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面試題如何設計一張資料庫表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面試題如何設計一張資料庫表

發布時間: 2023-07-25 09:07:45

資料庫設計用戶表

1、首先設計一張用戶表,有用戶信息,方便注冊(用戶ID,用戶姓名,用戶性別。。)等一些基本信息;

2、設計一張題目表,欄位有題目ID、題目內容

3、設計一張答案表,如果是選擇題,設計的欄位為答案ID、題目ID、答案選項、選項滑耐內容;如果是簡答題,設計的欄位為答案ID、題目ID、答案內容

4、設計一張用戶答題表,設計的欄位為ID(自增長列或者隨機函數)啟斗、用戶ID、題目ID、用戶答題內容或者選擇選項、用戶答題時間、用戶答題狀態(狀態表示是否答對,如果是0則是沒答對,1則是答對)

5、在用戶答題表中,用戶答題狀態可默認為null,當用戶答完題目後點擊提交時,就由系統自動批閱,同時查詢題目表、答案表、用戶答題表查詢是否正確答案和用戶答案是否一致,如果一直的話就將用信旁春戶答題表中的用戶答題狀態更新為1,否則更新為0。

6、記錄答題順序的話,就可根據用戶答題表中的用戶答題時間來記錄排序。

Ⅱ 資料庫面試題:

  1. create database aaa;

  2. create table users(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user_name char(10),money char(10),add_time datetime

PRIMARY KEY (`id`))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2 DEFAULT CHARSET=utf8;

3.insert into users values(2,'a1','a11',current_date),(3,'a1','a11',current_date),(4,'a1','a11',current_date),(5,'a1','a11',current_date),(6,'a1','a11',current_date),(7,'a1','a11',current_date),(8,'a1','a11',current_date),(9,'a1','a11',current_date),(10,'a1','a11',current_date),(11,'a1','a11',current_date);

4.參考第二步

5.參考第三步

6.select a.username,a.money,b.email,b.user_phone,b.weigh from users a,user_info b

where a.id=b.id and a.id=XXX(你指定的);

7.mysqlmp -uroot -p aaa > /tmp/aaa.sql (需要輸入密碼)

我用的是mysql上的寫法

Ⅲ 資料庫表設計 答題題目數目不缺定,類型,含簡答題,含提交的答案表 怎麼設計

第一張表:題目類型表:類型id,類型名稱,類型其他詳細。。
第二張表:題目表:題目id,題目類型,題目,答案,題目其他相關。。
第三張表:答題用戶信息:用戶id,姓名,用戶其他各種信息。。
第四張表:用戶答題記錄表:記錄id,用戶id,題目id,用戶提交的答案
差不多這樣就可以 答題很辛苦 望採納

Ⅳ SQL資料庫面試題 急急急

a)select pname as '商品名',avg(qty) as 平均銷售量 from s,p,m where m.city='上海' and s.mno=m.mno and p.pno=s.pno,select p.Pno,p.pname,sum(s.qty)
from s left join p on s.pno=p.pno left join m on p.Mno=m.Mno
where m.city='上海市'
group by p.Pno,p.pname,p.city,p.color
b)、先刪除Sale表的外鍵PNO,再刪除gds表。

c)聯系:視圖(view)是在基本表之上建立的表,它的結構(即所定義的列)和內容(即所有數據行)都來自基本表,它依據基本表存在而存在。一個視圖可以對應一個基本表,也可以對應多個基本表。視圖是基本表的抽象和在邏輯意義上建立的新關系
區別:1、視圖是已經編譯好的sql語句。而表不是
2、視圖沒有實際的物理記錄。而表有。
3、表是內容,視圖是窗口
4、表只用物理空間而視圖不佔用物理空間,視圖只是邏輯概念的存在,表可以及時四對它進行修改,但視圖只能有創建的語句來修改
5、表是內模式,視圖是外模式
6、視圖是查看數據表的一種方法,可以查詢數據表中某些欄位構成的數據,只是一些SQL語句的集合。從安全的角度說,視圖可以不給用戶接觸數據表,從而不知道表結構。
7、表屬於全局模式中的表,是實表;視圖屬於局部模式的表,是虛表。
8、視圖的建立和刪除隻影響視圖本身,不影響對應的基本表。

Ⅳ 如何創建資料庫表格

資料庫創建表的方法是:

1.
首先打開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進入登錄界面,賬號就是當初安裝時的賬號,建議是用計算機的賬號注冊的。

2.
在資料庫按鈕下右擊出現新建資料庫,就可以建立一個新的資料庫了,輸入資料庫的名字,點擊確定,不要點添加,然後就可以看見新建的資料庫了。

3.
當然,更快速的方法就是用代碼編寫了,這里簡單做一個,點擊左上角的新建查詢選項,然後輸入代碼,點擊上面的那個對號,會提示命令的正確性,正確就可以點擊對號旁邊的那個符號了,資料庫就建完了。

4.
下面是新建表,同樣,打開新建的資料庫,在表上右鍵點擊,選擇新建表,輸入列名、數據類型。點擊保存,回到表上右鍵點擊刷新一下就會出現了

計算機俗稱電腦,是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

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神經網路計算機。蛋白質計算機等。

當今計算機系統的運算速度已達到每秒萬億次,微機也可達每秒幾億次以上,使大量復雜的科學計算問題得以解決。例如:衛星軌道的計算、大型水壩的計算、24小時天氣預報的計算等,過去人工計算需要幾年、幾十年,而現在用計算機只需幾天甚至幾分鍾就可完成。

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尖端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高度精確的計算。計算機控制的導彈之所以能准確地擊中預定的目標,是與計算機的精確計算分不開的。一般計算機可以有十幾位甚至幾十位(二進制)有效數字,計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幾到百萬分之幾,是任何計算工具所望塵莫及的。

隨著計算機存儲容量的不斷增大,可存儲記憶的信息越來越多。計算機不僅能進行計算,而且能把參加運算的數據、程序以及中間結果和最後結果保存起來,以供用戶隨時調用;還可以對各種信息(如視頻、語言、文字、圖形、圖像、音樂等)通過編碼技術進行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甚至進行推理和證明。

計算機內部操作是根據人們事先編好的程序自動控制進行的。用戶根據解題需要,事先設計好運行步驟與程序,計算機十分嚴格地按程序規定的步驟操作,整個過程不需人工干預,自動執行,已達到用戶的預期結果。

超級計算機(supercomputers)通常是指由數百數千甚至更多的處理器(機)組成的、能計算普通PC機和伺服器不能完成的大型復雜課題的計算機。超級計算機是計算機中功能最強、運算速度最快、存儲容量最大的一類計算機,是國家科技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超級計算機擁有最強的並行計算能力,主要用於科學計算。在氣象、軍事、能源、航天、探礦等領域承擔大規模、高速度的計算任務。

在結構上,雖然超級計算機和伺服器都可能是多處理器系統,二者並無實質區別,但是現代超級計算機較多採用集群系統,更注重浮點運算的性能,可看著是一種專注於科學計算的高性能伺服器,而且價格非常昂貴。

一般的超級計算器耗電量相當大,一秒鍾電費就要上千,超級計算器的CPU至少50核也就是說是家用電腦的10倍左右,處理速度也是相當的快,但是這種CPU是無法購買的,而且價格要上千萬。

Ⅵ 如何設計一個優秀的資料庫

資料庫設計(Database Design)是指對罩沒禪於一個給定的應用環境,構造最優的資料庫模式,建立資料庫及其應用系統,使之能夠有效地存儲數據,滿足各種用戶的應用需求(信息要求和處理要求)。 在資料庫領域內,常常把使用資料庫的各類系統統稱為資料庫資料庫設計(database design)是指對於一個給定的應用環境,構造最優的資料庫模式,建立資料庫及其應用系統,使之能夠有效地存儲數據,滿足各種用戶的應用需求(信息要求和處理要求)。 在資料庫領域內,常常把使用資料庫的各類系統統稱為資料庫應用系統。 一、資料庫和信息系統 (1)資料庫是信息系統的核心和基礎,把信息系統中大量的數據按一定的模型組織起來,提供存儲、維護、檢索數據的 功能,使信息系統可以方便、及時、准確地從資料庫中獲得所需的信息。 (2)資料庫是信息系統的各個部分能否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以及如何結合的關鍵所在。 (3)資料庫設計是信息系統開發和建設的重察棗要組成部分。 (4)資料庫設計人員應該具備的技術和知識: 資料庫的基本知識和資料庫設計技術 計算機科學的基礎知識和程序設計的方法和技巧 軟體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應用領域的知識 二、資料庫設計的特點 資料庫建設是硬體、軟體和干件的結合 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十二分基礎數據 技術與管理的界面稱之為「干件」 資料庫設計應該與應用系統設計相結合 結構(數據)設計:設計資料庫框架或資料庫結構 行為(處理)設計:設計應用程序、事務處理等 結構和行為分離的設計 傳統的軟體工程忽視對應用中數據語義的分析和抽象,只要有可能就盡量推遲數據結構設計的決策早期的資料庫設計致力於數據模型和建模方法研究,忽視了對行為的設計 如圖: 三、資料庫設計方法簡述 手工試湊法 設計質量與設計人員的經驗和水平有直接關系 缺乏科學理論和工程方法的支持,工程的質量難以保證 資料庫運行一段時間後常常又不同程度地發現各種問題,增加了維護代價 規范設計法 手工設計方 基本思想 過程迭代和逐步求精 規范設計法(續) 典型方法: (1)新奧爾良(new orleans)方法:將資料庫設計分為四個階段 s.b.yao方法:將資料庫設計分為五個步驟 i.r.palmer方法:把資料庫設計當成一步接一步的過程 (2)計算機輔助設計 oracle designer 2000 sybase powerdesigner 四、資料庫設計的基本步驟 資料庫設計的過程(六個階段) 1.需求分析階段 准確了解與分析用戶需求(包括數據與處理) 是整個設計過程的基礎,是最困難、最耗費時間的一步 2.概念結構設計階段 是整個資料庫設計的關鍵 通過對用戶需求進行綜合、歸納與抽象,形成一個獨立於具體dbms的概念模型 3.邏輯結構設計階段 將概念結構轉換為某個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 對其進行優化 4.資料庫物理設計階段 為邏輯數據模型選取一個最適合應用環境的物理結構(包括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 5.資料庫實施階段 運用dbms提供的數據語言、工具及宿主語言,根據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結果 建立資料庫,編制與調試應用程序,組織數據入庫,並進行試運行 6.資料庫運行和維護階段 資料庫應用系統經過試運行後即可投入正式運行。 在資料庫系統運行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對其物塵進行評價、調整與修改 設計特點: 在設計過程中把資料庫的設計和對資料庫中數據處理的設計緊密結合起來將這兩個方面的需求分析、抽象、設計、實現在各個階段同時進行,相互參照,相互補充,以完善兩方面的設計 設計過程各個階段的設計描述: 如圖: 五、資料庫各級模式的形成過程 1.需求分析階段:綜合各個用戶的應用需求 2.概念設計階段:形成獨立於機器特點,獨立於各個dbms產品的概念模式(e-r圖) 3.邏輯設計階段:首先將e-r圖轉換成具體的資料庫產品支持的數據模型,如關系模型,形成資料庫邏輯模式;然後根據用戶處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慮,在基本表的基礎上再建立必要的視圖(view),形成數據的外模式 4.物理設計階段:根據dbms特點和處理的需要,進行物理存儲安排,建立索引,形成資料庫內模式 六、資料庫設計技巧 1. 設計資料庫之前(需求分析階段) 1) 理解客戶需求,詢問用戶如何看待未來需求變化。讓客戶解釋其需求,而且隨著開發的繼續,還要經常詢問客戶保證其需求仍然在開發的目的之中。 2) 了解企業業務可以在以後的開發階段節約大量的時間。 3) 重視輸入輸出。 在定義資料庫表和欄位需求(輸入)時,首先應檢查現有的或者已經設計出的報表、查詢和視圖(輸出)以決定為了支持這些輸出哪些是必要的表和欄位。 舉例:假如客戶需要一個報表按照郵政編碼排序、分段和求和,你要保證其中包括了單獨的郵政編碼欄位而不要把郵政編碼糅進地址欄位里。 4) 創建數據字典和er 圖表 er 圖表和數據字典可以讓任何了解資料庫的人都明確如何從資料庫中獲得數據。er圖對表明表之間關系很有用,而數據字典則說明了每個欄位的用途以及任何可能存在的別名。對sql 表達式的文檔化來說這是完全必要的。 5) 定義標準的對象命名規范 資料庫各種對象的命名必須規范。 2. 表和欄位的設計(資料庫邏輯設計) 表設計原則 1) 標准化和規范化 數據的標准化有助於消除資料庫中的數據冗餘。標准化有好幾種形式,但third normal form(3nf)通常被認為在性能、擴展性和數據完整性方面達到了最好平衡。簡單來說,遵守3nf 標準的資料庫的表設計原則是:「one fact in one place」即某個表只包括其本身基本的屬性,當不是它們本身所具有的屬性時需進行分解。表之間的關系通過外鍵相連接。它具有以下特點:有一組表專門存放通過鍵連接起來的關聯數據。 舉例:某個存放客戶及其有關定單的3nf 資料庫就可能有兩個表:customer 和order。order 表不包含定單關聯客戶的任何信息,但表內會存放一個鍵值,該鍵指向customer 表裡包含該客戶信息的那一行。 事實上,為了效率的緣故,對表不進行標准化有時也是必要的。 2) 數據驅動 採用數據驅動而非硬編碼的方式,許多策略變更和維護都會方便得多,大大增強系統的靈活性和擴展性。 舉例,假如用戶界面要訪問外部數據源(文件、xml 文檔、其他資料庫等),不妨把相應的連接和路徑信息存儲在用戶界面支持表裡。還有,如果用戶界面執行工作流之類的任務(發送郵件、列印信箋、修改記錄狀態等),那麼產生工作流的數據也可以存放在資料庫里。角色許可權管理也可以通過數據驅動來完成。事實上,如果過程是數據驅動的,你就可以把相當大的責任推給用戶,由用戶來維護自己的工作流過程。 3) 考慮各種變化 在設計資料庫的時候考慮到哪些數據欄位將來可能會發生變更。 舉例,姓氏就是如此(注意是西方人的姓氏,比如女性結婚後從夫姓等)。所以,在建立系統存儲客戶信息時,在單獨的一個數據表裡存儲姓氏欄位,而且還附加起始日和終止日等欄位,這樣就可以跟蹤這一數據條目的變化。 欄位設計原則 4) 每個表中都應該添加的3 個有用的欄位 drecordcreationdate,在vb 下默認是now(),而在sql server ? 下默認為getdate() srecordcreator,在sql server 下默認為not null default ? user nrecordversion,記錄的版本標記;有助於准確說明記錄中出現null 數據或者丟失數據的原因 ? 5) 對地址和電話採用多個欄位 描述街道地址就短短一行記錄是不夠的。address_line1、address_line2 和address_line3 可以提供更大的靈活性。還有,電話號碼和郵件地址最好擁有自己的數據表,其間具有自身的類型和標記類別。 6) 使用角色實體定義屬於某類別的列 在需要對屬於特定類別或者具有特定角色的事物做定義時,可以用角色實體來創建特定的時間關聯關系,從而可以實現自我文檔化。 舉例:用person 實體和person_type 實體來描述人員。比方說,當john smith, engineer 提升為john smith, director 乃至最後爬到john smith, cio 的高位,而所有你要做的不過是改變兩個表person 和person_type 之間關系的鍵值,同時增加一個日期/時間欄位來知道變化是何時發生的。這樣,你的person_type 表就包含了所有person 的可能類型,比如associate、engineer、director、cio 或者ceo 等。還有個替代辦法就是改變person 記錄來反映新頭銜的變化,不過這樣一來在時間上無法跟蹤個人所處位置的具體時間。 7) 選擇數字類型和文本類型盡量充足 在sql 中使用smallint 和tinyint 類型要特別小心。比如,假如想看看月銷售總額,總額欄位類型是smallint,那麼,如果總額超過了$32,767 就不能進行計算操作了。 而id 類型的文本欄位,比如客戶id 或定單號等等都應該設置得比一般想像更大。假設客戶id 為10 位數長。那你應該把資料庫表欄位的長度設為12 或者13 個字元長。但這額外占據的空間卻無需將來重構整個資料庫就可以實現資料庫規模的增長了。 8) 增加刪除標記欄位 在表中包含一個「刪除標記」欄位,這樣就可以把行標記為刪除。在關系資料庫里不要單獨刪除某一行;最好採用清除數據程序而且要仔細維護索引整體性。 3. 選擇鍵和索引(資料庫邏輯設計) 鍵選擇原則: 1) 鍵設計4 原則 為關聯欄位創建外鍵。 ? 所有的鍵都必須唯一。 ? 避免使用復合鍵。 ? 外鍵總是關聯唯一的鍵欄位。 ? 2) 使用系統生成的主鍵 設計資料庫的時候採用系統生成的鍵作為主鍵,那麼實際控制了資料庫的索引完整性。這樣,資料庫和非人工機制就有效地控制了對存儲數據中每一行的訪問。採用系統生成鍵作為主鍵還有一個優點:當擁有一致的鍵結構時,找到邏輯缺陷很容易。 3) 不要用用戶的鍵(不讓主鍵具有可更新性) 在確定採用什麼欄位作為表的鍵的時候,可一定要小心用戶將要編輯的欄位。通常的情況下不要選擇用戶可編輯的欄位作為鍵。 4) 可選鍵有時可做主鍵 把可選鍵進一步用做主鍵,可以擁有建立強大索引的能力。 索引使用原則: 索引是從資料庫中獲取數據的最高效方式之一。95%的資料庫性能問題都可以採用索引技術得到解決。 1) 邏輯主鍵使用唯一的成組索引,對系統鍵(作為存儲過程)採用唯一的非成組索引,對任何外鍵列採用非成組索引。考慮資料庫的空間有多大,表如何進行訪問,還有這些訪問是否主要用作讀寫。 2) 大多數資料庫都索引自動創建的主鍵欄位,但是可別忘了索引外鍵,它們也是經常使用的鍵,比如運行查詢顯示主表和所有關聯表的某條記錄就用得上。 3) 不要索引memo/note 欄位,不要索引大型欄位(有很多字元),這樣作會讓索引佔用太多的存儲空間。 4) 不要索引常用的小型表 不要為小型數據表設置任何鍵,假如它們經常有插入和刪除操作就更別這樣作了。對這些插入和刪除操作的索引維護可能比掃描表空間消耗更多的時間。 4. 數據完整性設計(資料庫邏輯設計) 1) 完整性實現機制: 實體完整性:主鍵 參照完整性: 父表中刪除數據:級聯刪除;受限刪除;置空值 父表中插入數據:受限插入;遞歸插入 父表中更新數據:級聯更新;受限更新;置空值 dbms對參照完整性可以有兩種方法實現:外鍵實現機制(約束規則)和觸發器實現機制 用戶定義完整性: not null;check;觸發器 2) 用約束而非商務規則強制數據完整性 採用資料庫系統實現數據的完整性。這不但包括通過標准化實現的完整性而且還包括數據的功能性。在寫數據的時候還可以增加觸發器來保證數據的正確性。不要依賴於商務層保證數據完整性;它不能保證表之間(外鍵)的完整性所以不能強加於其他完整性規則之上。 3) 強制指示完整性 在有害數據進入資料庫之前將其剔除。激活資料庫系統的指示完整性特性。這樣可以保持數據的清潔而能迫使開發人員投入更多的時間處理錯誤條件。 4) 使用查找控制數據完整性 控制數據完整性的最佳方式就是限制用戶的選擇。只要有可能都應該提供給用戶一個清晰的價值列表供其選擇。這樣將減少鍵入代碼的錯誤和誤解同時提供數據的一致性。某些公共數據特別適合查找:國家代碼、狀態代碼等。 5) 採用視圖 為了在資料庫和應用程序代碼之間提供另一層抽象,可以為應用程序建立專門的視圖而不必非要應用程序直接訪問數據表。這樣做還等於在處理資料庫變更時給你提供了更多的自由。 5. 其他設計技巧 1) 避免使用觸發器 觸發器的功能通常可以用其他方式實現。在調試程序時觸發器可能成為干擾。假如你確實需要採用觸發器,你最好集中對它文檔化。 2) 使用常用英語(或者其他任何語言)而不要使用編碼 在創建下拉菜單、列表、報表時最好按照英語名排序。假如需要編碼,可以在編碼旁附上用戶知道的英語。 3) 保存常用信息 讓一個表專門存放一般資料庫信息非常有用。在這個表裡存放資料庫當前版本、最近檢查/修復(對access)、關聯設計文檔的名稱、客戶等信息。這樣可以實現一種簡單機制跟蹤資料庫,當客戶抱怨他們的資料庫沒有達到希望的要求而與你聯系時,這樣做對非客戶機/伺服器環境特別有用。 4) 包含版本機制 在資料庫中引入版本控制機制來確定使用中的資料庫的版本。時間一長,用戶的需求總是會改變的。最終可能會要求修改資料庫結構。把版本信息直接存放到資料庫中更為方便。 5) 編制文檔 對所有的快捷方式、命名規范、限制和函數都要編制文檔。 採用給表、列、觸發器等加註釋的資料庫工具。對開發、支持和跟蹤修改非常有用。 對資料庫文檔化,或者在資料庫自身的內部或者單獨建立文檔。這樣,當過了一年多時間後再回過頭來做第2 個版本,犯錯的機會將大大減少。 6) 測試、測試、反復測試 建立或者修訂資料庫之後,必須用用戶新輸入的數據測試數據欄位。最重要的是,讓用戶進行測試並且同用戶一道保證選擇的數據類型滿足商業要求。測試需要在把新資料庫投入實際服務之前完成。 7) 檢查設計 在開發期間檢查資料庫設計的常用技術是通過其所支持的應用程序原型檢查資料庫。換句話說,針對每一種最終表達數據的原型應用,保證你檢查了數據模型並且查看如何取出數據。

Ⅶ 資料庫設計的設計技巧

(需求分析階段)
1) 理解客戶需求,詢問用戶如何看待未來需求變化。讓客戶解釋其需求,而且隨著開發的繼續,還要經常詢問客戶保證其需求仍然在開發的目的之中。
2) 了解企業業務可以在以後的開發階段節約大量的時間。
3) 重視輸入輸出。
在定義資料庫表和欄位需求(輸入)時,首先應檢查現有的或者已經設計出的報表、查詢和視圖(輸出)以決定為了支持這些輸出哪些是必要的表和欄位。
舉例:假如客戶需要一個報表按照郵政編碼排序、分段和求和,你要保證其中包括了單獨的郵政編碼欄位而不要把郵政編碼糅進地址欄位里。
4) 創建數據字典和ER 圖表
ER 圖表和數據字典可以讓任何了解資料庫的人都明確如何從資料庫中獲得數據。ER圖對表明表之間關系很有用,而數據字典則說明了每個欄位的用途以及任何可能存在的別名。對SQL表達式的文檔化來說這是完全必要的。
5) 定義標準的對象命名規范
資料庫各種對象的命名必須規范。 (資料庫邏輯設計)
表設計原則
1) 標准化和規范化
數據的標准化有助於消除資料庫中的數據冗餘。標准化有好幾種形式,但Third Normal Form(3NF)通常被認為在性能、擴展性和數據完整性方面達到了最好平衡。簡單來說,遵守3NF 標準的資料庫的表設計原則是:「One Fact in One Place」即某個表只包括其本身基本的屬性,當不是它們本身所具有的屬性時需進行分解。表之間的關系通過外鍵相連接。它具有以下特點:有一組表專門存放通過鍵連接起來的關聯數據。
舉例:某個存放客戶及其有關定單的3NF資料庫就可能有兩個表:Customer 和Order。Order 表不包含定單關聯客戶的任何信息,但表內會存放一個鍵值,該鍵指向Customer 表裡包含該客戶信息的那一行。
事實上,為了效率的緣故,對表不進行標准化有時也是必要的。
2) 數據驅動
採用數據驅動而非硬編碼的方式,許多策略變更和維護都會方便得多,大大增強系統的靈活性和擴展性。
舉例,假如用戶界面要訪問外部數據源(文件、XML 文檔、其他資料庫等),不妨把相應的連接和路徑信息存儲在用戶界面支持表裡。還有,如果用戶界面執行工作流之類的任務(發送郵件、列印信箋、修改記錄狀態等),那麼產生工作流的數據也可以存放在資料庫里。角色許可權管理也可以通過數據驅動來完成。事實上,如果過程是數據驅動的,你就可以把相當大的責任推給用戶,由用戶來維護自己的工作流過程。
3) 考慮各種變化
在設計資料庫的時候考慮到哪些數據欄位將來可能會發生變更。
舉例,姓氏就是如此(注意是西方人的姓氏,比如女性結婚後從夫姓等)。所以,在建立系統存儲客戶信息時,在單獨的一個數據表裡存儲姓氏欄位,而且還附加起始日和終止日等欄位,這樣就可以跟蹤這一數據條目的變化。
4) 每個表中都應該添加的3 個有用的欄位
dRecordCreationDate,在VB 下默認是Now(),而在SQL Server · 下默認為GETDATE()
sRecordCreator,在SQL Server 下默認為NOT NULL DEFAULT · USER
nRecordVersion,記錄的版本標記;有助於准確說明記錄中出現null 數據或者丟失數據的原因 ·
5) 對地址和電話採用多個欄位
描述街道地址就短短一行記錄是不夠的。 Address_Line1、Address_Line2 和Address_Line3 可以提供更大的靈活性。還有,電話號碼和郵件地址最好擁有自己的數據表,其間具有自身的類型和標記類別。
6) 使用角色實體定義屬於某類別的列
在需要對屬於特定類別或者具有特定角色的事物做定義時,可以用角色實體來創建特定的時間關聯關系,從而可以實現自我文檔化。
舉例:用PERSON 實體和PERSON_TYPE 實體來描述人員。比方說,當John Smith, Engineer 提升為John Smith, Director 乃至最後爬到John Smith, CIO 的高位,而所有你要做的不過是改變兩個表PERSON 和PERSON_TYPE 之間關系的鍵值,同時增加一個日期/時間欄位來知道變化是何時發生的。這樣,你的PERSON_TYPE 表就包含了所有PERSON 的可能類型,比如Associate、Engineer、Director、CIO 或者CEO 等。還有個替代辦法就是改變PERSON 記錄來反映新頭銜的變化,不過這樣一來在時間上無法跟蹤個人所處位置的具體時間。
7) 選擇數字類型和文本類型盡量充足
在SQL 中使用smallint 和tinyint 類型要特別小心。比如,假如想看看月銷售總額,總額欄位類型是smallint,那麼,如果總額超過了$32,767 就不能進行計算操作了。
而ID 類型的文本欄位,比如客戶ID 或定單號等等都應該設置得比一般想像更大。假設客戶ID 為10 位數長。那你應該把資料庫表欄位的長度設為12 或者13 個字元長。但這額外占據的空間卻無需將來重構整個資料庫就可以實現資料庫規模的增長了。
8) 增加刪除標記欄位
在表中包含一個「刪除標記」欄位,這樣就可以把行標記為刪除。在關系資料庫里不要單獨刪除某一行;最好採用清除數據程序而且要仔細維護索引整體性。 (資料庫邏輯設計)
鍵選擇原則:
1) 鍵設計4 原則為
關聯欄位創建外鍵。
所有的鍵都必須唯一。
避免使用復合鍵。
外鍵總是關聯唯一的鍵欄位。
2) 使用系統生成的主鍵
設計資料庫的時候採用系統生成的鍵作為主鍵,那麼實際控制了資料庫的索引完整性。這樣,資料庫和非人工機制就有效地控制了對存儲數據中每一行的訪問。採用系統生成鍵作為主鍵還有一個優點:當擁有一致的鍵結構時,(不讓主鍵具有可更新性)
在確定採用什麼欄位作為表的鍵的時候,可一定要小心用戶將要編輯的欄位。通常的情況下不要選擇用戶可編輯的欄位作為鍵。
4) 可選鍵有時可做主鍵
把可選鍵進一步用做主鍵,可以擁有建立強大索引的能力。
索引使用原則:
索引是從資料庫中獲取數據的最高效方式之一。95%的資料庫性能問題都可以採用索引技術得到解決。
1) 邏輯主鍵使用唯一的成組索引,對系統鍵(作為存儲過程)採用唯一的非成組索引,對任何外鍵列採用非成組索引。考慮資料庫的空間有多大,表如何進行訪問,還有這些訪問是否主要用作讀寫。
2) 大多數資料庫都索引自動創建的主鍵欄位,但是可別忘了索引外鍵,它們也是經常使用的鍵,比如運行查詢顯示主表和所有關聯表的某條記錄就用得上。
3) 不要索引memo/note 欄位,不要索引大型欄位(有很多字元),這樣作會讓索引佔用太多的存儲空間。
4) 不要索引常用的小型表
不要為小型數據表設置任何鍵,假如它們經常有插入和刪除操作就更別這樣作了。對這些插入和刪除操作的索引維護可能比掃描表空間消耗更多的時間。 (資料庫邏輯設計)
1) 完整性實現機制:
實體完整性:主鍵
參照完整性:
父表中刪除數據:級聯刪除;受限刪除;置空值
父表中插入數據:受限插入;遞歸插入
父表中更新數據:級聯更新;受限更新;置空值
DBMS對參照完整性可以有兩種方法實現:外鍵實現機制(約束規則)和觸發器實現機制
用戶定義完整性:
NOT NULL;CHECK;觸發器
2) 用約束而非商務規則強制數據完整性
採用資料庫系統實現數據的完整性。這不但包括通過標准化實現的完整性而且還包括數據的功能性。在寫數據的時候還可以增加觸發器來保證數據的正確性。不要依賴於商務層保證數據完整性;它不能保證表之間(外鍵)的完整性所以不能強加於其他完整性規則之上。
3) 強制指示完整性
在有害數據進入資料庫之前將其剔除。激活資料庫系統的指示完整性特性。這樣可以保持數據的清潔而能迫使開發人員投入更多的時間處理錯誤條件。
4) 使用查找控制數據完整性
控制數據完整性的最佳方式就是限制用戶的選擇。只要有可能都應該提供給用戶一個清晰的價值列表供其選擇。這樣將減少鍵入代碼的錯誤和誤解同時提供數據的一致性。某些公共數據特別適合查找:國家代碼、狀態代碼等。
5) 採用視圖
為了在資料庫和應用程序代碼之間提供另一層抽象,可以為應用程序建立專門的視圖而不必非要應用程序直接訪問數據表。這樣做還等於在處理資料庫變更時給你提供了更多的自由。 1) 避免使用觸發器
觸發器的功能通常可以用其他方式實現。在調試程序時觸發器可能成為干擾。假如你確實需要採用觸發器,你最好集中對它文檔化。
2) 使用常用英語(或者其他任何語言)而不要使用編碼
在創建下拉菜單、列表、報表時最好按照英語名排序。假如需要編碼,可以在編碼旁附上用戶知道的英語。
3) 保存常用信息
讓一個表專門存放一般資料庫信息非常有用。在這個表裡存放資料庫當前版本、檢查/修復(對 Access)、關聯設計文檔的名稱、客戶等信息。這樣可以實現一種簡單機制跟蹤資料庫,當客戶抱怨他們的資料庫沒有達到希望的要求而與你聯系時,這樣做對非客戶機/伺服器環境特別有用。
4) 包含版本機制
在資料庫中引入版本控制機制來確定使用中的資料庫的版本。時間一長,用戶的需求總是會改變的。最終可能會要求修改資料庫結構。把版本信息直接存放到資料庫中更為方便。
5) 編制文檔
採用給表、列、觸發器等加註釋的資料庫工具。對開發、支持和跟蹤修改非常有用。
對資料庫文檔化,或者在資料庫自身的內部或者單獨建立文檔。這樣,當過了一年多時間後再回過頭來做第2 個版本,犯錯的機會將大大減少。
6) 測試、測試、反復測試
建立或者修訂資料庫之後,必須用用戶新輸入的數據測試數據欄位。最重要的是,讓用戶進行測試並且同用戶一道保證選擇的數據類型滿足商業要求。測試需要在把新資料庫投入實際服務之前完成。
7) 檢查設計
在開發期間檢查資料庫設計的常用技術是通過其所支持的應用程序原型檢查資料庫。換句話說,針對每一種最終表達數據的原型應用,保證你檢查了數據模型並且查看如何取出數據。

Ⅷ java面試題,關於資料庫的建表和查詢

1.

USER表
ID,USER_NAME,GENDER,HOBBY,EDUCATION
MERCHANT表
ID,NAME,SHOP,SEQ_NUM,PERSON,TEL
LOGIN表
ID,NAME,PASSWORD,MOBILE
登陸表的id於會員表和商戶表的id關聯。
2.
select L.ID,L.NAME,L.PASSWORD,L.MOBILE from LOGIN L inner join USER U on U.ID=L.ID where U.NAME="王五"
3.
select M.*,L.NAME as LOGIN_NAME,L.PASSWORD,L.MOBILE from MERCHANT M inner join LOGIN L on L.ID=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