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中國重大成果資料庫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中國重大成果資料庫

發布時間: 2022-05-13 20:18:49

㈠ 中國科技成果資料庫的合作單位:

數據主要來源於歷年各省、市、部委鑒定後上報國家科技部的科技成果及星火科技成果。

㈡ 國內五大論文資料庫

國內五大論文資料庫如下:

一、中國知網提供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

也稱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由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收錄1994年以來國內6 600種期刊,包括了學術期刊於非學術期刊,涵蓋理工、農業、醫葯衛生、文史哲、政治軍事與法律、教育與社會科學綜合、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經濟與管理。

收錄的學術期刊同時作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

但是收錄的期刊不很全面,一些重要期刊未能收錄。

二、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CBMDISC)

資料庫是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開發研製,收錄了自1978年以來1 600餘種中國生物醫學期刊。

范圍涉及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葯學、中醫學及中葯學等生物醫學的各個領域。

三、中文生物醫學期刊資料庫(CMCC)

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圖書館資料庫研究部研製開發。

收錄了1994年以來國內正式出版發行的生物醫學期刊和一些自辦發行的生物醫學刊物1 000餘種的文獻題錄和文摘。

涉及的主要學科領域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葯學、醫學生物學、中醫學、中葯學、醫院管理及醫學信息等生物醫學的各個領域。

並具有成果查新功能醫學全在線

四、萬方數據資源系統(China Info)

由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研製。

該資料庫收錄的期刊學科範圍廣,包括了學術期刊於非學術期刊,提供約2 000種的電子期刊的全文檢索。

被收錄的學術期刊都獲得了「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來源期刊」的收錄證書。

個別期刊甚至將「遴選」改成「精選」,或者乾脆去掉。

很多作者因此誤以為這就是核心期刊。

五、維普資料庫

也稱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維普科技期刊資料庫,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重慶分所出版。

收錄了1989年以來我國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農業科學、醫葯衛生、經濟管理、教育科學和圖書情報等學科9 000餘種期刊,包括了學術與非學術期刊。

收錄期刊數量很大,但不足之處是部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公布的非法期刊也被收錄了。

一般的,學術期刊都能進入至少1個國內期刊資料庫。

期刊據資料庫不是期刊的評價體系,對科研處的期刊性質評價也就缺乏足夠的意義,故不宜作為期刊性質評價的依據。

另外還有:

1、萬方數據

萬方數據提供中國大陸科技期刊檢索,是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的專業學術知識服務網站。

隸屬於萬方數據資源系統,對外服務數據由萬方數據資源系統統一部署提供。

2、全國報刊索引

收錄全國包括港台地區的期刊8000種左右,月報道量在1.8萬條以上,年報道量在44萬條左右,書本式用戶有3500多家,現又出版光碟資料庫。

反映了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文化、文學藝術、歷史地理、科技等方面的發展情況,提供了國內外最新學術進展信息。

該索引是我國收錄報刊種類最多,內容涉及范圍最廣,持續出版時間最長,與新文獻保持同步發展的權威性檢索刊物,也是查找建國以來報刊論文資料最重要的檢索工具。

正文採用分類編排,先後採用過《中國人民大學圖書分類法》和自編的《報刊資料分類表》,1980年起,仿《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分21類編排,1992年全面改用《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第三版)編排,2000年開始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標引,計算機編排。

在著錄上,《全國報刊索引》從1991年起採用國家標准——《檢索期刊條目著錄規則》進行著錄,包括題名、著譯者姓名、報刊名、版本、卷期標識、起止頁碼、附註等項。

同時,「哲社版」採用電腦編排,增加了「著者索引」、「題中人名分析索引」、「引用報刊一覽表」,方便了讀者的使用。

3、超星數字圖書館

為目前世界最大的中文在線數字圖書館,提供大量的電子圖書資源提供閱讀,其中包括文學、經濟、計算機等五十餘大類,數十萬冊電子圖書,300萬篇論文,全文總量4億余頁,數據總量30000GB,大量免費電子圖書,並且每天仍在不斷的增加與更新。

覆蓋范圍:涉及哲學、宗教、社科總論、經典理論、民族學、經濟學、自然科學總論、計算機等各個學科門類。

本館已訂購67萬余冊。

收錄年限:1977年至今。

4、維普資訊

維普資訊是科學技術部西南信息中心下屬的一家大型的專業化數據公司,是中文期刊資料庫建設事業的奠基人,公司全稱重慶維普資訊有限公司。

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文獻資料庫。

從1989年開始,一直致力於對海量的報刊數據進行科學嚴謹的研究、分析,採集、加工等深層次開發和推廣應用。

5、中宏資料庫

中宏資料庫由國家發改委所屬的中國宏觀經濟學會、中宏基金、中國宏觀經濟信息網、中宏經濟研究中心聯合研創。

是由18類大庫、74類中庫組成,涵蓋了九十年代以來宏觀經濟、區域經濟、產業經濟、金融保險、投資消費、世界經濟、政策法規、統計數字、研究報告等方面的詳盡內容,是目前國內門類最全,分類最細,容量最大的經濟類資料庫。

發展現狀

在資料庫的發展歷史上,資料庫先後經歷了層次資料庫、網狀資料庫和關系資料庫等各個階段的發展,資料庫技術在各個方面的快速的發展。特別是關系型資料庫已經成為目前資料庫產品中最重要的一員,80年代以來,幾乎所有的資料庫廠商新出的資料庫產品都支持關系型資料庫,

即使一些非關系資料庫產品也幾乎都有支持關系資料庫的介面。這主要是傳統的關系型資料庫可以比較好的解決管理和存儲關系型數據的問題。隨著雲計算的發展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關系型資料庫越來越無法滿足需要,

這主要是由於越來越多的半關系型和非關系型數據需要用資料庫進行存儲管理,以此同時,分布式技術等新技術的出現也對資料庫的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於是越來越多的非關系型資料庫就開始出現,這類資料庫與傳統的關系型資料庫在設計和數據結構有了很大的不同,

它們更強調資料庫數據的高並發讀寫和存儲大數據,這類資料庫一般被稱為NoSQL(Not only SQL)資料庫。而傳統的關系型資料庫在一些傳統領域依然保持了強大的生命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資料庫

㈢ 中國科技成果資料庫的收錄內容:

收錄了國內的科技成果及國家級科技計劃項目,范圍有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新設計,涉及自然科學的各個學科領域。

㈣ 近年來,中國一直致力於五大資料庫建設,指哪些

摘要 第五大國家基礎資料庫:

㈤ 請問中國最有影響力的資料庫是哪個ISTIC、CNKI、維普

「中國知網」是集知識資源大規模整合出版、原創性學術文獻出版、多媒體出版和專業化、個性化數字圖書館為一體的數字出版平台,全面整合了我國90%以上的學術文獻和海外重要的學術文獻資料庫資源,文獻類型包括:學術期刊、博士學位論文、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工具書、 重要會議論文、年鑒、專著、報紙、專利、標准、科技成果、知識元、哈佛商業評論資料庫、古籍等;以網路出版和數字圖書館相結合的巨大優勢,實現了知識資源的增值服務和學術文獻的個性化與專業化的實時出版,面向全社會各行各業創新與創新管理提供知識管理服務。目前,《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的各類文獻資源已推廣至海內外高等院校、政府、企事業單位、醫療衛生機構、情報服務機構以及農村等各個領域,帶動了學術資源在黨政領導機關管理決策、基礎教育改革、城鄉社區公共知識服務、農村文化建設中的大量普及與應用,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我國數字與網路出版產業的高速發展和國際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CNKI工程
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簡稱CNKI工程,始建於1995年,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信息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國家信息化重點工程,由清華大學發起,同方知網技術產業集團承擔建設,是「十一五」國家重大出版工程項目。
在黨和國家領導以及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國家計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國學術界、教育界、出版界、圖書情報界等社會各界的密切配合和清華大學的直接領導下,同方知網技術產業集團經過多年努力,採用自主開發並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數字圖書館技術,建成了超大型全文資料庫《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以「中國知網(www.cnki.net)」為網路出版與知識服務平台,通過產業化運作,為全社會知識資源高效共享提供豐富的知識信息資源和有效的知識傳播與數字化學習平台。
「中國知網」的數字出版產品總稱為《中國知識資源總庫》,是一個採用符合國際、國家和行業技術標準的CNKI網路出版產品與技術服務標准,對各種文獻資源進行規范化、標准化加工和集成化整合而成的超大型全文資料庫。
其中,國家重點出版項目---《中國學術文獻網路出版總庫》,遵循「權威性文獻檢索工具、集成化增值性整合傳播媒體、數字化學習與研究平台、智能化專業知識倉庫、規范化學術文獻與科研績效評價工具、可二次開發的數字化資源戰略館藏」六大建設標准,按照知識網路建構模式,大規模集成整合了我國學術期刊、博碩士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報紙、年鑒、工具書、學術圖書、專利、標准、科技成果等各類文獻資源,內容涵蓋各學科、各行業領域,囊括基礎研究、工程技術、高級科普、政策指導、行業指導、實用技術、職業指導、科技信息等各個層面,連續累積出版文獻5600多萬篇,並大量整合了互聯網上外文科技資源。此外,《中國知識資源總庫》還收錄出版了大量高等教育、基礎教育、黨建、大眾科普、政策法規、經濟信息、大眾文化、文藝作品類文獻。尤其是基於《總庫》的行業、專業與個性化數字圖書館,融合了各類先進的知識服務模式,為高效率創新、學習和管理決策創造了理想的信息化環境。

不管怎麼樣,有你自己需要的東西才是最實在的,來龍去脈沒有必要搞清楚。

㈥ 中國科技成果資料庫的資源收錄:

收錄了自1980年以來的國內的科技成果及國家級科技計劃項目,總計62萬余條(截至2011年10月),每月更新。

㈦ 我國近年來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果

劉玉華

劉玉華,女,工學博士(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現為華中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計算機網路與通信領域的研究,具體包括:網路管理與控制、網路優化、無線通信網路、多網合一、智能交通、復雜網路理論等方向。近年來,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武漢市重大科技計劃項目,並獲得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和湖北省科技進步獎項。目前正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 973 子項目的研究,還有多項橫向課題基金的研究與開發,近三年劉玉華名下分解的橫向課題基金達到 80 余萬元。近三年在國內外權威期刊與核心期刊及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發表署名第一作者的論文 20 余篇,其中有數篇論文被 SCI 、 EI 、 ISTP 三大資料庫收錄。

高春芳,男,漢族,河南盧氏人,1952年3月出生,1970年12月入伍,1971年12月入黨,技術二級,文職一級,將軍。現任濟南軍區第150中心醫院院長兼全軍肛腸外科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第二軍醫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兼任全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委、全軍肛腸學會主任委員、全軍普通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衛生法學會副會長、濟南軍區醫學專業高職評委外科組長,是國家和軍隊10餘種醫學雜志編委。
入伍38年來,高春芳置身於醫學事業,潛心鑽研業務技術,一門心思謀創新,銳意進取求發展,在本職專業和推進醫院建設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開創了醫院全面建設新局面。他是國內著名的肛腸外科專家,潛心與肛腸外科疾病診治和腫瘤基礎醫學研究,創建了全軍肛腸外科研究所。其首創的直腸癌根治術中重建「直腸角」式人工肛門新方法,被國內外醫學屆譽為「高氏術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率先利用蛋白晶元技術,對大腸癌、胃癌、乳腺癌及肝癌等惡性腫瘤進行研究,通過一滴血檢測有無腫瘤;最早進行蠍毒素治療大腸癌研究,首創了骨髓免疫組織早期發現微小轉移癌的新方法,為大腸癌早期診斷提供了新的途徑。在腸黏連防治、便秘防治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為臨床診療創新了多種診治方法,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他圍繞戰場搞科研,研製的三氧電子消毒儀、谷氨醯胺二肽全腸外營養對腸損傷影響的實驗研究均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先後承擔國家「八五」、全軍「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攻關課題23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8項、全軍科技大會二等獎1項、三等獎10項、四等獎8項;河南省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主編和參與編寫專著10部,發表論文170餘篇。先後榮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被評為全國首屆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全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優秀管理者;全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濟南軍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濟南軍區專業技術突出貢獻一等獎,並連續兩次獲得軍隊專業技術優秀人才一類崗位津貼。2001年擔任院長後,醫院先後被評為「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首屆「全軍先進醫院」;被濟南軍區評為「五優醫院」、「科技工作先進單位」、「人才隊伍建設先進單位」等,連續6年被濟南軍區聯勤部和所屬分部評為「全面建設先進團單位」。2006年濟南軍區聯勤部黨委作出了「關於開展向高春芳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勇於挑戰醫學難題,把自主創新作為攀登醫學高峰的內在動力。
經過無數次的探索,高春芳終於探索出了利用結腸殘端設計「新直腸角」和人工內括約肌重建在會陰部設置人工肛門手術成功,從此結束了直腸癌患者術後在腹部掛「糞袋」的歷史。該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和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目前,已為5000餘例病人成功施行手術,病人已遍及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和東南亞、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為了評價肛門控制排便功能,他潛心鑽研,自學了力學、機械原理和計算機新知識,跑北京、上濟南,到科研院所請教有關專家,終於研製成功了「CY-1型醫用壓力監測儀」,解決了肛門壓力測定問題,填補了國內在這一領域的技術空白,並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為了研究大腸癌防治新方法,他潛心研究蠍毒對大腸癌的作用,利用蠍毒提取物純化進行大腸癌細胞體外仰殺各種毒理作用研究,動物移植瘤實驗,明確了蠍毒對大腸癌防治作用機理,解開了蠍毒治療大腸癌的奧秘,發表相關論文26篇,獲得了軍隊科技成果二等獎。我國由於生活環境等因素的改變,大腸癌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手術後五年生存率不斷提高的原因是早期發現的檢查方法不理想。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他又瞄準國際上基因蛋白研究前沿,展開了蛋白指紋圖譜診斷大腸癌的研究。他篩選了正常人大腸息肉,各種大腸炎症等各種疾病的蛋白指紋圖譜,進行各種動物實驗和人體各種腫瘤特異性蛋白指紋圖譜篩選,尋求出了大腸癌診斷的特異性標志物,診斷大腸癌准確性達96%以上,此研究比美國早一年半。該研究成果2007年獲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
醫德醫風高尚,把解除患者痛苦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
高春芳從踏上從醫之路開始,就立志為病人解除痛苦。三十多年來,不管形勢如何變化、名氣怎麼增大、職務怎樣改變,他始終保持一名普通醫生本色,把治病救人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和畢生追求,堅持用精湛的醫術和滿腔的愛心為部隊服務、為患者服務。他恪守「醫本仁術」的醫道真諦,三十多年如一日,滿腔熱情地診治每一位病人。由於軍內外許多人了解他的醫術醫德,慕名求醫的患者越來越多,經常有人到辦公室請他診病情、看片子、問葯方,他從不擺專家的「架子」,對病人總是不厭其煩、耐心解答。有時他坐診接待的病人多,有的患者因為著急發一些牢騷,遇到這種情況,高春芳總是面帶微笑,耐心地勸慰病人。高春芳心中始終裝著病人,處處為病人著想,體貼入微,深夜查房從不穿硬底鞋,冬天接診總是把聽診器捂熱後再檢查。在他做住院醫生時,一名病人胃癌術後出現「胃瘺」,需24小時床旁持續吸引,情況比較復雜,高春芳連續十多天堅守在病房,不停地為患者吸出外溢胃內容物,清理創面。由於措施及時得當,患者很快康復出院。許多經他看過病的患者都深有體會地說:「高春芳是用心為病人看病,以情為患者服務」。從醫三十多年,他對每名患者不僅從生理上盡最大努力解除病痛,還從多方面給予熱心幫助,為他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有的病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他就替他們問醫取葯;有的病人住院時間長,閑得無聊,他就買一些報紙和雜志給他們看;有的外地病人家屬住宿有困難,他就幫助聯系住所;有的病人經濟拮據,他就主動伸出援助之手。2001年,甘肅省一位農村婦女患腸癌晚期,東拼西湊了1萬多元錢來到醫院,最後結算時還差3000多元,看到西部山區老百姓生活困難看不起病的窘迫,高春芳發動科室為她捐款補上了醫療費。
注重人才培養,把打造名醫群體作為醫院可持續發展的強力支撐。
高春芳擔任院長後,面對競爭激勵的醫療市場,他首先考慮的就是如何培養人才,搶占制高點。他親自製定了《醫院學科帶頭人培養發展十年規劃》、《特色專科人才建設規劃》,前瞻性地構建人才隊伍的框架;先後出台了「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工程」、「人才培養目標責任制」,確定20多名德才兼備的學科帶頭人和具有培養潛質的人才苗子進行重點培養,實現了人才隊伍由「規模化發展」向「質量化建設」的轉變;他還對干出成績的人才實行重獎,對那些人才培養不力的科室和工作平庸、不思進取的個人實行「一票否決」。根據人才培養目標,以抓好在職培訓、建立碩博培養點、網上招攬人才、實行專家帶教、創造優越環境、推行競爭上崗等多種途徑,以「雙百人才工程」建設(百名高學歷、百名高職)為主體,不斷加快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工作,夯實了醫院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基礎。目前,醫院擁有2個博士、14個碩士培養點,碩博以上高學歷人員143人,高級職稱112人。近幾年,醫院有176項科技創新成果填補軍隊和駐地醫療技術空白,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獲得軍隊和省級二等獎19項,發表學術論文1413篇,中華級223篇。
瞄準軍事斗爭需求,把提高衛勤保障能力作為軍隊醫院生存發展的根本保證。
高春芳常說:「沒有軍隊就沒有軍隊醫院的存在」,「姓軍為兵』是醫院大法」。醫院專門建立了軍人就診綠色通道。作為戰士成長起來的專家,他對基層官兵格外親切,一遇到戰士就診,總是問寒問暖。當院長後,事務多、工作忙,每次醫療隊下基層巡診,只要他有時間,就親自帶隊去。5年來,他個人為基層官兵接診上千次、主刀手術上百台,深受官兵信賴。面對變幻莫測的軍事斗爭,他又瞄準訓練場,建立了唯一的全軍軍事訓練研究所,實現了集預防、醫療、保健、教學「一體化」的為軍服務新模式,創造了具有我軍特點的訓練醫學體系。結合衛勤保障需要搞科研,承擔了多項全軍「十五」重點課題和全軍「十五」計劃課題;他與訓練傷研究所的同志一起,關注部隊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和治療,堅持著眼軍隊需求選定科研課題。針對部隊外出訓練、演慣用水難的問題,他運用臭氧消毒原理研製出了攜帶、使用方便的三氧電子消毒儀,僅半小時就能達到消毒要求。在「鐵拳-2004軍事演習」,尤其是「5。12」汶川抗震救災中,該消毒儀在重災區汶川映秀鎮、都江堰分別用於帳篷消毒和飲水消毒,受到災區群眾和抗震救災部隊的高度評價,中央電視台現場給予了報道。此項發明成果被總後衛生部列為全軍重大科技成果推廣項目。近年來,三氧電子消毒儀、高氧液體治療儀等5項與未來戰場息息相關的科研成果相繼問世,並投入臨床,全部獲得國家和軍隊科研成果獎。在今年抗震救災中,高春芳接到上級抽組命令後,迅速調整方案,按照抗震救災衛勤保障的特點,合理搭配專業,挑選思想好、身體健、業務精、經驗足的專家組成醫療隊。按照上級要求攜帶手術、防疫、生活保障器材物資,並根據所擔負任務,制訂出超前預案,緊急協調地方醫葯公司,加大攜帶了價值20餘萬元的防疫、急救葯品,僅用一個小時就完成了鐵路輸送裝載,於5月16日凌晨3時到達都江堰市玉堂鎮,成為所屬部隊第一支抵達災區的醫療隊。在救災一線葯品告急時,他緊急從醫院調撥並配製一批用於治療官兵皮膚病的葯品,使患病官兵及時用葯,保證了配屬部隊的戰鬥力未受影響。6月底,他親臨災區一線,和抗震救災官兵同吃同住,始終把災區群眾當親人,把官兵當兄弟,冒著餘震酷暑和危房倒塌等危險,始終沖在最前面。在重災區映秀鎮,他冒著40多度的高溫,為400餘名「鐵軍」官兵巡診治病;在都江堰玉堂鎮、中興鎮等災區,為200餘名災區群眾診治疾病,深受官兵愛戴和災區群眾好評。

㈧ 中國科技成果資料庫的簡介

英文名稱:China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Database(簡稱CSTAD)
中國科技成果資料庫是國家科技部指定的新技術、新成果查新資料庫。數據的准確性、詳實性已使其成為國內最具權威性的技術成果資料庫,不僅可以用於成果查新和技術轉讓,還可以為技術咨詢、服務提供信息源,為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以及革新工藝提供重要依據。

㈨ 中國知網由哪些資料庫組成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994年至今(部分刊物回溯至創刊), 共 33867156 篇,今日新增 19419 篇
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
1994年至今(部分刊物回溯至創刊)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世紀期刊)
1979年至1993年(部分刊物回溯至創刊), 共 5520484 篇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1999年至今, 共 124153 篇,今日新增 9 篇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新版
1999年至今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1999年至今, 共 944840 篇,今日新增 665 篇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新版
1999年至今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
2000年至今(部分回溯至1999年會議論文), 共 1286146 篇,今日新增 1433 篇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2000年至今, 共 6975638 篇,今日新增 3610 篇
中國年鑒網路出版總庫
1912, 共 12240798 篇,今日新增 15510 篇
《中國統計年鑒資料庫》(挖掘版)
1912年至今, 共 1054164 篇
中國工具書網路出版總庫
共 7790919 篇
中國大網路全書
以《中國大網路全書》和中國網路術語資料庫為基礎,共收條目約8萬條,圖片5萬余幅
國學寶典資料庫
先秦至晚清,共3904篇歷代典籍文獻
中國引文資料庫
共 9610580 篇,今日新增 3292 篇
中國專利全文資料庫
1985年至今, 共 2685799 篇
國家科技成果資料庫
1978年至今, 共 304352 篇
國外標准資料庫
共 166491 篇
中國高等教育期刊文獻總庫
1994年至今, 共 2088832 篇,今日新增 941 篇
中國精品科普期刊文獻庫
1994年至今, 共 982851 篇,今日新增 253 篇
中國精品文化期刊文獻庫
1994年至今, 共 1582363 篇,今日新增 589 篇
中國精品文藝作品期刊文獻庫
1994年至今, 共 1154435 篇,今日新增 557 篇
中國黨建期刊文獻總庫
1994年至今, 共 932424 篇,今日新增 230 篇
中國經濟信息期刊文獻總庫
1994年至今, 共 720392 篇,今日新增 267 篇
中國政報公報期刊文獻總庫
1994年至今, 共 242483 篇,今日新增 27 篇
中國圖書全文資料庫
1949年-至今, 共 7692 篇
哈佛商業評論資料庫
2002年至今,共800多篇
外文期刊庫-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
1995年至今,共1300多萬篇
外文會議論文庫-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
1985年至今,共400多萬篇
外文學位論文庫-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
2001年至今,近20萬篇
國家標准全文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