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港口環境污染資料庫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港口環境污染資料庫

發布時間: 2023-01-10 13:54:42

❶ 港口污染有哪些

港口污染可分為水污染、大氣污染和雜訊污染。
水污染港口水污染主要有如下表現和危害:①石油是港口水域的主要污染物。港口石油污染主要是由於油船在裝卸過程中的溢漏,船舶碰撞、擱淺等造成的。石油漂浮水面,使溶解於水的氧減少,另一方面要分解水中的石油又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每分解1升油約要消耗40萬升水中溶解氧),因而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水中含石油0.1毫克/升時可使魚、蝦、紫菜等有石油味。許多水生生物能在機體中富集石油,富集到一定量就不能食用。海鳥的羽毛或海獸的皮毛如粘附上石油,會失去活動能力,甚至死亡。石油污染對兼作飲水源的內河港口危害尤大,石油中所含的苯並(a)芘是強烈的致癌物質。②裝運有毒化學品船舶的洗艙水,能直接殺死水生生物和使人中毒。③船舶排出的生活污水,如廁所沖水等排入港口,能傳染許多疾病。④船舶排出的生活垃圾含有有機質和病菌;清倉垃圾有的含有毒物質,如殺蟲劑等。⑤裝卸過程中漏撒的粉塵能降低水的透明度,有毒粉塵還能直接殺死水生生物。
大氣污染港口的大氣污染主要是粉塵、廢氣造成的。粉塵是在貨物裝卸和堆放時產生的,危害操作人員和附近居民。黃砂、煤、礦砂等粉塵可使人患矽肺病;農葯、化肥等粉塵可使人中毒;空氣中糧、棉粉塵達到一定濃度,遇火能爆炸。港內船舶和港區爐窯排放的廢氣,含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氮氧化物(NO□)和碳氫化合物。尤其是裝卸石油時大量碳氫化合物揮發進入大氣,會損害人類健康。如引起疲乏無力、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心慌氣喘、血象變化等。在陽光下,碳氫化合物能與氮氧化物結合產生光化學煙霧,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一氧化碳能置換血液中的氧造成低氧血症;二氧化硫能形成硫酸霧,損害人的呼吸系統;氮氧化物能侵入人體肺部,引起支氣管炎或肺氣腫。
雜訊污染船舶、港口機械、運輸車輛,特別是吸糧機裝卸作業時產生很大雜訊,損害聽覺,使人難以忍受。
污染防治根本方法是在港口規劃和設計時對港口的選址、布局,設備的選用等和環境保護作統一的考慮。此外,還要採取以下措施。
制定港口防治污染法規法規要規定出船舶污水、污物的排放標准,工作場所的粉塵含量標准,雜訊標准,還應規定防止污染的措施和超過標准排放的處理辦法。

❷ 海洋污染是如何分類的我們該如何保護海洋呢

海洋污染 是指:「人類直接或間接地把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其中包括河口灣,以至造成或可能造成損害生物資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類健康,妨礙包括捕海和海洋的其他睚當用途的各種海洋活動、損害海水使用質量和減損環境優美的有害影響.自然界如火山噴發、自然油溢也造成海洋污染,但相比於人為的污染物影響小,不作為海洋環境科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海洋污染物的分類 根據污染物的性質和毒性,以及對海洋環境造成的危害方式,主要的污染物有以下幾類:一、石油及其產品; 包括原油和從原油分餾成的溶劑油、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石蠟、瀝青等,以及經裂化、催化重整而成的各種產品.主要是在開采、運輸、煉制及使用等過程中流失而直接排放或間接輸送入海;是當前海洋中主要的、且易被感官覺察的量大、面廣,對海洋生物能產生有害影響,並能損害優美的海濱環境的污染物.二、重金屬和酸鹼; 包括鉻、錳、鐵、銅、鋅、銀、鎘、銻、汞、鉛等金屬和磷、硫、砷等非金屬以及酸、鹼等.主要來自工、農業廢水和煤與石油燃燒而生成的廢氣轉移入海.這類物質入海後往往是河口、港灣及近岸水域中的重要污染物,或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或蓄積於海洋生物體內而影響其利用價值.三、農葯; 主要自森林、農田等施用農葯而隨水流遷移入海,或逸入大氣,經搬運而沉降入海.有汞、銅等重金屬農葯,有機磷農葯,百草枯、蔬草滅等除莠劑,滴滴涕、六六六、狄氏劑、艾氏劑、五氯苯酚等有機氯農葯以及多在工業上應用而其性質與有機氯農葯相似的多氯聯苯等.有機氯農葯和多氯聯苯的性質穩定,能在海水中長期殘留,對海洋的污染較為嚴重;並因它們疏水親油易富集在生物體內,對海洋生物危害尤大.四、是有機物和營養鹽類;五、放射性污染; 主要來自核武器爆炸、核工業和核動力船艦等的排污.有鈰-114、鈈-239、鍶-90、碘-131、銫-137、釕-106、銠-106、鐵-55、錳-54、鋅-65和鈷-60等.其中以鍶-90、銫-137和鈈-239的排放量較大,半衰期較長,對海洋的污染較為嚴重.六、廢熱污染.七、其主要污染途徑是通過廢水、廢渣和廢氣的排入.海洋污染的危害 人類生產和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污染物質原子核不斷地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海洋,對海洋生物資源、海洋開發、海洋環境質量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最終又將危害人類自身.一、 局部海域水體富營養化; 二、 油海域至陸域使生物多樣性急劇下降; 三、 海洋生物死亡後產生的毒素通過食物鏈毒害人體; 四、 破壞海濱旅遊景區的環境質量,全黨鉈失去應有價值.

❸ 舟山環境污染狀況

監測結果表明:

☆2005年我市海洋環境監測結果表明:近岸海域中嚴重污染海域面積為4131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面積為2396平方公里,舟山海域海洋環境質量總體與去年相近,但嚴重污染海域面積有所下降。海水中主要超標因子是營養鹽類,部分測站石油類略有超標。

☆2005年舟山近岸海域表層沉積物質量良好,除重金屬銅在部分測站略有超標外,其餘指標均符合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准。

☆2005年舟山市部分沿海地區經濟貝類的衛生質量狀況尚可;抽樣檢測的經濟貝類(貽貝、縊蟶、泥蚶、牡蠣等)中,除重金屬鉛、鎘和滴滴涕(DDTs)略有殘留外,其餘指標均符合一類海洋生物質量標准。

☆赤潮災害頻繁發生。2005年共發生赤潮11起,累計面積超過10000平方公里。

隨著舟山市經濟的發展,近岸和近海海域環境質量狀況不容樂觀,各類污染物的排海量在近期內亦不會出現明顯的減少。因此,需加強對舟山市所轄海域海洋環境監測和整治力度,為各級政府部門制定海洋環境管理政策、確定海洋環境管理目標、減輕海洋災害和調整經濟結構服務。同時,也希望我市各級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繼續密切關注舟山市的海洋環境狀況,在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的同時保護海洋環境,確保海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多樣性和完整性,保證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 舟山市海洋環境質量狀況及趨勢

2.1 入海污染

大江大河污染

2005年,舟山海域附近的長江、錢塘江和甬江等主要河流攜帶入海的污染物總量依然保持較高水平,主要污染物入海量約為617萬噸,其中COD 591萬噸,約占總量的95.8%;營養鹽19萬噸,約占總量的3.1%;石油類3.9萬噸。
陸源入海污染

據統計年鑒,2004年我市廢水排放總量為2018萬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為1038萬噸,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為0.47萬噸。

海源入海污染

2005年我市海水養殖面積為9397公頃,比上年減少10.5%,海水養殖產量11.54萬噸,同比減少8.6%。隨著我市近岸海域海水養殖面積減少及推進無公害生產,養殖自身所產生的污染物呈減少趨勢。

海上流動污染源包括商、貨、漁船排污等,主要污染物類型是廢油、廢氣、壓艙水、生活垃圾和污水等。據初步統計,至2005年底,我市海洋機動漁船已達到 9103艘,總功率136.99萬千瓦,漁業勞動力達99956人。

2.2 海水環境質量

2005年我市海洋環境監測結果表明:舟山海域海洋環境質量總體與去年相近,但嚴重污染海域面積有所下降;海水中營養鹽超標嚴重、石油類有不同程度的超標,其餘各項監測指標均符合二類海水水質標准。舟山海域嚴重污染海域面積為4131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面積為2396平方公里,輕度污染海域面積為2167平方公里,較清潔海域面積為2713平方公里,清潔海域面積為9423平方公里。

無機氮

舟山海域中,無機氮平均含量超四類海水水質標准,超標倍數為1.77。嵊泗列島附近海域、岱山、衢山島附近海域及舟山本島附近海域均為嚴重污染海域,其平均含量分別超四類海水水質標准2.27倍、0.47倍和0.33倍。與上年相比,嵊泗列島附近海域無機氮含量有所增大,岱山、衢山島附近海域及舟山本島附近海域無機氮含量有所減少,數據顯示,長江排污呈增加趨勢。

活性磷酸鹽

舟山海域活性磷酸鹽平均含量,除舟山本島附近海域為輕度、中度污染海域外,其它海域均為較清潔海域。嵊泗列島附近海域、岱山、衢山島附近海域及舟山本島附近海域活性磷酸鹽的平均標准指數分別為1.40、1.70和2.13,與上年相比,磷酸鹽污染程度有所減小)。

石油類

舟山海域石油類平均含量與去年相比有所升高,屬輕度污染海域。其平均含量基本符合一類海水水質標准,但舟山本島附近海域石油類略有超標,超標倍數為1.94。數據顯示,舟山海域油類污染隨著舟山本島及附近島嶼新建、擴建油庫、油碼頭,油品進出、儲運量增加而加重。

2.3 海洋沉積物質量

2005年舟山近岸海域表層沉積物質量良好,石油類、硫化物、有機碳、汞、鎘、鉛、砷、666、滴滴涕(DDTs)等指標均符合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准,重金屬銅在部分測站略有超標。

重金屬銅在部分測站出現超標,最大標准指數1.28,超標率75%。

2.4 海洋生物質量

2005年對舟山市沿岸經濟貝類(貽貝、縊蟶、泥蚶、牡蠣等)進行抽樣檢測的結果表明:舟山市經濟貝類體內重金屬鉛超一類海洋生物質量標准,鎘和DDTs略有殘留,其它指標均符合一類海洋生物質量標准。與04年相比,生物質量有所好轉(表3)。

表3 不同年份舟山市經濟貝類體內主要超標因子

調查年份 主要超標因子
2002年 無
2003年 DDT
2004年 石油烴、重金屬鉛、砷、DDT
2005年 重金屬鉛、鎘、DDTs

鉛 嵊泗的泗礁和嵊山、岱山高亭和東沙以及普陀的六橫等地區經濟貝類體內重金屬鉛含量均超一類海洋生物質量標准,標准指數均在2.6~6.9之間。

鎘 重金屬鎘的含量在泗礁、嵊山、高亭、六橫等地區經濟貝類體內略有超標,標准指數在1.91~6.85之間;在其它地區均符合一類海洋生物質量標准。

滴滴涕(DDTs) DDTs在泗礁、嵊山、東沙、六橫等海域出現超標,標准指數均在1.17~2.40之間。

3. 海洋災害與海洋污損事件

3.1 赤潮災害

2005年,東海赤潮災害嚴重,舟山也是重災區之一。舟山海域全年共發生赤潮11次,累計面積超過10000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近一倍,為近5年之最;同時出現了新的優勢種(如米氏凱倫藻、圓海鏈藻等);5~6月份是舟山海域赤潮多發期(見表4)。

本年度赤潮優勢種為中肋骨條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具齒原甲藻(Prorocentrum dantatum)、米氏凱倫藻(Karenia mikimotoi)等,赤潮發生區域未出現養殖生物異常現象,對中街山、嵊山、朱家尖、桃花島等赤潮發生區域及附近海域的魚類、貝類生物進行貝毒檢測,全部生物樣品均未檢出赤潮毒素。

表4 2005年舟山海域較大面積赤潮一覽表

序號 發生時間 地點 經緯度 面積(km2) 赤潮生物
1 6.1 在嵊山島西南至
大長塗山以東附近海域 122°40.1′E,
30°28.0′N~
122°34.4′E,
30°07.3′N 約4000km2 長崎裸甲藻
具齒原甲藻
2 6.2-6.3 中街山列島至
長江口外附近海域 122°37.6′E,
30°05.5′N~
122°44.9′E,
31°29.9′N 約6000km2
(跨省) 長崎裸甲藻
具齒原甲藻
中肋骨條藻
聚生角毛藻
3 6.4 長江口外附近海域 122°15.0′E,
31°00.9′N 約1000km2
(跨省) 中肋骨條藻
聚生角刺藻
4 6.5 花鳥山北部至
長江口外附近海域 122°44.9′E,
31°00.5′N~
122°45.0′E,
31°30.0′N 約2700km2
(跨省) 中肋骨條藻
聚生角刺藻
長崎裸甲藻
具齒原甲藻
5 6.16 大戢山、嵊泗馬跡山、嵊山、花鳥山、浪崗列島、蝦峙門和桃花島及121°12′E,30°29′N、122°14′E,30°37′N、122°31′E,29°59′N等海域 10km2~330km2 圓海鏈藻
中肋骨條藻
具齒原甲藻

3.2 風暴潮

本年度舟山沿海主要有3次風暴潮過程,分別受台風「麥莎」(0509號)、「彩蝶」(0514號)和「卡努」(0515號)影響所致。其中,台風「麥莎」於8月5日在浙江台州玉環登陸,台風「卡努」於9月11日在浙江台州椒江登陸,台風「彩蝶」在外海轉向。3個台風均給舟山沿海帶來了較大的潮位增水,由於台風「麥莎」和「彩蝶」影響時適逢天文大潮,舟山海洋站(沈家門)、岱山海洋站均出現了超過當地警戒水位的高潮位,而台風「卡努」適逢天文小潮,雖然影響很大,但未出現超過警戒水位的高潮位。

全年極值高潮位出現情況:舟山海洋站極值高潮位為276cm(85黃海基面,下同),出現在9月5日;岱山海洋站極值高潮位為242cm,出現在9月5日;二站極值高潮位均出現在台風「彩蝶」影響期間。

3.3 災害性海浪

2005年,舟山沿海及鄰近海域出現4米以上巨浪日數為21天,與常年相比明顯偏多,其中受台風影響為10天,受冷空氣影響為8天,受兩者共同作用影響的為3天。

3.4 海洋污損事件

2月25日,「寧大1號」船在浙江省舟山五奎山錨地與錨泊的「運鴻7號」船碰撞,貨艙破損,溢油約0.5噸。

9月23日,「華傑6號」輪船在浙江省舟山馬峙錨地海域,從透氣管中溢出125公斤燃油。

4. 海洋功能區環境狀況

4.1 海水養殖區環境狀況

嵊泗海水增養殖區

2005年4~9月,對嵊泗海水增養殖區(嵊泗綠華島)共布設7個監測站位,開展了6個航次的監測。
監測結果表明:養殖區水體呈富營養化狀態,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是主要超標因子,最大標准指數為3.20(按二類海水水質標准計算),pH、DO、COD、糞大腸菌群單因子均未對養殖區水體產生沾污;沉積物中,監測海域的硫化物、有機質、糞大腸菌群、總汞、鉛、砷、鎘的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積物質量一類標准;生物體總汞、鎘、鉛、砷、銅、石油烴指標均符合海洋生物質量一類標准;糞大腸菌群的含量超標(≤3個/克)較多(為15~18個/克);滴滴涕、多氯聯苯、麻痹性貝毒及腹瀉性貝毒的含量均未檢出。

丁嘴門增養殖區

2005年5~9月對岱山丁嘴門重點海水增養殖區的水質、沉積物進行了采樣和監測。
監測結果表明:5~9月期間海水養殖區無機氮平均含量超過國家四類海水水質標准,局部水域活性磷酸鹽超標,其他監測指標均符合海水養殖水質標准;養殖區的沉積環境較好,個別區域沉積物中多氯聯苯殘留偏高,其含量超過國家第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准;養殖縊蟶體內重金屬鎘含量超標。

4.2 重點排污口及鄰近海域環境狀況

定海污水處理廠入海排污口及鄰近海域

2005年4~11月對排污口及鄰近海域進行了6個航次的監測,結果表明:排污口水域的氨氮、糞大腸、生化需氧量(BOD5)等指標超《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中第二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一級標准);化學耗氧量(COD)、油類和懸浮物部分超標;揮發酚、重金屬總汞、鎘、鉛、砷符合標准,該排污口有一定的海域環境危害或潛在危害。

排污口鄰近海域水體中主要污染因子是無機氮、磷酸鹽等營養鹽類,油類也略有超標。水體中超四類海水水域面積為28.8km2。

浙江海生力集團有限公司排污口及鄰近海域

排污口附近海域氨氮、糞大腸等指標超《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中第二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一級標准);生化需氧量(BOD5)部分超標;化學耗氧量(COD)、油類、懸浮物、揮發酚、重金屬總汞、鎘、鉛、砷符合標准;排污口鄰近海域水體中主要污染因子是無機氮、磷酸鹽等營養鹽類,油類也略有超標;沉積物中,有機碳、硫化物、石油類、重金屬砷、汞、鉛、鎘等指標均符合一類沉積物質量標准;生物質量中,龍頭魚體內的石油烴、糞大腸菌群、重金屬鉛和鎘均符合一類生物質量標准。
監測結果表明:該排污口對附近海域的生態環境有一定危害或潛在危害。

舟山海洋生物工業園區排污口及鄰近海域

排污口附近海域糞大腸等指標超《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中第二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一級標准);氨氮、化學耗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懸浮物部分超標;油類、揮發酚、重金屬總汞、鎘、鉛、砷符合標准;排污口鄰近海域水體中主要污染因子是無機氮、磷酸鹽等營養鹽類,油類也略有超標;沉積物中,有機碳、硫化物、石油類、重金屬砷、汞、鉛、鎘等指標均符合一類沉積物質量標准;生物質量中,龍頭魚體內的石油烴、糞大腸菌群、重金屬鉛和鎘均符合一類生物質量標准。該排污口有一定的海域環境危害或潛在危害。

表5 2005年舟山市重點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生態環境綜合評價結果

入海排污口
名 稱 排污類型 鄰近海域海洋功能區
及環境保護要求 鄰近海域生態
環境質量等級 海域主要
環境問題
舟山市定海
污水處理廠排污口 市政 港口區
傾廢區 水質不劣於第四類,沉積物不劣於第三類,生物不劣於第三類。 較差 水質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超標。
舟山海洋生物
工業園區排污口 工業 港口區 水質不劣於第四類,沉積物不劣於第三類,生物不劣於第三類。 較差 水質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和BOD5超標。
浙江海力生集團
有限公司排污口 工業 港口區 水質不劣於第四類,沉積物不劣於第三類,生物不劣於第三類。 較差 水質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超標。

4.3 海水浴場環境狀況

2005年在游泳高峰期(6至10月)對朱家尖南沙海水浴場環境質量進行了監測。監測結果表明:海水浴場在開放期間水質優良率達100%、健康指數超85的概率達100%、無糞大腸菌群超標現象。海水浴場環境質量狀況良好,適宜游泳及其它水上運動。

4.4 海砂開采區域環境狀況

為依法管理海砂開採行為,科學評估采砂對岸灘剖面的坡度、底質、沉積地貌相帶的影響程度,全面掌握岸灘高程變化過程,2005年初,市海洋與漁業局委託寧波海工勘察研究院進行了崎頭洋海砂開采對朱家尖沿岸沙灘影響的勘測調查,並邀請河海大學等專家、教授對歷時半年完成的勘測調查報告書進行評審。評審通過的報告書表明:崎頭洋海域采砂工程前後引起的潮流流場變化僅限於工程區附近水域,對大范圍海域的潮位、潮流流場、流態沒有影響,對朱家尖沿岸沙灘沙量也沒有產生影響。但同時指出,持續、大規模開采對附近周邊海洋環境將產生很大負面影響,應加強管理,嚴格控制。自2004年8月份起,市海洋與漁業局組織對朱家尖里沙和東沙的沙灘進行實時動態監測工作。二年監測結果表明:兩個沙灘砂面高程的變化總體上不顯著,但受季節、天氣系統、潮流、海浪等因子的影響較明顯,需要作長時期的跟蹤監測。

4.5 濱海風景名勝區環境狀況

2005年,我市組織開展了普陀風景名勝區、嵊泗列島風景名勝區等2個重點濱海風景名勝區的海洋環境預報。根據海洋水文氣象觀測資料對2個重點濱海風景名勝區進行了旅遊適宜性評價,普陀風景名勝區全年適宜和較適宜旅遊的天數佔69.6%,嵊泗列島風景名勝區全年適宜和較適宜旅遊的天數佔64.4%,各風景名勝區不適宜旅遊的情況主要由於風浪影響所致。

表6 舟山市重點風景名勝區環境狀況

風景名勝區 適宜旅遊天數 較適宜旅遊天數 不適宜旅遊天數
普陀風景名勝區 158 96 111
嵊泗列島風景名勝區 126 109 130

5. 海洋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修復

5.1 保護區建設

浙江嵊泗馬鞍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
浙江嵊泗馬鞍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已獲得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海洋局的批准,該保護區總面積549平方公里,其中島陸面積19平方公里,主要保護對象為生態環境、珍稀瀕危生物、魚類、貝藻類、無人島和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目前,保護區的各項建區工作正按計劃開展。保護區的建立將使海洋自然環境和珍稀瀕危物種得到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得到的保護、海洋資源的恢復,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環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

浙江普陀中街山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
中街山列島位於舟山海域東北部,處於舟山漁場中心位置,是一個高生產力海域,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和島礁生態系統。2005年7月保護區的論證材料通過了專家評審,已上報浙江省人民政府審批。該保護區的面積202.9km2,保護對象為生態環境、魚類、貝藻類、鳥類、無人島和自然景觀。保護區的建立豐富了我市海洋保護區的類型,為海洋特別保護區的建設奠定了科學基礎,有利於保護中街山列島附近海域海洋生態系統,合理開發資源,提高海島居民生活水平,促進海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五峙山列島鳥類自然保護區
作為省級海洋鳥類自然保護區,在2005年度,各項工作又扎實推進,保護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和管理手段繼續改善,海洋鳥類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為使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更上一個台階,海洋與漁業部門在項目資金上給予了一定的資助。

5.2 人工魚礁

人工魚礁建設是通過修復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營造海洋生物適宜的環境條件,培育海區生物多樣化,恢復海洋資源和增加漁獲量,促進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舟山市的人工魚礁建設在浙江的起步較早,2003年舟山市在普陀區建設了我省第一個休閑型人工魚礁。2005年,我市在朱家尖休閑型人工魚礁區又投放43艘經改裝的報廢漁船,新形成1.6萬空方礁體,累計礁體已達22萬空立方米,成為全國最大的人工魚礁之一。嵊泗馬鞍列島投放3×3×3立方米水泥塊426塊,形成礁體3萬空立方米,岱山秀山投放報廢漁船18艘,形成礁體1.3萬空立方米。

5.3 增殖放流

2005年,東海區、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舟山市投入了數百萬元資金,在舟山海域開展增殖放流工作,共放流大黃魚、日本對蝦、海蜇、梭子蟹、鯛類等各類品種1.3億尾。此外,為了放流苗種能順利成活,在我市海域設立了3600km2的臨時增殖放流保護區,規定從5月15日到9月15日禁止對資源產生影響的作業方式作業。通過增殖放流工作的開展和臨時增殖放流保護區的設定,使舟山海域的漁業資源狀況局部得以恢復。

5.4 廢舊電池回收

2005年,舟山市和嵊泗縣海洋與漁業部門進一步啟動廢舊電池回收工作。會同舟山市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在嵊泗縣漁業重點鄉鎮的碼頭及學校、社區附近設立了廢舊電池回收箱,並採取了加大宣傳力度,給予一定的獎勵等措施,調動了漁民對廢舊電池回收的積極性,使得廢舊電池回收工作得到了有效開展。目前在嵊泗五龍、菜園等地已設立了九隻固定的廢舊電池回收箱,已回收電池3萬余節。

5.5 伏季休漁

2005年伏季休漁期間,舟山市各級海洋與漁業部門加強海陸聯動執法,嚴防嚴查,嚴管重罰,實現了全市伏休零違規。同時根據《2005年伏休開捕前執法管理方案》,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圓滿地完成了預定計劃。

5.6 漁民轉產轉業

2005年是漁民轉產轉業的第四年,舟山市海洋與漁業部門大力實施漁民的轉產轉業工程,全年轉產漁民2008人,報廢拆解漁船323艘,到2005年底舟山市共轉產漁民累計達7674人,報廢漁船1703艘,上繳馬力指標18.2萬千瓦,在全國地級市中居於首位。漁民轉產轉業的推進,有效地壓減了海洋捕撈強度。

5.7 生態養殖

舟山市海洋與漁業主管部門加大生態養殖工作力度,推廣標准化養殖和科學養殖模式,積極實施「三帶一區」生態養殖示範區建設,全市優勢產業帶基地全部通過無公害基地認證,新增無公害基地面積8085畝。

6. 海洋生態環境監督管理

6.1 相關地方性法規以及配套制度建設

2005年舟山市海洋與漁業局完成了《舟山市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規劃》和《舟山建設我國一流的現代化漁業基地規劃綱要》的編制,目前兩個規劃已通過論證,並報市政府審批。

6.2 涉海工程建設項目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

為貫徹落實《浙江省海洋環境保護條例》,推動市、縣涉海工程建設項目環境監督管理工作,規范涉海工程的環評管理,嚴格涉海工程項目的審核(核准)工作,健全和完善審核審批制度,對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進行嚴格把關,並對重大涉海工程建設項目進行跟蹤監視監測。2005對非法海砂開采及違法的涉海工程項目進行了處理,如對岱山魚山島附近的非法采砂行為、冊子島違法填海事件進行查處。對永躍船廠違法炸圍堰和傾廢事件責令補辦手續等。此外,還對明顯違反海洋功能區劃的項目進行了處理。

6.3 漁業執法

在漁業水域的環境管理方面,抓住漁港、漁船兩個重要環節,結合漁業安全檢查,對漁業海域、漁業船舶進行有效管理。加強宣傳教育,提供漁民的環保意識;加強遠洋漁業船舶的防污管理,按規定配置了油污水分離裝置,保護海洋環境;加大海洋港口監督檢查力度,查處違規排污。

7. 對策與建議

鑒於2005年舟山市海洋環境質量狀況,建議如下:

繼續加強陸源入海排污口的監督監測。2005年對選取的重點陸源排污口的監督監測表明排污口及其鄰近海域的環境質量狀況不容忽視,超標和違規排放現象較為嚴重。因此要繼續加強對我市陸源入海排污口的監督監測和對排污單位的監督管理,新、擴建項目必須嚴格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切實做到「三同時」;同時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配合,加大對陸源入海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力度,特別是海洋油污染日趨嚴重的狀況,要加強油污染源的控制。

加強污染物總量控制及企業污水達標排放。加強與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及企業污水達標排放,應將各工業企業的達標排放與納污海域的環境容量緊密聯系在一起,各排污口應嚴格實施納污口污染物總量控制及環境容量意識下的達標排放,為舟山「海洋經濟強市」和「生態市」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加強海洋環境保護和監視監測。為了更好的做好我市的海洋環境保護工作,2006年應繼續加強我市海洋環境保護和監視監測工作,特別是在進行近岸海域趨勢性監測的基礎上,重點加強對海洋生態環境敏感區、重點港灣、重點污染區如排污口等的監視監測。

加大重點海洋保護區的保護力度。推進浙江嵊泗馬鞍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浙江普陀中街山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的建設進程,將該保護區的保護工作盡快納入法制化和程序化。

繼續加強海洋污損事件及赤潮、風暴潮等海洋災害的監視監測。開展完善海洋污損事件的監測與評估工作,進一步完善赤潮、風暴潮、災害性海浪等海洋自然災害預警、預報工作。完善海洋災害應急響應系統和措施,積極開展相關的海洋災害技術研究,有效降低海洋災害損害。

加強海岸工程、海洋傾廢區等涉海項目的監管力度。對涉海工程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科學論證、嚴格審批,並積極開展涉海項目的環境影響跟蹤監視監測。

加強海洋監測預報體系建設。針對海洋災害、海洋事故及突發事件增加,海洋污染加重的趨勢,海洋監測、預報更顯重要。目前,海洋監測預報的能力和手段遠遠適應不了現實的需要。因此,要加大投入,盡快形成以市級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為樞紐,以縣區級站為骨幹,包括三大島在內的,布局合理、較為完整的全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