據項構成,數據項的名字、類型、取值范圍等),而且要定義與數據有關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定義這些數據之間的聯系。
3、外模式:
外模式又稱子模式,對應於用戶級。它是某個或某幾個用戶所看到的資料庫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的邏輯表示。外模式是從模式導出的一個子集,包含模式中允許特定用戶使用的那部分數據。
用戶可以通過外模式描述語言來描述、定義對應於用戶的數據記錄(外模式),也可以利用數據操縱語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對這些數據記錄進行處理。外模式反映了資料庫的用戶觀(視圖、查出數據的表)。
① 一個資料庫可以有多個外模式;
② 外模式就是用戶視圖;
③ 外模式是保證數據安全性的一個有力措施。
4、外模式一模式映射:
定義和建立某個外模式與概念模式間的對應關系,將外模式與模式聯系起來,當模式發生改變時,只要改變其映射,就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變,對應的應用程序也可保持不變
5、概念模式一內模式映射:
定義建立數據的邏輯結構(概念模式)與存儲結構(內模式)間的對應關系,當數據的存儲結構發生變化時,只需改變概念模式一內模式映射,就能保持概念模式不變,因此應用程序也可以保持不變。
優點:
通過外模式-模式映射和模式-內模式映射這兩個映射保證了資料庫系統中的數據具有較高的邏輯獨立性和物理獨立性。
(4)資料庫or映射對象擴展閱讀:
基本知識
資料庫(DB)是指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的。可共享的數據集合。
資料庫系統(DBS)從廣義上講是由資料庫、硬體、軟體和人員組成,管理的對象是數據。
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是一種操縱和管理資料庫的大型軟體,用於建立、使用和維和資料庫。主要功能有數據定義、資料庫操作、資料庫運行管理、數據組織、存儲和管理、資料庫的建立與維護及其他功能。
DBMS通常分為三類:關系DBS,對象關系DBS,面向對象的DBS
資料庫的結構與模式:
資料庫結構的基礎是數據模型,是用來描述數據的一組概念和定義。
數據模型的三要素:數據結構、數據操作、數據的約束條件
Ⅳ ORM所使用的描述對象和資料庫之間映射的元數據是指什麼 那些hbm文件嗎
元數據就是映射關系配置。就是xxx.hbm.xml文件
Ⅵ 什麼是資料庫系統的兩層映像
兩層圖像的資料庫功能和數據的獨立性才能實現三通的內部資料庫的抽象和轉換、資料庫管理系統的三級模式之間提供了兩層映像:
外·模型/圖像模式/圖像模式圖像的兩層是確保資料庫系統中的數據能夠具有較高的邏輯獨立性和物理獨立性。資料庫的兩層圖像結構如圖所示。
次要映射是對象關系映射(ORM)它通過使用描述對象和資料庫之間映射的元數據,自動將面向對象語言程序中的對象持久化到關系資料庫。
(6)資料庫or映射對象擴展閱讀:
對象關系映射是隨著面向對象軟體開發方法的發展而出現的。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是企業應用程序開發環境中的主流開發方法,關系數資料庫是企業應用程序環境中永久存儲數據的主流數據存儲系統。
對象和關系數據是業務實體的兩種表示形式,它們分別表示為內存中的對象和資料庫中的關系數據。在內存中對象之間存在關聯和繼承關系,而在資料庫中,關系數據不能直接表示多對多的關聯和繼承關系。
資料庫的zd三層模式是資料庫在三層(層)上的抽象,使用戶能夠邏輯地、抽象地處理數據,而不必關心數據在計算機上的物理表示和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