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內存資料庫持久化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內存資料庫持久化

發布時間: 2022-04-15 06:53:17

❶ Linux裡面什麼是數據持久化

數據持久化顧名思義就是把程序中的數據以某種形式保存到某存貯介質中,以達到持久化的目的。當程序運行時,一些數據是臨時保存在內存中,一旦退出系統,這些數據就丟失了。那麼,使用某種手段將數據保存在硬碟上或者資料庫中,這樣即使退出系統後又重新啟動系統,那麼這些數據仍然可以重新找回來。


例如管理員向一個用戶管理系統中添加了一個用戶的資料,那麼這個系統需要將新添加的資料保存到資料庫中,否則系統退出或者電腦重啟後該用戶資料就會丟失。將數據從內存保存到資料庫中,這便是數據的持久化。當然,資料庫只是持久化方式中的一種,也可以保存在其他的永久存貯介質中。

圖為數據持久化的過程示意圖。


持久化(Persistence),即把數據(如內存中的對象)保存到可永久保存的存儲設備中(如磁碟)。持久化的主要應用是將內存中的對象存儲在資料庫中,或者存儲在磁碟文件中、XML數據文件中等等。

持久化是將程序數據在持久狀態和瞬時狀態間轉換的機制。

DBC就是一種持久化機制。文件IO也是一種持久化機制。

日常持久化的方法

在一定周期內保持不變就是持久化,持久化是針對時間來說的。資料庫中的數據就是持久化了的數據,只要你不去刪除或修改。比如在瀏覽器中一次Session會話中Session對象變數也是不變的,是Session容器中持久化。對象持久化的方式有很多種,根據周期不同有,page,Session,Application。對象序列化機制對於需要將對象的狀態保存到文件中,而後能夠通過讀入對象狀態來重新構造對象,恢復程序狀態. 對象序列化的過程是對象持久化的方法之一,把對象保存到文件中。

簡單的理解持久化可以在二個層面:應用層和系統層、

應用層

如果關閉(shutdown)你的應用然後重新啟動則先前的數據依然存在。

系統層

如果關閉(shutdown)你的系統(電腦)然後重新啟動則先前的數據依然存在。

持久化是一種對象服務實現至少3個介面

,就是把內存中的對象保存到外存中,讓以後能夠取回。需要實現至少3個介面:

void Save(object o) 把一個對象保存到外存中

Object Load(object oid) 通過對象標識從外存中取回對象

boolExists(object oid) 檢查外存中是否存在某個對象.

類似概念序列化

我們先跳開一下,看看另一個類似的有用概念:序列化Serialize也是一種對象服務,就是把內存中的對象序列化成流、或者把流反序列化成對象。需要實現2個介面:

void Serialize(Stream stream,object o) 把對象序列化到流中

object Deserialize(Stream stream) 把流反序列化成對象

序列化和持久化很相似,有些人甚至混為一談,其實還是有區別的,序列化是為了解決對象的傳輸問題,傳輸可以在線程之間、進程之間、內存外存之間、主機之間進行。我之所以在這里提到序列化,是因為我們可以利用序列化來輔助持久化,可以說凡是可以持久化的對象都可以序列化,因為序列化相對容易一些(也不是很容易),所以主流的軟體基礎設施,比如.net和java,已經把序列化的框架完成了。

持久化方案可以分為關系資料庫方案、文件方案、對象資料庫方案、xml資料庫方案

現今主流的持久化方案是關系資料庫方案,

關系資料庫方案不僅解決了並發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關系資料庫還提供了持久化服務之外的價值:統計分析功能。剛才我說到,凡是可以序列化的對象都可以持久化,極端的說,我們可以只建立一個表Object(OID,Bytes),但基本上沒有人這么做,因為一旦這樣,我們就失去了關系資料庫額外的統計分析功能。關系資料庫和面向對象之間有一條鴻溝,因為二者模式不匹配,所以就存在一個OR映射問題。


Redis支持兩種數據持久化方式:rdb方式和aof方式。前者會根據配置的規則定時將內存中的數據持久化到硬碟上,後者則是在每次執行寫命令之後將命令記錄下來。兩種持久化方式可以單獨使用,但是通常會將兩者結合使用。

1、RDB方式

RDB方式的持久化是通過快照的方式完成的。當符合某種規則時,會將內存中的數據全量生成一份副本存儲到硬碟上,這個過程稱作」快照」,redis默認開啟該持久化功能,具體配置如下: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rdbcompression yes

rdbchecksum yes

dbfilename mp.rdb

#文件名稱

dir ./

#rdb文件存放路徑

配置後系統會自動進行快照,save 60 10000表示60秒內有10000次寫入,那麼就會調用bgsave

除了系統自動進行快照外,我們也可以手動執行SAVE或BGSAVE命令主動進行快照操作:

執行SAVE或BGSAVE命令

執行FLUSHALL命令

2、AOF方式

在使用Redis存儲非臨時數據時,一般都需要打開AOF持久化來降低進程終止導致的數據丟失,AOF可以將Redis執行的每一條寫命令追加到硬碟文件中,這一過程會降低Redis的性能。

默認情況下,Redis沒有開啟AOF(append only file)持久化功能,可以通過在配置文件中作如下配置啟用:

appendonly no #是否開啟aof,開啟時將no改為yes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持久化文件名稱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當前AOF文件大小是上次日誌重寫得到AOF文件大小的二倍時,自動啟動新的日誌重寫過程。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當前AOF文件啟動新的日誌重寫過程的最小值,避免剛剛啟動Reids時由於文件尺寸較小導致頻繁的重寫。

appendfsync :everysec (推薦配置)

#持久化策略

always (同步持久化,每次發生數據變更會被立即記錄到磁碟,性能差但數據完整性比較好)

everysec (非同步操作,每秒記錄,如果一秒鍾內宕機,有數據丟失)

no (將緩存回寫的策略交給系統,linux 默認是30秒將緩沖區的數據回寫硬碟的)

一般來說可以考慮同時使用兩種持久化方案.

❷ linux上怎麼配置redis的aof持久化

Redis 持久化和配置文件
Reids 持久化
Redis提供了兩種持久化的方式,分別是RDB(Redis DataBase)和AOF(Append Only File)。
RDB,簡而言之,就是在不同的時間點,將redis存儲的數據生成快照並存儲到磁碟等介質上。
AOF,則是換了一個角度來實現持久化,那就是將redis執行過的所有寫指令記錄下來,在下次redis重新啟動時,只要把這些寫指令從前到後再重復執行一遍,就可以實現數據恢復了。
其實RDB和AOF兩種方式也可以同時使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redis重啟的話,則會優先採用AOF方式來進行數據恢復,這是因為AOF方式的數據恢復完整度更高。
如果你沒有數據持久化的需求,也完全可以關閉RDB和AOF方式,這樣的話,redis將變成一個純內存資料庫,就像memcache一樣。
redis配置文件
daemonize no # 默認情況下,redis並不是以daemon形式來運行的。通過daemonize配置項可以控制redis的運行形式
pidfile /path/to/redis.pid #當以daemon形式運行時,redis會生成一個pid文件,默認會生成在/var/run/redis.pid
bind 192.168.1.2 10.8.4.2 # 指定綁定的ip,可以有多個
port 6379 #指定監聽埠
unixsocket /tmp/redis.sock #也可以監聽socket
unixsocketperm 755 #當監聽socket時可以指定許可權為755
timeout 0 #當一個redis-client一直沒有請求發向server端,那麼server端有權主動關閉這個連接,可以通過timeout來設置「空閑超時時限」,0表示永不關閉。
Redis通用配置
tcp-keepalive0 #TCP連接保活策略,可以通過tcp-keepalive配置項來進行設置,單位為秒,假如設置為60秒,則server端會每60秒向連接空閑的客戶端發起一次ACK請求,以檢查客戶端是否已經掛掉,對於無響應的客戶端則會關閉其連接。如果設置為0,則不會進行保活檢測。
loglevelnotice #日誌級別,有四種debug, verbose, notice, warning
logfile「」 #定義日誌路徑,
syslog-identredis #如果希望日誌列印到syslog中,通過syslog-enabled來控制。另外,syslog-ident還可以讓你指定syslog里的日誌標志。
syslog-facility local0 #指定syslog的設備,可以是USER或者local0-local7
databases 16 #設置資料庫的總數量
Redis快照配置(rdb持久化)
save 900 1 #表示每15分鍾且至少有1個key改變,就觸發一次持久化
save 300 10 #表示每5分鍾且至少有10個key改變,就觸發一次持久化
save 60 10000 #表示每60秒至少有10000個key改變,就觸發一次持久
save 「」 #這樣可以禁用rdb持久化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rdb持久化寫入磁碟避免不了會出現失敗的情況,默認一旦出現失敗,redis會馬上停止寫操作。如果你覺得無所謂,那就可以使用該選項關閉這個功能。
rdbcompressionyes #是否要壓縮
rdbchecksumyes #是否進行數據校驗
dbfilenamemp.rdb #定義快照文件的名字
dir ./ #定義快照文件儲存路勁
Redis安全相關配置
requirepassaminglinux
#設置redis-server的密碼
rename-command CONFIG aminglinux.config
#將CONFIG命令更名為aminglinux.config,這樣可以避免誤操作,但如果使用了AOF持久化,建議不要啟用該功能
rename-command CONFIG 「」
#也可以後面定義為空,這樣就禁掉了該CONFIG命令
Redis限制相關配置
maxclients10000 #限制最大客戶端連接數
maxmemory<bytes> #設定最大內存使用數,單位是byte
maxmemory-policy volatile-lru#指定內存移除規則
maxmemory-samples 3 #LRU演算法和最小TTL演算法都並非是精確的演算法,而是估算值。所以你可以設置樣本的大小。假如redis默認會檢查三個key並選擇其中LRU的那個,那麼你可以改變這個key樣本的數量。
Redis AOF持久化相關配置
appendonlyno #如果是no,則開啟aof持久化
appendfilename「appendonly.aof」 #指定aof文件名字
appendfsynceverysec#指定fsync()調用模式,有三種no(不調用fsync),always(每次寫都會調用fsync),everysec(每秒鍾調用一次fsync)。第一種最快,第二種數據最安全,但性能會差一些,第三種為這種方案,默認為第三種。
no-appendfsync-on-rewrite no #使用no,可以避免當寫入量非常大時的磁碟io阻塞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 #規定什麼情況下會觸發aof重寫。該值為一個比例,10表示當aof文件增幅達到10%時則會觸發重寫機制。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重寫會有一個條件,就是不能低於64Mb
Redis 慢日誌相關配置
針對慢日誌,你可以設置兩個參數,一個是執行時長,單位是微秒,另一個是慢日誌的長度。當一個新的命令被寫入日誌時,最老的一條會從命令日誌隊列中被移除。

❸ redis怎麼持久化

redis是一個支持持久化的內存資料庫,也就是說redis需要經常將內存中的數據同步到磁碟來保證持久化。redis支持四種持久化方式,一是 Snapshotting(快照)也是默認方式;二是Append-only file(縮寫aof)的方式;三是虛擬內存方式;四是diskstore方式。下面分別介紹之。

❹ 什麼叫「持久化對象」

持久化(Persistence),即把數據(如內存中的對象)保存到可永久保存的存儲設備中(如磁碟)。持久化的主要應用是將內存中的對象存儲在關系型的資料庫中,當然也可以存儲在磁碟文件中、XML數據文件中等等。

關鍵就是內存的數據會丟失,所以我們要把它保存在存儲設備中,以便下次需要的時候可以再把數據取出來

其實說白點 就是把數據存到硬碟上不會丟失的地方。

❺ 持久化類和持久化對象分別指什麼有什麼作用區別

首先持久化作用是將程序數據在持久狀態和瞬時狀態間轉換的機制。即把數據(如內存中的對象)保存到可永久保存的存儲設備中(如磁碟)。持久化的主要應用是將內存中的對象存儲在關系型的資料庫中,當然也可以存儲在磁碟文件中、XML數據文件中等等。

一般來說,持久化類(persistent class):可以被hibernate保存到資料庫,並且從資料庫讀取的類。
持久化類:是指其實例需要被Hibernate持久化到資料庫中的類。持久化類符合JavaBean的規范,包含一些屬性,以及與之對應的getXXX()和setXXX()方法。而持久化對象就是把對象保存至資料庫或者文件中。
區別就是:持久化類是能夠實現持久化的類-也就是該類符合JavaBean的規范和持久化標準的一些操作。而持久化對象就是:持久化類的實例對象,並且將至保存到資料庫或者文件中。

❻ 什麼是持久化

http://ke..com/view/1101383.htm

持久化(Persistence),即把數據(如內存中的對象)保存到可永久保存的存儲設備中(如磁碟)。持久化的主要應用是將內存中的對象存儲在關系型的資料庫中,當然也可以存儲在磁碟文件中、XML數據文件中等等。

關鍵就是內存的數據會丟失,所以我們要把它保存在存儲設備中,以便下次需要的時候可以再把數據取出來

❼ 如何在數據失效前把數據持久化到資料庫裡面

長期存儲數據,即把數據(如內存中的)保存到可永久保存的存儲設備中(如硬碟、U盤),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持久化。
常用持久化的方案有資料庫、XML文件和文件存儲。
資料庫是按照數據結構來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後文不再做詳細介紹。
XML是可擴展標記語言,最早是為了簡化Internet的文檔數據傳輸,它提供統一的語法格式來描述數據的結構,通常XML文件用於一些少量且無特殊類型要求的文本存儲。示例代碼使用W3C標準的介面生成XML:
import java.io.FileOutputStream;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javax.xml.parsers.DocumentBuilderFactory;import javax.xml.transform.OutputKeys;import javax.xml.transform.Transformer;import javax.xml.transform.TransformerFactory;import javax.xml.transform.dom.DOMSource;import javax.xml.transform.stream.StreamResult; import org.w3c.dom.Document;import org.w3c.dom.Element; public class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Document document = DocumentBuilderFactory.newInstance().newDocumentBuilder().newDocument(); //創建根節點為students的<a href="https://www..com/s?wd=XML%E6%96%87%E4%BB%B6&tn=44039180_cpr&fenlei=-bIi4WUvYETgN-TLwGUv3EPHmkPWn1rHmk" target="_blank" class="-highlight">XML文件</a> Element student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tudents"); document.appendChild(students); //在根節點下創建一個子節點學生 Element studen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tudent"); students.appendChild(student); //創建節點學生姓名,值為張三 Element name = document.createElement("name"); name.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張三")); student.appendChild(name); //創建節點學生年齡,值為18 Element age = document.createElement("age"); age.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18")); student.appendChild(age); //創建節點學生編號,值為150101 Element number = document.createElement("number"); number.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150101")); student.appendChild(number); //在根節點下創建第二個子節點學生 studen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tudent"); students.appendChild(student); //創建節點學生姓名,值為李四 name = document.createElement("name"); name.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李四")); student.appendChild(name); //創建節點學生年齡,值為20 age = document.createElement("age"); age.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20")); student.appendChild(age); //創建節點學生編號,值為150102 number = document.createElement("number"); number.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150102")); student.appendChild(number); //將XML文件保存到硬碟 Transformer transformer = TransformerFactory.newInstance().newTransformer(); transformer.setOutputProperty(OutputKeys.ENCODING, "utf-8"); transformer.setOutputProperty(OutputKeys.INDENT, "yes"); PrintWriter writer = new PrintWriter(new FileOutputStream("/home/test.xml")); transformer.transform(new DOMSource(document), new StreamResult(writer)); }}

無論是資料庫還是XML文件,它們都使用了能讓數據快速方便進出的標准規范。其它文件如propeties、json,都可以使用類似XML的方式來打包數據,然後通過Java豐富的io流介面保存到磁碟中。

❽ 怎麼設置redis key持久化

Redis是一個支持持久化的內存資料庫,也就是說redis需要經常將內存中的數據同步到磁碟來保證持久化。
一是 Snapshotting(快照)也是默認方式;
二是Append-only file(縮寫aof)的方式;
三是虛擬內存方式;四是diskstore方式。

❾ 什麼是數據持久化

數據持久層就是把數據保存到可掉電式存儲設備中。
所屬是三層結構。
J2EE的三層結構是指表示層(Presentation),業務邏輯層(Business Logic)以及基礎架構層(Infrastructure),這樣的劃分非常經典,但是在實際的項目開發法中,開發者通常對三層結構進行擴展來滿足一些項目的具體要求,一個最常用的擴展就是將三層體系擴展為五層體系,即表示層(Presentation)、控制/中介層(Controller/Mediator)、領域層(Domain)、數據持久層(Data Persistence)和數據源層(Data Source)。

控制/中介層位於表示層和領域層之間,數據持久層位於領域層和基礎架構層之間。由於對象範例和關系範例這兩大領域之間存在「阻抗不匹配」,所以把數據持久層單獨作為J2EE體系的一個層提出來的原因就是能夠在對象-關系資料庫之間提供一個成功的企業級映射解決方案,盡最大可能彌補這兩種範例之間的差異。

❿ 什麼是數據持久化為什麼要持久化

數據持久化就是將內存中的數據模型轉換為存儲模型,以及將存儲模型轉換為內存中的數據模型的統稱. 數據模型可以是任何數據結構或對象模型,存儲模型可以是關系模型、XML、二進制流等。cmp和Hibernate只是對象模型到關系模型之間轉換的不同實現。

數據持久化對象的基本操作有:保存、更新、刪除、查詢等。

Hibernate框架中數據持久化機制:

在業務程序與資料庫之間,Hibernate框架使用Session會話,來完成數據的提交、更新、刪除、查詢等等。

1、向資料庫提交數據

在程序中保存對象時,會把數據保存到Session會話中,然後根據框架的配置文件,自動或手動決定什麼時候把這種保存提交到資料庫。

2、從資料庫中查詢數據

在查詢數據之前,需要清理緩存(手動清理,或者通過配置文件框架自動清理)清理緩存的目的是為了使Session會話中的數據與資料庫中的數據保持一致。然後程序只需要查詢Session會話中的數據即可。

(10)內存資料庫持久化擴展閱讀:

使用數據持久化有以下好處:

1、程序代碼重用性強,即使更換資料庫,只需要更改配置文件,不必重寫程序代碼。

2、業務邏輯代碼可讀性強,在代碼中不會有大量的SQL語言,提高程序的可讀性。

3、持久化技術可以自動優化,以減少對資料庫的訪問量,提高程序運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