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桌游《箱女》好玩嘛
還算好玩。
游戲上手比較簡單,如果有一個老手帶的話大概玩個一兩局就能很快上手。雖然翻開的陰影卡完全隨機,地圖隨機,但箱女和訪問者都可以通過一些已有的信息來猜測對方的行動,趣味性很強。
平衡性相對是比較差的,後期箱女能力解鎖多了幾乎無解,訪問者能夠做到的相當有限,雖然憑借人數優勢可以發揮一定的策略在前期讓箱女很難受,但只要死了一個人或者說讓箱女拖到後期,訪問者的劣勢將會無限擴大,當然這還是得看箱女玩家怎麼把控游戲的節奏。
噪音指示物的設定對手殘黨很不友好,不過也是增強了游戲的沉浸感,畢竟在疊的時候往往大夥還是會或多或少緊張起來的。
玩這個,還是需要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記憶力,比如記哪張牌之前翻過,箱女前幾回合在哪號哭,還有猜保險箱密碼。光靠運氣肯定不行的,越到後期要記的越多,翻過的箱子,手上的道具,箱女的位置,箱女的技能、弱點、門、密碼。
如果都能記住,然後推理房間之間的距離,想好下一步的思路,推測箱女的行動,帶腦子玩勝算肯定要大。總體來說,箱女這款桌游還是一款相當不錯的桌游的,題材選擇和玩法都算是比較新鮮。
『貳』 如何為產品做推廣
可以建立自己的網站。這樣宣傳起來會更方便,當然這個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不過現在網站的建立可以外包給別人,規定的時間內可以建好,所以,產品有自己的網站,可以更容易讓人搜索到。
還可以通過身邊的人轉介紹。可以將自己的產品給身邊的人進行體驗,然後效果好的話做轉介紹,且給予一定的優惠或獎勵。從身邊做起,當然如果有人覺得反感就不要去勉強,免得傷和氣,最好找喜歡做銷售的朋友幫助。
利用互聯網工具也是一種方式。比如qq群,微信群,進行特定的分組,將適合此產品需要的人員放在一起,定期發布一些產品的活動,如果有需求就聯系,這樣會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另外,朋友圈的廣告也要分組可見,免得好友屏蔽。
『叄』 死亡萬花筒箱女講了啥
你好,這邊給你大概講解死亡萬花筒箱女篇到底說了些什麼。
死亡萬花筒中箱女的故事是一個女孩親眼目睹了自己父親把自己的母親殺死了,而後面父親還將她硬生生的塞進了一個小小的箱子里讓她生活。箱女在箱子中以非常扭曲的姿態活了一段時間,不過最後還是懷著濃烈的怨恨慘死了但她的怨靈一直都在,而我們玩家扮演的是誤入箱女所在洋房的路人,路人們必須找到合適的方法,從洋房裡面逃離出去,不然結果就是死亡。
路人玩家在地圖里穿梭,每個屋子裡都放著箱子,這些箱子裡面可能會出現箱女,可能出現道具和箱女的技能。玩家們可以選擇打開箱子,但如果箱子裡面出現的是箱女,那麼玩家就宣告死亡,並且會變成箱人,和箱女一起禍害剩下的倖存者。
大概就是這些希望能幫到你
『肆』 《哆啦A夢》中哪些道具非常逆天,有的比"死亡筆記"還強
《哆啦A夢》中哪些道具非常逆天,有的比"死亡筆記"還強?
《哆啦A夢》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很多人的童年回憶當中都有它的影子,哆啦A夢的神器寶箱裡面有這個各種各樣神奇的道具,這些道具給大雄帶來了很多好處,有的道具在當時是難以得到的東西,但是在現在卻是非常普通了,就像是行動電話一樣,今天我們就來回憶下《哆啦A夢》裡面的神器道具。
第一個:惡魔護照
這一個東西能夠控制景深,除了使用者之外的其他人都會被惡魔護照影響,甚至不管使用者說了什麼樣的壞事,最終都會被原諒,這樣的道具是不是非常嚇人,要是在現實什麼中有這樣道具,犯罪分子可以說就是無敵了。
『伍』 箱女游戲手機上能玩嗎
箱女游戲手機上不能玩,箱女是一款比較小眾的桌游,並沒有開放商將其製作成手游,所以想玩箱女手游的玩家可能要失望了,大家只能約上朋友去玩桌游,箱女適用年齡兒童4之6歲,在游戲中玩家將分為訪客和箱女兩個陣營,箱女要將訪客同化或者殺死即為勝利,訪客則需要除掉或者超度箱女才能獲得勝利。
箱女游戲是艾蘭島玩家根據桌游改編的多人線上游戲,這款游戲將玩家分為1位箱女和多為訪問者。
訪問者被困在房子中,需要搜索房間找尋道具,只有得到瑪麗小姐並找到箱女的遺骸,訪問者才能超度箱女,離開恐怖屋,而在搜索房間的經過中,也有可能幫箱女解鎖技能。
箱女一方雖然只有一名玩家,但箱女玩家可以運用能力在房間中移動,並將訪問者變為可以操控的箱人,優勢也不小,這樣一場實力不斷變化的游戲,考驗的不止是玩家的運氣,也是玩家的智慧。
『陸』 《狼人殺》游戲中死亡的角色身份公開嗎
你玩兒的是面殺還是在線游戲呢?不同的版本游戲的玩法是不太一樣的哦~有的版本是需要死者公開身份的但是為了提高游戲的難度大部分的版本是規定不公開出局玩家身份的。
如果是面殺的話預言家只能知道他指定的人是不是狼人而不能知道具體身份,女巫是無法毒死被守衛守護的人的,長老在發言時可以公布自己的身份但是大多數的時候大家是不信的因為有可能這個玩家的身份不是長老而是其他身份甚至是狼人!
長老死了並不需要公開能力者能力無效;戀人殉情不需要公開戀人身份。
所以我說版本不同可能有的規則也是不一樣的,但是為了避免透露給狼人過多的信息,就算女巫沒葯了,預言家已經出局了長老被好人殺死了,在天黑的時候女巫是否用葯預言家詢問某玩家身份的過程還是要走一遍的。
『柒』 一些大型魔術的秘密只有表演者才知道嗎,有公開的一天嗎
早都公開了,只是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罷了
1.光線的精確把握,有很多舞台魔術中都用到了透鏡的作用,將光線扭曲。還有平面鏡,有一個很常用的技巧,就是將一塊平面鏡斜放到一個正方形的紙盒或紙箱中,在鏡子下面可以放置很多的道具,而在觀眾看來,那會是一個空箱子。
2.力學的掌握,有一些簡單的懸浮就是利用力矩平衡原理做到的。還有象那種人體傾斜。
魔術表演得很大一部分都是靠「反物理」的現象來達到使觀眾驚奇的效果,觀眾從自己以前所學的知識中認為,那是不可能的,而魔術師做到了,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和驚奇,是只有魔術才能做到的。所以,魔術更要再精研物理之後,才能做出這種「反物理」的效果。
--------------------------------------------------------------------------------------------------------------------------------------------
大衛穿越長城
美國超級魔術大師科波菲爾表演的魔術--穿越長城,長城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魔術師是不可能採用鑽洞,挖牆來達到魔術神奇的效果,唯有採用魔術的障眼法。讓我將這套魔術的表演過程描述一下,也許你可能明白一二。魔術師從木梯登上一個靠牆的舞台,四周立刻圍上白布,燈光起,白布上出現魔術師的身影,這時木梯悄悄地移掉,通過大吊車吊到長城另一邊,在魔術師從長城鑽出來後,木梯靠上去,魔術師從木梯下來。注意我為何大量描述木梯呢?原來機關就在木梯上,木梯是經過特殊設計的,剛好能容下魔術師。其它我不說了,你明白了嗎!
卡車消失
超級魔術師大衛把一輛巨大的卡車,開到舞台X,用巨大的鐵籠罩住,等觀眾看清楚後,鐵籠外面罩上白色幕布。然後請觀眾手挽手圍成一個大圓圈,把白色幕布團團圍住。不久,白布從上倒下,卡車消失了。在觀眾眼前消失了!原來,卡車里裝了很多人,幕布下來的時候,觀眾上台,在觀眾圍圈的過程中,車上的人下來,和觀眾相對,燈光照出了他們的影子,台下的觀眾以為是上台的觀眾的影子,其實是裡面人的身影。卡車上其餘的趕緊把鐵籠與卡車連接,鐵籠是可以活動的,在幕布降下的同時,燈光改變,鐵籠和裡面的人全部收到了車里,卡車被一個巨大的起重機吊到了舞台上方,觀眾只看見上台的觀眾手挽手圍成一圈,卡車不見了。這個魔術和穿越長城,遮蓋自由女神以及遮蓋飛機的魔術方式非常接近。但是沒有錢是表演不了的,要花很多很多錢來搭建舞台和做道具。
鋸人
超級魔術師大衛 「鋸人」是魔術史上令人驚訝不已的傳統節目之一。表演時, 表演者讓他的助手們把一個長方形木箱抬到一張桌子上。箱子的上面和四周均可打開,向觀眾交待以後,一位女助手躺進箱子,將頭和腳露在箱子兩端的小孔外面。於是,表演者拿起鋸子,把箱子連同女助手一鋸為二,在鋸縫中再插入兩塊板。現在可使箱子的兩部分互相脫離了,觀眾們看到女助手的腳在動、臉在笑。 「戳穿西洋鏡,一點不稀奇。」原來,參與表演的有兩名女助手,第二名助手事先早就躺在桌子裡面了。這位人們看不見的女助手可通過箱子底部的翻板把腿伸進箱子,使腳露在箱外,而當著觀眾的面進入箱子的女助手卻把腿曲了起來。
還有一個鋸人魔術,是大衛改裝了的,因為不能老表演被識破了的魔術,這回是一個女助手哦!不過這個箱子可以往下凹下去,女助手睡上去以後,屁股陷下去了,腰也陷下去了,魔術師在合攏木板的時候,在女助手的腰上面插了一塊鋼板,然後他拿電鋸開始鋸,鋸到鋼板就停下來,頭和身子被鋸開了,其實沒有鋸到啊!
空中懸人
超級魔術師大衛會飛,他可以讓一個女助手懸在空中,一上一下,什麼東西也沒有支撐。可以把腿變得不見。他可以嗎?當然可以!他是這樣做的:他自己一定會穿一身黑色的衣服,帶黑色的手套,這是一個偉大的魔術師不能不這樣穿的,為什麼這么穿呢?因為可以遮掩。魔術師把助手(穿一身白色的連衣裙),平放在空中,有幾個腳架支撐,他一個一個腳架去掉,最後只剩一根柱子,其實其他的腳架根本就沒有用,只有這個柱子連在助手身上,助手的背上有鋼板,很容易固定。在這個時候,魔術師讓助手上上下下,還不算稀奇。可是其他的助手居然把最後一根柱柱也取了,可這個女助手還浮在空中,怎麼回事呀?巧巧一定會這么問!原來魔術師在其他助手拆最後一個柱子時(他有時是用一個掃帚代替鋼柱,其實裡面也有鋼,要不然怎麼撐得住嘛!),魔術師兩只手臂上各有一根鋼條,插進了女助手背上的機關里,靠魔術師的臂力,把女助手支撐起,觀眾看呆了。呵呵!巧巧沒有力氣,可以把洋娃娃浮在空中呀,試一試,很好玩哦!你也可以讓洋娃娃飛起來!
神出鬼沒的一杯水
表演者拿起一個紙杯,從一個大玻璃杯往紙杯里倒水,將紙杯中的水再倒回一點到玻璃杯。以表明這一切都是真的。然後把紙杯放進一頂帽子,帽子事先已作過交代。突然表演者想起什麼來了;他從胸袋裡摸出一個裝水果的紙袋,把紙袋交代清楚,小心地從帽子里拿出紙杯,放進紙袋煙,將紙袋上面提住,用雙手慢慢把它提成一團,沒有漏出一滴水來,接著把紙團塞進褲袋裡。表演者對觀眾說,他要把弄皺了的紙杯連同消失了的水重新變到帽子里去,說著從褲袋裡拿出捏皺了的紙袋,並將它扔進帽子里。這時,表演者故意裝作在往帽子里看,並把看到的情況——紙杯如何在復原——告訴觀眾,然後以很慢的動作,用食指和拇指從帽中取出復原了的紙杯和水,把水倒回大玻璃杯。用手指夾住帽沿,將帽子翻倒過來,倒出來的只有弄皺了的紙袋。帽子是空的,不妨展開紙袋交待一下。作為道具的帽子可向觀眾借,因為帽子是不做過門的。但紙杯是經過處理的,實際上有二個紙杯,其中一個紙杯的底被剪掉,將這無底杯放進另一個林子。此外再准備二個同樣的水果紙袋,將其中包出個事先捏皺後放進褲袋。再准備一個有把的大玻璃杯,杯中盛水,把水倒入二個疊在一起的紙杯,將紙林放進帽子,這時不要馬上把無底杯拿起來,否則觀眾會懷疑;既要拿出來,何必放下去。因此表演者故意裝出想起了有個紙袋,把它拿出來向觀眾出示,然後再去拿出無底杯,小心翼翼地將其放入紙袋,一下子把紙袋弄癟,放入褲袋。同樣也不要馬上把預先放著的紙袋拿出來,因此表演者最好眼觀眾說幾句話,接著拿出空紙袋,扔進帽子。以後的過程已不言而喻,不必贅述。
空中飛人
1.在舞台X放兩張椅子。2.一個人躺在椅子的X,頭腳剛好躺在椅子上。3.表演者則拿一張床單,蓋在躺卧的人身上,只露出頭和腳。4.表演者念咒時,用腳移開躺著的人腳部那張椅子,而躺著的人,依然不動!然後,將頭部的椅子也拿開。但是,躺著的人還是絲毫不受影響,仍然可以隨著咒語上升或下降。原來睡著的人的腿是假的,他實際上是蹲著的。明白了吧?
人體三分身
舞台中擺一隻立櫃,櫃門上繪有一個粗線條的人物輪廓,其頭部、左右手及左腳處都開有一個洞。表演者打開櫃門,請一位女演員進入櫃中,並隨手關上櫃門,這時,女演員面都對著頭部洞口,左右手和左腳也各伸出洞口外。表演者指指櫃中女演員手足,女演員的手、腳搖了搖,證明她確實在櫃里。接著,表演者取二塊薄鋼刀,—一插入櫃腰中處,隨後向右邊一推,櫃中節被分開了,櫃中間還能容表演者的一塊手帕揮來揮去,以示櫃中節確被移開,顯然女演負的確被分成三段了。雖然女演員的頭、手和腳各分布於三處,但令人驚奇的是,她的頭,手和腳還能自如地活動呢!最後,表演者將櫃中節推回原處,撥出薄鋼刀片,打開門,女演員仍笑容滿面地從櫃中走了出來。「人體三分身」是一套現代的外國大型魔術。法國魔術家讓 ·羅加爾,1982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世界魔術錦標賽時作了精彩的表演。「人體三分身」它的機關除了道具設計精巧以外。關鍵是根據色彩學的原理對道具進行繪制,從而使觀眾產生視覺誤差。推開櫃中節後,中段和上下段相連的部份看上去很窄狹,似乎人體無法通過,其實它是有一定寬度的。只要女演員腰身苗條,有一定的柔腰基本功,側身在櫃中節是不成問題的。
自由女神的消失
美國超級魔術大師大衛.科波菲爾表演的魔術--自由女神消失,著實讓世界大吃一驚。這一魔術謎底至今仍未能揭示。中國魔術界從專業的角度進行了一番研究,終於略知一二,但仍未全部破解。大家都明白,自由女神是不可能消失的,消失的只會是我們短暫的記憶,在這里我不可能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表演這套魔術,因為這套魔術耗資幾百萬美元,國內沒有一位魔術大師可以表演。我僅作提示:搭建作為觀眾席的巨型地板是活動的,它可以與自由女神形成一定角度,由於觀眾席距離自由女神很遠,只要一個小小的傾斜角度,就可足以讓自由女神消失。在地板傾斜同時,遮擋自由女神的黑布其實也在同時上升,一切動作都是由電腦控制緩慢運作,觀眾無法覺察,等黑布掉下來的時候,觀眾只能看到自由女神上方的空盪盪天空,自由女神也就神奇消失了。
火苗穿巾
表演者右手拿著一塊紗巾,左手拿著一隻啟燃火苗的氣體打火機,然後他將紗巾往火苗上一挨,火苗即穿過紗巾頂面。他又把紗巾移來移去,既不曾燒毀紗巾,也沒有把火熄滅,頗為離奇有趣。一、表演前,將氣體打火機啟燃(火苗大小要適中),然後將紗巾從火苗底部一邊挨入,並馬上用右手來回牽動,這樣,紗巾就不會燒壞了。二、由於氣體打火機的火苗底都是向上浮起的(與其它火苗不同)。故能穿過薄紗巾上面。因此,只要不斷往復牽動紗巾,即可使火苗浮於紗巾上面了。
凍不死的魔術師
超級魔術師大衛把自己關在冰窟窿里,幾天幾夜,不吃不喝,拆掉冰塊後, 安然無恙。冰窟窿用巨大的冰塊組成,整個過程由攝像機監控,魔術師身上有醫學用的監控器,在外面可以看到魔術師的心跳和呼吸變動。原來在冰窟窿的地板下有個開關,正好夠一個人爬上爬下,下面是一個很舒適的小屋,魔術師找了一個和自己一樣高的人,先睡在下面大吃大喝,等魔術師冷得受不了,那個人就爬上來,站在他背後,魔術師和他換位,像金蟬脫殼一樣,換人。反復這樣換,觀眾看見影子一點也沒有變,可是人已經換掉了,怎麼會冷的受不了呢?監視儀器也可以看見裡面的人的心跳。真正的魔術師正在地窖里喝酒呢!
紙牌魔術
魔術師請一位觀眾抽一張牌,並在紙牌的任何部分撕下一角,將這一角保存好。然後魔術師把這張牌撕碎、燒成灰,並與火葯拌和。另一位觀眾拿著一根釘子,魔術師請他把火葯和釘子裝到槍膛里去。接著,他拿過槍,對著牆壁射去。從槍口射出的釘子將被撕碎的紙牌釘在牆上,只是缺了給觀眾撕掉的一角。將那撕去的一角取來核對,完全吻合。這一奇妙節目的奧秘在於:當魔術師拿到被觀眾撕掉一隻角的紙牌時,同時將另一張紙牌放在上面,也撕掉類似的一個角,他就用這張牌繼續表演下去,而原牌由助手拿到後台去了。槍是經過處理的,即魔術師可以偷偷地把釘子重新從槍里拿出來。助手在台後將牌用釘子釘到一小塊木板上,這塊板用和舞台背牆根同的糊牆紙貼上。牆上有一個孔,小木板從此孔後面椎過去,孔前掛著有線相連的一塊牆紙。當魔術師開槍射擊時,助手將線一拉,這塊牆紙便落到地上,於是小木板出現了,看來好象釘子及紙牌都是射上去的。
戳不破的氣球
氣球怎麼會戳不破呢?可魔術師在觀眾面前用一根金屬針穿刺氣球,氣球確實不會炸掉。表演者事先對氣球已作如下處理:將充足氣的氣球稍為放掉一點氣,然後在氣球相對的兩端分別貼上一條3厘米長的透明膠帶。表演者右手拿針,從上往下在貼膠帶處插入氣球,從另一端貼膠帶處穿出,膠帶能使「傷口」不再擴大,因此氣球內的氣體是十分緩慢地泄漏的。抽出金屬針,輕輕彈一下氣球,讓它在空中飄浮一會,使觀眾看到它「安然無恙」。當表演者再次把針插入氣球時,只聽得「啪」一聲,氣球炸了,因為這次不是從膠帶處插入的。這第二次穿刺是十分必要的,由於氣球有了「傷口」,氣體在慢慢跑出來,氣球就越變越小,所以必須讓它炸掉以「滅口」。
還可以用紙筒把長條型的氣球裹起來,吹脹後,用毛衣針刺,也刺不破,因為氣球在紙筒里也吹不滿,試試看!
魔筒取物
表演者面前的桌子上放著一個四方形的筒,正面是漏窗,通過漏窗可以看到裡面還有一筒。表演者將外筒拿起,並從各個角度給觀眾看,然後重新套在內筒上。這時將手伸過去拿內筒,觀眾通過漏窗可以看見表演者的手。拿起內筒,向觀眾證明它也是空的。一旦內筒塞進外筒,表演者的手就伸進內筒,取出無數手帕、花朵。最後將外筒拿掉,放在一邊,再提起內筒。桌上出現了一盆花。觀眾是無論如何也發現不了其中奧秘的,因為內筒里有一個用黑色紙板做的管子,由於外筒的內壁塗了不反光的黑色,所以即使將內筒拿出來給觀眾看時,通過漏窗也發現不了裡面外黑色管子。當然,外筒和內筒是不能同時取出來亮相的,所以這兩個筒只能輪番出示。二個筒都用薄木屑板做成,黑色管子的下面有個封底,可將兩筒及管子直接放在桌子上,也可加一個架空小平台;這樣更能避嫌疑,不致使觀眾想到桌子板里會有什麼秘密。如果最後要變出一盆花,則黑色管子不應有底。必須注意一點,即表演時從上面不許有光線照入筒內,否則黑管易被發現,表演前應從觀眾角度試看一下光線。倘若能在黑管上口內壁粘一個金屬片,在這金屬片上固定一小塊煙火紙,表演一開始就用煙頭或蠟燭將煙火紙引燃,產生煙花,既好看又有說服力(表示裡面即使有東西。也給燒壞了)。此外,還可變出綢手帕和壓縮的圓柱報紙燈籠。而且、可以在燈籠的底部裝上微型電池和微型燈泡,事先將它們的電路接通,但用絕緣紙隔開,並讓絕緣紙與燈籠上部的提把相連。這樣,-旦提起燈籠;絕緣紙便被抽掉,燈籠就亮了起
鳥籠飛遁
魔術師用手拿著一個四方形鳥籠,不加任何遮蓋,突然鳥籠不見了。鳥籠由二個金屬框架組成,用金屬棒相連,看上去似乎這個鳥籠非常結實。實際上這些金屬棒是活絡的,因此鳥籠可很快傾倒放平。表演者右手的手腕後面有一個皮做的硬袖口,一根強有力的橡筋固定在硬袖口上;橡筋的另一頭穿過袖子,繞過背部,從左手的袖口裡出來,拿在手裡。表演時,將橡筋的末端掛在鳥籠上,雙手拿著鳥籠,同時壓鳥籠的窄頭,雙肘張開一個角度,橡筋於是拉緊。只要表演者很快往前壓,把籠子推倒,橡筋便立即將拆散了的鳥籠拉進左手袖子里,到達表演者背部。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消失動作,人的眼睛無法及時識破。後來,遁變的東西越來越大,如正在播送節目的收者機、開亮的台燈、盆花、煤油燈等,在這種情況已先用方巾一遮,以便掩護東西消失。大鳥籠顯然是不可能通過袖子消失的,它們必須隱遁在別的地方,比如藏到托盤或小魔桌之類的底座里去。但這些底座往往顯得很小,人們根本不會想到它們容得下收音機和台燈這樣的大件,實際上這些東西是很快解體後消失在底座中的。不過表演這一節目時,觀眾和演員需保持一定距離,如果距離太近,觀眾除了看得真切以外,還會聽見道具發出的聲音,秘密容易被戳穿。
---------------------------------------------------------------------------------------------------------------------------------------
欣賞魔術
神奇及無法理解的事總令人印象深刻,而魔術表演能讓人們感受到忘卻現實的愉快,這正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就舞台魔術來說,它可以和各項表演藝術相融合的,例如:舞蹈、戲劇等...所以,觀眾在欣賞時,不但可以看到魔術的神奇,同時也可以感受到與其它表演藝術結合,相互輝映的效果。而以近距離魔術來說,魔術師就在你身邊,不論是撲克牌或是錢幣,你不但可以仔細觀賞,甚至可以親身參與,這又是另一種欣賞樂趣。
坦白講:魔術本來就是假的,但最重要的是,任何一個魔術的原理,無論多簡單,都是設計者的智能與心血的結晶,所以,為了尊重設計者,也為了觀眾能欣賞到最好的效果,站在表演者的立場,在不熟練之前,不能輕易的做表演,而在表演之後,也不能隨便說明原理;相對的,在觀眾的立場,要求表演者公開其原理或把道具借出觀察,除非是正式的教授魔術場合,否則都是不恰當的做法。尤其是在觀賞近距離魔術時,更不可"動手"或用其它方式干擾表演者,這都是對魔術表演應有的基本尊重。
礙於目前一般大眾對魔術的認知並不足,希望藉由此篇文章,提升觀眾欣賞的樂趣及支持與認同,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好加入表演的行列。
『捌』 《恐怖游輪》里女主角一直在輪回,而她兒子呢
《恐怖游輪》里女主角一直在輪回,而她兒子活著,活的好好的。
單親母親傑西(梅利莎·喬治 飾)和一幫朋友乘遊艇出海遊玩,但她總有一種有不好的事情發生的感覺。不久,他們便在海上遭遇一場強烈的風暴。遊艇翻船,眾人落海,幾經掙扎他們好不容易爬到遊艇殘骸上來。正當他們無計可施之時,一艘巨大的游輪向眾人緩緩駛來。眾人欣喜過望,未加思索便登上這艘名為「艾俄洛斯」的游輪,結果發現這竟是一艘1930年便告失蹤的神秘之船,而船上更是空無一人。
隨處可見的鮮血、神秘的指示以及突如其來的兇殺事件,將這群男女帶入萬劫不復的恐怖輪回之中…
《恐怖游輪2009》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ISMQhSV0z5e1wPwab3wC6w
『玖』 玩葙女,訪問者屋子都不進,一直在外面猜保險箱密碼…這游戲是這么玩的嗎!
不猜對了不進屋,進來直接奔書房找保險箱,只要找到隱秘出口游戲就結束了?!說好的游戲體驗呢?!這樣不算訪問者犯規嗎?
『拾』 很多農村老人會在快去世的時候,自己穿上孝衣,這其中有什麼說法嗎
這個沒有什麼說法,但是,這裡面有農村的一種喪葬習俗。
老人去世,需要換壽衣,那麼,誰來換?
這個各地習慣應該不一樣,黑嫂在這里只說我們這邊的。
在我們這邊,老人去世後第一時間並不是換衣服,而是通知本家本戶的人,大家都來後,給老人押第一道紙,也叫「押魂」。
每個村裡都有這樣一個廟,有人去世,家裡後輩就哭著到這個廟前燒一道紙,等於是把去世老人的魂押在了廟里,或者說存放在了廟里。
壓完第一道紙後,村裡人也都知道誰家老人去世了,一些中年婦女就來了,她們經常干這個,都是差不多五十多的婦女。
這里就出現題主的問題了:換壽衣。
有這些老人,一輩子倔強,自尊心也強,他們不想在去世後讓人看見自己的身體,於是就會自己還沒咽氣前,或者自己換上,或者讓子女幫忙換上。
這樣就可以避免被別人看到了。
當然了,大多數自己是換不了的,老人去世前大多糊塗或者恐懼,他們沒能力也沒那個心情去換衣服,多由這些婦女來完成。
其實,人死如燈滅,為老人換壽衣是件非常嚴肅的事,沒有人笑話,更沒有人說胡話。
最後,等到停靈結束,到了要出殯發喪那一天,臨出殯前,還得去廟里,這叫「起魂」,意思是把押在廟里的老人魂再請回來,隨著老人屍體一起入土為安。
殯葬風俗非常嚴肅和繁復,而且不容出差錯,都是有經驗的人來操持這種事。
一代人老了後,年輕一代還得出現這樣的操持人,送走一代,再來一代。如此循環,生生不息,村莊由此延續,村民由此傳承。
這種風俗,現在已經很少了。上個世紀50年代以前,人老了都要提前做好棺材,准備好壽衣。有些老人在快去世的時候還要自己穿上壽衣。
提前做好棺材,人過六十,兒女們一般都好提前為老人做好棺材。俗話說」六十望棺」,本意是當時人的壽命比較短,人到六十,離死就不遠了。而在農村的風俗中,也有為兒女後代」望官」」望財」的含義。為什麼要提前做好呢?這是三個原因,一是農村人朴實節儉,認為只有自己做的既結實,花錢又少。二是精工細做,當時都是手工操作,做一個棺材需要好幾天時間。臨時做怕來不及。三是,做好以後老人親自看到,心裡感到滿意踏實,反而能多活些時間。當時農村好的棺材,多數由柏木製做。板材厚度3寸以上,做好以後只上底漆,待使用時再刷紅漆。
提前做好壽衣,人過七十就要提前做好壽衣。一般都是里里外外一茬新,從內衣,上衣,褲子,鞋襪,帽子,袍子,那時侯外衣一般都用綢緞,緞子上衣,湖綢袍子。壽衣農村也是自己做,很少去壽衣店買,家裡的婦女們好幾個人也要做好幾天。提前做好壽衣,也是為了老人高興踏實,多活幾年。當然也怕來不及。
王老漢60歲兒子們就准備了上好的柏木棺材。老漢心裡很滿意,放在自家的南屋裡,每年夏天老漢都要在棺材頂上睡幾天。過了七十,兒女們又為老漢准備好了壽衣,比當新郎時穿得還好。老漢把壽衣包好放在衣櫃的最上層,每年都要檢查好次,又怕受潮又怕鼠咬。王老漢過完84歲生日,覺得身體大不如前。這天他把兩個兒子叫到跟前,跟他們說,我這些天老是夢見死去的親人,還有夢中你媽媽也常來叫我,恐怕活不了幾天了。果然,苐三天晚上,王老漢穿好壽衣,安安靜靜地死去了。
問:很多農村老人會在快去世的時候,自己穿上孝衣,這其中有什麼說法嗎?
老人快去世時自己穿壽衣的很少見,但也有。大多是老人快故去時兒子和兒媳給穿上的。
農村人的習俗是,如果是壽終正寢的老人,決不能讓他背著炕走,一定要盡量讓他死在床板上,死在床板上才是真正的修來的好。
那就是在老人快咽氣前,堂屋裡就有人給搭好床板,里房的炕上兒子和兒媳給老把壽衣穿上,然後把老人抬到床板上安頓穩當,老人才咽下最後一口氣,這就是壽終正寢。
老人沒斷氣前身體是軟的,穿衣服好穿,也好抬,老人故去後身體逐漸僵硬,再穿壽衣就不好穿了。
給老人搭的床板有的是兩扇門板,沒有門板的也可以捆七個秫秸把,兩條板凳一搭,頭南腳北蹬後房檐,蓋上蒙簾被,臉用黃紙蓋上,就可以放聲嚎哭了。
說老人自己穿上壽衣,那是在大年三十晚上,七八十歲的老人覺得自己不久於人世,就把提前做好的壽衣穿在身上,坐在房山炕尾的煙囪根處,等著新舊年交替,老人們認為,只有三十晚上穿上壽衣坐在煙囪根處,才能通達望鄉台,這身壽衣才屬於自己,否則到了陰間閻王見到的還是平常的裝束,壽衣根本沒帶過去。
我姥姥去世時已經84歲了,她在70多歲的時候,就張羅著給自己做好了壽衣。農村有句俗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她可能是為自己七十三歲的坎兒做准備吧。她做壽衣所用布料棉花,都是自己她親自置辦的,所有的壽衣,都是她本人親手縫制的。壽衣做好以後,就一直存放在她自己的一個箱子里,別人根本見不到。
我姥爺去世的早,我對姥爺的印象一點都沒有,但是我姥姥的音容相貌我始終都沒忘。我姥姥七十三歲平安度過了,可是七十四歲的時候,卻得了偏癱,在床上足足度過了十年。
她隔壁的鄰居是她的表姐妹,她們老兩口獨自生活,我記事的時候,老頭也是癱瘓在床的,都是由老太太自己侍候的。一年冬天,老太太忽然去世了。她晚上睡覺的時候還好好的呢,中午的時候,老太太的兒子過來看她們,才發現老太太已經去世多時了。由於老頭癱瘓,一動不能動,只能眼看著老太太去世了,他想喊人,卻只能發出微弱的聲音,冬天都關緊了門窗,誰能聽得到啊!
姥姥聽說以後,自然是大哭一場。她說,她的表妹昨天過來和她嘮嗑的時候,她就覺得有些不對,她表妹說話有些和平常不一樣,她已經感覺到不好了,可是卻沒想到會這么快,而且還死在了炕上,活著已經夠遭罪的了,死後還得背著炕,這是上輩子造了多大孽啊!
姥姥自從她表妹死後,精神也變得很低迷,食慾很差。吃的少身體自然就越來越弱,以前自己還能翻身,也能坐起來。後來就全靠別人侍候了。她的屋裡也漸漸的多了一種怪怪的味道,我也慢慢的不喜歡去她的屋裡了。可是每次母親帶我過去,都逼著我在姥姥的屋裡呆一會,我只是停留一會兒後,就想方設法的逃去舅舅的屋裡,去和表哥表姐們玩了。
姥姥84歲了。有一天我母親在我放學的時候,就接上我去了姥姥家。這天姥姥家的人很多,舅舅和大姨家的人都在,我們家的人也都來了。但是氣氛上也沒看出有什麼異常,我們這些孩子聚在一起,都是特別興奮,很快的就瘋狂的玩在一起了。
晚飯是在姥姥的屋裡吃的,據說是姥姥要求的。姥姥的炕上地下都放上了桌子,一大家子就擠在姥姥的屋裡吃了一頓飯。舅母給姥姥做了一大碗疙瘩湯,姥姥卻一口沒吃,只是邪靠在捲起來的行李上,看著我們吃。舅媽見姥姥實在不吃,就把疙瘩湯分給了我們幾個孩子,那疙瘩湯真挺好吃,我到現在還記得那個味道。
晚飯後,我們這些孩子都跑出去玩了,一直到九點鍾左右了,我母親還沒叫我回家去,每天這個時候,我們可都早就回去了。我都有些困了,剛想去叫母親回家,忽然聽見姥姥的屋裡傳來一片哭聲,還夾雜著媽媽、媽媽的叫喊聲。我們這些孩子都楞了一下,隨後就趕緊跑了過去。
我們跑到姥姥的屋裡,看見姥姥已經躺在地上的一個門板上了。她全身穿著青衣青褲,頭戴青布帽,腳穿青布鞋,閉著眼睛,嘴微張著,已經過世了。大人們見我們這些孩子突然擠進來,急忙把我們趕了出去。我們站在院子里,看著大人們急匆匆的忙這忙那,女人們都哭哭啼啼的,有些不知所措了。這會兒倒是都老實了。
過了一會,舅媽過來把我們領回她家的屋裡,讓我們趕緊睡覺,今天誰都不能回家睡覺了,由於發生了這么大的變故,我們這些孩子也老實了許多,都默不作聲的躺在那兒,很快的,我就進入了夢鄉。
天還沒有大亮,我們就被喊了起來,母親們過來給我們戴上了孝布,讓我們來到院子里,原來姥姥已經入殮了。院子里已經擺放了一口紫紅色的棺材,棺材前面擺著供品,一個泥盆里正燒著紙,母親們把我們領到棺材面前,讓我們跪在棺材前磕了幾個頭後,又把我們領到了一邊。不久,就有很多人一起把棺材抬走了,隨後又響起一片女人的哭聲。
後來聽說,那天早上,舅媽發現姥姥醒來時就好像添病了,神智有些不清,嘴裡胡言亂語的,她說的什麼也聽不明白。她讓舅舅去請了村裡的大夫過來。大夫過來看了看,就告訴舅舅准備後事吧,老太太可能要走了。給姥姥喝了點葯之後,到了下午,姥姥似乎清醒了過來,這才讓大家在她的屋裡吃了頓飯,她也借機看看所有的人。
晚飯以後,她讓舅媽把自己的壽衣拿出來,放在了她的身邊。九點的時候,她的呼吸變得紊亂了,她指著自己的壽衣,意思就是讓大家幫她把壽衣穿上。由於穿衣服折騰了一下,穿好壽衣以後,姥姥已經是出氣多進氣少了,大家只好把她抬到地上那塊事先准備好的門板上,放上去後剛把衣服理順,姥姥就咽氣了。
老人在去世前自己能穿上壽衣的很少見,但是,在去世前讓兒女幫著穿上壽衣的很多,據說如果不能在咽氣以前穿上壽衣,以後再穿上的就帶不走了,就只能光著身子上路了。有的老人在去世前可能會有預感,所以會要求子女幫著把壽衣穿上。據說,人死的時候,也不能死在炕上,死在炕上,就得背著炕走,就得始終被炕壓著,永遠都翻不了身。當然,這只是傳說,究竟是不是這樣,我們活著的人,自然是不得而知了。
很多農村老人在快去世的時候,會自己穿上壽衣,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呢?其實這種文化由來已久,不但會讓子孫們幫忙穿上壽衣,甚至還要提前幾年置辦自己的壽衣,棺木等。
喜葬比如我們在莫言《豐乳肥臀》當中,母親穿上了她婆婆在60歲大壽的時候縫制好的壽衣,她母親還別出心裁,在雙乳處挖了兩個圓洞,讓孩子們吃奶方便。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壽衣是死後才穿的,可是很多地方有「喜葬」的傳統,也就是說,人過60之後就是「喜葬」,要和結婚的時候一樣熱鬧,敲鑼打鼓,宴請賓客,給老人穿上,這一輩子都沒有享受過的壽衣。
壽衣由來壽衣分為帽子、衣褲、鞋襪,至少有3套,套數一般要求單數,不能是雙數,因為雙數意味著成雙成對,還要帶走一人。山東地區對於壽衣特別講究,目前很多老人駕崩的時候,穿上9件套,上5下4。也有5件套的,上3,下2,如果歲數不到是不能享受這種待遇的,所以在壽衣上要減半。
壽衣的由來據說是清軍入關時期流行開來的,清軍入關之後不但要求蓄辮子,而且還要求穿清朝的衣服。但是這些規定沒有包含死者,於是很多人在臨終之時會穿上前朝的衣冠,這一風俗也得以保留下來。
這些壽衣非常講究,要求用棉線織成的布,還要求從被褥到內衣,還有袍子,鞋襪等都要子女親自做,這樣才能凸顯孝順。可是近些年,人們都逐漸喜歡購買成衣,不再親自做。壽衣基本上按照明朝官服來定製的,多以青色為主,也有用紅布做的,寓意為子孫紅火。因為人們相信,老人的魂魄留在祠堂,能夠保佑子孫。此外壽衣不能用紐扣,只能用小布帶,寓意為傳宗接代,後繼有人。
所以從這一套禮儀來看,古時候人們對於壽衣是非常看重的,老人希望自己能夠風風光光地去到另外一個世界,不希望毫無顏面、赤溜溜地見到自己的祖宗。即使在民國末年,兵荒馬亂的時期,很多家庭也會省吃儉用,為老人准備一套壽衣,還有棺木等。
厚葬文化近些年很多南方地區盛行厚葬,不但在棺木上更加奢靡,在壽衣上也是無所不用其極,甚至穿上了古代皇帝才穿的15件衣服,寓意為九五之尊,而且還要縫制上蛟龍。
如此精心的准備,是子女的心願,也是老人的夙願,所以很多老人在60歲之後就開始准備自己的壽衣,陵墓等,而且時不時會拿出來穿一下,在棺木當中躺一下,試一下是否合身。除非家道中落,或者遇到災年,人們是不願意把自己的壽衣、棺木等進行典當的,壽衣、棺木等寄託著老人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
死後世界的憧憬我們中國人對於死亡是非常忌諱的,不會在公開場合進行談論,尤其是建國之後,除「四舊」,打到了牛鬼蛇神,同時也消滅了我們對於宗教的敬畏。所以在城市當中,這些經過無產階級無神論教育的新一代人,對於未來世界沒有任何寄託,同時也是臨終之際也是絕望的。
而我們農村當中,「厚葬」不但會蔭及子孫,而且讓老人對來世,對死後的世界有很好的憧憬。
在很多南方地區,比如湖南、湖北等,很多地區甚至還有壽衣展,人們在結合明朝衣冠的時候,還加入了現代 時尚 藝術,除了不能用紐扣,奇數這些規則不變之外,很多壽衣還融入了中山裝、旗袍等元素,看上去不像離去,更像是重生。
所以這也就不奇怪,很多老人對於死亡不但沒有恐懼,甚至還有期待。有些地方老人會讓自己的子孫穿上自己的壽衣,以躲過子孫的「災年」,讓孩子能夠健 健康 康地成長。所以壽衣在他們看來,不但沒有恐懼,甚至是家族當中的鎮宅之寶。因此很多農村老人,在還沒有去世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穿上壽衣,也就不奇怪了。
生老病死,這是人生規跡,不管你是達官貴人還是平頭老百姓,誰都無法改變[暈]!
農村裡只要有七、八十歲的老年人,比較講究的婦女活到這歲數都為自已做好壽衣。我們這里俗稱壽衣是"裝裹衣"和"送老衣"。認為自已做的合身,自已挑選的布料和顏色自已待見,做工仔細穿起來舒服。
如果老人久病在床病情日益加重,病入膏肓湯水不進,有的兒女就幫助老人把壽衣穿上。民間傳說這是"沖一沖″晦氣!啟盼病人迴光返照、棄死回生。提前穿上壽衣,是告訴老人衣服給他穿好了讓他安心,老人如有知覺、知道自已沒有赤裸裸的離開人間,撒手人寰走的舒心。再者這時候身體柔軟不僵硬穿壽衣好穿,穿的舒展。這也是為什麼快去世時穿上壽衣的目的。
但是老人沒有嚥氣就提前穿上壽衣,這樣的例子只佔少數,多數人是斷氣死亡後,一方面通知管事的人到場,另一方面找有經驗的人或者家人給故人穿壽衣。穿壽衣有講究,講穿單不穿雙,穿四件六件壽衣,對家人不吉利,男女一般都穿五件和七件。(內衣,布衫,夾襖,棉長袍)顏色以黑色藍色為主,頭戴帽子;女者穿紅裙大褂棉襖,男女都穿襪子和鞋,內外衣裳均無紐扣。穿好後給亡者嘴裡放枚銅錢叫"噙口錢″,說再轉人世說話穩重,一言九鼎。臉上蓋上白紙,就可以抬到輔有黃底白邊褥子的靈床上,用麻繩梱住雙腳蓋好蒙頭,貢桌上點上長明燈、燃上三根通天香、擺好四個鮮水果盤,四個擺有喂狗餅的盤子,中間弄一口大碗裝滿爐渣灰,插上七棵打狗棒,白事就可以往下進行了。且記!亡者要頭西腳東擺放屍體。
農村人講話"死者為大",為了辦好白事老祖宗留下了很多講究和規矩,但在日新月異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生活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一切都是快節奏,所以必須要破舊立新 、吐故納新,以環保、文明、節儉為中心來操辦白事!不管以前有什麼講究說法,老人生前多盡孝,反對死後瞎胡鬧!尊老愛幼人人愛,和諧 社會 渡小康。
我的想法代表你嗎,列位師友?歡迎交流!
人之將死,苟延殘喘之後,有一段時間會非常清楚,精神,也就是所謂的迴光返照。這時,病人就會讓人給他把壽衣穿上,然後照著鏡子擺弄一番,然後闔然辭世。他們為什麼要這么做呢?我想應該出於以下幾個原因吧。
人走到生命的盡頭了,為了衣著整齊的進入另一個世界,他們會感到自己穿上衣服才放心。如果在斷氣後讓別人草草給穿上,弄的前後左右不大妥貼,到了另一個世界,會被人笑話的。
另外,農村還有一個說法,壽衣要在人斷氣前穿上,如果斷氣前沒有穿上衣服,這就是人的魂魄光著屁股走了。赤身裸體去到西天極樂世界,那可就丟了大人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死的時間長了,胳膊腿不能打彎了,衣服就不好穿了,有時要把衣服剪破才能穿上,好好的衣服,怎忍心讓他們給鉸壞呢。
鑒於以上的原因,老人都願意在生前就把壽衣穿上,這樣才會放心的離去。
李大爺是我老家的鄰居,很喜歡跟人開玩笑,平時就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幾年前他患上了肺癌,到了晚期,在了解了自己的病情後,知道了已經沒有多少日子可活了;家人也早就給他准備好了壽衣。
李大爺也是一個開明的人,在快去世的前幾天,他把自己的壽衣穿在身上,要家人扶著從上街到下街轉了一圈,搞得大家又稀奇又害怕。
用他自己的話說,從來都沒有人穿著壽衣在大街上行走過,今天他來讓大家見識一下穿著壽衣的大活人。
像李大爺這樣,在快去世的時候,自己穿上壽衣,我想他的心裡應該是很里悲涼的;這裡面既有他對生命快走到盡頭時的無可無奈何,也有人在臨近死亡時,對人世的留戀心情吧。
這還能有什麼說法,很多農村老人是因為不想過多的麻煩子女們,所以才自己知道自己快不行的時候提前穿上了壽衣!也有可能老人和媳婦之間關系不怎麼好的,所以想著死後不想讓她們幫著穿,有些關系不好的媳婦不一樣能給過世的婆婆穿壽衣。
有些人老人過世之後子女根本就不給他們穿壽衣,只是換了身干凈的衣服,甚至連衣服都不換,用毛巾擦拭逝世老人的臉和頸部就可以了!而幾乎所有的老人逝世之後都希望穿上壽衣,再不濟也能穿上一身新衣服,可是有些子女就是沒有做到這一點。所以有些老人自己准備了壽衣,在自己快不行了的時候囑咐子女或者老伴(老伴未過世的)幫忙穿上,甚至自己珍著還能動的時候就已經自己穿上了壽衣!
我們村裡就有一個老人(老伴已離世),由於和媳婦之間的關系不太好,她沒有女兒,有一次她生了病,覺得自己快不行,所以珍著自己還能動作就自己穿上了壽衣。沒想到的是她過了一段時間好了起來了,之前她的兒子們也帶她到醫院檢查和治療了一段時間,並不是什麼大病之類的,但是病也是挺嚴重的,醫生建議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再回,可是兒子沒有多少錢給她治療,所以只住了一天就出院了。老人以為自己得了絕症之類的(懷疑兒子瞞著不讓她知道),想著自己必死無疑了,所以就提前為自己穿上了壽衣。
生活在農村的農民朋友,農村老人在去世後會有很多的喪葬儀式,每個地方都不同,每個村子都有他自己的習俗,家中人會請來司儀,讓老人穿上壽衣,一切流程走完之後會將老人下葬,雖然其中村莊的儀式非常的不同,但是唯一相同點老人們都是要穿壽衣的,這是為什麼呢?
據悉,在給去世的人穿壽衣時,老人的親屬要先來個象徵性的試穿。試穿之後用一根沒有秤錘的秤來秤一下,並在人面前說一句:「這是子孫用錢買來的。」表示子孫的孝心。不過說來,壽衣可不是單單穿上那麼簡單,怎麼穿,穿幾件都是有講究的。說來,壽衣的數量通常都是奇數的,上下相差二,如上七下五或上九下七,最多是上十一下九,即穿十一件上衣,九條褲子。
第二個原因是為了表達尊敬。現代人們生活好了,覺得壽衣並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但在古代壽衣還是很貴重的,很多普通的百姓都買不起,而子女為老人買壽衣穿,其實就是為了讓老人走的體面一點,這不僅是一種尊敬更被認為是一種孝順。
綜上所述,人死後穿壽衣、辦葬禮,並不是迷信,而是一種對逝者的敬意。其實,在農村還有很多像這樣的習俗,不管是否科學,但都是人們對對於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以及對長輩們的尊敬。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