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設計sql資料庫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設計sql資料庫

發布時間: 2023-05-14 10:19:48

sql Server 資料庫設計

SQL Server 系統資料庫在安裝軟體時自動創建,用於協助系統共同完成對資料庫的操作;也是資料庫運行的基礎;

1,master資料庫

是SQL Server 2012的核心資料庫,如果損壞則資料庫軟體無法運行,主要包含如下主要信息:

1)所有用戶登陸名和用戶ID所屬角色

2)資料庫存儲路徑

3)伺服器中資料庫的名稱和相關信息

4)系統配置設置, SQL Server 初始化信息

2,model資料庫

在創建資料庫時,總是以一套預定義的標准為模板進行創建的。以model資料庫為模板來創建其他資料庫。且model資料庫是tempdb資料庫的基礎。

3,tempdb資料庫

它是一個臨時資料庫,用來存儲用戶建立的臨時表和臨時存儲過程,存儲用戶定義的全局變數值。它存在於SQL Server會話期間,會話結束,則關閉tempdb資料庫,且資料庫丟失。

4,msdb資料庫

用於代理計劃警報和作業

SQL Server 資料庫存儲文件

資料庫文件是由數據文件和事務日誌文件組成。

1,資料庫文件指資料庫中用來存儲資料庫數據和資料庫對象的文件,一個資料庫只能由一個主資料庫文件,擴展名為 .mdf

2, 次資料庫文件包含除主資料庫文件外的所有數據文件,一個資料庫可以沒有次資料庫文件,也可以由多個,擴展名為 .ndf

3, 日誌文件由一系列日誌記錄組成,它記錄了存儲資料庫的更新情況等事務日誌信息,用戶對資料庫進行的插入,刪除,更新都會記錄在日誌文件中。資料庫發生損壞時可根據日誌文件分析出錯原因,或者數據丟失時,使用事務日誌恢復資料庫。每個資料庫至少要有一個日誌文件。

SQL Server 資料庫創建,使用T-SQL語言創建:

使用T-SQL語言刪除資料庫:

SQL Server 資料庫遷移:

方法1:「分離/附加」資料庫,即把資料庫文件(.MDF)和對應的日誌文件(.LDF)拷貝到其它磁碟上作備份,然後把這兩個文件再拷貝到任何需要這個資料庫的系統之中。

分離資料庫就是將某個資料庫從SQL Server資料庫列表中刪除,使其不再被SQL Server管理和使用,但該資料庫的文件(.MDF)和對應的日誌文件(.LDF)完好無損。分離成功後,就可以把該資料庫文件(.MDF)和對應的日誌文件(.LDF)拷貝到其它磁碟中作為備份保存。

分離之前,設置資料庫為單個用戶,並記住該資料庫所在路徑。

「任務」—「分離」

然後分離資料庫頁面選中「更新統計信息」復選框。若「消息」列中沒有顯示存在活動連接,則「狀態」列顯示為「就緒」;否則顯示「未就緒」,此時必須勾選「刪除連接」列的復選框。分離後資源管理器中資料庫消失

將需要附加的資料庫文件和日誌文件拷貝到某個已經創建好的文件夾中。

右擊資料庫對象,並在快捷菜單中選擇「附加」命令,打開「附加資料庫」窗口。

添加—選擇需要附件的資料庫的.MDF文件。「附件為」資料庫名稱可修改。

❷ SQL小型資料庫系統設計

--------------創建資料庫--------------------------
create database bankDB
on primary
(
name = 'bankDB',
filename = 'e:\bank\bankDB.mdf',
size = 3MB,
maxsize = 100MB,
filegrowth = 15%
)
log on
(
name = 'bankDB_log',
filename = 'e:\bank\bankDB_log.ldf',
size = 2MB,
filegrowth = 1MB
)
go
--------------------創建數據表---------------------
use bankDB
gocreate table userInfo
(
customerID int identity(1,1) not null,
customerName varchar(10) not null,
PID char(18) not null,
telphone char(13) not null,
adress varchar(100)
)alter table userInfo
add constraint PK_customerID primary key(customerID)
alter table userInfo
add constraint CK_PID check(PID like '[1-9][0-9][0-9][0-9][0-9][0-9][0-9][0-9][0-9][0-9][0-9][0-9][0-9][0-9][0-9][0-9][0-9][0-9]' or
PID like '[1-9][0-9][0-9][0-9][0-9][0-9][0-9][0-9][0-9][0-9][0-9][0-9][0-9][0-9][0-9][0-9][0-9]X' or
PID like '[1-9][0-9][0-9][0-9][0-9][0-9][0-9][0-9][0-9][0-9][0-9][0-9][0-9][0-9][0-9]')
alter table userInfo
add constraint CK_telphone check(telphone like '13[0-9][0-9][0-9][0-9][0-9][0-9][0-9][0-9][0-9]' or telphone like '[0-9][0-9][0-9][0-9]-[0-9][0-9][0-9][0-9][0-9][0-9][0-9][0-9]')
alter table userInfo
add constraint DF_telphone default('地址不詳') for adress
alter table userInfo
add constraint UQ_PID unique(PID)create table cardInfo
(
cardID char(19) not null,
curType varchar(5) not null,
savingType varchar(6) not null,
openDate datetime not null,
openMoney money not null,
balance money not null,
pass char(6) not null,
IsReportLoss char(2) not null,
customerID int not null
)alter table cardInfo
add constraint FK_customerID foreign key(customerID) references userInfo(customerID)
alter table cardInfo
add constraint PK_cardID primary key(cardID)
alter table cardInfo
add constraint DF_openDate default(getdate()) for openDate
alter table cardInfo
add constraint DF_pass default('888888') for pass
alter table cardInfo
add constraint DF_curType default('RMB') for curType
alter table cardInfo
add constraint CK_openMoney check(openMoney > 1)
alter table cardInfo
add constraint CK_balance check(balance > 1)
alter table cardInfo
add constraint CK_pass check(pass like '[0-9][0-9][0-9][0-9][0-9][0-9]')
alter table cardInfo
add constraint DF_cardID default('1010 3576 ' + convert(varchar(4),convert(int,rand()*10000)) + ' ' +convert(varchar(4),convert(int,rand()*10000))) for cardID
alter table cardInfo
add constraint DF_IsReportLoss default('否') for IsReportLoss
alter table cardInfo
add constraint CK_IsReportLoss check(IsReportLoss like '是' or IsReportLoss like '否')
alter table cardInfo
add constraint CK_savingType check(savingType like '定期' or savingType like '活期' or savingType like '定活期')create table transInfo
(
transDate datetime not null,
cardID char(19) not null,
transType char(4) not null,
transMoney money not null,
remark varchar(100)
)alter table transInfo
add constraint DF_transDate default(getdate()) for transDate
alter table transInfo
add constraint FK_cardID foreign key(cardID) references cardInfo(cardID)
alter table transInfo
add constraint CK_stransType check(transType like '存入' or transType like '支取')
alter table transInfo
add constraint CK_transMoney check(transMoney > 0)go
--------------------創建開戶用戶卡信息視圖---------
create view v_cus
as
select customerName, cardID,curType,savingType,telphone,adress
from cardInfo inner join userInfo on cardInfo.customerID = userInfo.customerID
where datediff(wk,openDate,getdate()) = 0-----------------------修改密碼--------------------
create proc changePWD
@cardID char(19),
@newpwd char(6),
@oldpwd char(6) = '888888'
as
declare @temppwd int
if((select count(*) from cardInfo where cardID = @cardID) = 0)
begin
print '您輸入的卡號不存在!'
return
end
select @temppwd = pass from cardInfo where cardID = @cardID
if(@temppwd = @oldpwd)
begin
update cardInfo set pass = @newpwd where cardID = @cardID
if(@@error = 0)
print '密碼修改成功!'
else
print '密碼修改失敗!'
end
else
print '您輸入的原始密碼不對,不能修改密碼!'----------------------銀行卡掛失-------------------
create proc ReportLoss
@cardID char(19),
@PID char(18)
as
if((select count(*) from cardInfo where cardID = @cardID) = 0)
begin
print '您輸入的卡號不存在!'
return
end
if((select IsReportLoss from cardInfo where cardID = @cardID) = '是')
begin
print '該卡已掛失!'
return
end
if((select PID from userInfo where customerID = (select customerID from cardInfo where cardID = @cardID)) = @PID)
begin
update cardInfo set IsReportLoss = '是' where cardID = @cardID
if(@@error = 0)
print '掛失成功!'
else
print '掛失失敗!'
end
else
begin
print '您輸入的身份證錯誤!不能掛失!'
return
end----------------------取消銀行卡掛失-------------------
create proc CancelReportLoss
@cardID char(19),
@PID char(18)
as
if((select count(*) from cardInfo where cardID = @cardID) = 0)
begin
print '您輸入的卡號不存在!'
return
end
if((select IsReportLoss from cardInfo where cardID = @cardID) = '否')
begin
print '該卡沒有掛失!不能進行此項操作!'
return
end
if((select PID from userInfo where customerID = (select customerID from cardInfo where cardID = @cardID)) = @PID)
begin
update cardInfo set IsReportLoss = '否' where cardID = @cardID
if(@@error = 0)
print '取消掛失成功!'
else
print '取消掛失失敗!'
end
else
begin
print '您輸入的身份證錯誤!不能取消掛失!'
return
end----------------------統計銀行的資金流通余額和盈利結算--------------------create proc StatMoney
as
select ((select sum(transMoney) as 資金流通余額 from transInfo where transType like '存入') - (select sum(transMoney) as 資金流通余額 from transInfo where transType like '支取'))
as 資金流通余額 select ((select sum(transMoney) as 資金流通余額 from transInfo where transType like '存入')*0.008
- (select sum(transMoney) as 資金流通余額 from transInfo where transType like '支取')*0.003)
as 盈利結算 ---------------------查詢本周開戶的卡號,顯示該卡的信息-------------------
create proc SearchNewCus
as
print '本周開戶卡號信息'
select * from v_cus -----------------------查詢本月交易金額最高的卡號-------------------------
create proc SearchHigh
as
select top 1 cardID, sum(transMoney) as 交易金額 from transInfo
group by cardID------------------------------查詢掛失帳號的客戶信息----------------------
create proc SearchLossCus
as
print '掛失帳號客戶信息'
select * from userInfo where customerID = (select customerID from cardInfo where IsReportLoss = '是')--------------------------催款提醒業務------------------------------------
create proc Awoke
as
select telphone, balance, customerName, cardID
from cardInfo inner join userInfo on cardInfo.customerID = userInfo.customerID
where balance < 200-------------------------銀行開戶-----------------------------------------
create proc OpenUser
@curType varchar(5),
@savingType varchar(6),
@openMoney money,
@PID char(18),
@telphone char(13),
@customerName varchar(10)
as
begin tran OpenU
declare @tag int
declare @tempID varchar(10)
set @tag = 0 insert into userInfo (customerName,PID,telphone) values (@customerName, @PID, @telphone)
set @tag = @tag + @@error
if(@tag = 0)
set @tempID = (select customerID from userInfo where PID = @PID)
insert into cardInfo (curType, savingType, openMoney, balance, customerID) values (@curType, @savingType, @openMoney, @openMoney, @tempID)
set @tag = @tag + @@error
if(@tag = 0)
begin
print '開戶成功!'
commit tran
end
else
begin
print '開戶失敗!'
rollback tran
end-----------------------------客戶存款-------------------------------------
create proc SaveMoney
@cardID char(19),
@transMoney money,
@transType char(4) = '存入'
as
if((select IsReportLoss from cardInfo where cardID = @cardID) = '是')
begin
print '該卡已掛失!無法對其進行操作!'
return
end
begin tran Saving
declare @tag int
set @tag = 0 insert into transInfo (cardID, transType, transMoney) values (@cardID, @transType, @transMoney)
set @tag = @tag + @@error
update cardInfo set balance = balance + @transMoney where cardID = @cardID
set @tag = @tag + @@error
if(@tag = 0)
begin
print '存款成功!'
commit tran
end
else
begin
print '存款失敗!'
rollback tran
end ------------------------------客戶取款------------------------------------
create proc DrawMoney
@cardID char(19),
@transMoney money,
@transType char(4) = '支取'
as
if((select IsReportLoss from cardInfo where cardID = @cardID) = '是')
begin
print '該卡已掛失!無法對其進行操作!'
return
end
begin tran Drawing
declare @tag int
set @tag = 0 insert into transInfo (cardID, transType, transMoney) values (@cardID, @transType, @transMoney)
set @tag = @tag + @@error
update cardInfo set balance = balance - @transMoney where cardID = @cardID
set @tag = @tag + @@error
if(@tag = 0)
begin
print '取款成功!'
commit tran
end
else
begin
print '取款失敗!'
rollback tran
end----------------------------轉帳------------------------------------------
create proc Transfer
@cardID_out char(19),
@cardID_in char(19),
@tranMoney money
as
if((select count(*) from cardInfo where cardID = @cardID_out or cardID = @cardID_in) <> 2)
begin
print '請確認兩張卡是否都存在!'
return
end
if((select IsReportLoss from cardInfo where cardID = @cardID_out) = '是')
begin
print @cardID_out + '該卡已掛失!無法對其進行操作!'
return
end
if((select IsReportLoss from cardInfo where cardID = @cardID_in) = '是')
begin
print @cardID_in + '該卡已掛失!無法對其進行操作!'
return
end
begin tran TransMoney
declare @tag int
set @tag = 0 update cardInfo set balance = balance - @tranMoney where cardID = @cardID_out
set @tag = @tag + @@error
update cardInfo set balance = balance + @tranMoney where cardID = @cardID_in
set @tag = @tag + @@error
if(@tag = 0)
begin
print '轉帳成功!'
commit tran
end
else
begin
print '轉帳失敗!'
rollback tran
end

❸ 求SQL資料庫設計實例

在MySQL中,可以使用CREATEDATABASE語句創建資料庫,語法格式如下:CREATEDATABASE[IFNOTEXISTS]<資料庫名>[[DEFAULT]CHARACTERSET<字元集名>][[DEFAULT]COLLATE<校對規則名>];

[]中的內容是可選的。語法說明如下:

<資料庫名>:創建資料庫的名稱。MySQL的數據存儲區將以目錄方式表示MySQL資料庫,因此資料庫名稱必須符合操作系統的文件夾命名規則,不能以數字開頭輪拿,盡量要有實際意義。注意在MySQL中不區分大小寫。

IFNOTEXISTS:在創建資料庫之前進行判斷,只有該資料庫目頃纖前尚不存在時才能執行操作。此選項可以用來避免資料庫已經存在而重復創建的錯誤。

[DEFAULT]CHARACTERSET:指定資料庫的字元集。指定字元集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在數雀桐仿據庫中存儲的數據出現亂碼的情況。如果在創建資料庫時不指定字元集,那麼就使用系統的默認字元集。

[DEFAULT]COLLATE:指定字元集的默認校對規則。

MySQL的字元集(CHARACTER)和校對規則(COLLATION)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字元集是用來定義MySQL存儲字元串的方式,校對規則定義了比較字元串的方式。後面我們會單獨講解MySQL的字元集和校對規則。

❹ SQL資料庫表設計

表設計:

部門編號,部門名稱,使用類型,執行情況,握迅制度類型(a,b,c)

語句:

為簡略,下面簡寫

部門名稱:id

使用類型:a

執行情況:b

制度類型:c

selectid,max(t2.a),max(t2.b),max(t3.a),max(t3.b),max(t4.a),max(t4.b)
fromtestt1leftjoin(select*fromtestwherec='A')t2ont1.id=t2.idandt1.c=t2.c
leftjoin(select*fromtestwherec='b')t3ont1.id=t3.idandt1.c=t3.c
leftjoin(select*fromtestwherec='c')t4ont1.id=t4.idandt1.c=t4.c
groupbyid

直接這上面清祥寫的,沒測試,領會精神答皮搏吧,應該是沒錯

❺ 如何用PowerDesigner設計SQL Server資料庫

第一步:概念數據模型

打開PowerDesigner 軟體,設計「概念數據模型」(Conceptual Data Model),它通常用在概要設計階段。

設計表結構

注意:如果Palette(工具面板)沒有顯示,可以在工具欄 --> 右鍵 --> 選擇「Palette」(打勾選中)

設計結果如下:

在設計屬性(欄位)的時候,三個字母(M、P、D)分別表示:

M:是否為空;(√表示不升棗允許為空)

P:是否為主鍵;

D:是否在該軟體的視圖中顯示;

添加 「Relationship」 關系時,請注意:

1、在所有實體對象中,屬性的取名不能重復。

2、
當添加引用完整性時,外鍵表不必添加主鍵表的主鍵欄位作為外鍵。因為,在添加「Relationship」關系
之後,再轉換為物理模型以後,外鍵表將自動添加外鍵欄位列。

3、在添加 「Relationship」 關系時,起始點實體默認為主鍵表,結束點實體默認為外鍵表。當然,可以在 「Relationship」 中改變。

第二步:物理數據模型

將「概念數據模型」的相關設計轉換為「物理數據模型」(Physical Data Model),相當於從「概要設計」轉換為「詳細設
計」,即對表和關系的具體實現。

選擇「Tools」-->「Generate Physical Data Model . . .」即可。

然後選擇 SQL Server 2005 資料庫管理軟體:

點擊「確定」按鈕以後,就產生了對
應「SQL Server 2005」資料庫的表、屬性、關系的具體實現。

在PowerDesigner 中添加約束

1> 查看或設置屬性(欄位)的相關約束

2> 設置「標識列」(自動增長)

3> 設置「默認值」

4> 設置「Check 約束」

5> 設置唯一索引

概念數據模型與物明笑帶理數據模型中的一些細節區別:

1> 在概念模型中,不要添加表的相關約束,應該在物理模型中添加表的相關約束;

2> 只有在物理模型中,PowerDesigner 才會顯示「Database」菜單項。也只有在「Database」
菜單項中才有「Database Generation」選項(用於生成SQL 語句);

第三步:在SQL Server 2005中手動創建資料庫

比如:我在SQL Server 2005中手動創建資料庫「Students」示例。

第四步:在數據源ODBC中配置用戶數據源

比如:我在用戶數據源中,添加資料庫「Students」的數據源。

第五步:在SQL Server 2005中自動創建表結構

首先:根據「物理數據模型」(Physical Data Model)自動建立相應的SQL語句:

其次:執行其創建的SQL語句文件,將數據激蘆表結構自動創建到SQL Server 2005 資料庫中:

完成以上步驟後,刷新SQL Server 2005數據,將會看到你所創建的相關表結構。

當然,以上兩個步驟可以一起完成:

只要在「Database」-->「Database Generation」中,選擇「Direct generation」即可:

這樣,使用PowerDesigner 設計SQL Server 資料庫的基本步驟就全部完成!
http://www.cnblogs.com/xugang/archive/2011/01/20/1939960.html

❻ sql資料庫課程設計

網路即時通信系統是為用戶開發研製的,用戶是系統的最終使用者和評價者,所以在網路通信系統的開發設計的過程中,我們樹立了從用戶的尋求出發,面向用戶,一切為了用戶的觀念,在分析與設計系統的前期,為了保證系統的功能的完善多次尋求周圍同學和老師的意見,了解他們的要求,依照功能完善,界面美觀,操作簡單的原則進行設計 。
嚴格按階段進行
系統的開發設計是一項較大的工程,所以應該將整個系統的開發設計過程劃分為若干階段,相應的階段又要分為若干個不同的步驟,每個階段和步驟都要有明確的工作任務和目標。這種有序的組織安排,條例清楚、層次分明,便於計劃的制定和控制,並且為後續工作的進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
採用系統的觀點處理
在系統分析階段,在對原系統進行全面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構造系統的最佳邏輯模型,使用戶對將來完整系統的輪廓有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以便及時和用戶進行交流和探討,不斷提高系統的完善性。在此基礎上進行系統的物理實現和設計,切實完成邏輯模型的具體功能。邏輯設計和物理實現二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這樣使系統的設計更加穩妥合理。
整個系統的設計主要採用快速原形法
快速原形法是信息系統設計的一個重要方法。它是根據用戶提出的需求,由用戶和開發者共同確定系統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並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建立一個實驗性的、簡單的信息系統模型,通過用戶不斷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模型進行不斷的修改和完善,直到用戶比較滿意為止,以便形成一個相對穩定、較為理想的管理信息系統。該方法的主要優點。
1.脈絡清楚,所有問題都圍繞一個模型展開,使彼此之間聯系緊密。
2.有助於發現用戶需求,通過對原形和用戶接觸,能夠啟發開發人員去挖掘問題,從而不斷的修正、完善,最終得到一個理想的系統。
3.系統開發效率高,此方法的開發周期短、使用靈活、容易修改,這對於管理體制不夠穩定的系統更加適合。
4.系統的可擴展性好,由於此方法是在原型應用中不斷發展完善和修改的,所以有較強的擴展性。

在進行代碼設計時,遵循了以下原則。
唯一性:在本系統中,每一個代碼都和系統中的每一個對象唯一確定。
標准性:主要體現在對程序文件名命名和對數據文件命名的標准化上,遵循簡單扼要,方便適用的原則。一目瞭然,無重復現象。為了系統維護人員便於進行系統維護,使用了統一的標准。
合理性:系統中代碼設計與編碼對象的分類相適應,以使代碼對編碼對象的分類據有標志作用。
簡單性:在設計過程中採用Code-Behind代碼分離,使資料庫操作代碼和前端調用代碼分離,頁面修改容易。
適應性:在代碼設計過程中,代碼反映了編碼對象的特點,便於識別和記憶,使系統維護人員容易了解和掌握,便於進行維護工作。
系統總體功能結構
網路通信系統包含以下主要功能。
用戶注冊;用戶登錄;
查找好友;查看好友資料;
添加好友;
刪除好友;
發送消息;
發送文件.
資料庫表主要用來存放用戶的注冊信息和用戶的好友資料,可利用兩張資料庫表來 存放用戶信息和用戶好友的資料。包括用戶的號碼,昵稱,密碼,在線與否,ip地址,資料,頭像號,性別,E-mail和籍貫等信息。其中,用戶昵稱和密碼是必需的欄位;在線與否是由系統自動設置的;其餘的信息是可選的欄位。
課題整體以JAVA為平台,採用Eclipse開發工具,並使用SQL Server 2000管理資料庫數據開發而成的基於Socket的集中式網路通信系統,系統採用客戶機/伺服器(C/S)的模式設計,是一個三層C/S結構,資料庫伺服器、應用程序伺服器端 、應用程序客戶端。系統採用C/S結構,可以將任務合理分配到客戶機端和伺服器端 ,從而降低了系統的通信開銷。
客戶層。
客戶層是應用程序的用戶介面部分,它擔負著用戶與應用間的對話功能,用於檢查用戶的輸入數據,顯示應用的輸出數據,為了直觀的進行操作,客戶層需要使用圖形用戶介面,若聊天用戶變更,系統只需改寫顯示控制和數據檢查程序即可,而不會影響其他兩層。
服務層。(功能層)
服務層相當於應用的本體,它是將具體的業務處理邏輯編入程序中。在應用設計中,必須避免在表示層和功能層之間進行多次的數據交換,這就需要盡可能進行一次性的業務處理達到優化整體設計的目的。
數據層
數據層是DBMS,本系統使用了Microsoft 公司的SQL Ssever2000資料庫伺服器來管理數據。SQL Ssever2000能迅速的執行大量數據的更新和檢索,因此,從功能層傳送到數
據層的要求一般都使用SQL語言。

這是我畢業論文一部分 做的是聊天系統 給你參考 無所謂給不給分~! 也不可能全給你 帶代碼有20兆

❼ sql資料庫設計

一、資料庫設計過程
資料庫技術是信息資源管理最有效的手段。資料庫設計是指對於一個給定的應用環境,構造最優的資料庫模式,建立資料庫及其應用系統,有效存儲數據,滿足用戶信息要求和處理要求。
資料庫設計中需求分析階段綜合各個用戶的應用需求(現實世界的需求),在概念設計階段形成獨立於機器特點、獨立於各個DBMS產品的概念模式(信息世界模型),用E-R圖來描述。在邏輯設計階段將E-R圖轉換成具體的資料庫產品支持的數據模型如關系模型,形成資料庫邏輯模式。然後根據用戶處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慮,在基本表的基礎上再建立必要的視圖(VIEW)形成數據的外模式。在物理設計階段根據DBMS特點和處理的需要,進行物理存儲安排,設計索引,形成資料庫內模式。
1. 需求分析階段
需求收集和分析,結果得到數據字典描述的數據需求(和數據流圖描述的處理需求)。
需求分析的重點是調查、收集與分析用戶在數據管理中的信息要求、處理要求、安全性與完整性要求。
需求分析的方法:調查組織機構情況、調查各部門的業務活動情況、協助用戶明確對新系統的各種要求、確定新系統的邊界。
常用的調查方法有: 跟班作業、開調查會、請專人介紹、詢問、設計調查表請用戶填寫、查閱記錄。
分析和表達用戶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自頂向下和自底向上兩類方法。自頂向下的結構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Analysis,簡稱SA方法)從最上層的系統組織機構入手,採用逐層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統,並把每一層用數據流圖和數據字典描述。
數據流圖表達了數據和處理過程的關系。系統中的數據則藉助數據字典(Data Dictionary,簡稱DD)來描述。
數據字典是各類數據描述的集合,它是關於資料庫中數據的描述,即元數據,而不是數據本身。數據字典通常包括數據項、數據結構、數據流、數據存儲和處理過程五個部分(至少應該包含每個欄位的數據類型和在每個表內的主外鍵)。
數據項描述={數據項名,數據項含義說明,別名,數據類型,長度,
取值范圍,取值含義,與其他數據項的邏輯關系}
數據結構描述={數據結構名,含義說明,組成:{數據項或數據結構}}
數據流描述={數據流名,說明,數據流來源,數據流去向,
組成:{數據結構},平均流量,高峰期流量}
數據存儲描述={數據存儲名,說明,編號,流入的數據流,流出的數據流,
組成:{數據結構},數據量,存取方式}
處理過程描述={處理過程名,說明,輸入:{數據流},輸出:{數據流},
處理:{簡要說明}}
2. 概念結構設計階段
通過對用戶需求進行綜合、歸納與抽象,形成一個獨立於具體DBMS的概念模型,可以用E-R圖表示。
概念模型用於信息世界的建模。概念模型不依賴於某一個DBMS支持的數據模型。概念模型可以轉換為計算機上某一DBMS支持的特定數據模型。
概念模型特點:
(1) 具有較強的語義表達能力,能夠方便、直接地表達應用中的各種語義知識。
(2) 應該簡單、清晰、易於用戶理解,是用戶與資料庫設計人員之間進行交流的語言。
概念模型設計的一種常用方法為IDEF1X方法,它就是把實體-聯系方法應用到語義數據模型中的一種語義模型化技術,用於建立系統信息模型。
使用IDEF1X方法創建E-R模型的步驟如下所示:
2.1 第零步——初始化工程
這個階段的任務是從目的描述和范圍描述開始,確定建模目標,開發建模計劃,組織建模隊伍,收集源材料,制定約束和規范。收集源材料是這階段的重點。通過調查和觀察結果,業務流程,原有系統的輸入輸出,各種報表,收集原始數據,形成了基本數據資料表。
2.2 第一步——定義實體
實體集成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和屬性集,可以從收集的源材料——基本數據資料表中直接或間接標識出大部分實體。根據源材料名字表中表示物的術語以及具有「代碼」結尾的術語,如客戶代碼、代理商代碼、產品代碼等將其名詞部分代表的實體標識出來,從而初步找出潛在的實體,形成初步實體表。
2.3 第二步——定義聯系
IDEF1X模型中只允許二元聯系,n元聯系必須定義為n個二元聯系。根據實際的業務需求和規則,使用實體聯系矩陣來標識實體間的二元關系,然後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出連接關系的勢、關系名和說明,確定關系類型,是標識關系、非標識關系(強制的或可選的)還是非確定關系、分類關系。如果子實體的每個實例都需要通過和父實體的關系來標識,則為標識關系,否則為非標識關系。非標識關系中,如果每個子實體的實例都與而且只與一個父實體關聯,則為強制的,否則為非強制的。如果父實體與子實體代表的是同一現實對象,那麼它們為分類關系。
2.4 第三步——定義碼
通過引入交叉實體除去上一階段產生的非確定關系,然後從非交叉實體和獨立實體開始標識侯選碼屬性,以便唯一識別每個實體的實例,再從侯選碼中確定主碼。為了確定主碼和關系的有效性,通過非空規則和非多值規則來保證,即一個實體實例的一個屬性不能是空值,也不能在同一個時刻有一個以上的值。找出誤認的確定關系,將實體進一步分解,最後構造出IDEF1X模型的鍵基視圖(KB圖)。
2.5 第四步——定義屬性
從源數據表中抽取說明性的名詞開發出屬性表,確定屬性的所有者。定義非主碼屬性,檢查屬性的非空及非多值規則。此外,還要檢查完全依賴函數規則和非傳遞依賴規則,保證一個非主碼屬性必須依賴於主碼、整個主碼、僅僅是主碼。以此得到了至少符合關系理論第三範式的改進的IDEF1X模型的全屬性視圖。
2.6 第五步——定義其他對象和規則
定義屬性的數據類型、長度、精度、非空、預設值、約束規則等。定義觸發器、存儲過程、視圖、角色、同義詞、序列等對象信息。
3. 邏輯結構設計階段
將概念結構轉換為某個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例如關系模型),並對其進行優化。設計邏輯結構應該選擇最適於描述與表達相應概念結構的數據模型,然後選擇最合適的DBMS。
將E-R圖轉換為關系模型實際上就是要將實體、實體的屬性和實體之間的聯系轉化為關系模式,這種轉換一般遵循如下原則:
1)一個實體型轉換為一個關系模式。實體的屬性就是關系的屬性。實體的碼就是關系的碼。
2)一個m:n聯系轉換為一個關系模式。與該聯系相連的各實體的碼以及聯系本身的屬性均轉換為關系的屬性。而關系的碼為各實體碼的組合。
3)一個1:n聯系可以轉換為一個獨立的關系模式,也可以與n端對應的關系模式合並。如果轉換為一個獨立的關系模式,則與該聯系相連的各實體的碼以及聯系本身的屬性均轉換為關系的屬性,而關系的碼為n端實體的碼。
4)一個1:1聯系可以轉換為一個獨立的關系模式,也可以與任意一端對應的關系模式合並。
5)三個或三個以上實體間的一個多元聯系轉換為一個關系模式。與該多元聯系相連的各實體的碼以及聯系本身的屬性均轉換為關系的屬性。而關系的碼為各實體碼的組合。
6)同一實體集的實體間的聯系,即自聯系,也可按上述1:1、1:n和m:n三種情況分別處理。
7)具有相同碼的關系模式可合並。
為了進一步提高資料庫應用系統的性能,通常以規范化理論為指導,還應該適當地修改、調整數據模型的結構,這就是數據模型的優化。確定數據依賴。消除冗餘的聯系。確定各關系模式分別屬於第幾範式。確定是否要對它們進行合並或分解。一般來說將關系分解為3NF的標准,即:
表內的每一個值都只能被表達一次。
•?表內的每一行都應該被唯一的標識(有唯一鍵)。
表內不應該存儲依賴於其他鍵的非鍵信息。
4. 資料庫物理設計階段
為邏輯數據模型選取一個最適合應用環境的物理結構(包括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根據DBMS特點和處理的需要,進行物理存儲安排,設計索引,形成資料庫內模式。
5. 資料庫實施階段
運用DBMS提供的數據語言(例如SQL)及其宿主語言(例如C),根據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結果建立資料庫,編制與調試應用程序,組織數據入庫,並進行試運行。 資料庫實施主要包括以下工作:用DDL定義資料庫結構、組織數據入庫 、編制與調試應用程序、資料庫試運行
6. 資料庫運行和維護階段
資料庫應用系統經過試運行後即可投入正式運行。在資料庫系統運行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對其進行評價、調整與修改。包括:資料庫的轉儲和恢復、資料庫的安全性、完整性控制、資料庫性能的監督、分析和改進、資料庫的重組織和重構造。

建模工具的使用
為加快資料庫設計速度,目前有很多資料庫輔助工具(CASE工具),如Rational公司的Rational Rose,CA公司的Erwin和Bpwin,Sybase公司的PowerDesigner以及Oracle公司的Oracle Designer等。
ERwin主要用來建立資料庫的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它能用圖形化的方式,描述出實體、聯系及實體的屬性。ERwin支持IDEF1X方法。通過使用ERwin建模工具自動生成、更改和分析IDEF1X模型,不僅能得到優秀的業務功能和數據需求模型,而且可以實現從IDEF1X模型到資料庫物理設計的轉變。ERwin工具繪制的模型對應於邏輯模型和物理模型兩種。在邏輯模型中,IDEF1X工具箱可以方便地用圖形化的方式構建和繪制實體聯系及實體的屬性。在物理模型中,ERwin可以定義對應的表、列,並可針對各種資料庫管理系統自動轉換為適當的類型。
設計人員可根據需要選用相應的資料庫設計建模工具。例如需求分析完成之後,設計人員可以使用Erwin畫ER圖,將ER圖轉換為關系數據模型,生成資料庫結構;畫數據流圖,生成應用程序。
二、資料庫設計技巧
1. 設計資料庫之前(需求分析階段)
1) 理解客戶需求,詢問用戶如何看待未來需求變化。讓客戶解釋其需求,而且隨著開發的繼續,還要經常詢問客戶保證其需求仍然在開發的目的之中。
2) 了解企業業務可以在以後的開發階段節約大量的時間。
3) 重視輸入輸出。
在定義資料庫表和欄位需求(輸入)時,首先應檢查現有的或者已經設計出的報表、查詢和視圖(輸出)以決定為了支持這些輸出哪些是必要的表和欄位。
舉例:假如客戶需要一個報表按照郵政編碼排序、分段和求和,你要保證其中包括了單獨的郵政編碼欄位而不要把郵政編碼糅進地址欄位里。
4) 創建數據字典和ER 圖表
ER 圖表和數據字典可以讓任何了解資料庫的人都明確如何從資料庫中獲得數據。ER圖對表明表之間關系很有用,而數據字典則說明了每個欄位的用途以及任何可能存在的別名。對SQL 表達式的文檔化來說這是完全必要的。
5) 定義標準的對象命名規范
資料庫各種對象的命名必須規范。
2. 表和欄位的設計(資料庫邏輯設計)
表設計原則
1) 標准化和規范化
數據的標准化有助於消除資料庫中的數據冗餘。標准化有好幾種形式,但Third Normal Form(3NF)通常被認為在性能、擴展性和數據完整性方面達到了最好平衡。簡單來說,遵守3NF 標準的資料庫的表設計原則是:「One Fact in One Place」即某個表只包括其本身基本的屬性,當不是它們本身所具有的屬性時需進行分解。表之間的關系通過外鍵相連接。它具有以下特點:有一組表專門存放通過鍵連接起來的關聯數據。
舉例:某個存放客戶及其有關定單的3NF 資料庫就可能有兩個表:Customer 和Order。Order 表不包含定單關聯客戶的任何信息,但表內會存放一個鍵值,該鍵指向Customer 表裡包含該客戶信息的那一行。
事實上,為了效率的緣故,對表不進行標准化有時也是必要的。
2) 數據驅動
採用數據驅動而非硬編碼的方式,許多策略變更和維護都會方便得多,大大增強系統的靈活性和擴展性。
舉例,假如用戶界面要訪問外部數據源(文件、XML 文檔、其他資料庫等),不妨把相應的連接和路徑信息存儲在用戶界面支持表裡。還有,如果用戶界面執行工作流之類的任務(發送郵件、列印信箋、修改記錄狀態等),那麼產生工作流的數據也可以存放在資料庫里。角色許可權管理也可以通過數據驅動來完成。事實上,如果過程是數據驅動的,你就可以把相當大的責任推給用戶,由用戶來維護自己的工作流過程。
3) 考慮各種變化
在設計資料庫的時候考慮到哪些數據欄位將來可能會發生變更。
舉例,姓氏就是如此(注意是西方人的姓氏,比如女性結婚後從夫姓等)。所以,在建立系統存儲客戶信息時,在單獨的一個數據表裡存儲姓氏欄位,而且還附加起始日和終止日等欄位,這樣就可以跟蹤這一數據條目的變化。

欄位設計原則
4) 每個表中都應該添加的3 個有用的欄位
•?dRecordCreationDate,在VB 下默認是Now(),而在SQL Server 下默認為GETDATE()
•?sRecordCreator,在SQL Server 下默認為NOT NULL DEFAULT USER
•?nRecordVersion,記錄的版本標記;有助於准確說明記錄中出現null 數據或者丟失數據的原因
5) 對地址和電話採用多個欄位
描述街道地址就短短一行記錄是不夠的。Address_Line1、Address_Line2 和Address_Line3 可以提供更大的靈活性。還有,電話號碼和郵件地址最好擁有自己的數據表,其間具有自身的類型和標記類別。
6) 使用角色實體定義屬於某類別的列
在需要對屬於特定類別或者具有特定角色的事物做定義時,可以用角色實體來創建特定的時間關聯關系,從而可以實現自我文檔化。
舉例:用PERSON 實體和PERSON_TYPE 實體來描述人員。比方說,當John Smith, Engineer 提升為John Smith, Director 乃至最後爬到John Smith, cio 的高位,而所有你要做的不過是改變兩個表PERSON 和PERSON_TYPE 之間關系的鍵值,同時增加一個日期/時間欄位來知道變化是何時發生的。這樣,你的PERSON_TYPE 表就包含了所有PERSON 的可能類型,比如Associate、Engineer、Director、CIO 或者CEO 等。還有個替代辦法就是改變PERSON 記錄來反映新頭銜的變化,不過這樣一來在時間上無法跟蹤個人所處位置的具體時間。
7) 選擇數字類型和文本類型盡量充足
在SQL 中使用smallint 和tinyint 類型要特別小心。比如,假如想看看月銷售總額,總額欄位類型是smallint,那麼,如果總額超過了$32,767 就不能進行計算操作了。
而ID 類型的文本欄位,比如客戶ID 或定單號等等都應該設置得比一般想像更大。假設客戶ID 為10 位數長。那你應該把資料庫表欄位的長度設為12 或者13 個字元長。但這額外占據的空間卻無需將來重構整個資料庫就可以實現資料庫規模的增長了。
8) 增加刪除標記欄位
在表中包含一個「刪除標記」欄位,這樣就可以把行標記為刪除。在關系資料庫里不要單獨刪除某一行;最好採用清除數據程序而且要仔細維護索引整體性。
3. 選擇鍵和索引(資料庫邏輯設計)
鍵選擇原則:
1) 鍵設計4 原則
•?為關聯欄位創建外鍵。
•?所有的鍵都必須唯一。
•?避免使用復合鍵。
•?外鍵總是關聯唯一的鍵欄位。
2) 使用系統生成的主鍵
設計資料庫的時候採用系統生成的鍵作為主鍵,那麼實際控制了資料庫的索引完整性。這樣,資料庫和非人工機制就有效地控制了對存儲數據中每一行的訪問。採用系統生成鍵作為主鍵還有一個優點:當擁有一致的鍵結構時,找到邏輯缺陷很容易。
3) 不要用用戶的鍵(不讓主鍵具有可更新性)
在確定採用什麼欄位作為表的鍵的時候,可一定要小心用戶將要編輯的欄位。通常的情況下不要選擇用戶可編輯的欄位作為鍵。
4) 可選鍵有時可做主鍵
把可選鍵進一步用做主鍵,可以擁有建立強大索引的能力。

索引使用原則:
索引是從資料庫中獲取數據的最高效方式之一。95%的資料庫性能問題都可以採用索引技術得到解決。
1) 邏輯主鍵使用唯一的成組索引,對系統鍵(作為存儲過程)採用唯一的非成組索引,對任何外鍵列採用非成組索引。考慮資料庫的空間有多大,表如何進行訪問,還有這些訪問是否主要用作讀寫。
2) 大多數資料庫都索引自動創建的主鍵欄位,但是可別忘了索引外鍵,它們也是經常使用的鍵,比如運行查詢顯示主表和所有關聯表的某條記錄就用得上。
3) 不要索引memo/note 欄位,不要索引大型欄位(有很多字元),這樣作會讓索引佔用太多的存儲空間。
4) 不要索引常用的小型表
不要為小型數據表設置任何鍵,假如它們經常有插入和刪除操作就更別這樣作了。對這些插入和刪除操作的索引維護可能比掃描表空間消耗更多的時間。

4. 數據完整性設計(資料庫邏輯設計)
1) 完整性實現機制:
實體完整性:主鍵
參照完整性:
父表中刪除數據:級聯刪除;受限刪除;置空值
父表中插入數據:受限插入;遞歸插入
父表中更新數據:級聯更新;受限更新;置空值
DBMS對參照完整性可以有兩種方法實現:外鍵實現機制(約束規則)和觸發器實現機制
用戶定義完整性:
NOT NULL;CHECK;觸發器
2) 用約束而非商務規則強制數據完整性
採用資料庫系統實現數據的完整性。這不但包括通過標准化實現的完整性而且還包括數據的功能性。在寫數據的時候還可以增加觸發器來保證數據的正確性。不要依賴於商務層保證數據完整性;它不能保證表之間(外鍵)的完整性所以不能強加於其他完整性規則之上。
3) 強制指示完整性
在有害數據進入資料庫之前將其剔除。激活資料庫系統的指示完整性特性。這樣可以保持數據的清潔而能迫使開發人員投入更多的時間處理錯誤條件。
4) 使用查找控制數據完整性
控制數據完整性的最佳方式就是限制用戶的選擇。只要有可能都應該提供給用戶一個清晰的價值列表供其選擇。這樣將減少鍵入代碼的錯誤和誤解同時提供數據的一致性。某些公共數據特別適合查找:國家代碼、狀態代碼等。
5) 採用視圖
為了在資料庫和應用程序代碼之間提供另一層抽象,可以為應用程序建立專門的視圖而不必非要應用程序直接訪問數據表。這樣做還等於在處理資料庫變更時給你提供了更多的自由。
5. 其他設計技巧
1) 避免使用觸發器
觸發器的功能通常可以用其他方式實現。在調試程序時觸發器可能成為干擾。假如你確實需要採用觸發器,你最好集中對它文檔化。
2) 使用常用英語(或者其他任何語言)而不要使用編碼
在創建下拉菜單、列表、報表時最好按照英語名排序。假如需要編碼,可以在編碼旁附上用戶知道的英語。
3) 保存常用信息
讓一個表專門存放一般資料庫信息非常有用。在這個表裡存放資料庫當前版本、最近檢查/修復(對Access)、關聯設計文檔的名稱、客戶等信息。這樣可以實現一種簡單機制跟蹤資料庫,當客戶抱怨他們的資料庫沒有達到希望的要求而與你聯系時,這樣做對非客戶機/伺服器環境特別有用。
4) 包含版本機制
在資料庫中引入版本控制機制來確定使用中的資料庫的版本。時間一長,用戶的需求總是會改變的。最終可能會要求修改資料庫結構。把版本信息直接存放到資料庫中更為方便。
5) 編制文檔
對所有的快捷方式、命名規范、限制和函數都要編制文檔。
採用給表、列、觸發器等加註釋的資料庫工具。對開發、支持和跟蹤修改非常有用。
對資料庫文檔化,或者在資料庫自身的內部或者單獨建立文檔。這樣,當過了一年多時間後再回過頭來做第2 個版本,犯錯的機會將大大減少。
6) 測試、測試、反復測試
建立或者修訂資料庫之後,必須用用戶新輸入的數據測試數據欄位。最重要的是,讓用戶進行測試並且同用戶一道保證選擇的數據類型滿足商業要求。測試需要在把新資料庫投入實際服務之前完成。
7) 檢查設計
在開發期間檢查資料庫設計的常用技術是通過其所支持的應用程序原型檢查資料庫。換句話說,針對每一種最終表達數據的原型應用,保證你檢查了數據模型並且查看如何取出數據。
三、資料庫命名規范
1. 實體(表)的命名
1) 表以名詞或名詞短語命名,確定表名是採用復數還是單數形式,此外給表的別名定義簡單規則(比方說,如果表名是一個單詞,別名就取單詞的前4 個字母;如果表名是兩個單詞,就各取兩個單詞的前兩個字母組成4 個字母長的別名;如果表的名字由3 個單片語成,從頭兩個單詞中各取一個然後從最後一個單詞中再取出兩個字母,結果還是組成4 字母長的別名,其餘依次類推)
對工作用表來說,表名可以加上前綴WORK_ 後面附上採用該表的應用程序的名字。在命名過程當中,根據語義拼湊縮寫即可。注意,由於ORCLE會將欄位名稱統一成大寫或者小寫中的一種,所以要求加上下劃線。
舉例:
定義的縮寫 Sales: Sal 銷售;
Order: Ord 訂單;
Detail: Dtl 明細;
則銷售訂單明細表命名為:Sal_Ord_Dtl;
2) 如果表或者是欄位的名稱僅有一個單詞,那麼建議不使用縮寫,而是用完整的單詞。
舉例:
定義的縮寫 Material Ma 物品;
物品表名為:Material, 而不是 Ma.
但是欄位物品編碼則是:Ma_ID;而不是Material_ID
3) 所有的存儲值列表的表前面加上前綴Z
目的是將這些值列表類排序在資料庫最後。
4) 所有的冗餘類的命名(主要是累計表)前面加上前綴X
冗餘類是為了提高資料庫效率,非規范化資料庫的時候加入的欄位或者表
5) 關聯類通過用下劃線連接兩個基本類之後,再加前綴R的方式命名,後面按照字母順序羅列兩個表名或者表名的縮寫。
關聯表用於保存多對多關系。
如果被關聯的表名大於10個字母,必須將原來的表名的進行縮寫。如果沒有其他原因,建議都使用縮寫。
舉例:表Object與自身存在多對多的關系,則保存多對多關系的表命名為:R_Object;
表 Depart和Employee;存在多對多的關系;則關聯表命名為R_Dept_Emp
2. 屬性(列)的命名
1) 採用有意義的列名,表內的列要針對鍵採用一整套設計規則。每一個表都將有一個自動ID作為主健,邏輯上的主健作為第一組候選主健來定義,如果是資料庫自動生成的編碼,統一命名為:ID;如果是自定義的邏輯上的編碼則用縮寫加「ID」的方法命名。如果鍵是數字類型,你可以用_NO 作為後綴;如果是字元類型則可以採用_CODE 後綴。對列名應該採用標準的前綴和後綴。
舉例:銷售訂單的編號欄位命名:Sal_Ord_ID;如果還存在一個資料庫生成的自動編號,則命名為:ID。
2) 所有的屬性加上有關類型的後綴,注意,如果還需要其它的後綴,都放在類型後綴之前。
注: 數據類型是文本的欄位,類型後綴TX可以不寫。有些類型比較明顯的欄位,可以不寫類型後綴。
3) 採用前綴命名
給每個表的列名都採用統一的前綴,那麼在編寫SQL表達式的時候會得到大大的簡化。這樣做也確實有缺點,比如破壞了自動表連接工具的作用,後者把公共列名同某些資料庫聯系起來。
3. 視圖的命名
1) 視圖以V作為前綴,其他命名規則和表的命名類似;
2) 命名應盡量體現各視圖的功能。
4. 觸發器的命名
觸發器以TR作為前綴,觸發器名為相應的表名加上後綴,Insert觸發器加'_I',Delete觸發器加'_D',Update觸發器加'_U',如:TR_Customer_I,TR_Customer_D,TR_Customer_U。
5. 存儲過程名
存儲過程應以'UP_'開頭,和系統的存儲過程區分,後續部分主要以動賓形式構成,並用下劃線分割各個組成部分。如增加代理商的帳戶的存儲過程為'UP_Ins_Agent_Account'。
6. 變數名
變數名採用小寫,若屬於片語形式,用下劃線分隔每個單詞,如@my_err_no。
7. 命名中其他注意事項
1) 以上命名都不得超過30個字元的系統限制。變數名的長度限制為29(不包括標識字元@)。
2) 數據對象、變數的命名都採用英文字元,禁止使用中文命名。絕對不要在對象名的字元之間留空格。
3) 小心保留詞,要保證你的欄位名沒有和保留詞、資料庫系統或者常用訪問方法沖突
5) 保持欄位名和類型的一致性,在命名欄位並為其指定數據類型的時候一定要保證一致性。假如數據類型在一個表裡是整數,那在另一個表裡可就別變成字元型了。

❽ 電子商務SQL資料庫設計的問題

(1)需求分析,形成用戶需求規約、索引結構和數據的存放次序與位邏輯等),即用戶要描述的現實世界的概念數據模型,通過對其中住處的分類。一般,第一步先明確現實世界各部門所含的各種實體及其屬性,運行一些典型的應用任務來驗證資料庫設計的正確性和合理性。

(2)概念設計。第二步再將前面得到的多個用戶的局部視圖集成為一個全局視圖,即適應於某種特定資料庫管理系統所支持的邏輯數據模式。因此、一個商場或者一個學校等)、實體間的聯系以及對信息的制約條件等,可能就需要返回到前面去進行修改,在做上述資料庫設計時就應考慮到今後修改設計的可能性和方便性.

(3)邏輯設計、聚集和概括、信息間的互相制約關系以及各部門對信息儲嫌尺正存。

(5)驗證設計,建立抽象的概念數據模型,資料庫的設計過程大致可分資料庫設計為5個步驟;根據特定資料庫管理系統所提供的多種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等依賴於具體計算機結構的各項困戚物理設計措施、范圍。

(4)物理設計。當設計的某步發現問題時、存取方法和存取路徑等;對用戶要求描述的現實世界(可能是一個工廠,可能還需為各種數據處理應用領域產生相應的邏輯子模式、信息流動情況,弄清所用數據的種類。這個概念模型應反映現實世界各部門的信息結構,一個芹悔大型資料庫的設計過程往往需要經過多次循環反復;主要工作是將現實世界的概念數據模型設計成資料庫的一種邏輯模式:

❾ sql資料庫設計

不知道樓主想做什麼,不過這種東西是無法用區區幾個網路積分來衡量的

❿ sql資料庫設計怎麼實施

資料庫技術是信息資源開發、管理和服務的最有效的手段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資料庫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

從小型的單項事務處理系統到大型復雜的信息系統大都採用先進的資料庫技術來保持系統數據的整體性、完整性和共享性

目前,資料庫的握畝建設規模、資料庫信息的大小和使用頻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標識之一橋鎮

資料庫設計時間里資料庫及其應用系統的技術,是信息系統開發和建設中的核心技術,具體說,資料庫設計是指對於一個給定的應用環境,構造最優的資料庫模式敏皮粗,建立資料庫及其應用系統,使之能夠有效地存儲數據,滿足各種用戶的應用需求(信息要求和處理要去)

在資料庫領域內,使用資料庫的各類系統通常被稱為資料庫應用系統

資料庫技術和產品是計算機領域中最為活躍的部分之一,資料庫技術與產品的發展總是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從主機到現在的Internet/Intranet及網路計算

資料庫總是站在技術的最前沿

本系統採用了SQLSERVER2008資料庫作為後台資料庫,SQLSERVER2008是一個真正的多用戶、多線程SQL資料庫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