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如何辦理
如何辦理網路視聽節目許可證 網路視聽許可證辦理條件有什麼?網路視聽節目許可證是互聯網登載視頻等信息要申請的許可證。網路視聽經營服務業務指導目錄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商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制定。
經營什麼業務需要辦理網路視聽節目許可證呢?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是指製作、編輯、集成並通過互聯網向公眾提供視音頻節目,以及為他人提供上載傳播視聽節目服務的活動」
簡單的說:就是凡是通過互聯網向公眾提供視頻和音頻節目的,都必須辦理該證。像優酷這樣的視頻公司,其主要以視頻為主,其業務范圍涉及電視劇、電影、綜藝、音樂、資訊、動漫、紀實、公益、體育、汽車、科技、財經、娛樂、文化、動漫、搞笑、旅遊、時尚、親子、教育、游戲等相關的視頻音頻製作、上傳、播放業務,現在的實況直播、YY 直播等也是屬於為互聯網提供視頻節目的。
說白了,此證的解釋空間巨大,凡是公司要經營視頻、音頻等的內容,都可以被政府認定需要辦理此牌照!
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如何辦理?
受理機構:省級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初審,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審批
決定機構: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
網路視聽節目許可證為何如此之難?
辦理《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第一項要求就是申辦單位「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ps:由於可能涉及到社會的言論、煽動等出現的危險情況,所以國家對社會穩定這一塊尤其重視,網路言論不但要合法、還要順從國家的方向才行,所以只有我們國有單位或者國有控股單位才能辦理。)
辦理網路視聽節目許可證條件:
(一)申請單位應當具備(同時)的基本條件
1、具備法人資格,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且在申請之日前三年內無違法違規記錄。其中,國有控股單位包括多家國有資本股東股份之和絕對控股的企業和國有資本相對控股企業(非公有資本股東之間不能具有關聯關系),不包括外資入股的企業。
在《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發布之前依照國家關於互聯網管理相關法規設立的網站(不含外資),無違法違規行為的,及有輕微違規行為能及時整改,在申請之日前三個月內無再犯的,可以申辦許可證並繼續從業。
2、有健全的節目安全傳播管理制度和安全保護技術措施。
3、有與其業務相適應並符合國家規定的視聽節目資源。
4、有與其業務相適應的技術能力、網路資源和資金,且資金來源合法。企業單位申辦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注冊資本應在1000萬元以上。其中,提供新聞、影視劇、文娛、專業等多種內容視聽節目服務的,注冊資本應在2000萬元以上。新聞宣傳單位設立的企業申辦公益性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不受最低注冊資本限制。
5、有與其業務相適應的專業人員,專業人員數量應在20人以上,並具備相應的從業經驗或專業背景。申辦單位的主要出資者和經營者在申請之日前三年內無違法違規記錄。
6、技術方案符合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技術規范。
7、符合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主管部門確定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總體規劃、布局和業務指導目錄。
8、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的條件。
(二)申請從事特定類別視聽節目服務應當具備的其它條件
1、申請從事廣播電台、電視台形態服務、時政類視聽新聞服務的,應當持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許可證或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其中,以自辦頻道方式播放視聽節目的,由地(市)級以上廣播電台、電視台、中央新聞單位提出申請。
2、申請從事主持、訪談、報道類視聽服務的,應當持有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3、申請從事自辦網路劇(片)類服務的,應當持有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
4、申辦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同時還為其他單位提供互聯網視聽節目信號傳輸服務的,應符合《規定》第十九、第二十條的規定。
以上是關於「如何辦理網路視聽節目許可證 網路視聽許可證辦理條件有什麼?」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通過小編的介紹能對網路視聽節目許可證有一個更為深入的認識。
『貳』 製作短視頻的要遵守的網路規則是什麼
網路短視頻平台管理規范》是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的行業規范,其中規定:平台上播出的所有短視頻均應經內容審核後方可播出,包括節目的標題、簡介、彈幕、評論等內容。[1]
2019年1月9日,《網路短視頻平台管理規范》發布。[1]開展短視頻服務的網路平台,應當遵守本規范。
一、總體規范
1.開展短視頻服務的網路平台,應當持有《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AVSP)等法律法規規定的相關資質,並嚴格在許可證規定的業務范圍內開展業務。
2.網路短視頻平台應當積極引入主流新聞媒體和黨政軍機關團體等機構開設賬戶,提高正面優質短視頻內容供給。
3.網路短視頻平台應當建立總編輯內容管理負責制度。
4.網路短視頻平台實行節目內容先審後播制度。平台上播出的所有短視頻均應經內容審核後方可播出,包括節目的標題、簡介、彈幕、評論等內容。
5.網路平台開展短視頻服務,應當根據其業務規模,同步建立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審核員隊伍。審核員應當經過省級以上廣電管理部門組織的培訓,審核員數量與上傳和播出的短視頻條數應當相匹配。原則上,審核員人數應當在本平台每天新增播出短視頻條數的千分之一以上。
6.對不遵守本規范的,應當實行責任追究制度。
二、上傳(合作)賬戶管理規范
1.網路短視頻平台對在本平台注冊賬戶上傳節目的主體,應當實行實名認證管理制度。對機構注冊賬戶上傳節目的(簡稱PGC),應當核實其組織機構代碼證等信息;對個人注冊賬戶上傳節目的(簡稱UGC),應當核實身份證等個人身份信息。
2.網路短視頻平台對在本平台注冊的機構賬戶和個人賬戶,應當與其先簽署體現本《規范》要求的合作協議,方可開通上傳功能。
3.對持有《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PGC機構,平台應當監督其上傳的節目是否在許可證規定的業務范圍內。對超出許可范圍上傳節目的,應當停止與其合作。未持有《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PGC機構上傳的節目,只能作為短視頻平台的節目素材,供平台審查通過後,在授權情況下使用。
4.網路短視頻平台應當建立「違法違規上傳賬戶名單庫」。一周內三次以上上傳含有違法違規內容節目的UGC賬戶,及上傳重大違法內容節目的UGC賬戶,平台應當將其身份信息、頭像、賬戶名稱等信息納入「違法違規上傳賬戶名單庫」。
5.各網路短視頻平台對「違法違規上傳賬戶名單庫」實行信息共享機制。對被列入「違法違規上傳賬戶名單庫」中的人員,各網路短視頻平台在規定時期內不得為其開通上傳賬戶。
6.根據上傳違法節目行為的嚴重性,列入「違法違規上傳賬戶名單庫」中的人員的禁播期,分別為一年、三年、永久三個檔次。
三、內容管理規范
1.網路短視頻平台在內容版面設置上,應當圍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正向議題設置,加強正能量內容建設和儲備。
2.網路短視頻平台應當履行版權保護責任,不得未經授權自行剪切、改編電影、電視劇、網路電影、網路劇等各類廣播電視視聽作品;不得轉發UGC上傳的電影、電視劇、網路電影、網路劇等各類廣播電視視聽作品片段;在未得到PGC機構提供的版權證明的情況下,也不得轉發PGC機構上傳的電影、電視劇、網路電影、網路劇等各類廣播電視視聽作品片段。
3.網路短視頻平台應當遵守國家新聞節目管理規定,不得轉發UGC上傳的時政類、社會類新聞短視頻節目;不得轉發尚未核實是否具有視聽新聞節目首發資質的PGC機構上傳的時政類、社會類新聞短視頻節目。
4.網路短視頻平台不得轉發國家尚未批准播映的電影、電視劇、網路影視劇中的片段,以及已被國家明令禁止的廣播電視節目、網路節目中的片段。
5.網路短視頻平台對節目內容的審核,應當按照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制定的內容標准進行。
四、技術管理規范
1.網路短視頻平台應當合理設計智能推送程序,優先推薦正能量內容。
2.網路短視頻平台應當採用新技術手段,如用戶畫像、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確保落實賬戶實名制管理制度。
3.網路短視頻平台應當建立未成年人保護機制,採用技術手段對未成年人在線時間予以限制,設立未成年人家長監護系統,有效防止未成人沉迷短視頻。[2]規范》要求,網路短視頻平台應當建立「違法違規上傳賬戶名單庫」。一周內三次以上上傳含有違法違規內容節目的用戶原創內容(UGC)賬戶,及上傳重大違法內容節目的UGC賬戶,平台應當將其身份信息、頭像、賬戶名稱等信息納入「違法違規上傳賬戶名單庫」。各網路短視頻平台對「違法違規上傳賬戶名單庫」實行信息共享機制。對被列入「違法違規上傳賬戶名單庫」中的人員,各網路短視頻平台在規定時期內不得為其開通上傳賬戶。根據上傳違法節目行為的嚴重性,列入「違法違規上傳賬戶名單庫」中的人員的禁播期,分別為一年、三年、永久三個檔次。
『叄』 網路劇需要審批嗎
理論上,網路劇、微電影等「網路視聽節目」在製作時沒有前置審批,准入門檻較低。但在實踐中,我國對於網路劇的拍攝和播放有著非常復雜的限制性規定,簡要總結如下:
一、網路劇拍攝的限制性規定
1. 從事生產網路視聽節目的機構,應依法取得廣播影視行政部門頒發的《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
(1) 《製作經營許可證》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獨立法人資格;
(二)注冊資金不少於300萬元人民幣;
(三)在申請之日前三年,其法定代表人無違法違規記錄或機構無被吊銷過《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記錄;
(四)其他應具備的條件。
(2) 申請機構應當向審批機關同時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請報告;
(二)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章程;
(三)《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申領表;
(四)主要人員材料:
1、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復印件)及簡歷;
2、主要管理人員(不少於三名)的廣播電視及相關專業簡歷、業績或曾參加相關專業培訓證明等材料;
(五)注冊資金或驗資證明;
(六)辦公場地證明;
(七)企事業單位執照或工商行政部門的企業名稱核准件。
二、網路劇播出的限制性規定
1. 從事生產製作並在本網站播出網路視聽節目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應同時依法取得廣播影視行政部門頒發的《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相應許可的《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 申請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備法人資格,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5]且在申請之日前三年內無違法違規記錄;
(二)有健全的節目安全傳播管理制度和安全保護技術措施;
(三)有與其業務相適應並符合國家規定的視聽節目資源;
(四)有與其業務相適應的技術能力、網路資源和資金,且資金來源合法;
(五)有與其業務相適應的專業人員,且主要出資者和經營者在申請之日前三年內無違法違規記錄;
(六)技術方案符合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技術規范;
(七)符合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確定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總體規劃、布局和業務指導目錄;
(八)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的條件。
2. 個人製作並上傳的,單位只得轉發已核實身份的個人用戶上傳的網路視聽節目;
3. 單位自審自播的網路視聽節目,應在上網播出前完成節目信息備案和備案號標注工作,否則不得播放;
4. 單位轉發上傳視聽節目,視同為該單位自製視聽節目,由該單位按照同樣要求先審後播。同時,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應對向網站上傳視聽節目的個人和機構核實真實身份信息;
5. 單位應具有滿足審核需求的經國家或省級網路視聽節目行業協會培訓合格的審核人員;
6. 網路劇播出前應組織3名以上審核員進行內容審核,審核一致通過後由本單位內容管理負責人復核、簽發;
7. 播出發現不符合有關規定的應立即下線。
-------------------------------------------------------------------------------------
[1] 參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於進一步完善網路劇、微電影等網路視聽節目管理的補充通知》(新廣電發〔2014〕2號)第2條。
[2] 參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管理規定》(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令第34號)第6條。
[3] 參見上注第7條。
[4] 參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網路劇、微電影等網路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廣發〔2012〕53號)第2條第2項。
[5] 「根據該項的規定,非國有資本將無法取得網路視聽的《許可證》。因此,一些私人視聽網站,如果它想要在《規定》出台之後繼續提供服務,那麼就必須通過資本重組、與國有企業借殼合作或者採取牌照租賃等方式,曲線獲得互聯網視頻內容的經營資質。但是即使如此,對於一些小的民營公司來說,《規定》的出台仍然會帶來一些瓶頸問題,如昂貴的帶寬和伺服器成本、難以解決的內容版權問題,還有難以盈利的商業模式,而所有這些都會成為影響視頻網站繼續生存的因素。」參見陳運生,《網路視聽管制的憲法省思》,載北大法寶:網路視聽管制的憲法省思,
2015年5月27日最後訪問。
[6] 參見注1第3條。
[7] 參見注1第5條。
[8] 參見注4第3條第2款。
[9] 參見注4第2條第1款。
[10] 參見注4第3條第1款。
[11] 參見注1第6條。
『肆』 什麼樣的內容會被廣電整改
一、根據《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第十六條規定,互聯網視聽節目不得含有以下內容:
(一)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誘導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公民個人隱私等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危害社會公德,損害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十)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二、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對有下列情節的視聽節目要及時進行剪節、刪除:
(一)惡意曲解中華文明、中國歷史和歷史史實的;惡意曲解他國歷史,不尊重人類文明、他國文明和風俗習慣的;
(二)蓄意貶損、惡搞革命領袖、英雄人物、重要歷史人物、中外名著及名著中重要人物形象的;
(三)惡意貶損人民軍隊、武裝警察、公安和司法形象的;有虐待俘虜、刑訊逼供罪犯或犯罪嫌疑人等情節的;
(四)表現違法犯罪囂張氣焰,具體展示犯罪行為細節,暴露特殊偵查手段,暴露應當受到保護的舉報人、證人等形象、聲音的;
(五)鼓吹宗教極端主義,挑起各宗教、教派之間,信教與不信教群眾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傷害群眾感情的;
(六)宣揚看相、算命、看風水、占卜、驅鬼治病等封建迷信活動的;
(七)以惡搞方式描繪重大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恐怖事件、戰爭等災難場面的;
(八)具體展現淫亂、強奸、亂倫、戀屍、賣淫、嫖娼、性變態、自慰等情節的;
(九)表現或隱晦表現性行為、性過程、性方式及與此關聯的過多肉體接觸等細節的;
(十)故意展現、僅用肢體掩蓋或用很小的遮蓋物掩蓋人體隱私部位的;
(十一)帶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產生性聯想的;
(十二)宣揚婚外戀、多角戀、一夜情、性虐待和換妻等不健康內容的;
(十三)以成人電影、情色電影、三級片、偷拍、走光、露點及各種挑逗性文字或圖片作為視頻節目標題或分類的;
(十四)有強烈刺激性的兇殺、血腥、暴力、自殺、綁架、吸毒、賭博、靈異等情節的;
(十五)有過度驚嚇恐怖的畫面、字幕、背景音樂及聲音效果的;
(十六)具體展示虐殺動物,捕殺、食用國家保護類動物的;
(十七)帶有侵犯個人隱私內容的;
(十八)以肯定、贊許的基調或引人模仿的方式表現打架斗毆、羞辱他人、污言穢語的;
(十九)宣揚消極、頹廢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刻意渲染、誇大民族愚昧落後或社會陰暗面的;
(二十)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禁止傳播的影視節目以及電影、電視劇的刪減片段;
(二十一)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精神的。
三、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要對網路音樂視頻MV、綜藝、影視短劇、動漫等類別的節目以及「自拍」、「熱舞」、「美女」、「搞笑」、「原創」、「拍客」等題材要重點把關,確保所播節目內容不違反以上第一、二條規定。同時,對網民的投訴和有關事宜要及時處置。
就近日,網上非常火爆的《Papi醬》系列視頻因為主持人時常爆出如「卧槽」、「CAO」、「小婊子」等粗口,被勒令整改。
錯就是錯,違反條規了就是違反條規,該調整的就該要調整。娛樂的方式有千萬種,若是以「污言穢語」為樂,豈不可悲。Papi醬粉們,你們不期待《Papi醬》整改後會是怎樣的嗎?沒了粗口,依舊把你逗樂,豈不樂哉。
『伍』 自己剪輯的視頻發布算侵權嗎
自己剪輯的視頻發布算侵權,根據《總局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范網路視聽節目傳播秩序的通知》2018年3月22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特急文件,進一步規范網路視聽節目傳播秩序。堅決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編視聽節目的行為。
一些網路視聽節目製作、播出不規范的問題十分突出,產生了極壞的社會影響。還有一些節目以非法網路視聽平台及相關非法視聽產品作為冠名,為非法視聽內容在網上流傳提供了渠道。
(5)個人製作並上傳的網路視聽節目擴展閱讀:
根據《總局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范網路視聽節目傳播秩序的通知》為進一步規范網路視聽節目的傳播秩序,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做出四點要求:
一、堅決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編視聽節目的行為。所有節目網站不得製作、傳播歪曲、惡搞、醜化經典文藝作品的節目。
不得擅自對經典文藝作品、廣播影視節目、網路原創視聽節目作重新剪輯、重新配音、重配字幕,不得截取若干節目片段拼接成新節目播出;不得傳播編輯後篡改原意產生歧義的作品節目片段。
嚴格管理包括網民上傳的類似重編節目,不給存在導向問題、版權問題、內容問題的剪拼改編視聽節目提供傳播渠道。對節目版權方、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影視製作機構投訴的此類節目,要立即做下線處理。
二、加強網上片花、預告片等視聽節目管理。各視聽節目網站播出的片花、預告片所對應的節目必須是合法的廣播影視節目、網路原創視聽節目,未取得許可證的影視劇、未備案的網路原創視聽節目,以及被廣播影視行政部門通報或處理過的廣播影視節目、網路視聽節目。
對應的片花、預告片也不得播出,製作、播出的片花、預告片等節目要堅持正確導向,不能斷章取義、惡搞炒作。不能做「標題黨」,以低俗創意吸引點擊。不得出現包括「未審核」版或「審核刪節"版等不妥內容。
三、加強對各類節目接受冠名、贊助的管理。廣播電視節目、網路視聽節目接受冠名、贊助等,要事先核驗冠名或贊助方的資質,不得與未取得《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非法開展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的機構進行任何形式的合作,包括網路直播、冠名、廣告或贊助。
四、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各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要指導監督轄區內廣播電視機構、視聽節目網站進一步健全節目內容管理制度,把相關管理要求落實到位。
加強對網上傳播的剪拼改編節目、片花預告片,以及各類節目接受冠名贊助情況的監聽監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處理,對嚴重違規的機構依法處罰。
『陸』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保護公眾和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的合法權益,規范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秩序,促進健康有序發展,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向公眾提供互聯網(含移動互聯網,以下簡稱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活動,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是指製作、編輯、集成並通過互聯網向公眾提供視音頻節目,以及為他人提供上載傳播視聽節目服務的活動。第三條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作為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對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實施監督管理,統籌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產業發展、行業管理、內容建設和安全監管。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作為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依據電信行業管理職責對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實施相應的監督管理。
地方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和地方電信管理機構依據各自職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及接入服務實施相應的監督管理。第四條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及其相關網路運營單位,是重要的網路文化建設力量,承擔建設中國特色網路文化和維護網路文化信息安全的責任,應自覺遵守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接受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行業主管部門和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的管理。第五條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組成的全國性社會團體,負責制定行業自律規范,倡導文明上網、文明辦網,營造文明健康的網路環境,傳播健康有益視聽節目,抵制腐朽落後思想文化傳播,並在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指導下開展活動。第六條發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要有益於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應當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正確導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遵守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大力弘揚體現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思想文化,大力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提供更多更好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發揮文化滋潤心靈、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作用,為青少年成長創造良好的網上空間,形成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園。第七條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應當依照本規定取得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頒發的《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或履行備案手續。
未按照本規定取得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頒發的《許可證》或履行備案手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業務指導目錄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商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制定。第八條申請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備法人資格,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且在申請之日前三年內無違法違規記錄;
(二)有健全的節目安全傳播管理制度和安全保護技術措施;
(三)有與其業務相適應並符合國家規定的視聽節目資源;
(四)有與其業務相適應的技術能力、網路資源和資金,且資金來源合法;
(五)有與其業務相適應的專業人員,且主要出資者和經營者在申請之日前三年內無違法違規記錄;
(六)技術方案符合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技術規范;
(七)符合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確定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總體規劃、布局和業務指導目錄;
(八)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的條件。第九條從事廣播電台、電視台形態服務和時政類視聽新聞服務的,除符合本規定第八條規定外,還應當持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許可證或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其中,以自辦頻道方式播放視聽節目的,由地(市)級以上廣播電台、電視台、中央新聞單位提出申請。
從事主持、訪談、報道類視聽服務的,除符合本規定第八條規定外,還應當持有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從事自辦網路劇(片)類服務的,還應當持有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
未經批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互聯網上使用廣播電視專有名稱開展業務。第十條申請《許可證》,應當通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中央直屬單位可以直接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提供便捷的服務,自收到申請之日起20日內提出初審意見,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審批;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或者初審意見之日起40日內作出許可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其中專家評審時間為20日。予以許可的,向申請人頒發《許可證》,並向社會公告;不予許可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許可證》應當載明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播出標識、名稱、服務類別等事項。
《許可證》有效期為3年。有效期屆滿,需繼續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應於有效期屆滿前30日內,持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條件的相關材料,向原發證機關申請辦理續辦手續。
地(市)級以上廣播電台、電視台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轉播類服務的,到省級以上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履行備案手續。中央新聞單位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轉播類服務的,到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履行備案手續。備案單位應在節目開播30日前,提交網址、網站名、擬轉播的廣播電視頻道、欄目名稱等有關備案材料,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將備案情況向社會公告。
『柒』 個人製作網路綜藝節目,需要備案或什麼手續嗎
不用吧,你直接錄好後傳到視頻網站不就行了嗎,原創的,發布視頻又不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