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菲林試劑的組成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菲林試劑的組成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1、鑒定時,所配溶液必須現配現用。
2、注意水浴加熱,促進反應則段。
斐林試劑中溶液為斐林碧盯好試劑甲(NaOH溶液)其濃度為0.1g/ml,斐林試劑乙(CuSO₄溶液)其濃度為0.05g/ml。斐林試劑在加熱條件下與醛基反應,被還原成磚紅色的沉澱,可用於鑒定可溶性還原糖的存在。用斐林試劑檢測可溶性還原糖時,溶液顏色的變化過程是淺藍色→棕色→磚紅色。
配製方法
配製方法:0.1 g/mL NaOH(甲液)和0.05 g/mL CuSO4(乙液)。甲液配製方法是將50g氫氧化鈉和137g酒石酸鉀鈉溶於500 mL蒸餾水中(貯於帶橡皮塞的瓶中)。乙液配製方法是將34.5g結晶硫酸銅溶於500mL水中,加0.5 mL硫酸。混合均勻。
斐林試劑的使用方法:一悔鉛般將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等體積混合(或在2 mL甲液中滴4~5滴乙液),再將混合後的斐林試劑倒入待測液,水浴加熱或直接加熱(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一中為60℃水浴加熱)。如待測液中存在還原糖,則呈現磚紅色沉澱;如待測液中不存在還原糖,則仍然呈藍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斐林試劑
⑵ 斐林試劑是用什麼溶液配置而成的!
它是由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0.1
g/mL的溶液和硫酸銅的質量分數為0.05
g/mL的溶液,還有酒石酸鉀鈉配製而成的。
⑶ 斐林試劑主要成分是什麼
斐林試兆旦劑是由掘脊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0.1 g/mL的溶液和硫酸銅的質量分數為0.05 g/mL的判猜滲溶液配製而成的.
⑷ 關於斐林試劑的配方問題
是的,斐林試劑使用時,先等體積混合甲、乙兩液,而後立即使用,反應需要加熱(有時不加熱也反應);
cuso4溶液稱為斐林試劑乙,其濃度為0.05
g/ml
氫氧化鈉溶液稱為斐林試劑甲,其濃度為0.1
g/ml的溶液
⑸ 斐林試劑是什麼
斐林試劑用來檢驗還原性糖。
雙縮脲試劑用來檢驗蛋白質。
不同:
(1)溶液濃度不同
斐林試劑中溶液稱為斐林試劑甲,其濃度為溶液稱為斐林試正裂含劑乙,其濃度為;雙縮脲試劑中溶液(雙縮脲試劑A)的濃度為,溶液(雙縮脲試劑B)的濃度為。
(2)使用原理不同
斐林試劑是新配製的溶液,它在加熱條件下與醛基反應,被還原成磚紅色的沉澱,可用於鑒定可溶性還原糖的存在。用斐林試劑鑒定可溶性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過程為:淺藍色→棕色→磚紅色(沉澱)。
鑒定生物組織中是否含有蛋白質時,常用雙縮脲法,使舉笑用的是雙縮脲試劑,發生的是雙縮脲反應。雙縮脲反應實質是在鹼性環境下的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的紫色反應。而蛋白質分子中含有很多與雙縮脲()結構相似的肽鍵,所以蛋白質都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顏色反應,可以用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的存在。
(3)使用方法不同
斐林試劑使用時,先反溶液和溶液混合(將滴溶液滴入溶液中),而後立即使用:雙縮脲試劑使用時,先加入溶液(2mL),振盪搖勻,造成鹼性的反應源基環境,然後再加入3~4滴溶液,振盪搖勻後觀察現象。
⑹ 斐林試劑是怎麼配製的
A液配製是把50g氫氧化鈉和137g酒石酸鉀鈉溶於500ml蒸餾水中;
B液配製是將34.5g結晶硫酸銅和0.5ml硫酸溶於500ml水中。
斐林試劑A液和斐林試劑B液反應生成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時,A液和B液必須反應完全後再加入待測樣本里,而且必須則岩是現用現配。
因為硫酸銅和氫氧化鈉放在一起會產生氫氧化銅沉澱,所以現配置的斐林試劑才能不使兩者反應完全,時間長了都變成沉澱就沒效果了。
(6)裴林試劑有什麼配置而成擴展閱讀
斐林試劑是公元1849年由德國化學家赫爾曼·馮·斐林製作出來,可以用來區分水溶性的行盯氏醛及酮官能基,也可以用來測定單糖。
斐林試劑可以用於鑒定含有羰基的化合物是否為醛或酮。試劑中的二價雙酒石酸鹽負離子螯合物為氧化劑和此檢測中的活化劑。若化合物中具有醛基,則會被氧化呈陽性反應,此外除具有α-羥基酮官能基的化合物,其他酮類皆不與斐林試劑反應。
該反應原理是二價雙酒石酸鹽負離子會去氧化羧酸陽離子,在這個過程中螯檔散合物的中央二價銅離子被還原成為一價銅離子(即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形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此即斐林試劑的陽性反應結果。反之,沒有發生沉澱則為陰性結果。
⑺ 斐林試劑主要成分是什麼,斐林試劑的主要成分
1.斐林試劑一般由氫氧化鈉和硫酸銅溶攔蔽仔液配成,由德國並沖化學家赫爾曼·馮·斐林在1849年發明的;斐林試劑常用於鑒定可溶性的還原性糖的存在,可和還原性糖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
2. 斐簡汪林試劑是二價銅離子的酒石酸鉀鈉配合物,可以被脂肪醛或還原性糖還原為氧化亞銅。
3.斐林試劑為深藍色溶液,在和脂肪醛或還原性糖共熱時,藍色消失,析出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
4.在氧化亞銅析出過程中, 反應液的顏色可能經過由藍色→綠色→黃色→紅色沉澱的逐漸變化,反應較快時,直接觀察到紅色沉澱。
⑻ 裴林試劑的主要成分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都由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組成,斐林試劑與雙縮腺試劑不僅成份相同,用法也相同,都用於可溶性還原糖的鑒定.但二者有如下三點不同:
(1)溶液濃度不同
斐林試劑中NaOH溶液稱為斐林試劑甲,其濃度為0.1g/ml,CuSO4溶液稱為斐林試劑乙,其濃度為0.05g/ml;雙縮脲試劑中NaOH溶液(雙縮脲試劑A)的濃度為0.1g/ml,CuSO4溶液(雙縮脲試劑B)的濃度為0.01g/ml.
(2)使用原理不同
斐林試劑是新配製的Cu(OH)2溶液,它在加熱條件下與醛基反應,被還原成磚紅色的Cu2O沉澱,可用於鑒定可溶性還原糖的侍拿存在.用斐林試劑鑒定可溶性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過程為:淺藍色→棕色→磚紅色(沉澱).
鑒定生物組織中是否含有蛋白質時,常用雙縮脲法,使用的是雙縮脲試劑,發生的老純搭是雙縮脲反應.雙縮脲反應實質是在鹼性環境下的Cu2+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的紫色反應.而蛋白質分子中含有很多與雙縮脲(H2NOC-NH-CONH2)結構相似褲信的肽鍵,所以蛋白質都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顏色反應,可以用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的存在.
(3)使用方法不同
斐林試劑使用時,先將 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將4~5滴CuSO4溶液滴入2mlNaOH溶液中),而後立即使用:雙縮脲試劑使用時,先加入NaOH溶液(2mL),振盪搖勻,造成鹼性的反應環境,然後再加入3~4滴CuSO4溶液,振盪搖勻後觀察現象.
⑼ 斐林試劑是什麼化學物質構成的
菲林試劑:由0.1g/ml的NaOH溶液、0.05g/ml的CuSO4溶液混合而成,鹼性條件態臘下加熱時與醛基反應生成Cu2O沉澱。該試劑分為滾沖A、B液大閉殲,先混合再使用,需要現用現配。(用於鑒別還原糖:葡萄糖、果糖和麥芽糖,熱水水浴加熱有磚紅色沉澱。)
⑽ 斐林試劑怎麼配置測試還原糖,極其原理
1、斐林試劑配製方法:0.1 g/mI NaOH(甲液)和0.05 g/mI CuSO4(乙液)。甲液配製方法是將125 g氫氧化鈉和137 g酒石酸鉀鈉溶於500 mI,蒸餾水中(貯於帶橡皮塞的瓶中)。乙液配製方法是將34.5 g結晶硫酸銅溶於500 ml水中,加0.5 mI硫酸。混合均勻。
2、測試還原糖原理:斐林試劑是二價銅離子的酒石酸鉀鈉配合物,可以被脂肪醛或還原性糖還原為氧化亞銅。斐林試劑為深藍色溶液,與可溶性的還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麥芽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
3、斐林試劑的使用方法:一般將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等體積混合(或在2 mL甲液中滴4~5滴乙液),再將混合後的斐林試劑倒入待測液,水浴加熱或直接加熱。如待測液中存在還原糖,則呈現磚紅色沉澱;如待測液中不存在還原糖,則仍然呈藍色。
(10)裴林試劑有什麼配置而成擴展閱讀:
1、斐林試劑(Fehling's solution)是德國化學家赫爾曼·馮·斐林(Hermann von Fehling,1812年--1885年)在1849年發明的。常用於鑒定可溶性的還原性糖的存在。斐林試劑與單糖中的還原性糖(葡萄糖、果糖等)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
2、斐林試劑需要現配現用,新配置的Cu(OH)2溶液呈懸濁液,與還原糖反應最充分,磚紅色的Cu2O生成也最多,均勻飽滿的分布在溶液中。放置後的Cu(OH)2溶液,一方面會發生沉澱,影響與還原糖的接觸面,另一方面Cu(OH)2自身發生分解反應,生成CuO黑色沉澱,都會影響實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