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軟體開發資料庫如何進行測試
比如:數據冗餘,功能和性能方面存在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應用軟體的使用。軟體測試人員往往重視對軟體功能和編碼的測試,而忽略對軟體性能,特別是資料庫訪問並發測試。因為,他們固有的思想中認為資料庫設計存在問題對系統性能影響不大,或從根本上忽略了資料庫在軟體開發中的地位,直到出現了問題,才想到對資料庫的測試,但往往也是僅僅通過對編碼的測試工作中捎帶對資料庫進行一定的測試,這遠遠是不夠的。目前,中鐵網上訂票系統在大用戶同時在線訂票中系統頻頻癱瘓,就是最好的佐證。 所以,在應用軟體的測試工作中,應該將資料庫作為一個獨立的部分進行充分的測試,這樣才可以得到應用軟體所需要的性能優化的資料庫。那麼,應該對哪些內容進行測試,如何進行測試呢? 2、資料庫設計的測試 資料庫是應用的基礎,其性能直接影響應用軟體的性能。為了使資料庫具有較好的性能,需要對資料庫中的表進行規范化設計。規范化的範式可分為第一範式、第二範式、第三範式、BCNF範式、第四範式和第五範式。一般來說,邏輯資料庫設計應滿足第三範式的要求,這是因為滿足第三範式的表結構容易維護,且基本滿足實際應用的要求。因此,實際應用中一般都按照第三範式的標准進行規范化。但是,規范化也有缺點:由於將一個表拆分成為多個表,在查詢時需要多表連接,降低了查詢速度。故資料庫設計的測試包括前期需求分析產生資料庫邏輯模型和後期業務系統開發中的測試兩部分(這里指的是後者),我在這里稱為實體測試。 資料庫是由若乾的實體組成的,包括(表,視圖,存儲過程等),資料庫最基本的測試就是實體測試,通過對這些實體的測試,可以發現資料庫實體設計得是否充分,是否有遺漏,每個實體的內容是否全面,擴展性如何。 實體測試,可以用來發現應用軟體在功能上存在的不足,也可以發現數據冗餘的問題。經過測試,測試人員對有異議的問題要及時和資料庫的設計人員進行溝通解決。 3、數據一致性測試 在進行實體測試後,應進一步檢查下面的內容以保障數據的一致性: 3.1 表的主鍵測試根據應用系統的實際需求,對每個表的主鍵進行測試,驗證是否存在記錄不唯一的情況,如果有,則要重新設置主鍵,使表中記錄唯一。 3.2 表之間主外鍵關系的測試資料庫中主外鍵欄位在名稱,數據類型,欄位長度上的一致性測試。 3.3 級聯表,刪除主表數據後,相應從報表數據應同時刪除的問題例如學生表和學生成績表,學生數據已經刪除,成績表中相應學生的成績記錄應同時刪除。 3.4 存儲過程和觸發器的測試存儲過程可以人工執行,但觸發器不能人工處理,所以在對存儲過程和觸發器執行的過程中針對SQL SERVER2005及以上版本可以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Profiler性能測試工具進行測試。 Microsoft SQL Server Profiler 是 SQL 跟蹤的圖形用戶界面,用於監視資料庫引擎或 Analysis Services 的實例。測試人員可以捕獲有關每個事件的數據並將其保存到文件或表中供以後分析。例如:可以對生產環境進行監視,了解哪些存儲過程由於執行速度太慢影響了性能。 4、資料庫的容量測試 隨著資料庫系統的使用,數據量在飛速增長,如何在使用前對數據容量的增長情況進行初步估算,為最終用戶提供參考,這在資料庫使用和維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過對資料庫設計中基本表的數據大小,和每天數據表的數據產生量進行初步估算。 記錄數據量=各個欄位所佔位元組數的總和表的數據量=記錄數據量*記錄數資料庫大小=各表數據量的總和 當然,資料庫的大小不僅僅只是基本表的大小,還有系統表,視圖,存儲過程等其它實體所佔的容量,但最基本的數據是表的數據。另外,資料庫的容量還包括資料庫日誌文件的容量,一般應預留資料庫文件的2倍左右。 5、資料庫的性能測試 應用軟體除了功能外,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軟體的性能,而對於資料庫系統,資料庫性能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應用軟體的性能,這部分的測試,一般手工測試就顯得無能為力了,這時就要藉助自動化的測試軟體,例如:DataFactory,DataFactory是一種強大的數據產生器,它允許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很容易產生百萬行有意義的正確的測試資料庫,該工具支持DB2、Oracle、Sybase、SQL Server資料庫。這樣,就可以模擬出應用軟體長期使用後,海量數據存儲的資料庫的性能狀況。從而盡早發現問題,進行資料庫性能的優化。 這里要注意,進行性能測試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測試環境的一致性,包括:操作系統、應用軟體的版本以及硬體的配置等,而且在進行資料庫方面的測試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資料庫的記錄數、配置等要一致,只有在相同條件下進行測試,才可以對結果進行比較。否則無法和用戶對軟體的性能的觀點達成一致。 6、資料庫的壓力測試 說起測試,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軟體正確性的測試,即常說的功能測試。軟體功能正確僅是軟體質量合格指標之一。在實際開發中,還有其它的非功能因素也起著決定性的因素,例如軟體的響應速度。影響軟體響應速度的因素有很多,有些是因為演算法不夠高效;還有些可能受用戶並發數的影響。 在眾多類型的軟體測試中,壓力測試正是以軟體響應速度為測試目標,尤其是針對在較短時間內大量並發用戶的訪問時,軟體的抗壓能力。但壓力測試往往是手工難以測試的,必須藉助自動化測試工具。常用的壓力測試有:Web測試、資料庫測試等。 資料庫在大多數軟體項目中是不可缺少的,對於它進行壓力測試是為了找出資料庫對象是否可以有效地承受來自多個用戶的並發訪問。這些對象主要是:索引、觸發器、存儲過程和鎖。通過對SQL語句和存儲過程的測試,自動化的壓力測試工具可以間接的反應資料庫對象是否需要優化。 這些自動化的測試工具很多,各有特點,基於Java的項目可以使用JMeter,.Net項目可以採用.Net集成開發環境中提供的測試方案。 7、結束語 總之,在應用系統的測試中,把資料庫應當作為獨立的系統來測試,這無疑會為應用軟體的質量增加可靠的保障,同時還必須結合應用軟體進行集成測試,只有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資料庫和應用軟體的功能。
❷ 現在有一個界面,一個資料庫,實現的功能是界面與資料庫交互,進行增刪改查,如何設計測試用例
1、這個界面能夠輸出(文字、圖片之類的)
2、界面後台能夠連接資料庫(crud操作)
實現上面兩點就可以實現了。 測試用例建議先做模塊單體測試,輸入數據
要涵蓋所有情況。單體測試之後集成測試。輸入大量數據 然後通過腳本測試,
根據輸出的log、輸出 判斷是否存在bug。--》之後就是該bug。循環,直到
沒有bug 或者 bug 幾乎沒有不影響。
❸ 如何使用NUnit測試資料庫相關代碼
[Test]public void YourTest() {
using (TransactionScope scope = new TransactionScope())
{
// your test code here
}}
由於沒有告訴TransactionScope提交,它將自動回滾。即使斷言失敗或引發其他異常,它也能工作。
另一種方法是使用設置創建TransactionScope和拆下叫處理。它減少了一些代碼重復,但完成了同樣的任務。
[TestFixture]public class YourFixture{
private TransactionScope scope;
[SetUp]
public void SetUp()
{
scope = new TransactionScope();
}
[TearDown]
public void TearDown()
{
scope.Dispose();
}
[Test]
public void YourTest()
{
// your test code here
}}
這與單個測試中的Using語句一樣安全,因為NUnit將保證調用teardown。
話雖如此,我確實認為命中資料庫的測試並不是真正的單元測試。我仍然編寫它們,但我認為它們是集成測試。我仍然認為它們提供了價值。我經常使用它們的一個地方是測試LINQtoSQL代碼。
❹ 軟體測試要學什麼資料庫的知識,請教高人!!!!
從測試過程的角度來說我們也可以把資料庫測試分為:
系統測試
傳統軟體系統測試的測試重點是需求覆蓋,而對於我們的資料庫測試同樣也需要對需求覆蓋進行保證。那麼資料庫在初期設計中也需要對這個進行分析,測試。例如存儲過程,視圖,觸發器,約束,規則等我們都需要進行需求的驗證確保這些功能設計是符合需求的.另一方面我們需要確認資料庫設計文檔和最終的資料庫相同,當設計文檔變化時我們同樣要驗證改修改是否落實到資料庫上。
這個階段我們的測試主要通過資料庫設計評審來實現。
集成測試
集成測試是主要針對介面進行的測試工作,從資料庫的角度來說和普通測試稍微有些區別對於資料庫測試來說,需要考慮的是數據項的修改操作、數據項的增加操作、數據項的刪除操作、數據表增加滿、數據表刪除空、刪除空表中的記錄、數據表的並發操作、針對存儲過程的介面測試、結合業務邏輯做關聯表的介面測試。
同樣我們需要對這些介面考慮採用等價類、邊界值、錯誤猜測等方法進行測試。
單元測試
單元測試側重於邏輯覆蓋,相對對於復雜的代碼來說,資料庫開發的單元測試相對簡單些,可以通過語句覆蓋和走讀的方式完成。
系統測試相對來說比較困難,這要求有很高的資料庫設計能力和豐富的資料庫測試經驗。而集成測試和單元測試就相對簡單了。
而我們也可以從測試關注點的角度對資料庫進行分類:
功能測試
對資料庫功能的測試我們可以依賴與工具進行:
DBunit:一款開源的資料庫功能測試框架,可以使用類似與Junit的方式對資料庫的基本操作進行白盒的單元測試,對輸入輸出進行校驗。
QTP:大名鼎鼎的自動測試工具,通過對對象的捕捉識別,我們可以通過QTP來模擬用戶的操作流程,通過其中的校驗方法或者結合資料庫後台的監控對整個資料庫中的數據進行測試。個人覺得比較偏向灰盒。
DataFactory:一款優秀的資料庫數據自動生成工具,通過它你可以輕松的生成任意結構資料庫,對資料庫進行填充,幫助你生成所需要的大量數據從而驗證我們資料庫中的功能是否正確。這是屬於黑盒測試。
資料庫性能雖然我們的硬體最近幾年進步很快,但是我們需要處理的數據以更快的速度在增加。幾億條記錄的表格在現在是司空見慣的,如此龐大的數據量在大量並發連接操作時,我們不能像以前一樣隨意的使用查詢,連接查詢,嵌套查詢,視圖,這些操作如果不當會給系統帶來非常巨大的壓力,嚴重影響系統性能。
性能優化分4部分:
1、物理存儲方面
2、邏輯設計方面
3、資料庫的參數調整
4、SQL語句優化
性能測試:
我們如何對性能方面進行測試呢,業界也提供了很多工具通過資料庫系統的SQL語句分析工具,我們可以分析得到資料庫語句執行的瓶頸,從而優化SQL語句。
Loadrunner:這個不用多說,我們可以通過對協議的編程來對資料庫做壓力測試。
Swingbench:(這是一個重量級別的feature,類似LR,而且非常強大,只不過專門針對oracle而已)資料庫廠商也意識到這點,例如oracle11g已經提供了real applicationtest,提供資料庫性能測試,分析系統的應用瓶頸。
還有很多第三方公司開發了SQL語句優化工具來幫助你自動的進行語句優化工作從而提高執行效率。
安全測試:
軟體日益復雜,而數據又成為了系統中重中之重的核心,從以往對系統的破壞現在更傾向於對數據的獲取和破壞。而資料庫的安全被提到了最前端自從SQL 注入攻擊被發現,冒失萬無一失的資料庫一下從後台變為了前台,而一旦資料庫被攻破,整個系統也會暴露在黑客的手下,通過資料庫強大的存儲過程,黑客可以輕松的獲得整個系統的許可權。而SQL的注入看似簡單缺很難防範,對於安全測試來說,如何防範系統被注入是測試的難點。
業界也有相關的資料庫注入檢測工具,來幫助用戶對自身系統進行安全檢測。
對於這點來說業界也有標准,例如ISO IEC 21827,也叫做SSE CMM 3.0,是CMM和ISO的集成的產物,專門針對系統安全領域的另外一方面,資料庫的健壯性,容錯性和恢復能力也是我們測試的要點
我們也可以發現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安全測試,是一個由簡到繁的過程,也是資料庫測試人員需要逐步掌握的技能,這也是以後公司對資料庫測試人員的要求。
❺ 做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性能測試要不要會寫代碼
要
單元測試就是針對程序內部邏輯的一種測試,至少要看懂代碼,找到基本路徑
集成測試要編寫樁模塊和驅動模塊
系統測試主要就是依據業務了,不要求寫代碼
性能測試,除了錄制腳本外,很多情況還要對腳本進行優化也需要一些開發的知識
❻ 關於軟體測試:結合測試時需要驗證資料庫數據嗎
你的想法是正確的。不需要再去驗證了。我以前沒考慮過這事。希望高級專業人員給您詳細的解答。
❼ 資料庫系統工程師考試的科目內容
1.計算機系統知識
1.1 硬體知識
1.1.1計算機體系結構和主要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CPU和存儲器的組成、性能、基本工作原理
·常用I/O設備、通信設備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
·I/O介面的功能、類型和特點
·CISC/RISC,流水線操作,多處理機,並行處理
1.1.2存儲系統
·虛擬存儲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級存儲體系
·RAID類型和特性
1.1.3 安全性、可靠性與系統性能評測基礎知識
·診斷與容錯
·系統可靠性分析評價
·計算機系統性能評測方法
1.2數據結構與演算法
1.2.1 常用數據結構
·數組(靜態數組、動態數組)
·線性表、鏈表(單向鏈表、雙向鏈表、循環鏈表)
·棧和隊列
·樹(二叉樹、查找樹、平衡樹、遍歷樹、堆)、圖、集合的定義、存儲和操作
·Hash(存儲位置計算、碰撞處理)
1.2.2 常用演算法
·排序演算法、查找演算法、數值計算、字元串處理、數據壓縮演算法、遞歸演算法、圖的相關演算法
·演算法與數據結構的關系,演算法效率,演算法設計,演算法描述(流程圖、偽代碼、決策表),演算法的復雜性
1.3軟體知識
1.3.1操作系統知識
·操作系統的類型、特徵、地位、內核(中斷控制)、進程、線程概念
·處理機管理(狀態轉換、同步與互斥、信號燈、分時輪轉、搶占、死鎖)
·存儲管理(主存保護、動態連接分配、分段、分頁、虛存)
·設備管理(I/O控制、假離線、磁碟調度)
·文件管理(文件目錄、文件的結構和組織、存取方法、存取控制、恢復處理、共享和安全)
·作業管理(作業調度、作業控制語言(JCL)、多道程序設計)
·漢字處理,多媒體處理,人機界面
·網路操作系統和嵌入式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的配置
1.3.2程序設計語言和語言處理程序的知識
· 匯編、編譯、解釋系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工作原理
·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成分:數據、運算、控制和傳輸,程序調用的實現機制
· 各類程序設計語言的主要特點和適用情況
1.4 計算機網路知識
·網路體系結構(網路拓撲、OSI/RM、基本的網路協議)
·傳輸介質,傳輸技術,傳輸方法,傳輸控制
·常用網路設備和各類通信設備
·Client/Server結構、Browser/Server結構、Browser/Web/Datebase結構
·LAN拓撲,存取控制,LAN的組網,LAN間連接,LAN-WAN連接
·網際網路基礎知識及應用
·網路軟體
·網路管理
·網路性能分析
·網路有關的法律、法規
2.資料庫技術
2.1 資料庫技術基礎
2.1.1資料庫模型
·資料庫系統的三級模式(概念模式、外模式、內模式),兩級映像(概念模式/外模式、外模式/內模式)
·資料庫模型:數據模型的組成要素,概念數據模型ER圖(實體、屬性、關系),邏輯數據模型(關系模型、層s次模型、網路模型)
2.1.2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功能和特徵
·主要功能(資料庫定義、資料庫操作、資料庫控制、事務管理、用戶視圖)
·特徵(確保數據獨立性、資料庫存取、同時執行過程、排它控制、故障恢復、安全性、完整性)
·RDB(關系資料庫),OODB(面向對象資料庫),ORDB(對象關系資料庫),NDB(網狀資料庫)
·幾種常用Web資料庫的特點
2.1.3 資料庫系統體系結構
· 集中式資料庫系統
· Client/Server資料庫系統
·並行資料庫系統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
· 對象關系資料庫系統
2.2 數據操作
2.2.1 關系運算
·關系代數運算(並、交、差、笛卡兒積、選擇、投影、連接、除)
·元組演算
·完整性約束
2.2.2 關系資料庫標准語言(SQL)
·SQL的功能與特點
·用SQL進行數據定義(表、視圖、索引、約束)
·用SQL進行數據操作(數據檢索、數據插入/刪除/更新、觸發控制)
·安全性和授權
·程序中的API,嵌入SQL
2.3 資料庫的控制功能
·資料庫事務管理(ACID屬性)
·資料庫備份與恢復技術(UNDO、REDO)
·並發控制
2.4資料庫設計基礎理論
2.4.1 關系資料庫設計
·函數依賴
·規范化(第一範式、第二範式、第三範式、BC範式、第四範式、第五範式)
·模式分解及分解應遵循的原則
2.4.2 對象關系資料庫設計
·嵌套關系、 復雜類型,繼承與引用類型
·與復雜類型有關的查詢
·SQL中的函數與過程
·對象關系
2.5 數據挖掘和數據倉庫基礎知識
·數據挖掘應用和分類
·關聯規則、聚類
·數據倉庫的成分
·數據倉庫的模式
2.6 多媒體基本知識
2.6.1 多媒體技術基本概念
·多媒體系統基礎知識
·常用多媒體文件格式
2.6.2 多媒體壓縮編碼技術
·多媒體壓縮編碼技術
·統計編碼
·預測編碼
·編碼的國際標准
2.6.3多媒體技術應用
·簡單圖形的繪制,圖像文件的處理方法
·音頻和視頻信息的應用
·多媒體應用開發過程
2.7 系統性能知識
·性能計算(響應時間、吞吐量、周轉時間)
·性能指標和性能設計
·性能測試和性能評估
2.8 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
·信息管理、數據處理、輔助設計、科學計算,人工智慧等基礎知識
·遠程通信服務及相關通信協議基礎知識
3. 系統開發和運行維護知識
3.1軟體工程、軟體過程改進和軟體開發項目管理知識
·軟體工程知識
·軟體開發生命周期階段目標和任務
·軟體開發項目基礎知識(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管理等)及其常用管理工具
·主要的軟體開發方法(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對象法、CASE)
·軟體開發工具與環境知識
·軟體質量管理基礎知識
·軟體過程改進基礎知識
·軟體開發過程評估、軟體能力成熟度評估的基礎知識
3.2 系統分析基礎知識
·系統分析的目的和任務
·結構化分析方法(數據流圖(DFD)和數據字典(DD),實體關系圖(ERD),描述加工處理的結構化語言)
·統一建模語言(UML)
·系統規格說明書
3.3系統設計知識
·系統設計的目的和任務
·結構化設計方法和工具(系統流程圖、HIPO圖、控制流程圖)
·系統總體結構設計(總體布局,設計原則,模塊結構設計,數據存取設計,系統配置方案)
·系統詳細設計(代碼設計、資料庫設計、用戶界面設計、處理過程設計)
·系統設計說明書
3.4系統實施知識
·系統實施的主要任務
·結構化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可視化程序設計
·程序設計語言的選擇、程序設計風格
·系統測試的目的、類型,系統測試方法(黑盒測試、白盒測試、灰盒測試)
·測試設計和管理(錯誤曲線、錯誤排除、收斂、注入故障、測試試用例設計、系統測試報告)
·系統轉換基礎知識
3.5 系統運行和維護知識
·系統運行管理知識
·系統維護知識
·系統評價知識
4. 安全性知識
·安全性基本概念(網路安全、操作系統安全、資料庫安全)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計算機犯罪的防範,容災
·訪問控制、防闖入、安全管理措施
·加密與解密機制
·風險分析、風險類型、抗風險措施和內部控制
5.標准化知識
·標准化意識,標准化的發展,標准出台過程
·國際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企業標准基本知識
·代碼標准、文件格式標准、安全標准軟體開發規范和文檔標准
·標准化機構
6.信息化基礎知識
·信息化意識
·全球信息化趨勢、國家信息化戰略、企業信息化戰略和策略
·有關的法律、法規
·遠程教育、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基礎知識
·企業信息資源管理基礎知識
7.計算機專業英語
·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基本詞彙
·能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英文資料 1.資料庫設計
1.1 理解系統需求說明
·了解用戶需求、確定系統范圍
·確定應用系統資料庫的各種關系
·現有環境與新系統環境的關系
·新系統中的數據項、數據字典、數據流
1.2 系統開發的准備
·選擇開發方法,准備開發環境,制訂開發計劃
1.3 設計系統功能
·選擇系統機構,設計各子系統的功能和介面,設計安全性策略、需求和實現方法,制定詳細的工作流和數據流
1.4資料庫設計
1.4.1 設計數據模型
·概念結構設計(設計ER模型)
·邏輯結構設計(轉換成DBMS所能接收的數據模型)
·評審設計
1.4.2 物理結構設計
·設計方法與內容
·存取方法的選擇
·評審設計與性能預測
1.4.3 資料庫實施與維護
·數據載入與應用程序調試
·資料庫試運行
·資料庫運行與維護
1.4.4 資料庫的保護
·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
·資料庫的安全性
·資料庫的完整性
·資料庫的並發控制
1.5 編寫外部設計文檔
·編寫系統說明書(系統配置圖、各子系統關系圖、系統流程圖,系統功能說明、輸入輸出規格說明、數據規格說明、用戶手冊框架)
·設計系統測試要求
1.6 設計評審
2.資料庫應用系統設計
2.1 設計資料庫應用系統結構
·信息系統的架構(如Client/Server)與DBMS
·多用戶資料庫環境(文件伺服器體系結構、Client/Server體系結構)
·大規模資料庫和並行計算機體系結構(SMP、MPP)
·中間件角色和相關工具
·按構件分解,確定構件功能規格以及構件之間的介面
2.2 設計輸入輸出
·屏幕界面設計,設計輸入輸出檢查方法和檢查信息
·資料庫交互與連接(掌握C程序設計語言,以及Java、Visual Basic、Visual C++、PowerBuilder、Delphi中任一種開發工具與資料庫互連的方法(如何與資料庫伺服器溝通))
2.3 設計物理數據
·分析事務在資料庫上運行的頻率和性能要求,確定邏輯數據組織方式、存儲介質,設計索引結構和處理方式
·將邏輯數據結構變換成物理數據結構,計算容量(空間代價),確定存取方法(時間效率)、系統配置(維護代價)並進行優化
2.4 設計安全體系
·明確安全等級
·資料庫的登錄方式
·資料庫訪問
·許可(對象許可、命令許可、授權許可的方法)
2.5應用程序開發
2.5.1 應用程序開發
·選擇應用程序開發平台
·系統實施順序
·框架開發
·基礎小組的程序開發
·源代碼控制
·版本控制
2.5.2 模塊劃分(原則、方法、標准)
2.5.3 編寫程序設計文檔
·模塊規格說明書(功能和介面說明、程序處理邏輯的描述、輸入輸出數據格式的描述)
·測試要求說明書(測試類型和目標,測試用例,測試方法)
2.5.4 程序設計評審
2.6 編寫應用系統設計文檔
·系統配置說明、構件劃分圖、構件間的介面、構件處理說明、屏幕設計文檔、報表設計文檔、程序設計文檔、文件設計文檔、資料庫設計文檔
2.7 設計評審
3. 資料庫應用系統實施
3.1 整個系統的配置與管理
3.2 常用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應用(SQL Server、Oracle、Sybase、DB2、Access或Visual Foxpro)
·創建資料庫
·創建表、創建索引、創建視圖、創建約束、創建UDDT(用戶自定義類型)
·創建和管理觸發器
·建立安全體系
3.3 資料庫應用系統安裝
·擬定系統安裝計劃(考慮費用、客戶關系、雇員關系、後勤關系和風險等因素)
·擬定人力資源使用計劃(組織機構安排的合理性)
·直接安裝(安裝新系統並使系統快速進入運行狀態)
·並行安裝(新舊系統並行運行一段時間)
·階段安裝(經過一系列的步驟和階段使新系統各部分逐步投入運行)
3.4 資料庫應用系統測試
·擬定測試目標、計劃、方法與步驟
·數據載入,准備測試數據
·指導應用程序員進行模塊測試進行驗收
·准備系統集成測試環境測試工具
·寫出資料庫運行測試報告
3.5 培訓與用戶支持
4.資料庫系統的運行和管理
4.1 資料庫系統的運行計劃
·運行策略的確定
·確定資料庫系統報警對象和報警方式
·資料庫系統的管理計劃(執行,故障/恢復,安全性,完整性,用戶培訓和維護)
4.2 資料庫系統的運行和維護
·新舊系統的轉換
·收集和分析報警數據(執行報警、故障報警、安全報警)
·連續穩定的運行
·資料庫維護(資料庫重構、安全視圖的評價和驗證、文檔維護)
·資料庫系統的運行統計(收集、分析、提出改進措施)
·關於運行標准和標准改進一致性的建議
·資料庫系統的審計
4.3 資料庫管理
·數據字典和數據倉庫的管理
·數據完整性維護和管理(實體完整性、參照完整性)
·資料庫物理結構的管理(保證數據不推遲訪問)
·資料庫空間及碎片管理
·備份和恢復(順序、日誌(審計痕跡)、檢查點)
·死鎖管理(集中式、分布式)
·並發控制(可串列性、鎖機制、時間戳、優化)
·數據安全性管理(加密、安全、訪問控制、視圖、有效性確認規則)
·資料庫管理員(DBA)職責
4.4 性能調整
·SQL語句的編碼檢驗
·表設計的評價
·索引的改進
·物理分配的改進
·設備增強
·資料庫性能優化
4.5 用戶支持
·用戶培訓
·售後服務
5. SQL
5.1資料庫語言
·資料庫語言的要素
·資料庫語言的使用方式(互動式和嵌入式)
5.2 SQL概述
·SQL語句的特徵
·SQL語句的基本成分
5.3 資料庫定義
·創建資料庫(Create Datebase)、創建表(Create Table)
·定義數據完整性
·修改表(Alter Table)、刪除表(Drop Table)
·定義索引(Create Index)、刪除索引(Drop Index)
·定義視圖(Create View)、刪除視圖(Drop View)、更新視圖
5.4 數據操作
·Select語句的基本機構
·簡單查詢
·SQL中的選擇、投影
·字元串比較,涉及空值的比較
·日期時間,布爾值,輸出排序
·多表查詢
·避免屬性歧義
·SQL中的連接、並、交、差
·SQL中的元組變數
·子查詢
5.5完整性控制與安全機制
·主鍵(Primary Key)約束
·外鍵(Foreign Key)約束
·屬性值上的約束(Null、Check、Create Domain)
·全局約束(Create Assertions)
·許可權、授權(Grant)、銷權(Revoke)
5.6 創建觸發器(Create Trigger)
5.7 SQL使用方式
·互動式SQL
·嵌入式SQL
·SQL與宿主語言介面(Declare、共享變數、游標、卷游標)
·動態SQL
·API
5.8 SQL 標准化
6. 網路環境下的資料庫
6.1分布式資料庫
6.1.1 分布式資料庫的概念
·分布式資料庫的特點與目標
6.1.2 分布式資料庫的體系結構
·分布式資料庫的模式結構
·數據分布的策略(數據分片、分布透明性)
·分布式資料庫管理系統
6.1.3分布式查詢處理和優化
6.1.4分布式事務管理
·分布式資料庫的恢復(故障、恢復、2段提交、3段提交)
·分布式資料庫的透明性(局部、分裂、復制、處理、並發、執行)
6.1.5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的應用
6.2 網路環境下資料庫系統的設計與實施
·數據的分布設計
·負載均衡設計
·資料庫互連技術
6.3 面向Web的DBMS技術
·三層體系結構
·動態Web網頁
·ASP、JSP、XML的應用
7.資料庫的安全性
7.1 安全性策略的理解
·資料庫視圖的安全性策略
·數據的安全級別(最重要的、重要的、注意、選擇)
7.2資料庫安全測量
·用戶訪問控制(採用口令等)
·程序訪問控制(包含在程序中的SQL命令限制)
·表的訪問控制(視圖機制)
·控制訪問的函數和操作
·外部存儲數據的加密與解密
8. 資料庫發展趨勢與新技術
8.1面向對象資料庫(OODBMS)
8.1.1 OODBMS的特徵
8.1.2 面向對象數據模型
·對象結構、對象類、繼承與多重繼承、對象標識、對象包含、對象嵌套
8.1.3面向對象資料庫語言
8.1.4 對象關系資料庫系統(ORDBMS)
·嵌套關系
·復雜類型
·繼承、引用類型
·與復雜類型有關的查詢
·函數與過程
·面向對象與對象關系
·ORDBMS應用領域
8.2企業資源計劃(ERP)和資料庫
8.2.1 ERP概述
·基本MRP(製造資源計劃)、閉環MRP、ERP
·基本原理、發展趨勢
·ERP設計的總體思路(一個中心、兩類業務、三條干線)
8.2.2 ERP與資料庫
·運行資料庫與ERP數據模型之間的關系
·運行資料庫與ERP資料庫之間的關系
8.2.3 案例分析
8.3決策支持系統的建立
·決策支持系統的概念
·數據倉庫設計
·數據轉移技術
·聯機分析處理(OLAP)技術
·企業決策支持解決方案
·聯機事務處理(OLTP)
❽ 如何對和資料庫交互的功能進行測試用例設計
如何對和資料庫交互的功能進行測試用例設計
1、這個界面能夠輸出(文字、圖片之類的)
2、界面後台能夠連接資料庫(crud操作)
實現上面兩點就可以實現了。 測試用例建議先做模塊單體測試,輸入數據
要涵蓋所有情況。單體測試之後集成測試。輸入大量數據 然後通過腳本測試,
根據輸出的log、輸出 判斷是否存在bug。--》之後就是該bug。循環,直到
沒有bug 或者 bug 幾乎沒有不影響
❾ 資料庫測試在單元和集成階段有什麼區別嗎
謝謝樓上的兄弟,其實各個階段的資料庫測試重點,還真的很難分的很清楚。我想單元測試可能更注重各個模塊對資料庫操作功能的實現和正確性;而集成則更多考慮,並發時對資料庫操作正確性和數據完整性之類的東西吧。
可能是51出來的人都太重理論了吧。我現在做測試,只要一遇到缺乏理論支持的東西,就開始反糊塗。其實很多東西,根本就沒法用一個統一的理論去描述~~
❿ 微服務的集成測試,怎麼做才高效
在傳統的單體架構中,單個服務保存所有的用戶數據,可以校驗用戶,並在認證成功後創建HTTP會話。在微服務架構中,用戶是在和服務集合交互,每個服務都有可能需要知道請求的用戶是誰。一種樸素的解決方案是在微服務系統中應用與單體系統中相同的模式,但是問題就在於如何讓所有的服務訪問用戶的數據。解決這個問題大致兩個思路:若使用共享用戶資料庫時,更新資料庫表會成為一個難題,因為所有服務必須同時升級以便能夠對接修改後的表結構;若將相同的數據分發給所有服務時,當某個用戶已經被認證,如何讓每個服務知曉這個狀態是一個問題。
Borsos指出,單點登錄(SSO)方案可能看起來是一個好主意,但這意味著每個面向用戶的服務都必須與認證服務交互,這會產生大量非常瑣碎的網路流量,同時這個方案實現起來也相當復雜 。 在其他方面,選擇SSO方案安全性會很好,用戶登錄狀態是不透明的,可防止攻擊者從狀態中推斷任何有用的信息。
分布式會話方案,原理主要是將關於用戶認證的信息存儲在共享存儲中,且通常由用戶會話作為key來實現的簡單分布式哈希映射。 當用戶訪問微服務時,用戶數據可以從共享存儲中獲取。 該解決方案的另一個優點是用戶登錄狀態是不透明的。 當使用分布式資料庫時,它也是一個高度可用且可擴展的解決方案。 這種方案的缺點在於共享存儲需要一定保護機制,因此需要通過安全鏈接來訪問,這時解決方案的實現就通常具有相當高的復雜性了。
客戶端令牌方案, 此令牌在客戶端生成,由身份驗證服務進行簽名,並且必須包含足夠的信息,以便可以在所有微服務中建立用戶身份。 令牌會附加到每個請求上,為微服務提供用戶身份驗證。 這種解決方案的安全性相對較好,但身份驗證注銷是一個大問題, 緩解這種情況的方法可以使用短期令牌和頻繁檢查認證服務等。 對於客戶端令牌的編碼方案,Borsos更喜歡使用JSON Web Tokens(JWT),它足夠簡單且庫支持程度也比較好。
客戶端令牌與API網關結合,這個方案意味著所有請求都通過網關,從而有效地隱藏了微服務。 在請求時,網關將原始用戶令牌轉換為內部會話ID令牌。 在這種情況下,注銷就不是問題,因為網關可以在注銷時撤銷用戶的令牌。 這種方案雖然庫支持程度比較好,但實現起來還是可能很復雜。
Borsos建議使用客戶端令牌(使用JWT)和API網關結合的方案,因為這個方案通常使用起來比較容易,且性能也不錯。 SSO方案雖然能滿足需求,但他認為還是應該避免使用。若分布式會話方案所需要的相關技術已經應用在你的場景上,那麼這個方案也是比較有趣的。他同時強調在選擇解決方案時應著重考慮注銷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