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普京訪問西方記者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普京訪問西方記者

發布時間: 2022-12-06 13:07:09

⑴ 為什麼說普京出國訪問有如「緊急空降」

普京在執政的頭19個月中出訪了60餘次,有77天在國外度過。有人形容,普京出國訪問有如「緊急空降」。比如他在加拿大出席「八國會晤」,在那兒只待了46小時,來回要在飛機上度過30小時,而且時間正好黑白顛倒。然而普京深夜回到莫斯科後,第二天早上又飛到斯塔夫羅波爾去視察那裡的水災情況,連記者們也往往跟不上普京這種工作節奏。

⑵ 普京會上講到中國被美記者打斷,後來發生了什麼

普京是世界上著名的硬漢總統,他以鐵腕手段著稱。對於一切不懷好意的行為和舉動,都會給予強有力的反擊,顯出他“硬漢”風格的強硬。

在“國際北極論壇“會議在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召開,參加大會的都是世界大國領導人。在會議上俄羅斯領導人普京在談到中國的時候,突然被一名美國記者打斷話題,為此普京顯得很有點不高興。

圍繞著北極的國家一共就這么多,並不是每一個都聽俄羅斯的話。這時候,應該讓中國進場去和俄羅斯一同保護北極的自然環境。而且,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開始瘋狂開發北極的自然資源,北極也因此變得傷痕累累,如果這樣肆無忌憚的開採下去,最終危及的就是我們人類本身。

所以,俄羅斯總統普京就認識到,在開發北極資源上,必須必須要和中國建立夥伴關系。

最後,祝福中俄友誼天長地久。

⑶ 《普京大帝》第3節

前邊我們說了,普京所在的克格勃已經是腐敗不堪,到處彌漫著一股衰敗的味道,而仍在情報處工作的他,卻對此是毫不知情。

期間,還被上司安排接受了一項跨國的秘密任務。當時的蘇聯正處於與美國的冷戰期,上司給普京的任務是去找幾個外國人,通過引誘和敲詐,來讓這些外國人心甘情願的為蘇聯工作。說白了,就是讓普京物色幾個好點的外國人,將他們變成自己人,然後甘心淪為蘇聯的間諜。

普京想也沒想,立馬接受了這個任務,他決定打扮成體育工作人員這樣的角色。就這樣,普京穿了件毛皮大衣,手裡拿了塊象徵他身份的體育雕像就出發了。也幸虧這雕像小,一隻手就能拿動,這要是再大點,他就得改為用背馱了,一上街,人們估計都會把他當成個裝卸工人。

普京就這樣大大咧咧的上街了,在大街上以招聘運動員的名義,聯系了很多來蘇聯學習交流的外國大學生。對這些外國大學生而言,普京這樣的人實在是在普通了,個頭也不高,身體也不強壯,而且長得也不帥,一點特點都沒有。

其實,之所以讓這些外國大學生能有這樣的印象,主要還是普京的刻意為之,作為一名優秀的情報人員,得有這樣的2個特點:一呢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有價值的消息;這第二呢就是要讓對方很快忘記你的模樣。

通過這種方式,普京給克格勃招來了幾個外國人,可笑的是,到後來這些外國人即使和普京同處在一間辦公室,也不認識他。就這樣,在長時間的工作中,普京積累了很多這方面的經驗,真正的成為了一個「專門從事和人打交道的專家」。

因為普京優秀的工作能力,很快就被提拔當上了克格勃第二情報處的副處長,被授予上校軍銜。可是,這第二情報處的廟實在是太小了,已經容不下普京這條雄心勃勃的俄羅斯野狼了。

一年後,普京被派到莫斯科紅旗學院培訓,這是他真正走上政治生涯的轉折點。

在這里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像007那樣身手不凡的特工,在現實生活中到底存不存在呢?

其實,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有自己專門的特工培訓機構,尤其是像美國、德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對這方面更是重視。他們有專門的學校,專門的課本,隨著這些機構的不斷完善,很多國家都有這樣的一種理念:特工可以培養出來,任何人都能被培養成為一名真正的高級特工。嘖嘖,這個學校真是讓我們這些普通人很是心馳神往啊,畢竟誰不想當一名十八般武藝的秘密特工呢。

同樣的,莫斯科紅旗學院就是這樣的一個秘密特工培訓機構。

既然是秘密培訓機構,當然也就不能用自己真實的姓名了,當時的普京化名為普拉托夫,主要學習德國的相關經濟、政黨、體制等等一系列的課程。其實,從普京在這個學院專攻德國方面的內容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畢業後會被派往聯邦德國或者民主德國。

果不其然,畢業後的普京被派往德累斯頓,就這樣,開始了他在德國為期6年的間諜生涯。普京被派遣的時機正值二女兒剛出生,大女兒不足三歲,所以必須得努力工作給孩子們掙奶粉錢。

當時普京和全家人喬庄成了移民去德國定居,為了安全起見,他沒有將這項秘密任務告訴家人,甚至於到後來離開德國的時候,家人也不知道。

很多人整天嚷著要出國,要去發達國家生活,你以為這些國家是你想生活就能生活的?普京在剛到德國的那些日子,就被德國的天價物價震撼到了,在蘇聯能買一袋面的錢,到了德國只夠吃一頓飯,德國理個發的錢能在蘇聯買一套新衣服穿了。

嘖嘖,看來這人人嚮往的國外生活,也不是那麼好過的。

很快,普京從蘇聯帶來的錢就花光了,沒辦法,只能帶著剛做完月子的老婆找了份工作干,自從來到了德國,全家人的衣服都是他老婆一手縫制,6年沒穿過一件新衣服,期間打零工所掙得錢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和各種生活用品上。

就這樣,普京白天扮演著普普通通的上班族這樣的角色,晚上就動用各種手段秘密搜集情報,到周末的時候帶著妻子女兒閑逛,心情好的時候還會去酒館喝一杯德國啤酒,與當地人嘮嘮家常,吐槽一下德國昂貴的物價。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在德國生活的6年裡,他從來沒有向妻子女兒透露過一點有關於工作的事情。即便是後來當了總統,也從來不在家裡談論工作。在外人眼裡,他是俄羅斯總統,但在他家人看來,普京就是一個普普通通丈夫、父親,以及兒子。

這就是普京的原則,工作就是工作,家庭就是家庭,這兩者絕對不能混在一起。

所以啊,大家在平時的工作中,無論在公司受了多大的罪,挨了多少老闆的罵,或者說頂著怎樣的壓力,也不要隨意的在家裡發泄出來,畢竟誰的努力不是為了家人生活的更好呢,作為男的,很多時候,我們要頂住這股壓力,與其說出來讓家人擔心,不如放在自己心裡。

人家普京可是頂著隨時被德國政府槍斃的危險在德國工作生活呢,我們所承受的這點壓力,又算得上什麼。

1990年的時候,德古的柏林牆被拆毀,長期被美國和蘇聯瓜分的兩個德國終於實現了統一,而統一就意味著蘇聯的失敗,普京這6年的工作也就付諸東流了,沒辦法,走的時候,他燒毀了所有文件,帶著妻子黯然的離開了德國。

回到蘇聯的普京繼續從事著間諜工作,因為長期處於情報偵查階段的普京,很少接觸到竊取資料,甚至暗殺他國首領的一些高度危險的任務。所以這日子也算過的平淡。

直到一件關乎他性命的事情出現。

在一次諜報工作中,蘇聯的派出去的14名間諜被敵國發現了,出現這種情況,應該立即採取果斷措施,因為一旦處理不合理,這14個人很可能就活著回不來了。可是本來應該承擔這次任務失敗責任的領導,卻把責任推給了他的手下普京。

本來普京完全可以不必理會這種事,可是畢竟是14條人命,沒辦法,他只能親自前往處理這件事。我們要知道的是,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普京去解救這14個人的話,結局只有兩種:

要麼行動失敗,自己和這14個人一塊被殺,而他的家人除了喪失家裡唯一的頂樑柱外,只能得到一點政府的撫恤金。

要麼行動成功,那麼上司推諉給他的責任就落實了,他一樣會被克格勃開除,甚至還有可能進監獄。

最後,普京憑借著出色的判斷力,在他國還未來得及採取行動的情況下將這14個人帶回了蘇聯。而這件事,普京從來沒有和別人提及過,直到後來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在西方記者的追問下,他才將這件事說了出來。

普京曾在采訪的時候說過,在他從事特工工作的十幾年裡,從來沒有殺過一個人,對他來說,任何行動都比不上人命來的珍貴,沒有哪種事業能夠抵得上一條人命。

這就是普京對生命的敬畏。

作為一個從事諜報工作十幾年,從來沒殺過一個人,沒有一次喝醉過,除了工作要求外從來不去任何娛樂場所,甚至連理發,也是按照上司的要求,留著特定的發型。而即便是做到了這樣,上司給普京履歷的評價僅僅是及格。現在看來,這特工也不是那麼好當的,不但面臨著隨時可能丟掉性命的危險,有時候即便是把命都搭上了,在上司面前也落不下好。

十幾年的間諜生涯帶給普京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律。而自律,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前提。

可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大家明知道自律很重要,卻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做到。你比方說,本來打算在放年假的時候多讀幾本書,興沖沖的跑到書店買上書,可是一旦放了假,早上就是起不來,晚上就想和朋友出去玩,好不容易拿起了書,又被手機上的八卦消息給吸引了去,一晃好幾個小時過去了,年過完了,書就壓根沒動過。

你再比方說,本來花了很多錢報了健身班,打算每天下班後去健身房訓練半小時再回家,可是等真正到了執行的時候,大多數人會以上班累,下班還有事情要忙,經常加班這些理由不去健身房,久而久之,都忘記了自己還有報過健身班這件事。

也就是說,大多數人都有想通過自律來讓自己變得優秀起來,可是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中途放棄。

其實,要想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其實很簡單,首先在規劃的時候,給自己的期望不要太高,先從一件小事做起,中途斷過沒關系,做好了就獎勵自己,沒做好呢也別自責,當這件事養成習慣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可以毫不費力的堅持了。

1990年的冬天,普京和家人回到了列寧格勒,因為當時的蘇聯處於即將解體的狀態,全國經濟處於一種大崩盤的狀態,農民種不成莊稼,工人因為沒有活干而紛紛下崗,就連間諜這種高危行業,也處於一種「失業」狀態。甚至後來蘇維埃政府連基本工資都開不出了,普京連續3個月都沒領到工資,而第三個月底,家裡是一分錢也沒有了。

不過幸好,在三年前他就已經買好了房子,即便沒有錢,住的問題暫時解決了。我們都知道,蘇聯是在1991年12月份解體的,而離蝸居在列寧格勒的普京來說,只有一年的時間。那麼,作為一個前蘇聯的間諜,在面臨他曾經效忠過的國家解體的時候,在幹些什麼呢?普京的間諜生涯會不會就此結束呢?

明天呢,我們將為您講述,遭遇蘇聯解體危機後的普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政壇的。

關閉

書籍簡介

他為俄羅斯而生,他是俄羅斯復興的靈魂,他是一個個性鮮明的硬漢!他擔任總統八年,使俄羅斯經濟翻了八倍!他*可以被稱為新俄羅斯的締造者和舵手。當他以64.4%的高得票率第三次當選俄羅斯總統之時,竟然也飽含熱淚。

其實,普京對於很多人仍然是一個謎。本書作者研究普京多年,他力求將一個鮮活、清晰、有血有肉的普京呈現給每位讀者。書中資料豐富,史實准確客觀,披露了一些鮮為人知的真相,

目錄

全部課程 >

同學們還在聽這些課:

換一換

精選學習筆記 / 14

發表學習筆記

葉下陽光

04-25 11:59

工作就是工作,家庭就是家庭,這兩者絕對不能混在一起。自律,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前提。要想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其實很簡單,首先在規劃的時候,給自己的期望不要太高,先從一件小事做起,中途斷過沒關系,做好了就獎,普京,如何做好自己,一步一步走上成功

112

分享

雲上太陽/p>

04-24 19:01

普京從蘇聯帶來的錢就花光了,沒辦法,只能帶著剛做完月子的老婆找了份工作干,自從來到了德國,全家人的衣服都是他老婆一手縫制,6年沒穿過一件新衣服,期間打零工所掙得錢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和各種生活用品上。吃的苦中苦!方知人上人!自律的人就會成功!

4

⑷ 普京在任時做了些什麼

普京作為俄羅斯總統,一開始就強調,他的外交戰略為經濟服務,其目標是確保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和促進經濟發展,重振俄羅斯的大國地位。普京在積極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發展關系的同時,主張建立多極化世界。他明確提出,在21世紀的頭10年裡,「俄羅斯將致力於以所有國家間真正平等的夥伴關系為基礎,促進新型國際關系的形成」。2002年,普京從國際形勢和俄羅斯的國力出發,對外交政策進行了戰略性調整,提出了對國際事務進行「有選擇地參與」的構想。

普京上台後奉行親西方政策,但在俄羅斯切身利益上從不輕易讓步。普京外交戰略的中心是,以發展同美國的關系為主導,帶動和改善俄羅斯與北約和歐盟的關系,確保俄羅斯的經濟利益和國家安全利益,逐步實現與歐洲的統一,讓俄羅斯融人世界經濟,最終使俄羅斯重新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普京首先將俄羅斯定位為歐洲國家,積極同歐洲國家建立「更密切的協作關系」。普京上台伊始就強調注意同歐洲國家發展關系。後來又多次重申他的這一戰略思想。2002年,普京在國情咨文中強調,歐洲是俄羅斯外交的重點,俄羅斯的一貫立場是採取具體步驟實現與歐洲一體化,與歐盟建立統一的經濟區。2002年5月28日,普京同北約19個成員國的首腦簽署了關於建立俄—北約理事會的《羅馬宣言》,宣布俄羅斯與北約成了「平等夥伴」關系。次日,普京又與歐盟領導人簽署了俄歐關系5項原則聲明。歐盟則承認俄羅斯是市場經濟國家,表示支持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普京在奉行親西方政策的同時,主張維持和發展與所有國家的關系,以增強俄羅斯的國力。普京特別重視亞洲,把它看做未來經濟競爭的重點。

強調同中國建立牢固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是普京的重要外交戰略之一。普京一上台就高度評價了俄中關系。他說中國是俄羅斯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兩國之間的相互信任已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兩國領導人的高層互訪和接觸對兩國各領域合作的進展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兩國無論在經濟、文化領域,還是在軍事技術領域的合作「都達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層次」。普京同中國領導人進行定期互訪,在朝鮮半島局勢、美國出兵伊拉克等重大國際問題上協調立場。普京「特別關注」兩國在經濟領域的合作,希望兩國在能源、高科技、太空等領域拓展合作,同時加強在文化、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他全家對漢語、中國文學和歷史的興趣都很濃厚。他的兩個女兒都在學習中國武術,其中一個女兒已經開始學漢語。

加強同印度和日本及其他亞洲國家的往來。目前,印度軍隊80%的裝備來自俄羅斯。普京還對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組織」持積極態度。通過採取這些舉措,普京將俄羅斯的利益與蘇聯過去的利益連在了一起。

普京加強了同日本的往來,2003年1月,普京同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簽署了「日俄行動計劃」,在此基礎上他還說:「包括兩國首腦在內,一致認為應該加速領土問題談判。兩國將竭盡全力消除過去留下來的兩國發展的障礙。」

敢於同「邪惡軸心」國發展關系。盡管美國總統布希將伊拉克、朝鮮和伊朗列為「邪惡軸心」國家,普京為了俄羅斯的經濟利益,仍然與這些國家發展關系。

此外,普京訪問了美國的另一個「死對頭」——古巴,結束了兩國關系長達10年的「停滯時代」。

普京上台後,就緊緊圍繞俄羅斯的經濟利益和恢復俄羅斯在世界上的影響,展開了積極的外交活動。他以神秘的微笑,矯健自信的步伐征服了世界。

普京頻繁外訪,以同世界各國建立普遍聯系。普京的第一件事是遍訪周邊國家,目的是保證周邊地區的和平、安全和穩定。普京說過,鄰居無法選擇,同他們只能和睦相處,盡管他們各不相同。普京還到過蒙古,這不僅是由於它跟俄羅斯有共同邊界,還因為對聰明的政治家來說,國家沒有大小或強弱之分。據稱,他在執政的頭19個月中出訪了60餘次,有77天在國外度過。有人形容,普京出國訪問有如「緊急空降」。比如他在加拿大出席「八國會晤」,在那兒只待了46小時,來回要在飛機上度過30小時,而且時間正好黑白顛倒。然而普京深夜回到莫斯科後,第二天早上又飛到斯塔夫羅波爾去視察那裡的水災情況,連記者們也往往跟不上普京這種工作節奏。普京出國訪問講究實效,一般不安排參觀游覽活動。有人說他哪兒都去過,可是哪兒都沒有玩過,不是他不想玩,而是他感到沒有時間。但他的收獲卻遠遠大於欣賞美景。普京通過出訪和會談,解決了同德國存在多年的轉賬盧布的計算問題,使俄羅斯欠德國的債務從90億美元減少到5億歐元,而且其中的3.5億歐元已經償還。債務反正早晚要還,而普京卻選擇在德國遭受水災後立即將錢匯過去,使古板的德國人對俄羅斯頓生好感。普京出訪期間敲定的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計劃,簡直就是對未來投資,為後代掙錢。

普京自2000年在斯洛維尼亞首次會晤布希以來,就與這位美國總統建立了良好的私人關系。布希喜歡看別人的眼睛,以此斷定是否應該信任他們。普京是第一位被布希邀請到他的私人牧場做客的國家元首,兩人以親密的私人會晤取代了以往的繁復禮儀。普京贊揚「布希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是能力很強的政治家」。「他是我的好朋友,希望仍將是好朋友,盡管在伊拉克問題上存在分歧。」

普京為學英語,同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成了好朋友。普京喜歡用英語同布萊爾交談,他們還一起看過歌劇,一起在酒吧喝啤酒開玩笑,還互相親密地叫對方托尼和沃洛佳。

在2000年8月沖繩首腦會晤時,法國總統希拉克還未跟普京握手,但兩人在聖彼得堡垂釣之後,關系一下子拉近了許多。隨著兩人在美國出兵伊拉克問題上立場的接近,兩人關系更加熱乎了起來。2003年2月10日,普京赴法國就伊拉克問題協調立場,希拉克親臨機場歡迎,顯示出了異乎尋常的熱情。如今,人們難以評判究竟是布萊爾,希拉克,還是八國集團的其他領導人誰跟普京更「鐵」。普京同朝鮮領導人金正日的關系也很密切,他親臨金正日61歲生日慶典,並為他送去了生日賀禮。日本新首相小泉暫時還未闖入普京的朋友圈,因其一登上首相寶座就迫不及待地針對領土問題發表了強硬的聲明:要麼全部歸還,要麼一點不給。普京為此而不急於跟小泉套近乎。普京讓世界相信,俄羅斯願意成為各國的夥伴。

⑸ 普京的一些言語

下面是普京近幾年來的一些語錄
1 我習慣於學會分出必要的時間,做點自己願意的事。

2 從事柔道是我一生中自覺自願的事,它不僅是一項運動,而且似乎是一門哲學,它教會我對待對手也要心懷敬意。

3 學習英語——對我來說有點兒像智力體育節目。

4 電影,我也很喜歡看。

5 書——當然很重要,但在你生活的周圍,還有更重要的東西——家庭和朋友。

6 至於信仰,我傾向於任何時候都不要把這個問題拿到公眾場合去討論。

7 全部生活都是由矛盾構成的,哪裡沒有矛盾了,哪裡就將是一片荒蕪。

8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需要鮮明地體現出一種品質——這就是寬容,依我看,寬容常常是具有決定意義的東西。

9 人應當是自由的……

10 我喜歡做的事,我就欣然而為。

11 我覺得,沒有弱點的人是沒有的,每一代新人都將是更優秀的。

12 做事越多,人就越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還有許多事沒有做。

13 我有一些很要好的朋友。

14 我現在的朋友,基本上還是中學時代的,或者是在大學學習期間的。

15 我從來不裝樣子。

16 我希望公民把我看作雇來打工的人。

17 求求你啦,最好別給我寫小冊子別塑半身像。

18 我雖然經常注意,但也不能總是露出一副令人愉快的笑臉。

19 偶爾也有頹廢之感。

20 人首先應當遵從的,不是別人的意見,而是自己的良心。

21讓人民受苦了!

22給我20年,還你一個奇跡的俄羅斯。

23即便把克里姆林宮賣了也要及時造出新一代潛艇來,因為這關繫到俄羅斯的未來。

24誰不為蘇聯解體而惋惜,誰就沒有良心;誰想恢復過去的蘇聯,誰就沒有頭腦。

25「我想這些年來,我一直是努力工作的,而且,我是真誠地工作的。人民一定感覺到了。我向你們保證,在今後的四年中,我將以同樣的方式工作。」

26 「不能為了任何人都不明白的某種荒謬理想而工作,應該始終以現實為基礎,為如今生活的具體人,為明天和後天生活的子孫後代而工作。」

27在回答西方記者關於俄羅斯政府是否會與車臣非法武裝進行談判時,普京義憤填膺地反問道:

「你們怎麼不和拉登談談?為什麼不把他請到布魯塞爾或者白宮去談判,問問他想要什麼,然後給他想要的,讓他安靜地離開?」

普京意猶未盡地說道:「你們覺得不能和畜生做交易,我們為什麼要和屠殺兒童的人談判?沒有人有權對我們進行道德說教,讓我們和殺害兒童的人談判!」

28我視察俄羅斯軍隊的時候不需要帶保鏢

29不能再不顧老人們的死活,不能再無動於衷地眼見貧窮的兒童哭泣!

30我們的後代將為偉大俄羅斯故事中的新篇章而驕傲,那些篇章將是我們共同寫就的。」

31在國際婦女節前夕,我不能撒謊,因此,我承認我對家務事毫無興趣。

32我從不酗酒,一小杯伏特加,僅此而已。酒精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我享受達到既定目標的快樂。如果有什麼事情阻礙我,我就將其除去。

33我曾是很活躍的孩子,可以說就是淘氣鬼。因為我不夠高大,為了不辱鬥士之名,我必須藉助武力。剛開始打拳擊,就被人打爛了鼻子。因此,開始練柔道。很快,我就發現了我的優勢所在。我選擇這個運動,是因為它可以讓我稱霸街頭,我還發現,柔道讓我改變。小淘氣們的爭斗變得無關緊要。體育使我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發展了自己的人際關系。它所蘊涵的哲學,是教你尊重合作者,為了目標不懈努力。在這個意義上,我就很不認同「結果不重要,重在參與」這個原則,它不適用於決策者,社會的締造者,總而言之,對我來說,重要的是結果。

我沒有任何遺憾。有一些事情,本可以有另外的處理方法,但既然那麼做了,我也並不覺得遺憾,僅僅是內心有些不安和些許不滿而已。

34我有幾個朋友。我定期去看望他們,但並不經常,這些都是摯友,他們直言不諱地批評我。這甚至成了他們的主要消遣!對我來說,他們很重要,因為他們與政治沒有任何瓜葛。

35我沒有兒子,有兩個女兒。我從不遺憾,在這方面,我很達觀。對她們的期望,最重要的是愛情和發展。她們對未來有很多打算,但還沒有做出決定。

36在確定石油管道方向時俄將首先從本國利益出

37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間諜。

盡管這個名字對全世界的人們都不曾有任何好感,但是從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出發,我覺得間諜所做的貢獻是十分巨大的。

父親從小就教育我要做一個對國家和人民有所貢獻的人,老師也經常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和人民。而我報效祖國和人民的方式就是去做一名出色的間諜,用我的惡名去換取敵人的失敗,用我的犧牲去贏得祖國和人民的勝利。

=================== 普京六年級的作文《我的理想》

38 「打架哲學」

普京第一次挨打,就悟出了一個受用終生的道理,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的收獲。普京回憶時提到:「當時我感到很委屈。打我的那小子看上去是個瘦猴。不過,我很快便明白了,他年齡比我大,力氣也比我大得多。對我來說,這件事不啻是街頭『大學校』給我上的很重要的一課,由此使我得到一次獲益匪淺的教訓」。

「我從這一教訓中得出以下四點結論:

首先,是我做的不對。當時,那孩子只是對我說了句什麼,而我卻很粗魯地把他給頂了回去,那話簡直能把人噎死。實際上,我這樣欺負人家是毫無道理的。因此,我當場就受到了應得的懲罰。

第二,如果當時站在我面前的是個人高馬大的壯漢,也許我就不會對他這樣粗暴了。因為這孩子一眼看上去瘦骨伶仃,我才覺得可以對他撒野。但等我吃了苦頭以後,我才明白,不論對誰都不能這樣做,對任何人都應當尊重。這是一次很好的、有「示範意義」的教訓!

第三,我明白了在任何情況下,不管我對錯與否,只要能進行還擊,就都應當是強者。可那孩子根本就沒給我任何還擊的希望。根本就沒有希望!

第四,我應該時刻做好准備,一旦遭人欺負,瞬間就應當進行回擊。瞬間!

總的來說,我打架,並沒有什麼魯莽和過火的舉動。不過,我從中悟出一個道理:如果你想要成為勝者,那麼在任何一次對打中,都要咬牙堅持到底。」

此外,普京還明確意識到,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輕易捲入沖突。但一旦有什麼情況發生,就應假定無路可退,因而必須斗爭到底。原則上說,這一公認的准則是此後克格勃教給他的,但早在孩提時代他在多次打架中對此就已經爛熟於胸了。

此後,在克格勃的工作中,普京還掌握了另外一條准則:如果你不準備動武,你就不要拿起武器,不應該隨意恫嚇別人。只有在你決定開槍的時候,才須掏出手槍。小時候在街頭需用拳頭明確他與小夥伴們之間的關系時,他就是這樣做的。一旦你下決心打這一架,那你就要堅持到最後。換句話說,不打則已,打則必贏!

39 2003年11月,在與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領導人會晤時敦促他們努力工作

不要年復一年地嚼鼻涕!

40 2003年6月20日,談「鐵腕」

證明「鐵腕」的最簡單方法莫過於用馬刀把敵人的腦袋砍下來。

41 2003年6月6日,關於俄羅斯人才流失問題

這是一個好開始,這證明了這些「好」確實是「好」,如果這里的所有人都是蠢人,那就不會有挖牆腳的事情了。

42 2003年5月11日,在羅馬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關於俄羅斯出兵伊拉克的問題

對,我們就是這么蠢。

43 2003年4月11日,接受義大利記者采訪,談霍多爾科夫斯基的問題

你必須一直遵守法律,而不是只是在他們抓住你的蛋的時候。

44 2002年11月13日,在奧斯陸會見德國大臣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反駁對方觀點

我不想說你的觀點就是放屁,盡管這確實是放屁,但我們會帶著善意聽取你的意見。

45 2002年1月15日,對一家波蘭報紙談俄羅斯將軍

這些人都是聰明人,不比任何國家和他們干同樣活的人笨。

46 2001年12月24日,訪問布希家鄉後

說實話,他家那個大農場一點也不讓我興奮。他此前肯定也犯嘀咕,不知道邀請一個前特務機關官員到家裡做客是什麼狀況,但還好,小布希老爸也曾經干過這一行,當過CIA頭頭。從這個角度講,我們還算是「一家人」,感覺不錯。

47 2001年7月9日,在一個司法論壇上談罪犯

一看見這些罪犯,你就恨不得把他們親手扼死——當然這只是沖動之語。

48 2001年5月28日,任命議會副議長後

我非常清楚就算我沒罪,我也會被認定有罪。只要你今天坐在這里,這條辯證法就對你有效。你就算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你也是有罪的。

49 2000年12月24日,談完美

如果一個人對事事都感到滿意,那他就是一個白痴。一個健全的人應該擁有一個不那麼完美的記憶。

50 2000年11月11日,對學生們談未來

我們都會像恐龍一樣滅亡。

51 2000年7月13日,談謙卑

我們對自己的優勢瞭然於心,但是我們不會鼻子翹到天上,然後一事無成地揮霍我們的自然資源。

52 2000年1月11日,談美國部署反導彈防禦系統

美國這次的動機和他們任何其他的動機沒啥不同:把你的房子點了煮雞蛋!

53 1999年9月24日,談追捕恐怖分子

我們會在任何地方為恐怖分子設下圈套。如果我們在廁所抓住他們,拎著褲腰也要在廁所里把他們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