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不同經濟體制下的資源配置與利用方式
自給自足經濟基本上沒有資源配置,因為每個個體佔有資源,自己生產自己消費,不需要進行資源配置。
計劃經濟,所謂計劃經濟,是指以計劃作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一種經濟體制;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生產資料和各種資源都為國家所有或主要為國家所有,企業只是政府的附屬物。資源配置是通過中央政府的統一計劃進行的。首先,中央政府要搜集和掌握有關資源的擁有量、社會對各種產品的需求量,然後根據政府的特定目標來編制統一的國民經濟計劃,然後把這個計劃按照行政層次逐層分解下達,最後到企業或其他生產單位。就是說,由中央政府來決定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和如何生產等問題,企業或生產單位完全是計劃地執行者,對資源配置沒有什麼影響。
市場經濟,所謂市場經濟,是指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一種經濟體制;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資源配置是通過市場機制或價格機制實現的。在市場經濟中,每個消費者、生產者或經營者都是相互獨立的,政府對企業的經營決策一般不進行直接干預,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和如何生產都完全由企業按照自己的經營目標,根據市場價格的變動和市場供求狀況來決定的。在這里,市場機制或價格機制就如同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引導著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經濟活動,從而支配著資源在社會范圍內的配置。
混合經濟,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混合體,根據不同情況發揮不同的作用。
㈡ 中國混合經濟生產什麼,怎樣去生產,怎樣去分配
計劃經濟,或計劃經濟體制,又稱指令型經濟,是對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事先進行計劃的經濟體制。而這種體系下,國家在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各方面,都是由或財團事先進行計劃。由於幾乎所有計劃經濟體制都依賴與指令性計劃,因此計劃經濟也被稱為指令性經濟。解決三個基本經濟問題的是,所謂的三個經濟問題是指:生產什麼、怎樣生產和為誰生產。而其中大部份的資源是由所擁有的,並且由所指令而分配資源的,不受市場影響。
計劃經濟的起源是與對市場經濟的批判開始。 一般來說,最早出現計劃經濟構想的是李斯特對於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的批判,當時是作為干預經濟行為的第一次理論闡述,之後的《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更是系統的闡述了對經濟干預的必要性和對經濟發展的主導性。受其影響德國誕生了經濟學的歷史學派,大力宣揚控制經濟行為,同時以這種思想主導德國的經濟發展,實現了德國的發展飛躍,也形成了馬克思口中的「國家資本主義」,這種靠干預執行計劃目標的經濟發展模式,本質上就是一種計劃經濟。之後由於一戰德國戰敗,失去了對國際經濟關系有效的控制能力,歷史學派走向消亡,但是之後德國經濟依舊保留很強的干預特色,納粹上台以後,重拾了歷史學派的做法,恢復了德國經濟。所以德國的混合經濟實際上是脫胎於計劃經濟。
㈢ 混合所有經濟的分配方式是什麼
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分配方式是什麼的問題,關鍵是以控股權掌握在誰的手裡來確定。
如果公有制掌握控股權,那麼,這個混合所有制經濟就帶有明顯的公有性質,相應的勞動者的收入(主要的是指工資收入)就屬於按勞分配。但是,某人如果投資加入其中得到了分紅或者利息,則這部分收入就屬於按資本要素分配了;或用他的技術入股得到了收入,則屬於按技術要素分配了。總之,在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界定有按勞分配這種分配方式,必須滿足「公有制掌握控股權」這一充分必要條件,因為按勞分配是在公有制經濟中實行的。同時,公有制掌握控股權的混合所有制經濟中還存在著除了按勞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即非按勞分配方式,這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如果不是公有制掌握控股權的混合所有制經濟,那麼,就不存在按勞分配之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