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溥儀當年出訪日本,都受到了怎樣的待遇
溥儀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稱帝後不久就爆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幾千年的封建帝制,結束了清朝統治,於是溥儀被迫退位,袁世凱擔任大總統。雖然溥儀已經不再是皇帝,但仍居住於紫禁城中,除了沒有皇帝的地位外,其他一切還是照舊皇帝的形式生活著。1924年這樣的生活被打破,發生了政變,溥儀被逼離開了紫禁城無處可去,被日本公使館收留並予以保護。在日本人的保護下,溥儀受到了極高的待遇,找回當年當皇帝的感覺,覺得在日本人心裡,自己的地位還是很高的,殊不知這是日本人給他下的套。
B. 日本想炸毀長城,溥儀給日軍寫了什麼,讓日本人不得不放棄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昭然若揭。九一八事變的發生讓東北三省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而在攻打東北三省期間,駐守在東北的張學良竟然沒有進行絲毫抵抗,這讓日本侵略中國信心滿滿。日本人隨後便開始謀劃侵略全中國的計劃,他們為了能夠加快侵略中國的進度,甚至想要炸毀中國的萬里長城。
1933年,日本投向山海關的炮火響起,妄圖侵佔華北。而日本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這一行為激怒了中國民眾,國民黨也派出了重兵鎮守,日本侵略中國的進程被阻礙,他們只能一直停留在東北。惱羞成怒的日本人最後搬出了自己的大炮以及軍用飛機,他們想乾脆炸毀長城。
當時除了日本人在東北外,溥儀也在那裡,他作為“傀儡皇帝”被日本人支配。不過,溥儀骨子裡還保留著中國人的血性,當他聽到日本人將要炸毀長城的時候感到十分吃驚,之後便立刻給日本的指揮官寫了一封信。
在他做“傀儡”的時期,溥儀根本沒有享受到原有的特權,反而處處受制,不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手裡沒有權利那便意味著沒有話語權,溥儀看著日本人侵略中國領土,殺害中國百姓,他也無法做些什麼,因為他知道日本人“高看”他也不過是因為他曾經是中國皇帝,實際上日本人只是利用他的身份,如果他有任何反抗、甚至不配合的行為出現,很可能就會給他招來殺身之禍。
在這種情境下,當時的溥儀還能站出來保護我們的萬里長城,從這個角度出發,溥儀非常勇敢且機智。溥儀的一生經歷豐富,他的前半生擁有無上榮耀,而他的後半生顛簸流離,即使最後回到了北京卻在故宮門口被“出示門票”的字樣阻擋著無法進家門。不過溥儀並沒有放棄過生活,盡管後來成了“普通人”他也依舊充滿熱情,他的作品《我的前半生》更是受到很多人的喜歡。
C. 末代皇帝溥儀有一首詩是描寫他平生的,是什麼詩
溥儀的詩:
溥儀7歲時寫給老師陳寶琛的祝壽詩:
松柏哥哥,終寒不凋,訓予有功,長生不老。
11歲:
朕心思雪,祈之昊天,昊天乃降,下民悅焉。
少年溥儀:
《三希堂偶銘》:「屋不在大,有書則名;國不在霸,有人則能;此是小室,惟吾祖馨,琉球影閃耀,日光入紗明,寫讀有欣意,往來俱忠貞。可以看鏡子,閱三希。無心荒之亂耳,無倦怠之壞形。直隸長辛店,西蜀成都亭,余笑曰,何太平之有?」
《寄秉藩》:「浩浩去千里,悠悠歲華長。念子增寥寥,夙夜常哀傷。目擊四海沸,坐視邦家亡。久欲奮雙翼,繼子游東方。奈為俗營牽,日夜交彷徨。勾踐志報吳,薪卧與膽嘗。」
《無題》:「惡狂瀾,實難防,堤崩土解滅田桑。東北區界盡澤國,長幼提攜悉逃亡。流離失所或覆沒,夜半鬼火隱聚光。吾民無辜遭此毒,皇天不弔棄獨孤。時蒙不辰徒悲嘆,生死悲歡本一途。安命達天堪久在,心安體舒任禍福。」
溥儀寫給淑妃的:「夜坐階生冷,思君方斷腸,寧同千萬死,豈忍兩分張。孰意君至此,悲愁斷若忘,洗盞相暢飲,歡罷願連床。」
溥儀「檢閱」由70艘日本戰艦組成的聯合艦隊的海上表演。「海平似鏡,萬里遠航。兩邦攜手,永固東方。」
「萬里雄航破飛濤,碧蒼一色天地交,此行豈僅覽山水,兩國申盟日月昭。」
溥儀在奈良:「三笠山前夜色迢,春風吹萬乾坤昭。憑樓遠眺千炬動,朗月交輝麗九霄。」
溥儀在吉岡:「霹靂呼匐降自天,永掃妖氛開坤乾。黎明初曙光海陸,偉哉皇軍功蓋前。大義凜然北方鎮,日滿一心同苦甘。捷報傳來無限喜,翹望東天申慶歡。」
《我的前半生》出版之際:「四載精勤如一日,揮毫助我書完成,為黨事業為人民,贖罪立功愛新生。」
D. 日本天皇送溥儀3件國寶,說這就是你的祖宗了,後來溥儀罵了什麼
末代皇帝溥儀被日本人充當所謂的偽滿洲國皇帝期間,曾兩次訪日。
第一次發生在1935年,日本為了籠絡溥儀,表現出「日滿親善」的姿態。第二次也就1940年溥儀的出訪可就大大不同了。
1945年8月15日,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強大攻勢下,日本戰敗,溥儀的兒皇帝夢也就此終結。當年的「建國神廟」在混亂中被日本關東軍縱火焚毀,盪然無存。
E. 末代皇帝溥儀有一首詩是描寫他平生的,是什麼詩
火龍詩 末代皇帝的二十年》二十四 火龍——為末代皇帝作(愛新覺羅.毓嶦)( 二十四火龍——為末代皇帝作(附註釋) 1.朱馭飛龍出鼎湖 升遐南陸祝融俱 鼎湖:古代傳說黃帝乘龍升天之處。 南陸:南方丙丁火。 升遐:皇帝死叫升遐。 祝融:火神的名字。 大意是溥儀未乘龍上天,而是到南方和火神在一起了。 2.溯自嬴秦二百主 惟有末帝卜離居 秦始皇姓贏,中國第一代皇帝。 二百主:是個約數。 卜居:占卜挑選居所。 離:離在八卦中屬火。 3.憶昔沖齡初踐祚 才及三載易靈符 沖齡:幼年 踐祚:登基 靈符:指皇位 4.辮帥辮兵何滅裂 龍旗七曜落城隅 辮帥:張勛。 滅裂:魯莽滅裂。 七曜:七天。張勛復辟僅七天就失敗了。 5.紫禁城中家天下 封爵賜謚聖恩沽 家天下:皇帝家天下,溥儀在紫禁城裡仍稱皇帝。 沽:賣。 封爵(活人),賜謚(對死人),賣聖恩。 6.一日煤山忽傳警 掃地出門待須臾 煤山:景山。 待須臾:一時也不等待,指馮玉祥逼宮,驅逐溥儀。 7.獺*之*自茲始 亡羊何怨多歧途 獺*:《孟子》「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林)*爵(雀)者*也。」喻馮玉祥驅逐溥儀。 (歧路)亡羊:溥儀仍可以出國,或居住北京,為什麼專走亡羊的歧路,投靠日本人。 8.人間禿翁只遺臭 手持帝子贈狼狐 人間禿翁:鄭孝胥。「猶有人間一禿翁」(見《我的前半生》185頁)。 手持帝子:「手持帝子出虎穴」,鄭孝胥的詩(見上書同頁)。 9.暫寄東鄰差安妥 卻將飲鴆作醍醐 東鄰:日本使館。 差:尚可。 飲鴆:喝毒葯酒。 醍醐:精製乳酪。 10.津門七載似韜晦 窺機伺變復皇圖 韜晦:隱藏。 11.蓬山豈是多仙子 黑水白山久覬覦 蓬山:蓬萊,借指日本。 黑水白山:黑龍江、長白山,指東三省。 覬覦:非分企圖。 12.貪心未敢蛇吞象 遂牽傀儡作倀菟 倀:為虎作倀。 菟:於菟,虎。 13.一身已成千古恨 萬姓流離遭毒荼 溥儀自身失足千古恨,百姓遭屠殺掠奪。 14.仰人鼻息十四載 五年絕域困囚徒 溥儀在偽滿十四年受日本指使。 五年:在蘇聯當俘虜五年。 15.天翻地覆慷慨以 洗心重讀人之初 天翻地覆:解放的新中國。 慷慨以:天翻地復慨而慷。 人之初:「人」,這是我在開蒙讀本《三字經》上認識的第一個字……(見《我的前半生》第567頁)。 16.勝國之君不卒數 自食其力古所無 勝國之君:亡國之君。 卒數:數完。 17.現身說法毖於後 四載精勤紀成書 毖:懲前毖後。 四載:溥儀贈李文達詩「四載精勤如一日,揮毫助我書完成」。 18.天不假年初耳順 浩劫何人賻束芻 天不假年:溥儀去世周歲六十。 浩劫:「文化大XX」。 賻:贈喪家以財物叫賻(fu四聲)。 束芻:吊喪、芻,草。 19.撥亂反正重哀悼 八寶山下哀榮殊 1980年5月29日在全國政協禮堂為溥儀、王耀武、廖耀湘重開追悼會,然後把骨灰葬在八寶山公墓。 20.蠟炬成灰淚未乾 淚沾六馬自達車 蠟炬:李商隱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里是反用。 六馬:參閱後記,626馬自達汽車。 21.君不見今日永寧山上西風緊,可憐秋月一塋孤 永寧山:光緒崇陵後邊的山叫永寧山。 塋:墳墓,參閱後記。
求採納
F. 溥儀在1912—1949的經歷(簡介)。速度求解。
溥儀在1912年到1949年的經歷:
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統治結束。1934年到1945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溥儀在沈陽准備逃亡時被蘇聯紅軍俘虜,被帶到蘇聯,1946年8月10日,溥儀作為證人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1947到1948年,溥儀被前蘇聯轉移到同一城市的另一個看守所里,他仍享受與其他被拘人員不同的生活待遇。
如仍可單獨用餐,不必參加勞動,甚至不用打蒼蠅、蚊子。1949年的時候溥儀一直被關押的看守所中,直到1950年7月30日, 蘇聯通知溥儀引渡回中國。
(6)溥儀訪問日本作詩擴展閱讀:
長期以來,人們對中國的末代皇帝溥儀的稱呼都是宣統帝或者清廢帝、末代皇帝、遜帝等,因為他沒有廟號和謚號。
他去世時是平民身份,所有沒有謚號。但愛新覺羅家族在台灣的後裔於1967年給溥儀上了廟號憲宗和謚號配天同運法古紹統粹文敬孚寬睿正穆體仁立孝襄皇帝。
但溥儀所謂的謚號,廟號並不算是正式的謚號、廟號,這個廟號和謚號是家族內定的,未獲國民認可。
G. 溥儀赴日本訪問時寫的詩是什麼,我只記得一句,好像是兩邦若安好,有人知道全文嗎
抱歉找不到你要的詩,這個給你參考一下
H. 寫溥儀 詩詞
《游長春溥儀偽皇宮留詠》
狼狽苦圖謀,為奸兩不羞。
陰風同德殿,奴氣輯熙樓。
暴雨秋知了,皇袍小沐猴。
匆匆一幕劇,貽笑卻千秋。
《題溥儀閱兵台 》
閱兵台上閱兵時,苦澀心情只自知。
列祖黃泉如得見,兒孫似此不如痴。
《孤人夢》
三歲登基六歲慌,少年依舊作空皇。
玩童作伴藏飛鳥,妃後相陪守暗霜。
獨意思謀清室夢,貪心寄望日人慷。
顛來覆去池中月,一介平民返故鄉。
《黃洋界舊戰場》
到處紅旗噪婦孺,粟浮滄海敵心孤。
炮聲怒吼黃洋界,白匪平明一個無。
千點紅旗四面山,萬夫顛頓婦孺關。
梭標木石成天險,驕敵霄潛指顧間。
「溥儀」的詩詞較少。
I. 溥儀在東京審判上的獨白全文
我是生在北京,名字……這個……叫溥儀。本來是這個……滿洲姓,姓愛新覺羅……愛心覺羅.溥儀。
1909年的時候,做這個……中國的皇帝的……這個帝位……
1911年的時候,在中國啊…………1911年…………1911年在中國發生了一種內部的革命,一個偉大的人物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敗的滿清政府!我就隨即退位了。
1924年的時候,馮玉祥用武力迫使我們這些個皇族遷出紫禁城,我隨後就到天津去了。從二十歲到二十七歲,我在天津住了七年。後來中國軍隊和日本軍隊,發生了一些沖突,日本用武力佔領了中國的東三省。
當時我在天津,還發生了一些奇怪而且危險的事情。有一天,有人給我送來一筐水果,結果打開一看,是一筐炸彈!再後來,香椎浩平就來了,他說天津太危險了,勸我到旅順去……
那個時候我們去奉天去視察那個什麼……那估計也是他們(日本人)一手做成的事情,反正我們自己是一步不能出門。
所謂自由,十幾年來跟我沒有任何關系!那簡直就是猴戲!
那是上奉天去的時候,因為我的那個祖墓啊,就在奉天,離得很近,當時想著去的,結果吉岡說不能去!說是這個……現在滿洲國的這個皇帝,不能上自己的祖墳上去!
聽這個吉岡跟我說呀,是奉梅津司令官的命令!這應該就是在梅津司令官的那個時代,你問是哪一年,這個我記不清了。
完全沒有人威脅我,沒有人對我說什麼話,完全是我自動的,我所知的事情,我說實話!
(9)溥儀訪問日本作詩擴展閱讀
在《我的前半生》的第328頁中提到溥儀在東京審判上的獨白。
在1946年8月10日,溥儀作為證人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證言中,聲稱自己在任滿洲國皇帝期間,完全為日本佔領當局擺布,沒有人身自由,也沒有做為滿洲國元首相應的權力和尊嚴,是自己被日本關東軍脅持到內滿洲的。
但是,被轉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後,溥儀承認由於懼怕日後被中國政府追究,作證時將部分責任推卸給日本方面(含如何到達內滿洲),在部分涉及雙方責任的地方皆有所保留。
1950年7月30日, 蘇聯通知溥儀引渡回中國時,他在45號收容所再次向翻譯別爾緬闊夫提出留在蘇聯的要求[59]。8月1日,溥儀與其他滿洲國263名「戰犯」在綏芬河由蘇聯政府移交給中國政府,送撫順戰犯管理所受到約十年的思想再教育與勞動改造。編號是981。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春夏之交,蘇聯內務部門對溥儀以下各偽滿大臣開始了一系列傳訊。溥儀開始不知道蘇方這樣做是為什麼,直到8月蘇方通知他到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當證人,他才明白。
溥儀在蘇聯軍方押解下前往日本。在法庭上,溥儀陳述了日本帝國主義奴役滿洲的計劃和實施過程。他詳細敘述了「九·一八事變」後,天津日本駐軍司令香椎浩平如何強迫他去旅順,關東軍參謀長板垣征四郎怎樣威逼他從旅順到長春去當「滿洲國皇帝」,以及他如何遭受日本帝國主義者的監視,無權甚至無個人的人身自由。
當溥儀控訴日本人殺害他妻子譚玉齡時,情緒開始失控,他用手使勁地拍打證人台。在講到天皇裕仁送給他天皇神器寶劍和鏡子時,溥儀再次無法抑制激動的情緒:「當我拿著這些東西回家時,家裡人都哭了。
這是我這一代人的恥辱。」日本戰犯的辯護律師認為這是攻擊日本天皇的祖先,溥儀大聲回擊:「我可沒有強迫他們,把我的祖先當他們的祖先!」這句話引起鬨堂大笑。
從八月十六日起,溥儀連續出庭8天,創下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單人作證時間最長的紀錄。作證完畢後,他又回到了收容所,繼續他的特殊俘虜生活。1950年7月30日,蘇方向溥儀下達了回國通知。即使此時,溥儀仍對第45特別戰俘收容所的翻譯別爾緬拓夫表達想要留在蘇聯的意願。1950年7月31日,溥儀登上回國的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