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蘇聯為什麼會解體成幾個國家
蘇聯解體主要分為內憂和外患,內憂就是15個加盟國的民族矛盾和階級斗爭,外患就是與美國冷戰和西方各國的圍堵。再加上經濟體制的不完善使得整個蘇聯崩塌。
由於斯大林模式的制約作用,蘇聯社會主義聯邦制從20世紀30年代起就落入有名無實和嚴重變形的尷尬境地,憲法中規定的加盟共和國「主權」和「自由分離權」被束之高閣。蘇聯政府把俄羅斯民族和俄羅斯聯邦置於一個極其特殊的地位,高高地凌駕於其他民族之上。
冷戰是主要的外部因素,蘇美在經濟,軍事,科技,政治,世界觀等各個方面的全面爭霸使得剛剛飽受戰爭創傷的國家始終沒有得到一個良性的恢復,而是進入了軍備競賽的深淵。
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導致政策失靈,民主喪失。說白了就是經濟政策導致人民貧困,政治腐敗。這一點也是最主要的一點,是根本原因。
『貳』 蘇聯為什麼會解體
1、思想理論上,教條主義禁錮、思想僵化,照抄照搬脫離本國國情;政治領域中,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忽視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官僚主義盛行、嚴重脫離群眾。
2、在經濟發展上,計劃經濟體制一統天下,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片面發展重工業特別是國防工業,收入分配長期搞平均主義,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緩慢。
3、在對外關繫上,搞大國主義、霸權主義,干涉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內政,全面擴軍備戰,與美國爭霸,消耗和削弱自身實力。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蘇聯不承認私有財產,違背了國際歷史文明的發展潮流。
(2)蘇聯為什麼會解體擴展閱讀:
事件影響
對於俄羅斯來說(包括除了波羅的海三國外的其他原蘇聯加盟共和國)。蘇聯的解體是民族的災難。許多地區被拋入自然經濟條件下。社會分化的加劇破壞了社會的整體性。國家及其結構和制度極為衰弱。貪污之風盛行。
工藝技術、工藝復雜的生產以及整個科學學派的喪失使俄羅斯失去了參與國際競爭的可能性,俄羅斯被拋到「第三世界國家」的行列中。文化水平受到影響,教育體系和衛生體系遭到破壞。
『叄』 蘇聯為什麼會解體
蘇聯解體原因:
1、思想理論上,教條主義禁錮、思想僵化,照抄照搬脫離本國國情;政治領域中,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忽視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官僚主義盛行、嚴重脫離群眾;
2、在經濟發展上,計劃經濟體制一統天下,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片面發展重工業特別是國防工業,收入分配長期搞平均主義,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緩慢;
3、在對外關繫上,搞大國主義、霸權主義,干涉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內政,全面擴軍備戰,與美國爭霸,消耗和削弱自身實力,等等。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蘇聯不承認私有財產也不尊重和保護一切私有財產與公民權利,違背了國際歷史文明的發展潮流。
(3)蘇聯為什麼會解體擴展閱讀
蘇聯解體(俄文:Распад СССР,英文:Dissol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是指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共產黨失去執政地位及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瓦解的事件。
蘇聯解體分裂成15個國家:東斯拉夫三國、波羅的海三國、中亞五國、外高加索三國、摩爾多瓦。
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後大量提拔親信,蘇聯政壇形成了以勃列日涅夫為核心的特權階層。貪污、盜竊和將國家財產據為己有的現象非常普遍,行賄成風,生產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後半部分,被稱為蘇聯的「停滯期」和「僵化期」。此時,蘇聯的特權階層羽翼豐滿。
據俄羅斯專家估計,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特權階層發展到50萬人-70萬人,加上他們的親屬,共有300萬人之多,約佔全國人口的1.5%。蘇聯的特權階層早已將大量國家財富占為己有。貪污腐敗的盛行不僅給國家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對蘇共黨風以及社會風氣也產生了極大影響。此時,蘇聯已經積重難返。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試圖扭轉這種停滯僵化的局面,進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為了緩解經濟困難,首先進行經濟改革。
但這些改革措施,缺少宏觀決策和相應的配套措施;加上戈爾巴喬夫仍沒有放棄蘇聯的傳統做法,繼續優先發展重工業,致使經濟不斷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繼續下降。同時引發了蘇聯的特權階層強烈不滿和社會動盪。
在經濟改革沒有迅速取得預期成果的情況下,1988年起,戈爾巴喬夫把改革的重點轉向政治領域, 實行政治「多元化」和多黨制,削弱和放棄了蘇共的領導地位,反對派趁勢崛起,致使社會動盪日益加劇。
『肆』 蘇聯為什麼會解體
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制度上來說,蘇聯權利特權製造成了大量畸形的特權階層,官僚主義盛行,上層領導者爭權奪利,體制陳舊落伍,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需要變革時,這些特權階層嚴重製約,讓體制更新代謝進行不了,以至於不斷臃腫無能!
2、經濟上來說,蘇聯的經濟發展也是畸形的,過於重視軍事工業、重工業的發展,關繫到百姓生活必需品的輕工業嚴重不足,跟不上,外部一旦有影響,造成社會的動盪
3、思想上來說,蘇聯內部因為爭權奪利,對前任領導、前任政治思想進行無差別批判,造成國人思想的混亂,國民向心力,凝聚力潰散,人心不穩!
4、國家成分來說,蘇聯本來就是由多個共和國組成的聯盟,在聯盟中央強勢,強大時候,小弟還能跟著你,當你中央自己混亂,衰落的時候,小弟還跟著你幹啥,紛紛獨立了,各玩各的
蘇聯在做作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伍』 前蘇聯為什麼解體
蘇聯為什麼解體的原因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嚴重的經濟危機。
從50年代後期起,美蘇開始爭霸。沉重的軍備負擔及經濟體制上的種種弊病,嚴重影響了蘇聯經濟的健康發展。盡管從50年代赫魯曉夫上台起,蘇聯幾任領導人都曾對舊經濟體制進行改革,但見效甚微。
進入80年代,長期積累的經濟惡果導致蘇聯經濟急劇惡化。到1991年2月,國民生產總值下降20%,財政赤字達3000億盧布,通貸膨脹率高達300%,經濟已全面萎縮。
第二,社會動盪不安,否定歷史、反馬克思主義的各種思潮泛濫。
蘇聯否定歷史的思潮可上溯到50年代赫魯曉夫執政期間。1956年,赫魯曉夫在蘇共20大上作了《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批判了斯大林的一些錯誤,在社會上引起震動,進而引發了一股全盤否定斯大林,否定歷史、否定社會主義的政治「暗流」。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掀起第二次重評斯大林的浪潮,使「暗流」發展成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思潮,並進一步蔓延。戈爾巴喬夫極力主張的以「多元化」、「公開性」、「民主化」為核心的新思維及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在蘇聯的泛濫,進一步搞亂了人們的思想,導致人們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產生嚴重動搖。同時,右翼勢力和民族分離主義思潮抬頭,社會矛盾、民族矛盾急劇激化。
第三,西方勢力的影響。
西方國家一直以蘇聯為主要對手,以軟化、肢解的手法推行和平演變戰略。如為了鼓勵實施「新思維」的內部演變政策,西方給予蘇聯某些好處,以達到穩住蘇聯的目的;另一方面西方又繼續鼓勵蘇聯民族主義分子鬧獨立搞分裂,以達到最終肢解蘇聯的目的。
(5)蘇聯為什麼會解體擴展閱讀:
蘇聯解體(俄文:Распад СССР,英文:Dissol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是指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共產黨失去執政地位及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瓦解的事件。
1991年9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加盟共和國獨立。12月8日,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個創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在別洛韋日森林簽署《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別洛韋日協議),宣布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
12月21日,除波羅的海三國和喬治亞外的11個蘇聯加盟共和國簽署《阿拉木圖宣言》和《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議定書》。1991年12月25日19時40分,戈爾巴喬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
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至此,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蘇聯的唯一繼承國。蘇聯在海外的一切財產、存款、外交機構、使領館等由俄羅斯接收。
『陸』 蘇聯為何要解體
1、嚴重的經濟危機。
2、社會動盪不安,否定歷史、反馬克思主義的各種思潮泛濫。
3、西方勢力的影響。
蘇聯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由15個權利平等的加盟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並奉行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執政。1939年發動蘇芬戰爭。1941年,爆發衛國戰爭,於1945年4月30日佔領柏林,於同年5月8日消滅納粹德國。斯大林實行的重工業化使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一躍成為超級大國。蘇聯於1955年成立華沙條約組織,標志冷戰格局完全形成。
國土面積與地理位置:
蘇聯地跨歐亞兩大洲,位於歐洲東部和中亞、北亞。東西最遠距離達1萬多公里,南北約五千公里,總國土面積達到2240.22萬平方千米,與北美洲面積相當。瀕臨黑海、波羅的海、北冰洋和太平洋。隔海與美國的阿拉斯加州、日本的北海道島(南千島群島為蘇聯實際控制的日蘇爭議領土)相望。陸上分別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以及朝鮮相鄰,其中同中國大陸的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和吉林等地區有7300多公里的邊界線。
蘇聯的海岸線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岸線,沿海邊界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海岸線在北極圈上。摩爾曼斯克,因為有溫暖的洋流灣流,而其他所有在北極圈以北的海岸都被冰封,凍結時間為每一年中的十個月。
『柒』 蘇聯為什麼會解體,,
1、嚴重的經濟危機。
2、社會動盪不安,否定歷史、反馬克思主義的各種思潮泛濫。
3、西方勢力的影響。
蘇聯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由15個權利平等的加盟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並奉行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執政。1939年發動蘇芬戰爭。
1941年,爆發衛國戰爭,於1945年4月30日佔領柏林,於同年5月8日消滅納粹德國。斯大林實行的重工業化使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一躍成為超級大國。蘇聯於1955年成立華沙條約組織,標志冷戰格局完全形成。
國土面積與地理位置:
蘇聯地跨歐亞兩大洲,位於歐洲東部和中亞、北亞。東西最遠距離達1萬多公里,南北約五千公里,總國土面積達到2240.22萬平方千米,與北美洲面積相當。瀕臨黑海、波羅的海、北冰洋和太平洋。
隔海與美國的阿拉斯加州、日本的北海道島(南千島群島為蘇聯實際控制的日蘇爭議領土)相望。陸上分別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以及朝鮮相鄰,其中同中國大陸的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和吉林等地區有7300多公里的邊界線。
『捌』 蘇聯為什麼會解體成幾個國家
解體原因:
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後大量提拔親信,蘇聯政壇形成了以勃列日涅夫為核心的特權階層。貪污、盜竊和將國家財產據為己有的現象非常普遍,行賄成風,生產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後半部分,被稱為蘇聯的「停滯期」和「僵化期」。此時,蘇聯的特權階層羽翼豐滿。
據俄羅斯專家估計,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特權階層發展到50萬人-70萬人,加上他們的親屬,共有300萬人之多,約佔全國人口的1.5%。蘇聯的特權階層早已將大量國家財富占為己有。貪污腐敗的盛行不僅給國家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對蘇共黨風以及社會風氣也產生了極大影響。此時,蘇聯已經積重難返。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試圖扭轉這種停滯僵化的局面,進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為了緩解經濟困難,首先進行經濟改革。
但這些改革措施,缺少宏觀決策和相應的配套措施;加上戈爾巴喬夫仍沒有放棄蘇聯的傳統做法,繼續優先發展重工業,致使經濟不斷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繼續下降。同時引發了蘇聯的特權階層強烈不滿和社會動盪。
在經濟改革沒有迅速取得預期成果的情況下,1988年起,戈爾巴喬夫把改革的重點轉向政治領域,實行政治「多元化」和多黨制,削弱和放棄了蘇共的領導地位,反對派趁勢崛起,致使社會動盪日益加劇。
在蘇聯解體之前,立陶宛於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獨立,其他共和國也紛紛加以仿效,先後發表了宣布恢復或收復主權的聲明,並開始制訂實現獨立的步驟和措施。
解體後: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土庫曼,烏茲別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共15個國家。
後續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和俄羅斯總理蓋達爾實行「休克療法」,藉此來刺激俄羅斯經濟和他夢想的100天實現資本主義的目標。
並在其剛剛上台時就發行國有債券,每個俄羅斯公民都能擁有國有債券,但是俄羅斯人的憧憬很快就破滅了,在休克療法的作用下俄羅斯經濟出現嚴重問題,超過70%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老人沒有退休工資,國家財富被個人占為己有,小部分人暴富,大部分人赤貧,政府支出銳減而稅收沉重。嚴重的信用體系崩潰使大量工廠倒閉。
葉利欽實行的休克療法政策以及受到1997年發生在東南亞的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直接導致1998年爆發俄羅斯金融危機,這次危機使得俄羅斯經濟幾近崩潰,直至2003年第二次海灣戰爭導致國際油價上漲後俄羅斯經濟才得以實現增長,而葉利欽失敗的經濟政策也導致其在1999年12月31日辭去俄羅斯總統一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蘇聯解體
『玖』 蘇聯為什麼會解體
1.思想理論上,教條主義禁錮、思想僵化,照抄照搬脫離本國國情;政治領域中,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忽視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官僚主義盛行、嚴重脫離群眾;
2.在經濟發展上,計劃經濟體制一統天下,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片面發展重工業特別是國防工業,收入分配長期搞平均主義,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緩慢;
3.在對外關繫上,搞大國主義、霸權主義,干涉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內政,全面擴軍備戰,與美國爭霸,消耗和削弱自身實力。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蘇聯不承認私有財產,違背了國際歷史文明的發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