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mysql怎麼提高insert into的速度啊
sql語句中,添加記錄的語法為:insert into 表名 (col1,col2....coln)values(value1,value2.....valuen);
其中,如果你插入的每一列都是順序插入,無一缺漏的話,(col1,col2...coln)可以省略。
也就是上式也可以簡化為:insert into 表名values(value1,value2.....valuen);
看了你寫的sql代碼,問題出在insert into 的整體語句出現在了不該出現的地方,只需做一點小改動即可解決,如下圖:
解析:insert into語句需要在user表已經存在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而你原來的語句中,橡譽將上圖2中的語句插入到了create table user的語句中,致使create table user 語句未能成功執行,所以才會報錯。
而將「INSERT INTO user(uid,tel) values('甲','3354986');」整條語句直接拿出來放在「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gbk;」後面之後,整個sql就可以順利執行了。
(1)怎麼提高mysql資料庫速率擴展閱讀:
當mysql大批量插入數據的時候就會變的非常慢,mysql提高insert into 插入速度的方法有三種:
1、第一種插入提速方法:
如果資料庫中的數據已經很多(幾百萬條), 那麼可以加大mysql配置中的 bulk_insert_buffer_size,這個參數默認為8M
舉例:bulk_insert_buffer_size=100M;
2、第二種mysql插入提速方法:
改寫所有 insert into 語句為insertdelayed into
這個insert delayed不同之處在於:立即返回結果,後台進行處理租攔插入。
3、第三個方法: 一次插入多條數據:
insert中插入多條數據,舉例:
insert into table values('11','11'),('22'梁型段,'22'),('33','33')...;
Ⅱ mysql資料庫表太大查詢慢優化的幾種方法
優化方案:
主從同步+讀寫分離:
這個表在有設備條件的情況下,讀寫分離,這樣能減少很多壓力,而且數據穩定性也能提高
縱向分表:
根據原則,每個表最多不要超過5個索引,縱向拆分欄位,將部分欄位拆到一個新表
通常我們按以下原則進行垂直拆分:(先區分這個表中的冷熱數據欄位)
把不常用的欄位單獨放在一張表;
把text,blob等大欄位拆分出來放在附表中;
經常組合查詢的列放在一張表中;
缺點是:很多邏輯需要重寫,帶來很大的工作量。
利用表分區:
這個是推薦的一個解決方案,不會帶來重寫邏輯等,可以根據時間來進行表分區,相當於在同一個磁碟上,表的數據存在不同的文件夾內,能夠極大的提高查詢速度。
橫向分表:
1000W條數據不少的,會帶來一些運維壓力,備份的時候,單表備份所需時間會很長,所以可以根據伺服器硬體條件進行水平分表,每個表有多少數據為准。
Ⅲ 如何優化mysql寫入速
單機MySQL資料庫的優化
一、伺服器硬體對MySQL性能的影響
①磁碟尋道能力 (磁碟I/O),我們現在上的都是SAS15000轉的硬碟。MySQL每秒鍾都在進行大量、復雜的查詢操作,對磁碟的讀寫量可想而知。所以,通常認為磁 盤I/O是制約MySQL性能的最大因素之一,對於日均訪 問量在100萬PV以上的Discuz!論壇,由於磁碟I/O的制約,MySQL的性能會非常低下!解決這一制約因素可以考慮以下幾種解決方案: 使用RAID1+0磁碟陣列,注意不要嘗試使用RAID-5,MySQL在RAID-5磁碟陣列上的效率不會像你期待的那樣快。
②CPU 對於MySQL應用,推薦使用DELL R710,E5620 @2.40GHz(4 core)* 2 ,我現在比較喜歡DELL R710,也在用其作Linuxakg 虛擬化應用;
③物理內存對於一台使用MySQL的Database Server來說,伺服器內存建議不要小於2GB,推薦使用4GB以上的物理內存,不過內存對於現在的伺服器而言可以說是一個可以忽略的問題,工作中遇到高端伺服器基本上內存都超過了32G。
我們工作中用得比較多的資料庫伺服器是HP DL580G5和DELL R710,穩定性和性能都不錯;特別是DELL R710,我發現許多同行都是採用它作資料庫的伺服器,所以重點推薦下。
二、MySQL的線上安裝我建議採取編譯安裝的方法,這樣性能上有較大提升,伺服器系統我建議用64bit的Centos5.5,源碼包的編譯參數會默 認以Debgu模式生成二進制代碼,而Debug模式給MySQL帶來的性能損失是比較大的,所以當我們編譯准備安裝的產品代碼時,一定不要忘記使用「— without-debug」參數禁用Debug模式。而如果把—with-mysqld-ldflags和—with-client-ldflags二 個編譯參數設置為—all-static的話,可以告訴編譯器以靜態方式編譯和編譯結果代碼得到最高的性能。使用靜態編譯和使用動態編譯的代碼相比,性能 差距可能會達到5%至10%之多。我參考了簡朝陽先生的編譯參數,特列如下,供大家參考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ysql –without-debug –without-bench –enable-thread-safe-client –enable-assembler –enable-profiling –with-mysqld-ldflags=-all-static –with-client-ldflags=-all-static –with-charset=latin1 –with-extra-charset=utf8,gbk –with-innodb –with-csv-storage-engine –with-federated-storage-engine –with-mysqld-user=mysql –without-我是怎麼了ded-server –with-server-suffix=-community –with-unix-socket-path=/usr/local/mysql/sock/mysql.sock
三、MySQL自身因素當解決了上述伺服器硬體制約因素後,讓我們看看MySQL自身的優化是如何操作的。對 MySQL自身的優化主要是對其配置文件my.cnf中的各項參數進行優化調整。下面介紹一些對性能影響較大的參數。
下面,根據以上硬體配置結合一份已經優化好的my.cnf進行說明:
#vim /etc/my.cnf
以下只列出my.cnf文件中[mysqld]段落中的內容,其他段落內容對MySQL運行性能影響甚微,因而姑且忽略。
[mysqld]
port = 3306
serverid = 1
socket = /tmp/mysql.sock
skip-locking
#避免MySQL的外部鎖定,減少出錯幾率增強穩定性。
skip-name-resolve
#禁止MySQL對外部連接進行DNS解析,使用這一選項可以消除MySQL進行DNS解析的時間。但需要注意,如果開啟該選項,則所有遠程主機連接授權都要使用IP地址方式,否則MySQL將無法正常處理連接請求!
back_log = 384
#back_log參數的值指出在MySQL暫時停止響應新請求之前的短時間內多少個請求可以被存在堆棧中。 如果系統在一個短時間內有很多連接,則需要增大該參數的值,該參數值指定到來的TCP/IP連接的偵聽隊列的大小。不同的操作系統在這個隊列大小上有它自 己的限制。 試圖設定back_log高於你的操作系統的限制將是無效的。默認值為50。對於Linux系統推薦設置為小於512的整數。
key_buffer_size = 384M
#key_buffer_size指定用於索引的緩沖區大小,增加它可得到更好的索引處理性能。對於內存在4GB左右的伺服器該參數可設置為256M或384M。注意:該參數值設置的過大反而會是伺服器整體效率降低!
max_allowed_packet = 4M
thread_stack = 256K
table_cache = 614K
sort_buffer_size = 6M
#查詢排序時所能使用的緩沖區大小。注意:該參數對應的分配內存是每連接獨占,如果有100個連接,那麼實際分配的總共排序緩沖區大小為100 × 6 = 600MB。所以,對於內存在4GB左右的伺服器推薦設置為6-8M。
read_buffer_size = 4M
#讀查詢操作所能使用的緩沖區大小。和sort_buffer_size一樣,該參數對應的分配內存也是每連接獨享。
join_buffer_size = 8M
#聯合查詢操作所能使用的緩沖區大小,和sort_buffer_size一樣,該參數對應的分配內存也是每連接獨享。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 64M
table_cache = 512
thread_cache_size = 64
query_cache_size = 64M
#指定MySQL查詢緩沖區的大小。可以通過在MySQL控制台觀察,如果Qcache_lowmem_prunes的值非常大,則表明經常出現緩沖不 夠 的情況;如果Qcache_hits的值非常大,則表明查詢緩沖使用非常頻繁,如果該值較小反而會影響效率,那麼可以考慮不用查詢緩 沖;Qcache_free_blocks,如果該值非常大,則表明緩沖區中碎片很多。
tmp_table_size = 256M
max_connections = 768
#指定MySQL允許的最大連接進程數。如果在訪問論壇時經常出現Too Many Connections的錯誤提 示,則需要增大該參數值。
max_connect_errors = 1000
wait_timeout = 10
#指定一個請求的最大連接時間,對於4GB左右內存的伺服器可以設置為5-10。
thread_concurrency = 8
#該參數取值為伺服器邏輯CPU數量*2,在本例中,伺服器有2顆物理CPU,而每顆物理CPU又支持H.T超線程,所以實際取值為4*2=8;這個目前也是雙四核主流伺服器配置。
skip-networking
#開啟該選項可以徹底關閉MySQL的TCP/IP連接方式,如果WEB伺服器是以遠程連接的方式訪問MySQL資料庫伺服器則不要開啟該選項!否則將無法正常連接!
table_cache=1024
#物理內存越大,設置就越大。默認為2402,調到512-1024最佳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4M
#默認為2M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
#設置為0就是等到innodb_log_buffer_size列隊滿後再統一儲存,默認為1
innodb_log_buffer_size=2M
#默認為1M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8
#你的伺服器CPU有幾個就設置為幾,建議用默認一般為8
key_buffer_size=256M
#默認為218,調到128最佳
tmp_table_size=64M
#默認為16M,調到64-256最掛
read_buffer_size=4M
#默認為64K
read_rnd_buffer_size=16M
#默認為256K
sort_buffer_size=32M
#默認為256K
thread_cache_size=120
#默認為60
query_cache_size=32M
※值得注意的是:
很多情況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如果Key_reads太大,則應該把my.cnf中Key_buffer_size變大,保持Key_reads/Key_read_requests至少1/100以上,越小越好。
二、如果Qcache_lowmem_prunes很大,就要增加Query_cache_size的值。
很多時候我們發現,通過參數設置進行性能優化所帶來的性能提升,可能並不如許多人想像的那樣產生質的飛躍,除非是之前的設置存在嚴重不合理的情況。我們 不能將性能調優完全依託於通過DBA在資料庫上線後進行的參數調整,而應該在系統設計和開發階段就盡可能減少性能問題。
【51CTO獨家特稿】如果單MySQL的優化始終還是頂不住壓力時,這個時候我們就必須考慮MySQL的高可用架構(很多同學也愛說成是MySQL集群)了,目前可行的方案有:
一、MySQL Cluster
優勢:可用性非常高,性能非常好。每份數據至少可在不同主機存一份拷貝,且冗餘數據拷貝實時同步。但它的維護非常復雜,存在部分Bug,目前還不適合比較核心的線上系統,所以這個我不推薦。
二、DRBD磁碟網路鏡像方案
優勢:軟體功能強大,數據可在底層快設備級別跨物理主機鏡像,且可根據性能和可靠性要求配置不同級別的同步。IO操作保持順序,可滿足資料庫對數據一致 性的苛刻要求。但非分布式文件系統環境無法支持鏡像數據同時可見,性能和可靠性兩者相互矛盾,無法適用於性能和可靠性要求都比較苛刻的環境,維護成本高於 MySQL Replication。另外,DRBD也是官方推薦的可用於MySQL高可用方案之一,所以這個大家可根據實際環境來考慮是否部署。
三、MySQL Replication
在實際應用場景中,MySQL Replication是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提高系統擴展性的設計手段。眾多的MySQL使用者通過Replication功能提升系統的擴展性後,通過 簡單的增加價格低廉的硬體設備成倍 甚至成數量級地提高了原有系統的性能,是廣大MySQL中低端使用者非常喜歡的功能之一,也是許多MySQL使用者選擇MySQL最為重要的原因。
比較常規的MySQL Replication架構也有好幾種,這里分別簡單說明下
MySQL Replication架構一:常規復制架構--Master-slaves,是由一個Master復制到一個或多個Salve的架構模式,主要用於讀壓力大的應用資料庫端廉價擴展解決方案,讀寫分離,Master主要負責寫方面的壓力。
MySQL Replication架構二:級聯復制架構,即Master-Slaves-Slaves,這個也是為了防止Slaves的讀壓力過大,而配置一層二級 Slaves,很容易解決Master端因為附屬slave太多而成為瓶勁的風險。
MySQL Replication架構三:Dual Master與級聯復制結合架構,即Master-Master-Slaves,最大的好處是既可以避免主Master的寫操作受到Slave集群的復制帶來的影響,而且保證了主Master的單點故障。
以上就是比較常見的MySQL replication架構方案,大家可根據自己公司的具體環境來設計 ,Mysql 負載均衡可考慮用LVS或Haproxy來做,高可用HA軟體我推薦Heartbeat。
MySQL Replication的不足:如果Master主機硬體故障無法恢復,則可能造成部分未傳送到slave端的數據丟失。所以大家應該根據自己目前的網路 規劃,選擇自己合理的Mysql架構方案,跟自己的MySQL DBA和程序員多溝涌,多備份(備份我至少會做到本地和異地雙備份),多測試,數據的事是最大的事,出不得半點差錯,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