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Python資料庫API(DB API)
雖然 Python 需要為操作不同的資料庫使用不同的模塊,但不同的資料庫模塊並非沒有規律可循,因為它們基本都遵守 Python 制訂的 DB API 協議,目前該協議的最新版本是 2.0,因此這些資料庫模塊有很多操作其實都是相同的。下面先介紹不同資料庫模塊之間的通用內容。
全局變數
Python 推薦支持 DB API 2.0 的資料庫模塊都應該提供如下 3 個全局變數:
apilevel:該全局變數顯示資料庫模塊的 API 版本號。對於支持 DB API 2.0 版本的資料庫模塊來說,該變數值通常就是 2.0。如果這個變數不存在,則可能該資料庫模塊暫時不支持 DB API 2.0。讀者應該考慮選擇使用支持該資料庫的其他資料庫模塊。
threadsafety:該全局變數指定資料庫模塊的線程安全等級,該等級值為 0~3 ,其中 3 代表該模塊完全是線程安全的;1 表示該模塊具有部分線程安全性,線程可以共享該模塊,但不能共享連接;0 則表示線程完全不能共享該模塊。
paramstyle:該全局變數指定當 sql 語句需要參數時,可以使用哪種風格的參數。該變數可能返回如下變數值:
format:表示在 SQL 語句中使用 Python 標準的格式化字元串代表參數。例如,在程序中需要參數的地方使用 %s,接下來程序即可為這些參數指定參數值。
pyformat:表示在 SQL 語句中使用擴展的格式代碼代表參數。比如使用 %(name),這樣即可使用包含 key 為 name 的字典為該參數指定參數值。
qmark:表示在 SQL 語句中使用問號(?)代表參數。在 SQL 語句中有幾個參數,全部用問號代替。
numeric:表示在 SQL 語句中使用數字佔位符(:N)代表參數。例如:1 代表一個參數,:2 也表示一個參數,這些數字相當於參數名,因此它們不一定需要連續。
named:表示在 SQL 語句中使用命名佔位符(:name)代表參數。例如 :name 代表一個參數,:age 也表示一個參數。
通過查閱這些全局變數,即可大致了解該資料庫 API 模塊的對外的編程風格,至於該模塊內部的實現細節,完全由該模塊實現者負責提供,通常不需要開發者關心。
資料庫 API 的核心類
遵守 DB API 2.0 協議的資料庫模塊通常會提供一個 connect() 函數,該函數用於連接資料庫,並返回資料庫連接對象。
資料庫連接對象通常會具有如下方法和屬性:
cursor(factory=Cursor):打開游標。
commit():提交事務。
rollback():回滾事務。
close():關閉資料庫連接。
isolation_level:返回或設置資料庫連接中事務的隔離級別。
in_transaction:判斷當前是否處於事務中。
上面第一個方法可以返回一個游標對象,游標對象是 Python DB API 的核心對象,該對象主要用於執行各種 SQL 語句,包括 DDL、DML、select 查詢語句等。使用游標執行不同的 SQL 語句返回不同的數據。
游標對象通常會具有如下方法和屬性:
execute(sql[, parameters]):執行 SQL 語句。parameters 參數用於為 SQL 語句中的參數指定值。
executemany(sql, seq_of_parameters):重復執行 SQL 語句。可以通過 seq_of_parameters 序列為 SQL 語句中的參數指定值,該序列有多少個元素,SQL 語句被執行多少次。
executescript(sql_script):這不是 DB API 2.0 的標准方法。該方法可以直接執行包含多條 SQL 語句的 SQL 腳本。
fetchone():獲取查詢結果集的下一行。如果沒有下一行,則返回 None。
fetchmany(size=cursor.arraysize):返回查詢結果集的下 N 行組成的列表。如果沒有更多的數據行,則返回空列表。
fetchall():返回查詢結果集的全部行組成的列表。
close():關閉游標。
rowcount:該只讀屬性返回受 SQL 語句影響的行數。對於 executemany() 方法,該方法所修改的記錄條數也可通過該屬性獲取。
lastrowid:該只讀屬性可獲取最後修改行的 rowid。
arraysize:用於設置或獲取 fetchmany() 默認獲取的記錄條數,該屬性默認為 1。有些資料庫模塊沒有該屬性。
description:該只讀屬性可獲取最後一次查詢返回的所有列的信息。
connection:該只讀屬性返回創建游標的資料庫連接對象。有些資料庫模塊沒有該屬性。
總結來看,Python 的 DB API 2.0 由一個 connect() 開始,一共涉及資料庫連接和游標兩個核心 API。它們的分工如下:
資料庫連接:用於獲取游標、控制事務。
游標:執行各種 SQL 語句。
掌握了上面這些 API 之後,接下來可以大致歸納出 Python DB API 2.0 的編程步驟。
操作資料庫的基本流程
使用 Python DB API 2.0 操作資料庫的基本流程如下:
調用 connect() 方法打開資料庫連接,該方法返回資料庫連接對象。
通過資料庫連接對象打開游標。
使用游標執行 SQL 語句(包括 DDL、DML、select 查詢語句等)。如果執行的是查詢語句,則處理查詢數據。
關閉游標。
關閉資料庫連接。
下圖顯示了使用 Python DB API 2.0 操作資料庫的基本流程。
② 如何使用python連接mysql資料庫
在 Python 語言環境下我們這樣連接資料庫。
In [1]: from mysql import connector
In [2]: cnx = connector.connect(host="172.16.192.100",port=3306,user="appuser",password="xxxxxx")
但是連接資料庫的背後發生了什麼呢?
答案
當我們通過驅動程序(mysql-connector-python,pymysql)連接 MySQL 服務端的時候,就是把連接參數傳遞給驅動程序,驅動程序再根據參數會發起到 MySQL 服務端的 TCP 連接。當 TCP 連接建立之後驅動程序與服務端之間會按特定的格式和次序交換數據包,數據包的格式和發送次序由MySQL 協議規定。MySQL 協議:https://dev.mysql.com/doc/internals/en/client-server-protocol.html整個連接的過程中 MySQL 服務端與驅動程序之間,按如下的次序發送了這些包。
MySQL 服務端向客戶端發送一個握手包,包里記錄了 MySQL-Server 的版本,默認的授權插件,密碼鹽值(auth-data)。
2. MySQL 客戶端發出 ssl 連接請求包(如果有必要的話)。
3. MySQL 客戶端發出握手包的響應包,這個包時記錄了用戶名,密碼加密後的串,客戶端屬性,等等其它信息。
4. MySQL 服務端發出響應包,這個包里記錄了登錄是否成功,如果沒有成功也會給出錯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