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使用電能表
只需要用眼睛去看,不需要自己安裝。電能表由供電部門安裝,設置顯示和計費程序參數,自動上傳數據或由收費部門讀數抄表,用戶不可以去操作。
電表一般循環顯示多種數據,用戶如需知道用了多少度電,可在其循環顯示中讀取《當前組合有功總電量》和《上月組合有功總電量》兩項讀數,兩數之差即為本月用了多少度電。這里顯示的是8位數字,前6位是整數位,後兩位是小數位。單位是kwh,即電度數。
(1)6千伏電能表上傳電廠擴展閱讀
當把電能表接入被測電路時,電流線圈和電壓線圈中就有交變電流流過,這兩個交變電流分別在它們的鐵芯中產生交變的磁通;交變磁通穿過鋁盤,在鋁盤中感應出渦流;渦流又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從而使鋁盤得到轉矩而轉動。
負載消耗的功率越大,通過電流線圈的電流越大,鋁盤中感應出的渦流也越大,使鋁盤轉動的力矩就越大。即轉矩的大小跟負載消耗的功率成正比。功率越大,轉矩也越大,鋁盤轉動也就越快。
鋁盤轉動時,又受到永久磁鐵產生的制動力矩的作用,制動力矩與主動力矩方向相反;制動力矩的大小與鋁盤的轉速成正比,鋁盤轉動得越快,制動力矩也越大。
Ⅱ 電廠6千伏母線PT都帶哪些保護(電廠)
不知你是問母線PT本身有什麼保護還是問PT二次帶哪些負荷?
我可以告訴你:
1、PT本身只有熔斷器保護;
2、PT二次的負荷一般帶母線的電壓監視、低電壓保護、接地保護、同期裝置電源、儀表及測量迴路的電壓部分以及自動裝置的電壓迴路。可以用一句話概括,PT二次是儀表、保護、自動裝置的電壓電源。
Ⅲ 家用電表增容怎麼表現
表現方法如下:
1、增容就是增加用電的容量,從管理上說指的是一種手續,在過去增容是需要花一筆增容費的,交了增容費,然後就可以更換與之相適應的電能表了,這樣你就可以用上相應容量的電能了。
2、從技術上說,增容也是改造受電設施,使之與預增的容量相適應。比如過去我們居民的用電容量是1kW,裝1.5(6)A的電能表,只能接幾個照明燈;現在增加到8kW,要更換成10(40)A的電能表,代表你能用電電流達到36A,但你需要核算導線和開關,如果導線和開關的通流能力小於40A,則需要更換,防止出現電氣過熱的事故發生。
3、技術改造分為二部分,以資產分界;一般電表以上電源側的設備(導線),資產歸供電企業所有,需要更換的,由供電企業負責更換;電表以下負荷側的設備(導線及開關),資產歸用戶所有,如果需要更換,則由用戶自己投資更換。
電力增容費:電力增容費是供(配)電貼費的俗稱,它包括供電貼費和配電貼費兩部分。其中,供電貼費系指用戶應承擔的10千伏以上電壓等級的外部供電工程及其配套(工程概算內的輔助生產、生活福利等設施)的建設費用;配電貼費系指用戶應承擔的10千伏(包括6千伏)及以下的外部供電工程及其配套的建設費用。
Ⅳ 電能計量裝置的分類及技術要求
一、電能計量裝置分類
運行中的電能計量裝置按其所計量電能量的多少和計量對象的重要程度分五類(Ⅰ、Ⅱ、Ⅲ、Ⅳ、Ⅴ)進行管理。
1、I類電能計量裝置
月平均用電量500萬kwh及以上或變壓器容量為10000kVA及以上的高壓計費用戶、200MW及以上發電機、發電企業上網電量、電網經營企業之間的電量交換點、省級電網經營企業與其供電企業的供電關口計量點的電能計量裝置。
2、II類電能計量裝置
月平均用電量100萬kwh及以上或變壓器容量為2000kVA及以上的高壓計費用戶、100MW及以上發電機、供電企業之間的電量交換點的電能計量裝置。
3、III類電能計量裝置
月平均用電量10萬kwh及以上或變壓器容量為315kVA及以上的計費用戶、100MW以下發電機、發電企業廠(站)用電量、供電企業內部用於承包考核的計量點、考核有功電量平衡的110kV及以上的送電線路電能計量裝置。
4、IV類電能計量裝置
負荷容量為315kVA以下的計費用戶、發供電企業內部經濟技術指標分析、考核用的電能計量裝置。
5、V類電能計量裝置
單相供電的電力用戶計費用電能計量裝置。
二、電能計量裝置的接線方式
1、接入中性點絕緣系統的電能計量裝置,應採用三相三線有功、無功電能表。接入非中性點絕緣系統的電能計量裝置,應採用三相四線有功、無功電能表或3隻感應式無止逆單相電能表。
2、接入中性點絕緣系統的3台電壓互感器,35kV及以上的宜採用Y/y方式接線;35kV以下的宜採用V/V方式接線。接人非中性點絕緣系統的3台電壓互感器,宜採用Yo/yo方式接線。其一次側接地方式和系統接地方式相一致。
3、低壓供電,負荷電流為50A及以下時,宜採用直接接入式電能表;負荷電流為50A以上時,宜採用經電流互感器接人式的接線方式。
4、對三相三線制接線的電能計量裝置,其2台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與電能表之間宜採用四線連接。對三相四線制連接的電能計量裝置,其3台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與電能表之間宜採用六線連接。
三、准確度等級
1、各類電能計量裝置應配置的電能表、互感器的准確度等級不應低於表1所示值。
2、Ⅰ、Ⅱ類用於貿易結算的電能計量裝置中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電壓降應不大於其額定二次電壓的0.2%;其他電能計量裝置中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電壓降應不大於其額定二次電壓的0.5%。
四、電能計量裝置的配置原則
1、貿易結算用的電能計量裝置原則上應設置在供用電設施產權分界處;在發電企業上網線路、電網經營企業間的聯絡線路和專線供電線路的另一端應設置考核用電能計量裝置。
2、Ⅰ、Ⅱ、Ⅲ類貿易結算用電能計量裝置應按計量點配置計量專用電壓、電流互感器或者專用二次繞組。電能計量專用電壓、電流互感器或專用二次繞組及其二次迴路不得接人與電能計量無關的設備。
3、計量單機容量在100MW及以上發電機組上網貿易結算電量的電能計量裝置和電網經營企業之間購銷電量的電能計量裝置,宜配置准確度等級相同的主副兩套有功電能表。
4、35kV以上貿易結算用電能計量裝置中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應不裝設隔離開關輔助接點,但可裝設熔斷器;35kV及以下貿易結算用電能計量裝置中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應不裝設隔離開關輔助接點和熔斷器。
5、安裝在用戶處的貿易結算用電能計量裝置,10kV及以下電壓供電的用戶,應配置全國統一標準的電能計量櫃或電能計量箱;35kV電壓供電的用戶,宜配置全國統一標準的電能計量櫃或電能計量箱。
6、貿易結算用高壓電能計量裝置應裝設電壓失壓計時器。未配置計量櫃(箱)的,其互感器二次迴路的所有接線端子、試驗端子應能實施鉛封。
7、互感器二次迴路的連接導線應採用銅質單芯絕緣線。對電流二次迴路,連接導線截面積應按電流互感器的額定二次負荷計算確定,至少應不小於4mm2。對電壓二次迴路,連接導線截面積應按允許的電壓降計算確定,至少應不小於2.5mm2。
8、互感器實際二次負荷應在25%~100%額定二次負荷范圍內;電流互感器額定二次負荷的功率因數應為0.8~1.0;電壓互感器額定二次功率因數應與實際二次負荷的功率因數接近。
9、電流互感器額定一次電流的確定,應保證其在正常運行中的實際負荷電流達到額定值的60%左右,至少應不小於30%。否則應選用高動熱穩定電流互感器以減小變比。
10、為提高低負荷計量的准確性,應選用過載4倍及以上的電能表。
11、經電流互感器接人的電能表,其標定電流宜不超過電流互感器額定二次電流的30%,其額定最大電流應為電流互感器額定二次電流的120%左右。直接接人式電能表的標定電流應按正常運行負荷電流的30%左右進行選擇。
12、執行功率因數調整電費的用戶,應安裝能計量有功電量、感性和容性無功電量的電能計量裝置;按最大需量計收基本電費的用戶應裝設具有最大需量計量功能的電能表;實行分時電價的用戶應裝設復費率電能表或多功能電能表。
13、帶有數據通信介面的電能表,其通信規約應符合DL/T645的要求。
14、具有正、反向送電的計量點應裝設計量正向和反向有功電量以及四象限無功電量的電能表。
五、計量點的設置
在輸、配電線路中裝設電能計量裝置的位置就是電能計量點。供電企業應在用戶每個受電點按不同的電價類別,分別安裝電能計量裝置。但用戶為滿足企業內部核算的需要而裝設的電能計量裝置所記錄的電量不作為供電企業貿易結算的依據。一個計量點一般只裝設一套電能計量裝置,但根據計量管理規程規定,在一些特殊的計量點也可裝設主副兩套有功電能表。
根據DL/T448—2000《電能計量裝置技術管理規程》的規定,確定電能計量點的基本原則是:
1、貿易結算用的電能計量裝置原則上應設置在供用電設施產權分界處。
2、在發電企業上網線路、電網經營企業間的聯絡線路和專線供電線路的另一端應設置考核用電能計量裝置。
3、如果產權分界處不具備裝設電能計量裝置的條件或為了應用戶的要求,並且其要求符合規程規定,可將電能計量裝置設置在其他合適的位置,但應考慮線損或變壓器的損耗,即變壓器和線路損耗由產權所有者負擔。高壓供電,在受電變壓器低壓側計量的,應加計變壓器損耗。
4、對專線供電的高壓用戶,可在供電變電站的出線側裝表計量,否則要考慮加計線路損耗。
5、對公用線路供電的高壓用戶,可在用戶受電裝置的低壓側計量。
對於不同的供電電壓等級,在選擇計量點時根據計量管理規程規定,我們可以根據用戶的具體情況有以下方案可以選擇:
1、對高壓供電的用戶,應盡量在高壓側計量。即採用高供高計方式。其計量點的選擇可以有兩種方案:
1)計量點設在用戶變電站的電源進線處,有幾路電源安裝幾套計量裝置,這種方案較適合按最大需量計收基本電費的用戶。
2)對於一個變電站內有多台主變的用戶,也可在每台主變的高壓側安裝一套計量裝置,這種方案較適合於按變壓器容量計收基本電費的用戶。
2、對10kV公用配電網供電,容量在315kVA及以下的或35kV供電,容量在500kVA及以下的,可在低壓側計量,即採用高供低計的方式。
3、低壓用戶和居民用戶的計量點應設置在進戶線附近的適當位置。
4、變電所(站)的計量點應設置在所有輸入電能線路的入口處和所有輸出電能線路的出口處,以滿足准確計量輸入的全部電能和輸出的全部電能。在變電所(站)內部用電的線路或變壓器上也應設置汁量點,以便准確計算內部用電量,以此為計算母線電量不平衡度、變壓器損耗電能和輸電線路損耗電能提供准確數據。
5、發電廠每一台發電機發出的電量、每一條線路送給電網的供電量和電廠內的自用電量均應設置相應的計量點,為電廠的經營管理和成本核算創造必要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