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市場是資源配置的什麼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市場是資源配置的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1-14 08:29:29

1. 什麼是市場,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功能和作用

一、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功能和作用

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是以市場為基礎手段來配置資源。

(一)市場的含義:

第一、市場是交換的場所;市場首先是一個空間概念,是人們彼此發生交換活動和經濟聯系的場所;

第二、市場是交換關系;在市場上物的交換背後,反映的是人們相互的利益關系。市場是各種經濟主體發生利益關系的綜合發映。

第三、市場是調節機制;市場交換所涉及的經濟利益的變化必然會對各種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產生調節作用。

(二)市場的功能:

1、聚集功能:市場把各種商品、各種資源以及商品和資源的需求者都集中到市場上來。

2、擴散功能:在交換的基礎上,把生產者和需求者通過交換而得到的各種資源擴散到各自的經濟活動中去。

(三)市場的作用:

1、配置資源:市場資源配置的作用就是通過市場把各種資源在社會范圍內進行安排。在市場作用過程中,人們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必然把自己所擁有的資源投入到能夠獲得最大利益的領域中。

2、.調節經濟活動:市場具有的調節經濟活動的作用就是通過市場去影響人們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活動。一、以調節生產活動來看,人們生產什麼、生產多少都要受到市場的調節;二、以調節分配活動來看,人們的收入分配狀況和分配數量受到市場的調節;三、以調節交換活動來看,人們是否進行交換,在多大程度上參與交換要受到市場的調節;四、以調節消費活動來看,人們的消費狀況和消費數量要受到市場的調節。

2.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什麼作用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由於市場經濟是以市場機制為主體的經濟制度,在其正常運轉中,市場機制在龐大的市場中通過需求與供給的相互作用及靈敏的價格反應自如地支配經濟運行,即自由、靈活、有效、合理地決定著資源的配置與再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經濟並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商品與商品經濟、市場與市場發展的產物。早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導致了市場的出現。

但是,該市場是以產品的消費為特徵的消費品市場,它不是一個包括要素市場在內的完整的市場體制,也沒有形成以市場機制運行為中心的市場經濟制度,因此無力決定資源配置方式。

相關機理:

在市場機制運行過程中,市場對資源的配置與再配置是通過市場價格信號變動最終實現的,價格信號的變動是價格機制對供求機制的變動,即資源流向及潛在流向、資源需求量與潛在供給量的變動的靈敏反應,是供求機制與競爭機製作用的結果。

同時,價格機制的運作直接決定資源配置於不同產業(部門)不同地區、不同企業並決定這些產業、地區、企業的資源實際配置量,即決定資源配置的合理組織及其合理流量。

合理的資源流量配置,加劇了不同產業、地區、企業間的生產競爭,即供求與價格機制的運行結果加劇了競爭運行強度,促進有效利用已配置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產出率,優質率,改善產業、地區、企業的競爭環境、競爭地位、提高競爭能力與優勢,改變資源再分配的流向,流量與資源利用效率。

3.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什麼作用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決定性作用的提法,是黨在理論上的又一重大飛躍,有利於在全黨全社會樹立關於政府和市場關系的正確觀念,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於轉變政府職能,有利於抑制消極腐敗現象,必將對加快市場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起到重大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市場經濟以市場機制導向社會資源配置、實現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經濟形態。市場經濟的顯著特徵,是市場交換規則普遍化,即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促進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



市場配置資源的優點

1、在經濟生活中,市場能夠及時、靈活地反映市場供求的變化,傳遞市場供求的信息,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2、市場利用利益杠桿、市場競爭,調動商品生產者、經營者的積極性,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3、由於各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結果不同,導致優勝劣汰,使資源向效益好的企業集中。

以上內容參考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如何理解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4. 市場在資源配置的優點

摘要 市場經濟就是按等價原則進行交換的經濟。 市場經濟得以存在和發展,其根本基礎首先在於分工的普遍化。我們說,沒有工業化就不會有市場經濟。為什麼呢?因為工業化、大機器生產才能造就社會普遍分工的物質基礎。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不需要交換。最多是一家之內的兩口子交換產品。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市場經濟是通過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實現社會資源合理配置的經濟運動形態。一、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主要有 1、市場經濟是自主經濟。市場主體不管是人還是企業,必須具有獨立的產權,有獨立的經濟利益,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商品生產者或經營者。 2、市場經濟是平等經濟。由於價值規律的作用,商品交換只能在等價的基礎上進行。 3、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由於商品的價值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生產者都力圖使單位產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因而必然存在競爭。 4、市場經濟是效益經濟。市場經濟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 5、市場經濟是服務經濟。商品只有滿足他人和社會的需要才能實現其使用價值,商品生產者只有為他人和社會更好地服務才能獲得更大的盈利。 6、市場經濟是網路經濟。為使生產要素有來路,產品有銷路,必須發展橫向聯系;為求得自上而下的指導、協調、規劃和監督,必須發展縱向經濟。 7、市場經濟是開放經濟。市場經濟是沒有邊界的,它反對任何形式的邊界封鎖、部門分割和非關稅貿易壁壘。市場要對國內開放,也對國外開放。 8、市場經濟是動態經濟。競爭機制支配企業行為使市場處於非平衡狀態,生產要素在競爭中流動又可產生平衡的傾向。 二、市場的作用 市場是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市場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分配收入。在市場經濟中,生產者的收入高低和盈虧狀況首先取決於市場價格,價格的高低決定著生產者之間的經濟利益。 2、傳遞信息。市場通過價格機制向商品生產者傳遞經濟信息,價格上升表示供不應求,反之則供過於求,生產者可根據價格信息自主調節生產。 3、刺激生產。市場在分配收入和傳遞信息的同時,又可以刺激商品生產者不斷改進技術,加強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推動生產的不斷發展。 4、調節供求。在市場經濟中,生產和需求的平衡,是通過供求和價格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供大於求,價格下降,生產減少;供不應求,價格上升,生產增加;供求平衡,各個部門的生產比例得到合理分配,資源配置實現合理化。

5. 資源配置是指什麼,市場配置資源又是什麼

資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對相對稀缺的資源在各種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較作出的選擇。資源是指社會經濟活動中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相對於人們的需求而言,資源總是表現出相對的稀缺性,從而要求人們對有限的、相對稀缺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產出最適用的商品和勞務,獲取最佳的效益。資源配置合理與否,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敗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6. 資源配置包括哪些內容

基本定義
在經濟學中,資源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資源是指自然資源;廣義資源是指經濟資源或生產要素,包括自然資源、勞動力和資本等。可以說,資源是指社會經濟活動中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在任何社會,人的需求作為一種慾望都是無止境的,而用來滿足人們需求的資源卻是有限的,因此,資源具有稀缺性。

資源配置是指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任何一個社會都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資源合理分配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去,以實現資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產出最適用的商品和勞務,獲取最佳的效益。

資源配置即在一定的范圍內,社會對其所擁有的各種資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間分配。

資源配置的實質就是社會總勞動時間在各個部門之間的分配。資源配置合理與否,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敗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一般來說,資源如果能夠得到相對合理的配置,經濟效益就顯著提高,經濟就能充滿活力;否則,經濟效益就明顯低下,經濟發展就會受到阻礙。

相關原理
社會資源的配置是通過一定的經濟機制實現的。動力機制,資源配置的目標是實現最佳效益,在資源配置是通過不同層次的經濟主體實現的條件下,實現不同經濟主體的利益,就成為它們配置資源的動力,從而形成資源配置的動力機制。信息機制,為了選擇合理配置資源的方案,需要及時、全面地獲取相關的信息作為依據,而信息的收集、傳遞、分析和利用是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機制實現的,如信息的傳遞可以是橫向的或者是縱向的。決策機制,資源配置的決策權可以是集中的或分散的,集中的權力體系和分散的權力體系,有著不同的權力制約關系,因而形成不同的資源配置決策機制。

相關特點
[1](一)影響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和收益需求的各項因素,包括投資者的投資周期,資產負債狀況、財務變動狀況與趨勢、財富凈值、風險偏好等因素。

(二)影響各類資產的風險收益狀況以及相關關系的資本市場環境因素,包括國際經濟形勢、國內經濟狀況與發展動向、通貨膨脹、利率變化、經濟周期波動、監管等。

(三)資產的流動性特徵與投資者的流動性要求相匹配的問題。

(四)投資期限。投資者在有不同到期日的資產(如債券等)之間進行選擇時,需要考慮投資期限的安排問題。

(五)稅收考慮。稅收結果對投資決策意義重大,因為任何一個投資策略的業績都是由其稅後收益的多少來進行評價的。

基本實現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機制是資源配置的基礎性力量。但市場配置資源客觀上存在不足,不可能使資源配置盡善盡美。當一定時期資源配置出現問題,地區結構、產業結構、市場結構、企業結構存在失衡時,國家可通過財政政策,把掌握或控制的資源轉移分配到急需發展的領域,使經濟結構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如在地區結構調整中,加快西部地區發展,保持東部、中部與西部之間的平衡;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以技術創新為動力,加強第一產業、提高第二產業、發展第三產業,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對社會物質資源的安排和搭配。資源配置合理,就能節約資源,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資源配置不合理,就會造成社會性資源浪費。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對資源的需求在增加,而大多數資源是有限的,不能再生。因此,合理配置資源,使資源得到有效使用是經濟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合理配置資源,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優化配置資源。使全社會資源生產總量與使用總量平衡,資源的生產結構與需求結構一致,全社會資源配置合理。(2)節約使用資源。努力降低消耗,有效使用,對貴重稀缺資源,可採取替代措施。(3)保證重點產業對資源的需要。根據重點產業對資源的要求,重點支持國家重點產業和企業的生產。資源配置的方法主要有計劃配置和市場調節配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調節配置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即根據市場供求規律和支配資源流向、流量及消費強度。

分類介紹
資源配置的類型按照資源配置方式的內容的不同可以劃分為三種類型,即自然經濟、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

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資源配置有兩種方式:

計劃方式
計劃部門根據社會需要和可能,以計劃配額、行政命令來統管資源和分配資源。計劃配置方式是按照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設想,在社會主義社會,生產資料將由全社會佔有,商品貨幣關系將不再存在,因而資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是計劃,即通過社會的統一計劃來決定資源的配置。在前蘇聯和東歐國家,正是按照這一理論來實踐的,把計劃作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我國改革開放以前的一段時間里,計劃也曾經是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而市場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計劃資源配置方式中,在一定條件下,這種方式有可能從整體利益上協調經濟發展,集中力量完成重點工程項目。但是,配額排斥選擇,統管取代競爭,市場處於消極被動的地位,從而易於出現資源閑置或浪費的現象。

市場方式
依靠市場運行機制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市場成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從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開始的。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社會生產力有了較大的發展,所有產品、資源都變成了可以交換的商品,市場范圍不斷擴大,進入市場的產品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從而使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越來越大,市場成為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使企業與市場發生直接的聯系,企業根據市場上供求關系的變化狀況,根據市場上產品價格的信息,在競爭中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但這種方式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例如,由於市場機製作用的盲目性和滯後性,有可能產生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失衡,產業結構不合理,以及市場秩序混亂等現象。

作用介紹
積極
資源配置市場調節的積極作用

第一,促進勞動效率

提高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效率提高。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企業要使產品價格具有競爭力和實現利潤最大化,必須使自己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即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即社會價值。在競爭的作用下,勞動生產率較高、個別價值較低的企業,在競爭中處於主動地位,能夠以高於個別價值的價格出售產品,以此獲得較高的收入。相反,勞動生產率較低,個別價值較高的企業,在競爭中處於被動地位,可能按低於其個別價值的價格出售產品,獲得較少的收入以至蝕本。這樣,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下,從自身利益出發,會主動地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改進經營管理,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進而帶動整個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第二,實現產需銜接

引導企業按照市場需要優化生產要素組合,實現產需銜接。

企業作為市場調節信號的接受者,主要通過市場價格的漲落,了解市場供求狀況,並據此安排和調整生產經營方向、品種、數量和規模,進行生產要素的組合。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上漲,意味著該商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企業就會自動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反之,若某種商品價格下跌,表明該種商品在市場上供過於求,企業則會縮小生產規模,或調整經營方向,轉而生產其他商品。市場是企業的「生命」,關繫到企業經營效益的好壞和企業的發展。所以,面向市場進行生產經營,是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

第三,增進商品生產經營能力

發揮競爭和優勝劣汰機制,增進商品生產經營能力。

企業從事商品生產經營必然為爭奪市場份額展開激烈的競爭。競爭以外部的強制力,迫使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強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激勵企業面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促使企業增強創新意識和銳意進取的活力。

消極
資源配置市場調節的缺陷和局限性

第一: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

市場主體都是從本位利益出發,按照市場信號調整微觀經濟個量資源配置,不可能洞察國民經濟全局並直接按照社會實際需要組織生產。整個社會資源配置往往要通過反復多次的市場自發調節並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才能實現供求總量的平衡和經濟結構的合理化。市場調節的自發性和盲目性還會帶來過剩供給和虛假繁榮,而一旦支撐虛假繁榮的鏈條受到破壞,經濟運行就會發生紊亂。因此,市場對國民經濟重大的結構調整、重大建設和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的調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對市場調節的自發性加以必要的宏觀調控,會導致經濟生活的劇烈震盪。

第二:市場對壟斷產品的調節

市場調節對壟斷性產品的調節是乏力的

在壟斷條件下,壟斷企業可以對其銷售的商品和勞務的價格實行控制,從而通過提高產品價格高於邊際成本或限制產量的辦法來獲取超額利潤。因此,壟斷的存在會約束市場調節作用的發揮,阻礙資源配置的優化。

第三:調節會造成外部不經濟

市場調節會造成外部不經濟

各個市場主體的經濟費用和社會經濟費用之間,往往是不一致的。例如,一家企業為了節約自己的費用而將污染物排放出去,使得其他企業或社會付出額外的費用甚至更大的費用而得不到相應的補償,對於這種外部不經濟問題,市場調節是無力解決的。

第四:不能有效提供產品勞務

市場調節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產品和勞務

例如,國防、社會治安以及社會公共設施,就是這類公共產品和勞務。這一類產品和勞務,是由社會共同消費的,不可能由個別企業按照市場交易規則來提供。

第五:不能解決收入社會問題

不能解決收入不公平和社會不公平的問題

市場調節要求商品生產經營者在市場上遵守等價交換原則和平等競爭規則,但卻默認競爭結果的不平等性,市場不會因為經濟當事人的收入差距和社會不公平而對低收入者採取價格優惠、對高收入者實行高價限制。

7.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什麼作用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某一社會生產關系的具體形式,是一定的所有制和產權結構與一定的資源配置方式的統一,屬於經濟運行中的制度安排范疇。簡言之,經濟體制就是資源配置的具體方式或制度模式。

簡介

經濟體制除了指整個國民經濟的管理體制外,還包括各行各業如農業、工業、商業、交通運輸等等各自的管理體制。

此外各個不同企業的企業管理體制也屬於經濟體制的范圍。經濟體制的不同,體現在社會制度的不同,而社會制度的不同決定了經濟體制不同。

8.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從本質上說是通過什麼實現的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這回答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定位問題。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對於什麼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直存在不同理解。一種理解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要遵循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另一種理解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可以不遵循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我一直持前一種主張。我在1993年提出,所謂市場經濟,是適應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國際化這個客觀需要,以市場配置資源的經濟運行的形式和方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前提下的市場經濟,就是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一般,社會主義條件是特殊。要從現代市場經濟的內在規律出發來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要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又要符合國際慣例;既要實現充分的公平競爭,又要嚴格遵守市場規則。
國內外實踐證明,違背市場經濟一般規律,違背社會化大生產規律,違背市場配置資源,就會受到懲罰,資源就會錯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就會受阻。歷史經驗證明,處理好一般與特殊的關系非常重要。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是經過長期實踐形成的普遍規律,是人類社會的文明成果,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不能讓資本主義獨享,我們必須吸收和借鑒,為我所用。所以,我們強調特殊的時候,不能否定一般。只是在吸收和借鑒一般規律的時候,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

9. 請教什麼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

資源總是會朝著有利的方向配置,假設種南瓜賺錢多,風險小,那麼大量的資源就會投資到種南瓜這個行業上去;反之,假如種冬瓜行業不賺錢,而且風險極大,資源自然會規避而遠離這個行業。即使是政府或者什麼權威強制性的人們去投資種冬瓜,也必然不能產生多大的效益。這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

10. 為什麼市場是資源配置的最好方式

市場經濟是資源配置的唯一方式根據我們一般人理解的定義,市場經濟肯定不是唯一的資源配置方式。計劃也是一種方式,原始社會的平均分配,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的剝削方式都不是。

即便是在當代美國,也並不見得一切都遵循等價交換原則。

從哲學上來說,達成某種目的的方法肯定不是唯一,配置資源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