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資料庫性能對比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資料庫性能對比

發布時間: 2023-03-15 06:14:44

Ⅰ oracle資料庫與MillionsDB內存資料庫的性能比較

1.傳統磁碟資料庫的基本訪問模式。為了提高性能在產品和應用之間會加入緩存的內存區域。傳統資料庫性能瓶頸主要出現在一個是內存不夠,一個IO讀寫效率太低。oracle 體系結構中,資料庫實例的系統全局區SGA(System global area) 是核心的組成部分,它是一組共享的內存結構,裡面存儲了oracle資料庫實例(instance)的數據和控制文件信息。SGA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共享池,數據緩沖區,大型池,Java池,日誌緩沖區。如果每次執行一個操作時,Oracle都必須從磁碟讀取所有數據塊並在改變它之後又必須把每一塊寫入磁碟,顯然效率會非常低。數據緩沖區存放需要經常訪問的數據,供所有用戶使用。修改數據時,首先從數據文件中取出數據,存儲在數據緩沖區中,修改/插入數據也存儲在緩沖區中,commit或DBWR進程的其他條件引發時,數據被寫入數據文件。而SGA的內存是極其有限的,所以SGA是影響Oracle資料庫性能的重要因素.

而MillionsDB內存資料庫,擁有大量的內存,在資料庫啟動過程中把數據從磁碟上載入到內存中,而對數據進行操作也是數據是先不存儲到磁碟上(Disk)(數據操作會有相應的日誌保存),存儲在內存中,MVCC:(Multi 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用來控制內存數據的一致性,而後台savepoint定時的把內存中數據的修改從內存中寫入磁碟。內存資料庫並不是實時的把數據更新到磁碟上,這樣就減少很多磁碟的IO操作,而數據有載入到內存中,內存存儲讀取的性能遠高於磁碟存儲。讀寫操作都針對內存進行,不再直接與磁碟資料庫交互,相當於是一種非同步操作,顯然,非同步操作使得前端的寫操作顯得更快。雖然oracle的讀寫操作也有針對內存進行,但由於SGA的內存有限,遇到大數據量時,性能相比內存資料庫就相差很遠。
MillionsDB支持與多種資料庫對接.如Oracle,DB2,Sybase,Mysql,SQL Server
MillionsDB 獨特的內存管理演算法,使系統運行不產生內存碎片.避免了內存的動態申請或釋放導致的系統運算資源開銷.從而保障了數據平台的整體運行效率.

Ⅱ 衡量資料庫性能的重要指標

具體來說,本文包括以下內容:

  • 事務

  • 查詢性能

  • 用戶和查詢沖突

  • 容量

  • 配置

  • NoSQL 資料庫

  • 事務

    事務可以觀察真實用戶的行為:能夠在應用交互時捕獲實時性能。眾所周知,測量事務的性能包括獲取整個事務的響應時間和組成事務的各個部分的響應時間。通常我們可以用這些響應時間與滿足事務需求的基線對比,來確定當前事務是否處於正常狀態。

    如果你只想衡量應用的某個方面,那麼可以評估事務的行為。所以,盡管容器指標能夠提供更豐富的信息,並且幫助你決定何時對當前環境進行自動測量,但你的事務就足以確定應用性能。無需向應用程序伺服器獲取 CPU 的使用情況,你更應該關心用戶是否完成了事務,以及該事務是否得到了優化。

    補充一個小知識點,事務是由入口點決定的,通過該入口點可以啟動事務與應用進行交互。

    一旦定義了事務,會在整個應用生態系統中對其性能進行測量,並將每個事務與基線進行比對。例如,我們可能會決定當事務的響應時間與基線相比,一旦慢於平均響應時間的兩個標准差是否就應該判定為異常,如圖1所示。

  • 圖1-基於基線評估當前事務響應時間
  • 用於評估事務的基線與正在進行的事務活動在時間上是一致的,但事務會由每個事務執行來完善。例如,當你選定一個基線,在當前事務結束之後,將事務與平均響應時間按每天的小時數和每周的天數進行對比,所有在那段時間內執行的事務都將會被納入下周的基線中。通過這種機制,應用程序可以隨時間而變化,而無需每次都重建原始基線;你可以將其看作是一個隨時間移動的窗口。

    總之,事務最能反映用戶體驗的測量方法,所以也是衡量性能狀況最重要的指標。

    查詢性能
    最容易檢測到查詢性能是否正常的指標就是查詢本身。由查詢引起的問題可能會導致時間太長而無法識別所需數據或返回數據。所以不妨在查詢中排查以下問題。

    1. 選擇過多冗餘數據

    編寫查詢語句來返回適當的數據是遠遠不夠的,很可能你的查詢語句會返回太多列,從而導致選擇行和檢索數據變得異常緩慢。所以,最好是列出所需的列,而不是直接用 SELECT*。當需要在特定欄位中查詢時,該計劃可能會確定一個覆蓋索引從而加快結果返回。覆蓋索引通常會包含查詢中使用的所有欄位。這意味著資料庫可以僅從索引中產生結果,而不需要通過底層表來構建。

    另外,列出結果中所需的列不僅可以減少傳輸的數據,還能進一步提高性能。

    2. 表之間的低效聯接

    聯接會導致資料庫將多組數據帶到內存中進行比較,這會產生多個資料庫讀取和大量 CPU。根據表的索引,聯接還可能需要掃描兩個表的所有行。如果寫不好兩個大型表之間的聯接,就需要對每個表進行完整掃描,這樣的計算量將會非常大。其他會拖慢聯接的因素包括聯接列之間存在不同的數據類型、需要轉換或加入包含 LIKE 的條件,這樣就會阻止使用索引。另外,還需注意避免使用全外聯接;在恰當的時候使用內部聯接只返回所需數據。

    3. 索引過多或過少

    如果查詢優化沒有可用的索引時,資料庫會重新掃描表來產生查詢結果,這個過程會生成大量的磁碟輸入/輸出(I/O)。適當的索引可以減少排序結果的需要。雖然非唯一值的索引在生成結果時,不能像唯一索引那樣方便。如果鍵越大,索引也會變大,並通過它們創建更多的磁碟 I/O。大多數索引是為了提高數據檢索的性能,但也需要明白索引本身也會影響數據的插入和更新,因為所有相關聯的指標都必須更新。

    4. 太多的SQL導致爭用解析資源

    任何 SQL 查詢在執行之前都必須被解析,在生成執行計劃之前需要對語法和許可權進行檢查。由於解析非常耗時,資料庫會保存已解析的 SQL 來重復利用,從而減少解析的耗時。因為 WHERE 語句不同,所以使用文本值的查詢語句不能被共享。這將導致每個查詢都會被解析並添加到共享池中,由於池的空間有限,一些已保存的查詢會被舍棄。當這些查詢再次出現時,則需要重新解析。

    用戶和查詢沖突
    資料庫支持多用戶,但多用戶活動也可能造成沖突。

    1. 由慢查詢導致的頁/行鎖定

    為了確保查詢產生精確的結果,資料庫必須鎖定表以防止在運行讀取查詢時再發生其他的插入和更新行為。如果報告或查詢相當緩慢,需要修改值的用戶可能需要等待至更新完成。鎖提示能幫助資料庫使用最小破壞性的鎖。從事務資料庫中分離報表也是一種可靠的解決方法。

    2. 事務鎖和死鎖

    當兩個事務被阻塞時會出現死鎖,因為每一個都需要使用被另一個佔用的資源。當出現一個普通鎖時,事務會被阻塞直到資源被釋放。但卻沒有解決死鎖的方案。資料庫會監控死鎖並選擇終止其中一個事務,釋放資源並允許該事務繼續進行,而另一個事務則回滾。

    3. 批處理操作造成資源爭奪

    批處理過程通常會執行批量操作,如大量的數據載入或生成復雜的分析報告。這些操作是資源密集型的,但可能影響在線用戶的訪問應用的性能。針對此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是確保批處理在系統使用率較低時運行,比如晚上,或用單獨的資料庫進行事務處理和分析報告。

    容量
    並不是所有的資料庫性能問題都是資料庫問題。有些問題也是硬體不合適造成的。

    1. CPU 不足或 CPU 速度太慢

    更多 CPU 可以分擔伺服器負載,進一步提高性能。資料庫的性能不僅是資料庫的原因,還受到伺服器上運行其他進程的影響。因此,對資料庫負載及使用進行審查也是必不可少的。由於 CPU 的利用率時時在變,在低使用率、平均使用率和峰值使用率的時間段分別檢查該指標可以更好地評估增加額外的 CPU 資源是否有益。

    2. IOPS 不足的慢磁碟

    磁碟性能通常以每秒輸入/輸出操作(IOPS)來計。結合 I/O 大小,該指標可以衡量每秒的磁碟吞吐量是多少兆。同時,吞吐量也受磁碟的延遲影響,比如需要多久才能完成請求,這些指標主要是針對磁碟存儲技術而言。傳統的硬碟驅動器(HDD)有一個旋轉磁碟,通常比固態硬碟(SSD)或快閃記憶體更慢。直到近期,SSD 雖然仍比 HDD 貴,但成本已經降了下來,所以在市場上也更具競爭力。

    3. 全部或錯誤配置的磁碟

    眾所周知,資料庫會被大量磁碟訪問,所以不正確配置的磁碟可能帶來嚴重的性能缺陷。磁碟應該適當分區,將系統數據目錄和用戶數據日誌分開。高度活躍的表應該區分以避免爭用,通過在不同磁碟上存放資料庫和索引增加並行放置,但不要將操作系統和資料庫交換空間放置在同一磁碟上。

    4. 內存不足

    有限或不恰當的物理內存分配會影響資料庫性能。通常我們認為可用的內存更多,性能就越好。監控分頁和交換,在多個非繁忙磁碟中建立多頁面空間,進一步確保分頁空間分配足夠滿足資料庫要求;每個資料庫供應商也可以在這個問題上提供指導。

    5. 網速慢

    網路速度會影響到如何快速檢索數據並返回給終端用戶或調用過程。使用寬頻連接到遠程資料庫。在某些情況下,選擇 TCP/IP 協議而不是命名管道可顯著提高資料庫性能。

    配置

    每個資料庫都需設置大量的配置項。通常情況下,默認值可能不足以滿足資料庫所需的性能。所以,檢查所有的參數設置,包括以下問題。

    1. 緩沖區緩存太小

    通過將數據存儲在內核內存,緩沖區緩存可以進一步提高性能同時減少磁碟 I/O。當緩存太小時,緩存中的數據會更頻繁地刷新。如果它再次被請求,就必須從磁碟重讀。除了磁碟讀取緩慢之外,還給 I/O 設備增添了負擔從而成為瓶頸。除了給緩沖區緩存分配足夠的空間,調優 SQL 查詢可以幫助其更有效地利用緩沖區緩存。

    2. 沒有查詢緩存

    查詢緩存會存儲資料庫查詢和結果集。當執行相同的查詢時,數據會在緩存中被迅速檢索,而不需要再次執行查詢。數據會更新失效結果,所以查詢緩存是唯一有效的靜態數據。但在某些情況下,查詢緩存卻可能成為性能瓶頸。比如當鎖定為更新時,巨大的緩存可能導致爭用沖突。

    3. 磁碟上臨時表創建導致的 I/O 爭用

    在執行特定的查詢操作時,資料庫需要創建臨時表,如執行一個 GROUP BY 子句。如果可能,在內存中創建臨時表。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在內存中創建臨時表並不可行,比如當數據包含 BLOB 或 TEXT 對象時。在這些情況下,會在磁碟上創建臨時表。大量的磁碟 I / O 都需要創建臨時表、填充記錄、從表中選擇所需數據並在查詢完成後舍棄。為了避免影響性能,臨時資料庫應該從主資料庫中分離出來。重寫查詢還可以通過創建派生表來減少對臨時表的需求。使用派生表直接從另一個 SELECT 語句的結果中選擇,允許將數據加到內存中而不是當前磁碟上。

    NoSQL 資料庫

    NoSQL 的優勢在於它處理大數據的能力非常迅速。但是在實際使用中,也應該綜合參考 NoSQL 的缺點,從而決定是否適合你的用例場景。這就是為什麼NoSQL通常被理解為 「不僅僅是 SQL」,說明了 NoSQL 並不總是正確的解決方案,也沒必要完全取代 SQL,以下分別列舉出五大主要原因。

    1. 挑剔事務

    難以保持 NoSQL 條目的一致性。當訪問結構化數據時,它並不能完全確保同一時間對不同表的更改都生效。如果某個過程發生崩潰,表可能會不一致。一致事務的典型代表是復式記賬法。相應的信貸必須平衡每個借方,反之亦然。如果雙方數據不一致則不能輸入。NoSQL 則可能無法保證「收支平衡」。

    2. 復雜資料庫

    NoSQL 的支持者往往以高效代碼、簡單性和 NoSQL 的速度為傲。當資料庫任務很簡單時,所有這些因素都是優勢。但當資料庫變得復雜,NoSQL 會開始分解。此時,SQL 則比 NoSQL 更好地處理復雜需求,因為 SQL 已經成熟,有符合行業標準的介面。而每個 NoSQL 設置都有一個唯一的介面。

    3. 一致聯接

    當執行 SQL 的聯接時,由於系統必須從不同的表中提取數據進行鍵對齊,所以有一個巨大的開銷。而 NoSQL 似乎是一個空想,因為缺乏聯接功能。所有的數據都在同一個表的一個地方。當檢索數據時,它會同時提取所有的鍵值對。問題在於這會創建同一數據的多個副本。這些副本也必須更新,而這種情況下,NoSQL 沒有功能來確保更新。

    4. Schema設計的靈活性

    由於 NoSQL 不需要 schema,所以在某些情況下也是獨一無二的。在以前的資料庫模型中,程序員必須考慮所有需要的列能夠擴展,能夠適應每行的數據條目。在 NoSQL 下,條目可以有多種字元串或者完全沒有。這種靈活性允許程序員迅速增加數據。但是,也可能存在問題,比如當有多個團體在同一項目上工作時,或者新的開發團隊接手一個項目時。開發人員能夠自由地修改資料庫,也可能會不斷實現各種各樣的密鑰對。

    5. 資源密集型

    NoSQL 資料庫通常比關系資料庫更加資源密集。他們需要更多的 CPU 儲備和 RAM 分配。出於這個原因,大多數共享主機公司都不提供 NoSQL。你必須注冊一個 VPS 或運行自己的專用伺服器。另一方面,SQL 主要是在伺服器上運行。初期的工作都很順利,但隨著資料庫需求的增加,硬體必須擴大。單個大型伺服器比多個小型伺服器昂貴得多,價格呈指數增長。所以在這種企業計算場景下,使用 NoSQL 更為劃算,例如那些由谷歌和 Facebook 使用的伺服器。

Ⅲ 簡單易用的資料庫哪個比較好

1.數據量太大,比如上億,就用oracle,優點上億數據對Oracle來說輕飄飄的,也不用太多優化配置,缺點安裝比較麻煩,上手比較慢。

2.數據量較大,比如千萬級,用postgresql,它號稱對標Oracle,處理千萬級數據還是可以的,也是易學易用。

3.數據量一般,比如百萬級,用mysql,這個級別的數據量mysql處理還是比較快的。

4.數據量較小,比如十萬以下,sqlite、access都可以。

上面是基於單表操作的數據量,你看著選。

簡單易用的資料庫哪個比較好?這個要具體看你的用途,如果數據量比較少(10萬左右),追求簡約簡單,免費開源的sqlite就行,如果數據量比較多,考慮到高並發、分布式,可以使用專業的mysql、postgresql,下面我分別簡單介紹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小巧靈活sqlite

這是基於c語言開發的一個輕量級關系型資料庫,短小精悍、免費開源,個人使用無需繁瑣的配置,只需一個簡單的運行庫便可直接使用,針對各種編程語言都提供了豐富的API介面, java、 python、c#等都可輕松操作,如果你存儲數據量不多,只是本地簡單的操作(讀多寫少),可以使用一下這個資料庫,佔用內存非常少,輕便靈活,當然,在高並發、數據量大的情況下就不合適了:

專業強大mysql

這是目前應該廣泛使用的一個關系型資料庫,免費開源跨平台,在信息系統開發方面一直占據著主力位置,如果你從事於web開發或者網站後台建設,那麼這個資料庫一定非常熟悉,支持高並發、分布式,存儲數據量相對於sqlite來說,更多也更安全,索引、觸發器、存儲過程等功能非常不錯,支持數據導入導出、恢復備份,只要你熟悉一下基本使用過程,很快就能掌握和運用:

免費開源postgresql

這是加州大學計算機系開發的一個對象-關系型資料庫(自由軟體),免費、開源、跨平台,支持流計算、全文檢索、圖式搜索、並行計算、存儲過程、空間數據、K-V類型,相比較mysql來說,在復雜查詢、高並發下更穩定、性能更優越,可擴展性、可維護性非常不錯,但也有劣勢,例如新舊版本不分離存儲,沒有Coverage index scan等,總體使用效果來說還不錯:

當然,除了以上3個資料庫,還有許多其他資料庫,像mssql、oracle等也都非常不錯,對於存儲和處理數據來說綽綽有餘,只要你熟悉一下基本使用過程,很快就能入門的,網上也有相關教程和資料,介紹的非常詳細,感興趣的話,可以搜一下,希望以上分享的內容能對你有所幫助吧,也歡迎大家評論、留言進行補充。

最符合初學者理解和入門的是Access,因為它和Excel本來就是一個套件,相互轉化容易,復制粘貼即可,非常好理解庫、表、欄位、鍵的概念。

如果數據量不大,強烈推薦試試Filemaker,腳本化編程,自由定製輸入界面、工作流程,非常便捷高效。

最近殺出來的airtable,更是簡單高效,界面美觀,操作與電子表格相當,發展勢頭也非常迅猛。

二者側重點有所不同,用戶可根據需要選擇

作為一個軟體開發人員,長期需要和資料庫打交道,個人更加青睞於MySQL。雖然可能基於你的Excel原因,有些人會建議你使用Access資料庫,但是基於我個人的 意見,我並不建議你那樣做。採用MySql的具體理由如下:

1.MySQL具有普遍性,在國內的環境中,絕大多數的互聯網企業採用的是MySQL。有了廣大的用戶基礎後,針對於各種問題網上也能更好地找到解決方案。

2.MySQL相對於Oracle而言,更加輕量化,針對於從Excel量級的數據,沒必要使用Oracle。同時MySQL是完全免費的,不用擔心版權及費用問題,無論對個人還是對預算有限的企業而言都是很好的選擇。

3.MySQL高度兼容標准SQL,這對於以後遷移到其他資料庫而言,也能很大程度地降低學習成本。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耶][耶][耶]

Excel辦公確實便利,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數據分析,但涉及大量復雜的數據運算,就會遇到和題主一樣的問題,運算速度慢,如果主機性能不是很好,還有可能面臨電腦死機,數據丟失等問題。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解決呢?資料庫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現在, 我將用3分鍾的時間,與您探討該選擇何種資料庫,以及選擇它的理由,是否有更優的解決方案呢?

MySQL資料庫,90%的企業都會選擇它

資料庫選得好,企業的數據安全,資產安全,也就得到了保障。那麼該如何選擇資料庫呢?這個跟你的業務量和業務服務行業,密不可分。

如果你只是上班打卡,用SQL server就可以了;

如果你要儲存會話信息,用戶配置信息,購物車數據,建議使用NoSQL資料庫;

不過90%的企業或個人,首選資料庫都是MySQL資料庫。

為什麼這么說?

因為,它集 低成本、高可用、可靠性強、易用性強、體積小、速度快開放源碼 等特性於一身,所以在金融、財務、網站、 數據處理 等應用領域,它占據著獨一無二的優勢。

這也是幾乎所有企業都選擇它,來存儲數據的原因。

加之MySQL資料庫,支持多種存儲引擎,支持大型資料庫,可以處理成千上萬條記錄,還提供用於管理、檢查、優化資料庫操作的工具。

因而,MySQL尤其受個人,以及中小企業的推崇。

雖然MySQL資料庫簡單易用,但我還是不會部署該怎麼辦?

別擔心,現在市面上已經出現了,一種自帶資料庫的新型辦公軟體。

比如說,雲表企業應用平台,一款兼容excel功能,但功能更為強大的辦公軟體,它就內嵌了MySQL資料庫。 (文末有免費獲取方式)

雲表內嵌的MySQL資料庫,有何優點?

1. 性能更加優化,更加兼容系統。因為雲表的研發人員,時刻更新維護MySQL資料庫。

2. 省去自己手動部署的麻煩。但如果你熟悉部署資料庫,想把資料庫改成Oracle或SQL server等資料庫,也可以設置。(不過,我建議IT小白還是 「拿來即用」 就好)

3. 快速實時計算。數據分析實時交互,完全滿足管理決策中的臨時性分析,多變的業務需求,以及頻繁的結果刷新。

4. 通過自帶的內存計算引擎,無需事先建立CUBE,IT部門將告別報表延時報表分析,億級數據秒級響應。

內嵌的MySQL資料庫是否可靠

雲表不僅是一款辦公軟體,同時還是一款開發工具。

通過它,你將解決以下問題:

復雜的數據運算,精確到行列的許可權管控,以及工作流,海量用戶同時在線辦公,數據透視,製作像銷售單,洽談合同等表單報表,一份製作,即可重復錄用......

你還可以通過它,與電子稱、地磅等進行對接,與用友金蝶等三方系統集成,生成條形碼,掃碼出入庫,生成移動端APP...... 基本上業務所需的功能,你都可以放心交給它做。

它最大的亮點就是,你可以 用使用excel的手法,用它來開發業務應用。

而且,可視化的 拖拉拽 之後,開發出來的ERP、WMS、OA、進銷存等業務應用,還秉承了MySQL資料庫增刪改查的功能特性。

沒錯,用雲表開發出來的業務應用,是允許二次開發的,而且功能可以隨時增刪改查,輕松滿足大集團精細化的數據控制需求。

不過,大家最關心的應該是數據安全問題吧。

數據存放在雲表內嵌的MySQL資料庫,是安全不丟失的,它提供了多種數據存儲的方式,本地部署,雲端部署,混合部署,任君挑選!

正因如此,像 恆逸石化、許繼電氣、航天科工委、中鐵、中冶、雲南小松 等大型集團,才鼓勵內部員工去學習雲表。

篇幅所限,只說到這里,說太多你也不會看。

免費 的軟獲取方式在下方:

資料庫的用處可大著呢,不僅可以實現數據共享,減少數據冗餘度,還能實現對數據的集中控制,保持數據的一致性和可維護性。選取簡單易用的資料庫,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呢,留言讓我們看到噢!

題主強調了簡單易用。所以推薦最簡單三個。

1.Access。

2.Excel。

3.飛書文檔、騰訊文檔、石墨文檔等的表格。

如果要做分析,數據量才比較大,建議Access,還是專業的更好一些。網上教程也很多,比較容易學。而且建議用早一點的版本,比如2003或者2007,Access這些年微軟一直想從office里去掉,奈何用的人還是很多,所以不敢去掉,但是採取了一種比較惡心的方法讓用戶放棄,就是每發布一個新版本,就去掉一些好用的功能,所以說Access是越早的功能越強。

還一個推薦就是Sql Server Express版本,是SQL Server的免費版本,不要錢,基本功能都有,要比sqllite等強大的多

這要結合你個人實際情況來定,有計算機基礎,懂一點資料庫的話那麼市場上的那些軟體都可以用,常用有oracle,sqlserver,mysql等,要上手快還是sqlserver比較快,界面操作也比較直觀;如果一點基礎都沒有,但是又要分析數據的話可以用微軟自帶的一個access,這個上手比較快。決定用哪一種之後還是要買點教材看,簡單的sql查詢要會,熟練之後也能提高工作效率。

個人使用資料庫的話,只存數據不做分析,SQLite就足夠了。

Ⅳ SAP HANA內存資料庫與oracle資料庫和MillionsDB內存資料庫的性能比較

MillionsDB 不懂,不過對於HANA和oracle來講,相對來說HANA會更快一點,因為內存更大,可以存儲的數量更多,而oracle,不能說是完全的內存資料庫,其中有一部分還是速度比較快的硬碟,只是傳輸技術更新,所以速度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