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資料庫還原緩慢
你先把原來的那個資料庫分離掉,把MDF和LDF文件移到其它文件夾,然後創建個新的同名空資料庫,然後再強制還原,另外還原時請不要退出遠程登錄,要等完成後才退出。
㈡ 當資料庫變慢時的解決方法有哪些
我們使用電腦和手機時候最不能忍受就是設備又卡又慢了,嚴重影響我們工作或者游戲體驗。當資料庫變慢時,我們應如何入手,下面的解決方法。
方法步驟
第一章 檢查系統的狀態
1.1 使用sar來檢查操作系統是否存在IO問題
1.2 關注內存vmstat
1.3 找到使用資源特別大的Oracle的session及其執行的語句
1.4 查找前十條性能差的sql語句
當資料庫變慢時,我們應如何入手
當應用管理員通告現在應用很慢、資料庫很慢時,當Oracle DBA在資料庫上做幾個示例的Select也發現同樣的問題時,有些時侯就會無從下手,因為DBA認為資料庫的各種命種率都是滿足Oracle文檔的建議。實際上如今的優化己經向優化等待(waits)轉型了,實際中性能優化最根本的出現點也都集中在I/O,這是影響性能最主要的方面,由系統中的等待去發現Oracle庫中的不足、操作系統某些資源利用的不合理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下面把一些實踐經驗與大家分享,本文測重於Unix環境。
第一章 檢查系統的狀態
通過操作系統的一些工具檢查系統的狀態,比如CPU、內存、交換、磁碟的利用率,根據經驗或與系統正常時的狀態相比對,有時系統表面上看起來看空閑,這也可能不是一個正常的狀態,因為cpu可能正等待IO的完成。除此之外,還應觀注那些佔用系統資源(cpu、內存)的進程。
1.1 使用sar來檢查操作系統是否存在IO問題
#sar -u 2 10 -- 即每隔2秒檢察一次,共執行20次。
結果示例:
註:在redhat下,%system就是所謂的%wio。
Linux 2.4.21-20.ELsmp (YY075) 05/19/2005
10:36:07 AM CPU %user %nice %system %idle
10:36:09 AM all 0.00 0.00 0.13 99.87
10:36:11 AM all 0.00 0.00 0.00 100.00
10:36:13 AM all 0.25 0.00 0.25 99.49
10:36:15 AM all 0.13 0.00 0.13 99.75
10:36:17 AM all 0.00 0.00 0.00 100.00
其中:
Ø %usr指的是用戶進程使用的cpu資源的百分比;
Ø %sys指的是系統資源使用cpu資源的百分比;
Ø %wio指的是等待io完成的百分比,這是值得觀注的一項;
Ø %idle即空閑的百分比。
如果wio列的值很大,如在35%以上,說明系統的IO存在瓶頸,CPU花費了很大的時間去等待I/O的完成。Idle很小說明系統CPU很忙。像以上的示例,可以看到wio平均值為11,說明I/O沒什麼特別的問題,而idle值為零,說明cpu已經滿負荷運行了。
當系統存在IO問題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
Ø 聯系相應的操作系統的技術支持對這方面進行優化,比如hp-ux在劃定卷組時的條帶化等方面。
Ø 查找Oracle中不合理的sql語句,對其進行優化;
Ø 對Oracle中訪問量頻繁的表除合理建索引外,再就是把這些表分表空間存放以免訪問上產生熱點,再有就是對表合理分區。
1.2 關注內存
常用的工具便是vmstat,對於hp-unix來說,可以用glance。Aix來說可以用topas。當發現vmstat中pi列非零,memory中的free列的值很小,glance、topas中內存的利用率多於80%時,這時說明內存方面應該調節一下。方法大體有以下幾項:
Ø 劃給Oracle使用的內存不要超過系統內存的1/2,一般保在系統內存的40%為益。
Ø 為系統增加內存;
Ø 如果你的連接特別多,可以使用MTS的方式;
Ø 打全補丁,防止內存漏洞。
1.3 找到使用資源特別大的Oracle的session及其執行的語句
Hp-unix可以用glance或top。IBM AIX可以用topas。此外可以使用ps的命令。
通過這些程序可以找到點用系統資源特別大的這些進程的進程號,就可以通過以下的sql語句發現這個pid正在執行哪個sql,這個sql最好在pl/sql developer、toad等軟體中執行:
SELECT a.username, a.machine, a.program, a.sid, a.serial#, a.status,
c.piece, c.sql_text
FROM v$session a, v$process b, v$sqltext c
WHERE b.spid = 'ORCL'
AND b.addr = a.paddr
AND a.sql_address = c.address(+)
ORDER BY c.piece;
可以把得到的這個sql分析一下,看一下它的執行計劃是否走索引。對其優化避免全表掃描,以減少IO等待,從而加快語句的執行速度。
提示:在做優化sql時,經常碰到使用in的語句,這時一定要用exists把它給換掉,因為Oracle在處理In時是按Or的方式做的,即使使用了索引也會很慢。比如:
SELECT col1, col2, col3 FROM table1 a
WHERE a.col1 NOT IN (SELECT col1 FROM table2)
可以換成:
SELECT col1, col2, col3 FROM table1 a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x' FROM table2 b WHERE a.col1=b.col1)
1.4 查找前十條性能差的sql語句
SELECT * FROM (SELECT parsing_user_id, executions, sorts, command_type,
disk_reads, sql_text FROM v$sqlarea
ORDER BY disk_reads DESC)
WHERE ROWNUM<10;
第二章 檢查會話狀態
要快速發現Oracle Server的性能問題的原因,可以求助於v$session_wait視圖,看系統的這些session在等什麼,使用了多少的IO。以下是參考腳本:
-- 腳本說明:查看佔I/O較大的正在運行的session:
SELECT se.sid, se.serial#, pr.spid, se.username, se.status, se.terminal,
se.program, se.mole, se.sql_address, st.event, st.p1text,
si.physical_reads, si.block_changes
FROM v$session se, v$session_wait st, v$sess_io si, v$process pr
WHERE st.sid=se.sid AND st.sid=si.sid
AND se.PADDR=pr.ADDR
AND se.sid>6
AND st.wait_time=0
AND st.event NOT LIKE '%SQL%'
ORDER BY physical_reads DESC;
對檢索出的結果的幾點說明:
1. 以上是按每個正在等待的session已經發生的物理讀排的序,因為它與實際的I/O相關。
2. 可以看一下這些等待的進程都在忙什麼,語句是否合理?
SELECT sql_address FROM v$session WHERE sid=;
SELECT * FROM v$sqltext WHERE address=;
執行以上兩個語句便可以得到這個session的語句。
也以用alter system kill session 'sid, serial#';把這個session殺掉。
3. 應觀注一下event列,這是調優的關鍵一列,下面對常出現的event做以簡要的說明:
1) buffer busy waits,free buffer waits這兩個參數所標識是dbwr是否夠用的問題,與IO很大相關的,當v$session_wait中的free buffer wait的條目很小或沒有時,說明系統的dbwr進程決對夠用,不用調整;free buffer wait的條目很多,系統感覺起來一定很慢,這時說明dbwr已經不夠用了,它產生的wio已經成為資料庫性能的瓶頸,這時的解決辦法如下:
Ø 增加寫進程,同時要調整db_block_lru_latches參數:
示例:修改或添加如下兩個參數
db_writer_processes=4
db_block_lru_latches=8
Ø 開非同步IO。IBM這方面簡單得多,hp則麻煩一些,可以與Hp工程師聯系。
2) db file sequential read,指的是順序讀,即全表掃描,這也是應盡量減少的部分,解決方法就是使用索引、sql調優,同時可以增大db_file_multiblock_read_count這個參數。
3) db file scattered read參數指的是通過索引來讀取,同樣可以通過增加db_file_multiblock_read_count這個參數來提高性能。
4) latch free與栓相關,需要專門調節。
5) 其他參數可以不特別觀注
補充:解決系統變慢的常用技巧方法
1、在我的電腦窗口,右擊要清理的盤符―“屬性”―“清理磁碟”--勾選要刪除的文件--確定--是。
2、右鍵瀏覽器e――屬性――點2個刪除1個清除(都要逐一確定)――確定 。
3、把C:WINDOWSPrefetch(預讀文件)把裡面的文件全部刪除
4、用優化大師或超級兔子清理注冊表和垃圾文件。
5、“開始”――運行中輸入msconfig――確定――啟動――除了輸入法ctfmon以外的勾全去掉。
6、右鍵我的電腦”――屬性――點高級――點啟動和故障恢復中的設置――去掉所有的勾――寫入調試信息選擇“無”――確定――點高級下面錯誤報告――點禁用――2次確定。
7、“開始”..打開控制面板中的文件夾選項..點查看..點去末項自動搜索文件夾前面的勾..確定。
8、右鍵我的電腦――屬性――硬體――設備管理器――雙擊IDE控制器――次要通道――高級設置――傳送模式都選DMA――設備類型選無――確定――主要通道也同樣設置――確定。
9、右鍵C盤進行磁碟清理和其它選項中的系統還原清理。
㈢ SQL SERVER 2005 緊急狀態下的mdf資料庫恢復。需要花多少時間 資料庫大小150G
你這個大的庫文件,看樣子很多數據。一般2G恢復需要3小時。
但是必須是配置比較高端的機器。不要有其他進程影響。有的話估計會更慢。
你的數據太多太大了。估計至少3天。
㈣ mysql還原資料庫 怎麼最快
經過分析發現,還源速度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類工具在執行 SQL 文件的時候,總是把每一條SQL以一個事務的方式去執行。所以面對幾千萬的數據,就需要執行幾千萬次的 SQL 語句,效率更加可想而知。於是想到了 OBDB2DB 這一個資料庫轉換工具,通過這一個工具把 MySQL 的數據導出為本地 SQLite 資料庫,帶回來後再將 SQLite 轉換為 MySQL 資料庫。由於 OBDB2DB 在進行數據轉換時採用了批量處理的方式,所以轉換速度相比原來的方式大大提高。
㈤ SQL Server如何提高資料庫還原的速度
影響資料庫還原速度的因素和影響資料庫備份速度的因素相同。除此之外,假如你使用SQL Server 2005的話,你還可以啟動另外一個優化任務來還原當前不存在的資料庫,運行環境為Windows XP,Windows 2003 Server 或更新版本。
Perform Volume Maintenance Tasks
當你還原一個新的完整資料庫是,SQL Server讀備份文件頭,然後創建原始資料庫中數據和日誌文件需要的磁碟空間。假如SQL Server服務啟動帳戶沒有「Perform Volume Maintenance Tasks」許可權的話,數據和日誌文件就需要被初始化為0,也就是說,SQL Server先創建這些文件,然後用0來填充它們。對於一個大資料庫來說,這將花費很多時間。我記得使用SQL Server 2000從磁帶上還原一個320GB的資料庫時,總是奇怪為什麼總是有30分鍾的時間,還原進程一點稱進展都沒有。
然後,假如SQL Server服務啟動帳戶有「Perform Volume Maintenance Tasks」許可權的話,它就會根據大小來創建數據文件,跳過「填充0」這個階段。
下圖使用secpol.msc來顯示許可權
你可以設想一下它會節省你多少還原大型資料庫的時間。注意,事務日誌文件仍然需要「填充0」,僅僅是數據文件可以跳過這一步。
注意:當然使用新許可權時,要啟動SQL Server服務來使之生效
下面是一個還原20GB數據和5GB事務日誌所消耗時間的對照表
還原消耗時間
未使用」Perform Volume Maintenance Tasks」 5:05
使用「Perform Volume Maintenance Tasks」 1:01
消耗1:01時間是因為SQL Server仍然要把事務日誌文件進行「填充0」操作,未使用」Perform Volume Maintenance Tasks」的情況下,SQL Server需要把數據文件和事務日誌都進行「填充0」的操作,所以還原時間顯示變長了。
你可以用下面這個腳本來快速確定當前是否使用了PVMT(Perform Volume Maintenance Tasks)。
CREATE DATABASE test_InstantInit ON
PRIMARY (name = 'test_InstantInit', filename = 'k:/temp/test_InstantInit.mdf', size = 1GB)
LOG ON (name = 'test_InstantInit_log', filename = 'k:/temp/test_InstantInit.ldf', size = 1MB)
DROP DATABASE test_InstantInit
整個腳本如果在幾秒內完成就證明使用了PVMT。
這里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地方。當SQL Server跳過「填充0」階段空間時,如果數據文件所佔用的空間裡麵包括以前的數據,那麼使用DBCC PAGE命令或是其他16進制編輯器就可以看到未被數據頁占據的空間內容。這就是說,如果一個包括敏感重要內容的數據雖然已經被刪除了,但是如果新資料庫佔用了這片空間,那麼敏感數據就有可能被部分泄露出來。
注意:當PVMT處於活動狀態時,那麼新建資料庫,新建數據文件,數據文件增長等情況都會使用它。詳情請看Database File Initialization [SQL2005]
綜上所述,那麼我從備份文件還原一個資料庫之前是否要刪除這個資料庫呢?
下面的表格顯示了還原同一個數據不同操作的效果:
還原時間
還原1GB資料庫 0:40
還原2GB資料庫 1:08
還原1GB資料庫,當前有個同名的2GB資料庫存在 0:29
還原2GB資料庫,當前有個同名的1GB資料庫存在 0:56
結果顯示,假如你執行一個完整資料庫恢復且覆蓋已經存在的同名資料庫,那麼恢復速度會快於直接恢復(表中行1與行3,或行2與行4的對比)。這看起來好像是因為沒有對已經存在的數據文件執行「填充0」操作而節省了時間。不過這也僅僅局限於你恢復的資料庫有同名的文件。如果你使用MOVE選項來重定位資料庫文件,那麼無論你事先是否已經刪除資料庫,這都不再有什麼區別了。
還原狀態同樣影響還原速度
另外一個影響還原速度的因素就是你所選擇的還原後的資料庫的狀態,前提是recovery沒有被選中。通常出於為以後升級做准備的需求,當你選擇不完全恢復資料庫時,有兩個選項可以使用NORECOVERY或是STANDBY。NORECOVERY使資料庫處於「恢復中」模式,允許你進行後續的升級,而且此時資料庫是不可讀狀態。STANDBY也使資料庫處於「恢復中」狀態,允許你進行後續升級,但是此時資料庫可讀。
當你使用STANDBY選項時,你要為回滾文件提供一個名字。這個文件包括從未提示的事務中回滾操作結果。你的未提交事務越多,這個文件越大,那麼隨後還原時間越長。
下面的例子中有4個事務日誌,每個大約131MB左右。除了第三個事務日誌外,所有的備份都僅包括提交的事務,第三個事務日誌包括32MB未提交事務,結果如下圖:
使用NORECOVERY選項還原事務日誌:
使用STANDBY選項還原事務日誌:
總體來說,與NORECOVERY相比使用STANDBY還原事務日誌會慢一些。因為當有未提交的事務時,SQL Server會花費額外的時間來創建回滾文件(undo file)。
還有說明的是,如果你要還原多個事務日誌而且你想讓資料庫處於只讀模式,那麼你應該先使用NORECOVERY選項來還原事務日誌,然後當所有日誌都恢復完成後,你可以把資料庫切換到STANDBY的只讀模式,如下:
RESTORE DATABASE mydb WITH STANDBY = 'g:/data/mydb/mydb_und.dat'
使用這個方法,你僅僅創建了回滾文件一次,避免了還原多個事務日誌時創建多次回滾文件的過程,加速了恢復過程。
㈥ Sql server700G數據要恢復多久
大約50個小時。主要看配置,7G多的話,半個多小時到一個小時不等,那700G要50個小時左右。
㈦ 求助,用 Navicat 還原 Mysql 資料庫奇慢
二、打開Navicat---連接---Mysql 三、填寫資料庫連接信息 四、導出資料庫文件雙擊打開創建的連接---選擇您的資料庫---右鍵點擊---選擇"轉儲SQL文件",即可將資料庫導入成.sql文件五、 導入資料庫文件 1)雙擊打開創建的連接---選擇您的資料庫---右鍵點擊---選擇"運行SQL文件"2)選擇您的資料庫備份文件以及備份文件的編碼,默認選擇的編碼為65001 (UTF-8)。如果導入失敗,可以刪除失敗的表,嘗試選擇936( Simplified Chinese GBK ) 再次導入 3)如果進度條顯示完成,並且沒有提示錯誤,則成功導入。
㈧ 用 Navicat 還原 Mysql 資料庫奇慢
mysql -uuser -ppassword dbname < c:\\dbname.sql 這樣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