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資源配置的核心什麼問題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資源配置的核心什麼問題

發布時間: 2022-04-22 23:20:35

① 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職責和作用是什麼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必須從政府的功能切入。就資源配置而言,政府的主要功能在於維護市場的正常運行,糾正市場的不良行為。也就是說,當市場機制失靈的時候,政府要挺身而出,力挽狂瀾,行使公平合理配置資源的職責。

一、當前在資源配置中政府功能的缺陷。
在一定的歷史階段,中國採取了政府配置資源的方式,雖然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政府配置資源的方式越來越淡化,但是,政府配置資源的模式,還沒有完全退出。當前經濟轉型期,在資源配置中政府功能的缺陷,主要體現在政府功能缺位,政府功能越位以及政府功能錯位這「三位」上。
1、在資源配置中政府功能的越位。
政府行政壟斷降低資源配置效率。

①政府對自然資源的壟斷導致高耗能。中國自然資源並不豐富,但是很多自然資源由政府進行配置,資源價格長期偏低,一些稀缺資源利用效率嚴重偏低。

②政府對國企在資源配置方面的政策傾向導致了市場的不公平競爭。各級政府部門常常以行業管理或維護市場秩序為名,通過法令、政策、行政手段從事各種各樣的反競爭活動。這種行政壟斷行為,為民企的發展製造了無形的「玻璃門」、「彈簧門」,使得資源配置的天平傾斜於國企和央企,阻礙了市場的公平競爭,極大地降低了資源配置的效率。

③政府對國企相關產品價格的壟斷破壞了市場價格規律。這種行政壟斷根源在於國企改革的不徹底,使得政企沒有完全分開,政府對一些處於壟斷地位的國企仍未按市場經濟的規則加以規制,而是經常受制於某些代表壟斷企業勢力的特殊利益集團,屈服於某些壟斷行業制定和維持壟斷高價的要求。造成國企以最低成本獲得資源,而以高價售出成品,從而獲得高額壟斷利潤。
政府尋租活動造成資源配置的不公平性。

①在現實社會中,凡是短缺並缺乏供給彈性的資源,都存在租金問題。資源的稀缺有些是天然的,如土地、礦產資源,有些是人為的,如政府頒發的許可證、配額、執照、授權書、批文、特許經營證等。天然稀缺下的租金可以促進資源的最優配置,而人為的資源短缺則會增加經濟活動的成本,導致資源配置的不合理流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最常見的政府尋租行為有三種:政府的特許權;政府規定、政府的關稅和進口配額;政府采購。

②掌握政府補貼權力的官員可能通過自己手中的自由裁量權,利用分配財政補貼的權力進行設租。過往這方面的案例不少。某些國企,或者是接近權力的非公企業,容易獲得政府補貼,但這種補貼是否一定提升企業經營效率,答案至少是不確定的。有些時候,政府補貼幫助粉飾了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有些時候,政府補貼實質上被擁有裁量權的官員和相關企業瓜分。這些現象的出現,容易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使得某些企業反而失去了創新和艱苦奮斗的動力,而熱衷於投機取巧,在獲取政府補貼上下功夫。
2、在資源配置中政府功能的缺位。
政府的行政壟斷行為造成壟斷行業與非壟斷行業之間巨大的收入差距。這里的壟斷企業主要是指國企。壟斷的存在將使壟斷企業獲取高額的壟斷利潤,從而使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產生利潤率和工資率的差異、壟斷行業與非壟斷行業的收入差距,如電力、石油、電信、自來水、燃氣、鐵路運輸、煙草等行業,它們憑借壟斷經營,都有相當高的利潤額,其員工均有高工資、高獎金、高福利待遇。
財稅體制限制了收入分配資源的再分配。個稅體系在調節收入分配功能的減弱、國家稅收的嚴重流失,一方面使一部分人的財富迅速擴大,另一方面削弱了國家必要的再分配能力,難以有效地援助弱勢群體,從而加大了貧富差距。
政府行政審批效率降低了資源配置效率。

①前置審批過多,許多行業市場准入需要繁瑣的資質和認證,行政審批權下放不到位,如省級政府下放的權力中,屬於投資項目審批的僅佔1/3,這樣,審批流程過多,降低資源配置進度。

②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並未有效解決民營經濟「玻璃門」的問題,民營經濟進入壟斷行業的市場准入門檻依然過高,造成資源配置的不公平。

③部分審批權名義上雖已轉移給行業協會,但實質性權力仍在政府部門,而行業協會普遍存在重收費、輕服務的現象。政府行政審批的低效極大地影響和降低了資源配置的效率。
3、在資源配置中政府功能的錯位。
地方政府出於利益博弈導致產能過剩誤導資源配置。

①近些年來,地方政府為了追求GDP,在招商引資時,不僅採取稅收減免、土地優惠、財政補貼、降低能源資源價格等措施,甚至不惜放寬環境標准、社保標准,嚴重扭曲了要素價格體系,帶來產能過剩的嚴峻挑戰,誤導了資源的流向。如在產能明顯過剩的情況下,仍然有16個省(區市)把鋼鐵、23個省(區市)把汽車作為「十二五」的重點發展產業。

②現行財政體制使得地方政府決策造成產能過剩,誤導資源配置。由於我國分稅制改革僅僅停留在財政層面上,沒有在各級政府間合理劃分財權和事權,形成地方政府財政小事權大。在這種財政體制下,地方政府自然傾向於選擇那些見效快、利潤大、回收期短、增長速度快、能多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的項目來盲目擴張經濟,由此引起重復建設、投資過熱,以致對中央宏觀調控的抵制。近年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不斷攀升的房價,在經過幾屆中央政府宏觀調控後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政府忽略公共產品供應的失序擾亂資源配置。

目前,社會公共產品總體供給不足。在政府財力有限情況下,政府在公共產品供給中的「偏好」和「偏向」政策擾亂資源配置。

①社會公共產品供應失序。對於能增加政府政績的一些公共產品,呈現出較高的供給熱情,如道路、水利基礎設施等,不能帶來政績而又能縮小貧富差距的公共產品不願提供,或提供不足。如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

②城鄉二元化和中、東、西部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分割了社會公共產品的供給。長期以來,政府主導的公共產品供給,在城鄉之間偏向城市,形成了城鎮分離的二元公共產品供給制度:城鎮實行的是由政府供給為主的公共產品供給制度;農村實行的是以農民「自我供給」為主的公共產品供給制度。而中西部地區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的供給普遍落後於東部沿海地區。

二、政府如何在資源配置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
當前,要糾正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越位、缺位、錯位現象,更好地發揮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必須落實以下具體措施:
1、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打破政府行政壟斷。
負面清單,是打碎民企進入的「玻璃門」的一把錘子。負面清單管理是現代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徵,也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中打破計劃經濟中的行政壟斷,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重要舉措。

①負面清單管理,意味著實行「法無禁止則准入」的投資自由原則。我國過去採取的是正面清單管理模式,主要是解決允許企業做什麼的問題,所以正面清單是可以無限拉長的。而負面管理清單只公布禁止企業做的領域和產業,在管理上可以實現法律未禁止的投資事項企業都可以做,打破了長期以來國家行政壟斷導致資源配置不均的現象。

②在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下,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透明的,而且沒有彈性,便於監督和防範政府權力的濫用及尋租現象的發生,實現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

③負面清單管理只列舉禁止企業做的事情,往往是一目瞭然,在負面清單管理條件下,絕大多數的行業和領域都可以使用注冊制,而不需要行政許可和行政審批,大大提高了資源配置的效率。
2、簡化行政審批手續,提高政府配置資源的效率。
行政審批,是我國長期計劃經濟的遺留物。

①要解除過多的政府管制和繁復的行政審批手續,放活市場。新一屆中央政府分4批取消和下放了3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2013年來,民營和個體企業增長37%,有效推動了民營經濟發展,拓寬了就業創業渠道,提高了政府配置資源的效率。

②淡化政府的前置審批功能,加強事後監管。要組建各類權威性、獨立性、專業性的監管機構,通過事後監管維持市場秩序,實現政府追求的社會公平目標,以事後監管為主,完善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

③同步推進行政審批和監管體制改革。政府改革行政審批,並不是放手不管企業,而是要轉變管企業的方式:從行政審批轉向市場監管。簡化行政審批事項與加強市場監管兩手都要抓,在放寬民企市場准入的同時,形成事中、事後全過程的市場監管,從而提高政府配置資源的效率。

3、轉變政府職能,矯正公共產品供給。
政府職能改變是更好發揮政府配置資源作用的根本改變。政府功能應該從競爭性地方政府轉向公共服務型地方政府。競爭性地方政府助推產能過剩,依靠土地財政,與民爭利,極大地降低了資源配置的效率。

①必須建立政府權力清單制度。

以此來限制和約束政府支配資源的不當權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一方面,任何一個政府部門的權力都需要盡可能簡潔地列出單子。另一方面,權力清單必須公之於眾,公開、透明。最後,每一級政府,每一個政府部門的權力必須接受公眾監督,隨著權力清單機制的逐步成熟,根據市場發展的需求,不斷地刪減政府權力項目,以優化資源配置效率。要具體落實貫徹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必須要給出議事日程單,確定時間期限,中央政府要帶頭實施,從上至下逐步推進普及。

②增加公共產品的總供給、調節公共產品的供應配置。

⑴推進分稅制改革。

在各級政府之間合理劃分財權和事權,科學確定各級政府在公共產品供給上的事權和財權,使得地方政府不再追求單純的GDP來增加地方財政收入,不再將資源配置在投資過熱的領域和產業,而將更多的資源配置於教育、社保、醫療、衛生等公共產品,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

⑵統籌安排公共產品基本供給。

破除城鄉分割「二元化」公共產品供給基本制度和模式,以及東、西、中部公共產品配置的不均衡,統籌城鄉發展、大中小城鎮發展,統籌東、西、中部協調平衡,逐步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統一籌劃、統一政策、統一標准、統一待遇的新型現代公共產品供給體制和制度。
4、推進財稅制度改革,加強政府宏觀調控的功能 。
①清理和取消各種不合理的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近年來,各級政府出台了各種各樣的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這些政策導向確實激勵了投資,但是卻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投資過熱,過度投資。太陽能光伏產業全面過剩,就是一個典型。要將財稅政策放置於宏觀調控的大視角范圍內,逐步清理和取消不合理的財稅政策。

②推動個稅體制改革,利用好財稅這個宏觀調控的杠桿,調節收入分配差距,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③保證央企紅利上繳比例增加公開、透明地用於社保民生。

自2014年起,央企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再提高5個百分點,收取比例分五類執行。第一類為煙草企業,上繳比例最高,為25%。《決定》指出,到2020年,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要提至30%。但30%並不會是一個終極比例,特別是對一些壟斷性行業的國有企業來說,這一比例還留有進一步提高的餘地。央企紅利新增部分的一定比例將用於社保等民生支出,但從目前來看,央企紅利支出用於社保等民生領域需要一個中長期的過程,短期內實施難度比較大。必須要公開這些上繳紅利的財政支出,使之透明化、公開化、制度化、常規化。

② 經濟學核心問題什麼,為什麼

經濟學的核心問題是經濟規律。因為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自覺從整體上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

在對稱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

(2)資源配置的核心什麼問題擴展閱讀

幸福經濟學 以人的幸福、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經濟發展的動力、標准、目的,以價值機制為經濟與經濟學核心機制的經濟學。屬於對稱經濟學範式,是對稱經濟學的分支學科,與傳統經濟學屬於不同的經濟學範式。

市場經濟學研究市場經濟產生、存在、發展規律和典型形態的經濟學。

對稱經濟學 對稱經濟學是運用對稱的、五維空間的、復雜系統論的方法,以經濟主體與經濟客體的對稱關系為出發點,以主體性與科學性的統一、實證性與規范性的統一為基本原則,以對稱哲學為理論基礎,以對稱發展觀為核心。

建立起來的科學的、一般的、人類的、與政治經濟學相對而言的科學經濟學,是第一個由中國人自己創立的經濟學科學理論體系。以對稱哲學為理論基礎的對稱經濟學與以一般均衡理論為理論基礎的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是不同的經濟學範式。

由於對稱關系是宇宙的最深層本質,對稱規律是社會的最根本規律,對稱原理是科學的最基本原理,所以只有對稱經濟學才是科學經濟學。

③ 關於經濟學問題,這兩題應該選什麼呢為什麼一定要對經濟學有了解哦

摘要 資源配置是經濟學的核心問題

④ 如何理解資源配置的核心問題

硬體配置:
1、CPU這個應該都知道吧,中央處理器,計算機的核心部件。現在買電腦CPU的處理速度至少都應該在2.4GHz以上了。
2、內存是電腦系統及應用軟體運行的臨時存儲場所,現在配置電腦的最低底線應該是256M的DDR內存,本人建議最好配置512M-1G的。
3、顯卡是電腦的顯示部件,顯示效果的好與壞與顯卡有很大關系。現在流行的最低顯卡配置都是128M雙通道顯卡,對現行的一般軟體和游戲都能適應,要是很大的3D游戲建議還要更高的顯卡。
4、主板盡量要選擇好一點的主板,對以後的升級留有一定的空間。
5、音效卡一般情況下用主板自帶的就好。
6、機箱的外觀要根據個人喜好選擇,電源要選擇高功率的,現在一般的P4電腦的功率都在300W、350W左右。
7、顯示器現今流行的都是17#、19#的液晶顯示器,市場價格也不高。
8、鍵盤、滑鼠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外觀,建議選擇那些流行品牌、口碑好的、符合生理健康的。

⑤ 經濟學專業的核心是什麼

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在對稱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

拓展資料:
一、什麼是經濟學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各個階段的各種經濟活動及其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和發展規律的學科。經濟學的核心思想是物質稀缺和資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分為兩個主要分支,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經濟學起源於以色諾芬和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希臘早期經濟學。經過亞當·斯密、馬克思、凱恩斯等經濟學家的發展,經濟學衍生出進化證券、行為經濟學等交叉學科。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學的研究和應用越來越受到國家和人民的重視,理論體系和應用不斷完善和發展。

二、經濟學的特點
經濟學研究對象
由於經濟思想和理論受社會、歷史、階級等因素的影響,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必然隨著歷史時代的變遷而發生變化。在西方經濟學史上,其研究對象可概括如下。
財富理論是歷史最悠久、歷史最悠久、持有人數最多的經濟對象理論。古希臘羅馬學者的經濟思想。新古典經濟學之前的大多數經濟學家都有這個對象理論。古希臘羅馬思想家色諾芬撰寫了「經濟理論」,研究家庭財富及其增長。重商主義者比他們的前輩更熱衷於研究財富。他們以財富為中心,研究財富的形態(金銀)、產生(流通場)和成長路徑(金銀開采和外貿)。

三、經濟學研究的五個基本問題
經濟學研究以下五個基本問題:生產什麼、怎麼生產、為誰生產、何時生產、誰做決策。

⑥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如何配置資源的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經濟社會資源的配置有兩種方式來實現,即市場機制和政府機制。

市場對資源的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但由於存在著公共品、壟斷、信息不對稱、經濟活動的外在性等情況,僅僅依靠市場機制並不能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還需要政府在市場失靈領域發揮資源配置作用。

財政作為政府調控經濟社會運行的主要杠桿,是政府配置資源的主體。因為,在經濟體系中,市場提供的商品和服務數量有時是過度的,有時是不足的,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缺乏效率。

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就表現在對市場提供過度的商品和勞務數量進行校正,而對市場提供不足的產品和服務進行補充,以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

資源配置職能的主要內容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財政可通過採取轉移支付制度和區域性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強制度建設、消除地方封鎖和地方保護、完善基礎設施、提供信息服務等方法,促進要素市場的建設和發展,推動生產要素在區域間的合理流動,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

二是財政通過調整投資結構,形成新的生產能力,實現優化產業結構的目標。如交通、能源等基礎產業項目的資金和技術「門檻」高,政府就可通過產業政策指導和集中性資金支持,防止規模不經濟的產生。

除了政府直接投資外,還可利用財政稅收政策引導企業投資方向,以及補貼等方式調節資源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配置,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

三是市場無法有效提供公共商品,提供公共商品是政府的基本職責。政府一般以稅收等形式籌措資金,以不損害市場機制和秩序為原則,提供公共商品。

(6)資源配置的核心什麼問題擴展閱讀: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義: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經濟實踐發展的客觀要求。

(1)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後期,我國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這種體制的基本特點就是國家對整個經濟活動和經濟生活實行高度集中管理,國家指令性計劃是生產單位進行生產經營和經濟決策的推一依據。

在一定時期,這種計劃經濟體制曾獲得成功,但到50年代後期,它的弊端日益明顯,經濟結構失衡,政企職責不分,忽視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和市場的作用,分配中的平均主義等。不徹底改變這種計劃經濟體制,就不可能使我國經濟得到健康發展。

(2)我國改革實踐選擇。20多年的改革實踐證明:要使社會主義經濟充滿旺盛的生機和活力。就必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要真正充分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則必須從根本上破除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3)理論探索的科學結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問題;理論界和實際工作者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探索,隨著認識的提高,理論探討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十四大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

⑦ 經濟的核心是什麼

資源配置是經濟學的核心問題
因為資源配置是社會再生產始終面臨的問題,資源配置的效率決定了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效率.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都必須面對資源的稀缺性,對資源作出選擇,必須回答資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
所以,資源配置是經濟學中的核心問題.正確理解資源配置是經濟學的核心問題,就不僅要研究資源配置的經濟關系,也要研究資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 拓展:經濟學是現代的一個獨立學科,是關於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從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奠基,現代經濟學經歷了200多年的發展,已經有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眾多專業方向,並應用於各垂直領域,指導人類財富積累與創造。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研究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用科學方法自覺從整體上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新常態經濟學就是科學經濟學。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在新常態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整體上統一研究經濟現象,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經濟體中對稱的兩個方面,所以在新常態經濟學範式框架中,有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分,沒有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別;而政治經濟學總是把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

⑧ 市場配置資源的核心機制是什麼

價格機制。
這是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用價格來引導資源配置。
價格上升,供給增加,需求下降。
價格下降,供給減少,需求增加。
這兩個方向的力,會使每種商品價格走向均衡。從而用高低價格來引導資金流向。

⑨ 選擇資源配置要解決的三個基本問題是什麼

選擇資源配置要解決的三個基本問題:
1.生產什麼和生產多少?(在諸多可能的勞務和物品中,每一種應該生產多少以及何時生產)
2.如何生產?(誰來生產,使用何種資源以及採用何種技術)
3.為誰生產?(社會產品如何在不同的居民之間進行分配)。

生產問題是經濟學的基本問題。生產問題的基本問題就是為誰生產、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的問題。
但在經濟學、包括西方經濟學、尤其是新古典經濟學中,關注最多的其實並不是為誰生產、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的問題,而是生產最大化問題。
生產最大化問題就是產量的最大化問題(因為假定價格是已知的,所以產量最大化其實就是收益的最大化)。生產最大化表現為成本既定條件下的產量的最大化和產量既定條件下的成本最小化。把生產問題簡化為生產最大化問題時有問題的。因為,現代生產不是單個人獨立進行的小生產,而是很多人協作進行的大生產,生產的組織(這里作動詞用)和管理顯然是生產的重要問題。新古典經濟學把企業看成一個生產函數顯然是過於簡化了問題,因為不同的組織和管理就意味著不同的生產函數、而組織和管理顯然不只是一個管理問題,還是一個經濟問題,涉及成本和效率問題。
科斯注意到了傳統經濟學把廠商看作一個生產函數、生產問題簡化為生產最大化問題的缺陷(之一),提出了經濟學的第二個經濟學的基本問題(交易或交易成本問題,他沒有注意到生產關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