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古代兵種如何配置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古代兵種如何配置

發布時間: 2022-05-12 01:47:02

『壹』 古代兵種是怎麼編制的

春秋時車兵是主要兵種,戰國時車兵退居次要地位。不過還是軍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從張儀、蘇秦的論述,屈原的著作以及戰國後期李牧組織戰斗的兵力配備得到證實。《管子·霸形篇》和《大匡篇》記載「車五百乘,甲五千」,這可視為戰國車兵編制。

戰國時期,由於「國」「野」畛域的泯滅,西周以來「國人當兵,野人不當兵」的做法隨之消亡。更由於戰爭規模擴大,戰爭方式改變等因素影響之所及,由農民為主體的步兵遂替代車兵成為當時各國軍隊中的主力兵種。步兵的編制據《管子·小匡篇》說:5人一伍,50人為小戎,100人為卒,2000人為旅,10000人為軍,與《周禮》所說的伍、兩、卒、旅、師、軍的編制相似。《商君書·境內》記載,秦國步兵的編制為5人為伍,5人設一屯長,100人設百將,500人設五百主。《尉繚子·伍制令》記載,魏軍在伍什之上,以50人為一屬,100人為一閭。

春秋時已開始出現騎兵,但是數量很少,通常和兵車混合編制。到了戰國,騎兵發展成為獨立的兵種,「險則多其騎」,各國均擁有相當數量的騎兵部隊。趙武靈王為建立騎兵實行「胡服騎射」。趙國的騎兵成為其軍隊中的重要兵種。趙國的騎兵在征服中山國和對林胡、樓煩「闢地千里」的戰爭中,曾發揮過重要的作用。長平之戰中秦國騎兵的奇襲趙營,與步兵協同作戰,為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騎兵一般適合於邊地作戰,如李牧曾用騎兵1.3萬,與步、車兵聯合作戰,斬殺匈奴10餘萬騎,取得大勝。春秋已出現水兵,戰國水兵則已發展成為獨立兵種。楚的水軍從春秋以來經歷了多次戰斗,擁有相當的實力。秦的「舫船載卒,一船載五十人與三月之食」,秦曾以其水軍向楚國炫耀:「蜀地之甲」,「漢中之甲」,從長江、漢水而下,很快可到扦關、到郢。司馬錯曾率巴蜀軍10萬,浮江伐楚。河南汲縣山彪鎮水陸攻戰紋銅鑒,紋飾完整清晰,船上有武裝的水兵和配劍的劃船手。水兵的武器有戈、矛、弓箭和短劍,指揮系統是旗、金、鼓。指揮員鳴金擊鼓,水兵奮力拚殺,遠距離用弓箭殺傷對方,近身用戈、矛、短劍格搏,形象生動逼真。

春秋時,齊桓公為五霸之首,兵力只有30000人。晉楚城濮之戰,晉軍23000人。春秋時大國兵力一般為數萬人,不超過10萬人。戰國時,秦國有帶甲100萬,車1000乘,騎10000匹。魏國有帶甲40萬,最強大時有武士20萬、蒼頭20萬、奮擊20萬、廝徒10萬,車600乘,騎5000匹。齊國有帶甲數十萬。楚國有帶甲100萬、車1000乘、騎6000匹。趙國有帶甲數十萬、車1000乘、騎10000匹。韓國有帶甲數十萬。燕國有帶甲數十萬。可見,戰國時期戰爭頻繁激烈,各國為了在兼並統一戰爭中贏得勝利,都大力發展軍隊建設。與春秋相比,戰國的軍隊無論是兵員數量,還是兵種構成,都發生了重大變化。

『貳』 中國古代的完整兵種及每種兵種的特點和詳細用法。

中國古代兵種
步兵:輕步兵,重步兵,弓弩兵,器械兵(攻城時使用投石機巨弩的) ,弓箭手(長弓、短弓),盾牌手,朴刀手,斧兵(黑暗時代的步兵戰士基本上是手持斧頭和劍來徒步作戰),長槍兵(長槍重量輕,殺傷距離長,也使戰陣後排的士兵利用前排士兵之間的空隙對敵人作戰)
騎兵:輕騎兵(輕騎兵是只裝備輕型戰斗裝備的輕裝騎兵,一般是獨立作戰的偵察兵,具有較好的戰鬥技能,相當與現在的特種偵察兵),重騎兵(一般指冷兵器戰爭時期的一種重裝騎馬兵種。該兵種一般人馬均裝備有防護性能良好的盔甲和盾牌,武器以長矛為主,以強大的沖擊力和優秀的防禦力而著稱),弓弩騎兵,異種騎兵(騎兵,駱駝騎兵),騎射手(騎兵也都是輕裝部隊,大家都知道,重裝部隊是輕裝部隊的剋星,所以他們以自己『輕』的優勢來躲避重裝部隊的追擊(輕裝部隊因為身上沒有沉重的鎧甲才跑的快,而重裝部隊因為自己身上沉重的鎧甲跑的慢)所以在馬上給迎頭上來的重裝部隊射一箭讓他倒地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戰車兵:輕車兵,重車兵 。(戰車兵通常配備二或四匹戰馬、一輛戰車、三個士兵作為一個戰車兵,一位士兵負責駕馭馬匹,一位士兵拿槍或矛、戟、戈之類的兵器,一位士兵拿弓與矢,車尾插上所屬國家之軍旗)
水兵:普通水兵(水手,瞭望,攻擊,操舵),特殊水兵(蛙人)
(水兵和步兵能夠相結合,水兵隨時能夠轉為步兵)
1、輕步兵的兼容性最強,可以裝備的武器包括:單手劍、圓盾、雙手劍、流星錘、斧頭、長斧、狼牙棒等近戰武器。在野外戰、陣地戰、巷戰、攻(守)城戰中都可以發揮作用。 輕步兵對於重步兵具有天然優勢。這個原則的前提是輕步兵必須使hit and run策略,隨著而來的就是受到地形和指揮官的限制很大。如果由於某種原因,戰斗變成近戰,那麼輕步兵自動轉化為不合格的重步兵,必然導致失敗。
輕步兵的主要作戰方式就是——打了就跑
2、
重步兵依裝備區別大體可分為三種:
1.以盾牌和單手武器為主的一般重裝步兵,此類步兵相對對戰場適應力強,用途廣泛。
2.以大劍、巨斧之類的破壞力頗強的雙手武器為主的突擊步兵,此類步兵具備強大的沖擊力,常常將弱小的敵軍一舉擊潰。
3.以長槍、超長槍為主的長槍步兵,此類步兵一般組成方陣集團作戰,對訓練程度要求頗高,是一種集團戰鬥力非常可觀的兵種,是步兵對抗騎兵最有力的力量,在古希臘、古羅馬時期,是地中海文明圈軍隊的重要組成力量。
3、.弓弩兵適合防守,可有效控制敵方騎兵,弓弩兵不適合上馬,雖然上馬會提示速度,但會大大削減其攻擊力和攻速,因而弓弩兵最好作為步兵,騎兵次之,弓弩兵,以斧頭兵和金槍兵為掩護,通過遠程攻擊來取勝

『叄』 中國古代三軍的兵種怎樣安排

中國古代騎,步,弓兵種主要以軍陣排列,根據不同的情況設置不同的軍陣:

陣:方針是冷兵器時代,軍隊戰斗的最基本隊形。大的方陣都由小的方陣組成,這就叫「陣中容陣」,孫臏認為方陣應該「薄中厚方」,就是說方陣中央的兵力少,四周的兵力多。中間兵力少,可以虛張聲勢。四周兵力多,可以更好的防禦敵人進攻,方陣是一種攻防比較平衡的陣型。指揮等金鼓旗幟一般部署在方陣的後方。

圓陣:圓陣是為了進行環形防禦的。金鼓旗幟部署在中央,沒有明顯的弱點。疏陣:疏陣即疏散的戰斗隊形,方陣圓陣等均可疏開為疏陣。疏陣加大行列間距,通過多樹旌旗、兵器、草人,夜間多點火把,以少數的兵力顯示強大的實力。

數陣:數陣就是密集的戰斗隊形,集中力量進行防禦和進攻。

錐形陣:就是前鋒如錐形的戰斗隊形,錐形陣必須前鋒尖銳迅速,兩翼堅強有力,可以通過精銳的前鋒在狹窄的正面攻擊敵人,突破、割裂敵人的陣型,兩翼擴大戰果,是一種強調進攻突破的陣型,錐形陣又叫牡陣。

雁形陣:所謂雁形陣是一種橫向展開,左右兩翼向前或者向後梯次排列的戰斗隊形,向前的是「V」字形,就像猿猴的兩臂向前伸出一樣,是一種用來包抄迂迴的陣型,但是後方的防禦比較薄弱。而向後的排列的就是倒」V」字形,則是保護兩翼和後方的安全,防止敵人迂迴,如果兩翼是機動性比較強的騎兵,則在靜止時,可獲得處於中央步兵的保護與支援,而又可發揮進攻騎兵的威力,增加突然性。亞歷山大在印度進行的會戰就是近似於這樣一種隊形。

鉤形陣,鉤形陣正面是方陣,兩翼向後彎曲成鉤形,保護側翼的安全,防止敵人迂迴攻擊後方指揮金鼓之所在。

玄襄陣:這是一種迷惑敵人的假陣,隊列間距很大,多數旗幟,鼓聲不絕,模擬兵車行進的聲音,步卒聲音嘈雜,好像軍隊數量巨大,使用各種辦法欺騙敵人。

而令人汗顏的是,在這方面的研究,確是日本人占據領先地位,在許多日本所出的三國游戲和影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孫臏十陣影子。

三國時期諸葛亮入蜀主政平定南蠻之後之後,蜀軍的主要作戰對象主要是曹魏的步騎兵聯合部隊,作戰地域主要為山地,而蜀國缺乏馬匹,於是諸葛亮排練「八陣圖」。八陣實際上是三國時代以前早已存在的陣法。孫子有八陣,孫臏在《孫臏兵法》中也有《八陣》篇,到了東漢作戰訓練中普遍使用八陣。諸葛亮從蜀國步兵為主力等實際出發,在原有的古八陣基礎上創新真的陣法,繪制陣圖,最終形成「八陣圖」,用以訓練蜀軍。

所謂陣圖,就是將陣法繪製成圖形,畫在錦上、紙上、地上或者用砂石堆砌,形成直觀的實物,這就是陣圖。諸葛亮紀錄陣法的文字沒有流傳下來,八陣圖在唐代就已經失傳。但是據說諸葛亮曾經壘石作八陣圖,據說魚腹江邊的八八六十四堆壘石遺跡,就是諸葛亮所遺留的八陣圖,結合關於諸葛亮八陣圖的只言片語,進行合理模擬,現代兵家認為八陣是一種集團方陣,每個八陣都具有八個小陣分布在中央的中陣四周的八個方向上,八陣的中央是大將,金鼓旗幟,以及直屬的兵馬,這就是中陣。每個小陣都有天、地、風、雲、龍、虎、鳥、蛇等代號。這就是《李唐問對》中的「陣數有九」的說法,所以宋代還有將八陣叫做九軍陣。

而每個方向的陣編組為六小陣,中陣編組為十六小陣,整個大方陣共有六十四小陣,正好符合魚腹江壘石遺跡的八八六十四堆壘石的數量。大方陣之後可能還有游騎構成的二十四小陣,一共是八十八小陣。這些小方陣可以是騎兵、步兵、車隊,由幾十到幾百不等組成,前排為弓弩手、中間為長兵器手、後排為短兵器手(有時排列順序也不同)八陣為了遲滯敵人進攻,發揮蜀軍弩兵的威力,在防禦時還設置沖車、鹿角、鐵蒺藜等障礙。諸葛八陣屬於防禦性陣型,好處是沒有部署上的弱點,任何方向遭受攻擊,整體大陣不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變,一處遭到攻擊,兩翼相鄰的陣可以自動變為兩翼,保護支援遭受攻擊之陣。但是缺點也是明顯的,首先就是,這樣復雜的諸葛八陣需要大量時間進行訓練,而且機動性較差,為了保持陣型的完整,前進時不允許奔跑,後退時不能猛跑。這就是《李唐問對》中的「以前為後,以後為前,前無速度,退無遽走」。所以說八陣是一種防禦性質的十分保守陣型。無大敗,取得大勝同樣也很困難。諸葛亮六齣祁山,姜維同樣多次攻打魏國,無大敗也無大勝,不能說和蜀軍採用八陣進行作戰毫無關系。

但是個人認為以上僅僅是諸葛八陣的基礎或者原型,因為依靠這樣一種僵化的陣型,以蜀國薄弱之力與曹魏抗衡幾十年無大敗,就彷彿並不可能,而與其傳頌了千年的諸葛八陣地位也不相稱,而且作戰地域屬於山地環境,而八陣更適合於步兵在平原作戰。。。所以個人認為,諸葛八陣應該有許多變化,當陣地上有溝坎,林木等限制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而且行軍時,進攻時應該有各種變陣,不過由於資料所限,更加深入的研究諸葛亮八陣相當的困難。。。而且個人認為所謂諸葛八陣不僅僅是作戰陣型,而是通過「八陣圖」的訓練,將蜀軍作戰指導思想、編制、訓練等滲透給蜀軍……

而唐代的李靖則是在諸葛八陣的基礎上,編練六花陣……所謂六花陣,就是像「六齣花」的陣型。中軍居中,中軍周圍分布前軍、左軍、左虞侯軍、後軍、右軍、右虞侯軍,

據《李衛公問對》記載,六花陣有圓陣、方陣、曲陣、縱陣、銳陣等陣型,這五種陣型各有五種變化,共有二十五種變化,大將可根據不同的敵情、地形、攻防等需要採用不同的陣型。這也是我為什麼認為諸葛亮的「八陣」,還會有各種變化的原因之一。。。

宋由於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脅,而自身又缺乏足夠的數量與質量的騎兵,為了在平原上以步兵主力抗衡游牧民族的騎兵。所以,歷朝歷代中宋是最重視陣的朝代了……不過,宋代實行的是「將從中御」,每次將領出征,皇帝必然「圖陣形、規廟勝,盡授紀律,遙制便宜,主帥遵行,貴臣督視……為了更好的控制領兵出戰的將領,往往在出兵前授予將帥陣圖,在深宮中規定前線的具體戰法。所以,北宋統一之後於北方少數民族的戰爭大多以失敗而告終……而自宋以來,陣型的發展逐漸趨於保守。《武經總要》記載,宋軍常用的陣型主要有常陣、平戎萬全陣、和本朝八陣……

常陣:北宋軍隊征戰,往往把部隊分成前鋒、後衛等各個部分,由各個部分分別組成的陣型,被稱為「常陣」。換句話說北宋軍隊征戰,往往將部隊根據戰術目的分成各個部分,組成「常陣」,然後組合在一起,進行戰斗。它包括以下諸陣:先鋒陣、策先鋒陣、大陣、前陣、東西拐子馬陣、無地分馬、拒後陣、策殿後陣等。先鋒陣,是由前鋒部隊所組成的戰斗隊形。前鋒部隊類似於現代的前衛部隊。前鋒的任務是「御奔沖,陷堅陣,擊銳師」,因此北宋也同歷代一樣,「選精兵,置先鋒陣」。策先鋒陣,是由策應先鋒的部隊所組成的戰斗隊形,「置陣在先鋒陣後」。此陣由「騎將一員統之」。當「先鋒抗敵或兵勢不支,則策先鋒為應援」,以制敵「奔突」。大陣,亦稱中軍陣,是由主力馬、步軍所組成的戰斗隊形。一般成長陣(縱隊)或方陣。排陣時,「以步軍槍刀手在前,雜以旁牌、標槍,當陣面聯布、木拒馬,或間以大車,謂之『陣腳兵』」。而強弓勁弩在其後排列。同時,「一陣開四門,騎兵居其中,候出戰,即開門放戰隊出」。總之,主力是以「車營」的形式,排成四面防敵「戎馬突馳」的陣勢。需要出戰時,四面開門,放「戰隊」出戰。

前陣:是部署於「中軍大陣之前」的奇兵。《武經總要》說,「當敵以正陣,決勝以奇兵,前後左右俱能相應,則常勝而無敗」。。。《武經總要》還引述風後握奇圖和遼軍布陣之法,認為奇兵數應佔大陣兵數1/3左右。

東西拐子馬陣:這是直接保護大陣的一種布陣,「為大陣之左右翼」。之所以置此陣,是鑒於「夷狄用兵,每弓騎暴集,偏攻大陣,一面捍禦不及,則有奔突之患,因置拐子陣,以為救援」。此陣兵力數目,也是量大陣兵的人數而為之,且臨時抽揀而成。

無地分馬:是中軍大陣所控制的機動部隊。布置在「大將軍營陣」的四周,「備緩急驅使」。其兵由各指揮(營級單位?)所組成的戰隊里抽調。機動部隊的多少,「臨時分置,無定數」。

拒後陣:亦稱「殿後」,是由後衛部隊所組成的戰斗隊形,布陣於中軍大陣之後,以防敵人從後面襲擊。宋人認為,在「軍陣之制,糧道居後」的情況下,為了防止「糧道斷絕」,布拒後陣很有必要。《武經總要》說,宋太宗對遼幾次作戰的失敗,都與「糧道」被敵「斷絕」有一定關系。因此,從真宗開始,則注意置「兵殿其後」,以便「緩急用之,無腹背受敵之患」。

策殿後」陣:是由策應殿後的部隊所組成的戰斗隊形。它在拒後陣與主力之間布陣。

平戎萬全陣:是宋太宗趙光義親自製作並授予大將軍的,所以頗受重視。平戎萬全陣是由

前後左中右五軍組成,約十七里見方的正方形大陣(個人認為此方陣如此拓展縱深,可壓

縮敵人騎兵機動的空間)把主力步兵部署在陣勢的中央,加強戰車,組成三個車營增強步

兵的防禦能力與攻擊能力,把騎兵部署在前後左右擔任警戒和掩護中央大陣……這是一種

保守的防禦陣型,達到以步兵為主力的宋軍可在平原對抗北方游牧民族騎兵的目的。

中軍大陣由三個方陣排列而成,是全陣的主力……每個方陣周長二十里(摺合360步×20=

7200步)。每五步為一「地分」,每「地分」用大車一乘,步兵二十二人防守,另有無地

分兵(即機動的預備隊)五千人居方陣中,每方陣共用步兵三萬六千六百八十人。三個方

陣共十一萬零四十人,另外加望子(即觀察兵、陳望哨兵)二百四十人,總共步兵十一萬

零二百八十人……

前陣與後陣(即前鋒與殿後),各兩列騎兵。。。前列騎兵六十二隊,每隊五十騎,共三

千一百名騎兵。後列六十二隊,每隊三十名騎兵,共一千八百六十名騎兵。兩列共四千九

百六十名騎兵,另加探子(偵察)四十名騎兵,總共五千名騎兵。前後兩陣共一萬名騎兵

。。。

東西稍陣(即左、右翼),各兩列。前列一百二十五隊,每隊五十名騎兵,共六千二百五

十名騎兵;後列一百二十五隊,每隊三十名騎兵,共三千七百五十名騎兵。每陣共一萬名

騎兵,另有探子六百五十名騎兵,總共二萬零六百五十名騎兵。。。

平戎萬全陣,所用兵力共十四萬零九百零三人(主力步兵十一萬零二百八十人,前、後、

左、右各陣騎兵三萬六百五十人),另外還有用作車營防禦的大車一千四百四十乘。該陣

中軍大陣的正面寬約十七里(每個方陣正面與縱深各五里,方陣與方陣間隔一里);前後

兩陣每隊正面六十五步,正面共約一十一里零七十步(65步×62=4030步,摺合11里70步)

;左、右兩陣,每隊佔地五十步,正面共約十七里一百三十步(50步×125=6250步,摺合

17里130步)……

本朝八陣:據《武經總要•本朝八陣法》記載,北宋所謂的本朝八陣,系指方陣、圓

陣、牝陣、牡陣、沖方陣、罘置陣、車輪陣、雁形陣共八陣……

八陣所用的兵力和編隊參照了李靖陣法,即:每種陣均用馬步軍共一萬四千人列成。其中

,步軍編為二百隊,每隊五十人,計一萬人;馬軍八十隊,每隊五十人,計四千人。每種

陣,都按唐代軍隊那樣,區分為中軍、左右虞候、左右和前後共七軍。各陣陣中「每十人

為列,皆面面相向,背背相承」。「一卒佔地二步,一馬縱廣二步」。「本朝八陣」除圓

陣(因與車輪陣同形異名)外,《武經總要》中均附有陣圖。各陣圖中兵隊的名稱,沿襲

唐朝。。。圖中的「駐隊」,即北宋的「陣腳兵」(所謂陣腳兵,就是這些兵力是為了布

陣的初期,佔領足夠地域,防止敵人沖陣,保護自己從容布陣的,而在布陣完成之後則是

保持陣勢的形狀而存在,往往由弓弩手為主力構成,我們聽評書或者看舊小說中,往往有

弓箭手射住陣腳之說,就是為此);圖中的「戰鋒隊」、「戰隊」、「跳盪」、「奇兵」

,就是北宋的陣內戰兵及無地分兵。。。圖中的七軍名稱也是沿用了唐朝的軍事語匯,比

如:右虞候、右軍,即北宋的先鋒、策先鋒將;前軍、後軍,即北宋的左肋、右肋將;左

虞候、左軍,即北宋的殿後、策殿後將。

北宋的本朝八陣名曰八陣,但因圓陣與車輪陣本是同陣異名,故實際僅有七種陣。綜觀這

八陣陣名、七陣陣圖和《武經總要》所作的說明可以看出:八陣的陣名,都與前代沒有多

大的區別,但在各種陣形的排列方法上,則與前代有本質不同。古八陣,都是軍隊主力排

列方式的變化,而宋所謂的「本朝八陣」,除了圓陣與車輪陣以外主力總是列成對四周防

御的方陣,只是以一少部兵力,在主力方陣的前後左右,作些象徵性的變化,用以附會象

征古意,這和古八陣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說本朝八陣可以說是一種變了形的方陣。。。

前代八陣雖然也有防禦隊形,但主要的還是進攻隊形,而宋的「本朝八陣」,從實質上看

,通通變成了的四面防禦隊形。也就是說,各陣的主力仍然未脫離單純防禦的模式,與其

前代軍隊的進攻精神無一繼承。這種情形的出現,不能不說是與北宋採取單純防禦的的保

守軍事思想有關。

當然,這和當時所面對的威脅也有關,因為宋代與前代不同,缺乏騎兵,而又面臨機動性

強大的北方游牧民族騎士,所以兩翼和側後方向總是遭受威脅,方陣圓陣等面向四面防禦

的陣型確實是防禦騎兵迂迴包抄,而古八陣以主力設置為雁形、錐形等陣形,是一種面向

某一方向的進攻陣形,側翼的防禦大大減弱了(實際上,個人認為古八陣是一種組合的陣

型,個個部分排列成古八陣,然後再組成一個更大的陣勢。。。其中,還應有各種陣型之

間的變化方法,不過今天已經都不可考,而這些東西才是我國古陣精髓之所在,窮究與各

陣型的排列方式與形狀,只不過得其形,而不得其神。。。不過是我國古陣的皮毛而已。

。。),在缺乏足夠騎兵的情況下,使用步兵排列的陣形向機動性極強的騎兵進攻彷彿並

不可能,因為戰況不利的時候,騎兵可以隨時脫離戰斗,或者迂迴進攻側後方向,所以說

,採取方陣或者圓陣的陣形在野戰中對騎兵進行防禦還是合適的。。。宋的本朝八陣錯就

錯在不應該搞這么多花點,如果方陣能夠奏效的花,幹嘛把事情復雜化,非得搞出個不倫

不類的八陣呢。。。看來這也是脫離了實際戰陣文人的產物。當然也不排除《武經總要》

的陣圖不準確的可能。

宋軍中騎兵十分缺乏,只佔全軍總數的七分之一,騎兵中又往往有十之三四無馬(《李衛公

問對》中,李靖主張在騎兵營地設置木馬,以利於騎兵訓練上下馬,真不知道這是因為缺

馬還是因為習慣如此,不過可能是現代鞍馬的來源也說不定)。最高曾達十之八九無馬.如

劉光世軍五萬二千人,僅有三千多戰馬,可見宋軍缺馬到何種地步。。。另外宋馬體形較小

,一般約1.36米,按現在的標准也不算大馬.韓世忠曾向高宗獻馬一匹,「高五尺一寸,雲非人

臣敢騎」,約合1.58米,而這已是宋朝罕見的大馬了。為了對付游牧民族騎兵,宋代在陣形

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企圖在野戰中以步抗騎。兩宋時期個人認為有兩種陣形值得一提,那

就是宋代的弩陣和疊陣。

弩陣是一種發揚蹶張弩(一種用腳蹬拉上弦的弩,威力要比用手上弦的臂張弩大)威力的

陣形。分成三列,從後至前,第一排上弦,第二排上箭進弩,第三排瞄準射擊。運用時,

第三排射擊後,則通過兩列之間的空隙,回到第一排身後上弦,第二排進弩之後,進入瞄

准射擊狀態,如此循環反復。獲得持續的較密集的遠程打擊能力。

疊陣是宋代四川吳氏兄弟創立,見於《宋史》,也是分為三列,刀槍持長兵者居前,弓在後

,最後為神臂弩或者為踏蹬弩。這是接近實戰要求的,作戰時,全軍跪坐,當敵接近至100

步時,令一神臂弓手起立射之(這是為了測距),若可入敵陣,則神臂弓手俱發.敵接近至7

0步時,令一平射弓手起立射之,若可入敵陣,則平射弓手俱發。當敵至拒馬,則槍兵與之肉搏

。如此,使用遠程打擊武器層層攔截防禦,削弱敵騎兵迅速機動的能力,使野戰中步抗騎

成為可能。

下面再來談談明軍陣形。到了明代中後期,由於火器的大量使用,使得冷兵器時代較為密

集的隊形會造成較大的傷亡。而東南沿海地帶,平原較少,山地較多,大型陣勢展不開。

而面對倭寇在我東南沿海劫掠的威脅,倭寇中有不少是屬於流浪武士,單兵作戰能力強,

使用武士刀等兵器,尤其善於「跳戰」之法,採用較為鬆散的陣形,明軍在遇到兇悍的倭

寇時,往往陷於被動。所以戚繼光發展了一種小集中,大分散的鴛鴦陣,由大陣變小陣,

由密集變為疏散,這是陣形的一種創新。

戚繼光鴛鴦陣:12人為最基本的戰斗單位,這一陣形,最前為兩個牌手,分別是長牌手、

藤牌手(其中一個為隊長),然後是跟著狼銑手兩名、再次是四個長槍手,最後是兩個短

兵手。作戰時以藤牌防護遠程射擊兵器(這時候牌手面向敵人,其餘人排成縱隊,其餘人

躲在牌手後面,),以狼銑為進攻主力,以長槍取人性命,短兵是防止敵人進身,或者長

兵疲憊時進攻的。鴛鴦陣的再抗倭戰斗中得到了成功的運用,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鴛鴦陣

是最基本的陣形,還有許多變化。

比如成兩伍縱隊的鴛鴦陣,這是基本陣;

由鴛鴦陣變化的兩儀陣(兩伍分開);

大三才陣橫隊,就是把兩伍並列的隊形變成橫隊,隊長持牌居中,左右各一狼銑,狼銑左

右為兩長槍擁一牌(實際上這還有其他伍交錯排列),短兵在後。。。這是為了在比較寬

的橫路上戰斗運用的;

小三才陣橫隊,「狼銑居中,左右各一長槍,長槍左右短兵和牌,一伍平列」,這是在窄

路上採用的陣形;一頭兩翼一尾陣,把參戰部隊分成四部分,最前者為頭,是正兵,主要

的進攻部隊;兩翼為奇兵,保護頭的側後方向,在適當時機進攻敵人的側翼,尾是策應部

隊(相當於預備隊),隨時准備增援任意方向。。。

清代軍陣,在清代軍陣中值得一提就是太平軍的各種陣法。

牽線陣:這是一種行軍的戰斗隊形,類似於現代的行軍縱隊。行軍時,必下令作牽線陣行

走,每個兩司馬執旗一面,後隨二十五人;一百人則張卒長旗一面;五百人則張旅帥旗一

面;二千五百人則張師帥旗一面;一萬二千五百人則張軍帥旗一面。一軍接著一軍前進。

寬路則分雙行,狹路則單行,魚貫以進。在行軍中,一旦發生遭遇戰,首尾蟠曲鉤連,頃

刻聚集,結成圓陣。如果戰事不利,統將敲鑼為信號退卻,仍守牽線陣戰斗隊形,這時按

照路寬,分為十行二十行都可以,但不得斜奔旁走,亦必魚貫而退,牽線陣急趨,敵往往

追趕不上,即追上了,見隊伍不亂,也不敢窮追。

螃蟹陣:這是一種三隊平行配置的戰斗隊形,中間一隊人數少,兩翼的人數多,形似螃蟹

,所以叫做螃蟹陣。這一種陣法,極為靈活,還根據敵情變化極多。。。如敵僅分左右兩

隊,就以陣的中隊分益左右翼,也成兩隊。如敵前後各一隊,就合左右翼的前鋒為一隊,

以左右翼後半與中間一隊合而平列,以為前隊接應。如敵左一隊兵多,則變偏左陣。右一

隊兵多,則變偏右陣。如敵出四、五隊,也分為四、五隊次第迎擊。。。其大螃蟹包小螃

蟹陣尤為著名,其法或先以小陣與敵交戰,後出大陣包圍,或詐敗誘追,伏兵四起,將敵

包圍。。。螃蟹陣變化雖然復雜,但損左益右,移後置前,運用之妙,在於統將根據敵情

,臨時指揮。。。其進退開合的疾徐,只須幾個大旗手嫻習,全軍望大旗向那裡就向那裡

奔赴。所以一軍用了幾個大旗手,便可以指揮萬眾,略無參差,提綱挈領,深得以簡馭繁

的妙用螃蟹陣(一作蟹螯陣),又稱為荷包陣,也稱為蓮花抄尾陣。)。。。

百鳥陣:這是一種使用疑兵的陣法。特別適合平川曠野與敵作戰,以二十五人為一小隊,

把部隊分為一百幾十隊,好似天空散布繁星那樣,使敵人驚疑不知人數多少,每隊人數都

同,又不知應先攻何處,傍徨不進,每因此被打敗。。。

伏地陣:又名卧虎陣,每遇敵人來追時,退卻到水窮山阻的地方,由統將發令,忽地一面

大旗仆倒,千旗齊仆到,瞬息萬人幾千人都貼伏在地上,寂不聞聲,積蓄士氣。。。敵軍

追到,看不見一個太平軍,正在詫異徘徊,疑神疑鬼的時候,太平軍一聲號令,忽地一面

大旗揚起,千旗齊起,萬人幾千人風涌潮奔,呼聲雷吼,轉面急趨,向敵猛撲,轉勝為敗

。太平軍曾在長沙、南昌、武昌等地屢用這一個陣法大敗清軍。。。而個人認為,這一戰

陣也特別適合冷熱兵器交雜的時代進行正面作戰。因為伏地可以減少正面投影,減少敵人

遠程火器的殺傷。

太平天國用兵運用這些陣法,在當時的條件下,曾經發揮了它巨大作用。太平天國幾乎覆

滅清朝統治,確實有獨到之處。這幾種陣型前無古者,而且特別適合當時的軍事技術條件

,可見太平天國之所以有那麼大的氣候,其中必有能人所在。

古代軍陣的指揮大都使用金鼓、旗幟、號炮、號角、傳令兵構成。旗幟個人認為古代軍旗

分為四種:大旆、號旗、將領之認軍旗、供辨識的旗幟以及其他。

大旆,又叫旄旆。旄音毛,指用氂牛尾巴做裝飾的旗子,也可以泛稱用動物皮毛、羽毛裝

飾的貴重旗幟。旆音佩,指尾端有尖角的旗幟,以燕尾狀居多。這種旗幟往往由作戰一方

的身份高貴的全軍統帥才會擁有。。。統帥作戰時,往往建大旆與身旁。。。

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在評書里舊小說里,往往會發現有不少根據有沒有建大旆而判斷其

主帥是否在陣中。。。而這個大旆,也往往是敵軍集中進攻的目標,往往全軍將士總是關

注與大旆在哪裡。。。大旆是否存在,甚至會影響戰斗的勝負。。。

將領認軍旗:我國與西方公民社會不同,軍隊缺乏軍團榮譽感,士兵大都作為將領的附屬

而存在。。。大都沒有軍團旗,但是有綉有將領姓的旗幟來作為部隊辨識。。。如果主將

的身份不夠高貴,也可能用帥旗或者認軍旗代替大旆。。。

號旗,就是信號旗,是用來指示傳遞命令的。。。

辨識軍旗,是用來辨識敵我雙方的。。。這種旗幟往往最多。。。

除了旗幟在作戰中,往往以金鼓、號炮、號角等可以發出巨大聲響的器物指揮三軍。。。

「聞鼓而進,鳴金而退」,就是說擊鼓時進攻的信號,敲鑼是退兵的信號等等。。。

戰陣是士兵士氣的源泉,尤其是對於單兵作戰能力弱於對手的一方來說,更需要重視保持陣型。。。只有保持陣型,才可發揮出集團作戰的威力。。。這一點上,我國古代要比西方認識的明確的多。。。古代戰爭和現代戰爭一樣,最大的傷亡和戰果不是在有組織的對抗中,而是在破壞了敵軍有組織的戰斗之後。。。而陣則是組織作戰的外部表現形式。也就是說,破壞了陣型之後才是屠殺的開始。。。所以說,當實力相差不大,雙方互相對峙的情形下,戰斗雙方往往想法設法破壞敵方的陣型的穩定性。。。比如派遣少量騎兵,不斷反復的沖擊,防止敵人布陣,比如春秋時期,楚國與晉國進行的一次交鋒中,楚軍就逼營布陣,防止晉軍成陣。而晉軍填平灶坑水井,撤掉營帳,最後撤掉柵欄成陣。。。而布陣過程中,往往派遣弓箭手佔領控制一定地幅,使用遠程攻擊武器控制大片地域,用句舊小說或者評書中的話來說就是「射住陣腳」,防止敵人沖陣。。。在破陣時,或派遣強悍勇士為先導,破入陣中而大軍隨後進行強行突破(錐形陣比較合適啊),而成語中所說陷陣之士,就是指此。。。或引誘敵軍進入復雜地形。。。或迂迴攻擊薄弱部位。。。這里我們就可以說說古代將領擔挑和沖鋒的問題。。。有許多人對評書和舊小說里大量將領單條的場面感到懷疑。。。古代將領擔挑或者將領帶頭沖鋒是確實存在的。。。最早的記載應該發生在春秋時期。。。而在某些時期,由於軍隊缺乏基層,組織素質低劣,裝備薄弱,某些裝備精良的武藝高超的將領,就成了一支軍隊的核心,他的生死存亡決定著這支軍隊的成敗。。。比如說三國初期。。。將領單挑,或者百萬軍中縱橫馳騁的例子比比皆是,這就是由於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之後,耗費了大量的精銳軍隊。各個軍閥組織的軍隊缺乏基層組織、缺乏訓練、士氣低落,一旦遇到不可測的情況,比如襲營、中伏、斷糧、火攻,則很容易崩潰。。。三國時期發生過數次這樣以少勝多的情況就是因為此。。。以少數精銳善戰之軍擊敗多數缺乏訓練與整合的軍隊,比如說,官渡之戰,因為缺糧,而袁紹軍崩潰;赤壁之戰,因為火攻,八十萬曹軍覆滅;彝陵之戰,因為火攻,擊敗劉備川蜀大軍。。。但是,隨著三國鼎立形成,各國均對軍隊加以整編訓練,這時候,就以軍隊的集團作戰為主了,很少在出現一些將領單挑的局面了,各國領軍將領也由原來的注重個人武力向著注重將領領軍與謀略能力轉化,比如說諸葛亮、司馬懿、陸遜、姜維、鄧艾等

『肆』 誰知道古代戰爭10萬的軍隊應該怎麼配置兵種

軍隊兵種的配置都是要根據作戰對手的不同,才能具體配置部隊,沒有一成不變的對手,也就不會有一成不變的軍隊,一般正常情況下10萬人的軍隊,這人數夠多了,兵種配置應該很齊全了,騎兵(輕,重騎兵),步兵(輕,重步兵,長槍兵,弓弩手),淄重兵(運輸部隊,隨軍民夫,工匠),攻城武器,必要時可能還有水軍,但作戰對手的不同,部隊的配置各不相同,像西漢對匈奴時,出動的十萬人可都是純騎兵,以騎兵對付匈奴的騎兵,這大概也只有漢朝有這樣的魄力了,包括後來的大唐,也沒有出現過純騎兵部隊對抗突勒了!

『伍』 求古代兵種,編制

中國古代軍隊的編制及四大兵種
ZT現代軍隊編制一般都是統一的,在平時和戰時的編制基本相同,要調動的話也是成建制的調動。但中國古代軍隊往往有兩種編制,一種是平時組織訓練的編制,另一種是戰斗部隊的編制。當要組建參戰部隊時需要打破原來的編制,將士兵重新組織到新的戰斗編制中去。
中國古代軍隊編制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基本的固定編制規模逐漸縮小,越到後來,千人以上的部隊就越是習慣於採用臨時組編的辦法來編成。
1、什伍之制
5進位以及10進位制是人類普遍採用的記數方法,因此也很早就用來計算並編制士兵。中國古代軍隊的基本編制單位就是一五一十點數的「什伍」之制。另外古代展開軍隊作戰時往往會排列左、右兩路或左、中、右三路的陣勢,由此影響到軍隊有時要採用2進位或3進位(包括其倍數)的編制。
出土的商代墓葬遺址中,殉葬人大多是10人一排,墓外的殉葬坑一般也是10人一組,
陪葬的銅兵器往往也是10件為一捆,或許當時已經有了「什」的士兵編制。有人認為甲骨文中的「行」字也就是10個「什」,由「百夫長」指揮;10「行」編為「大行」,由「千夫長」指揮;作戰時習慣按照左、中、右各一個「大行」來排列陣勢,投入戰斗的3個大行就稱之為「師」,是商代最基本戰略單位。據說商王親自率領的「王師」就是由3個「師」組成。不過根據安陽一個商朝墓葬出土的戰車來看,卻是5輛一組,前三後二,每輛有3套作戰武器,說明每輛有3名士兵;另外前面又有3個殉葬坑,每坑殉葬5人,看來應該是為前面3輛戰車提供勤務的徒役。另一處車馬坑則是集中埋葬了25輛戰車。據此推測,再結合一些史料的記載,商代的戰車編制是實行5進位制的。5輛一隊,5隊、25輛戰車組成的戰斗單位由「馬亞」指揮;而出動100輛戰車時的指揮官叫「多馬亞」;一次出動的戰車如果超過了二、三百輛,就要由商王親自指揮了。
一般認為商代開創的這種什伍之制後來被周朝繼承。周武王伐紂發布《牧誓》就提到「百夫長」、「千夫長」。而周代的軍隊也是以戰車為核心,1輛戰車及其配屬的步兵合稱「乘」,是最小的編制單位。乘戰車的甲士是3名,至於配屬的步兵究竟有多少,眾說紛紜。按照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司馬法》一書的說法,每乘是甲士10名(3名上車作戰,7名在車下作戰),徒役20名。但也有人認為20個徒役中只有5名承擔養馬、炊飲,另外15名也參加戰斗。比較一致的說法是每5乘編為1隊,由僕射指揮;每兩隊(10乘)由「官」指揮;每10隊(50乘)編為「卒」,由「卒長」指揮;每2卒(100乘)編為「師」,由「師氏」指揮。周代仍然以「師」為基本單位,但師的數量逐漸增加,據說西周有14個師。
春秋時期軍隊中步兵比重逐漸增大,根據藍永蔚《春秋時期的步兵》一書的研究,認為這一時期每乘步兵從25名逐漸增加到50名、75名,而楚國軍隊每乘步兵為100名。西周時作戰在排列陣勢時一般將參戰部隊分為左、中、右3個集群,號為「三軍」,並按照集群的戰術重要性又稱為上、中、下軍,而以總指揮所在的中軍地位為最高。春秋時期各國之間戰爭頻繁,這種戰術單位逐漸固定,成為「師」以上的又一編制單位。各個諸侯國編成的軍數目不同,有的有3軍,有的有4軍,有的有6軍。軍所隸屬的戰車以及士兵數量並不完全一致,一般來說在200乘上下。步兵逐漸在獨立作戰中也形成了新的編制,據《國語》記載吳國步兵的編制,為10進位制的:10人為隊,10隊為行,10行為旌,10旌為軍。
戰國時期步兵成為主力,各國編制不盡相同。據《周禮》(一般認為該書反映的是儒家理想中的國家制度,其中有一些是成書時的制度)的說法,步兵每5名編為「伍」,由伍長指揮;5個「伍」(25人)編為「兩」,由「兩司馬」指揮;4個「兩」編為「卒」(100人),由「卒長」指揮;5個「卒」編為「旅」(500人),由「旅帥」指揮;5個「旅」編為「師」(2500人),由「師帥」指揮;5個師編為「軍」(12500人),由「軍將」指揮。而《尉繚子》的說法,可能是魏國的步兵編制:5人為伍,10人為什,50人為屬,100人為閭。《商君書》提到的可能是秦國的步兵編制,則5人為伍,50人設「屯長」,500人設「五百主」,1000人設「二五百主」。騎兵的編制應當與此相近。
總的來看,早期步兵都以5人為戰斗單位。據《司馬法》一書,5人分別使用弓、殳、矛、戈、戟,成縱隊戰斗隊形時,短兵器在前、長兵器在後。5個伍排列成一個方陣「兩」,兩司馬為甲士,居中擔任指揮。看來這種步兵戰術與基本編制配合得很好。
秦國實行全民皆兵,索性將成年男子一律稱之為「士伍」。平時按照居住地點就近編伍,由各郡的郡尉、各縣的縣尉負責訓練,警備治安。大規模征發參戰時,就由郡尉、縣尉率領上前線。
參戰時由朝廷任命的統帥進行實行戰時編制,委派若干「將軍」分領幾個作戰集群,集群下將各地征發的士兵按其地域集中編制為某一戰斗部隊,號為「部」,由朝廷委派的「校尉」指揮;部下分為若干個(一般也應是5進位制)「曲」,約1000人,由「軍侯」指揮;曲以下按平時基本編制,整編為伍(有伍長)、什(有什長)、隊(50人或100人,有隊率)、屯(500人,有屯長)。另外每一級軍官都可支配約占編制10%的另編人員為隨從親兵,擔任警衛、通訊等特別戰地勤務。
漢代軍隊編制沿襲秦代。按照戰時編制的常備軍逐漸固定,以部為基本單位。部由校尉指揮,因此部有時也稱「校」。校尉出缺由軍司馬代領。東漢時直屬朝廷的北軍「五校尉」部隊稱之為「五營」,每營應該相當於過去的部,但編制定額僅千人左右。校尉的級別相當於郡尉(比二千石),軍侯相當於縣尉(比六百石),屯長、隊率相當於縣吏(比二百石、百石)。以下的什長、伍長不算官。部以下的編制不固定,根據任務各有幾個「曲」;而部以上的編制也不固定,由朝廷根據戰略方向、戰役任務委派的將軍,指揮根據該任務而組編的幾個部,構成一支某個戰役或戰略方向的兵力,有時就稱軍。將軍的指揮部由於要在野地宿營搭建帳篷而稱之為「幕府」,朝廷往往給予相當大的人事權力,允許臨時任命幕府官員,因此將軍出征也就叫做「開府」。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軍隊的基本編制情況相當混亂,史籍的記載也不明確。總的趨勢是部、曲的地位日益下降,成為將領的隨從親兵,其中大多數都是將領的奴僕,沒有人身自由,最後部、曲聯稱,成為法律限定的一種賤民。而將軍越封越濫,所領的「軍」的員額不斷縮小。
西晉時每一軍編制僅1500人左右,而東晉時將軍踔臉晌 墓俚某坪擰D銑 跛問苯 喲籩鹵嘀莆 ⒋保▃huang,原義為軍隊的旗幟)、隊3級,隊以下仍為傳統的什伍之制。隊約有200人上下,設「隊主」;若干隊合為幢,設「幢主」;一般3幢合為軍,1軍約3000人。軍以上無固定編制,由朝廷臨時任命「都督」或「統軍」。
關於北朝時期軍隊編制情況,史籍記載不是很明確。據說北魏時期也是以隊、幢、軍3級為基本編制。但據說軍僅千人左右,則或許是100人左右為隊,以上3隊1幢、3幢1軍。指揮官分別為軍主、幢主、隊主。軍以上編制不固定,根據戰時需要組編由「統軍」、「別將」、「都督」等指揮。
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對傳統軍隊編制的改革力度較大。據說當時在皇帝之下設6個柱國大將軍,每個柱國大將軍管轄兩個大將軍(共12名),每個大將軍管轄兩個「開府」(共24名開府),每個開府管轄兩個「儀同」(意思為儀仗可以與開府相同,總共48名)。這些聽上去級別很高的軍官實際指揮的士兵實際並不多,每個開府所指揮的是「軍」(也叫「團」),但是實際上只有2000人左右;每個儀同指揮約1000人左右。千人以下的編制情況不明,但想來應該還是傳統的什伍之制。
隋唐繼承了府兵制度,尤其是唐府兵制的編制非常規整。各地遍設折沖府,為組織、訓練的編制單位,管轄兵員1200—800人,設折沖都尉,副手為兩位果毅都尉;府下轄4—6個團,每團兵員200人,設校尉為主官;團下轄2旅,每旅兵員100人,設旅帥為主官;旅下轄2隊,每隊兵員50人,設隊正為主官;隊下轄5火,每火兵員10人,設火長。戰國以來傳統的「伍」被取消。全國的折沖府數目龐大,在唐太宗貞觀年間就達到了643個,分別由朝廷的12衛大將軍統帥。
以上這種府兵的編制只是組織、訓練編制,至於府兵上番組成的戰斗部隊的編制究竟如何,是否仍然和平時的編制相同?盛唐時期各邊境軍區軍隊的基層編制如何?尚存有疑問。但很明顯的是,到唐中期後,府兵的這套編制已實際被廢除。
五代時期戰亂頻仍,無所謂平時戰時,軍隊的編制就是戰斗編制。到後周時組建基本戰斗部隊編制:100人為1個「都」,都有「都頭」;5都組編為1個「營」(500人),營有「指揮」;5營即組編為1個「軍」(2500人),軍有「都指揮使」或「都虞候」,或直接稱「軍主」;10個軍編為1「廂」(25000人上下,從戰斗中的左、右兩翼發展而來),廂有「都指揮使」,或直接稱「廂主」;左、右兩廂編成一個戰略方向的總兵力,一般大約為50000人上下,由皇帝派出的節度使統帥。這或許就是從唐代軍隊的戰時編制發展而來的。
後周的制度被宋朝全盤沿用。宋軍以標准為500人的營(一般直接稱「指揮」)為基本單位,統計兵力都計算有多少指揮,調動組編也以指揮為單位,一般並不拆散。營下的為100人的都,有都頭;都以下的編制應該是什伍之制,有軍頭、「十將」(管轄10人)等士官的名目。
理論上5營編1軍,但實際上往往不足額(也有相反的情況)。而軍以上的廂由於兵員過多,因此朝廷往往採用抽軍辦法,使廂並不足額,甚至進一步撤消廂的番號。北宋中期後廂幾乎已全部架空,朝廷直接指揮並調動軍,廂都指揮使成為武官的虛銜。
先後與宋皇朝對峙的遼、西夏、金、元少數民族皇朝軍隊的編制情況史載不明。
最著名的是金朝的「猛安謀克」制度。猛安原義是「千夫長」,謀克原義為「百夫長」,在謀克之下有什長、伍長。可見原來女真族軍隊也是採用10進位制的編制方法。以後將被征服的各部落武裝也按此制編製成軍,若干個猛安編為「司」,設立都統司指揮。隨著金朝的迅速擴張,難以嚴格貫徹原有編制,在鞏固了對於中原地區的統治後,1175年金朝曾經重新編制猛安、謀克,按照女真人全民皆兵的傳統,每謀克300戶,7—10個謀克編為1個猛安。1183年編成220個猛安,1878個謀克,61萬多戶,平均每謀克有327戶,大約每個猛安下有8個半謀克。但是女真社會急劇變化,原來天經地義的服役從徵逐漸不再能吸引青年人,猛安、謀克的職位世襲,官愈多而兵日少,金末謀克平均只有25人,除去旗手、鼓手等,戰斗兵僅18人,而猛安平均也僅轄4個謀克而已。
蒙古興起後建立的軍隊也是按10進位制編制的,10人為隊,有隊長或稱「牌子頭」;10隊組成1個「百戶」,10個百戶組成1個千戶,10個千戶組成1個萬戶,萬戶為蒙古軍最高編制單位。百戶、千戶、萬戶既是編制單位,也是長官的名號。不過實際上編制往往並不足,比如有7000人以上的為「上萬戶」,5000人以上為「中萬戶」,不滿3000人為「下萬戶」。同樣,千戶、百戶也是按照這個比例分出上、中、下。入主中原後元朝軍隊大體上保持這一基本編制。
宋軍是職業軍隊,理論上不應再有平時、戰時編制的區別。但是實際上這套編制在戰時運轉並不理想。到北宋中期又發生轉變。范仲淹在主持陝西防務時,為適應作戰需要而重新整編軍隊:以5人為「伍」,5伍(25人)為「隊」,5隊(125人)為「陣」,20隊(2500人)為「將」。「將」作為獨立戰術單位,直接指揮下屬。
後來他的部下蔡挺在宋神宗改革時又將這一編制改動後向全軍推廣:10人為「火」,5火為隊(50人),10隊為營(即指揮,500人),若干個營組編為「將」(根據戰役需要3000—10000人不等)。指揮以下完整編制調動,將的編制也盡量保持穩定,指揮官有「將」和「副將」,下屬盡量不打亂。1081年全國建立起92將,號為「將兵法」。
南宋皇朝在顛沛流離中匆猝建軍,重新將「軍」作為獨立戰術單位,把原來的「將」組編為若干個軍,設「統制」或「統領」為軍指揮官;又按照戰略防禦方向將「軍」組編為若干個「大軍」,設「都統制」或「護軍」為統帥。如韓世忠為「前護軍」,以楚州(今江蘇淮安)為中心組織防禦,下轄11個統制、13個統領,有63將編制,約8萬兵馬。劉光世為「左護軍」,下轄10軍,防禦淮北方向,約有5萬多兵馬。張俊為「中護軍」,有11軍、99將編制,以建康(今南京)為中心展開,兵力約為8萬人。岳飛為「後護軍」以鄂州(今武昌)為中心組織防禦,轄12軍,有84將編制,10萬多兵馬。吳玠為「右護軍」,在今陝南一帶展開,約7萬人,編制較為混亂。
不過至1139年與北方金朝和議成功後,南宋朝廷就裁撤了「大軍」的編制,由朝廷直接控制各軍。軍以下仍然保留將、營、隊、火的基本編制。
朱元璋在佔有江南地區後開始整編軍隊,規定每10個士兵組成1個「小旗」,5個小旗組成1個「總旗」,兩個總旗組成1個百戶,10個百戶組成千戶,5個千戶設1指揮。
建立明朝後根據劉基的「軍衛法」建議,各省設都指揮使統轄駐軍,以下分設衛、所。每衛編制5600人,設置指揮;衛下轄5個千戶所,每所1112人,設千戶;千戶下轄10個百戶所,每所112人,設百戶;百戶下轄2總旗;總旗下轄5小旗。
和以前的朝代一樣,明代這套衛所制的軍隊編制也沒有貫徹始終,到了明中期後,明軍的編制又隨著募兵制的盛行而發生變化。而且這種新的編制因為募兵常常是由各地將領在本鎮(相當於軍區)組織的,全國並不統一。朝廷直接指揮的「三大營」開始採用「營」為基本編制,回到過去宋代的編制。營設參將,以下仍然沿用小旗、總旗、百戶的基本編制。
在福建、浙江編制的抗擊倭寇的軍隊,則以5進位制,5人為伍,5伍為甲,5甲為隊,若干個隊組成營,若干個營組成鎮。戚繼光的「戚家軍」則又不同,5人為伍,2伍為隊,4隊為宗,5宗為哨,4哨為營。戚繼光在薊鎮組編的軍隊,又採用3進位制的編制:12人組成「隊」(分為殺手隊和鳥銃隊,前者以近距格鬥為主,2名圓牌手、2名狼筅手、2名長槍手兼弓箭手、2名鈀手兼火箭手、2名大棒手兼弓箭手、1名火兵和1名隊長混編;後者10名鳥銃手和1名火兵、1名隊長),3隊組成1旗(設1名旗總,共37人),3旗組成1局(設1名百總,共112人),3局組成1司(設1名把總,共449人),2司組成1部(設1名千總,共899人),3部組成1營(設將官,共2699人)。
滿族軍事實力在關外逐漸壯大的同時,開始建立八旗制度。其兵民合一、平戰一體的基本編制是10人為1隊,若干隊組成「塔坦」(村落,設章京),4個塔坦組成1個「牛錄」(以300人為標准,設佐領),5個牛錄組成1個「甲喇」(設參領),5個甲喇組成1個「固山」(即「旗」,設固山額真,即旗主)。牛錄為基本戰術單位,固山為戰略單位。這套編制後來推廣於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但實際往往並不足額。比如蒙古、漢軍八旗不到300人就可以編為牛錄。入關後八旗兵長期維持這一編制體系。
作為清朝入關後主要軍事力量的綠營兵,是由入關時逐步收編投降的明軍組成的,而明末軍隊已不復有全國統一的編制,綠營兵的編制開始就很混亂。以後又因為滿清統治者視綠營兵為治安軍,並不以提高戰鬥力為編制原則,因此綠營這種混亂的編制長期保留下來。
綠營兵編制總的來說是以「營」為基本單位,根據駐防地點的重要性,各設有參將(正三品)、游擊(從三品)、都司(正四品)、守備(正五品)等軍官;而各營又按照長官的等級以及駐防重要性規定有不同的兵員編制數目,在200—1200名之間。營以下也沒有統一的編制,而是分「汛」駐防。各汛分設「千總」(從六品)和「把總」(正七品),其所轄兵員定額也各不一致。按照全國有60萬綠營兵,除以個千總、3414個把總,每汛不過百人而已。汛下又有「塘」、「卡」、「哨」等編制,最小的不滿10人。
營以上的編制也是毫無統一性。一個戰略地點的各營隸屬於「鎮」(設有總兵,正二品),該鎮總兵直屬的若干個營組成「協」,由副將(正三品)指揮。各省設提督(從一品)統領本省的綠營兵駐軍(有的省不設提督,由巡撫統領),若干個省組成大軍區性質的總督轄區,由總督指揮。這些提督、巡撫、總督也擁有直接隸屬的若干個營組成的「標」。
而且以上所講的綠營兵編制還是平時駐防編制,如果要征調出征,又不是成建制的調動,而是要從各省各鎮各營各汛抽調官兵,來重新組編成戰斗部隊。這種戰斗部隊的編制居然沒有一個固定的成法,一般的原則是以原來從屬於某一鎮的官兵重新組編為一個營,從一個省調出的部隊再組編為一支軍隊。
由於清朝的這套編制實在是難以應付大規模的戰爭,與其從各省緩慢抽調官兵組編戰斗部隊,還不如在當地徵募士兵組建新部隊方便。因此從清中期鎮壓白蓮教起義以後越來越經常採用臨時征「勇」代兵。勇和兵不一樣,是打仗的「臨時工」,為戰事而徵募,戰後即遣散。
到太平天國戰爭時期,曾國藩等人建立的湘軍、淮軍等都是全新的編制。基本制度沿襲的是戚繼光在《練兵實記》中所創設的編制再加以變通。採用10進位的基本編制,每10名戰斗兵加1名什長、1名伙勇,組成「隊」;8隊組成1「哨」,有哨官、哨長;4哨(前、後、左、右)組成1營,還有營官親自指揮的親兵6隊。全營總兵員數500人(正勇336名,伙勇42名,什長32名,護勇20名,親兵60名,親兵什長6名,哨官、哨長各4名)。另有180名長夫提供後勤運輸。營為基本的戰術以及經制管理單位。後期又組編若干個營(4、5個)為「軍」,設立「分統」指揮,但只是軍事指揮關系。若干個軍上再設立「統領」,為戰役方向單位。
2、四大兵種
古代軍隊不象現代軍隊那樣有完整的軍兵種劃分。隨著作戰武器以及作戰方式、作戰地域的變化,才逐漸分離出一些專業化的部隊,具有一定的兵種性質。一般有車、步、騎、舟四大兵種。兩漢以後車兵消亡,主要是步、騎、水軍三大兵種。不過中國古代軍隊主要不是按照兵種來編制和指揮的,而且也從來沒有形成陸、海並列的兩大軍種體制。
車兵
從理論上而言,最早的軍隊應當都是步兵。不過在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中,早期軍隊的主力是戰車兵。商周時主要由貴族組成的戰車兵,是當時最重要的兵種,在漫長的5個多世紀中,戰車馳騁在中原大地上,而步兵配屬於戰車,在戰車沖破敵人隊形時進行格鬥廝殺。由平民或者奴隸充當的「徒役」則在車後護衛戰車、提供後勤,實際上只不過戰車兵的侍從。軍隊的編制以戰車為核心,一國的軍事實力以多少「乘」為標志。當時的一輛戰車乘員3人,左側的「車左」持弓箭射擊,是主要的攻擊力量,為一車之長,號為甲首;右側的「車右」持戈矛,以勾刺殺敵,又稱「驂乘」;中間的甲士為馭手,駕駛戰車。
春秋時期步兵逐漸成為獨立的兵種,與車兵並列。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仍有戰車兵,與步兵混編,依舊是作戰兵種。西漢也仍然有「車士」的編制,以及在直屬朝廷的北軍中有專門的「虎賁校尉」,有「車騎將軍」名號。
後世車兵沒落,東漢後車兵不再是獨立的兵種。直到約1500年以後,隨著火器的發展,明代軍隊又出現「車兵」兵種。嘉靖(1522—1565)後直屬朝廷的「三大營」全都有車兵編制。戚繼光在組建邊防軍時,也專門組織了用於戰斗的車兵。這時候的車兵使用的是一種兩輪車,兩側裝有護板,號為正廂車(僅一側有護板的稱「偏箱車」,沒有護板的為「輕車」),平時用兩頭騾子拉動,戰時靠車兵人力推進至發射陣地。車上裝有火炮(大將軍1座或或佛郎機2座)。每輛戰車,車兵定額24人,有佛郎機手、鳥銃手、火箭手、藤牌手等。作戰時以戰車為依託施放火器,扎營時將戰車圍繞營盤一圈,首尾相連,護衛營盤。因此這種車兵實際上具有一定炮兵的性質。
清朝入關後不再採用這種戰車作戰方式,車兵被廢除。
步兵
公元前541年,晉國統帥荀吳率領晉軍與北方少數民族狄人作戰,作戰地點在太原北面的山區一個叫「大鹵」的地方,地勢險要,戰車難以行使。部將魏舒提出建議:「敵人都是步兵,在這山區里我們的戰車無法發揮作用,步兵困在戰車旁邊也沒有用。不如自我以下所有甲士全都下車徒步作戰。」荀吳同意這個計劃,委派魏舒為前敵指揮。魏舒下令拆毀戰車,將所有的甲士和原來跟隨戰車的「徒兵」混編列陣。自認為出身高貴的戰車兵不願下車和徒兵混在一起,魏舒就把荀吳的一個親信當場斬首示眾,這才逼迫甲士下車排陣。魏舒用一支小部隊在前面誘敵,將主力排列在陣勢後部的兩側。狄人沒見過華夏族軍隊徒步作戰,大聲嘲笑,也不列陣就一涌而上,想不到正中了魏舒的誘敵之計,晉軍從兩側合擊,狄人大敗。
按照藍永蔚的觀點,這是首次在戰場上臨時組編步兵,但步兵作為華夏族軍隊一個獨立的兵種卻是由此發端。
春秋時期步兵迅速興起,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平民(國人以及庶人)社會地位的提高。戰國時期步兵已經是軍隊作戰的主力。從秦始皇兵馬俑坑中出土的步兵俑來看,有的步兵是穿甲的,有的是不穿甲的,前者大多手持各類格鬥兵器,後者大多手持弓弩做發射姿勢。說明當時步兵也已有重裝步兵和輕裝步兵之分。不過這兩種步兵是混編的,並非是獨立的兩個兵種。只是在某些戰斗需要的情況下會集中起某一類步兵,如孫臏集中萬名弩手伏擊龐涓。
以後歷代步兵一直佔了軍隊的絕大部分編制。建制步兵種類繁多,但一般依然保持著秦代這兩大類區分,也仍舊實行混編。如漢代步兵總稱「材官」,其中的弩手稱「蹶張」,勇健善斗的有「奔命」、「勇敢」等名號。西漢時設置的北軍「八校尉」中有「步兵校尉」,但實際上八校尉大多數都是步兵編制,這支部隊守衛上林苑,是一支長於格鬥的步兵。另有「射聲校尉」,是專門的弓弩部隊。
唐代的步兵也有以格鬥見長的「奇兵」(機動隊)和「跳盪兵」(突擊隊)以及發射武器為主的「弓弩兵」。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步兵往往主要是依靠發射類武器進行戰斗的,尤其是宋代軍隊中發射武器的步兵要比格鬥步兵多得多,平均每100名馬軍(並非完全是騎兵)士兵中,槍手和旗手加起來只有13人,餘下的全都是弓箭手;每100名步軍士兵中,刀手8人,槍手16人,弓箭手有76人。
元代開始軍隊裝備火器,自然也就有專門的操作火器的步兵。如明代步兵編制中都有「銃手」,負責發射火炮、火槍。戚繼光組建軍隊,無論騎兵、步兵,都有專門的鳥銃手、快槍手、火箭手、藤牌手,以及挑選「有殺氣者」為近戰時的刀棍手,混編為戰斗基本單位。
清代綠營兵主體是步兵,但其中也混編有鳥銃手、抬槍手、炮手。
騎兵
馬匹是人類很早就馴服的動物,不過早期的騎兵既沒有馬鞍,也沒有馬鐙,全靠自己的雙腿緊緊夾住馬腹催馬賓士,在馬上很難使用身體力量來進行劈砍、刺殺等格鬥動作,主要是依靠射箭來殺傷敵人。只有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游牧民族才善於這種高難度的騎射、格鬥,而中原地區的華夏族軍隊要到較晚的時期才開始組建騎兵。
戰國時期一般講到國家軍事實力時往往「車騎」並提,足可見當時的騎兵已和車兵並列為重要的技術兵種。《戰國策》提到蘇秦游說秦王,說秦國有「戰車萬乘,奮擊百萬」,「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並諸侯、吞天下」。范睢也說「秦卒之勇,車騎之多」,所向無敵。與「車騎」對稱的「奮擊」、「秦卒」應該就是步兵,看來這就是當時軍隊的三大兵種了。《史記》記載蘇秦的話,說是燕國有「帶甲數十萬,車六百乘,騎六千匹」;趙國「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魏國「武士二十萬,奮擊二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南方的楚國則步兵比重大,「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總的來說各國的騎兵只佔全部軍力的5%都不到。
當時華夏族的服裝都是寬袖長袍,騎在馬上要做射箭動作很困難。公元前307年,北方的趙國在長期與游牧民族的沖突中痛感騎兵的重要性,國王趙武靈王毅然推行「胡服騎射」,將騎兵的服裝改為與游牧民族相同的窄袖短

『陸』 古代戰爭都有什麼兵種啊

這個命題有點大,舉幾個國家的吧
中國:
1、騎兵:弓弩騎兵,異種騎兵(騎兵,駱駝騎兵),騎射手
2、步兵:輕步兵,重步兵,弓弩兵,器械兵(攻城時使用投石機巨弩的) ,弓箭手(長弓、短弓),盾牌手,朴刀手,斧兵,長槍兵
3、戰車:巢車,流馬,銅屋車,偏箱車,正箱車,塞門車,雲梯車,塞門刀車,虎車,炮車,火箭車
4、水兵:普通水兵(水手,瞭望,攻擊,操舵),特殊水兵(蛙人)

歐洲中世紀兵種:
1、騎士:大致相當於中國古代的校官,以騎士領為依託(後期出現了無封地騎士)如同地主,戰時則武裝並帶領雇農組成或加入由國王組建的軍團。主要戰備有:馬匹(主要為短腿種馬)、甲胄、佩劍(近戰使用)、長短矛各一(用於騎馬沖鋒),著名的有聖殿騎士、條頓騎士、法蘭西騎士、德意志騎士等;
2、騎兵:配有馬匹的士兵,輕騎一般不配甲胄,作戰武器為長矛。一般有重騎兵與輕騎兵之分。重騎兵多用於沖鋒,輕騎兵多用於偵察,著名的有龍騎兵、哥薩克等
3、步兵:分為輕重兩種,重步兵配有厚重板甲,行動不便,一般只用於雙方對峙作戰,使用重劍殺傷敵人;輕步兵屬於最常見的兵種,武器配置不一。
4、弓箭兵:使用弓箭遠距離殺傷敵人,一般不配備近戰武器,因此常需要其他兵種保護,著名的有長弓兵;
5、其他兵種:大多為各類投擲武器兵種,如投矛手、投斧手等

歐洲古典時期兵種:
1、步兵:一般配備長矛和短劍,也有配備標槍和短劍的,許多蠻族的步兵配備砍刀或長劍,一般穿戴鎖子甲,精銳部隊配備有板甲,著名的有馬其頓方陣、古羅馬近衛軍。
2、騎兵:一般配備長矛和短劍,也有輔助騎兵配備標槍的,一般不配備弓箭,馬匹一般不披甲,利用兇猛的沖鋒襲擊敵人。著名的有波斯鐵騎、哥特騎兵。
3、射手:分為弓箭手和弩手,弓箭手更為普及,弩手的箭矢威力更大,但是發射不便,所以以弓箭手為主,一般只配備鎖子甲。著名的有波斯弓箭手等。

『柒』 中國古代軍隊有哪些兵種

1古代兵種
古代軍種側重於陸軍,水軍。特別是陸軍,兵種最多。從世界現今兵種分類也可見一斑。
步兵:輕步兵,重步兵,弓弩兵,器械兵(攻城時使用投石機巨弩的) ,弓箭手(長弓、短弓),盾牌手,朴刀手,斧兵,長槍兵
話說古代步兵也是很厲害的,行軍速度根據《三國志》與《晉書》中相關記載,孟達在新城起事,司馬懿從南陽(即宛)出征,新城與南陽相距1200里(相當於現在的450公里),司馬懿僅用8天時間就兵臨城下,平均每天行軍56公里(司馬懿的部隊是步兵),另據《荀子》一書中記載,魏國的「武卒」是按一定條件選拔的,其中就有一條身負武器、甲以及三日軍糧,半天必須能走「百里」(相當於現代的30公里)。這幾個數據告訴我們古代步兵的行軍速度一天「百里」肯定是沒問題的,如果加快行軍,一天五六十公里也是能做到的。騎兵一般是步兵的4~5倍的速度。
騎兵:輕騎兵,重騎兵,弓弩騎兵,異種騎兵(騎兵,駱駝騎兵),騎射手
戰國時期一般講到國家軍事實力時往往「車騎」並提,足可見當時的騎兵已和車兵並列為重要的技術兵種。《戰國策》提到蘇秦游說秦王,說秦國有「戰車萬乘,奮擊百萬」,「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並諸侯、吞天下」。范睢也說「秦卒之勇,車騎之多」,所向無敵。與「車騎」對稱的「奮擊」、「秦卒」應該就是步兵,看來這就是當時軍隊的三大兵種了。
戰車兵:輕車兵,重車兵
在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中,早期軍隊的主力是戰車兵。商周時主要由貴族組成的戰車兵,是當時最重要的兵種,在漫長的5個多世紀中,戰車馳騁在中原大地上,而步兵配屬於戰車,在戰車沖破敵人隊形時進行格鬥廝殺。
水兵:普通水兵(水手,瞭望,攻擊,操舵),特殊水兵(蛙人)
(水兵和步兵能夠相結合,水兵隨時能夠轉為步兵)
水兵的將領也是有很多名人的,
三國時期周瑜:赤壁縱火,曹公百萬雄師灰飛煙滅,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唐朝劉仁軌:唐高宗時,鏖戰白村江,大破倭國水軍
南宋的李寶:為保住南宋立下了大功。
張弘范:擊敗南宋名將張世傑,最終滅亡南宋。
元末的俞通海:中國元末農民起義軍水師名將。與趙普勝等結水寨,建水軍以御元軍。
明朝的鄭和:所率領的艦隊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海軍。
鄧子龍:和朝鮮大將李舜臣合擊,打破了豐臣秀吉企圖佔領朝鮮的企圖,使日本直到清末都始終不再有和中國正面對抗的企圖。
俞大猷:與戚繼光齊名的抗倭名將,多年在海上與倭寇周旋。
鄭成功:擊敗荷蘭殖民者,打敗其艦隊,收復台灣。
清朝的施琅:擊敗鄭經的艦隊,幫大清奪取台灣,統一了全國。
古代軍隊不象現代軍隊那樣有完整的軍兵種劃分。隨著作戰武器以及作戰方式、作戰地域的變化,才逐漸分離出一些專業化的部隊,具有一定的兵種性質。一般有車、步、騎、舟四大兵種。兩漢以後車兵消亡,主要是步、騎、水軍三大兵種。不過中國古代軍隊主要不是按照兵種來編制和指揮的,而且也從來沒有形成陸、海並列的兩大軍種體制。

『捌』 古代的軍隊各兵種間如何配合

秦,漢之前:騎兵大量出現以前,從有記載的周到秦滅六國的這一段歷史.這一時期由於騎兵還沒有投入實戰,(雖然已用來偵察,傳遞消息)中原各國的主戰兵力依然是車兵和步兵,而當時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時常用『千乘之國『,『萬乘之國『作為標准,如此龐大而昂貴的戰車部隊自然要步兵的掩護(單純的戰車在弩兵,長戈,長戟兵面前很容易被消滅,原因就在於戰車的沖擊力有限,至少和騎兵比起來是這樣),於是乎,步車陣便出現了(在此之前就有,但從沒有像春秋,戰國時對陣這么講究) 。 明朝的水上實力是非常強的,嘉靖到萬曆年間,僅僅在江浙一帶,戰船的型號就達到了21種。在火器的大量應用之前,水上的戰斗雖然是有用到弓箭,但是解決敵人的最後手段還是犁沉敵艦和接舷戰兩種戰法,但是隨著火器的大量應用,當時的水上戰法有了巨大的改變,有人就提出「海戰不過是以大船勝小船,以大銃勝小銃;以多船勝寡船,以多銃勝寡銃。」明代的海戰有了近代的模式。

『玖』 古代軍隊都有哪些兵種最重要的兵種是什麼

古代的軍隊兵種如下,最重要的就是騎兵了。古代的兵種有騎兵,騎兵就是機動性是非常強的士兵,而且也是有馬、駱駝組成的部隊,現代和近代他們的輕裝快速部隊都叫做騎兵。還有就是步兵,步兵也是在遠古的時候了,以前有很多國家,他們的主要力量就是重裝步兵和輕裝步兵,中國古代的步兵也都有很多稱呼,主要是開著戰車來作戰的,後來就減輕了他們的力量。在考古挖掘的時候,人們就會發現一些東西裡面還有一些裝備,在早期的時候就出現了騎兵,而且還設立了騎兵的職位,在商朝戰爭也以騎兵為主,沒有獨立的騎兵,在戰場上也是一個可有可無的種類,但是騎兵在周朝的時候就很厲害了,西北人經常挑釁游牧民,他們的騎馬技術非常好,旁邊的鄰國也就發現了騎兵的重要性,所以都組成了不一樣的騎兵來作戰。

『拾』 中國古代兵種有什麼

步兵、騎兵、戰車兵、水兵。

步兵:輕步兵,重步兵,弓弩兵,器械兵(攻城時使用投石機巨弩的) ,弓箭手(長弓、短弓),盾牌手,朴刀手,斧兵,長槍兵

騎兵:輕騎兵,重騎兵,弓弩騎兵,異種騎兵(騎兵,駱駝騎兵),騎射手

戰車兵:輕車兵,重車兵

水兵:普通水兵(水手,瞭望,攻擊,操舵),特殊水兵(蛙人)

(水兵和步兵能夠相結合,水兵隨時能夠轉為步兵)

古代軍隊不象現代軍隊那樣有完整的軍兵種劃分。隨著作戰武器以及作戰方式、作戰地域的變化,才逐漸分離出一些專業化的部隊,具有一定的兵種性質。

一般有車、步、騎、舟四大兵種。兩漢以後車兵消亡,主要是步、騎、水軍三大兵種。不過中國古代軍隊主要不是按照兵種來編制和指揮的,而且也從來沒有形成陸、海並列的兩大軍種體制。

(10)古代兵種如何配置擴展閱讀

隨著社會 的變革和戰爭地域與規模的擴大,步兵的地位迅速提高,車兵的 位置逐漸降低,開始了由盛而衰的演變。這一過程遞檀到戰國時 期,遂最終漸漸導致戰車不復成為戰爭中的核心 車兵走向鼎盛。以戰車為中心,車兵和徒兵相結合的車乘之 數,仍是各國衡量兵力強弱的標志。

前期,諸侯大國一般有千乘,強卿有百乘,至後期,晉、楚各達5000乘以上,齊、秦各有2000一 3000乘,甚至微小的朱國亦有600乘,還出現擁有千乘的卿大夫。

戰車種類增多,按作戰特點分,有用於攻擊的攻車、用於防禦和運送輻重的守車『按運動速度分,有輕車、重車。攻車又包括戎路(指揮車)、長毅(攻擊車)、闕車(作機動之用的輕車);守車包括蘋車、廣車。出現了以方陣和圓陣為基本形態的多種陣形。

戰車上的甲 士,仍是每乘的核心和主力,起著引導「車馳卒奔」的重要作用。經濟的發展,戰爭的需要,把車戰和車兵推向鼎盛。春秋後期,急劇的 社會變革,以及作戰方式的改變和作戰地域的擴大,又動搖著甲士 的地位和車戰的作用.開始了車兵由盛而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