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兩艘兩棲攻擊艦進入東海怎麼回事
6月5日,美國海軍兩艘兩棲攻擊艦LHD6「好人理查德」號與LHD2「埃塞克斯」號,分別進入中國東海海域與香港水域。其中,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埃塞克斯」號將停靠香港休整。「好人理查德」號與兩棲船塢登陸艦「阿什蘭」號(LSD48)則在東海海域航行,執行第7艦隊巡航任務。
❷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基本數據
技術數據 標准排水量 40,500噸 滿載排水量 41150噸 艦長 253.2 米 舷寬 32米 吃水 8.1米 動力 LHD-1~7:
2×600psi鍋爐/70000
2×蒸汽渦輪
1×艦首推進器
雙軸
LHD-8:
2×GE LM-2500+燃氣渦輪/70000
2×APS輔助電力推進系統/10000
1×艦首推進器
雙軸CRP 乘員 船員1108 搭載部隊1894 航速 24節 船電系統 雷達 1×AN/SPS-48E 3D對空搜索雷達 1×AN/SPS-64平面搜索雷達 1×AN/SPS-73平面搜索雷達 1×AN/SPQ-9B追蹤雷達(改良後加裝) 其他1×六聯裝MK-36 SRBOC干擾彈發射器
1×AN/SLQ-25魚雷對抗系統 作戰系統 ACDS作戰系統
SSDS MK.2船艦自衛系統(LHD-8)
陸戰隊兩棲戰術暨管制系統(MTACCS)
整合性兩棲戰術武器資料系統(ITAWDS)
聯合戰術信息分配系統(JYIDS) 艦載武裝 艦炮 無 導彈2×MK-29 IPDMS海麻雀短程防空導彈發射器 2×MK-15 Block 1A密集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LHD-5~8)/3(LHD-1~4)
1×MK-31 Block 0/1拉姆(RAM)短程防空導彈系統(21聯裝MK-49拉姆導彈發射器)(90年代陸續加裝) 近防3×MK-38 Mod1/2 25mm機炮(LHD-5~8)/4(LHD-1~4)
4-8×MK-33 12.7mm機槍 登陸載具 LCAC氣墊登陸艇×3或
LCU通用登陸艇×2或
LCM-8機械登陸艇×6或
LVTP-7兩棲突擊載具×40~61 艦載機 標准模式① CH-53運輸直升機×4
CH-46運輸直升機×12
AH-1W攻擊直升機×4
AV-8B垂直起降攻擊機×6
UH-1N通用直升機×2 標准模式② CH-53運輸直升機×9
CH-46運輸直升機×12
AH-1W攻擊直升機×4
AV-8B垂直起降攻擊機×6
UH-1N通用直升機×4 突擊模式 CH-46運輸直升機×42或MV-22傾斜旋翼機×12 制海模式 AV-8B垂直起降攻擊機×20
SH-60B反潛直升機×4~6
❸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介紹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英語:Wasp-class amphibious assault ship,艦種分類為Landing Helicopter Deck,LHD,又稱多功能兩棲攻擊艦)是美國海軍隸下的以直升機和垂直/短距起降(STOVL)戰斗機為主要作戰武器,配備船塢的多功能兩棲攻擊艦。本級艦基於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設計建造,但相較於塔拉瓦級能使用更先進的艦載機和登陸艇。黃蜂級幾乎能運輸一整支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MEU),並通過登陸艇或直升機在敵方領土縱深或前沿作戰。本級艦末艦馬金島號以全新的復合燃氣渦輪與電力推進動力系統(Auxiliary Propulsion System,APS)來取代復雜笨重且反應緩慢的蒸汽渦輪系統,成為美國海軍第一種使用整合式電力推進系統的作戰艦艇。
❹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現代運用
為了應對進入21世紀以後「強度較低、對陸地投送武力為主」的新海上作戰型態,美國海軍從2003年起以兩棲登陸艦艇為核心來組建「遠征打擊群」(Expedeitionary Strike Group,ESG),每個打擊群由一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為核心,搭配兩艘船塢運輸艦或船塢登陸艦,外加護航的一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一艘伯克級驅逐艦、一艘佩里級護衛艦以及一艘攻擊核潛艇;其中,打擊群里三艘兩棲艦艇能搭載的陸戰隊總兵力就大約有兩千名。
ESG的投送能力不及傳統的航空母艦戰斗群,不過實際上黃蜂級所搭載的航空武力已經超過大部分國家所擁有的短距起降航空母艦,足以應對一場低強度區域性沖突所需的火力支援與垂直輸送需求。ESG憑借著黃蜂級以及兩艘所屬兩棲艦艇所搭載的各式直升機隊與登陸載具,將所攜帶的部隊以最快速度送上陸地,並藉由黃蜂級優越的指管通情能力以及艦載STOVL戰機、AH-1W/Z攻擊直升機提供的火力支援這場軍事行動。在未來,美國海軍不一定要動用龐大的航空母艦戰斗群,也能靠ESG有效完成大部分的海外武力投送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