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內地奧運健兒訪港開啟三天交流活動
內地奧運健兒訪港開啟三天交流活動
內地奧運健兒訪港開啟三天交流活動,12月3日下午,備受矚目的內地奧運健兒赴港代表團抵達香港深圳灣口岸,正式開啟為期三天的交流活動。內地奧運健兒訪港開啟三天交流活動,
內地奧運健兒訪港開啟三天交流活動1
12月3日下午,備受矚目的內地奧運健兒訪港代表團抵達香港深圳灣口岸,正式開啟為期三天的交流活動。香港特區政府和市民代表為代表團舉行歡迎儀式。
代表團成員首先將前往酒店稍作休息,之後將舉行抵港後的首場媒體見面會,與香港各界分享奧運成果與體育運動精神。當天下午,代表團將出席在禮賓府舉行的特區政府歡迎儀式,並於當晚在香港會展中心參加特區政府歡迎晚宴。
在本周末代表團訪港期間,將開展表演、匯演、報告會、媒體見面會等多種活動,與香港各界進行廣泛交流,並深入社區、校區,與香港青少年互動。
此次內地奧運健兒訪港是「時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動之一。代表團成員來自12個比賽項目,有29名在東京奧運會上取得佳績的運動員和3名教練員,其中包括在男子百米跑出9秒83的「亞洲飛人」蘇炳添、世界乒乓球史上獲奧運等大賽冠軍最多的馬龍等優秀運動員。
此次內地奧運健兒訪港交流活動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國家體育總局、香港中聯辦主辦,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協辦,旨在進一步增進內地與香港間包括體育在內的人文交流。
在今年夏季的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以38金32銀18銅位居獎牌榜第二位。中國香港代表團以1金2銀3銅創其奧運參賽歷史最佳戰績。
內地奧運健兒訪港開啟三天交流活動2
12月3日下午,備受矚目的內地奧運健兒赴港代表團抵達香港深圳灣口岸,正式開啟為期三天的交流活動。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代表和市民為代表團舉行了歡迎儀式。
代表團成員將首先前往酒店短暫休息,隨後在抵港後舉行首次媒體見面會,與香港各界分享奧運成果和體育精神。下午,代表團將出席在香港禮賓府舉行的特區政府歡迎儀式,並出席當晚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特區政府歡迎晚宴。
代表團本周末訪港期間,將開展演出、演出、報道、媒體見面會等各類活動。與香港各界廣泛交流,深入社區、校園與香港青少年互動。
內地奧運健兒訪港是「時代精神榮耀香港」系列活動之一。代表團成員來自12個項目,有29名運動員和3名教練在東京奧運會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包括男子100米跑9秒83的「亞洲飛人」蘇,在世界乒乓球歷史上獲得奧運會和其他重大比賽冠軍最多的等優秀運動員。
內地奧運健兒訪港活動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國家體育總局和香港中聯辦主辦,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協辦,旨在進一步加強內地與香港之間包括體育在內的文化交流。
在今年夏天的`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以38枚金牌、32枚銀牌和18枚銅牌排名獎牌榜第二。香港代表團獲得1枚金牌、2枚銀牌和3枚銅牌,創造了奧運會歷史上的最好記錄。
內地奧運健兒訪港開啟三天交流活動3
備受矚目的內地奧運健兒訪港代表團將於12月3日抵港,開展為期三天的交流活動。共有來自田徑、游泳、跳水、舉重、體操、蹦床、賽艇、皮劃艇、自行車、擊劍、乒乓球、羽毛球項目的29名在東京奧運會上取得佳績的運動員參加。以下為人物簡介(按項目順序):
「亞洲飛人」:蘇炳添
在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半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83的速度打破亞洲紀錄,半決賽排名第一晉級決賽,成為首位站上奧運會男子「飛人」決賽跑道的中國人。之後,蘇炳添在決賽中以9秒98獲得第六名,再創歷史。如此短時間內兩次跑進10秒,在亞洲堪稱奇跡。
女子鉛球冠軍:鞏立姣
鞏立姣練習鉛球21年,是中國女子鉛球的領軍人物。東京奧運會上,作為奧運「四朝元老」的鞏立姣書寫了「老兵傳奇」。決賽中,她一再刷新個人最好成績,最終以20米58的佳績奪冠。這也是中國奧運史上首枚田賽項目金牌。
女子標槍冠軍:劉詩穎
東京奧運會上,劉詩穎以66米34的成績摘取女子標槍金牌,成為中國乃至亞洲奪取奧運會標槍金牌第一人。關鍵時刻,實力加穩定的心態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女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冠軍:楊浚瑄、湯慕涵
在東京奧運會女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決賽中,楊浚瑄、湯慕涵與張雨霏和李冰潔合作,擊敗兩大熱門美國隊和澳大利亞隊,奪冠並以7分40秒33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
楊浚瑄游第一棒,為中國隊取得了領先優勢。第二棒的湯慕涵憑借最後50米的出色發揮,將中國隊的領先優勢從接棒時的0.14秒擴大到交棒時的0.45秒。
楊浚瑄性格文靜,喜歡繪畫和書法,是游泳隊中的「小才女」。逢年過節,她常送的禮物是親筆畫、對聯和福字。
跳水男子雙人單人3米板雙料冠軍:謝思埸
在東京奧運會上,謝思埸在與王宗源搭檔摘取男子雙人3米板金牌後,又擊敗王宗源獲得男子3米板金牌。王宗源獲銀牌。謝思埸也成為繼「跳水王子」熊倪之後,第二位在單屆奧運會上收獲男子3米板「雙料冠軍」的運動員。
謝思埸在2014年曾遭遇嚴重的腳腕骨折,傷處被植入了兩根鋼釘和一根鉚釘。醫生曾警告他,不能再練跳水了。但是,他拒絕向命運投降。
跳水男子雙人3米板冠軍:王宗源
在東京,首次出戰奧運會的王宗源與謝思埸搭檔獲男子雙人3米板金牌,這是中國跳水「夢之隊」在里約奧運會上唯一失手的項目,王宗源和謝思埸成功彌補了這一遺憾。
舉重女子49公斤級冠軍:侯志慧
在東京奧運會舉重女子49公斤級比賽中,侯志慧以210公斤的總成績奪金。教練對她的評價是「專注力高,協調性好,是個用腦去訓練的運動員」。
舉重女子87公斤級冠軍:汪周雨
女子87公斤級是2018年國際舉聯新設的級別,汪周雨是從76公斤級升上來的,增重10公斤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做的。
舉重女子87公斤以上級冠軍:李雯雯
李雯雯性格開朗,曾因一則睡地板的小視頻走紅網路。她曾開玩笑地說:「每個胖女孩都有自己的夢想。」
舉重男子61公斤級冠軍:李發彬
在高手林立的國家隊,李發彬直到近而立之年才爭取到參加奧運會的機會。在東京的決賽中,李發彬的「金雞獨立」震驚世人。
舉重男子67公斤級冠軍:諶利軍
在東京奧運會的決賽中,由於抓舉發揮不佳,諶利軍曾落後哥倫比亞對手11公斤。但他在最後兩次挺舉機會中只用一次就逆轉翻盤,成功舉起187公斤,比自己的上一次試舉多出驚人的12公斤。
舉重男子73公斤級冠軍:石智勇
在東京奧運會男子舉重73公斤級比賽中奪冠並打破總成績世界紀錄。石智勇11歲時曾背個編織袋獨自前往寧波闖天下,後來成為里約奧運會男子69公斤級冠軍。里約奧運會後,國際舉聯調整了舉重級別,他升級到73公斤級,但這難不倒石智勇。從2018年開始,他連續創造世界紀錄,在73公斤級傲視群雄。
舉重男子81公斤級冠軍:呂小軍
呂小軍是中國奪得奧運獎牌最多的舉重運動員,同時以37歲成為舉重史上年齡最大的奧運冠軍。這也是他繼倫敦奧運會奪金後,人生收獲的第二塊奧運金牌。
男子體操雙杠冠軍:鄒敬園
鄒敬園的雙杠實力,在當前男子體操界可謂一騎絕塵。在東京奧運會雙杠決賽中,他近乎完美的動作沒給對手留下任何超越的機會。
男子體操吊環冠軍:劉洋
劉洋的吊環動作堪稱教科書般的漂亮。在東京奧運會上,他在吊環上轉動脖子的「王之蔑視」被國際奧委會官方推特形容為:「怎麼會有人在吊環上競技的同時,還能看起來這么酷!」
女子蹦床冠軍:朱雪瑩
2021年8月28日,朱雪瑩向天津市體育博物館捐贈了自己的奧運金牌和領獎服,成為首個捐贈東京奧運會金牌的運動員。她說,「將奧運金牌放在博物館里展示比放在家裡更有意義。期待更多觀眾走進展廳,感受奧林匹克精神,感受體育文化的魅力,汲取奮進的力量」。
賽艇女子四人雙槳冠軍:崔曉桐、呂揚、張靈、陳【雲】霞
在東京奧運會賽艇女子四人雙槳決賽中,崔曉桐、張靈、陳【雲】霞和呂揚緊密合作,一路領先,以6分05秒13的世界最好成績奪冠。
水感極佳的崔曉桐作為四號位領槳手,很好地把控了四人的劃槳節奏。以前練單槳的崔曉桐三年前才轉為練雙槳,但她訓練刻苦,進步神速。她常說,「訓練中不折磨自己,比賽時就要被對手摺磨。」
張靈作為二號位槳手,是全艇的動力擔當。陳【雲】霞作為對技術要求最高的一號位對槳手,很好地維持了全艇的平衡。她是練了五年田徑後才改練賽艇的,身體素質出眾。三號位槳手呂揚承擔全能輔助的角色,一方面協助四號位領槳手把控節奏,另一方面輔助二號位槳手成為劃進過程中的力量支撐。
靜水女子500米雙人劃艇冠軍:徐詩曉、孫夢雅
在東京奧運會的靜水女子雙人劃艇決賽中,徐詩曉與孫夢雅搭檔,一騎絕塵,以刷新奧運會最佳成績的表現強勢奪冠,為中國女子皮劃艇隊攬入歷史上首枚奧運金牌。
年少成名的徐詩曉相繼經歷了傷病、退役和復出。徐詩曉說,皮劃艇對她來講是一種情懷,雖然過程中有失落和低谷,但這些最終都成為她前進路上的動力。
當年進入體校僅一年時的孫夢雅曾險些因父親受傷而放棄皮劃艇道路,但她最終堅持了下來。
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冠軍:鍾天使
五年前的里約奧運會上,鍾天使與宮金傑搭檔,奪得該項目冠軍,實現中國自行車奧運金牌「零」的突破。東京奧運會上,鍾天使與鮑珊菊以31秒804打破中國隊自己保持的女子團體競速賽世界紀錄,並在決賽中擊敗強敵德國隊,為中國隊拿下奧運史上第二枚自行車金牌。
女子重劍個人賽冠軍:孫一文
東京奧運會上,孫一文在決賽加時「決一劍」中,以舉重若輕的一擊,拿下中國奧運史上的首枚女重個人金牌,成為首位連續兩屆奧運會贏得個人賽獎牌的中國擊劍選手。
乒乓球男單、男子團體冠軍:馬龍
馬龍是世界乒壇史上第一位男子雙滿貫、全滿貫得主。東京奧運會成為馬龍不斷刷新歷史的舞台。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樊振東奪得男單金牌,馬龍成為奧運會乒乓球史上男單衛冕第一人,並成為乒壇史上擁有世界冠軍頭銜最多的選手。
乒乓球男子團體冠軍:許昕
左手直板,打法獨特。今年10月,在卡達多哈舉行的亞洲乒乓球聯盟代表大會上,許昕當選亞乒聯副主席。
羽毛球混雙冠軍:王懿律、黃東萍
東京奧運會羽毛球混雙決賽中,首次參加奧運會的王懿律搭檔黃東萍2:1戰勝隊友、頭號種子鄭思維/黃雅瓊。
王懿律身體素質出眾,意志堅定,他常說:「人最怕的就是沒有目標,跟咸魚一樣。有了明確的目標,幸福感就提升了。」
黃東萍常提醒自己:「不管有沒有收獲,付出肯定是對的。」
2. 中國內地奧運健兒訪港三天,他們此次訪港的目的是什麼
引言:12月4日根據報道,中國參加東京奧運會的精英運動代表團,抵達香港後,將要展開三天的訪問。中國東京奧運代表團只要包括29名運動員以及三名教練,同時也包括擁有亞洲飛人稱呼的蘇炳添及女子鉛球冠軍鞏立嬌、乒乓球男單冠軍馬龍等人。而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話題就是中國內地奧運健兒訪港三天,他們此次訪港的目的是什麼呢?
三、促進中國體育事業發展
代表團中包含了有不少各個領域的冠軍,所以含金量特別高。當運動健兒抵達香港以後,可以對香港的體育事業貢獻出一份力量,比如馬龍可以傳授乒乓球的相關知識,而蘇炳添則可以講解短跑時的經歷和經驗,為香港人多普及健康、有意義的體育常識,同時也可以讓香港人增加對體育活動的認識,運動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也可以促進香港體育事業的發展,為壯大中國體育事業做一份貢獻。
3. 用心良苦!全紅嬋無緣32人訪港名單,何威儀:不想要過度的關注
近日,從香港特別行政區當地媒體傳來消息,中國奧運健兒將在12月3-5日組成一支32人的代表團,前往香港進行訪問活動,屆時這支訪港代表團將由29名運動員和3名教練組成。從媒體公布的運動員名單中,我們並沒有看到深受全國人喜愛的跳水運動員全紅嬋的名字,這就意味著這位備受矚目的14歲的奧運冠軍將無緣這次訪港活動。
這次訪港活動是具有多年傳統,每屆奧運會舉辦年結束後,都會邀請代表團前往香港進行展示,這項傳統從04年雅典奧運會之後就行成了慣例。本場訪港的運動員涵蓋了跳水、羽毛球、乒乓球、舉重等12個項目共29位奧運冠軍,深受大家喜愛的馬龍、許昕、蘇炳添、孫一文、謝思埸等等奧運健兒悉數在列。
據全紅嬋的恩師何威儀透露,全紅嬋在奧運會之後受到了外界太多的干擾,這對14歲的小姑娘來說絕對不是好事,這已經對她的生活和訓練帶來了負面影響。為了保護好這位中國跳水隊的天才運動員,盡可能的讓她減少參加活動的次數,安心的投入到訓練中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此次全紅嬋未能進入訪港名單也在情理之中。
4. 奧運健兒訪港與李克勤合唱《紅日》,舞台氛圍感怎麼樣
奧運健兒訪港與李克勤合唱《紅日》,舞台氛圍感非常強,很美滿!
李克勤沒啥好說的,他是表演嘉賓,和奧運健兒們一起合唱了《紅日》。不過,服飾不搭,合照的時候也挺扎眼。多位冠軍與李克勤一起演唱《紅日》,也是全場的高潮部分。張怡寧,郭晶晶作為觀眾也出現在晚會上,還是很熱鬧的。希望能多多舉行這樣的活動,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最後就是歌聲了。大蟒許昕被Cue唱歌,竟然唱《兩只老虎》。奧運健兒們與李克勤合唱《紅日》,許昕又即興演唱一首《好久不見》。,現場真的非常驕傲!真是娛體不分家!
5. 奧運健兒訪港與李克勤合唱《紅日》,現場的氣氛有多高燃
現場的氣氛看起來特別的高燃。每個人唱的歌都特別的好聽,並且最後的大合唱也非常的有氛圍感。
6. 內地奧運天團訪港進行交流活動
內地奧運天團訪港進行交流活動
內地奧運天團訪港進行交流活動,參加東京奧運會的中國國家隊健兒抵港,並將在香港參與示範表演和大匯演,這激發香港社會的極大熱情。內地奧運天團訪港進行交流活動。
內地奧運天團訪港進行交流活動1
備受矚目的內地奧運健兒訪港代表團將於12月3日抵港,開展為期三天的交流活動。香港社會各界對此表示熱烈歡迎和熱切期盼,認為這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關心與支持,讓香港市民有幸近距離欣賞到世界頂尖運動員的風采,進一步激發港人的民族自豪與發展自信。
「代表團在疫情下訪港,將為香港注入『強心針』,讓港人再次感受到祖國的實力和中央的關心。」香港廣東社團總會主席龔俊龍表示,代表團訪港有關活動的門票公開發售1小時就幾乎被一搶而空,這足見「奧運天團」在港的受歡迎程度。國家隊運動員拼搏向上的精神,與港人「獅子山下」精神有著共同的底色。
香港晉江社團總會主席蘇清棟認為,當前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的重要階段,國家此時安排內地奧運健兒訪港,與香港市民互動交流,有助增強港人的愛國主義情懷,向香港社會傳遞正能量。
根據有關安排,內地奧運健兒訪港期間將走進香港晉江社團總會。蘇清棟說,我們的會員和鄉親得知這個消息後非常激動,感到很榮幸。大家特別希望可以跟奧運健兒近距離互動,聽聽他們的奮斗過程和獲獎感受,激發大家團結拼搏的力量。
「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國家隊在奧運會上取得驕人成績,港人也感到自豪。」香港惠東同鄉社團總會主席曾勝利表示,中央向來重視香港,這次特意派出奧運健兒代表團訪港,展現出中央對香港各項事業發展的全方位支持。
「舉辦這樣有意思有意義的活動,有助提升香港中小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副主席、青年教師吳智匯表示,雖然很遺憾未能搶到活動門票,但他和很多學生都很期待在電視上欣賞到國家隊健兒的示範表演,相信到時場面會十分震撼。
東京奧運會中國香港代表團團長貝鈞奇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對於能延續回歸後國家隊運動員在每屆奧運會揚威後訪港的傳統感到開心。他說,香港體育發展離不開國家隊的支持,一些項目的香港運動員經常去內地集訓取經,希望未來能加強更多方面的合作。
「每次國家隊運動員訪港都令人非常感動,有時候運動員在奧運會結束後未回到家便來港,這體現出國家隊對訪港行程的重視。」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說,疫情下成功安排這樣的活動很不容易,相信訪港活動的反響一定會很熱烈。
「活動門票一票難求的情況,足見市民對國家隊運動員的歡迎和認同,希望活動當日能通過不同角度的宣傳,讓無法前往現場的市民有更多渠道了解金牌運動員。」香港體育學院主席林大輝表示,市民可通過此次活動了解國家隊運動員成功背後的奮斗故事,相信對香港青年會有很大啟發,帶給他們正能量。
市民李先生平時酷愛打乒乓球,東京奧運會期間很受激勵,期待能有機會與馬龍切磋幾球。「希望有機會與『國手』打上兩板。」
「大家都希望有機會親自到場支持,一睹世界冠軍的風采,但真的是一票難求。」張小姐表示,這次國家隊運動員訪港是一件好事,相信這次訪港活動有助增進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對國家的認識
內地奧運天團訪港進行交流活動2
12月3日,參加東京奧運會的中國國家隊健兒抵港,並將在香港參與示範表演和大匯演,這激發香港社會的極大熱情。
東京奧運國家隊代表團一行30多人包括運動員和教練,周五抵達香港。周六,代表團將兵分兩路,在伊利沙伯體育館示範羽毛球、擊劍、體操和乒乓球,在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示範跳水和游泳。當天晚上,他們還將出席「奧運健兒大匯演」綜藝節目。11月26日,三場演出約5300張公開門票在開售一個小時內就賣出近九成,下午6時售罄。特首林鄭月娥說,中央政府接受她的邀請,安排在東京奧運會獲獎牌的國家運動員訪港3天,相信香港的體育氣氛「將會非常熾熱」。
此次訪港奧運代表團成員包括「百米飛人」蘇炳添和乒乓球金牌得主馬龍等名將。馬龍12月1日在接受港媒采訪時說,希望通過奧運健兒赴港交流,讓香港民眾更加了解體育,熱愛體育。曾分別於2012年和2016年隨奧運健兒訪港團赴港的馬龍坦言,此次奧運會受疫情影響延遲一年,讓赴港的期待變得更加濃厚,雖然受疫情影響交流互動有所減少,但「並不影響大家的熱情以及我們對訪港的期待,因為我們也太久沒去了」。他稱贊香港運動員的表現越來越好,包括在東京奧運會上獲得乒乓球第三名的好成績,這是香港運動員的一次歷史性突破和激勵,希望越來越多的香港年輕人喜歡乒乓球,繼續支持乒乓球。擊劍冠軍孫一文期待和香港花劍冠軍張家朗見面交流。她說,自己獲得女子重劍個人首枚金牌,張家朗是花劍個人金牌,對個人而言都是突破,希望通過此次交流能有不一樣的火花。時隔九年再次訪港的舉重奧運冠軍呂小軍「深感榮幸」,他認為這份榮幸是國家給予的,希望能與香港運動員一同分享內地運動員的科學訓練方式和方法,包括體能方面的核心力量訓練等。
2000年,在悉尼奧運會獲得金牌的體操名將李小鵬、乒乓球運動員孔令輝和王楠等超過20人在香港展開為期3天的活動,這是香港回歸後國家奧運代表團首次訪港。從那之後,國家奧運代表團訪港成為慣例,且每次都能在港掀起追「星」熱潮。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副會長霍啟剛表示,回歸以來國家奧運代表團已是第六度訪港,「以往他們在結束奧運會後就會馬不停蹄地來到香港,甚至都還沒有回過家」,這凸顯國家對於香港的重視。今年內地奧運健兒訪港因全運會和疫情推遲,但香港市民的熱情絲毫沒有減退,他身邊就有不少朋友到處求門票。就個人而言,霍啟剛最想見到蘇炳添,「他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個『高齡』田徑運動選手,能跑到10秒以內的好成績,又在運動科學方面取得不少成績,絕對是我們的驕傲」。
香港輿論普遍相信,代表團在疫情下訪港,這股「體育熱」可凝聚兩地民心,增強港人對國家的認同感。香港廣東社團總會主席龔俊龍稱,代表團門票幾乎被一搶而空,足見「奧運天團」在港受歡迎程度。國家隊運動員拼搏向上的精神,與港人「獅子山下」精神有著共同底色。香港晉江社團總會主席蘇清棟認為,當前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的重要階段,國家安排內地奧運健兒訪港,與香港市民互動交流,有助於增強港人的愛國主義情懷,向香港社會傳遞正能量。有市民表示,她是馬龍的球迷,希望可一睹偶像在球場上的風采。有港媒還聯想起2004年雅典奧運會後香港尚未從「非典」疫情中完全恢復元氣,當年奧運選手的到訪無疑給當時市道不景氣、零售業蕭條的香港帶來一股生機,每位金牌運動員付出的努力也給了處於低谷中的港人莫大的鼓舞。
內地奧運天團訪港進行交流活動3
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邀請,備受矚目的內地奧運健兒訪港代表團將於12月3日抵港,開展為期三天的交流活動,包括出席由香港特區政府舉行的歡迎會和晚宴,到訪香港體育學院,與香港運動員交流。此次活動可謂一票難求,3場公開活動約5300張門票,公開發售1小時內即售出近九成,目前已全部售罄,足見「奧運天團」的受歡迎程度。
對中國人而言,遇到喜事,取得成功,一定最想和家人共同分享。東京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的精彩表現引發全港市民的歡呼與喝彩,因為他們取得的每一份榮耀,也是每一位港人的驕傲。如今,由蘇炳添、孫一文等中國運動員組成的.「奧運天團」載譽而來,正是對香港市民一貫支持的感謝。
內地與香港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聯系越來越密切。今年,從「宇宙天團」走進香港校園到香港青少年與「太空出差三人組」對話,從「時代精神耀香江」之大國建造主題展吸引廣大香港市民參觀到港澳台三地知名音樂人、電影人齊聚「灣區升明月」大灣區中秋電影音樂晚會,共同唱響月圓之歌,這些活動不僅讓香港市民親身體驗祖國尖端科技的硬核實力、基礎建設的偉大成就,還激發了港人的家國情懷和報國壯志。
如今,「奧運天團」的來訪,又一次讓港人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實力。蘇炳添在奧運賽場上突破亞洲人的極限,呂小軍成為舉重史上年齡最大的奧運冠軍,楊浚瑄和湯慕涵打破美澳壟斷勇奪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冠軍並改寫世界紀錄……這些中國運動員在賽場上的表現體現了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也讓港人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此次活動一票難求,正因為港人都想一睹中國運動員的風采,這就是中國體育的實力,更是大國的實力。廣大香港市民越來越意識到,背靠祖國,香港社會就有了發展的底氣;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此次來港的中國運動員,都具有不屈不撓、迎難而上的可貴品質,與港人「獅子山下」的精神有著共同的底色。香港能成為世界矚目的全球金融中心,靠的正是無數香港市民敢闖敢幹敢拼。精神、血脈的相通,也讓大家的心,走得更近。
東京奧運會的女子乒乓球團體決賽,中國國家隊與中國香港隊分獲金牌、銅牌。在頒獎典禮上,《義勇軍進行曲》奏響,紫荊花區旗伴隨五星紅旗一同升起。賽後,國家隊與中國香港隊隊員、教練一起合影慶祝,這暖心的一幕讓無數中國觀眾心潮澎湃。
「奧運天團」取得的每一份榮耀,屬於每一位中國人。「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越來越多的港人強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緊密相連。時代精神耀香江,廣大香港市民尤其是香港年輕人,定能從與「奧運天團」的交流中汲取力量,感受家國情懷,在建設香港、報效國家中成就人生夢想。
7. 奧運天團訪港開展交流活動
奧運天團訪港開展交流活動
奧運天團訪港開展交流活動,每屆奧運會結束後,奧運會上表現突出的金牌運動員都會訪港,向香港市民分享他們在奧運會上的經歷和獲得獎牌的喜悅之情。奧運天團訪港開展交流活動。
奧運天團訪港開展交流活動1
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邀請,備受矚目的內地奧運健兒訪港代表團12月3日抵港,開展為期三天的交流活動。
這次內地奧運健兒訪港是「時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動之一。這些運動健兒共涉及12個運動項目,其中包括亞洲「百米飛人」蘇炳添、明星乒乓球運動員馬龍、重劍金牌得主孫一文和女子單車團體爭先賽金牌得主鍾天使等,他們將會與香港市民進行親切的交流和互動。
據悉,訪問團在香港共會參加3場公開活動,包括12月4日上午於伊麗沙伯體育館內進行體操、乒乓、羽毛球和劍擊示範;於維圓游泳池內進行游泳、跳水示範。同日下午在伊館內參與大型匯演綜藝節目,與香港市民見面。
在這些活動上,訪問團運動員不僅會與香港本地的運動員進行切磋,還將與體育學院級理工大學等院校進行交流,還會與本地的中小學生見面、交流和互動。
每屆奧運會結束後,奧運會上表現突出的金牌運動員都會訪港,向香港市民分享他們在奧運會上的經歷和獲得獎牌的喜悅之情。上屆也曾訪港的馬龍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運動員訪港活動是通過體育搭建了一個與香港各界人士包括香港運動員溝通的橋梁,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這次因為疫情的緣故,晚了一年(來香港),(距離上次來港)有5年,所以我覺得彼此的期待都會更濃厚一些。我覺得香港運動員(每一屆)在奧運會上的表現和成績已經越來越好了,包括這次乒乓球項目也取得了第三名,這也是他們一個歷史性的突破。」馬龍說。
東京奧運會女子重劍個人冠軍孫一文相信這次受邀參加港澳之旅是一次很好的體驗,她特別提到東京奧運會上獲得花劍個人冠軍的香港運動員張家朗,「當他拿到冠軍的`時候,我們更是無比開心,無比驕傲自豪。」孫一文說,看到香港的擊劍項目和體育發展得越來越好,希望通過這次交流能擦出更不一樣的火花,也希望更多人通過體育精神鍛煉到自己,把體育精神和競技體育的魅力傳承下去。
為了控制聚集人群的規模,此次活動共公開發售5300張門票,只有在網路上購買到門票的香港市民可以憑票入場。雖然本次活動限制了到場的人數,但是活動主辦方安排了電視台進行轉播,未能買到門票的香港市民也可以在家中收看活動,與現場的市民一起一睹內地運動員的風采。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也表示,以往奧運會運動員訪問團訪港都會受到香港市民的追捧,相信此次訪問團訪港也能引起大家很熱烈的反應。
奧運天團訪港開展交流活動2
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邀請,備受矚目的內地奧運健兒訪港代表團將於12月3日抵港,開展為期三天的交流活動。代表團成員來自12個比賽項目,有29名在東京奧運會上取得佳績的運動員和3名教練員,其中包括「亞洲飛人」蘇炳添等人。「奧運天團」在三天的交流活動中將會出席由香港特區政府舉行的歡迎會和晚宴,到訪香港體育學院,與香港運動員交流。此次活動可謂一票難求,3場公開活動約5300張門票,公開發售1小時內即售出近九成,目前已全部售罄。
對中國人而言,遇到喜事,取得成功,一定最想和家人共同分享。東京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的精彩表現引發全港市民的歡呼與喝彩,因為他們取得的每一份榮耀,也是每一位港人的驕傲。如今,由蘇炳添、馬龍等中國運動員組成的「奧運天團」載譽而來,正是對香港市民一貫支持的感謝。
全妹遺憾缺席,蘇炳添、馬龍領銜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確定內地會組建奧運健兒團隊訪港之後,有媒體走訪香港民眾群體,咨詢香港市民最想見到哪位奧運冠軍,14歲的全紅嬋成為最受歡迎人選,成為多數香港市民最想渴望見到的奧運冠軍運動員。其中一個理由是覺得全紅嬋厲害,14歲就成為奧運冠軍,打破奧運紀錄的成就更是讓人感到驚嘆。
香港市民表達對於全紅嬋的喜愛
可惜的是,本次名單里沒有全紅嬋的名字,由於中國跳水隊12月中旬需要趕赴阿聯酋出戰國際泳聯舉辦的表演秀,全紅嬋沒有時間趕赴香港,錯過這一次活動,香港市民要失望一次了。但相信未來全紅嬋有機會可以訪港,14歲的年齡未來還有一切可能。
入選的運動員里,馬龍和許昕此前放棄參加世乒賽的機會,專注於家庭和休息,以及給自己更多空閑時間,得以參加本次訪問香港的活動。5年前馬龍就曾參加訪港活動,當時馬龍還貢獻了一次舞台表演,給香港市民上演唱歌,歌聲很動聽,不知道這一次馬龍會為大家獻上什麼樣的表現?
蘇炳添在百米賽場上,創造了屬於中國人、乃至亞洲人的歷史。9秒83的成績,不僅打破亞洲紀錄,而且還已經躋身世界百米頂尖行列。百米決賽第六名,也讓其成為了亞洲第一人。盡管沒有拿到奧運金牌,但蘇炳添卻享受著跟冠軍們同等的待遇,此番再次受邀訪港,他當之無愧。
奧運天團訪港受追捧,皆因體育的魅力
代表團在疫情下訪港,將為香港注入『強心針』,代表團訪港有關活動的門票公開發售1小時就幾乎被一搶而空,這足見「奧運天團」在港的受歡迎程度。國家隊運動員拼搏向上的精神,與港人「獅子山下」精神有著共同的底色。
奧運健兒訪港門票銷售火爆
兩個在奧運賽場上的細節之處依然歷歷在目,東京奧運會的女子乒乓球團體決賽,中國國家隊與中國香港隊分獲金牌、銅牌。在頒獎典禮上,《義勇軍進行曲》奏響,紫荊花區旗伴隨五星紅旗一同升起。賽後,國家隊與中國香港隊隊員、教練一起合影慶祝,這暖心的一幕讓無數中國觀眾心潮澎湃。東京奧運會的男子花劍個人決賽,24歲的張家朗拿到了香港回歸祖國後的首枚金牌。頒獎儀式中升中國香港特區區旗——紫荊旗,奏響的是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內地奧運冠軍健兒訪港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後就開始了,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之後,這一活動成為慣例。今年在東京奧運會結束之後,由於種種原因,這一傳統活動推遲到12月份進行。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郭晶晶訪港拜見「婆家」 雙手合十感謝香港同胞,洪荒少女傅園慧受熱捧的經典畫面,這一次的奧運天團訪港又會為我們留下怎樣的驚喜呢?
奧運天團訪港開展交流活動3
受香港特區政府邀請,備受矚目的內地奧運健兒訪港代表團將於本周五(3日)抵港,開展為期3天的交流活動。
代表團抵港後首日(3日)將出席由特區政府舉行的歡迎會和晚宴,亦會到訪香港體育學院,與香港運動員交流。
代表團成員於12月4日將出席3場公開活動,包括早上分別於伊利沙伯體育館和Victoria公園游泳池舉行的兩場「奧運健兒展風采」運動項目示範,以及下午於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的「奧運健兒大匯演」。活動舉行時間和地點如下:
羽毛球、劍擊、體操及乒乓球運動示範
時間:上午九時三十分
地點:灣仔愛群道18號伊利沙伯體育館
跳水及游泳運動示範
時間:上午九時三十分
地點:銅鑼灣興發街1號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
奧運健兒大匯演
時間:下午五時
地點:灣仔愛群道18號伊利沙伯體育館
代表團將於12月5日下午離開香港。
這次內地奧運健兒訪港是「時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動之一。據新華社報道,代表團成員來自12個比賽項目,有29名在東京奧運會上取得佳績的運動員和3名教練員,其中包括:在男子百米跑出9秒83的「亞洲飛人」蘇炳添,世界乒乓球史上獲奧運等大賽冠軍最多的馬龍,打破美澳壟斷勇奪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冠軍並改寫世界紀錄的楊浚瑄和湯慕涵,跳水男子單人雙人三米板雙料冠軍謝思埸,舉重史上年齡最大的奧運冠軍呂小軍,奧運四朝元老女子鉛球冠軍鞏立姣,中國及亞洲第一個奧運女子標槍冠軍劉詩穎,中國第一個奧運女子個人重劍冠軍孫一文,在東京奧運會成功衛冕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冠軍並打破世界紀錄的鍾天使,首個向博物館捐贈奧運金牌的女子蹦床冠軍朱雪瑩,以世界最好成績奪冠的、崔曉桐為領槳手的賽艇女子四人雙槳組合,以及為國家培養了諸多奧運冠軍的游泳教練王愛民、舉重教練邵國強、賽艇教練張秀雲。
8. 許昕深情獻唱《好久不見》,他的歌唱功底如何
我覺得他的唱功還是非常的厲害的。許昕不僅乒乓球打的好,唱歌也是非常的好聽,真的是讓人刮目相看。
一,許昕深情獻唱《好久不見》
陳奕迅版的《好久不見》我想大家應該都是非常的熟悉,我個人是非常的喜歡聽這首歌的,每一次聽的時候都會讓我不禁被歌曲的旋律和歌詞所感染,這首歌表達了一種對久別重逢的思念和期盼之情。這一次許昕在一個活動上面也演唱了這一首歌他一開口瞬間驚艷全場,現場的觀眾的反應非常的熱烈。這一次是內地奧運健兒訪港代表團抵港開始為期三天的交流活動上所唱的。
9. 許昕訪港深情獻唱《好久不見》 ,現場的氣氛有多燃
許昕訪港深情獻唱《好久不見》 , 他的獻唱引得觀眾尖叫連連,當時的氣氛非常熱烈。
10. 全紅嬋無緣32人訪港名單,並非跳水隊不給機會,何教練道出原因
近日,據港媒的消息,中國奧運健兒將在12月3-5日組成一支32人的代表團,前往香港進行訪問活動,並與港隊友好互動。這份32人名單,由29名運動員及3名教練員構成。不過,深受全國人喜愛的跳水運動員全紅嬋,並不在其中。這也讓外界感到非常疑惑,難道是因為跳水隊管得太嚴了,不給紅姐參加的機會嗎?
從2004年雅典奧運會開始,國家隊奧運冠軍都會在奧運會結束後,組成代表團,前往香港訪問。對於運動員來說,能夠受邀前往香港訪問,這是一項莫大的成就,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的影響力是很高的。
例如此次受邀訪問香港的29人運動員中,只有蘇炳添不是奧運冠軍,可見他在百米上取得的成績,的確令人驚嘆。除了蘇炳添外,其他運動員也都是各個領域的名將。像乒乓球的馬龍、許昕;擊劍的孫一文;跳水的謝思埸等。舉重則是7位奧運冠軍皆榜上有名。但是,比較遺憾的是,14歲的跳水冠軍全紅嬋,並沒有在名單之中。
此前,香港媒體曾走訪街邊,向當地市民統計他們最喜愛的國家隊運動員。其中,全紅嬋毫無懸念高居第一名。一位老伯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道:「最想見14歲的全紅嬋,跳水比賽奪得金牌。」
相信香港市民們,在看到訪港名單後,一定會覺得有些可惜和遺憾,畢竟全紅嬋落選了。那麼,究竟是全紅嬋自己不想去,還是跳水隊不給機會呢?
顯然,兩者皆不是。首先第一點,能夠訪港是運動員的榮耀,所以不存在全紅嬋不想去。第二點,全紅嬋雖然是跳水隊中年紀最小的,但以她取得的成就,絕對有資格入選訪港名單。
再者,全紅嬋現在還小,以後有的是機會,她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安心地投入到訓練中。所以此次全紅嬋未能進入訪港名單其實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