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真菌中文分類資料庫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真菌中文分類資料庫

發布時間: 2022-04-24 17:17:57

A. 微生物數碼分類鑒定資料庫中,每個條目代表

正確答案:A
解析:微生物數碼分類鑒定技術採用標准化、商品化和配套的生化反應試劑條(板),可將細菌鑒定到屬、群、種和亞種或生物型
。微生物數碼分類鑒定資料庫由許多細菌條目組成,每個條目代表一個細菌種或一個細菌生物型

B. 真菌有哪些菌

真菌(Fungus)是一種真核生物。最常見的真菌是各類蕈類,另外真菌也包括黴菌和酵母。現在已經發現了七萬多種真菌,估計只是所有存在的一小半。大多真菌原先被分入動物或植物,現在成為自己的界,分為四門。
真菌(Fungus)一詞的「拉丁文」Fungus 原意是蘑菇。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的一個類群,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約有 1萬屬12萬余種(屬與種都是單位,且屬大於種),真菌學家戴芳瀾教授估計中國大約有4萬種(種為單位)。按照林奈(Linneaus)的兩界分類系統,人們通常將真菌門,分為鞭毛菌亞門、接合菌亞門、子囊菌亞門、擔子菌亞門和半知菌亞門。其中,擔子菌亞門是一群多種多樣的高等真菌,多數種具有食用和葯用價值,如銀耳、金針菇、竹蓀、牛肝菌、靈芝等,但也有豹斑毒傘、馬鞍、鬼筆蕈等有毒種。另外,半知菌亞門中約有300屬是農作物和森林病害的病原菌,還有些屬是能引起人類和一些動物皮膚病的病原菌,如稻瘟病菌,可以引起苗瘟、節瘟和谷里瘟等。

(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細胞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道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低等真菌的菌絲無隔膜,高等真菌的菌絲都有隔膜,前者稱為無隔菌絲(coenocytic hypha),後者稱有隔菌絲(septate hypha)。在多數真菌的細胞壁中最具特徵性的是含有甲殼質(chitin),其次是纖維素。常見的真菌細胞器有:線粒體,微體,核糖體,液泡,溶酶體,泡囊,內質網,微管,鞭毛等;常見的內含物有肝糖,晶體,脂體等。

在歷史上,真菌曾被認為和植物的關系相近,甚至曾被植物學家認為就是一類植物,但真菌其實是單鞭毛生物,而植物卻是雙鞭毛生物。不同於有胚植物和藻類,真菌不進行光合作用,而是屬於腐生生物——經由腐化並吸收周圍物質來獲取食物。大多數真菌是由被稱為菌絲的微型構造所構成的,這些菌絲或許不被視為細胞,但卻有著真核生物的細胞核。成熟的個體(如最為人熟悉的蕈)是它們的生殖器官。它們和任何可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都不相關,反而跟動物很親近,兩者同屬後鞭毛生物。因此,真菌被歸類自成一界。

C. 有沒有關於微生物(如細菌、真菌、病毒)轉錄調控的相關資料庫求網站,網址。

微生物(microorganism簡稱microbe 日語:微生物學 法語:Microbiologie 德語:Mikrobiologie 希臘語:Μικροβιολογα 希伯來語: 印地語: 韓語: 俄語:Микробиология 泰語:)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涵蓋了有益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健康、食品、醫葯、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

D. mycologia是什麼啊 不是翻譯的啊 是一個文獻性質類的 資料庫跟真菌相關的

根據構詞翻譯:
mycologia(名詞 陰性)→真菌學

mycologia(名詞 陰性 該單詞去性屬區分後等效於英語中的mycology)→myco-logia→真菌學
myco-(前綴 詞源是古希臘語單詞μύκης)→真菌
μύκης(古希臘語 單數 陽性 主格)→蘑菇;真菌類;蘑菇形狀的物體
-logia(拉丁語 派生後綴 名詞性 抽象性 陰性)→...學
詞綴轉化過程:
-logia(拉丁語 派生後綴 名詞性 抽象性 陰性 主格)
→-logia(拉丁語族 派生後綴 名詞性 抽象性 陰性 有詞尾母音式)(如:義大利語)
→-logie(拉丁語族 派生後綴 名詞性 抽象性 陰性 無詞尾母音式)(如:法語)
→-logy(英語 派生後綴 名詞性 抽象性 ie轉化為y)

-ia/-ie(拉丁語族 派生後綴 名詞性 抽象性 陰性)
-a(拉丁語族 屈折結尾 陰性 詞尾非重讀母音)

E. 真菌的分類有哪些

‍‍

真菌在過去曾稱為黴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個大類,是一群數目龐大的細胞生物,估計全世界已有記載的真菌有10萬種以上。它們的個頭差別很大,小者用顯微鏡才能見到,大者可達數十厘米,如茯苓、蘑菇等。長期以來,真菌和細菌都被歸入植物界,視為最低等植物。隨著生物學,尤其是微生物學的進展,重新認識了真菌在生物界的地位。

真菌與植物不同,它們的細胞雖有細胞壁,但無葉綠素,無根、莖、葉構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不能利用二氧化碳來製造食物,它們的營養方式,只能靠腐生取得碳源,憑寄生獲得能源和其他營養物質;細胞貯藏的養料是肝糖而非澱粉,這與綠色植物有著顯著的差別。除少數菌類為單細胞外,其他都有分枝或不分枝的菌絲體,能進行有性和無性繁殖。病原性真菌是真菌病的病因,其中包括淺表皮膚真菌病,俗稱皮膚癬病。說到真菌,很容易想到細菌,因為它們都能引起疾病。其實真菌與細菌有本質上的不同,這種差別顯示了生物進化歷程:顯微鏡下可見細菌形態單一,呈球狀或棒狀;真菌形態比細菌復雜,有菌絲、芽胞等結構。真菌與細菌還有一個明顯的區別,除極少數真菌外,真菌引起的疾病,用治療細菌、放線菌和病毒有效的葯物治療,沒有任何效果,只能用專門治療真菌病的特殊葯品,才能收到治療效果。

‍‍

F. 真菌的種類

真菌為人體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在人體口腔、上呼吸道、腸道、泌尿道、皮膚表面均有少量存在,與細菌起著重要的生態平衡作用,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約作用失調時,真菌便會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隨著廣譜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劑的廣泛應用,侵襲性真菌感染在呼吸科越來越常見。真菌感染的臨床地位日益突出,已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組成。深部真菌感染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有可能「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一) 臨床常見的致病真菌



常見的感染真菌可以分為致病性真菌和條件性致病性真菌兩大類:

致病性真菌:或稱傳染性真菌,屬原發性病原菌,常導致原發性外源性真菌感染,可侵襲免疫功能正常宿主,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易致全身播散;病原性真菌主要有組織胞漿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足癬菌和孢子絲菌等。

條件致病性真菌:或稱機會性真菌,如念珠菌屬、麴黴屬、隱球菌屬、毛霉和青黴屬、根霉屬、犁頭霉屬、鐮刀霉及肺孢子菌等。這些多為腐生菌或植物致病菌,對人體的病原性弱,但在宿主存在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時,會導致深部真菌感染。

主要致病性下呼吸道真菌種類如下:

菌類

菌屬

菌種

酵母菌

念珠菌

念珠菌(假絲酵母菌)、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熱帶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

非念珠菌

毛孢子菌屬:白吉利毛孢子菌、頭形毛孢子菌

隱球菌屬:新生隱球菌

酵母屬:釀酒酵母菌

黴菌

麴黴

煙麴黴、黃麴黴、土麴黴、構巢麴黴、白麴黴

非麴黴

接合菌:毛霉、根霉、根毛霉、犁頭霉、小克銀漢霉

暗色孢霉屬:外瓶霉、德氏霉、鏈格孢霉、離蠕孢霉、凸臍孢霉

青黴菌屬:馬內菲青黴(屬雙相型真菌)、橘青黴、產黃青黴、擴展青黴、斜卧青黴、軟毛青黴

鐮刀黴菌屬:串珠鐮刀霉、增生鐮刀霉

賽多孢黴菌屬:尖端賽多孢霉、多有賽多孢霉

鏈格孢黴菌屬:交鏈孢霉

擬青黴菌屬:擬青黴

雙相型真菌

球孢子菌

粗球孢子菌、厭酷球孢子菌一.

副球孢子菌

副球孢子菌

組織胞漿菌

組織胞漿菌

孢子絲菌

申克孢子絲菌

芽生菌

皮炎芽生菌

地黴菌

白色地黴菌

類真菌

肺孢子菌、奴卡菌、放線菌、葡萄狀菌

表1:臨床常見致病真菌

臨床上應持續不斷地尋找微生物感染證據,應叮囑患者積極送痰真菌培養加葯敏,不僅對診斷有幫助,還對以後的抗真菌靶向治療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 常用的抗真菌葯物



多烯類抗真菌葯物

1、 兩性黴素B

抗菌譜:兩性黴素B於1958年批准上市後迄今已近半個多世紀,該葯幾乎對絕大部分真菌均有抗菌活性,對念珠菌、隱球菌、麴黴、雙相真菌等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鐮刀菌不敏感,尖端賽多孢霉和毛癬菌則耐葯。

兩性黴素B不經粘膜吸收.胃腸道只吸收少量,故只有靜脈制劑,其半衰期長(24小時),可每日1次給葯。組織穿透力弱,但不易通過血腦屏障進人腦脊液,經單用靜滴該葯治療真菌性腦膜炎無效者,可同時鞘內給葯。

臨床上用於治療系統性念珠菌病、隱球菌病、特別是隱球菌性腦膜炎,麴黴病、毛霉病、孢子絲均病、鐮刀菌病、暗色絲孢霉病、著色芽生菌病、絲孢酵母感染、馬內菲青黴病,還可治療芽生菌病、副球孢子菌病、球孢子菌病、組織胞漿菌病等。

用量:一般從小量開始,初始每日0.5-1mg,加入5%葡萄糖液 500ml中緩慢靜滴,避光,時間不少於6-8h,第2日和第3日各為2mg和5mg,若患者無嚴重反應,則每天增加5mg。最高劑量成人為50mg。對於絕大多數深部真菌感染,用兩性黴素B治療6-8周,總劑量1-2g。

該葯具有劑量依賴性,若血尿素氮和肌酐高於正常,應隔日給葯或暫停給葯以防出現腎損害。

2、兩性黴素B脂類制劑

由於兩性黴素B常常引起輸液反應及腎損害等毒副反應,兩性黴素B脂質體的問世解決了這一問題,該脂質體耐受性良好,凡對兩性黴素B療效不佳及產生嚴重毒副反應者,可用該制劑。

3、 制黴菌素

抗菌譜:體外試驗表明,白色念珠菌、新生隱球菌、莢膜組織胞漿菌、皮炎芽生菌及皮膚癬菌等均對其敏感。

口服不易吸收,幾乎全部從大便中排出,皮膚粘膜用葯也不易吸收,故僅用於治療口腔粘膜、胃腸道及陰道的念珠菌感染。

臨床多將其片劑溶於水漱口,用以減少口腔真菌機會性感染的幾率和排除痰真菌假陽性可能性。

三唑類葯物

1、 氟康唑

抗菌譜:為一廣譜抗真菌葯物,對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莢膜組織胞漿菌有抗菌作用,對新生隱球菌、多數念珠菌和皮膚癬茵有效。對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不敏感。

氟康陛可供口服或靜脈滴注。口服及靜脈給葯生物利用率相近,超過90%,食物不影響吸收。口服和靜脈給葯可產生相同的血葯濃度,在很大的劑量范圍內,血葯濃度隨劑量的增加而增大。能透過血腦屏障,並可穿人透析液中。與其他唑類抗真菌葯物不同,氟康唑的蛋自結合率低(約12%)。

常用劑量:第1天400 mg,隨後每天200 mg,對重症患者每日劑量可增至400 mg。治療侵襲性隱球菌病的常用劑量為每日400 mg。療程根據臨床治療反應而確定,隱球菌病的療程一般不少於為6~8周。預防用葯的劑量范圍為每日50-400 mg,具體劑量可根據患者發生真菌感染的危險程度而定。對有嚴重或遷延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等系統性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推薦預防劑量為每日400 mg。

2、伊曲康唑:

抗菌譜:包括念珠菌屬、麴黴、隱球菌和組織胞漿菌等致病真菌,對鐮刀霉活性較低,對毛霉感染無效。

伊物康唑有膠囊、溶液和靜脈注射液;其膠囊制劑口服吸收不完全(約55%),與食物同時服用可以促進其吸收。口服溶液制劑空腹服用較餐後服用的生物利用度高,因此,伊曲康唑口服液最好在空腹時服用;伊曲康唑的蛋白結合率高,廣泛分布於各個組織中,在肺、肝臟、骨骼中的葯物濃度要比血漿中高2-3倍。

臨床可用於麴黴、念珠菌屬、隱球菌屬和組織胞漿菌等引起的真菌感染的治療以及麴黴和念珠菌感染的預防。推薦劑量為第1、2天200 mg/次,每天2次靜脈滴注,第3~14天200 mg靜脈滴注,每天1次。輸注時間不少於1 h。

3、伏立康唑(Vorieonazole)

第二代三唑類抗真菌葯物,2002年上市,具有廣譜抗真菌作用,其抗真菌活性較氟康唑強10—500倍,抗菌譜對麴黴、隱球菌、念珠菌以及對氟康唑耐葯的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均有殺菌活性。另外還有一些少見的尖端賽多孢霉和鏈格孢霉屬亦有殺菌活性。

劑型分口服片劑(50mg,200mg/片)和注射粉針劑(200mg/瓶),第1天靜脈給葯6mg/kg,(或體重>40kg者400 mg,<40 kg者200mg),1次/12 h;第2天起200 mg,1次/12 h(<40 kg者減半量)。

臨床可用於治療念珠菌病(包括氟康唑耐葯念珠菌引起的感染)、侵襲性麴黴病、鐮刀霉引起的感染。

3、 泊沙康唑

是一種新型三唑類廣譜抗真菌葯物,從伊曲康唑結構基礎上衍生出來,目前只有口服制劑。

抗菌譜:對念珠菌、新型隱球菌、麴黴菌、毛孢子菌、接合菌、組織胞漿菌、鐮刀菌等具有較好的抗真菌活性,但對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療效較差。

主要用於治療麴黴菌、鐮刀菌和結合菌等引起的難治性、對其他葯物不能耐受或對其他葯物耐葯的真菌感染。

棘白菌素類葯物

為一種新型抗真菌葯物,供注射用。本類葯物為真菌細胞壁的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劑,抑制真菌細胞壁的合成。對人體的毒性較低。常用的有卡泊芬凈、米卡芬凈等。

1、 卡泊芬凈

抗菌譜:對麴黴菌和念珠菌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對卡氏孢子蟲亦有作用,對氟康唑、兩性黴素素B或氟胞嘧啶耐葯念菌有作用。但對隱球茵、鐮刀茵、毛孢子菌、皮膚癬菌、接合菌等無作用;

本品口服不吸收,靜滴後半衰朗9—11小時。第1天70 mg,第2天起50 mg,1次/d,緩慢靜脈滴注1h。

臨床主要用於侵襲性麴黴感染經其他抗真菌葯物治療無效或不能耐受者。對那些傳統葯物治療無效或不能耐受的侵入性麴黴病患者,卡泊芬凈是一種較為安全的替代葯。

2、米卡芬凈

抗菌譜:對白念珠菌(包括耐氟康唑菌株)和大多數非白念珠菌和麴黴(包括耐兩性黴素B的士麴黴)敏感。對新生隱球菌無活性。

臨床可用於念珠菌及麴黴所致呼吸道、胃腸道和血液感染的治療與預防。米卡芬凈治療念珠菌病一般用量為50 mg,1次/d,靜脈滴注。治療麴黴菌病一般用量為50-150mg,1次/d,靜脈滴注。重症和難治性念珠菌病或麴黴病患者,均可根據病情謹慎地增加至300mg/d。

作用機理

代表類別

代表葯物

作用於細胞膜

麥角固醇結合劑

多烯類

兩性黴素B

固醇14-α去甲基酶抑制劑

三唑類

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

作用於細胞壁

β-1,3葡聚糖酶抑制劑

棘白菌素類

卡泊芬凈、米卡芬凈

作用於細胞核

抑制RNA、DNA合成

氟胞嘧啶類

5-氟胞嘧啶

表2:抗真菌葯物分類

表3:抗真菌葯物抗菌譜。註:- 無活性;±可能有活性;+ 有活性,三線治療 (臨床療效較差),++ 有活性,二線用葯 (臨床療效稍差) ;+++ 有活性,一線用葯(臨床通常有效)

表4:常用抗真菌葯物的葯代動力學比較

表5:抗真菌葯物安全性比較。註:- 無毒性;+ 輕度;++ 中度;+++ 重度;NR 為無研究數據

目前臨床上應用的系統性抗真菌葯物種類較多,這些葯物的抗菌譜、作用機制、葯代動力學、不良反應特點各有不同,應根據患者的個體化特點合理選用葯物,可達到良好的抗菌作用和臨床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減少、避免耐葯菌的產生,同時應兼顧葯物經濟學原則,提高患者的順應性,減輕患者的醫療負擔。

G. 菌類的分類

(1)食用意義上的分類
①食用種類 人工栽培的種類多是作為食物直接食用,採集的野生菌也多是如此,這占食用菌的大多數。如人工栽培的香菇、雙孢菇、木耳等;野生的牛肝菌、雞油菌等。
②葯用種類 是指子實體或菌絲體直接或經加工提取後的產品可作為葯用。如靈芝、天麻等子實體均可切片後作為飲片服用;雲芝、茯苓的子實體和菌絲體都可提取加工成中成葯;槐耳、冬蟲夏草和蛹蟲草工業發酵的菌絲體也都可加工成多種葯劑等。
③食葯兼具種類 多數食用菌類均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如猴頭對消化系統疾病有很好的療效,密環菌對肝炎有較好的輔助療效,榆耳對痢疾有特效。
(2)營養方式上的分類
①木腐菌 如香菇、滑子菇、木耳等,多以闊葉木本植物的木屑(材)作為栽培基質。野生條件下,常生長於乾枯木上。
②草腐菌 如草菇、姬松茸等,不能利用木質材料,而主要以草本植物特別是禾本科植物的秸稈(如麥秸、稻草、玉米芯等)為主要碳源。在野外常見於腐熟的廄肥和腐爛的草堆中。
③糞生菌 如雙孢菇、大肥菇等,野生條件下,常見於發酵後的牛糞、馬糞的糞堆上;栽培時只可利用草本秸稈,而且需要添加大量的馬糞、牛糞、雞糞、廄肥、化肥等含氮量豐富的原料。
④土生菌 野生條件下,多發生於林地、坡地、水溝旁的地面上。有的其發生處土層下面有其生存的基質(枯枝、腐根等),如雞腿菇、竹蓀等,這類菌較容易人工栽培;而有的則距其生長基質很遠,如羊肚菌,這類菌多數不易人工栽培。
(3)子實體形成和發育所要求的溫度
①高溫菌類 其子實體形成和發育需要較高的溫度(常在25℃以上),菌絲體的生長要求溫度也高於其他菌類。如草菇子實體形成和發育的適溫為30~32℃,其菌絲生長的適溫達32~35℃。
②中溫菌類 其子實體形成和發育的適宜溫度在15~25℃,這類菌的菌絲體生長適溫一般在20~25℃,食用菌中這類溫型比較多,如香菇、銀耳、雞腿菇、猴頭等。
③低溫菌類 其子實體形成和發育需要較低的溫度,一般低於15℃,高於這一溫度則不易形成子實體或不能正常發育。如金針菇和滑菇等。
(4)子實體形態結構上的分類
①傘菌類 顧名思義,傘菌是具有傘狀子實體的那些種類,這些傘狀的子實體明顯分化出菌蓋和菌柄兩大形態結構,且菌蓋的下方生有刀片狀的菌褶,菌褶的兩側生有它們的「種子」——擔孢子。大多數常見的食用菌為傘菌類,如雙孢菇、香菇、金針菇、滑菇等,傘菌多為肉質。
②多孔菌類 多孔菌類的子實體形態多樣,有傘狀、扇形、塊狀等多種形狀,質地有肉質、半纖維質和木柱質等,但是,它們形態學上的共同特點是:在菌蓋下方都有管孔狀的繁殖結構。如肉質傘狀的牛肝菌、雞油菌,木柱質扇形的靈芝,肉質塊狀的猴頭和齒菌。
③膠質菌類 膠質菌類的子實體多耳狀或葉狀,有的呈腦狀,質地上多為膠質,如木耳、毛木耳、銀耳、金耳、榆耳、血耳等。它們的繁殖體——擔孢子,都著生於子實體的表層內,有的生於耳片的一側,有的則生於兩側。
④子囊菌類 除上述形態學上的幾大類群外,尚有一些種類,很難劃分形態類群,這些多是人工尚未栽培的種類,如鍾形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的酷似羊肚的羊肚菌,菌蓋酷似馬鞍形的馬鞍菌,還有不規則塊狀的塊菌。這些菌從分類地位上都距上述三大類群較遠,屬於子囊菌亞門。
(5)原基形成和發育對光的需求
①喜光型 在散射光的刺激下,促進子實體分化、發育,如香菇、草菇、滑菇、猴頭菌、側耳類、木耳類。
②中間型 對光線反應不敏感,有無散射光均可發育,如雙孢菇、大肥菇。
③厭光型 無需散射光刺激均可形成子實體,如茯苓、塊菌等地下生的菌類。
食用菌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的方法還有很多種,在此不一一而舉。

H. 請問哪個網站輸入真菌的拉丁名,然後查到中文及其分類地位

小木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