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全國地質環境監測能力建設
② 水文地質工作的發展趨勢
水文地質工作與國民經濟建設密切相關。我國經濟建設在21世紀進入高速度發展時期,經濟建設與水資源及環境的矛盾日趨嚴重。隨著基礎理論的發展、新技術在水文地質中的應用以及個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也給地下水的研究開展顯示了新的局面。水文地質工作在21世紀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以下幾方面可能將是人們重點關注的研究領域或課題。
1.西部缺水地區尋找地下水
隨著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西部地區需水量將日益增大。如何認識西北乾旱地區和西南岩溶石山地區水資源的形成,運用多種方法在西部缺水地區特別是在極端缺水的貧困地區尋找地下水,將是水文地質工作面臨的挑戰。在此基礎上確定合理的開采方案,以保證西部地區水資源的優化分配,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
2.人類活動與地下水的相互作用
隨著城市人口的集中、工農業的發展和物質文明的逐步提高,人類活動面臨的重要問題是水資源短缺。我國有一半的城市缺水,特別是華北、東北、西北的省會城市和大城市以及許多沿海城市。以往由於過量開采地下水已經在大多數城市出現了負環境效應,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當地經濟建設。如何協調好水資源與環境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嚴峻的任務。
3.大流域地下水資源可再生及跨流域調水的重大水文地質和環境地質問題
黃河下游斷流次數和時間逐年增大,小浪底水利樞紐截流後下游徑流的逐漸減少,引黃灌區地下水的循環系統與動態將產生顯著的變化。長江流域在1998年發生罕見的全流域洪災,以及三峽大壩建成後,將對庫區及下游水資源和環境產生很大的影響。跨流域調水也會導致區域性水文地質條件發生明顯的變化。如何結合社會、經濟、生態等因素研究這些問題,預測其變化,使之朝著有利於社會經濟的方向發展,是我國科技工作者面臨的艱巨任務。
4.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
地下水圈是與地表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地幔相互作用的一個特定的物質系統,水文地質學需要研究地下水圈的形成條件、演化歷史及其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的變化的一般規律,以便預測其未來發展趨勢。在未來的歲月中,在研究普遍存在的地下水在控制各種地質過程中的作用、流體梯度與區域構造應力場的關系、飽和及非飽和系統中水岩之間的相互化學作用、化學成分在不同介質中的遷移以及由於水動力驅使而引起的能量遷移等方面的研究有望得到加強。通過研究大型盆地的演化發展和古水文地質條件,可以指導油氣藏的勘查與開發。具有商業價值的地下熱水、地下鹵水、礦泉水的分布、形成條件的研究及開發利用將更加引起人們的重視。在固體廢物、核廢物地質處置中遇到的水文地質問題,將促進這些實用領域的水文地質研究。
5.新理論、新技術的應用
21世紀,隨著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的加速,其它學科領域的新理論將會更加迅速地在水文地質領域得到應用。先進的測試手段和儀器設備可為研究地下水提供了更加精確的觀測數據。研究手段從過去的單一化向著多樣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地下水模擬軟體得到進一步開發,使之功能更強大、操作更方便。水文地質信息庫將得到進一步完善並被充分利用。水文地質研究成果的展示方式也由過去的圖示化(各種不同類型不同比例尺的掛圖)發展到數字化(計算機資料庫和圖形庫)再發展到網路化(通過主頁在網路上發布),有利於研究成果服務於社會。
③ 水文地質鑽孔(井)電測井數據表
地質鑽孔資料庫中水文地質鑽孔(井)電測井數據表見表3.7。
表3.7 水文地質鑽孔(井)電測井數據表
(1)鑽孔(井)編號:同表3.2。
(2)測井方法名稱:參見GB/T9649。
(3)測井起始深度:指測井起始點的深度值,單位為m。
(4)測井終止深度:指測井終止點的深度值,單位為m。
(5)測井日期:按GB/T7408—2005日期完全表示法的YYYYMMDD基本格式填寫。
(6)測井曲線名稱:指利用測井數據繪制的測井曲線名稱,參見GB/T9649。
(7)電極距:電極電位系的電極距為不成對電極到成對電極與其相鄰的一個電極之距離,梯度電極的電極距為記錄點到不成對電極的距離。
(8)電極系類型:電極系即為電法測井時通過電纜放入井中的一組電極,按電極系結構特點和電極之間的排列方式進行分類,參見GB/T9649。
(9)電極系結構:指電極系的電極排列方式。
(10)測井曲線圖編號:指電測井曲線圖的編號。
(11)深度比例尺:指圖中單位距離所代表的井深實際長度。
(12)測井曲線橫向比例尺:指測井曲線在橫坐標上每厘米所代表的各種曲線數值。
(13)含水層頂界面深度:指通過物探方法測得的潛水位或承壓含水層頂板的埋深值,單位為m。
(14)含水層底界面深度:指通過物探方法測得的潛水位或承壓含水層底板的埋深值,單位為m。
(15)鹹淡水面埋深:指在地下淡水與地下鹹水同時存在的地區鹹水與淡水之間交界的埋深值,單位為m。
(16)質量評定等級:指單孔全部原始測井曲線資料質量的評定。分為:1優良,2合格,3廢品。
(17)備注:指其他需要補充說明的內容。
④ 水文地質鑽孔(井)地層岩性數據表
地質鑽孔資料庫中水文地質鑽孔 (井) 地層岩性數據表見表3.3。
表3.3 水文地質鑽孔 (井) 地層岩性數據表
(1) 鑽孔 (井) 編號: 同表3.2。
(2) 柱狀圖編號: 指鑽孔 (井) 綜合柱狀圖的編號。
(3) 地層層序: 指鑽孔 (井) 從上至下分層描述的順序號。
(4) 年代地層單位名稱: 參見 GB9649。
(5) 年代地層單位符號: 指年代地層單位的代碼符號。
(6) 岩石地層單位名稱: 參見 GB9649。
(7) 岩石地層單位符號: 指岩石地層單位的代碼符號。
(8) 底界深度: 即層底埋深,指孔口地面至每層層底的深度值,單位為 m。
(9) 層底標高: 指分層描述的每層層底的高程,單位為 m。
(10) 岩層厚度: 即分層描述的岩層厚度,單位為 m。
(11) 鬆散沉積物和岩石符號 (花紋) : 參見 GB /T14538—93 剖面符號。
(12) 岩石樣編號: 指岩石樣取樣時的編號。
(13) 取樣長度: 指岩石樣取樣的總長度,單位為 m。
(14) 地層岩性描述: 按原始資料整編,採用物探測井方法時須註明。
⑤ 1∶萬區域水文地質圖空間資料庫
一、內容概述
隸屬於國土資源大調查「數字國土」工程基礎資料庫建設計劃項目,是該工程中基礎資料庫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總工辦公室管理,前期由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和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共同組織實施,後期由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組織實施,各省(市、自治區)地質調查院和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共同參與建設工作。
該項目是在制定的「1∶20萬區域水文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圖層及屬性文件格式標准」的基礎上,以信息標准化工作為先導,形成了區域水文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建設的工作流程、質量控制體系和系列工具軟體,建立了涉及全國范圍內共1017幅1∶20萬國際標准圖幅的區域水文地質圖空間資料庫(未在台灣省開展工作)。該資料庫成果基本完成了全國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工作成果圖件的數字化建庫工作,是目前國內地質領域重要的全國性信息化成果之一,同時也是國內唯一的國家級、完整的區域水文地質信息化成果。
在已完成的全國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工作成果基礎上,以1∶20萬區域水文地質圖為數據基礎,建立全國區域水文地質圖空間資料庫。
通過開展數字化建設,達到搶救全國范圍內區域水文地質普查成果資料和實現區域水文地質圖信息化建設的目標;通過編制區域水文地質圖空間數據建設工作指南和標准化建設,達到在全國范圍內普及水文地質專業信息化建設相關知識、培訓水文地質專業信息建設人員的目的,進而完善地質成果信息化建設流程、建立信息化建設質量控制體系;通過建立區域水文地質圖空間資料庫,達到全面反映區域水文地質特徵要素綜合空間信息的目標;通過建立元資料庫,實現對區域水文地質空間信息的編目、管理和發布。通過建立區域水文地質圖圖幅管理系統,實現區域水文地質圖信息的檢索查詢,達到為政府主管部門提供水文地質專業需求服務和技術支撐的目標,實現區域水文地質普查成果社會化、公益性服務的目標。
二、應用范圍及應用實例
區域水文地質基礎資料數據的建立,在國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工農業生產建設、區域規劃設計及地質環境保護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紙介質資料圖件逐漸破損、辨認困難,少部分資料年久破損嚴重已無法正常使用。
有鑒於區域水文地質普查資料數據的重要性和資料保存現狀,1∶20萬區域水文地質圖空間資料庫旨在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對以圖件為主要對象的區域水文地質信息(含文字報告、記錄卡片)進行數字化並建立空間資料庫,搶救性保護這批極其珍貴的基礎資料,同時為各行業規劃、生產提供基礎性資料服務,為國家經濟建設宏觀決策、國土資源綜合管理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支持服務。
建成了一個全國性的、大型的全國區域水文地質圖空間資料庫,採集、處理了全國范圍內1∶20萬國際標准圖幅1017幅的全要素綜合水文地質圖信息。全部數據量200 G。
通過數字化建庫工作,形成了可滿足政府和社會公益需求和服務為目的的系列產品,主要包括:
(1)MAPGIS格式1∶20萬綜合水文地質圖空間資料庫;
(2)MAPGIS格式1∶20萬綜合水文地質圖全要素數字圖件;
(3)ARCINFO格式數據和E00交換格式數據;
(4)1∶20萬綜合水文地質圖原始資料掃描圖;
(5)國家級、省級和單圖幅的1∶20萬區域水文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元數據。
項目形成的數字化成果,已被廣泛的應用在全國地下水資源調查、四川紅層地區找水、華北平原地面沉降調查、全國汛期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城市規劃及川氣東送、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項目中,在行業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發揮了基礎數據的支撐作用。
三、推廣轉化方式
通過建立區域水文地質圖圖幅管理系統,實現區域水文地質圖信息的檢索查詢,達到為政府主管部門提供水文地質專業需求服務和技術支撐的目標,實現區域水文地質普查成果社會化、公益性服務的目標。
技術依託單位: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聯系人:褚洪斌張斌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大慧寺20號
郵政編碼:100081
聯系電話:010-62179611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⑥ 水文地質鑽孔資料庫表
在水文地質鑽孔 (井) 資料庫建庫過程中,重點考慮水文地質鑽孔的成果數據,其次兼顧水文地質基礎數據,將水文地質鑽孔 (井) 的數據粗略分為 6 種,分別為水文地質鑽孔基本數據、地層岩性數據、鑽孔 (井) 結構數據、抽水試驗數據、水質分析數據和綜合測井數據 (表3.1) 。
表3.1 水文地質鑽孔 (井) 數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