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資產配置師是怎麼學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資產配置師是怎麼學

發布時間: 2023-02-23 15:51:22

❶ 理財圈:如何做資產配置

理財理的不是錢,而是人。理財三部曲,過去,現在,未來。搞懂了這個,我們理財投資才有方向,才能控制好節奏,做到心中有數。

所謂過去體現在我們現有的資產跟財務狀況,現在是我們現有的收支跟儲蓄能力,而未來是我們努力為之奮斗的目標。所以要做一份切實可行的財務規劃方案,首先要做知己——對自己和財務的全方位了解,才到知彼。

知己,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

理財理的不是錢,而是人。理財三部曲,過去,現在,未來。搞懂了這個,我們理財投資才有方向,才能控制好節奏,做到心中有數。

所謂過去體現在我們現有的資產跟財務狀況,現在是我們現有的收支跟儲蓄能力,而未來是我們努力為之奮斗的目標。所以要做一份切實可行的財務規劃方案,首先要做知己——對自己和財務的全方位了解,才到知彼。

1.測試你的風險偏好

風險偏好是指為了實現目標,投資者在承擔不確定的風險時所持的態度。這就這涉及到客戶風險偏好的分類,一般來說分為:非常進取型、溫和進取型、中庸穩健型、溫和保守型、非常保守型。

小夥伴們是不是很好奇自己屬於哪類型的風險偏好呢?一般在銀行網站上都有相應的風險評測,大家可以去測試看看。風險偏好將決定你的專屬理財產品。

2.正處在理財周期的哪個階段?

生命周期理論是由F•莫迪利亞尼與賓夕法尼亞大學的R•布倫博格、A•安多共同創建的。該理論為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提供了全新的解釋,它指出個人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計劃他的消費和儲蓄行為的,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實現消費的最佳配置。

由此延伸到理財領域,即為家庭生命周期的應用。它分為四個時期:家庭形成期(建立家庭生養子女)、家庭成長期(子女長大就學)、家庭成熟期(子女獨立和事業發展到巔峰)和家庭衰老期(退休到終老而使家庭消滅)。

家庭應當根據所處的不同階段,進行不同結構的理財。即一個讓你將綜合考慮其即期收入、未來收入,以及可預期開支、工作時間、退休時間等諸因素來決定目前的消費和儲蓄,以使其消費水平在一生中內保持相對平穩的水平,而不至於出現消費水平的大幅波動。

下表為四個不同階段的特徵,大家對照看看自己與哪一個相符。

總之,要合理配置自己的資產,要首先明確自己的理財目標,再對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基礎上,考慮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綜合規劃自己的資產。資產配置是因人而異的,絕對不存在最佳標准,按需求配置資產才是最恰當的理財方式。

❷ 手把手教你資產配置(一)

此圖表明,如果做好資產配置,對我們心中理想收益的貢獻是91.5%哦,而我們普遍認為的擇時與擇股這兩個因素,反而加起來的貢獻程度不超過7%。

三、關於擇時擇

關於擇時,其實就是什麼時候買賣的問題,但是他的貢獻為什麼不大呢?

請問大家,回想一下,每次大牛市的時候,你是否買在了地點,賣到了高點呢?我猜回答是否定的

低買高賣,是大家都希望的理想狀態,但是如果人人都是理性的,都可以做到低買高賣,市場就不會有差價了。

因為擇時大部分是大家每一個人心理的一個價值對應的價值,你認為這個價格下,值得買,有人覺得值得賣,所以擇時其實效用不大,因為短期市場產品在大家心目中的價格是不一樣的。

所以有沒有這樣的場景:

牛市的時候,禁不起誘惑,全身心撲進股市,每一天都有股神的感覺

熊市的時候,被動長期投資,如果割肉就恨不得買個保險櫃,把錢全放進去,哪兒也不準他亂跑,生怕再掉幾斤肉在市場中

所有要麼太極端,要麼覺得自己是股神,要麼保守到不行,所以做到不擇時,不揪心,就需要做好資產配置。

對於擇股:擇股是一個簡稱,就是選擇產品,這里貢獻度比擇時高一點,4.6%的貢獻比例,也就是所如果你是巴菲特,可以充分研究每一家上市公司財報,結合金融工具分析未來價值投資潛力,那麼對於我們投資回報,貢獻還是蠻大的。

但是如果我們非專業人員,沒那麼多時間選擇公司,往往只能聽到一些所謂的消息,那麼好了,擇股,這個對於我們普通人也是無效的。

所以這兩個因素有用,但是對於大眾來說操作難度系數大,有時候吧,往往技術層面控制的還行,但是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心理層面。

先寫到這里,已經蠻多字了,以後會來講講資產配置的核心點都有哪些,為什麼它會比擇時和擇股更加有效?

網路問咖入駐大咖:汪凡

金融狗,兩個熊孩子的媽媽,和寶寶一塊萌翻生活,理財理生活,等你和我分享你的心情理財故事

堅持原創的一一媽媽,金牛座,金融狗,若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和微博,轉載請聯系作者本人獲得授權。

❸ 關於家庭資產配置師的初級修煉

俗話說:行走江湖,一來靠武功,二來靠經驗,三則因為人品技藝得到認可而積累的人脈,說白了就是既得武功高強又得講良心,金融江湖亦是如此,那些真能混的風生水起的金融大咖,如果專業武功都不過關,單靠運氣抑或所謂的大膽就能如魚得水的估計就是傳說,只是聽說而已,就是見不著。我們今日且來說說一個初級家庭資產配置師自我武功修煉該從何入手。

家庭資產配置這個名稱這兩年好像到處都可以聽到,平安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的,做獨立經紀人的都好似開始喜歡用家庭資產配置師這樣的名稱來給自己職業命名,或許聽起來比賣保險的,賣p2p的,做貸款的還是要高大上一點,其實核心工作聽起來好像也差不多,最後落地還不是保險該怎麼買,理財投資該怎麼選,融資貸款該怎麼申請但是其實又有不一樣,其實核心更應該落在協助客戶了解自身個性的情況,包括財務狀況,理財需求,資產負債比,依舊客戶對自身情況比較模糊的自我認知,用量化的方式使其變得清晰,最後選擇市面符何需求的產品,而不是給客戶分析看起來繁瑣復雜的產品本身,所以選擇餘地要大,自然對個人專業要求就是得高。

那專業怎麼判斷?是不是產品大綱都記住了就算專業了呢?作為一個初級修煉者,當然得從記憶開始,但也不能止於記憶,就如武功修煉,不能只記得招式,也得修煉心法內功才行,不然怎麼打通任督二脈?其實每種金融產品的設計都有它的底層邏輯,就如武功內功心法一般這些都是基礎,就如,有人說我很熟悉貸款我很專業,市面多種信貸產品的產品大綱我都記得清楚,查詢次數要求,負債比計算,逾期最低標准,額度計算我都爛熟於胸,我很厲害,可是後來發現好像產品大綱都在變動,越來越混亂,越來越不理解,其實就是如武功套路一直在變,可是沒有心法配合一般打出去就是沒威力,其實更應該往風險管理方能去理解修煉,這是心法,信貸邏輯去理解,風控舉措去了解,畢竟是動態的市場,動態的技術更新,形式都會不斷變化,而其底層邏輯是不變的

又有哥們說我保險做了兩年了,我對我公司產品爛熟於胸,公司領導告訴我們我公司保險產品天下無敵,市面最好的產品沒有之一,保障范圍非常廣,輕疾重疾種類多,公司品牌大,服務最好,每年理賠排行榜總是靠前,國內保險服務是香港保險無法抗衡…,真的都是對的嗎?我想應該沒有最好,只有匹配合適,我們也得修煉比如保險法,保險基本原則,保險公司運營利潤真實來源,不可抗辯,年金險利率計算等等基礎邏輯這也是心法,也需心神合一。

理財產品篩選也是如此,不只看產品收益而忽略風險,只聽說很安全,只看產品介紹,還是得修煉基金基礎,證券基礎,這些基本心法便於理解產品設計,運用風險監測的具體手段,總之有了心法,就有了主見,有了內功,招式才有威力,依葫蘆畫瓢過來的話術總是不是自己的。

總之,這是動態的世界,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一起上下而求索。

❹ 家庭資產配置不太懂,怎麼學習啊

首先說,什麼是資產配置?資產配置就是把擁有的財富按照不同的用途或者方法放到不同的地方,簡單點說,就是把你擁有的雞蛋分放的不同的籃子里,對於這個觀念,我想大家都懂。
然後說說為什麼要學習資產配置?作為一個個體,我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教育,醫療,娛樂,我們的家庭,父母的養老醫療,孩子的教育醫療,再到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等等,我們所生活的社會環境中存在著眾多的不確定性,為了盡可能地減小這些不確定性對我們資產的影響,使資產保值甚至升值,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學會合理地進行資產配置。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該怎麼樣科學理性地配置資產呢?下面開始我們的正題,也就是我自己總結的金字塔配置資產模型,現在自下而上的一一介紹開來。
第一個,保險。作為金字塔的地基,當保險配置好了之後,可以更有效更大力度地保障好我們上面的其他資產。關於投保順序,以一個家庭來說,最先父母(頂樑柱),然後老人和孩子。只有優先保障了頂樑柱,才能最大程度減小不確定因素帶來的影響。然後談談配置什麼保險,我的建議是 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人壽險>財產險 。下面關於各個保險均為個人配置意見,僅供參考。重疾險(百年人壽康惠保重疾險,支付寶的相互保對於老人來說也是不錯的),醫療險(支付寶好醫保長期醫療險),意外險(支付寶全面無憂百萬綜合意外險)。這部分作為消費配置,配置合理即可,不用說配置很多。
第二個,固收類產品-貨幣基金和定期存款。這部分資產,存取靈活風險低,基本不會出現虧損。主要是保證安全性和流動性,方便日常生活的存取,另外就是保證資產的安全,這一點尤為重要。現階段主流的配置方式有:各大銀行APP上的活期/定期存款;支付寶上的余額寶,餘利寶,貨幣基金,定期存款;微信錢包的零錢通;此外還有網路錢包,京東銀行+上的部分產品等等。目前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大概在年化2.5%左右,定期的會高一些。考慮到這部分資產主要是為了保障安全性和靈活性,建議大家只買一些主流的官方理財即可,切不可為了高收益冒險(如P2P)!
第三個,不動產-房產。安全性高,流通性略差。這幾年的房價蹭蹭地往上漲,雖然現在限制了很多,但是一線城市和主流二線及省會城市還是很難走下坡路。房產這塊較為復雜,鑒於自己的知識欠缺,不做過多講解。
第四個,大宗商品-黃金。大宗商品黃金的優點是,和紙幣相比,黃金供給有限,有抗通脹的價值。由於千百年以來,黃金被各國人民普遍接受,因此其「硬通貨」的性質可以為投資者提供避險功能。在戰亂或者發生大型經濟危機的時候,黃金的價值會體現的更加明顯。但黃金也有明顯的缺點:和股票/債券/房地產相比,黃金不產生內生性價值。
第五個,債券。流通性和收益都不錯,風險較低,但也存在虧損可能。關於債券,又分為國債,政府債券,企業債券等,其中國債的安全性最高,購買的話需要開通股票賬戶(有一定門檻)。此外,債券雖好,但也存在暴雷的情況,個人更建議直接去支付寶或者天天基金購買債券基金即可,買之前最好了解一下基金,篩選那些長年穩定盈利的債券基金。PS:債券基金在熊市的收益往往會更高一些,如2018年很多債券基金年化超過10%。
第六個,基金。流通性不錯,風險根據基金類型有所不同,存在虧損可能。基金也分為好幾種類型,比如上面講的貨幣基金,債券基金都屬於基金。基金還包括混合基金,指數基金,股票基金。先談風險順序: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指數基金<=股票基金。收益排序也和這個一樣,正所謂,收益越高,風險越高。除了貨幣基金,其他基金都有虧損的可能。更詳細的介紹,下次再新開一篇好了。
第七個,股票。流通性不錯,風險高,存在虧損可能。股票市場風險高,收益也高,賺可以賺很多,賠也可以賠的很慘,相對來說,個人覺得基金更適合大多數人一些。
Over。以上配置選項其實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比如可以去掉黃金的配置等等。另外就是各個部分配置的比例也極為重要,比如我拿90%的資產去配置股票,那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了,更建議的是大家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科學配置比例。比如我自己,除去房產,黃金和保險後,將剩下的錢,30%配置貨幣基金,30%配置定期存款,20%配置基金,20%配置股票。

以上都是個人的總結和理解,歡迎大家多多指正。

❺ 5分鍾學會資產配置

關於資產配置這件事,國學易經里,老祖宗已經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清晰的指引,那就是三個詞—— 明道,取勢,優術 。簡單來說,明道(明確目標和底層概念),就是要有一定的投資策略以及對資產正確的認識;取勢(順應趨勢),即順應市場的大方向;優術(優化戰術),即不斷提升方法,探索和積累實用的策略,積淀適合於自己的經驗,最後打出屬於自己的資產配置心法。

人們常說「低風險低收益,高風險高收益」。即穩定增長的、保底的回報——收益低;不確定性強、風險大的——收益高。

大部分的投資者在一開始會同時購買幾個不同類型的產品,通過調整投入的資金比例,找到最優的結構,獲得理想收益的同時,控制風險降到最低。

這種在各種金融產品中,決定用多少錢買哪幾種產品,每種買多少的過程,就是資產配置 。其實就跟營養學家配菜一樣,把不同的菜,不同的食物比列配好,放到你面前,讓你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健康。

那麼到底有哪些產品可以選,哪些菜可以挑呢?

市面上常見的金融資產分為四大類。如果用球隊作比喻,那麼它們是:

1.進攻型 :各種股票以及目前比較火的比特幣產品。獲取超高收益,致富靠它。

2.助攻 型 :固定收益類,比如債券與一些穩健的理財產品。安全穩定跑贏通貨膨脹無壓力,收益不高但穩定。但如果你指望靠它致富,很難。

3. 防守 型 :基本是保險產品。應對極端情況,防止後院失火。

4. 流動 型 :活期存款或者其他投資項目。這相當於不可或缺的「替補隊員」。當場上球員疲勞、受傷或者關鍵時候需要逆轉局勢,都靠這部分資金。

留出3-6個月的生活費,保證我們的日常生活,避免臨時要用錢。

這部分建議買「寶寶」類產品,比如余額寶——資金可以隨時取出來,非常方便,收益目前在4%左右。

誰沒有幾個賣保險的朋友?因為早期發展比較彪悍,保險給中國人的初始印象不算好。實際上,保險是被誤解很深的一個理財方式,它其實是人生的托底神器,強烈建議大家關注。

有句話說起來蠻沉重的:「社會階層,向上流動的門越來越窄,但向下流動的門卻永遠打開。」 據統計,目前中國7000萬貧困人口當中, 因病致貧 (因為得病而貧困)和 因病返貧 (原來已經爬出來,一病又回到解放前)的就佔到了 42% 。

大部分人好不容易混到小康或者中產,其實是病不起的。

雖然買保險很難改變人生,但是保護你的人生不被⬇️改變還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家庭的主要收入者,應該買更全的保險。至於買什麼,學問很深,自己找資料看去。

該拿出多少💰來買保險呢?有個「 1010法則 」供你參考。保額是家庭年收入的10倍左右,保費支出占收入比例10%以內。如果你年收入10萬,那麼用1萬以下的保費購買100萬的保額。

股票與比特幣是普通人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最高效的方式之一。股票大家都比較了解,這里先按下不表。

比特幣對比股票來說,投資門檻更低,收益更高,當然風險也更大。在經濟穩定的前提下,它未來的上漲是非常有保障的。大家如果做長線投資可以考慮購買一部分比特幣。

此外,隨著因比特幣誕生的區塊鏈技術的超速發展,區塊鏈世界出現了一種ICO(Initial Coin Offering)的融資方式。這種融資方式類似於股票中的IPO,但門檻更低,人人都可參與。下面以以太坊為例:

以太坊是全球第一個ICO項目。

以太坊ICO時(大約在2014年7月),1個比特幣可以兌換1337個以太幣。比特幣在當時的價格大約3800人民幣,所以你可以推算出來,當時1個以太幣不到3元錢。今天一個以太幣的價格已經超過2000元,側面反映了一個可怕的事實:3年的時間,實現600倍以上的增長,這個回報是相當不錯的。所以,當初投資了以太坊的人,多數都已經獲得了高額的回報。

那麼這個部分應該分配多少呢?有一個「 80法則 」介紹給你 —— 用80歲減去你的年齡,剩下的就是你該投的比例。

提醒一點 ,區塊鏈的世界存在著相當高的風險,波動易受國家政策影響,比如最近國內的監管事件。建議投資者對相關品種有一定了解之後再作決定,切忌盲目隨大流。

所謂「固定收益類產品」,就是存款、債券、普通銀行理財產品等等。這些產品一般有固定的投資期限和固定收益,收益率在5%左右。

這種產品的價值在於給我們提供相對穩定的收益,幫助我們穩穩地跑贏通貨膨脹。同時風險相對較小,不像股票一樣上竄下跳,可以成為我們賬戶的「定海神針」。

分析了4種配置策略,下面來舉個例子:

假設你今年30歲,年收入12萬,每個月花6000塊,除此之外,你還有10萬元的存款,該怎麼配置

首先 ,要留3-6個月生活費,留3萬放「寶寶」類理財產品;

接著 ,用1萬以內,購買大概100萬左右保額的保險;10-3-1=6,這樣你還剩下6萬元。

最後 ,用80法則計算,80歲-30歲=50,所以,你要用50%的錢,也就是3萬元,嘗試購買股票或者比特幣。另外3萬元可以買有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

這樣就搭出了一個基本的資產配置框架。可能一年過去後,這個結構比例會自己慢慢發生變化,已經不是原來的比例了。比如,比特幣類產品可能會漲很多,這個時候如果拋出一部分,會讓比例恢復到原來的結構。這樣堅持標准結構一段時間,你就會逐漸總結經驗,進行適合自己的調整並最終打出屬於自己的資產配置心法。

資產配置的思路其實就是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並且在籃子間維持一個最優的結構,這樣收益更高而風險更低。

這種思路也可以擴展到人生的其他方面——如果你把人生完全寄託在事業上;把幸福寄託在一個人身上;把夢想寄託在某一件事上,你是否也在過一種高風險的人生呢?你是否應該思考自己的最優人生資產配置呢?

❻ 資產配置怎麼做最簡單的資產配置技巧

研究表明,從長期來看,我們投資收益的94%來自於資產配置,可見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作為普通投資者的我們不具備投資大師的專業和資源環境,就更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保持對市場的敬畏之心,這也是我們長期在投資市場上立足的必須要做到的。
想要成為投資市場的佼佼者是非常難的,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掌握基礎的資產配置的方法,滿足自己和家庭日常投資理財的需求就已經很不錯。
這里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簡單的資產配置方法,那就是「足球場配置法」:守門員配保險,後衛配活期資產,中場配固定收益類資產,前鋒配權益類資產。
具體如何理解呢?
首先是守門員的部分——保險。
要記住,我們買保險的首要目的是對抗未知的風險,不是賺錢。風險來臨的時候,保險能夠以小資金撬動大資金,能夠緩解大部分的問題,保險是資產配置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然後是後衛——活期資金。
活期資金是保證日常生活的開支的部分,可以配置貨幣基金,能夠隨取隨用。活期資金至少需要可以應對半年生活的開銷,就算面對突然的風險比如說失業,至少不會有經濟上的焦慮。
接下來是中場——固定收益資產。
可以選擇債券基金,有的投資者比較激進,選擇全部配置基金股票這樣的權益資產,這樣風險會很高。
最後是前鋒——權益類資產。
這部分完全可以配置權益類資產,股票或者偏股基金都是可以的。
中場和前鋒這兩部分資產需要維持相對平衡,比如做到「股債平衡「。動態地保持這兩類資產的平衡可能是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