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軟體項目中資料庫怎麼管理
從兩方面著手:
1、定義版本基線。一切以基線為准,所有變更統一管理,變更通過申請體現到基線上,每隔一段時間根據基線版本同步開發環境;
2、專人管理。
Ⅱ 事務操作對應於資料庫怎麼管理
事務操作是對於一系列資料庫操作行為進行管理的過程,當多用戶同時訪問或修改同一數據資源時,如不進行事務控制,可能會造成一個用戶的行為結果導致另一個用戶使用的數據無效的問題,因此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關系資料庫的事務進行適當的干預與調整。
2.2.1隔離級別設置絕大多數主流的資料庫伺服器的默認事務隔離級別是提交讀(ReadCommitted),輕巧型開源資料庫Mysql則不在此范圍之列,MySQL默認的事務隔離級別是可重復讀(RepeatableRead)。在實際應用中,資料庫的事務隔離級別是可以修改的,也往往需要根據實際場景進行查詢、變更等操作。
1.查詢事務隔離級別全局事務隔離級別(整個資料庫)的查詢語法是:SELECT@@global.tx_isolation在命令行輸入以上命令便可以查詢看到資料庫的事務隔離級別為REPEATABLE−READ,前面提到,關系資料庫的事務模型有顯式事務、隱式事務和自動事務三種類型,當使用顯式事務模型進行事務控制時,需手動開啟、提交、回滾事務。顯式事務能夠更靈活地根據實際需要對關系資料庫進行底層的操作控制,更有利於實現復雜、細粒度的功能需求。
1.語法命令((1)開啟事務MySQL開啟一個事務的語法是:方式一:starttransaction方式二:begin(2)提交事務MySQL提交一個事務的語法是:commit)回滾事務MySQL回滾一個事務的語法是:rollback
user數據表
user.sql
user.sql續
(2)第一個MySQL客戶端連接到資料庫伺服器,手動開啟事務,進行一個update操作,但未提交或回滾事務,如圖2−4所示。
客戶端1更新操作
(3)第二個MySQL客戶端連接到資料庫伺服器,檢索上面被更新的記錄,可以看到數據還是未做update操作前的數據,如圖2−5所示。
客戶端2查詢操作((1)
(4)再回到第一個MySQL客戶端,手動提交事務,如圖2−6所示。
客戶端1提交事務操作
(5)回到第二個MySQL客戶端,重新檢索上面被更新的記錄,可以看到數據已經是update操作後的數據,如圖2−7所示。
客戶端2查詢操作(2)
由於資料庫的事務隔離級別是提交讀(ReadCommitted),一個事務對數據資源的操作只有提交後才能被其他事務讀取到;所以步驟(3)所讀取的數據還是舊數據,步驟(5)所讀取的數據則是新數據。
Ⅲ 資料庫管理員對資料庫進行監控和調優的目的是什麼
一句話總結,目的為了讓資料庫穩定高效的運行。其次安全也不容忽略。
Ⅳ 資料庫檢查技術在土地變更調查中的應用研究
高梅 王斌
(荊州市國土資源局,荊州,434000)
摘要:本文以荊州市應用資料庫檢查技術進行土地變更調查為例,介紹了變更資料庫建設的技術流程,變更資料庫檢查的內容、方法及程序,為資料庫檢查技術在土地變更調查中的應用提供借鑒。
關鍵詞:資料庫;土地變更調查
1 引言
准確的土地調查數據資料,是正確認識土地國情、國力的前提,也是制定科學的土地政策,合理利用和科學管理土地,有效監管土地市場,確保國民經濟持續、協調發展和社會安定團結的重要基礎。1998年《土地管理法》修訂時,又對土地調查制度作出規定:「國家建立土地調查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進行土地調查。土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應當配合調查,並提供有關資料。」
而土地部門自建立以來,開展了大量城鎮地籍調查、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建設用地勘測定界、土地權屬調查、土壤調查等工作,完成了第一輪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及變更調查等許多基礎性技術工作。各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根據國土資源部對「數字國土工程」的規劃和對國土資源信息化管理的具體工作要求,都相繼建立土地利用現狀資料庫,從而將廣義上的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工作,通過土地信息系統的管理功能簡化為主要是同步進行土地變更調查,以滿足科學管理土地的統一性、現勢性、實用性要求。
為了進一步規范和提高土地變更調查工作數據的准確性,本文就在荊州市土地利用變更調查中資料庫檢查技術的應用與各位專家和同行做一次交流和探討。
2 荊州市土地利用現狀概要
荊州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全市建設用地增幅較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很大,土地利用現狀變化顯著。近年來,根據國土資源部的要求,進行了年度的變更調查,使土地變更調查工作步入了日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軌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由於變更時間跨度長、技術陳舊、沒有及時進行圖件更新和數據同步等原因,造成土地利用現狀現勢性較差,圖、數、實地不一致,在實際應用中不能准確反映土地利用現狀,難以適應新時期土地管理和經濟建設的新要求。
2001年5月按照國土資源部《2000年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計劃》和《關於報送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荊州市承擔了基礎圖件與數據更新項目的試點任務,結合荊州市的實際,荊州市國土資源信息中心採用武漢瑞得信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瑞得公司」)開發的GIS軟體和土地利用現狀管理信息系統軟體,先後完成了荊州市1988年土地利用現狀資料庫和2001年變更資料庫的建設,之後每年按要求及時統一進行數據更新,基本實現了土地利用現狀數據的動態管理。
3 變更資料庫建設的技術流程
在以2001年土地利用現狀資料庫為本庫的基礎上,根據2001~2005年所收集匯總的土地變更調查數據資料,建立變更資料庫——即2005年土地利用現狀資料庫。變更資料庫建庫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變更資料庫建庫流程
4 變更資料庫檢查內容
同初始資料庫一樣,變更資料庫的檢查,也是對變更調查工作流程中每一個階段生成的數據成果進行自我檢查、糾正錯誤、保證資料庫的質量技術手段。
4.1 資料預處理階段
4.1.1 建庫基礎資料檢查
該項工作主要是對建庫所用的土地變更調查基礎資料進行統計、核查,看是否符合建庫的要求。
(1)荊州市國土資源局信息中心提供建庫的變更圖件資料為2001年土地利用現狀圖生成的藍曬圖(標准分幅),該藍曬圖上標示出了2001~2005年的變更圖斑(點狀、面狀、線狀圖斑),共有120張變更圖紙(89 幅標准分幅圖)。
首先對變更圖件資料中的以下內容進行檢查:①變更圖斑是否完整,有無未閉合情況;②變更圖斑中圖斑號、地類號標注是否正確,變更圖斑編號是否符合規定;③跨村界、鄉鎮界的變更圖斑接邊情況(例在檢查中發現宜黃高速公路荊州段中涉及變更眾多圖斑,由於判讀地物產生誤差,各鄉鎮之間的高速路出現不銜接的情況,到實地進行地調後及時更正。);④變更圖斑內線狀地物處理情況等。對部分圖紙不符合《縣(市)級土地利用資料庫建設技術規范》要求的,必須由技術人員對其進行重新實地調繪、轉繪,然後再提交作業人員進行數據採集。
(2)根據圖歷簿填寫內容的要求,逐項認真填寫,並檢查變更標准分幅圖圖紙質量。
(3)對各部門提供的屬性資料進行整理,對不完整的資料要求相關部門進行補充完善。
4.1.2 圖件掃描質量檢查
因為變更圖紙是由2001年薄膜圖藍曬而成的紙質圖,圖面不是很清晰,且已經用了幾年的時間,變形和圖面磨損都比較大,給變更數據的採集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對變更底圖的掃描質量要求就比初始薄膜圖掃描的要求更高。
圖件掃描的解析度不能低於300dpi,256 灰度掃描,圖紙不清楚時可採用400dpi 或更高的解析度進行掃描。掃描前必須進行掃描儀系統誤差的檢查和處理,盡量減小系統誤差對整個底圖質量的影響。對於一些局部變形較大的圖紙在掃描的時候須進行特殊的處理,主要是採用分塊掃描、校整的辦法進行處理。
4.1.3 底圖校正質量檢查
使用瑞得公司矢量化軟體RDSCAN,對掃描並經預處理過的底圖進行圖幅校正和坐標系轉換。在圖幅校正中將每幅圖的圖廓計算邊長與其標准邊長進行比較,對誤差較大的圖紙進行分析,並協同技術人員解決。
4.1.4 底圖拼接質量檢查
瑞得土地利用現狀資料庫管理系統 RDLUS 對數據的管理採用的是「市—縣—鄉—村」行政級管理模式,所以在進行底圖拼接質量的檢查時主要是看相鄰底圖的接邊情況是否良好,對於拼接誤差較大的圖幅要進行較整、處理。檢查底圖拼接一般誤差主要表現為以下兩種類型:
(1)兩端的內圖廓拼接較好,但圖幅中間的圖斑線拼接有誤差(如圖2a)。這種情況可採用對每幅圖分塊掃描拼接以減小圖幅間的拼接誤差。
(2)兩圖幅中公里格網線之間拼接良好,但地物拼接誤差較大(如圖2b)。這種情況僅通過對底圖進行較整以提高地物之間的接邊精度是行不通的,只能在矢量變更數據採集時通過「取中採集」的原則來減小地物拼界接差造成的不良影響。
圖2 底圖拼接誤差示意圖
4.1.5 階段性數據成果檢查
檢查階段性數據成果是否保存為最新最完整的數據,並進行異地備份。該階段數據處理過程中遇到的資料問題和重大的技術問題以及處理方法等是否進行了詳細的記載。
4.2 矢量變更數據採集階段
4.2.1 真實行政界線矢量變更數據檢查
核實真實有效的村權屬界線,嚴格核查原詳查接邊情況表,明確工作界線,達到全市無縫化是初始資料庫中最基礎環節,所有數據均按村為單位統計匯總。凡是掃描匯總後圖上村轄區總面積與村台賬的差值超過該村台賬面積1%的,必須有針對性地找出問題(村與村間不重合,多是原來所屬的行政區劃不同,接連存在爭議造成的,要求到實地核實後加以改正),並要求所有的村在列印圖上都有檢查人及審核人簽字,並蓋該鎮土管所公章認可。變更資料庫建設若不涉及行政界線調整,則可省略此步驟。
4.2.2 圖斑矢量變更數據檢查
(1)根據《技術規范》的要求,非行政區劃採集的絕對誤差必須小於0.3mm。圖斑矢量變更數據採集完成之後,要檢查其絕對誤差,對超過限差的變更數據應進行修正。因為變更藍曬圖有變形,與初始建庫所用的薄膜圖不能完全吻合,所以將2001年初始矢量數據引入到變更藍曬底圖上以後,部分矢量數據與變更藍曬底圖之間有偏差。針對該問題,在變更矢量數據採集時的處理原則是:①以2001年初始矢量數據線劃為准,盡量保持其不變,然後根據變更藍曬底圖進行矢量數據修改。②如果2001年初始矢量數據圖斑線劃與變更底圖圖斑線不吻合,則需要沿著變更圖斑線採集數據,應採用「平行位移的」辦法,數據採集時可以偏離變更底圖圖斑線,以保證變更圖斑面積盡量准確。
(2)以行政村為單位檢查圖斑與真實行政界線之間以及圖斑與圖斑之間的無縫化。①檢查變更圖斑矢量化數據的屬性是否與底圖上圖斑的屬性一致,主要是檢查變更圖斑的地類代碼輸入是否正確,圖斑編號是否與底圖一致,如果因為重號的問題改變了原來的圖斑編號,要查看是否按照作業規范的要求進行編號並做了記錄。②檢查變更過的線狀地物的分段是否與底圖一致且合理,線狀地物的寬度輸入是否正確。③檢查穿過變更圖斑的線狀地物的處理是否正確。A.道路遇到70大類的變更圖斑時一般應截斷處理,遇到其他地類一般應保留;B.溝渠遇到70大類的變更圖斑時一般應保留,遇到50類一般應截斷處理,遇到其他地類一般予以保留。
4.2.3 背景界線矢量數據檢查
因變更資料庫建設不涉及行政界線調整,故不需檢查。
4.2.4 地物矢量數據檢查
(1)根據《技術規范》的要求,非行政區劃採集的絕對誤差必須小於0.3mm,檢查時對超過限差的數據進行修改。
(2)要檢查變更地物矢量化是否有丟漏。
4.2.5 階段性數據成果檢查
(1)檢查階段性數據成果是否保存為最新最完整的數據,且進行異地備份。
(2)該階段數據處理過程中遇到的資料問題和重大的技術問題以及處理方法等是否進行了詳細的記載。
4.3 矢量變更數據入庫階段
4.3.1 矢量數據拓撲檢查
該步工作由瑞得土地利用現狀資料庫管理系統 RDLUS 自動完成。如果拓撲檢查有錯誤,返回進行修改,直到拓撲檢查沒有錯誤為止。
4.3.2 資料庫正確性檢查
(1)檢查變更資料庫中的權屬目錄、轄區目錄、圖斑地類、系統分類設置是否符合《技術規范》要求和荊州市實際情況。變更後的圖件首先列印出圖幅接合表,將89 幅圖幅落實到每個檢查人員,並在接合表上標明責任人後,由責任人著重檢查以下幾項內容:①本圖幅與周邊圖幅的接邊情況:圖幅每邊都由本圖幅檢查人與相鄰邊檢查人進行圖幅接邊檢查,經過核對無誤後由雙方簽字認可;②真實行政界線是否正確:根據村界處的現狀地物和背景村界的調繪情況判斷真實行政界線的位置,並檢查背景村界是否正確;③線狀地物是否丟漏:檢查是否有丟掉線狀地物完全沒有進行矢量化和線狀地物少做一段不完整現象;④線狀地物屬性錯誤:檢查農路、公路與溝渠屬性是否賦反;⑤圖斑無明顯界線的劃分是否符合現狀;⑥圖斑號與地類號是否與薄膜圖一致,圖斑的權屬單位、權屬性質是否正確;⑦兩圖核對是否有明顯跑線超標的情況等並以圖幅為單位做好記錄。檢查過程中發現變更圖紙容易出現以下四類問題:①掉漏應變更圖斑;②變更圖斑中應保留的島狀圖斑未予以保留;③應進行變更的圖斑未合並入新圖斑;④線狀地物取捨有差異。
(2)檢查資料庫運行是否正常,各種圖件是否能正常查詢出來,主要有以下圖件:①89 標准分幅圖;②320 幅村土地利用現狀圖;③19 幅鄉土地利用現狀圖;④19 幅鄉或村行政邊界圖;⑤全市行政邊界及分幅信息結合圖。
(3)按照《技術規范》所要求的各類統計報表是否能正常統計並列印出來:①2005年土地利用現狀統計台賬;②2005年土地利用現狀鄉統計簿一、二、三;③外單位面積統計表;④本村集體面積統計表;⑤村轄區面積表;⑥鄉單位面積匯總表;⑦年度變更平衡表。
(4)從資料庫中查詢出土地利用現狀標准分幅圖並輸出進行疊加檢查,檢查其是否與建庫資料標准分幅圖一致,如果有錯、漏,返回「矢量變更數據採集」階段進行數據修正,然後重新入庫。
4.3.3 計算機量算面積與變更調查量算面積的對比檢查
通過該項檢查工作,分析造成面積差異的可能原因(包括建庫資料中存在的問題和數據採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按照 《技術規范》 13.2.9 的要求 原始調查轄區總面積與計算機量算面積的誤差控制在1%以內;計算機圖幅量算面積與理論面積的相對誤差控制在0.1%以內。
(2)按照 《技術規范》 14.3.2.8 的要求 原始調查全轄區一級地類面積與計算機量算面積相對誤差超過2.5%或者詳查轄區總面積與計算機量算面積的相對誤差超過1%時,應提交補充說明。
(3)計算機量算面積與調查量算面積存在一定的差異,是由於兩者在面積量算方法和量算匯總的過程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但不能排除數據採集過程中產生的錯誤或者誤差造成的面積差異。因此,為了查找出面積問題的真正原因所在,應將面積對比分析細化到以行政村為單位進行。
4.3.4 階段性數據成果檢查
(1)檢查輸出的鄉土地利用現狀圖和標准分幅土地利用現狀圖,看圖幅上的要素和圖面的整飾是否符合《技術規范》的要求。
(2)檢查提交的各種統計報表是否符合《技術規范》的要求。
(3)階段性數據成果是否保存為最新最完整的數據,且進行異地備份。
(4)該階段數據處理過程中遇到的資料問題和重大的技術問題以及處理方法等是否進行了詳細的記載。
5 檢查方法與程序
5.1 檢查程序
檢查流程圖如圖3所示:
圖3 變更資料庫檢查流程
5.2 檢查方法
目前,在「3 S」技術(遙感技術 RS、全球定位系統技術 GP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GIS)未能全面推廣應用的條件下,通過以下所述手工比對和數據檢驗手段的方法能解決單純航片轉繪無法確定村級行政界線等實際問題,更能准確描述圖、數、地的現狀,確保資料庫質量。
須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即三檢一驗制度。每道工序作業員首先進行自檢和互檢,然後提交專業檢查人員,關鍵環節交由國土資源局檢查,三檢合格後,方可進入下一環節。從而保證質量,避免出現較大的返工現象。
5.2.1 作業過程中的自檢和互檢
按照建庫作業流程,對於每一個數據單位的數據成果,都要按照《技術規范》的要求經過作業員自檢、項目組長檢查、數據檢查員三次檢查,無誤後才能保存為階段性數據成果,提交技術人員檢查。
5.2.2 列印、輸出相關圖形數據進行圖形套合檢查
通過矢量數據採集階段對數據的檢查修正處理,矢量數據與變更資料的一致性已經基本得到保證,但是並不能保證在數據採集過程中無任何錯誤或者誤差,應列印輸出標准分幅圖進行疊加檢查,進一步排查錯誤。
(1)資料庫建立完成後,查詢出每一個村、鄉土地利用現狀圖、標准分幅現狀圖疊加變更底圖進行檢查。
(2)列印出標准分幅土地利用現狀圖,與用於建庫的變更藍曬圖進行重疊檢查。
檢查方法是:用透明的硫酸紙列印出89幅標准分幅圖,套合變更藍曬標准分幅圖檢查,檢查方案如下:①村界檢查。全面核實村界與相鄰單位的位置,確保村界的准確性;每個鄉鎮針對村界若有變化或台賬面積與計算機量算面積相差較大的情況須做出相應的說明。②圖斑檢查。嚴格依據台賬、2005年變更藍曬工作底圖與列印出的檢查圖對照檢查。注意圖斑號是否相符、地類代碼是否正確;圖斑變更是否無錯誤無遺漏;按新的地類代碼進行轉換的情況等,特別涉及原50地類的圖斑。③線狀地物檢查。對照2005年變更圖查看有無漏繪或寬度未標注等情況。特別是針對發生變更的圖斑,各鄉鎮了解實地情況的檢查人員要注意變更後圖斑內的線狀地物情況,是否該線狀地物仍然存在,另外要在圖面上交代清楚線狀地物的地類、寬度等。④檢查發現的其他有關問題及處理意見。對發現的錯誤首先要在列印的檢查圖上以村為單位編號並註明是什麼樣的錯誤,並簽字確認;其次要將所有錯誤以村為單位匯總後認真填寫在鄉鎮變更檢查錯誤匯總表上,存檔備查。
要求以鄉鎮為單位,每個村說明檢查責任人和檢查情況,並對所發現的問題提出修改意見。如實填報內容,由區(分)局負責人簽字確認。
5.2.3 通過面積對比分析進行檢查
將資料庫管理系統RDLUS統計得到的面積成果與建庫資料中的面積成果進行對比、分析,盡可能從中找出引起面積差異的問題所在。通過這種方式,可有效地檢查出諸如權屬性質錄入、權屬單位錄入、地類輸入等錯誤。
(1)對每個行政村的2005年詳查面積與計算機統計面積進行對比分析,面積差異較大的,排查原因。
(2)2005年詳查統計的國有/集體面積與計算機統計的國有/集體面積不吻合的,對照台賬資料,對矢量數據進行修正,盡量保持矢量數據與原始數據的一致性。
6 檢查結論和成果
6.1 資料庫圖形部分
(1)建成資料庫的圖形部分覆蓋了整個荊州市轄區,共89 幅標准分幅圖,應無遺漏,數據完整。
(2)標准分幅土地利用現狀圖與矢量化底圖疊加檢查,數據採集應無遺漏、無嚴重跑線現象,符合《技術規范》的限差要求。
(3)輸出的標准分幅圖圖面要素應符合《技術規范》的要求。
(4)鄉、村土地利用現狀圖圖面要素和整飾應符合《技術規范》的要求。
(5)圖斑變更應正確,無遺漏。
6.2 資料庫屬性部分
(1)資料庫中各圖形要素的屬性應輸入完整。
(2)各項計算機統計面積與2005年變更調查面積的差異應在《技術規范》要求的限差范圍以內。
(3)系統應能正確輸出要求的各項統計報表。
(4)資料庫文件在土地利用現狀資料庫管理系統 RDLUS 中應運行正常。
6.3 檢查成果資料
(1)89幅標准分幅圖的圖例簿及其補充材料。
(2)變更圖斑矢量化記錄表。
(3)各種台賬面積與計算機匯總面積對比分析表(市區兩級轄區匯總面積對比、地類面積對比、變更圖斑台賬面積與計算機面積對比)。
(4)兩套標准分幅檢查圖。
7 成果應用
檢查成果所形成的數字、圖表和有關資料對土地數量、質量、分布、權屬和利用狀況及動態變化,進行了全面記載、整理和分析,可直接實現土地行政管理中最基礎的土地統計功能。
其具體的應用可通過在土地更新調查中常見的建設用地增加而耕地只減少的成因實例予以說明:
(1)耕地面積更新調查數比年度變更數減少 原因在於違法用地及歷年變更調查遺漏的建設用地因未在年度變更調查中統計,而仍視同為耕地,但在更新調查數據檢查工作中按建設用地進行調查統計予以糾正。
(2)建設用地更新調查數比年度變更數增加 原因在於歷年違法用地及歷年積累的變更調查漏查的建設用地未在年度變更調查進行變更統計,而在更新調查數據檢查工作中均進行調查統計予以更正。
其應用技術還可廣泛應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土地動態監察等土地宏觀調控管理工作。
應用資料庫檢查技術進行更新調查是目前較科學且可行的技術手段,可提高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基數的准確性和確保土地利用現狀的現勢性。
資料庫檢查技術為國土資源管理,特別是地籍管理等基礎業務性工作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促使國土管理技術發生質的飛躍,以往傳統的技術手段正逐步被新興的信息系統技術所代替。特別是現狀庫與規劃庫之間的同步互動在土地更新調查與管理上的應用,已成為國土資源管理手段上的新熱點,將更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務於經濟建設。
Ⅳ 版本控制軟體的常用的版本控制軟體簡介
VSS是美國微軟公司的產品,目前常用的版本為6.0版。VSS是配置管理的一種很好的入門級的工具。
易學易用是VSS的強項,VSS採用標準的windows操作界面,只要對微軟的產品熟悉,就能很快上手。VSS的安裝和配置非常簡單,對於該產品,不需要外部的培訓(可以為公司省去一筆不菲的費用)。只要參考微軟完備的隨機文檔,就可以很快的用到實際的工程當中。
VSS的配置管理的功能比較基本,提供文件的版本跟蹤功能,對於build和基線的管理,VSS的打標簽的功能可以提供支持。VSS提供share(共 享)、branch(分支)和合並(merge)的功能,對於團隊的開發進行支持。VSS不提供對流程的管理功能,如對變更的流程進行控制。
VSS不能提供對異地團隊開發的支持。此外VSS只能在windows平台上運行,不能運行在其他操作系統上。 有軟體提供商提供VSS插件,可以同時解決VSS跨平台和遠程連接兩個問題,例如SourceAnywhere for VSS, SourceOffSite等。
VSS的安全性不高,對於VSS的用戶,可以在文件夾上設置不可讀,可讀,可讀/寫,可完全控制四級許可權。但由於VSS的文件夾是要完全共享給用戶後,用戶才能進入,所以用戶對VSS的文件夾都可以刪除。這一點也是VSS的一個比較大的缺點。
VSS沒有採用對許可證進行收費的方式,只要安裝了VSS,對用戶的數目是沒有限制的。因此使用VSS的費用是較低的。
微軟不再對VSS提供技術支持。 CVS是開發源代碼的配置管理工具,其源代碼和安裝文件都可以免費下載。
CVS是源於unix的版本控制工具,對於CVS的安裝和使用最好對unix的系統有所了解能更容易學習,CVS的伺服器管理需要進行各種命令行操作。目前,CVS的客戶端有winCVS的圖形化界面,伺服器端也有CVSNT的版本,易用性正在提高。
CVS的功能除具備VSS的功能外,還具有:
它的客戶機/伺服器存取方法使得開發者可以從任何網際網路的接入點存取最新的代碼;它的無限制的版本管理檢出(checkout:注1)的模式避免了通常的 因為排它檢出模式而引起的人工沖突;它的客戶端工具可以在絕大多數的平台上使用。同樣,CVS也不提供對變更流程的自動管理功能。
一般來說,CVS的許可權設置單一,通常只能通過CVSROOT/passwd, CVSROOT/readers, CVSROOT/writers文 件,同時還要設置CVS REPOS的物理目錄許可權來完成許可權設置,無法完成復雜的許可權控制;但是CVS通過CVS ROOT目錄下的腳本,提供了相應功 能擴充的介面,不但可以完成精細的許可權控制,還能完成更加個性化的功能。
CVS是開發源碼軟體,無需支付購買費用。
同樣因為CVS是開發源碼軟體,沒有生產廠家為其提供技術的支持。如發現問題,通常只能靠自己查找網上的資料進行解決。 StarTeam是Borland公司的配置管理工具,StarTeam屬於高端的工具,在易用性,功能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很不錯。
StarTeam的用戶界面同VSS的類似,它的所有的操作都可通過圖形用戶界面來完成,同時,對於習慣使用命令方式的用戶,StarTeam也提供命令集進行支持。同時,StarTeam的隨機文檔也非常詳細。
除了具備VSS,CVS所具有功能外,StarTeam還提供了對基於資料庫的變更管理功能,是相應工具中獨樹一幟的。StarTeam還提供了流程定製 的工具,用戶可跟據自己的需求靈活的定製流程。與VSS和CVS不同,VSS和CVS是基於文件系統的配置管理工具,而StarTeam是基於資料庫的。 StarTeam的用戶可根據項目的規模,選取多種資料庫系統。
STARTEAM無需通過物理路徑的許可權設置,而是通過自己的資料庫管理,實現了類似WINDOWSNT的域用戶管理和目錄文件ACL控制。 StarTeam完全是域獨立的。這個優勢可以為用戶模型提供靈活性,而不會影響到現有的安全設置。StarTeam的訪問控制非常靈活並且系統。您可以 對工程,視圖,文件夾一直向下到每一個小的item設置許可權。對於高級別的視圖(view),訪問控制可以與用戶組、用戶、項目甚至視圖等鏈接起來。
StarTeam是按license來收費的,比起VSS,CVS來,企業在啟動StarTeam進行配置管理需要投入一定資金。
Borland公司將對用戶進行培訓,並協作用戶建立配置管理系統。並對用戶提供技術升級等完善的支持。 ClearCase是Rational公司的產品,也是目前使用較多的配置管理工具。
ClearCase的安裝和維護遠比StarTeam復雜,要成為一個合格的ClearCase的系統管理員,需要接受專門的培訓。ClearCase提供命令行和圖形界面的操作方式,但從ClearCase的圖形界面不能實現命令行的所有功能。
ClearCase提供VSS,CVS,StarTeam所支持的功能,但不提供變更管理的功能。Rational另提供了ClearQuest工具提供 對變更管理的功能,與StarTeam不同,ClearCase後台的資料庫是專有的結構。ClearCase對於windows和unix平台都提供支 持。ClearCase通過多點復制支持多個伺服器和多個點的可擴展性,並擅長設置復雜的開發過程。
ClearCase的許可權設置功能與StarTeam相比,StarTeam有獨立的安全管理機制,ClearCase沒有專用的安全性管理機制,依賴於操作系統。
要選用ClearCase,需要考慮的費用除購買license的費用外,還有必不可少的技術服務費用,沒有Rational公司的專門的技術服務,很難 發揮出ClearCase的威力。如現在網上雖有ClearCase的破解軟體,但嘗試應用的公司大多失敗的緣故。另外,對於web訪問的支持,對於變更 管理的支持功能都要另行購買相應的軟體。
Rational公司已被IBM公司收購,所以有可靠的售後服務保證。 SVN全名Subversion,即版本控制系統。
SVN與CVS一樣,是一個跨平台的軟體,支持大多數常見的操作系統。作為一個開源的版本控制系統,Subversion 管理著隨時間改變的數據。 這些數據放置在一個中央資料檔案庫中。 這個檔案庫很像一個普通的文件伺服器, 不過它會記住每一次文件的變動。 這樣你就可以把檔案恢復到舊的版本, 或是瀏覽文件的變動歷史。Subversion 是一個通用的系統, 可用來管理任何類型的文件, 其中包括了程序源碼。
SubVersion:實現服務系統的軟體。
TortoiseSVN:是SVN客戶端程序,為windows外殼程序集成到windows資源管理器和文件管理系統的Subversion客戶端。
SVNService.exe:是專為 SubVersion 開發的一個用來作為 Win32 服務掛接的入口程序。
AnkhSVN:是一個專為Visual Studio提供SVN的插件。 SourceAnywhere系列是由加拿大公司Dynamsoft開發的,有三個產品,SourceAnywhere for VSS, SourceAnywhere Standalone, SourceAnywhere Hosted.
SourceAnywhere for VSS是微軟推薦的遠程和跨平台訪問VSS的工具。SourceAnywhere Standalone界面風格與VSS相似,但它是基於SQL Server的,且有其它一些安全和遠程訪問機制,可以廣域網中使用;支持把數據從VSS庫中導入SourceAnywhere。SourceAnywhere Hosted是SourceAnywhere Standalone的託管服務SaaS。 Git是一個開源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統,用以有效、高速的處理從很小到非常大的項目版本管理.
Git 是 Linus Torvalds 為了幫助管理 Linux 內核開發而開發的一個開放源碼的版本控制軟體。
Torvalds 開始著手開發 Git 是為了作為一種過渡方案來替代 BitKeeper,後者之前一直是 Linux 內核開發人員在全球使用的主要源代碼工具。開放源碼社區中的有些人覺得 BitKeeper 的許可證並不適合開放源碼社區的工作,因此 Torvalds 決定著手研究許可證更為靈活的版本控制系統。盡管最初 Git 的開發是為了輔助 Linux 內核開發的過程,但是我們已經發現在很多其他自由軟體項目中也使用了 Git。例如 最近就遷移到 Git 上來了,很多 Freedesktop 的項目也遷移到了 Git 上。
Ⅵ it資產管理系統的IT生命周期管理
系統管理的主要角色在於確保設備運營得很好,盡量可用,快速識別並修復問題。IT生命周期管理ITLM就做得很好,但有助於測量設備對於工作負載的作用。
ITLM以適當的資產發現作為基礎,監控並管理系統。資料庫的形式——變更管理資料庫很常見——使其有些差異,但確保系統完全覆蓋到完整性、顆粒度與可重復這三方面。
ITLM與IT資產管理工具必須識別物理與虛擬資產之間的一脈相承性。該工具應該識別虛擬工作負載所依賴的所有物理資產之間的任何根源問題,無論是否包括伺服器、存儲設備、網路還是包含在促進工作負載的其他物理資產中。
ITLM對業務與IT來說是涅槃。它確保經過優化的IT平台對業務可用,並且獲得與管理的價格非常低廉。
明白了哪些新設備可用以及現有設備的剩餘價值,ITLM系統就可以顯示某資產在什麼時候應該運行一個不同的工作負載或者下崗。
Ⅶ 配置管理系統和變更系統的區別與聯系
/b383479/d25415216.htm這里有他們的對照表 答案補充 區別: 資料庫是以一定的組織方式存儲在一起的,能為多個用戶共享的,獨立於應用程序的,相互關聯的數據集合。 資料庫系統是指引進資料庫技術後的整個計算機系統。是一個實際運行的、按照資料庫方式存儲、維護和向應用系統提供數據支持的系統。 資料庫管理系統是一套建立、管理和維護資料庫的軟體,是資料庫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DBMS是由許多「系統程序」所組成的一個集合。 聯系: 資料庫系統它主要包括:計算機硬體系統、計算機軟體系統、資料庫和用戶。
Ⅷ 什麼是軟體變更管理
變更管理即Management of change(MOC):有變更的需求就要有變更的控制和管理。
它的主要任務包括: 1.分析變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確定是否實施變更; 2.記錄變更信息,填寫變更控制單; 3. 做出更改,並交上級審批; 4.修改相應的軟體配置項(基線),確立新的版本; 5.評審後發布新版本。
軟體生存周期內全部的軟體配置是軟體產品的真正代表,必須使其保持精確。軟體工程過程中某一階段的變更,均要引起軟體配置的變更,這種變更必須嚴格加以控制和管理,保持修改信息,並把精確、清晰的信息傳遞到軟體工程過程的下一步驟。軟體變更管理包括建立控制點和建立報告與審查制度。
變更
一個項目,從開始就處於不停的變化中。用戶需求變了需要調整計劃或者設計;測試發現了問題需要對錯誤代碼進行變更;甚至人員流失了,也需要項目進行一定的調整以適應這種情況。Bug管理,需求管理,風險控制等本質上都是項目變更的一種。它們都是為了保證項目在變化過程中始終處於可控狀態,並隨時可跟蹤回溯到某個歷史狀態。
孤立的看單個變更(CR)的生命周期,那麼它是比較簡單的,大致就是提出-審核-修改這么一個過程。但變更管理並不是單純的一個資料庫記錄,做個備忘而已。在這么一個簡單的流程中,變更管理要能體現出它的兩個重要用途,一個是控制變更,保證項目可控;一個是變更度量分析,幫助組織提高自己的開發能力。
為了保證項目可控,項目管理者要充分了解變更的信息,衡量變更實施對項目的沖擊,才能決定是否要修改。比如問題是否嚴重必須馬上得到修改,問題的修改是否很復雜,是否會牽扯到很多方面。這些信息,大致可以歸為倆類,一類是變更的自身信息,比如復現步驟等;一類是關聯信息,比如某個功能變更實施後,對項目其它模塊的影響分析,這類信息通常不可能由變更提出人來提供,而需要變更審核者結合多方面信息進行分析。
實施變更管理的一個更重要且更有意義的作用就是對變更進行度量分析。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對變更進行分析,可以很好的了解項目當前質量狀態(如果你承認統計學有它的科學性,那麼你就會承認,項目各階段的合理變更發展情況是有確定的分布形態的);定時進行項目復盤,分析組織中變更的產生原因和解決方法,及時了解組織中常見錯誤並有針對性的改正,才能促使組織的開發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變更的流程
我們看下變更生命周期中的幾個主要過程和這些過程的要求 :
提出:記錄變更的詳細信息,相當於一個備忘。需要記錄的信息可能根據不同組織和不同項目的規定而不同。要點在於變更提出者能簡明扼要的記錄下有價值的信息,比如缺陷發生時的環境,要變更的功能……。
變更管理工具不僅要能方便的記錄信息,而且要給記錄者一些記錄的提示信息,幫助記錄者准確的記錄變更。
Ⅸ 怎麼保證企業資料庫的安全有哪些安全措施
制定一個成功的資料庫安全策略的關鍵在於你要了解為什麼要保護資料庫,保護哪個資料庫,以及如何最好的保護數據以應對所有類型的威脅,遵從各種規范——如SOX、HIPAA、PCI DSS、GLBA 和歐盟法令。在最新的研究中,建議企業按照以下三點來建立完整的資料庫安全策略:
1、建立一個集身份驗證、授權、訪問控制、發現、分類,以及補丁管理於一體的堅實基礎。
了解哪些資料庫包含敏感數據是資料庫安全戰略的基本要求。企業應對所有的資料庫採取一個全面的庫存管理,包括生產和非生產的,並且遵循相同的安全政策給它們劃分類別。所有的資料庫,尤其是那些存有私人數據的資料庫,應該有強的認證、授權和訪問控制,即使應用層已經完成了認證和授權。缺乏這些堅實基礎會削弱審計、監察和加密等其他的安全措施。
此外,如果不能每季度給所有的關鍵資料庫打補丁,那麼至少半年一次,以消除已知的漏洞。使用滾動補丁或從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的供應商和其他廠商那裡收集信息,以盡量減少應用補丁的停機時間。始終在測試環境下測試安全補丁,定期運行測試腳本,以確保修補程序不影響應用程序的功能或性能。
2、使用具有數據屏蔽、加密和變更管理等功能的預防措施
在建立了一個堅實和基本的資料庫安全策略後,就應該開始採取預防措施,以保護重要的資料庫。這樣就為生產和非生產資料庫提供了一個保護層。數據隱私不隨著生產系統而停止,它也需要擴展到非生產環境,包括測試、開發、質量保證(QA)、分階段和訓練,基本上所有的私有數據都可以駐留。資料庫安全專業人士應該評估在測試環境中或外包應用開發中用數據屏蔽和測試數據生成來保護私有數據的效果。
使用網路加密以防止數據暴露給在監聽網路流量或數據靜止加密的窺視者(他們關注存儲在資料庫中的數據)。當數據針對不同的威脅,這些加密方法可以實現相互獨立。通常情況下,也不會對應用程序的功能有影響。
保護關鍵資料庫的結構要按照標准化的變更管理程序來進行。在過去,對生產環境中的計劃或其它資料庫進行變更時需要關閉資料庫,但新版本的資料庫管理系統允許在聯機時進行這些更改,這就帶來了新的安全風險。一個標准化的變更管理程序能確保只有管理員在得到管理部門批准後才能改變生產資料庫並且跟蹤所有資料庫的變更。機構還應該更新自己的備份和可行性計劃,以處理數據或元數據因這些變更而發生的改變。
3、建立具有審計、監測和漏洞評估功能的資料庫入侵檢測系統
當重要數據發生意外變化或者檢測到可疑數據時,有必要進行一個快速的調查來查看發生了什麼事情。資料庫里的數據和元數據可以被訪問、更改甚至是刪除,而且這些都可以在幾秒鍾的時間內完成。通過資料庫審計,我們能夠發現「是誰改變了數據」和「這些數據是什麼時候被改變的」等問題。為了支持之前提到的管理條例標准,安全和風險管理的專業人士應該追蹤私人數據的所有訪問途徑和變化情況,這些私人數據包括:信用卡卡號、社會安全卡卡號以及重要的資料庫的名稱和地址等信息。如果私人數據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被更改或者被訪問,機構應該追究負責人的責任。最後,可以使用漏洞評估報告來確定資料庫的安全空白地帶,諸如弱效密碼、過多的優先訪問權、增加資料庫管理員以及安全群組監測。
牢記安全政策、安全標准、角色分離和可用性
資料庫安全策略不僅關注審計和監測,它也是一個端到端的過程,致力於減少風險、達到管理條例的要求以及防禦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各種攻擊。資料庫安全需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填補安全空白、與其他安全政策協作以及使安全方式正式化上。在草擬你的安全策略時,要使你的資料庫安全政策與信息安全政策一致;要注意行業安全標准;要強調角色分離;要清楚描述出數據恢復和數據使用的步驟。
Ⅹ 資料庫管理系統能夠變更數據的操作有哪幾種
insert updata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