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尼克松首次訪華,在國宴上把這道菜全吃光了,此菜更是成了國菜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不斷地發展壯大,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強,我國與其他歐美國家的關系也開始逐漸緩和。在建國初期的時候,美國對我國還一直保持一種敵對狀態,但看到我國發展愈好的形勢之下,中美關系才逐漸破冰,美國也開始接觸我國,緩和關系。
於是在1972年,美國的領導人尼克松首次訪華,在我國進行為期七天的訪問。 這次訪華標志著中美兩國關系新時代的開端,意義可謂是非同尋常。為了歡迎尼克松,我國設置了最高的國宴來進行對重要客人的招待。
而在國宴上,有這么一道菜,甚是得到尼克松的「恩寵」,使得尼克松竟然把這道菜全吃光了,此菜後來更是成了國菜,那麼這道東方神菜是什麼呢?
我們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高,很多國家外賓都來我國進行訪問。那麼對於外賓,我們肯定是要設置國宴來招待的。同時我們也知道,我們國家的人和外國人的飲食是有很大差別的,那麼國宴到底要上什麼菜呢?
眾所周知,我國有八大菜系,且每個菜系的風格獨特,口味大不同,那選擇哪個菜系更符合外國人的口味呢?這無疑就成了最引人思考的難題。由於很怕尼克松吃不慣中國菜,所以 周總理也是再三叮囑對國宴上的菜式一定要上心。
有的人推薦上川菜,但是川菜太辣,而外國人口味清淡,顯然不適合。有的人說由於在北京招待客人,索性就用北京菜來招待,還有人推薦用粵菜,但是其用料比較新穎,味道都太過濃厚。最後,決勝出的是淮揚菜!
淮揚菜作為我國傳統的四大菜系之一,它最早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 歷史 十分悠久,在民間也是很受歡迎。不同於川菜、粵菜, 淮揚菜最大的特點是比較清淡、平和,追求原料自然的味道。
另外,淮揚菜口味還比較偏甜。以淮揚菜出場,這不僅可以體現出我國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和平者的角色,還可以體現出中國人溫和的性格特徵。
另外,外賓來自於五湖四海,每個國家人外賓的口味都不一樣。其他菜系由於地域特色鮮明,口味濃厚,一是不能同時滿足所有人的口味。
另外一點是不能經常更換菜系,以免被有心人亂做文章,有區別對待的嫌疑。最後, 還是由於淮揚菜追求本味的特點使其更能滿足大多不同口味的來賓。 所以,淮揚菜最終在眾多菜系中脫穎而出。
在宴會開始後,陸續上了很多十分美味的菜品,但當這么一道菜被端上菜桌的時候,尼克松吃了一口,頓時覺得其美味至極,自己的胃瞬間被俘獲, 它就是「白袍蝦仁」!
蝦選擇的是洪澤湖的青蝦,鮮嫩的蝦仁吃起來無比的爽口嫩滑,再加上鮮嫩的白菜,這白菜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大白菜,而是當地所獨有的大白菜,而且還是剛出芽的。
從色彩上看只有嫩綠的大白菜和白色的蝦仁相搭配,看似簡單,平平無奇,但是吃起來,口感上真的是過分的順滑,讓人回味無窮,那叫一個絕呀!這讓尼克松對其可是贊不絕口,把這道「白袍蝦仁」全吃光了。 為了使用筷子,尼克松還提前學習了好幾個月。
這次國宴舉辦的非常成功,足可見選擇淮揚菜系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同時也和廚藝精湛的大廚密切相關。
「白袍蝦仁」一舉成名,後來也成了一道國菜,是國宴上的固定菜餚,只要是會見重要客人來賓,桌上定有它的身影,可謂是人生最大的贏家呀!
如今很多飯店餐館裡面也會有「白袍蝦仁」,但是他們都不是很正宗,與 國宴上的「白袍蝦仁」還是沒有可比性的 。但其實吃貨們也不妨嘗試一下這道菜品,想必也還是不錯的。
招待外賓的任務圓滿完成, 淮揚菜在國家的關鍵時刻,也承擔起了「外交使者」的重要角色 。我國在迅速的發展,也被譽為 美食 大國,我們可以看到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到了我們國家,尋找各種各樣的 美食 ,了解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而且我國很多的 美食 都走出了國門,在外國也能經常看到一些中國餐館,並且生意也還是不錯的。鮮嫩的大白菜和嫩滑的蝦仁,一起擔負起了傳播中國 美食 文化的偉大使命!
在招待尼克松的國宴菜單上還有很多的美味佳品,例如: 蝴蝶冷盤、掛壁烤鴨、花色甜點等等 。這讓廣大吃貨們立馬有畫面了吧,可真讓人垂涎欲滴呢!
在第二天的晚上,我國還為尼克松准備了全鴨宴,各種各樣的不同鴨子的做法,尼克松十分喜歡。一些美國的餐館還開始引進中餐,學習做一些中國菜,在這次訪華之後,中餐受到越來越多的老外的喜愛與歡迎。
尼克松的這次訪華有著很大的 歷史 意義,成為了中美關系的破冰之旅,它結束了中美兩國之間20多年的隔絕狀態, 翻開了中美關系的嶄新篇章,標志著中美關系新時代的到來。
這使得我國改善加強了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聯系,為之後的改革開放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國際外部環境,且讓我國擺脫了不利局面。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還減小了80年代末期蘇聯和東歐巨變給我國帶來的影響。
另外,中美關系的緩和,中美建交良好的外交關系,這推動了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可謂是20世紀政治史上的里程碑。
在這個利益至上的時代,各個國家為了自己的本國利益都會做出不同的選擇,競爭或是合作。雖然現在美國經常針對我國,但是在 歷史 上,我們也與美國的關系緩和過一段時間,那是值得記錄的時刻。
❷ 尼克松第一次訪華,就把國宴上一道菜吃個「精光」,後被定為國菜
中國人對吃是非常講究的,我國擁有上下五千年 歷史 ,這些 歷史 文化當中也包括吃。我國地域廣闊,就連菜系都有八個,這八個菜系不管是口味還是烹制方法都各有不同。隨著我國在國際上地位越來越高,這些菜系也受到了很多國際友人的喜歡。
每一次有外國領導人來訪問時,我國都是拿出十二分的熱情來招待他們,其中就包括國宴。國宴裡面的菜品都是最好的廚師精心挑選的,味道自然有保障。1972年,中國跟美國的關系逐漸緩和,尼克松也第一次訪問中國。
為了更好地招待尼克松,周恩來總理吩咐國宴的菜品一定要精心挑選,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熱情跟誠意,不要覺得自己被怠慢,這同時也是彰顯我國底蘊跟實力的一種方式。在當天的宴會上,尼克松品嘗完國宴後非常滿意,對其中的一個菜品更是贊賞有加,吃了個「精光」。
這道菜就是白袍蝦仁,它是淮陽非常有名的一道菜。說起來,白袍蝦仁其實就是炒蝦仁,然而做起來卻一點都不簡單。能夠成為淮揚菜的頭牌菜,它選用的蝦仁是非常講究的,一定要是出自洪澤湖的青蝦,因為這種蝦的皮薄肉厚,擠出來的蝦仁才十分飽滿。
青蝦被撈上來之後,要用薑汁養至少12個小時,之後才能取蝦仁。炒蝦仁的時候,一定要遵循「三高兩低」的掂鍋方法,只加最簡單的鹽,這樣既能保留蝦仁的鮮美,同時還十分嫩滑。
在尼克松稱贊之後,白袍蝦仁就成為我國國菜的第一菜了,很多人在吃飯的時候都會點上一道,但是他們不一定能夠吃到最正宗的。不知道你們吃過沒有?
❸ 尼克松訪華時把國宴上的一道菜吃的精光的菜是哪道菜
那這道菜就是:白袍蝦仁。聽說尼克松在吃完這道菜以後,也是稱贊口感非常好。而且還將湯都喝完了,可見我們中國做的飯就是不比那些「外國佬」差勁美滋滋。也正是因為這道菜,成為了國宴上必須上的一道菜。而且還有另外一個主菜,那就是獅子頭。復雜的刀工加上特殊的配料,做出來的獅子頭那可以說是天下美味。
享受的國宴的一般都是具有較高身份的外賓朋友,他們不遠千里從其他國家來到中國,我們中國自然要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去過國外的朋友肯定知道,外國人的口味一般都比較清淡,他們吃不慣特別刺激的食物。為此,負責國宴的廚師特地對菜品進行了改良,以便能讓外賓享受美味。其中不缺乏一些:豆腐、黃瓜、酸蓮等等。
尼克松訪華期間,為了款待這位重要的客人,周總理叮囑國宴的負責人一定要精心准備,並且提了一些可行的建議,國宴上,尼克松總統對這些精心准備的菜餚贊不絕口,其中有一道菜叫做白袍蝦仁,吃起來松嫩鮮美,深受尼克松總統的喜歡,最後將一盤子「白袍蝦仁」吃得乾乾凈凈。
這次國宴舉辦的非常成功,這也說明當時選擇口味清淡平和的淮揚菜是對的,當然這和國宴大廚的精深廚藝是分不開的,而隨著中美外交關系的正常化,外國人也漸漸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尼克松還說出: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再次來中國品嘗貴國的白袍蝦仁。可見尼克松有點上頭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