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量產版細節圖,特斯拉Model Y本月開始美國交付
3月15日後,特斯拉將正式開始新車ModelY的交付,優先交付的地區是北美市場,高性能版和長續航全驅版車主先後分享了特斯拉確認交付的信息。隨著交付日期的臨近,特斯拉美國超級工廠已經擺滿了ModelY,量產版真身也終於浮出水面。
外媒Electrek分享了幾張SterlingPicton拍攝的細節圖,看上去很不錯,大家品品。
當地時間2月5日,EPA(美國環境保護署)公布了特斯拉ModelY高性能全驅版續航數據,綜合續航315英里(約507公里)!除了續航里程,EPA還公布了該車型的能耗數據:28千瓦時/100英里。值得注意的是,並未說明所測車型的輪轂尺寸。
除了綜合續航,EPA還分享了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的續航數據。城市道路是334英里,高速公路則是291英里。
至於尺寸規格,盡管已經臨近交付,但特斯拉仍未公布官方數據。有網友還調侃說,想要知道ModelY的尺寸,自己拿皮尺量啊,一千個人手中可以量出一千組尺寸數據。
目前,特斯拉中國官網上有兩款車型可以預訂,訂金20000元。
長續航全驅版:WLTP續航505公里,最高時速217公里/小時,百公里加速5.1秒,起售價488000元。
高性能版:WLTP續航480公里,最高時速241公里/小時,百公里加速3.7秒,起售價488000元。
以上兩款車型都標配基礎版輔助駕駛功能,選配完全自動駕駛能力,需加錢56000元。標准車型為5座,選擇7座需加錢27800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EPA官宣,特斯拉Model Y高性能版續航315英里
當地時間2月5日,EPA(美國環境保護署)公布了特斯拉ModelY高性能全驅版續航數據,綜合續航315英里(約507公里)!除了續航里程,EPA還公布了該車型的能耗數據:28千瓦時/100英里。值得注意的是,並未說明所測車型的輪轂尺寸。
除了綜合續航,EPA還分了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的續航數據。城市道路是334英里,高速公路則是291英里。
長續航全驅高性能版Model?3的數據可作為參考:
18英寸輪轂
綜合續航:322英里
綜合能耗:28千瓦時/100英里
城市道路續航:332.2英里
高速公路續航:319.2英里
19英寸輪轂
綜合續航:304英里
綜合能耗:29千瓦時/100英里
城市道路續航:312.1英里
高速公路續航:294.4.2英里
20英寸輪轂
綜合續航:299英里
綜合能耗:30千瓦時/100英里
城市道路續航:312.1英里
高速公路續航:283.3英里
ModelY發布會時,馬斯克曾表示續航會比同級別Model3短10%,照此反推,高性能全驅Model3的綜合續航應該到350英里才對。因此,量產版ModelY的性能提升可能會遠遠超出發布會時的數據和現有Model3的水平。很是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為什麼特斯拉禁止入內
特斯拉一直是大家熱議的話題之一,而近期小區禁止特斯拉入內更被大家廣為流傳,其實,有些地方禁止特斯拉入內並不是剎車問題,而是特斯拉的特殊性,有些車主並不知道自己的特斯拉帶有攝像功能,在中國比較隱私的地方是不允許入內的。
1、為什麼特斯拉禁止入內
其實很容易猜到,這多半是因為園區里有特殊單位或者特殊人物。至於特斯拉為什麼?很簡單,羅列四條:
第一,特斯拉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個外資獨資的汽車廠商,其他汽車基本都是合資或內資;
第二,Model 3車內的攝像頭已搭載多年,位於後視鏡上方,但一直未激活。但馬斯克2021年在推特上承認,會通過車載攝像頭監控司機的駕駛行為。特斯拉黑客 greentheonly 於2020年發現了一些證據,暗示特斯拉很快會讓車主通過手機查看車輛上的攝像頭視角。
第三,蘋果前些年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將數據中心建立在貴州貴安,中國大陸用戶的數據上傳到中國境內伺服器上。而特斯拉尚未這么做,所以上述監控數據應該是上傳到美國境內數據中心,不在中國政府的監管范圍之內。
第四,前一段時間著名的車展維權事件里,地方質量監管部門向特斯拉索取該車輛上傳到雲端的數據,被特斯拉拒絕,以至於該部門向省級單位打報告咨詢特斯拉是否有權拒絕。
2、小區禁止特斯拉入內合理嗎
八成是軍隊的小區吧,本來也不可能有業主開特斯拉的,禁了也不影響。政府單位也是絕對不許特斯拉進的!主要是特斯拉可以拍照錄像,軍事禁區是不讓錄像拍照的,因此就禁止了特斯拉進入。
3、小區禁止特斯拉正常嗎
特斯拉車上帶有攝像頭,並且數據伺服器並不在中國境內接受管控。一些與軍事相關的敏感地點禁止特斯拉進入,甚至禁止使用蘋果手機,這再正常不過了。
D. 特斯拉數據分享要開嗎
可以開,這樣出事就可以知道怎麼回事,也可以不開,保護隱私。
這一套基於數據汲取和價值挖掘的數字經濟生態體系,關鍵就在於數據資源由誰掌控——誰擁有了數據,誰就擁有了權力。
對於特斯拉而言,數據共享並不只是一個信息透明度的問題,而是事關企業未來核心利益的「紅線」。畢竟,作為一傢具有平台性質的車企,特斯拉目前還沒有像谷歌、微軟、亞馬遜等已經比較成熟的平台那樣,掌握了一整套價值變現的模式。
也正是因為這樣,特斯拉拒絕提供數據的情況不僅出現在中國,在美國也是如此。當美國警方為了相關交通事故的調查向特斯拉索要數據時,同樣遭到過拒絕。馬斯克本人也做過回應,強調特斯拉的車沒有問題,但是他拒絕共享數據。
E. 約合507公里 特斯拉Model Y高性能版續航里程曝光
日前,據外媒報道,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公布了特斯拉ModelY高性能版全驅版車型的EPA工況續航里程,其為315英里(約合507公里)。此外,其每百英里的能耗為18千瓦時,使其成為有史以來效率最高的SUV。
上周,特斯拉宣布開始生產ModelY,並確認將於3月開始交付。新的續航里程適用於目前可供訂購的兩種型號的ModelY:ModelY雙電機長續航版和ModelY高性能全驅版。ModelY發布會時,馬斯克曾表示續航會比同級別Model3短10%。但就現在的情況看來,量產版ModelY的性能提升可能會遠超出發布會時的數據和現有Model3的水平。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馬斯克:不會向美提供中國客戶數據,他真的能做到嗎
我認為馬斯克肯定是能夠說到做到的,馬斯克其實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而且對於自己的商業帝國是非常看重的,他如果把這些資料上傳給美國政府的話,那麼肯定會失去中國這個市場的綜合對比一下,馬斯克肯定是不會這些數據提供給美國政府的。
特斯拉這家公司不僅僅擁有很強的軟體實力,而且硬體實力也是非常不錯的,這家公司的數據做得也非常好。在中國擁有著大量的客戶,但是這些客戶的數據依然存在於特斯拉的系統當中,但是馬斯克已經承諾肯定不會把這些數據透露給美國政府的。
一、馬斯克更加看重自己的商業帝國。馬斯克曾經在一個訪談節目當中明確表示自己在考慮問題的時候,肯定會把自己的公司放在第1位的,即便是美國政府也不會影響到他的公司發展的。由此可見,特斯拉對於自己的商業帝國是非常看重的,而且也是非常有自信的,絕對不可能讓其他的因素影響到自己公司的發展,馬斯克所掌握的數據是非常龐大的,但是這些數據直接的影響到了特斯拉的發展,特斯拉肯定會把這些數據很好的保存下來的,絕對不會讓美國政府得到的。
我本人還是非常相信馬斯克的承諾的,其實馬斯克是一個非常合格的企業家,而且對於未來的規劃也是非常明確的,特斯拉這樣的企業確實能夠改變人類社會,如果全世界人都在使用特斯拉這個產品的話,那麼全世界的能源以及社會結構都會發生劇烈的變化的,馬斯克確實是有這樣的理想的,而且目前正在實現的道路上。
G. 特斯拉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不用擔心數據傳回美國
2021年5月25日晚,特斯拉官方微博發文稱,已經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以實現數據存儲本地化,所有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車輛所產生的數據,都將存儲在境內,並且將會向車主開放車輛信息查詢平台。智能汽車的時代已經來臨,但是相關的數據安全監管制度還不夠完善,此次特斯拉事件算是推動了我國建設智能聯網汽車數據安全管理體系的發展,同時也讓更多人了解到:未來汽車的安全問題已經不僅僅只有機械方面的安全這么簡單,還有隱私安全值得留意。
H. 特斯拉會不會竊密,馬斯克說了並不算
「針對任何用戶隱私信息,我們都有強烈的保密意願。如果特斯拉公司使用車輛數據竊取包括中國在內的用戶隱私信息,我們將被關閉。」
3月20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上,特斯拉CEO馬斯克在遠程聯線發表名為《下一個顛覆性創新》的演講時,突然就跑了題。借著這個面向中國高層領導、全球商界領袖、國際組織和中外學者的窗口,他甚至進一步保證道:特斯拉絕不會向美國政府提供其在中國或其他國家所收集的任何車輛和用戶數據,因為「不會有美國或者中國的企業,敢於冒著收集隱私數據並與本國政府共享數據的風險。」
近期,特斯拉公司雖然再度免於登上「3·15晚會」的不體面,但依然深陷各種風波。首當其中的,便是疑似在駕駛位上安裝攝像頭「監控用戶」,以及被某部隊家屬院以「涉嫌泄密」進入這兩個新聞,最為嚴重。由於現階段中美關系的特殊性以及信息安全的敏感性,馬斯克借著這個影響力巨大的論壇來個「昭告天下」,其動機可以理解的。
然而,有關中國信息安全的問題,關鍵並不在於馬斯克甚至特斯拉公司想還是不想;關鍵在於特斯拉能還是不能……
是的,特斯拉有這個能力
要泄密,特斯拉是有這個能力的。
特斯拉公司在開發新能源 汽車 產品之初,就已將自動駕駛能力考慮在內。除了早期用來試水,現已停產的電動跑車Roadster外,目前該公司旗下已投入量產的S、X、3以及Y這4種車型,均統一配備由視覺與超聲波系統構成的外部感測器陣列。
特斯拉的車載視覺系統,由環繞車體的8枚攝像頭陣列構成:其中4個指向前方;一對位於兩側翼子板,分看左右;一對位於左右後視鏡上,指向車位。這組攝像頭陣列的視野,覆蓋車輛四周360 全向。其中指向車首方向的攝像頭,最遠可分辨250米外的目標。除了視覺系統外,12個超聲波感測器構成了車輛的近距離避障、補盲系統。全部12個超聲波感測器,環繞在底盤的四周,設計可探測最遠8米內的障礙物。
360 全向覆蓋的感測器陣列,是特斯拉的重要賣點
當然,光有這些感測器,不能說特斯拉就能構成安全威脅了。OTA(Over-the-Air Technology,空中升級)功能的存在,才是關鍵。
早在前5G時代,特斯拉就推出了具有「吃螃蟹」性質的OTA功能。該功能令 汽車 可以像智能手機一樣,通過無線互聯網進行在線升級,賦予了 汽車 極高的 科技 感。因此,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成為特斯拉 汽車 的核心商業賣點之一。而根據特斯拉官方的宣稱,該功能能夠讓已經售出的 汽車 ,獲得「持續免費『增值』」……
OTA功能是特斯拉 汽車 「 科技 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卻對美國以外的國家,切實構成國家安全威脅
靠系統升升級是否就能讓 汽車 持續增值的問題,這里就不作討論了。但其隨時隨地聯網的特性,結合車上搭載的兩套外部感測器,在使「哨兵模式」成為了可能的同時,也惹下了麻煩。
所謂「哨兵模式」,就是利用車載感測器陣列,充當 汽車 安全系統。
該模式啟動後,即使車輛鎖閉斷電,攝像頭以及超聲波系統仍會處於工作狀態,保持對周圍環境進行監控。如果檢測到是小威脅,例如有人倚靠車輛,系統將切換到「警告」狀態——在中控觸摸屏上顯示一條消息,告誡其車載攝像機正在錄制。而如果檢測到更嚴重的威脅,例如有人試圖打破車窗,系統就會切換到「警報」狀態,激活警報:增加中央顯示屏的亮度,並以最大音量播放 汽車 音響系統的音樂,同步將攝像頭拍攝到的畫面上傳至雲端。在警報發出後,車主會在其綁定手機上,收到特斯拉APP推送警報推送的同時,還可以通過特斯拉的雲端下載車載攝像頭拍攝的相關視頻,作為證據保存。
「哨兵模式」可以有效嚇阻試圖對車輛動歪腦筋的人,但也從側面說明了, 汽車 能成為全向監控探頭這一事實
談到這里,相信大家已經非常清楚軍屬大院為什麼非要禁特斯拉了。雖說,相比部分系統配置更加豪華的其他某些品牌車型,特斯拉缺少可精確測繪周圍物體的毫米波雷達與激光雷達這兩種高端設備,但其攝像頭系統仍舊可用於窺視四周,且隨時保持著聯網上傳狀態。
這就是一台停著的遠程監控探頭啊!
更大的問題在於潛在的測繪能力
停泊的特斯拉可以成為定點監控探頭,威脅到軍事單位的安全,但實際上,上路行駛的特斯拉 汽車 ,對國家安全的潛在破壞性更加巨大也更為嚴重。究其根本原因,在於其數據採集和上傳能力上。
通過車載8路攝像頭拍攝到的周邊精確環境與地貌,結合車上的高精度定位設備,一台行進中的特斯拉 汽車 完全可以基於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同步定位與構圖模式)演算法來進行地圖測繪作業。
滿大街跑各種具有測繪能力,同時還能聯網上傳數據的 汽車 ,可能是下一階段出現的情報戰的一種新形態……
眾所周知的是,在我國對外公布的商(民)用地圖(包括電子地圖)上,各種道路、建築和設施的坐標位置,是存在人為加密扭曲的。通常測繪單位完成地圖測繪後,需要將原始數據送到國家測繪局,通過GCJ-02坐標系統換算成所謂的「火星坐標」後,才能對外進行商業使用。而特斯拉對此的危害,也正基於此。
所有公開渠道以及日常使用的電子地圖,均與實際有偏差
此外,除了真實地圖信息涉密外,我國的橋梁、隧洞的長度、高度、寬度、傾角,以及曲率等信息,也均有密級。而特斯拉 汽車 由於配備了較完善的感測器系統,可根據攝像頭拍攝到的圖像在配合超聲波感測器,直接測得較為准確的數據,足以讓專業的分析機構,核算出一座橋梁、一條隧洞在戰時的最大通行能力、巡航導彈的理想射入角度……
遍布中國各地的橋梁和隧洞系統,是戰時遭到敵方打擊的重點。進入2021年,還有人真的覺得戰爭的威脅是不存在的嗎?
根據特斯拉官方公布的信息,其新一代自動駕駛軟體FSD beta,採用的就是在車輛端建圖的方式。根據宣傳,其可不依賴高精地圖,實時使用攝像頭和定位數據來自建高精度地圖。由此可見,上文所考慮的風險,絕非是一種「有罪推定」。表面上,這種技術展現的只是特斯拉公司方面的進取心和強大的技術能力,但在另一個層面,卻是對我國國家安全最現實的威脅。
當不當間諜,特斯拉自己說了不算
「我覺得FBI/CIA/DHS在監視我!」曾經你身處美國又想刻意和周圍人疏遠,那麼只需要把這句話時常掛在嘴上……那麼只消幾周時間,就會被周圍的人當作精神病患者,並「敬」而遠之。然而這一切,都在2013年6月被永久改變的了。隨著前CIA雇員愛德華·斯諾登,以自己的前程為代價,將「棱鏡」以及其他一系列牽涉到美國以及美國盟友的監控計劃公諸天下,世界才猛然發覺,以美國為首的歐美發達國家集團,確實在無所不用其極地窺探著一切。
理想主義者愛德華·斯諾登,真心實意地相信美利堅合眾國所標榜的理想,並以自己的前途為代價,試圖捍衛這個理想
再往前追溯3年, 2010年3月23日,谷歌公司以其伺服器遭到「異常黑客攻擊」為由指責中國政府,並宣布停止對谷歌中國搜索服務的「過濾審查」,並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中國香港。這就是著名的「谷歌退出中國」事件,相信許多人都還記得。
一直以來,谷歌方面以「不作惡」(Do not be evil)作為非正式口號,但事實是怎麼樣的呢?根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011年11月的報道,谷歌公司一直在應美國政府的要求向其提供用戶數據,包括但不限於電子郵件數據、網路存儲信息等。而且頻率還非常的高——以2009年下半年為例,在當年12月31日之前的6個月中,谷歌共收到了來自美國政府的4601次請求,谷歌幾乎全部「照辦」了。
谷歌從未真正「退出」過中國市場,「撤出」的只是搜索引擎以及多種服務,AdWords等業務該賺的也繼續在賺
根據後來逐步披露的消息,對美國情報機構採取高度配合態度的美國 科技 企業,遠不止谷歌一家。某知名晶元製造商、某世界級軟體巨頭提、某網路解決方案供應商、某軟體供應/數字發布/消費電子類產品製造商,均榜上有名。更有甚者,部分企業甚至配合美國情報機構,主動在其設備內埋設後門。
更可怕的是,美國情報機構還會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行政優勢,掌握相關企業產品中的漏洞,並以進行情報活動,甚至是開發破壞力驚人的網路武器。著名的「永恆之藍」事件,正是源於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網路「武器庫」的意外泄漏。
特斯拉作為一家美國企業,自然有義務為美國的利益所服務。特別是當它掌握了如此誘人的數據時,美國的情報機器又有什麼理由不去「挖掘」呢?
2017年5月12日,基於永恆之藍漏洞編寫的WannaCry的蠕蟲式勒索病毒軟體肆虐全球,導致上千萬台安裝了windows系統的計算機中招,損失數以百億計
試想一下,當一紙由美國政府簽發的,要求其交出某些重要數據的行政命令被送到帕羅奧圖鹿溪街3500的時候,特斯拉的董事會乃至於馬斯克本人的意願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毫無疑問,要想保障我們的國家安全,也是「幫助」馬斯克能夠履行其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上的諾言——以合適的手段杜絕特斯拉有機會觸碰到敏感信息,才是上上之策。
盡快實現數據合規才是解決之道
依據中國2017年6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三十七條相關規定: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在境內存儲。因業務需要,確需向境外提供的,應當按照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辦法進行安全評估;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類似的先例,此前已有。幾年前曾經甚囂一時的「用國產手機取代蘋果」,除了少數借題發揮、借機營銷者以外,其本質是蘋果iCloud服務展示出的,切實存在的中國用戶大數據泄露風險。而蘋果主動配合我國安全部門完成「合規」工作,在貴州新安區以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建立中國用戶數據的境內儲存點,也為其大陸業務掃清法律障礙創造了先決條件,保障了後續在華業務的順利展開。
雲上貴州大數據集團
當然,特斯拉公司方面,並不拒絕數據合規的要求。早在去年6月,就有媒體曾經報道稱,特斯拉已開始積極籌措建設其位於中國境內的數據中心,希望未來可以將中國境內用戶數據存儲和認證服務,放在中國境內的伺服器上。
然而對於遠比手機雲端數據更為直觀,也更加敏感的道路、交通設施數據,僅僅保存在中國境內的伺服器內,並不能解決問題。要真正保障國家安全,實現數據脫敏才是關鍵。而這一點,需要特斯拉和一家中國企業或者機構合作,將那些來自中國車主的數據,匯總後通過機器學習等手段,篩選掉所有敏感的部分。除了上文所述的道路實際坐標,山洞、隧洞細節信息外,也必須在軍事禁區、敏感地區周圍,劃出虛擬地理圍欄,確保刪除有關區域內的一切信息。
在實際運用中,如果特斯拉方面想要獲取有關數據,只能pipeline,去獲取那些已經完成脫敏處理後的信息。也唯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各種潛在的風險。
網路國家主權——這是近年來中國對外成功推行的一項重要標准
結尾:
由特斯拉引出的新問題,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特斯拉是否會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這並不取決於這家企業及其掌門人是否「想」。在很大程度上,只看其是否具備這個能力。而主動、及時阻斷其潛在威脅,是保障熱愛這個品牌的中國車主,繼續安全駕駛各自愛車的關鍵。
筆者相信相關部門對此心知肚明,也會處理好一切。但留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多了。
文/ 查攸吟
---------------------------------------------------------------------------
【微信搜索「 汽車 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 汽車 》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I. 關於維權女車主與特斯拉調解錄音的分析
最近,在網路上流傳著車頂維權女車主與特斯拉在消協組織的調解會上的錄音。以下是錄音內容(圖一是車主發的微博):
張女士:那麼我在上海車展維權事件之後,市監總局中消協都發話了,責令特斯拉,要求特斯拉給我提供完整的後台行車數據,那我想請問各位,你們給我提供的數據,在4月22號給我提供的後台數據,是完整的後台行車數據嗎?
特斯拉售後:當時我們提供的數據一千四百個小時的數據,完全可以還原事故發生當時的狀況。
張女士追問:幾個問題,你們提供的是完整的嗎,一共就記住了我那些項目?
特斯拉售後沉默了許久說:從你剛才說的上次我們提供的數據,足以可以證明事故發生時的一個情況。
張女士老公:你們還沒有回答數據是不是完整的。
張女士:對,一共記錄了那些項目參數?
特斯拉又沉默了許久:呃,當時我們也是市監局要求下提供的事故發生時的一個情況數據。
張女士:六點發生事故,我們這個車輛後台數據是儲存在哪裡,是美國,還是在中國?
特斯拉沒有回答。
張女士:建華,你是售後的,我想問一下,後台數據中那個「制動踏板」「電機扭矩」「報警信息」這些後台數據當中記載了吧?
特斯拉售後建華:是這樣的,我只是前台接待,要問專業的。
張女士:你剛才不是說你售後的?
特斯拉售後建華:我只是售後接待,這個要問技術員。
張女士:那好,葛經理,特斯拉的EDR數據,是不是加密的?
特斯拉葛經理:這個需要第三方公司來回答。
張女士追問:我就想問一下,EDR數據是不是加密的。
特斯拉葛經理:這個需要三方鑒定的公司……
張女士追問:是不是加密的?
特斯拉葛經理:是可以提取的。
張女士再度追問:這個是不是加密的?為什麼不能正面回答問題呢?
特斯拉葛經理:不影響鑒定。
張女士:不影響鑒定,那是不是加密的?
消協領導:現在就是說,既然是代表公司過來了,你們現在就是說一下你們能不能滿足(提供完整數據),如果不能滿足,為什麼不能滿足?
張女士:我想問一下,你們數據里,包不包括制動踏板位置?
特斯拉未回答。
張女士:後台行車數據里包含這個項目參數嗎?
特斯拉:這個如果在鑒定機構需要的情況下……
張女士:你們特斯拉的後台數據有這個數據嗎?
特斯拉:我們認為,我們當時提供的數據完全能夠證明當時的一個情況。
張女士:你們提供的數據中,有這一項嗎?
特斯拉:這個數據現在全在你手裡。
張女士老公:提供的數據里沒有。
張女士:這就是你這樣回答我剛才這個問題的答案?
特斯拉:當時提供的數據裡面都包含了,當時證明你事故發生過程的一個情況。
張女士追問:你當時提供的數據裡面,包括了「制動踏板位置」的一個項目參數嗎?
特斯拉:數據在你手裡裡面有。
張女士:你給我提供的數據裡面,沒有這個項目參數,我想問的是數據里,包不包括制動踏板位置這個項目參數?連「制動踏板位置」這個這么重要的項目參數都沒有?怎麼證明呢?
總結一下,集中在三個問題:
問題一,特斯拉4月22日提供的數據是否完整
特斯拉沒有回答,首先什麼叫完整,只要給你的數據漏了一個參數,那都叫不完整,只要提供的數據真實有效,能反應當時的情況就行了啊,跟完整無關,也沒有必要提供,畢竟那是公司機密文件,再來看如何回答,說完整呢,與事實不符,說不完整呢,立馬陷入被動,陷入輿論風波!難啊!
問題二,特斯拉上傳的行車數據是存儲在中國還是美國?
特斯拉沒有回答。事實上,特斯拉已經在五月建立了中國的數據中心,並開始招聘,也參與了國家主導的《數據安全要求》的定稿,客觀的講,這是維權這件事積極正面的一面,推動了特斯拉數據本地化的速度,不管特斯拉的數據有沒有被利用,至少現在大大降低了這方面的風險(文後圖2是特斯拉的微博信息)
問題三,特斯拉的EDR數據是否是加密的?
不是專業的,不懂這EDR是什麼意思,但一 科技 型公司,不可能讓你隨隨便便就把數據提取了吧,那這車也太不安全了點!
再看上面幾個問題,首先說,張女士的問題很刁鑽,很多網友說特斯拉沒有正面回答,肯定有問題。試問,你如果是特斯拉的員工,你該怎麼回答,這種調解,又不是法庭,他不會被授權回答這種問題,只能在大家知道的消息層面回答,不可能讓你牽著鼻子走,特斯拉已經選擇了不妥協這條路。另外,大家都看的出來,這些問題真的很專業很刁鑽,任何一個問題只要回答,絕對是明天的熱點新聞,回過頭來說張女士,數據存美國還是中國,跟你開車出事有么關系,你這坑挖的太大太明顯了!
再說一下整個事件,有些人認為特斯拉有嚴重的問題,但是,特斯拉的車卻賣的越來越火,買一輛要2、30萬呢,不是小數目,這些人都是傻子?錢多了沒地方用?這些人腦子都有問題?這么大問題的品牌,都還要買?我覺得不是,隨著大家對網路文化的免疫力越來越高,我反而覺得國人是越來越理智了,也越來越會獨立思考了!
J. 美國市場電動汽車能耗報告,特斯拉最好保時捷最差
倒數第3是奧迪e-tron、倒數第4是捷豹I-Pace,這兩款車雖然綜合表現一般,但在2019年還是靠著品牌撐場賣出去了不少。不過,@不看車並不建議大家考慮,買他們還不如買蔚來,更不如特斯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