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建築物資料庫建設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建築物資料庫建設

發布時間: 2022-05-05 17:31:58

A. 中發37號文件印發後,城市執法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有哪些

理順管理體制
(四)匡定管理職責。
(五)明確主管部門。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對全國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研究擬定有關政策,制定基本規范,做好頂層設計,加強對省、自治區、直轄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監督協調,積極推進地方各級政府城市管理事權法律化、規范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應當確立相應的城市管理主管部門,加強對轄區內城市管理工作的業務指導、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各地應科學劃分城市管理部門與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職責,有關管理和執法職責劃轉城市管理部門後,原主管部門不再行使。
(六)綜合設置機構。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中央編辦指導地方整合歸並省級執法隊伍,推進市縣兩級政府城市管理領域大部門制改革,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環衛、園林綠化、城市管理執法等城市管理相關職能,實現管理執法機構綜合設置。統籌解決好機構性質問題,具備條件的應當納入政府機構序列。遵循城市運行規律,建立健全以城市良性運行為核心,地上地下設施建設運行統籌協調的城市管理體制機制。有條件的市和縣應當建立規劃、建設、管理一體化的行政管理體制,強化城市管理和執法工作。
(七)推進綜合執法。重點在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執法頻率高、多頭執法擾民問題突出、專業技術要求適宜、與城市管理密切相關且需要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領域推行綜合執法。具體范圍是: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全部行政處罰權;環境保護管理方面社會生活雜訊污染、建築施工雜訊污染、建築施工揚塵污染、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露天燒烤污染、城市焚燒瀝青塑料垃圾等煙塵和惡臭污染、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煙塵污染、燃放煙花爆竹污染等的行政處罰權;工商管理方面戶外公共場所無照經營、違規設置戶外廣告的行政處罰權;交通管理方面侵佔城市道路、違法停放車輛等的行政處罰權;水務管理方面向城市河道傾倒廢棄物和垃圾及違規取土、城市河道違法建築物拆除等的行政處罰權;食品葯品監管方面戶外公共場所食品銷售和餐飲攤點無證經營,以及違法回收販賣葯品等的行政處罰權。城市管理部門可以實施與上述范圍內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處罰權有關的行政強制措施。到2017年年底,實現住房城鄉建設領域行政處罰權的集中行使。上述范圍以外需要集中行使的具體行政處罰權及相應的行政強制權,由市、縣政府報所在省、自治區政府審批,直轄市政府可以自行確定。
(八)下移執法重心。按照屬地管理、權責一致的原則,合理確定設區的市和市轄區城市管理部門的職責分工。市級城市管理部門主要負責城市管理和執法工作的指導、監督、考核,以及跨區域及重大復雜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處。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要求,在設區的市推行市或區一級執法,市轄區能夠承擔的可以實行區一級執法,區級城市管理部門可以向街道派駐執法機構,推動執法事項屬地化管理;市轄區不能承擔的,市級城市管理部門可以向市轄區和街道派駐執法機構,開展綜合執法工作。派駐機構業務工作接受市或市轄區城市管理部門的領導,日常管理以所在市轄區或街道為主,負責人的調整應當徵求派駐地黨(工)委的意見。逐步實現城市管理執法工作全覆蓋,並向鄉鎮延伸,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三、強化隊伍建設
(九)優化執法力量。各地應當根據執法工作特點合理設置崗位,科學確定城市管理執法人員配備比例標准,統籌解決好執法人員身份編制問題,在核定的行政編制數額內,具備條件的應當使用行政編制。執法力量要向基層傾斜,適度提高一線人員的比例,通過調整結構優化執法力量,確保一線執法工作需要。區域面積大、流動人口多、管理執法任務重的地區,可以適度調高執法人員配備比例。
(十)嚴格隊伍管理。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城市管理執法人員管理制度,優化幹部任用和人才選拔機制,嚴格按照公務員法有關規定開展執法人員錄用等有關工作,加大接收安置軍轉幹部的力度,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根據執法工作需要,統一制式服裝和標志標識,制定執法執勤用車、裝備配備標准,到2017年年底,實現執法制式服裝和標志標識統一。嚴格執法人員素質要求,加強思想道德和素質教育,著力提升執法人員業務能力,打造政治堅定、作風優良、紀律嚴明、廉潔務實的執法隊伍。
(十一)注重人才培養。加強現有在編執法人員業務培訓和考試,嚴格實行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到2017年年底,完成處級以上幹部輪訓和持證上崗工作。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職務晉升和交流制度,切實解決基層執法隊伍基數大、職數少的問題,確保部門之間相對平衡、職業發展機會平等。完善基層執法人員工資政策。研究通過工傷保險、撫恤等政策提高風險保障水平。鼓勵高等學校設置城市管理專業或開設城市管理課程,依託黨校、行政學院、高等學校等開展崗位培訓。
(十二)規范協管隊伍。各地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採取招用或勞務派遣等形式配置城市管理執法協管人員。建立健全協管人員招聘、管理、獎懲、退出等制度。協管人員數量不得超過在編人員,並應當隨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逐步減少。協管人員只能配合執法人員從事宣傳教育、巡查、信息收集、違法行為勸阻等輔助性事務,不得從事具體行政執法工作。協管人員從事執法輔助事務以及超越輔助事務所形成的後續責任,由本級城市管理部門承擔。
四、提高執法水平
(十三)制定權責清單。各地要按照轉變政府職能、規范行政權力運行的要求,全面清理調整現有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職責,優化權力運行流程。依法建立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部門的權力和責任清單,向社會公開職能職責、執法依據、處罰標准、運行流程、監督途徑和問責機制。制定責任清單與權力清單工作要統籌推進,並實行動態管理和調整。到2016年年底,市、縣兩級城市管理部門要基本完成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制定公布工作。
(十四)規范執法制度。各地城市管理部門應當切實履行城市管理執法職責,完善執法程序,規范辦案流程,明確辦案時限,提高辦案效率。積極推行執法辦案評議考核制度和執法公示制度。健全行政處罰適用規則和裁量基準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嚴格執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杜絕粗暴執法和選擇性執法,確保執法公信力,維護公共利益、人民權益和社會秩序。
(十五)改進執法方式。各地城市管理執法人員應當嚴格履行執法程序,做到著裝整齊、用語規范、舉止文明,依法規范行使行政檢查權和行政強制權,嚴禁隨意採取強制執法措施。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根據違法行為的性質和危害後果,靈活運用不同執法方式,對情節較輕或危害後果能夠及時消除的,應當多做說服溝通工作,加強教育、告誡、引導。綜合運用行政指導、行政獎勵、行政扶助、行政調解等非強制行政手段,引導當事人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及時化解矛盾紛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十六)完善監督機制。強化外部監督機制,暢通群眾監督渠道、行政復議渠道,城市管理部門和執法人員要主動接受法律監督、行政監督、社會監督。強化內部監督機制,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城市管理部門內部流程式控制制,健全責任追究機制、糾錯問責機制。強化執法監督工作,堅決排除對執法活動的違規人為干預,防止和克服各種保護主義。
五、完善城市管理
(十七)加強市政管理。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完成後,應當及時將管理信息移交城市管理部門,並建立完備的城建檔案,實現檔案信息共享。加強市政公用設施管護工作,保障安全高效運行。加強城市道路管理,嚴格控制道路開挖或佔用道路行為。加強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給排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管理,服務入廊單位生產運行和市民日常生活。
(十八)維護公共空間。加強城市公共空間規劃,提升城市設計水平。加強建築物立面管理和色調控制,規范報刊亭、公交候車亭等「城市傢具」設置,加強戶外廣告、門店牌匾設置管理。加強城市街頭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嚴查食品無證攤販、散發張貼小廣告、街頭非法回收葯品、販賣非法出版物等行為。及時制止、嚴肅查處擅自變更建設項目規劃設計和用途、違規佔用公共空間以及亂貼亂畫亂掛等行為,嚴厲打擊違法用地、違法建設行為。
(十九)優化城市交通。堅持公交優先戰略,著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加強不同交通工具之間的協調銜接,倡導步行、自行車等綠色出行方式。打造城市交通微循環系統,加大交通需求調控力度,優化交通出行結構,提高路網運行效率。加強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和智能化交通指揮設施管理維護。整頓機動車交通秩序。加強城市出租客運市場管理。加強靜態交通秩序管理,綜合治理非法佔道停車及非法挪用、佔用停車設施,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停車場建設,鼓勵單位停車場錯時對外開放,逐步緩解停車難問題。
(二十)改善人居環境。切實增加物質和人力投入,提高城市園林綠化、環衛保潔水平,加強大氣、雜訊、固體廢物、河湖水系等環境管理,改善城市人居環境。規范建築施工現場管理,嚴控雜訊擾民、施工揚塵和渣土運輸拋灑。推進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管理。加強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和醫療垃圾集中處理管理。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提高城市衛生水平。
(二十一)提高應急能力。提高城市防災減災能力,保持水、電、氣、熱、交通、通信、網路等城市生命線系統暢通。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領域安全監管責任制,強化重大危險源監控,消除重大事故隱患。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建立分級、分類、動態管理制度。完善城市管理應急響應機制,提高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強化應急避難場所、設施設備管理,加強各類應急物資儲備。建立應急預案動態調整管理制度,經常性開展疏散轉移、自救互救等綜合演練。做好應對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的軍地協調工作。
(二十二)整合信息平台。積極推進城市管理數字化、精細化、智慧化,到2017年年底,所有市、縣都要整合形成數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基於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綜合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整合人口、交通、能源、建設等公共設施信息和公共基礎服務,拓展數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功能。加快數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級,實現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整合城市管理相關電話服務平台,形成全國統一的12319城市管理服務熱線,並實現與110報警電話等的對接。綜合利用各類監測監控手段,強化視頻監控、環境監測、交通運行、供水供氣供電、防洪防澇、生命線保障等城市運行數據的綜合採集和管理分析,形成綜合性城市管理資料庫,重點推進城市建築物資料庫建設。強化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社會誠信等城市管理全要素數據的採集與整合,提升數據標准化程度,促進多部門公共數據資源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建立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新機制。
(二十三)構建智慧城市。加強城市基礎設施智慧化管理與監控服務,加快市政公用設施智慧化改造升級,構建城市虛擬模擬系統,強化城鎮重點應用工程建設。發展智慧水務,構建覆蓋供水全過程、保障供水質量安全的智能供排水和污水處理系統。發展智慧管網,實現城市地下空間、地下綜合管廊、地下管網管理信息化和運行智能化。發展智能建築,實現建築設施設備節能、安全的智能化管控。加快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檔案信息化建設。依託信息化技術,綜合利用視頻一體化技術,探索快速處置、非現場執法等新型執法模式,提升執法效能。
六、創新治理方式
(二十四)引入市場機制。發揮市場作用,吸引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本參與城市管理。鼓勵地方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推進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2349.253,15.39, 0.66%)、公共交通、便民服務設施等的市場化運營。推行環衛保潔、園林綠化管養作業、公共交通等由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逐步加大購買服務力度。綜合運用規劃引導、市場運作、商戶自治等方式,順應歷史沿革和群眾需求,合理設置、有序管理方便生活的自由市場、攤點群、流動商販疏導點等經營場所和服務網點,促創業、帶就業、助發展、促和諧。
(二十五)推進網格管理。建立健全市、區(縣)、街道(鄉鎮)、社區管理網路,科學劃分網格單元,將城市管理、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納入網格化管理。明確網格管理對象、管理標准和責任人,實施常態化、精細化、制度化管理。依託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台,全面加強對人口、房屋、證件、車輛、場所、社會組織等各類基礎信息的實時採集、動態錄入,准確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和快速處置問題,有效實現政府對社會單元的公共管理和服務。
(二十六)發揮社區作用。加強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政府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主導作用。依法建立社區公共事務准入制度,充分發揮社區居委會作用,增強社區自治功能。充分發揮社會工作者等專業人才的作用,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完善社區協商機制。推動制定社區居民公約,促進居民自治管理。建設完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通過建立社區綜合信息平台、編制城市管理服務圖冊、設置流動服務站等方式,提供惠民便民公共服務。
(二十七)動員公眾參與。依法規范公眾參與城市治理的范圍、權利和途徑,暢通公眾有序參與城市治理的渠道。倡導城市管理志願服務,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志願服務宣傳動員、組織管理、激勵扶持等制度和組織協調機制,引導志願者與民間組織、慈善機構和非營利性社會團體之間的交流合作,組織開展多形式、常態化的志願服務活動。依法支持和規范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發展。採取公眾開放日、主題體驗活動等方式,引導社會組織、市場中介機構和公民法人參與城市治理,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動的城市治理模式。
(二十八)提高文明意識。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城市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創建全過程,廣泛開展城市文明教育,大力弘揚社會公德。深化文明城市創建,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積極開展新市民教育和培訓,讓新市民盡快融入城市生活,促進城市和諧穩定。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作用,廣泛開展城市文明主題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堅持將公約引導、信用約束、法律規制相結合,以他律促自律。
七、完善保障機制
(二十九)健全法律法規。加強城市管理和執法方面的立法工作,完善配套法規和規章,實現深化改革與法治保障有機統一,發揮立法對改革的引領和規范作用。有立法權的城市要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加快制定城市管理執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明晰城市管理執法范圍、程序等內容,規范城市管理執法的權力和責任。全面清理現行法律法規中與推進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不相適應的內容,定期開展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並向社會公布清理結果,加強法律法規之間的銜接。加快制定修訂一批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方面的標准,形成完備的標准體系。
(三十)保障經費投入。按照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原則,健全責任明確、分類負擔、收支脫鉤、財政保障的城市管理經費保障機制,實現政府資產與預算管理有機結合,防止政府資產流失。城市政府要將城市管理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並與城市發展速度和規模相適應。嚴格執行罰繳分離、收支兩條線制度,不得將城市管理經費與罰沒收入掛鉤。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統籌使用有關資金,增加對城市管理執法人員、裝備、技術等方面的資金投入,保障執法工作需要。
(三十一)加強司法銜接。建立城市管理部門與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等制度,實現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無縫對接。公安機關要依法打擊妨礙城市管理執法和暴力抗法行為,對涉嫌犯罪的,應當依照法定程序處理。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要加強法律指導,及時受理、審理涉及城市管理執法的案件。檢察機關有權對城市管理部門在行政執法中發現涉嫌犯罪案件線索的移送情況進行監督,城市管理部門對於發現的涉嫌犯罪案件線索移送不暢的,可以向檢察機關反映。加大城市管理執法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和司法強制執行力度。
八、加強組織領導
(三十二)明確工作責任。加強黨對城市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推進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這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按照有利於服務群眾的原則,切實履行領導責任,研究重大問題,把握改革方向,分類分層推進。各省、自治區可以選擇一個城市先行試點,直轄市可以全面啟動改革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要制定具體方案,明確時間步驟,細化政策措施,及時總結試點經驗,穩妥有序推進改革。上級政府要加強對下級政府的指導和督促檢查,重要事項及時向黨委報告。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要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加強協調配合,支持和指導地方推進改革工作。
(三十三)建立協調機制。建立全國城市管理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解決制約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大問題,以及相關部門職責銜接問題。各省、自治區政府應當建立相應的協調機制。市、縣政府應當建立主要負責同志牽頭的城市管理協調機制,加強對城市管理工作的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和考核獎懲。建立健全市、縣相關部門之間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形成管理和執法工作合力。
(三十四)健全考核制度。將城市管理執法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體系,推動地方黨委、政府履職盡責。推廣績效管理和服務承諾制度,加快建立城市管理行政問責制度,健全社會公眾滿意度評價及第三方考評機制,形成公開、公平、公正的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工作考核獎懲制度體系。加強城市管理效能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城市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參考。

B. 誰能幫我提點建議,這個項目資料庫如何設計比較好。

是的。
建築類別,基本指標可以作為建築物表的屬性列,每個類別必須單獨建表
建築表(建築編號,建築名稱,建築類別,基本指標1,基本指標2,基本指標3。。。)
類別1(建築編號,特殊指標1,特殊指標2。。。)
類別2(建築編號,特殊指標1,特殊指標2。。。)
。。。

C. 什麼是三維建築信息模型(簡稱:BIM)設計。

建築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築學、工程學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它是來形容那些以三維圖形為主、物件導向、建築學有關的電腦輔助設計。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它可以幫助實現建築信息的集成,從建築的設計、施工、運行直至建築全壽命周期的終結,各種信息始終整合於一個三維模型信息資料庫中,設計團隊、施工單位、設施運營部門和業主等各方人員可以基於BIM進行協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節省資源、降低成本、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BIM具有以下五個特點:

可視化
可視化即「所見所得」的形式,對於建築行業來說,可視化的真正運用在建築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例如經常拿到的施工圖紙,只是各個構件的信息在圖紙上採用線條繪製表達,但是其真正的構造形式就需要建築業從業人員去自行想像了。BIM提供了可視化的思路,讓人們將以往的線條式的構件形成一種三維的立體實物圖形展示在人們的面前;建築業也有設計方面的效果圖。但是這種效果圖不含有除構件的大小、位置和顏色以外的其他信息,缺少不同構件之間的互動性和反饋性。而BIM提到的可視化是一種能夠同構件之間形成互動性和反饋性的可視化,由於整個過程都是可視化的,可視化的結果不僅可以用效果圖展示及報表生成,更重要的是,項目設計、建造、運營過程中的溝通、討論、決策都在可視化的狀態下進行。

協調性
協調是建築業中的重點內容,不管是施工單位,還是業主及設計單位,都在做著協調及相配合的工作。一旦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問題,就要將各有關人士組織起來開協調會,找各個施工問題發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然後作出變更,做出相應補救措施等來解決問題。在設計時,往往由於各專業設計師之間的溝通不到位,出現各種專業之間的碰撞問題。例如暖通等專業中的管道在進行布置時,由於施工圖紙是各自繪制在各自的施工圖紙上的,在真正施工過程中,可能在布置管線時正好在此處有結構設計的梁等構件在此阻礙管線的布置,像這樣的碰撞問題的協調解決就只能在問題出現之後再進行解決。BIM的協調性服務就可以幫助處理這種問題,也就是說BIM建築信息模型可在建築物建造前期對各專業的碰撞問題進行協調,生成協調數據,並提供出來。當然,BIM的協調作用也並不是只能解決各專業間的碰撞問題,它還可以解決例如電梯井布置與其他設計布置及凈空要求的協調、防火分區與其他設計布置的協調、地下排水布置與其他設計布置的協調等。

模擬性
模擬性並不是只能模擬設計出的建築物模型,還可以模擬不能夠在真實世界中進行操作的事物。在設計階段,BIM可以對設計上需要進行模擬的一些東西進行模擬實驗。例如:節能模擬、緊急疏散模擬、日照模擬、熱能傳導模擬等;在招投標和施工階段可以進行4D模擬(三維模型加項目的發展時間),也就是根據施工的組織設計模擬實際施工,從而確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來指導施工。同時還可以進行5D模擬(基於4D模型加造價控制),從而實現成本控制;後期運營階段可以模擬日常緊急情況的處理方式,例如地震人員逃生模擬及消防人員疏散模擬等。

優化性
事實上整個設計、施工、運營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優化的過程。當然優化和BIM也不存在實質性的必然聯系,但在BIM的基礎上可以做更好的優化。優化受三種因素的制約:信息、復雜程度和時間。沒有準確的信息,做不出合理的優化結果,BIM模型提供了建築物的實際存在的信息,包括幾何信息、物理信息、規則信息,還提供了建築物變化以後的實際存在信息。復雜程度較高時,參與人員本身的能力無法掌握所有的信息,必須藉助一定的科學技術和設備的幫助。現代建築物的復雜程度大多超過參與人員本身的能力極限,BIM及與其配套的各種優化工具提供了對復雜項目進行優化的可能。

可出圖性
BIM模型不僅能繪制常規的建築設計圖紙及構件加工的圖紙,還能通過對建築物進行可視化展示、協調、模擬、優化,並出具各專業圖紙及深化圖紙,使工程表達更加詳細。

D. 資料庫系統建設需要依據哪些行業和國家標准或規范

你要是數據中心機房建設請參照一下標准:

1<<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GB 50174-2008
2<<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462-2008
3<<電子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GB/T 2887-2000
4<<防靜電活動地板通用規范>>SJ/T10796-2001
5<<通風與空調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 50243-2002
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 50116-2008
7<<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166-2007
8<<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 50052-2009
9<<建築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303-2002
10<<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 50343-2004
11<<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7-2010
12<<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T50311-2007
13<<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GB/T50312-2007
註: 數據中心建設不牽扯民用標准。。DXJS 標準是電信標准,看你是什麼行業,金融數據中心有自己的標准, 電力數據中心有自己的標准。

E. 如何建立建築設計戶型資料庫

你可以把一類的文件放在一起,最好放上住宅的戶型圖,以便以後的翻閱啊,最好做一個目錄什麼的,知道什麼類型的住宅戶型在哪裡。便於以後找啊

F. 誰知道建立三維建築物資料庫的意義有哪些

現在信息發展較快,人們對數據的要求也逐漸增強,之前二維的地圖不能滿足工作等方面的需求,建立三維建築物資料庫作為數字城市或者數字地球的一部分,建立城市直觀印象,對路徑查詢、導航均由非常重要的意義。
國內已經上線的三維城市地圖,如e都市(2.5維)
希望能幫到你

G. 有必要建立BIM資料庫嗎

有必要!
數據就是企業的競爭力,這點在其他行業已經得到證明,如零售業、製造業等。
建築行業也要開始重視數據積累的,這裡面當然包含BIM數據,比如工程量指標數據、構件庫數據等。
所以,一些實力較強的企業已經開始搭建BIM管理平台(比如說魯班、廣聯達這類)、構架庫平台(如族庫大師)。

H. 智慧城市建設須把握哪幾個方面

《經濟》2015年19刊中提到過:首先注重頂層設計,實施統籌規劃。智慧城市建設涉及面廣、系統性強,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合理配置資源,建立科學有效的組織管理長效機制,試點先行,分布實施,匯聚力量形成合力協調有序推進,引導智慧城市健康發展,不斷探索我國城市轉型發展的新模式。

第二是注重整體推進,抓住建設重點。在推進智慧城市的進程中,需要區分輕重緩急,從城市規劃管理、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產業發展等方面全面考慮,堅持把寬頻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應集中解決制約城市發展的問題,以需求為牽引,應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信息共享步伐。

第三是注重技術創新,保障信息安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方興未艾,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應注意對創新的支持和對新技術的運用,著力營造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與氛圍。網路信息安全是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內容,應該加大信息安全投入,切實保障網路信息安全。

作為在數據可視化領域的重度參與者,一線見證了眾多 HTML5/Web 化、2D/3D 化的項目在工業界應用落地。基於HT實施的數百個工業互聯網 2D 3D 可視化應用案例綜合在了智慧城市建設。2020年,推行數字孿生,我們再次貢獻出諸多案例說明與演示。希望能激發行業和學術工作者對可視化的深度思考,為推進國內工業互聯網發展出份薄力。——圖撲(hightopo)

工業4.0

工業互聯網可視化將整體園區以及工業流程展現出來,智能化改造可使得管理人員可隨時查看整條流水線的運作狀態,進行資源合理配置更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智慧交通

對路況進行實時監控、分析道路擁堵情況及時疏導車輛,引導車主選擇更合理便捷的路線,達到車路協同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對隧道內進行監控,可查看不同位置的監控器畫面,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態及時維護,甚至可遠程調控隧道內排風設備與照明設備以滿足不同需求。

(8)建築物資料庫建設擴展閱讀

圖撲軟體(Hightopo)是由廈門圖撲軟體科技有限公司獨立自主研發,基於HTML5標准技術的Web前端2D和3D圖形界面開發框架。非常適用於實時監控系統的界面呈現,廣泛應用於電信網路拓撲和設備管理,以及電力、燃氣等工業自動化 (HMI/SCADA) 領域。Hightopo提供了一套獨特的 WebGL 層抽象,將 Model–View–Presenter (MVP) 的設計模型延伸應用到了 3D 圖形領域。

I. 如何建立建築設計CAD戶型圖資料庫

您可去【網路文科】檢索相關關鍵字,會有豐富的學習資料!

J. 目前BIM技術的適用范圍有多大

BIM技術的應用范圍是什麼?在建築行業發展的朝氣蓬勃的時代中,一切的變革都是迅速和具有科技性的,從傳統的手工繪圖、手工計算及手工設計整個人工過程過度到了CAD技術的普及及推廣,也讓眾多建築設計師、預算師從「手工」行列解放了出來,而現在,建築信息模型(BIM)的出現將引發工程建設領域的第二次數字革命。BIM軟體不僅帶來現有技術的進步和更新換代,也會影響生產組織模式和管理方式的變革,並將推動人們思維模式的轉變。


BIM模型維護


BIM模型維護是指根據項目建設進度建立和維護BIM模型,使用BIM平台匯總各項目團隊所有的建築工程信息,消除項目中的信息孤島,並將得到的信息結合三維模型進行整理和儲存,以備項目全過程中項目各相關利益方隨時共享。


BIM的用途決定了BIM模型細節的精度,但僅靠一個BIM工具並不能完成所有的工作。所以,目前業內主要採用「分布式」BIM模型的方法,建立符合工程項目現有條件和使用用途的BIM模型。這些模型根據需要大致可分為:設計模型、施工模型、進度模型、成本模型、製造模型、操作模型等。


場地分析


場地分析是研究影響建築物定位的主要因素,是確定建築物的空間方位和外觀、建立建築物與周圍景觀的聯系的過程。在規劃階段,場地的地貌、植被、氣候條件都是影響設計決策的重要因素,往往需要通過場地分析來對景觀規劃、環境現狀、施工配套及建成後交通流量等各種影響因素進行評價及分析。


傳統的場地分析存在諸如定量分析不足、主觀因素過重、無法處理大量數據信息等弊端。通過BIM結合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對場地及擬建的建築物空間數據進行建模,可迅速得出較准確的分析結果,幫助項目在規劃階段評估場地的使用條件和特點,從而作出新建項目最理想的場地規劃、交通流線組織關系、建築布局等關鍵決策。


建築策劃


建築策劃是在總體規劃目標確定後,根據定量分析得出設計依據的過程。建築策劃利用對建設目標所處社會環境及相關因素的邏輯數理分析,研究項目任務書對設計的合理導向,制定和論證建築設計依據,科學地確定設計的內容,並尋找達到這一目標的科學方法。在這一過程中,除了運用建築學的原理,借鑒過去的經驗和遵守規范,更重要的是要以實態調查為基礎,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手段對目標進行研究。BIM能夠幫助項目團隊在建築規劃階段,通過對空間進行分析來理解復雜空間的標准和法規,從而節省時間,並提供對團隊更多增值活動的可能。特別是在客戶討論需求、選擇以及分析最佳方案時,能藉助BIM及相關分析數據,作出關鍵性的決定。


BIM在建築策劃階段的應用成果還可以幫助建築師在建築設計階段隨時查看初步設計是否符合業主的要求,是否滿足建築策劃階段得到的設計依據,通過BIM連貫的信息傳遞或追溯,大大減少之後詳圖設計階段發現問題需要修改設計的巨大浪費。


方案論證


在方案論證階段,項目投資方可以使用BIM來評估設計方案的布局、視野、照明、安全、人體工程學、聲學、紋理、色彩及規范的遵守情況。BIM甚至可以做到建築局部的細節推敲,迅速分析設計和施工中可能需要應對的問題。


方案論證階段還可以藉助BIM提供方便的、低成本的不同解決方案供項目投資方進行選擇,通過數據對比和模擬分析,找出不同解決方案的優缺點,幫助項目投資方迅速評估建築投資方案的成本和時間。


對設計師來說,通過BIM來評估所設計的空間,可以獲得較高的互動效應,以便從使用者和業主方獲得積極的反饋。設計的實時修改往往基於最終用戶的反饋,在BIM平台下,項目各方關注的焦點問題比較容易得到直觀的展現並迅速達成共識,相應地,需要決策的時間也會減少。


可視化設計


3Dmax、Sketchup這些三維可視化設計軟體的出現有力地彌補了業主及最終用戶因缺乏對傳統建築圖紙的理解能力而造成的和設計師之間的交流鴻溝,但由於這些軟體設計理念和功能上的局限,使得這樣的三維可視化展現不論用於前期方案推敲還是用於階段性的效果圖展現,與真正的設計方案之間都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對於設計師而言,除了用於前期推敲和階段展現,大量的設計工作還是要基於傳統CAD平台,使用平、立、剖等三視圖的方式表達和展現自己的設計成果。這種由於工具原因造成的信息割裂,在遇到項目復雜、工期緊的情況下,非常容易出錯。


BIM的出現使得設計師不僅擁有了三維可視化的設計工具,所見即所得,更重要的是通過工具的提升,使設計師能使用三維的思考方式來完成建築設計,同時,也使業主及最終用戶真正擺脫技術壁壘的限制,隨時知道自己的投資能獲得什麼。


協同設計


協同設計是一種新興的建築設計方式,它可以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專業的設計人員通過網路的協同展開設計工作。現有的協同設計主要是基於CAD平台,並不能充分實現專業間的信息交流,這是因為CAD的通用文件格式僅僅是對圖形的描述,無法載入附加信息,導致專業間的數據不具有關聯性。


BIM使得協同不再是簡單的文件參照,BIM技術為協同設計提供底層支撐,大幅提升協同設計的技術含量。藉助BIM的技術優勢,協同的范疇也從單純的設計階段擴展到建築全生命周期,需要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等各方的集體參與,因此具備了更廣泛的意義,帶來綜合效益的大幅提升。


性能化分析


利用計算機進行建築物理性能化分析始於20世紀60年代甚至更早在CAD時代,無論什麼樣的分析軟體都必須通過手工的方式輸入相關數據才能開展分析計算,而操作和使用這些軟體不僅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經過培訓才能完成,同時由於設計方案的調整,造成原本就耗時耗力的數據錄入工作需要經常性的重復錄入或者校核,導致包括建築能量分析在內的建築物理性能化分析通常被安排在設計的最終階段,成為一種象徵性的工作,使建築設計與性能化分析計算之間嚴重脫節。


利用BIM技術,建築師在設計過程中創建的虛擬建築模型已經包含了大量的設計信息(幾何信息、材料性能、構件屬性等),只要將模型導入相關的性能化分析軟體,就可以得到相應的分析結果,原本需要專業人士花費大量時間輸入大量專業數據的過程,通過BIM技術可以自動完成,大大降低了性能化分析的周期,提高了設計質量,同時,也使設計公司能夠為業主提供更專業的技能和服務。


工程量統計


BIM是一個富含工程信息的資料庫,可以真實地提供造價管理需要的工程量信息,藉助這些信息,計算機可以快速對各種構件進行統計分析,大大減少了繁瑣的人工操作和潛在錯誤,非常容易實現工程量信息與設計方案的完全一致。


通過BIM獲得的准確的工程量統計可以用於前期設計過程中的成本估算、在業主預算范圍內不同設計方案的探索或者不同設計方案建造成本的比較以及施工開始前的工程量預算和施工完成後的工程量決算。


管線綜合


隨著建築物規模和使用功能復雜程度的增加,無論設計企業還是施工企業甚至是業主對機電管線綜合的要求愈加強烈。利用BIM技術,通過搭建各專業的BIM模型,設計師能夠在虛擬的三維環境下方便地發現設計中的碰撞沖突,從而大大提高了管線綜合的設計能力和工作效率。這不僅能及時排除項目施工環節中可能遇到的碰撞沖突,顯著減少由此產生的變更申請單,更大大提高了施工現場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由於施工協調造成的成本增長和工期延誤。


施工進度模擬


建築施工是一個高度動態的過程,隨著建築工程規模不斷擴大,復雜程度不斷提高,使得施工項目管理變得極為復雜。


通過將BIM與施工進度計劃相鏈接,將空間信息與時間信息整合在一個可視的4D(3D+Time)模型中,可以直觀、精確地反映整個建築的施工過程。4D施工模擬技術可以在項目建造過程中合理制定施工計劃、精確掌握施工進度,優化使用施工資源以及科學地進行場地布置,對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資源和質量進行統一管理和控制,以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質量。


此外,藉助4D模型,施工企業在工程項目投標中將獲得競標優勢,BIM可以協助評標專家從4D模型中很快了解投標單位對投標項目主要施工的控制方法、施工安排是否均衡、總體計劃是否基本合理等,從而對投標單位的施工經驗和實力作出有效評估。


施工組織模擬


施工組織是對施工活動實行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決定了各階段的施工准備工作內容,協調了施工過程中各施工單位、各施工工種、各項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施工組織設計是用來指導施工項目全過程各項活動的技術、經濟和組織的綜合性解決方案,是施工技術與施工項目管理有機結合的產物。


通過BIM可以對項目的重點或難點部分進行可建性模擬,按月、日、時進行施工安裝方案的分析優化。對於一些重要的施工環節或採用新施工工藝的關鍵部位、施工現場平面布置等施工指導措施進行模擬和分析,以提高計劃的可行性;也可以利用BIM技術結合施工組織計劃進行預演以提高復雜建築體系的可造性


藉助BIM對施工組織的模擬,項目管理方能夠非常直觀地了解整個施工安裝環節的時間節點和安裝工序,並清晰把握在安裝過程中的難點和要點,施工方也可以進一步對原有安裝方案進行優化和改善,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方案的安全性。


數字化建造


製造行業目前的生產效率極高,其中部分原因是利用數字化數據模型實現了製造方法的自動化。同樣,BIM結合數字化製造也能夠提高建築行業的生產效率。通過BIM模型與數字化建造系統的結合,建築行業也可以採用類似的方法來實現建築施工流程的自動化。


建築中的許多構件可以異地加工,然後運到建築施工現場,裝配到建築中(例如門窗、預制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等構件)。通過數字化建造,可以自動完成建築物構件的預制,這些通過工廠精密機械技術製造出來的構件不僅降低了建造誤差,並且大幅度提高構件製造的生產率,使得整個建築建造的工期縮短並且容易掌控。


BIM模型直接應用於製造環節,可以在製造商與設計人員之間形成一種自然的反饋循環,即在建築設計流程中提前考慮盡可能多地實現數字化建造。同樣,與參與競標的製造商共享構件模型也有助於縮短招標周期,便於製造商根據設計要求的構件用量編制更為統一的投標文件。同時,標准化構件之間的協調也有助於減少現場發生的問題,降低不斷上升的建造、安裝成本。


物料跟蹤


隨著建築行業標准化、工廠化、數字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建築使用設備復雜性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建築及設備構件通過工廠加工並運送到施工現場進行高效的組裝。而這些建築構件及設備是否能夠及時運到現場、是否滿足設計要求、質量是否合格將成為整個建築施工建造過程中影響施工計劃關鍵路徑的重要環節。


在BIM出現以前,建築行業往往藉助較為成熟的物流行業的管理經驗及技術方案(例如RFID無線射頻識別電子標簽)。通過RFID可以把建築物內各個設備構件貼上標簽,以實現對這些物體的跟蹤管理,但RFID本身無法進一步獲取物體更詳細的信息(如生產日期、生產廠家、構件尺寸等),而BIM模型恰好詳細記錄了建築物及構件和設備的所有信息。


此外,BIM模型作為建築物的多維度資料庫,並不擅長記錄各種構件的狀態信息,而基於RFID技術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對物體的過程信息有非常好的資料庫記錄和管理功能,這樣BIM與RFID正好互補,從而可以解決建築行業對日益增長的物料跟蹤帶來的管理壓力。


竣工模型交付


建築作為一個系統,當完成建造過程准備投入使用時,首先需要對建築進行必要的測試和調整,以確保它可以按照當初的設計來運營。在項目完成後的移交環節,物業管理部門需要得到的不只是常規的設計圖紙、竣工圖紙,還需要能正確反映真實的設備狀態、材料安裝使用情況等與運營維護相關的文檔和資料。


BIM能將建築物空間信息和設備參數信息有機地整合起來,從而為業主獲取完整的建築物全局信息提供途徑。通過BIM與施工過程記錄信息的關聯,甚至能夠實現包括隱蔽工程資料在內的竣工信息集成,不僅為後續的物業管理帶來便利,並且可以在未來進行的翻新、改造、擴建過程中為業主及項目團隊提供有效的歷史信息。


維護計劃


在建築物使用壽命期間,建築物結構設施(如牆、樓板、屋頂等)和設備設施(如設備、管道等)都需要不斷得到維護。一個成功的維護方案將提高建築物性能,降低能耗和修理費用,進而降低總體維護成本。


BIM模型結合運營維護管理系統可以充分發揮空間定位和數據記錄的優勢,合理制定維護計劃,分配專人專項維護工作,以降低建築物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突發狀況的概率。對一些重要設備還可以跟蹤其維護工作的歷史記錄,以便對設備的適用狀態提前作出判斷。


資產管理


一套有序的資產管理系統將有效提升建築資產或設施的管理水平,但由於建築施工和運營的信息割裂,使得這些資產信息需要在運營初期依賴大量的人工操作來錄入,而且很容易出現數據錄入錯誤。


BIM中包含的大量建築信息能夠順利導入資產管理系統,大大減少了系統初始化在數據准備方面的時間及人力投入。此外,由於傳統的資產管理系統本身無法准確定位資產位置,通過BIM結合RFID的資產標簽晶元還可以使資產在建築物中的定位及相關參數信息一目瞭然。


空間管理


空間管理是為節省空間成本、有效利用空間、為最終用戶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而對建築空間所進行的管理。BIM不僅可以用於有效管理建築設施及資產等資源,也可以幫助管理團隊記錄空間使用情況,處理最終用戶要求空間變更的請求,分析現有空間的使用情況,合理分配建築物空間,確保對空間資源的最大利用。


建築系統分析


建築系統分析是對照業主使用需求及設計規定來衡量建築物性能的過程,包括機械繫統如何操作和對建築物能耗分析、內外部氣流模擬、照明分析、人流分析等涉及建築物性能的評估。


BIM結合專業的建築物系統分析軟體,避免了重復建立模型和採集系統參數。通過BIM可以驗證建築物是否按照特定的設計規定和可持續標准建造,通過這些分析模擬,最終確定、修改系統參數甚至系統改造計劃,以提高整個建築的性能。


災難應急模擬


利用BIM及相應災害分析模擬軟體,可以在災害發生前模擬災害發生的過程,分析災害發生的原因,制定避免災害發生的措施以及發生災害後人員疏散、救援支持的應急預案。


當災害發生後,BIM模型可以提供救援人員緊急狀況點的完整信息,與通過與樓宇自動化系統及時獲取建築物及設備的狀態信息相結合,BIM模型能清晰地呈現出建築物內部緊急狀況的位置,甚至找到到達緊急狀況點最合適的路線,提高應急行動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