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和手段是價格 供求和競爭嗎
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主要有兩種手段,第一是市場,第二是計劃。也就是目前的市場調節和國家的宏觀調控。
其中市場配置資源是通過價格,供求和競爭三要素來發揮作用的。
② 市場如何配置資源怎樣理解
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市場經濟是通過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實現社會資源合理配置的經濟運動形態。
基本特徵主要有:
1、市場經濟是自主經濟。市場主體不管是人還是企業,必須具有獨立的產權,有獨立的經濟利益,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商品生產者或經營者。
2、市場經濟是平等經濟。由於價值規律的作用,商品交換只能在等價的基礎上進行。
3、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由於商品的價值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生產者都力圖使單位產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因而必然存在競爭。
4、市場經濟是效益經濟。市場經濟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
5、市場經濟是服務經濟。商品只有滿足他人和社會的需要才能實現其使用價值,商品生產者只有為他人和社會更好地服務才能獲得更大的盈利。
③ 市場決定資源分配是怎樣實現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這一表述不僅明確了未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所在,更對市場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重新定調,是市場與政府關系認識上的一次重大理論突破,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深遠影響。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是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所謂「含義」,是指市場在所有社會生產領域的資源配置中處於主體地位,對於生產、流通、消費等各環節的商品價格擁有直接決定權。市場經濟之所以能夠使資源配置以最低成本取得最大利益,是因為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有關資源配置和生產的決策是以價格為基礎的,而由價值決定的價格,是生產者、消費者、工人和生產要素所有者之間在市場自願交換中發現和形成的。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優勢在於:作為市場經濟基本規律的價值規律,具有通過市場交換形成分工和協作的社會生產的機制,通過市場競爭激勵先進、鞭策落後和優勝劣汰的機制,通過市場價格這只無形的手,自動調節生產和需求的機制,從而可以引導資源配置符合價值規律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產出的要求。因此,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本質要求,是在經濟活動中遵循和貫徹價值規律。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其實質就是讓價值規律、競爭和供求規律等市場經濟規律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從我國經濟發展的實踐看,改革開放35年來,隨著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絕大多數經濟領域的資源配置已基本上通過市場進行。但是,在經濟領域,在生產、建設、流通、消費各個環節,資源配置違背價值規律要求導致資源低效配置乃至嚴重浪費的現象還十分普遍。其根本原因在於現行經濟體制仍然存在不少束縛市場主體活力,以及干擾、阻礙市場和價值規律起決定性作用的體制機制弊端。
《決定》明確指出,要「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幹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必須積極穩妥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
」也就是說,今後要按照市場價格、市場信號,由市場主體去配置資源,政府的任務就是要保持一個完善的市場體系,維護良好的市場競爭秩序,至於配置資源,上什麼項目,每年生產什麼,生產多少,這些都由市場主體根據市場需求來決定,政府不要進行干預。
從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意義和影響看,不僅對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活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同時對於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增強社會活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一是有利於最大限度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創業、創新活力。企業是市場經濟的細胞,是創業、創新的主體,是整個經濟生機活力和蓬勃發展的基礎。而平等的市場准入和產權保護、公平的競爭條件和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煥發生機活力的根本保證。目前,束縛市場主體創業、創新活力的體制障礙,主要是對民營企業的不公平待遇,阻礙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仍然存在。解決這些妨礙各類市場主體發揮創業、創新積極性的關鍵是要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在經濟領域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進行資源配置。
二是有利於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當前,相當一部分行業產能過剩、效益下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現過四次較為明顯的產能過剩(上世紀90年代初、上世紀90年代末、2004—2005年和當前)。當前的產能過剩和上世紀90年代末那次極為相似,不僅程度大、影響深,而且都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上次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而這次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產能過剩的范圍和程度更大,可能引發的系統性風險更高。這個產能過剩有兩個特徵:一是全面性。既包括傳統產業,也包括新興戰略性產業,傳統產業主要有平板玻璃、石油化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光伏產業、風電設備等。二是部分行業出現了絕對和長期性過剩。如鋼鐵、水泥、電解鋁等,其中水泥年產29億噸,達到全球產量的60%。新興戰略性產業30個省都在發展,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將會困擾我國經濟若干年。究其原因,同政府對經濟干預過多和干預不當、妨礙市場起決定性作用有很大關系。與此同時,財稅體制不夠合理,黨政幹部政績考核過於看重GDP增長率,加劇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也扭曲了要素價格、干擾了市場機製作用,誤導了資源配置。如何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事實證明用行政的辦法不能治本,根本的出路還是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地位,根據這個決定性作用的要求深化相關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三是有利於建設高效廉潔的服務型政府。目前,政府治理與市場功能的邊界尚不清晰,政府越位與缺位並存。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將凡是市場和企業能解決的,交給市場和企業;凡是社會中介組織能承擔的職能,交給社會中介組織,不僅有利於政府真正轉變職能,把工作重點轉到加強市場監管、增強公共服務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來,同時也有利於鏟除滋生公職人員受賄、權錢交易等腐敗現象的土壤和根源。需要說明的是,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是看不見的手,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政府是看得見的手,主要是彌補市場失靈。無論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還是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都要搞好政府和市場
「兩只手」的協調配合。政府和市場的作用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也不是簡單地讓市場作用多一些、政府作用少一些的問題,而是統籌把握,優勢互補,有機結合,協同發力。要劃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凡屬市場能發揮作用的,政府要簡政放權,要松綁支持,不要去干預;凡屬市場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政府應當主動補位,該管的要堅決管,管到位,管出水平,避免出問題。要善於運用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只告訴市場主體不能做什麼,至於能做什麼,該做什麼,由市場主體根據市場變化做出判斷。要找准市場功能和政府行為的最佳結合點,切實把市場和政府的優勢都充分發揮出來,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特色和優勢。
四是有利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國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是35年來我國一條成功經驗。對外開放不僅使我國得以充分利用國際市場和國外資源有力推動國內發展,而且為國內改革提供了發展市場經濟的經驗和規則借鑒,成為促進改革的重要動力。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也明確了經濟改革的方向是市場化,而非私有化,市場化也有利於國際化。為此,只有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才能適應新一輪國際貿易投資自由化形勢的要求,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我國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在廣度和深度上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
④ 在市場經濟中資源配置主要通過什麼等來進行
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資源配置有兩種方式:
計劃方式
計劃部門根據社會需要和可能,以計劃配額、行政命令來統管資源和分配資源。計劃配置方式是按照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設想,在社會主義社會,生產資料將由全社會佔有,商品貨幣關系將不再存在,因而資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是計劃,即通過社會的統一計劃來決定資源的配置。在前蘇聯和東歐國家,正是按照這一理論來實踐的,把計劃作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我國改革開放以前的一段時間里,計劃也曾經是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而市場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計劃資源配置方式中,在一定條件下,這種方式有可能從整體利益上協調經濟發展,集中力量完成重點工程項目。但是,配額排斥選擇,統資源配置管取代競爭,市場處於消極被動的地位,從而易於出現資源閑置或浪費的現象
⑤ 市場是怎樣調節資源配置的
市場經濟的產生和發展都有一個過程,要想了解這個過程,就必須從商品經濟談起。當商品生產成為社會生產的基本形式,市場成為調節社會經濟運行的基本手段時,當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時候,商品經濟就表現為市場經濟了。這既是歷史的發展,也是合乎邏輯的發展。因此,在介紹市場經濟之前,學生必須先了解商品經濟的一般知識。在了解了基礎知識後,尤其是價值規律的內容及表現形式和作用後,再去學習市場經濟的知識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基本內容:商品
1、商品和商品經濟的含義。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物品要想成為商品必須有兩個條件:一個是商品必須是勞動產品——有的東西不是勞動產品,那就不是商品,如陽光空氣。又一個是商品必須是用於交換的——如:農民自種的蔬菜用於消費的部分就不屬於商品。總之,只有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才是商品。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總和就是商品經濟。
2、商品的基本屬性。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重屬性,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二者缺一不可。因為使用價值的不同,我們才需要交換;因為價值,我們的交換才能夠成立。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商品都必須有使用價值,但是有使用價值的不一定都是商品;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性。有價值的必然是商品,商品也必然有價值。所以,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有價值,但是有價值的東西一定有使用價值。
3、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變,商品數量增加,商品價值總量增加;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降低,商品數量增加,社會的物質財富增加,商品價值總量保持不變。
貨幣
1、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貨幣是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而產生的。
貨幣的職能。價值尺度(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只需要想像中的或觀念上的貨幣;原因在於貨幣也是商品,也具有價值)。流通手段(必須是實實在在的貨幣,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貯藏手段(必須是實實在在的足值的貨幣,即必須是金銀鑄幣或金銀條、塊;金銀首飾不能充當。支付手段(用於清償債務、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世界貨幣(必須是黃金或白銀;鑄幣和紙幣都不行;但現在,美元或歐元也具備世界貨幣的某些職能)
對於流通手段,貨幣的讓渡與商品的讓渡是同時進行的,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對於支付手段,商品的讓渡和貨幣的讓渡是不同時的,可先支付貨幣或後支付貨幣。
商品、貨幣、紙幣的聯系
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紙幣的發行量要以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
2、紙幣本質是貨幣符號。它沒有價值尺度職能,因為它本身不是商品,沒有價值。紙幣的發行量及通貨膨脹、通貨緊縮。
價值規律
1、內容: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2、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注意:
(1)等價交換並不是存在於每一個場合,而從整體上,從商品交換的本質上說的。
(2)價格波動現象並不違背價值規律,這是因為價格波動是以價值為中心的,從較長時間看,商品平均價格還是與價值相一致的,即仍然是實行等價交換。
3、價值規律的作用
(1)價值規律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實際是市場價格在起調節作用)
(2)價值規律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
(3)價值規律促使商品生產者在競爭中優勝劣汰。
總的來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規律的作用從根本上說可以歸結為優化資源配置和提高經濟效益 。
市場經濟
1、定義: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為市場經濟。市場配置資源其實就是價值規律在起作用。在市場上,價值規律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的變化和相互作用,支配著人們的經濟活動,即調節著人、財、物的投放方向和數量比例。
2、特徵:市場經濟的最主要的特徵就是競爭,競爭是市場經濟之魂。為了給競爭創造一個好的環境,我們就必須具備其他的特徵,平等性、法制性。而商品經濟是以交換為目的的經濟,生產是為了滿足市場、消費者需要的,這也就導致市場經濟的開放性。
3、市場經濟的弱點和缺陷。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
4、國家的宏觀調控。宏觀調控的目標及手段。經濟手段: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而影響和調節社會經濟活動的措施。經濟手段是國家宏觀調控最主要的手段(主要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區域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經濟計劃)。
法律手段: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
行政手段:國家通過行政機構,採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標、規定等行政措施來調節和管理經濟的手段。
(注)國家宏觀調控應以經濟手段、法律手段為主,行政手段為輔。
(2)行政手段與經濟手段的區別:經濟手段是運用經濟政策和經濟計劃來實施的,而行政手段是憑借政權的力量,採取強制措施(如行政命令、指示、指標、規定等)來實施的;經濟手段的調節具有間接性,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而影響和調節社會經濟活動,而行政手段的作用具有直接快速的特點。
5、在市場經濟中,價值規律是那隻無形的手,而國家的宏觀調控則是只有形的手,無形的手拉著有形的手,一起向前走。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1、我國的所有制結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在公有制經濟中,國有經濟是主導。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上。第一,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第二,國有經濟要提高自己的整體質量和競爭力,引導和影響我國的分配製度。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主要是按生產要素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十六大在分配製度上的發展:保護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非勞動收入,十六大報告確立了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為進一步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提供了理論根據。新的提法並沒有否定我國的分配製度,而是有了發展。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徵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市場經濟本身沒有姓資姓社之分)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
由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居於主導地位的是公有制經濟,按勞分配是個人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式,社會生產目的是滿足勞動者物質和文化需要。所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可以防止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也必須把防止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作為根本目標。要實現共同富裕,在分配中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政策:第一,「先富」政策,就是指在收入分配中承認差距的存在,允許一部分地區和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以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與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一致的,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而要同時富裕又不現實,只有先富才能帶動共富。第二,分配政策和稅收政策。即依法保護合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整頓不合理收入,調節過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保持社會穩定,促進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
⑥ 市場決定資源分配是怎樣實現的
市場配置資源,是通過價格這一隻看不見的手來實現的,價格機制調節著資源的分配。資源會從其價格(出價)低的產業、區域流向價格高的產業、區域。這種價格有時會表現為一種顯現或潛在的收益率。例如,資本從收益率較低的產業流向收益率較高的產業,勞動力有工資低的行業流向工資高的行業。資源在企業間的流動也是如此。
⑦ 市場機制是如何配置資源的,請舉例說明
在經濟學中,資源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資源是指自然資源;廣義資源是指經濟資源或生產要素,包括自然資源、勞動力和資本等。可以說,資源是指社會經濟活動中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在任何社會,人的需求作為一種慾望都是無止境的,而用來滿足人們需求的資源確實有限的,因此,資源具有稀缺性。
資源配置是指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任何一個社會都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資源合理分配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去,以實現資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產出最適用的商品和勞務,獲取最佳的效益。
在一定的范圍內,社會對其所擁有的各種資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間分配,其實質就是社會總勞動時間在各個部門之間的分配。
資源配置合理與否,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敗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一般來說,資源如果能夠得到相對合理的配置,經濟效益就顯著提高,經濟就能充滿活力;否則,經濟效益就明顯低下,經濟發展就會受到阻礙。
簡單而言,優化資源配置就是為了讓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而做的一些合理配置。
市場機制的資源配置方式,依靠市場運行機制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
市場成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早先從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開始的。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社會生產力有了較大的發展,所有產品、資源都變成了可以交換的商品,市場范圍不斷擴大,進入市場的產品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從而使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越來越大,市場成為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使企業與市場發生直接的聯系,企業根據市場上供求關系的變化狀況,根據市場上產品價格的信息,在競爭中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但這種方式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例如,由於市場機製作用的盲目性和滯後性,有可能產生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失衡,產業結構不合理,以及市場秩序混亂等現象。
市場機制下的資源配置原則和要求:
第一,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效率提高。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企業要使產品價格具有競爭力和實現利潤最大化,必須使自己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即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即社會價值。在競爭的作用下,勞動生產率較高、個別價值較低的企業,在競爭中處於主動地位,能夠以高於個別價值的價格出售產品,以此獲得較高的收入。相反,勞動生產率較低,個別價值較高的企業,在競爭中處於被動地位,可能按低於其個別價值的價格出售產品,獲得較少的收入以至蝕本。這樣,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下,從自身利益出發,會主動地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改進經營管理,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進而帶動整個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第二,引導企業按照市場需要優化生產要素組合,實現產需銜接。
企業作為市場調節信號的接受者,主要通過市場價格的漲落,了解市場供求狀況,並據此安排和調整生產經營方向、品種、數量和規模,進行生產要素的組合。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上漲,意味著該商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企業就會自動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反之,若某種商品價格下跌,表明該種商品在市場上供過於求,企業則會縮小生產規模,或調整經營方向,轉而生產其他商品。市場是企業的「生命」,關繫到企業經營效益的好壞和企業的發展。所以,面向市場進行生產經營,是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
第三,發揮競爭和優勝劣汰機制,增進商品生產經營能力。
企業從事商品生產經營必然為爭奪市場份額展開激烈的競爭。競爭以外部的強制力,迫使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強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激勵企業面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促使企業增強創新意識和銳意進取的活力。
【現實實例】一般來說,通過價格是市場機制進行資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市場同類產品稀缺,其價格就會上調;市場同類產品富足,其價格就會下降;企業為了擁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就會讓其價格優惠。企業的新產品剛上市,一般其價格會更高,不要說有的企業在新產品剛上市的初期,為了拉抬價格,還往往會採取「飢餓銷售」,以增加銷售的贏利。某些品牌的電視機、洗衣機、電腦、空調、冰箱、手機是這樣,就連生薑、大蒜、豬肉也都莫不如此。
⑧ 市場經濟怎樣配置資源
讓市場成為配置資源的主體,通過宏觀調整引導市場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