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難忘的訪問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難忘的訪問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發布時間: 2022-11-07 17:13:14

Ⅰ 難忘的訪問的道理,短文講了什麼,請快點,謝謝了

陶行知改詩抗日戰爭時期,陶行知到一所小學去參觀,看到老師都不在,孩子們卻自覺地組織起來,管理學校。他寫詩贊道:「有個學校真奇怪,大孩自動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學生在。」陶行知把這首兒歌念給孩子們聽時,大家都很喜歡。突然,一個八九歲的孩子卻批評說:「你這首詩不符合實際,『大孩自動教小孩』,大孩自動,小孩就不自動嗎?大孩教小孩,小孩就沒有教大孩嗎?如果真是大孩教小孩,那又有什麼值得奇怪的?」陶行知聽了先是一怔,覺得孩子的意見很對,連忙笑著說:「對!對!應該改正,只改一個字就行了。」陶行知將「大孩自動教小孩」改為「大孩互動教小孩」。

Ⅱ 難忘的一課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難忘的一課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的。

主要內容:

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作者在台灣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年輕的台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表達了台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簡短而又深刻的話貫穿全文,它既是文章的線索,又是情感的主線,集中體現了台灣人民強烈的愛國熱情。

(2)難忘的訪問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擴展閱讀:

課文寫作背景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94年日本侵略朝鮮並向中國挑釁引發「中日甲午戰爭」,由於清朝政府腐敗無能而遭到失敗,於1895年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台灣被割讓給了日本,被日本侵佔整整統治了五十年!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時期,他們採取軍事佔領、經濟掠奪、奴化教育等種種手段奴役台灣人民,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台灣才歸還中國。

Ⅲ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實施策略

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一、要素串連法
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把這幾個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詞語串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六年級下第六課《沿著紅軍走的路》就可以這樣來概括主要內容。時間是1935年春天,地點是四川省川北後方蒼溪縣,人物是兒童團的紅小鬼們,事件起因是紅軍離開駐地,紅小鬼們很著急;經過是12個兒童團員沿著紅軍走的路追趕大部隊;結果他們終於追上了大部隊。那麼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我們就可以概括為1935年四川省蒼溪縣兒童團員們沿著紅軍走過的路前進,歷時3個月,行程1000多公里,克服種種困難,終於趕上了紅軍大部隊。大部分記敘文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概括。
二、段意合並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內容。再把每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最常用的方法。如六年級下第十二課《如果人類也有尾巴》就可以用這種方法:全文總共只有四個自然段,第一段講的是人類如果有尾巴是怎樣的外形,第二自然段講的是如果人類有尾巴,尾巴有哪些功能,第三自然段講的是如果人類有尾巴,人類尾巴有哪些特殊作用,最有一段總結希望人人都有一條使用而健美的尾巴。根據段意合並法我們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為如果人類也有尾巴,它會是怎樣的外形、功能和作用。這種方法簡單實用,但也要注意兩點:1、各段大意之間,有的要加上一些過渡詞語,不能生搬硬套,以便讀起來通暢連貫。2、要區分重點段落和非重點段落,做到有詳有略,有的甚至可以捨去,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那樣的話會仍主要內容顯得拖沓冗長而沒有中心。
三、標題追溯法
有些以內容命題的文章,我們可以根據標題去閱讀,追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叫「標題追溯法」。文章標題對於一篇文章的重要性我們不言而喻,文章標題甚至可以說是一篇文章的精髓之所在,這種方法對於不能很好把握文章中心的同學有很好的引領作用。如六年級下第二課《我愛籃球》我們就可以用這種方法,文章標題告訴我們「我」愛籃球,我們可以追溯我為什麼愛籃球,又是怎樣體現我愛籃球的,從我愛籃球這件事上我得到什麼,通過我愛籃球這個標題,可以追溯文章的主要內容為:「我」從青少年時代就開始酷愛籃球,雖然由於疾病不得不放棄,但「我」卻用當初對待籃球的熱情來對待自己的人生和事業,創造出了一片新天地。󰀀這種方法最大的優勢在於學生在概括大意時不會偏離中心,還有很多課文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如三上第八課《大自然的聲音》,六下第一課《花臉》等等。
四、取主舍次法
一篇課文有時候回描繪幾件事情,我們不能一一贅述,這個時候就要分清主次,哪些是跟文章中心聯系比較緊的,那些事只是起烘托作用,然後抓住主要事件來概括,這樣簡單明了,重點突出。如五年級《我的老師》,這篇課文共15個自然段,記敘了七件事:①蔡老師假裝發怒; ②老師教我們跳舞;③老師帶我們觀察蜜蜂;④老師教我們讀詩;⑤我們看老師寫字;⑥老師排除我和同學之間的小糾紛;⑦我夢里尋師。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取捨呢,從文章內容來看前五件事寫得概括,後兩件事寫得具體,這就告訴我們後兩件事對於我來說更深刻,更有意義,也最能表現老師對學生的愛和學生對老師的思念、依戀之情。所以我們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時候就可以抓住後兩件事,概括為:蔡老師是最使「我」難忘的老師,在他身上發生了許多令我難忘的事,讓我體會到蔡老師的「慈愛」「公平」和「偉大」,以及我對對蔡老師的熱愛和依戀之情。這種概括方法的關鍵就是要抓住主要事件。
五、內容藉助法
這種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來總結主要內容。從二年級開始就開始讓學生學會找文章的中心句、總起句、總結句,這種方法是學生最容易掌握的方法,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在語文課文中涉及較多。如六年級上冊老舍《養花》一課,結尾的「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總結了全文的主要內容。三年級上《盧溝橋的獅子、》《羅馬速寫》等等。
六、問題概括法
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讀寫一篇文章,我們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說明的是哪幾個問題?把這幾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窮人》一文,讀後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幾個問題:桑娜在等丈夫回來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她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想的?為什麼她會這樣想?丈夫回來以後,她又是怎麼想的?一一回答這些問題,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桑娜在等待出海打魚的丈夫歸來的時候發現他們的鄰居西蒙死了,於是桑娜就把那兩個孩子給抱了過來,她的心裡很矛盾,因為她怕她的丈夫打她,不肯撫養著兩個孩子。但是西蒙回來後最主動要求把孩子抱過來,表達了他們善良,寬厚的品質。還有莫泊桑的《項鏈》一文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概括。

Ⅳ 《難忘的訪問》這一篇閱讀短文的答案

1.校園里安放「瓊斯的椅子」作用是:

要點:①紀念瓊斯。②提醒人們珍愛生命。
2.「就在那一刻,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尊重的力量」句中的「那一刻」指的是:
①校長教育愛德華。②愛德華知錯。說法舉例:校長教育愛德華,愛德華知錯的那個時候。

3.「這樣能讓犯了錯誤的人在一份高貴的賜予面前翻然醒悟」中的「高貴的賜予」是指愛與尊重。
4.你認為校長是一個怎樣的人?結合短文簡要寫出理由。
評價校長要點:尊重(或熱愛每一個學生或教育形式益於學生成長,教育方法激發學生的榮辱感等)
簡要寫出理由且理由與觀點應吻合。例:校長「懲罰」學生的方法是讓他為客人參觀校園做臨時講解員。巧妙地用「瓊斯的椅子」教育學生懂得愛和尊重,懂得保護弱小者和無辜者。
5.把短文中描寫愛德華心情變化的詞語,按順序填寫在括弧里。

(難為情)——(自豪)——(沉痛)——羞愧和自責
6.本文的主要內容是:


①犯錯誤的男孩子在校長有意安排下,為我講解學校橄欖球隊取得的成績和擺放「瓊斯的椅子」的目的,從中他受到教育。
②我來到倫敦某學校訪問,看見校長沒有批評犯錯誤的學生。我對校長的教育方法很有感慨。
③我來到倫敦某學校訪問,看到男孩子知錯就改,有集體榮譽感,懂得了保護弱小者和無辜者。我對校長的教育方法很有感慨。
7.
這篇文章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

Ⅳ 難忘的一課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簡單概括

《難忘的一課》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後,作者在台灣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年輕的台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表達了台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情感和強烈的民族精神。

懷著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從後門走進教室,在最後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們一起,跟著那位教師,大聲地、整齊地、一遍一遍地朗讀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我」跟著孩子們一起朗讀,一是說明「我」已經融進孩子們中間;二是說明「我」也很願意學國語;三是說明「我」被師生的真摯感染了。

所有的人都是認真地、自發內心地學習國語。「我」只是所有台灣人中的一個代表,這是課文第二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既是「我」和師生共同的內容,也表達了強烈的愛國之情。

(5)難忘的訪問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擴展閱讀: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戰爭以後,日本帝國主義通過《中日馬關條約》侵佔了自古以來就屬於我國領土的台灣、澎湖列島,直至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才歸還中國。台灣被日本整整霸佔了50年。本文講的就是台灣收復後的事情。

文章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先講到什麼時間、什麼地方、作者是怎樣到鄉村小學的。接著講作者在小學里見到老師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情景。然後講作者在禮堂里參觀中國偉人像的感受。最後講作者在這所學校所見所聞的總的感受。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課文中反復出現,貫穿全文。每一次出現都伴隨著一段故事情節,都表達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串連內容的主線,又是表達情感的主線。課文圍繞這一中心,詳寫了學習祖國文字和參觀小禮堂這兩件事,其他內容寫得比較簡略。

特別是把上課的過程作為重點,詳細地敘述和描寫。從我無意中走進一所鄉村小學,到發現在一間教室里一位老師正在教孩子們學習祖國的文字;從老師認真、吃力地書寫「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到用閩南語和國語教孩子們讀;從老師和孩子們嚴肅認真朗讀到我也很自然地加入其中;從課上學習到課下交談,都寫得很詳細,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Ⅵ 難忘的訪問是按照什麼順序記敘的

時間順序,《難忘的訪問》主要內容是抗日戰爭勝利後,作者在台灣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年輕的台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

Ⅶ 難忘的一課中概括主要內容怎麼寫

《難忘的一課》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作者在台灣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年輕的台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

表達了台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

(7)難忘的訪問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擴展閱讀:

《難忘的一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作者在台灣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年輕的台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表達了台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

相關事件

台灣光復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94年日本侵略朝鮮並向中國挑釁引發「中日甲午戰爭」,由於清朝政府腐敗無能而遭到失敗,於1895年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台灣被割讓給了日本,被日本侵佔整整統治了五十年!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時期,他們採取軍事佔領、經濟掠奪、奴化教育等種種手段奴役台灣人民,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台灣才歸還中國。

由於台灣是在1945年10月25日光復的,當時的台灣行政公署於1946年8月頒布命令,明定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節」,以示紀念。

Ⅷ 難忘的一課主要內容

《難忘的一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作者在台灣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年輕的台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表達了台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


(8)難忘的訪問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擴展閱讀:

相關事件

台灣光復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94年日本侵略朝鮮並向中國挑釁引發「中日甲午戰爭」,由於清朝政府腐敗無能而遭到失敗,於1895年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台灣被割讓給了日本,被日本侵佔整整統治了五十年!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時期,他們採取軍事佔領、經濟掠奪、奴化教育等種種手段奴役台灣人民,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台灣才歸還中國。

由於台灣是在1945年10月25日光復的,當時的台灣行政公署於1946年8月頒布命令,明定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節」,以示紀念。

Ⅸ 怎樣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法一:段意合並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內容.把每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兩點:1、各段大意之間,有的要加上一些過渡詞語,以便讀起來通順貫.2、要區分重點段落和非重點段落,做到有詳有略,有的甚至可以捨去.
法二:要素串連法.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把這幾個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詞語串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飛奪瀘定橋》就可以這樣來概括主要內容.
法三:問題概括法.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讀寫一篇文章,我們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說明的是哪幾個問題?把這幾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窮人》一文,讀後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幾個問題:桑娜在等丈夫回來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她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想的?為什麼她會這樣想?丈夫回來以後,她又是怎麼想的?一一回答這些問題,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法四:標題追溯法.有些以內容命題的文章,我們可以根據標題去閱讀,追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叫「標題追溯法」.如《偉大的友誼》一課,我們抓住標題便可追溯到主要內容.
法五:內容藉助法.這種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來總結方要內容.如《養花》一課,結尾的「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總結了全文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