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預算到底怎麼做合理
全面預算涉及一系列特定問題:預算的功能、預算鬆弛、業績考核、替代工具。預算的功能與「真的需要預算嗎?」相關。並非所有企業都制定預算。那些實施了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中,成功的案例並非想像的那麼多。但從計劃功能看,所有企業都需要預算,雖然范圍和詳細程度不能一概而論。預算松馳與業績考核相關:用預算考核業績經常導致隱藏潛力和其他行為變異。由此需要設問:是否有比預算更好的工具來管理企業?本章還概要地討論了作業預算——一種比常規預算更高級更精確的預算形式。
按實際還是預算分配
預算的作用很廣泛,但基本作用只有兩個:計劃和控制。計劃指規劃未來的目標以及為實現目標而進行的資源配置。以此而言,所有企業都需要預算。因為確定和邁出預定目標和相關的資源配置,在任何組織中都不可或缺,公共組織也是如此。事實上,政府和公共機構皆有法定的年度預算,有些政府還在3-5年期的時間框架內准備年度預算。在企業中,只是資本預算才如此。經營預算的計劃期大多為1年或半年。這依行業特性和內外經營環境而定。
為了實現計劃目標,除了資源配置外,還需要建立控制系統以識別和確認差異。沒有控制,計劃預算中確立的目標很容易落空。
偏差和差異分析完成後,接下的問題是:誰應對差異負責?如何實施獎罰以激勵有利差異和修正不利差異?由此引了業績考核問題。一旦預算與業績考核掛鉤,很多問題就隨之而來。預算的失敗,一半的原因在於不恰當的「掛鉤」。
與控制功能相關的問題還有另外一個:集權和僵化。預算需要一定的集權,但經常集權過度而致僵化——不能適應變化導致喪失機遇。這些問題在政府預算中也很嚴重。由此而來的問題是:如果沒有預算,用什麼來管理企業可以更好?
另一個問題與計劃功能相關:如何為稀缺資源的分配確定合理基礎?
以預算作為資源配置標准
資源表現為資金和成本費用。所有的事都需要花錢:采購、生產、庫存、銷售和服務。一旦實際耗費,便形成會計上記錄的成本和費用。成本有特定的對象,比如產品、工時、客戶、訂單和時間段。在成本對象並未給定時,資源耗費表現為費用,比如製造費用。會計上需要將這些費用按一定標准分配到成本對象上,生產成本因此轉換為產品成本。沒有特定對象的成本通常稱為固定成本,原則上應作期間旨用處理。
例:如何分配廣告和營銷預算?
如果你有100元錢,可以一次花掉全部;也可以分10次每次花10元。如果每次投入的產出是零,最後結果也是零。在這種情況下,或許一次把100元全花掉效果好得多。
企業希望以較少的廣告投放來獲得最大的廣告效應。在制定廣告預算時,必須明白的是,廣告不是花費,而是投資。正確的做法是將有限的廣告費集中起來使用,不要分散用力。對於廣告預算較少而市場規模較大的企業,集中有限廣告預算的策略尤其重要,選擇強勢媒體進行集中投放,讓所選媒體的所選時段的消費者足次足量地接觸到企業的廣告信息。PING法上講,集中優勢PING力。不要戰線拉得太長。不能簡單地按照媒體本身的收視份額投放預算。在強勢媒體的廣告預算投放份額,應是該媒體收視份額的N倍,一般可達到5-10倍。
「把資源集中在預期回報最高的地方」還涉及一個問題:廣告和營銷資源按實際業績還是按預算(或標准預計)分配?表14.1給出了兩個可能的方案。
市場A上年實際銷售業績占總銷售業績的20%,所以在預算期分配400萬元*20%=80萬元。市場B的實際業績佔80%,所以分配320萬元。這種基於實際業績分配資源的做法相當普遍,但卻是無效的分配。
按實際數分配至少會帶來三個問題:誤導性——讓人誤以為無論一塊錢投到哪裡,都會產生相同的回報(成本有效性);歪曲業績評價——表4.1顯示兩個市場分部的業績完全顛倒過來了;低效率的內部傳遞——低效率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舉例來說,如果營銷投入過多(低效率),這原本是決策者的差錯,但以實際銷售業績為基礎分配後,給人的感覺是分部A、特別是分部B出現了低效率。
銷售業績並非廣告成本的動因:它們屬於由管理政策確定而不是由銷售業績決定的酌量性成本,而且先於銷售發生。以此言之,基於實際業績的資源配置(或成本費用分配)背離相關性原則,而相關性是決策的首要原則。
B. 我國公共預算存在什麼問題
中國財政的轉折點已經來臨,中國財政「不差錢」的美好日子已經結束,並開始步入「差錢的時代」,而且收支缺口將會越來越大。這就是說,各級政府的預算環境已經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如何適應預算環境的變化,改革預算模式,調整預算行為,確保財政可持續,將是中國公共預算面臨的最大挑戰。
中國財政的轉折點已經來臨,預算環境已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然而,對於確保中長期財政可持續來說,目前的預算體系存在著嚴重的不足。
(2)公共預算怎麼可以配置資源擴展閱讀:
公共預算的四個維度
1、政治維度
公共資源是稀缺的,公共預算分配公共資源時必須考慮不同利益相關者的需求,最終的預算分配實際上反映了政府政策的優先性,是不同的參與者討價還價的結果,這反映了公共預算的政治性。
2、管理維度
公共預算也是管理的工具,因為有效的分配並不能保證資源都被有效地使用,所以公共預算不只是簡單的財政資源分配,還要求利用特定的管理方法和技術使得公共服務和公共項目的提供更有效。
3、經濟維度
公共預算還是經濟平衡工具,因為公共預算的分配往往承擔著刺激經濟增長或穩定經濟、促進就業、抑制通貨膨脹等宏觀經濟職能。
4、財務管理維度
公共預算也是一個財務管理工具。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數量龐大而繁雜,為了合理獲得賠一筆收入和安排每一筆支出,必須通過微觀的財務管理工具來明確約束參與者的行為。
C. 公共預算管理的基本模式有哪幾種
1.分項排列預算模式
以預算支出的若干特定目標為核心,採用分項排列的方法依次列出特定目標的預算資金,由撥款機構加以撥付。
2.規劃—計劃—預算模式
確定預算項目的目標,編排實現預算目標的方案,後按照預算方案進行預算安排的模式,而不是按照支出項目進行預算。
3.目標管理預算模式
注重預算項目執行的效率而不是主項目與各備選項目之間的選擇。
4.零基預算模式
不考慮以前的預算收支情況,而是根據實際需要編排預算項目的模式。
5.績效預算模式
以績效或結果為導向的預算管理模式。(為西方國家主要的預算管理模式)
D. 公共預算有哪些原則
公共預算的原則 一、傳統強調民主政治監督的預算原則針對傳統預算所強調的民主政治監督功能及財務收支規劃功能,德國學者New Marks 的八點原則最具代表性。(1)公開原則。即政府預算內容應公開,讓所有國民皆能充分了解政府的收支狀況、財務計劃及施政內容。(2)明確原則。政府預算的收入來源及支出用途、項目與分類皆應明確。(3)事前決定原則。即政府預算應在年度開始前,經由議會通過。(4)嚴密原則。預算應對各個支出項目產生約束力,並力求與將來的決算一致。(5)限定原則。預算的各個項目間應有明確的界限,禁止經費相互流用,同時限定須在同一年度支出。(6)單一原則。國家的財政收支應納入一個預算內作綜合表示,不得另有獨立的預算,即預算需單一,不得重復。(7)完全原則。所有收入與支出完全列入預算中,亦即不得任何預算外收支,以維持國家財政的完整。(8)不相屬原則。任何財政收入與支出,不得有個別相屬關系,如以特定收入應列支特定支出。二、提升行政績效的預算原則基於預算的經濟穩定、資源配置及行政管理等功能,現代的預算原則不應再局限於民主政治監督控制,政府行政責任與行政職能的加強更為重要,美國前預算局局長史密斯所倡議的新預算原則有下列八項:(1)計劃原則。政府所有預算皆應按計劃來編制,預算反映政府計劃。(2)責任原則。行政首長對於預算的責任是使行政機關的計劃符合立法部門所反映的民意,並以最低廉的成本來執行計劃。(3)根據報告原則。預算的編制、立法與執行,均應根據政府各機關的財務及業務報告,而非盲目地任意決定預算。(4)具備適當權力原則。行政機關必須具備執行預算的許可權及執行職權的必要人員。(5)多元預算手續原則。政府的手續,可依行政活動、工作計劃的不同而有差異,無需強求一致。(6)自由裁量原則。在不違反施政方針或目標下,可授予各機關自由裁量的空間,使其更有效的使用資源。(7)預算時間彈性原則。政府施政計劃的實施及經費支出的時期,可隨總體經濟狀況作必要而有彈性的調整。(8)預算機關關聯原則。中央預算機關與各機關執掌預算及計劃的部門,應相互保持充分聯系、協調與合作的關系。預算的規范性原則並非一成不變的,預算原則將隨著預算的時代功能及制度的演進而改變,學習預算原則的目的,主要在了解如何通過這些原則進行預算過程,達成預算制度所預期的功能。
E. 公共預算的功能 ( )
1、計劃
是指確定組織目標、測算為了實現這些組織目標所需要的資源以及決定怎麼樣獲取、使用這些資源等系類決策過程,主要回答「做什麼」的問題。
2、管理
是指確定了組織名表後,項目管理者確保有效地獲取和利用資源以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是解決「怎麼做」的問題。
3、控制
是為了確保有效實施特定的工作任務而進行的對具體的人、財、物的控制,所以控制職能通常是建立在對預算指出的希艾娜關系分類基礎上的。早期的線性預算就是為了滿足這個目的而產生的。線性預算也是現代預算的編制基礎。
4、優先性排序
和資源的稀缺性有關,相對於有效需求,公共資源是稀缺的,因而公共支出職能滿足部分公共需求,這就需要對預算申請進行優先性排序,優先性排序反映了決策這的政策偏好,決定了預算分配的結果。
5、預算問責
確保政府花錢的行為對納稅人負責。
(5)公共預算怎麼可以配置資源擴展閱讀:
公共預算收入包括
(1)工商稅收。包括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專項調節稅、個人所得稅、證券交易稅、遺產稅、土地增值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
(2)關稅;
(3)農牧業稅和耕地佔用稅;
(4)企業所得稅;
(5)國有企業上繳利潤;
(6)國有企業計劃虧損補貼;
(7)債務收入,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向外國政府或國際組織借款收入、國庫券收入等;
(8)基本建設貸款歸還收入;
(9)其它收入,包括事業收入、外事服務收入、中外合資企業其它收入等;
(10)預算調劑收入,包括稅收返還收入、上年結余收入、調入資金等;
(11)企業所得稅退稅,指企業按「先征後退」政策所退的所得稅;
(12)罰沒收入;
(13)行政性收費收入。
F. 公共關系預算方法及內容
】:正 1.研究各類企業公共關系部和專業公共關系公司的機構設置、組織原則、組織類型、工作方式、經濟預算及收費方式等。2.研究公共關系的建立信譽、加強競爭、爭取諒解、提高效益等四大職能。3.研究各類信息的搜集、處理、傳遞。4.研究公共關系部門的各種調查方法。5.研究公共關系的調查事實、制定方案、傳播與實施、評估與調整。
: 機構設置 收費方式 企業公共關系 職能 具體方法 競爭 公共關系學 提高效益 主要內容 組織類型
:CNKI:SUN:MTJN.0.1988-07-021
:
1.研究各類企業公共關系部和專業公共關系公司的機構設置、組織原則、組織類型、工作方式、經濟預算及收費方式等。 2.研究公共關系的建立信譽、加強競爭、爭取諒解、提高效益等四大職能。 3.研究各類信息的搜集、處理、傳遞。 4.研究公共關系部門的各種調查方法。 5.研究公
G. 公共預算的公共預算的過程
1.預算編制(1)預算編制的原則
(2)預算編制的依據
(3)預算編製程序
2.預算執行
(1)預算執行的特點
(2)預算執行環節
(3)預算執行中的任務
3.決算
(1)准備階段
(2)編制階段
(3)審查階段
(4)批准階段
H. 1、 公共預算體制的內容有哪些 2、政府公共預算體制建立的原則是什麼
1、公共預算體制的內容有哪些?
答:第一,預算管理主體和級次的規定。
第二,政府預算管理許可權的劃分
第三,預算收支范圍的劃分
第四,預算調節制度和方法
2、政府公共預算體制建立的原則是什麼?
答:第一,完整性。預算必須具有完整性,就是要求政府的預算必須包括其全部公共收支,反映它的全部財政活動。
第二,同一性。預算必須具有同一性,就是要求預算收支按照統一的程序來計算和編制。
第三,年度性。預算必須具有年度性,是指預算要按年度編制,列出全年的公共收支,對年度公共收支進行比較,不應對年度之後的公共收支做出任何事後的安排。
第四,可靠性。指收支數字必須正確估計,不能估計過高或者過低;各種收支的性質必須明確地地區分,不能摻雜混同。
第五,公開性。即全部公共收支必須經過立法機關審議,而且要採取一定的形式向社會公布。
I. 如何做好公共預算
確定預算項目的目標,編排實現預算目標的方案,後按照預算方案進行預算安排的模式,而不是按照支出項目進行預算。
不考慮以前的預算收支情況,而是根據實際需要編排預算項目的模式。
J. 如何利用全面預算管理優化企業資源配置
預算包括營業預算、資本預算、財務預算、籌資預算,各項預算的有機組合構成企業總預算,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全面預算。預算管理可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全方位地調動企業各個層面員工的積極性,是會計將企業內部的管理靈活運用於預算管理的全過程,是促使企業效益最大化的堅實的基礎。
一、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力抓手。全面預算管理是對企業綜合的、全面的管理,顯現了預算管理對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的抓手作用,真正體現了企業管理以財務為中心、財務管理以預算為主線的現代企業管理理念。
二是培養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常言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全面預算管理培養的正是企業預的能力和算的能力。企業通過對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和財務活動的全面預算和控制,實現各種資源的最佳配置,激發廣大幹部職工的創新意識,增強企業活力,鍛造一支懂經營、會管理、能創新的幹部職工隊伍,使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得到了有力提升。
三是養成良好風氣的有效途徑。先預、再算、後花,這是全面預算管理的關鍵所在,也是企業規范意識的體現。在推行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要通過狠抓預算執行力,倡導勤儉節約、精打細算的良好風氣,真正把外在約束變成內在動力,使控製成本、厲行節約成為企業管理的內在要求,成為培育企業先進文化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