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行星採集資料庫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行星採集資料庫

發布時間: 2022-04-04 01:58:00

Ⅰ EVE行星開發採集器與處理器數量計算

游戲中採集器和工廠(處理器)的數量配置是按照採集器實際採集量來算的,每個星球都會有差異。
我自己的配置演算法:
一個工廠30分鍾所需產物數量 :一個採集器30分鍾採集量
這個比值就是我決定兩種建築數量的依據,一般採集量大於消耗量,因為多出的部分總是會在睡覺啊什麼的閑余時間里被工廠反應掉。

至於什麼時候收菜,這個因人而異,並不是有時間收,就真的願意每天按時按點的去收菜,日子久了也很煩的。另外,連懸賞的分的不給,怪不得沒人回答你……

Ⅱ eve行星開發我8個採集器加八個工廠都配置完了,怎麼採集器還有顯示沒傳輸的

行星開發八個採集器加八個工廠都配置完了,採集器沒有顯示沒拴住。

Ⅲ EVE 行星開採的採集器一旦開始工作。就不能停下來了嗎

使得,停不下來。
不過有另一個辦法,就是拆掉採集器重建。
只不過2W多ISK而已。還是值得的。

Ⅳ 快去宇宙搶礦藏

「壯闊的荒涼。」

這是1969年美國宇航員巴茲·奧爾德林登上月球時的第一印象。現在,塵封40多億年的月球依然是一片蒼涼沉寂,但這不會持續太久。如果太空采礦步入正軌,未來的月球旅行者將看到一副完全不一樣的場景:深深的傷痕、忙碌的挖掘機器人和連綿的礦山。

這看起來像是未來主義者幻想中的場景,但並非不可思議。各國公司已經「磨刀霍霍」,准備瓜分宇宙啦!

如何采礦?

找到礦產之後,還要解決如何在低重力或零重力條件下安全著陸和采礦的問題。對於任何被送往其它星球進行挖掘工作的機器人而言,首要的條件便是它必須小巧輕便,以便於放到火箭上進行發射;但反過來,它也必須具有一定的質量,這樣才能穩穩地落在那些重力比地球小的星球上,並順利展開工作。

要兼顧這兩點並不容易,至少科學家們目前還做不到。比如2014年11月,歐洲航天局的菲萊登陸器在登陸彗星67P時就出現了失誤。登錄器著陸的時候被地面彈開,最後降落在懸崖附近。此地的光線不足,導致著陸器供電不足,無法正常工作。小行星的質量和彗星差不多,所以登陸小行星和登陸彗星時所面臨的情況差不多——引力很小或沒有引力,這使得著陸和取樣都是難題。

為了解決在些難題,各個公司各出奇招。在深空工業公司的計劃中,派遣到小行星的取樣飛船除了檢測行星資源,還將一並檢測其「可挖掘度」。可挖掘度意即登陸該小行星和挖掘礦產的難易程度。

曾協助美國宇航局開發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探測器的蜜蜂機器人公司,設計出了一款多「腳」的小行星水分提取器。它的多隻特別設計的「腳」讓它能牢牢地附著在小行星表面,哪怕表面如混凝土一樣堅硬。小行星水分提取器通過鑽孔獲取混有冰的土壤,然後從中提取水分以供使用,而剩下的乾燥土壤可以作為分析資源的樣本。

美國宇航局正在測試用於月球露天開採的采礦機器人。這台名為Rassor(全稱「表土層先進表面系統操作機器人」)的采礦機器人兩端都有滾輪式的鏟斗。這兩個挖掘滾輪可以向著相反的方向旋轉,互相為對方提供足夠大的摩擦附著力,讓挖掘工作得以在低重力環境中順利進行下去。然後,這些小「礦工」將挖掘到的土壤倒入專用的設備中,分離水分和礦物。

誰挖到就歸誰?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不僅可以將太空資源運回地球,還可直接在太空建立加工工廠,甚至將破壞地球生態環境的工業遷往太空。

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得先明確太空采礦是否合法,採到的礦產都歸誰所有?

目前僅有兩個國際條約提到過太空礦產開采問題:《外層空間條約》和《月球協定》。二者都認為太空是屬於全人類的,人們可以自由開采和利用月球及其他天體的資源。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確實是誰挖到就歸誰。也就是說,如果我國明天在月球上挖出了幾百噸鑭的話,我們並沒有犯法,並且這些鑭都是我們的。

隨著太空采礦事業的快速發展,許多經濟問題也隨之產生。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所有權沖突。如果有多個公司宣稱自己有權利開采某顆小行星,並在上面建立工廠,我們可以想像這些公司及其所在國家間的將爆發的矛盾。事實上,這已不僅僅是資源開采問題了,它已逐漸成為地緣政治問題,沒有國家希望其他國家成為某個星球或某項資源唯一的擁有者。

另一個大麻煩是壟斷和隨之產生的貧富差距。進入太空采礦行業的高成本,加上經濟和法律制度不健全,會造成該行業史無前例的壟斷。只有極少數人能把公司開到外太空,並建立連鎖,其產出將成倍增長,或許到最後會發展成為一個比地球上任何企業都大數百萬倍的公司。所以太空采礦業會將資本集中到少數人手中,加劇貧富差距。

不過這些問題都無法阻止人類瓜分宇宙資源的步伐,人類將會建立一個涵蓋整個外太空的完整的經濟制度和法律體系。到那時,太空中就將布滿人類的開采基地,上面穿梭著各種忙碌的機器人。部分人類也將移居於此,負責維護生產設備和進行其他科學研究。


?本文源自大科技*科學之謎 2017年第1期雜志文章

Ⅳ 有哪些游戲是太空各個星球採集不同資源的類型

必吹無人深空啊,真的很好玩,一個沙盒游戲,他星球是隨機生成的,每個星球有不同的特點,地圖可太大了,你在游戲里星圖上看到的每一個閃光的,都是一個恆星系,而這個恆星系都有幾個星球,而且這游戲還有主線的,真挺好玩

Ⅵ 我想知道應該在哪裡可以找到現今發現的所有天體的數據資料。

的確,像上面的一樣,通常很詳細的天體數據應該在研究所的資料庫中吧,我們一般人是沒權利查詢的。
不過,我有一些八大行星的粗略資料,希望你能接受。
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萬千米),赤道直徑(千米),自轉周期(地球日),公轉周期
水星,5800,4880,58.65,88日
金星,10800,12104,243,225日
地球,15000,12756,1,1年
火星,22800,6792,1.03,1.9年
木星,77800,143000,0.41,11.8年
土星,142900,120500,0.44,29.5年
天王星,287100,51120,0.72,84.0年
海王星,450400,49500,0.67,164.8年
冥王星由於還沒有探測衛星"拜訪"過它,所以沒有準確的數據,在這里也無法列出.

Ⅶ 國際行星資料庫 詳細一點的介紹

我也看見了。。。。。 = =

估計是要錢的 ,而且不便宜。。。

行星命名其實沒什麼,因為它也不發光,而且宇宙中也多得是,但是也不會那麼容易,記得以前我看過一個貌似叫什麼因特爾世界科技大獎賽之類的賽事,反正是挺有名的吧,各個領域的比賽都有,基本就是青少年的諾貝爾獎,這個大賽冠軍的獎勵就是用他的名字來命名一顆行星,所以說,我覺得不容易。。。。花錢的話應該也得挺貴的。。。

補充一下~

發現和命名過程
小行星的發現是個漫長而謹慎的過程。天文專家們觀測到一個小行星後,不能馬上確定它是個新的,或者是否被別人發現過,這時給它一個臨時編號。這顆小行星在不同的夜晚被觀測到並報告國際小行星中心之後,確認了它是個新的,它會得到國際統一格式的「暫定編號」。 這同一顆小行星在至少4次回歸中被觀測到,並且它的運行軌道被精確確定後,國際小行星中心將給它一個永久編號。至此,小行星才算發現成功。其過程動輒數年之久。 小行星發現後的名字,按照慣例,由發現者在發現10年內命名。

普通人的命名機會
小行星是如何命名,普通人是否有命名機會? 小行星是目前各類天體中唯一可以由發現者進行命名並得到世界公認的天體。在地球上60億人口中,只有極少數人獲得以自己名字命名小行星的殊榮。 據了解,我國第一次發現小行星是在1928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對小行星的觀測是從1949年開始的。到1994年4月已發現的小行星中,已有120多顆獲得國際永久編號和命名權。在全球62個天文台中,該台發現的被列入永久編號的小行星數量名列第五。但是紫金山天文台並不給予普通人命名,主要是命名地名和著名事件,比如北京奧運星和神州星等均是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因為此天文台的上司是中科院,所以想要命名還需要上級批准,然後才能報給國際小行星協會。和紫金山天文台類似的還有國家天文台,情況也是一樣。 所以普通民眾想要通過這些渠道命名,可能性基本為零。 當然如果普通人也不是沒有機會,一些獨立的天文機構和個人發現者在命名方面不受政治的制約,向他們申請則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小行星的發現需要強大先進的天文設備,因此個人發現者在中國,幾乎絕跡。而能把自己的發現貢獻出來命名的,目前僅見過個人發現者:自費巡天者(博客名) 其宣稱自認為有條件的普通民眾可以向他提出申請,他會考慮申請者的的條件而篩選出突出貢獻者向國際小行星協會申報命名。

Ⅷ 求一份星體相關資料的資料庫

你要的資料太大了,而且你沒說明是哪一種,天文上有很多表,有恆星的GC表;星雲星團星系的NGC表、M表、C表、IC表、UGC表;射電天體的3C表、SS表等等,不勝枚舉,太陽系的小行星表和彗星表的更新速度也快的嚇人。我覺得恐怕是有難度的。
這樣啊,恆星在公元前後有一份依巴谷星表,那裡收錄的都是只能用肉眼看見的星星,我記得GC星表裡大約有將近90000顆恆星,現在的表裡肯定比這多。太陽系的衛星現在數據更新也極快,我上初中的時候曾經抄過一個這方面的表,但現在的衛星數量只怕比那時多了一倍都不止,而且還在不斷發現新的,現在連命名都快跟不上節奏了,呵呵。

Ⅸ EVE行星開發重金屬需要什麼採集器

重金屬在熔岩行星上才有,你需要購買熔岩行星指揮中心,然後才能造採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