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交部為什麼現在回應印度事實
拖時間,老套路了,內地什麼東西實時了,新疆死了三十萬,大家都沒看見啊
⑵ 中印對峙,印度越界多少人
2017 年 6 月 16 日,中方在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6 月 18 日,印度邊防部隊 270 餘人攜帶武器,連同 2 台推土機,在多卡拉山口越過錫金段邊界線 100 多米,進入中國境內阻撓中方的修路活動,引發局勢緊張。
印度邊防部隊越界人數最多時達到 400 餘人,連同 2 台推土機和 3 頂帳篷,越界縱深達到 180 多米。截至 7 月底,印度邊防部隊仍有 40多人和 1 台推土機在中國領土上非法滯留。
中國外交部的這份聲明讓印度很是著急。「印軍人數沒少」,印度「政府消息人士」2日晚通過新德里電視台、《每日新聞和分析報》等印媒對中方文件中提及的印度邊防人員人數問題做出「澄清」,該人士宣稱,印方仍有350至400人在現場。
關於中印對峙的人數問題,印度《商業標准報》同一天則援引印度軍方人士的話說,中方士兵人數從高峰時期的300人降至現在的40人。印軍從對峙高峰時期的400人降至150人。不過印度陸軍的一個3000人的整編旅,依舊在印方靠近錫金的地段待命。
中國外交部8月9日發出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7日,印軍仍有53人和一台推土機非法滯留在中國領土上。(部隊沒越境啊)
【印度撤軍!】中國外交部:8月28日下午14時30分許,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現場人員對此進行了確認。中方將繼續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
⑶ 上合組織為什麼讓印度加入
此次中國在印度加入上合問題上鬆了口,一個重要的考慮或許就是向俄羅斯及印度表明,中國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一種雙贏模式,不尋求霸權,不尋求在該地區獲得一家獨大的影響力。在藉此打消俄、印——主要是俄羅斯——的疑慮後,進而利用上合這一平台,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落實,使上合的經濟輪子轉起來。現在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俄羅斯和印度是否會對此產生積極回應,這是未來進一步觀察的重點。
⑷ 中國與印度的關系
中印關系(Sino-Indianrelations),現代意義上指位於東亞中華民國及其繼任者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位於南亞印度共和國之間的關系,二國都是發展中國家、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國和相鄰國家,其關系伴隨著沖突與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印度成為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1954年兩國總理實現互訪,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由於二國近2000公里的漫長邊界和總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里領土糾紛,最終導致1962年的邊境戰爭,之後關系冷淡;接著就是中、蘇對抗和印、蘇結盟。1976年二國恢復互派大使,雙邊關系逐步改善和發展。
(4)中國外交部訪問印度擴展閱讀
印中貿易自2000年以後才獲得較快增長。雙邊貿易額從1991年僅有的2.65億美元,上升至2001年的35.96億美元。
2005年4月,溫家寶總理訪問印度期間,二國簽署<全面經貿合作五年規劃>,制定雙邊貿易額到2008年達到200億美元或更高的目標,到2006年雙邊貿易達到248.6億美元,提前實現預期目標。
印度成為中國第15大貿易夥伴(按照經濟體排序),中國對印度出口145.8億美元,主要出口機電產品、化工產品、紡織品、塑料及橡膠、陶瓷及玻璃製品等;
自印度進口102.8億美元,主要進口鐵礦砂、鉻礦石、寶石及貴金屬、植物油、紡織品等。由於各種因素的限制,目前雙方投資規模較小,僅限於部分領域,印在華投資256個項目實際投資1.72億美元,中國對印投資(非金融類)僅為1700萬美元。
中印貿易增長迅速。2007年雙邊貿易額386.5億美元,同比增長55.5%。目前,中國是印度第二大貿易夥伴,印度是中國第十大貿易夥伴。
中國對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機電產品、化工產品、紡織品、塑料及橡膠、陶瓷及玻璃製品等。中國自印度主要進口商品有鐵礦砂、鉻礦石、寶石及貴金屬、植物油、紡織品等。
⑸ 外國怎麼看1965年中國給印度的最後通牒
外國怎麼看1965年中國給印度的最後通牒:
1、 1965年第二次克什米爾戰爭期間,印軍越過旁遮普邦的印巴國際邊界線,兵臨拉合爾城下,打算攔腰截斷巴基斯坦軍隊。
2、 9月6月巴基斯坦處境變得極其危險起來,這種情形事關中國切身利益,因此中國不能置巴基斯坦於不顧。
3、 除了外交上施壓外,中國對出兵援助巴基斯坦方案進行了慎重而充分的研究,毛澤東批准了軍事方案,並建議在與巴基斯坦接界最近之處出兵為最佳地點。
4、 這個出兵突破口就是:中錫(金)邊界。准備在此地區對印度實施打擊,以支援巴基斯坦戰局。
5、 有了軍事斗爭准備,並不等於要向印度開戰,我們以最後通牒方式給了印度選擇機會。
最後通牒:
1、 1965年9月17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表了一份最後通牒(照會方式),向全世界傳遞了極其明確的信息,震懾當時自恃有蘇聯撐腰的印度方面。
⑹ 中印對峙印度為了顯示大國身份會死硬到底嗎
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界進入中國洞朗並強力中斷中國修路工作已近2個月,因印方遲遲不肯撤兵,雙方軍隊仍在對峙。
關於中印洞朗對峙的最新情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8月9日在答復海外網時表示,據中方掌握,截至8月7日,印軍仍有53人和1台推土機非法滯留在中國領土上。中方要強調的是,印方必須將全部越界人員和裝備撤回邊界線印度一側,無論印軍還有多少人非法越界並滯留在中國境內,其性質都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侵犯。
把印度打回去!讓他們看看中國人的厲害!
⑺ 中國主動提出為印度控制疫情提供必要支持和幫助的意願,你支持中國做法嗎
4月22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表示:“新冠疫情是全人類的敵人,國際社會應當團結一心對抗這一威脅,中方注意到印度國內正經歷新一輪疫情暴發,中方願為印度控制疫情提供必要幫助。”
如果國內疫情十萬火急,政府選擇從美國印度等與我們有矛盾的國家進口醫療物資,即便加錢出高價,我都完全贊同的,因為人命比天大。我同時也會理解對方沒有落井下石的善意。印度現在每天報告的死亡人數有2000多。我們的“老朋友”《紐約時報》質疑真實死亡人數是報告的2-5倍。如果取上限5倍計,那麼印度每天死亡1萬人,相當於印度自然死亡率的1/3。考慮到疫情還會進一步惡化,持續沖擊和擊穿醫療資源。如果印度政府無法有效補充醫療資源,接下來的日死亡人數據怕是有翻倍的潛力,讓我著實替印度人民感到悲哀。
⑻ 最近中國與印度之間有沒有什麼事發生
還是藏南問題, 以下是引用
環球網記者仲偉東報道,印度國防部長不顧中國在邊界問題上一貫立場,近日前往「阿魯納恰爾邦(即我藏南地區)」出席慶祝所謂「建邦活動」。在中方25日就此事表態之後,印度外長和防長相繼作出回應。法新社2月27日報道評論稱,印度防長赴藏南一事在中印之間引發新一輪「口水仗」。2月2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回答有關印度國防部長日前出席「阿魯納恰爾邦」活動的提問時表示,中方對中印邊界問題包括東段爭議區的立場是一貫的和明確的。我們主張通過平等友好協商,尋求公平合理、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在最終解決前,印方應與中方一道,共同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不應在爭議地區採取任何使問題復雜化的舉動。
據印度新德里電視台消息,印度防長A?K?安東尼27日回應稱,他對中方的表態感到「驚訝」和「不快」。安東尼還聲稱:「視察我們國家的領土是我的權利和責任。我有幸訪問阿魯納恰爾邦,同時很高興看到阿魯納恰爾邦一切進展順利。」
此外,印度外長克里希納26日也宣稱「阿魯納恰爾邦」是印度的「重要部分」,並表示「印度不能容忍中國對印度領土事務進行外部干涉」。克里希納還稱要認真對待中國的言論,並將在適當的論壇上提出中印領土糾紛問題。
⑼ 印度突擊檢查vivo等中企,中方是如何回應此事的
今天是7月11日,根據最新報道顯示,印度突擊檢查了VIVO等在印度非常有名的手機企業,對於這種充滿了敵意的檢查,我們的外交部也及時進行了回應,那麼中方是如何回應此事的呢?
希望印度方面能夠公正公開的調查。
⑽ 中國外交部就是否恢復向印度提供雅魯藏布江水文資料答記者問
回復就是:長期以來中方克服各種困難與印方開展跨境河流水文報汛等合作。由於去年遭遇洪水損毀需進行復建,以及進行升級改造等技術原因,中方境內的有關水文站目前暫不具備搜集有關水文數據的條件。是否會重新提供水文數據,取決於上述工作進展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