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路歌手葡萄的詳細資料!
葡桃(梁棟)--(中國饒舌第一人)
1999-2004 留學於紐西蘭,期間創作了全世界華人留學生中反響和爭議最大的作品《留學垃圾》
2004年初回國後不久便創作了饒舌精品《大連站》,憑此首作品成功奠定了葡桃在中國說唱圈中不可撼動的地位,之後在一年內以又相繼推出了《前方有霧》《鴻溝》《讓死讓活》《愚樂圈》《日本你聽著》,深受歌迷喜愛,其中《日本你聽著》更在全民引起強烈反響。
期間參演了中國第一部網路電影《老鼠愛大米》之後又參加了華娛衛視大型文藝演出、TOM全國巡演、遼寧衛視訪談節目及搜狐訪談等一系列活動,受到廣泛好評。
2005年4月憑借《愚樂圈》獲得第5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網路歌曲獎。
2005年簽約北京明星動力傳播文化有限公司10月發行了首張專輯《UN-HIPHOP》,其中收錄了所有創作及Flash。
葡桃以其犀利的筆鋒、無情的批判,玩世不恭又憤世嫉俗被歌迷譽為「歌壇李敖」。
中國饒舌第一人葡桃網上排名急上升
早期留學紐西蘭,集作詞、作曲、演唱、表演於一身的中國說唱第一人:大連男孩葡桃,在中國網路樂壇有著不可小覷的地位。
經常上網的人們,在各大搜索網站如網路搜索上輸入「葡桃」兩個字後,「唰」地一下就會跳出一萬多頁有關葡桃的網頁來。這在國內是除了前段時間紅的發紫的網路歌星香香、楊臣剛外鮮有人能比的了。近日有網友將葡桃新近創作的一首新歌〈〈日本你聽著〉〉上傳到網上,由於大量網友自覺轉發,短短幾天時間內累積點擊屢攀新高。在TOM和閃客帝國各大網站留言近日更創歷史最高記錄。
大多數人還是從網上知道、了解葡桃的。那時他剛從海外留學歸來,一直酷愛音樂的葡桃將自己創作演唱的幾首歌曲〈〈愚樂圈〉〉〈〈大連站〉〉〈〈留學垃圾〉〉放到TOM玩樂吧供網友欣賞,沒想到一下就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一開始完全是出於愛好,平時就喜歡觀察思考一些社會現象,久了就產生了動筆寫歌的創作沖動。葡桃的年齡雖然不大,卻有著相當的閱歷,加之勤於思考,因而他所創作的每一首歌都不乏思想性,又不顯得蒼白。做到了知性與感性的完美統一,所以打動人。
有著兩年多海外留學背景的葡桃在演唱風格上與國內流行樂壇有著明顯的差異。他將RAP(說唱)手法融入到演唱中來,受到廣大歌迷觀眾的大力追捧。由於節奏感強,演唱速度快,加上每首歌的歌詞動輒千餘字,葡桃笑稱恐怕很少有人能完整的將他任何一首歌從頭到尾學唱下來。看來中國說唱第一人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Ⅱ 夏天怎麼種植葡萄
夏天種植葡萄是有一定的風險的,這個季節正是他的根系脆弱的時候。所以,需要更加的專業跟呵護。方法如下:
第一步,選擇葡萄品種,由於你的具體位置我不知道,沒法給你具體的品種名字,這個工作必須由你自己完成。選擇抗病的,適宜棚架栽培的,適合當地條件的。你可以在當地找果木苗圃,或者是農業技術管理部門。向他們打聽具體的情況。
第二步,選擇合適的苗木,在你心中有了幾個合適的品種備選之後,這一步你必須精挑細選好苗木。這一步比較關鍵,因為不太好找,別人也不願意割愛。
你必須選擇三年以上而且是單枝或雙枝修剪的生長健壯的葡萄。根據你院子的面積定好棵樹。
第三步,如果前兩步你比較順利,現在可以建棚架了,根據你自己的喜好,可以用木樁,也可以用16的鋼筋做成棚架。骨架間距80厘米左右.這個就是葡萄的間距。
第四步,今年你可以在棚架上面布置一些人工的遮陽布或者網,加一些點綴。
第五步,等到十一月中旬,你可以把你的葡萄搬家到你的院子里了。具體的方法,葡萄的原主人會熱情的告訴你的。我要提醒你的是根系盡量多留,而且底肥、底水管飽。封凍前把枝幹放倒埋土。
第六步,等到春暖,就可以吃上自己種植的葡萄啦!
Ⅲ 葡萄有什麼營養價值
每100克葡萄的營養成分
能量43千卡蛋白質0.5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10.3克葉酸9.9微克膳食纖維0.4克維生素A8微克胡蘿卜素50微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黃素0.02毫克煙酸0.2毫克維生素C25毫克維生素E0.7毫克鈣5毫克磷13毫克鉀104毫克鈉1.3毫克鎂8毫克鐵0.4毫克鋅0.18毫克硒0.2微克銅0.09毫克錳0.06毫克.
1. 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能很快的被人體吸收。當人體出現低血糖時,若及時飲用葡萄汁,可很快使症狀緩解;
2. 法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並且能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對預防心腦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3. 葡萄中含的類黃酮是一種強力抗氧化劑,可抗衰老,並可清除體內自由基;
4. 葡萄中含有一種抗癌微量元素,可以防止健康細胞癌變,阻止癌細胞擴散。葡萄汁可以幫助器官植手術患者減少排異反應,促進早日康復。
1. 腎炎、高血壓、水腫患者,兒童、孕婦、貧血患者,神經衰弱、過度疲勞、體倦乏力、未老先衰者,肺虛咳嗽、盜汗者,風濕性關節炎、四肢筋骨疼痛者,癌症患者尤其適合食用;
2. 糖尿病患者,便秘者不宜多吃;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多食則令人泄瀉。
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腎經;
有補氣血、益肝腎、生津液、強筋骨、止咳除煩、補益氣血、通利小便的功效;
主治氣血虛弱、肺虛咳嗽、心悸盜汗、風濕痹痛、淋症、浮腫等症,也可用於脾虛氣弱、氣短乏力、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的輔助治療。
Ⅳ 葡萄的功效與作用,吃葡萄有什麼好處
葡萄對人體以如下功效與作用以及好處如下:
1、助消化。葡萄中含有果酸,而果酸可以幫助人消化體內積儲的食物,緩解腸道壓力。
2、抗衰老。現代人都開始注重保養,通過營養補充來達到抗衰老的目的,而很多人會選擇補充葡萄籽來達到抗衰老的目的。而葡萄籽就是從葡萄中提煉出來的精華,因此食用葡萄也可以達到一定的抗衰老功效。
3、抗癌。葡萄中恰好就含有大量白藜蘆醇。白藜蘆醇可抑制脂質過氧化、調節抗氧化相關酶活性等機制,發揮抗癌作用。
4、補氣血。氣血是先天之本,對人們的健康起著至關重要作用。在葡萄中含有豐富的鐵元素,在被人體攝取後很容易吸收,所以多吃點葡萄能有效固血養生,對於需要補血的人群是養血理氣的佳品。
5、健脾養胃。在葡萄中含有豐富酒石酸,這是也一種助消化的物質,因而對於腸胃功能弱的人群,適量吃點葡萄能有效減輕腸胃消化的負擔,起到健脾養胃功效。
6、助睡眠。在葡萄中含有一種重要的助眠物質,褪黑素,已經在多方權威醫學證實對人體睡眠有幫助作用,因為隨著年紀的衰老,體內的褪黑素含量也會降低,所以老年人經常會產生失眠等症狀,在國外很多國家已經作為一種營養補充物質。因此,對於飽受失眠困擾的人,便可以吃點葡萄來助眠。
7、抗氧化。葡萄中含有花青素,不僅可以抗衰老,同時還可以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
8、養肝護腎。葡萄可促進消化,容易吸收,保肝護肝,強壯腎臟。
9、美容養顏。葡萄果肉中的維生素B3以及豐富的礦物質可以深層滋潤、抗衰老和促進肌膚細胞新生,促進角質脫落,使肌膚更加白皙有彈性。
Ⅳ 電視劇第九個寡婦中葡萄扮演者是誰
《第九個寡婦》,葉璇 飾 王葡萄
葉璇(Michelle Ye),2月14日出生於浙江杭州,強視傳媒董事、浙江東陽博海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橫店影視產業協會副會長、出品人、製片人、演員、編劇、主持人。
Ⅵ 葡萄是什麼時候傳到中國的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公元前後的幾個世紀,在亞洲、北非、歐洲曾先後存在過漢代中國、安息、貴霜、薩珊朝波斯、笈多朝印度和羅馬等強大國家。當時有一條橫貫中亞、聯系歐亞兩洲的交通大道。它對這些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因為大量的中國絲和絲織品由此道西運,所以這條交通大道在19世紀被歐洲學者稱為「絲綢之路」。後來,這一名稱被普遍接受。絲綢之路所經之地,有白雪皚皚的崇山峻嶺,有一望無垠的大漠荒磧和鹽鹼沼澤。在生產力和交通工具尚不發達的條件下,古代各國勞動人民、商旅、使者和僧侶等冒流沙、風暴冰雪襲擊的危險,披荊斬棘開通商路,對於加強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作出了重大貢獻。 絲綢之路與中西交通 公元前4世紀,希臘人克特西阿斯就稱中國為「塞勒斯」(Seres),意即絲國。這說明我國的絲織品早就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也說明絲綢之路早有開端。但有史記載的大規模的交往卻始於漢代張騫通西域。公元前138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月氏,中遭匈奴扣留,至公元前126年方歸。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再派張騫西去聯絡伊犁河流域的烏孫,同時分派副使赴大宛(今費爾干納盆地)和康居(約在今巴爾喀什湖與鹹海間)、大月氏(阿姆河中上游)、大夏(巴克特里亞)、安息(帕提亞)、身毒(天竺)各國。司馬遷《史記·大宛傳》稱他的兩次出使為「鑿空」,其意是他第一次走通了前人未曾開通的道路。 從公元前2世紀以後,在我國西漢時期,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絲綢之路已有南北兩道。南道,從我國玉門和陽關(今敦煌西),經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帶)沿南山(今阿爾金山、昆侖山)以北循著河流西行,在莎車(今新疆莎車縣)以西越蔥嶺,至大月氏、安息。在大月氏有多條岔道:向北越媯水(阿姆河),與康居、奄蔡(約在今鹹海至裏海間)道通;向南和印度相通;向西南與罽賓(今克什米爾一帶)、烏弋山離(赫拉特)至條支(喀拉塞涅)之路通;向西則至木鹿、赫卡銅皮洛斯、愛克巴坦那、泰西封直抵敘利亞的安條克,渡海到達希臘、羅馬,或南下經大馬士革、推羅進入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北道,自車師前王庭(今新疆吐魯蕃西)沿北山(今天山)以南,循塔里木河西行,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市),西逾蔥嶺,出大宛、康居、奄蔡,經裏海、黑海以北草原與歐洲相通。張騫第一次出使,從匈奴脫身,經大宛、康居、大月氏而至大夏,所走的就是北道,返回時,「並(傍)南山」,所走的是南道。此南北兩道都在天山以南。 此外,漢代還有第三條未具體記載的天山以北的西行商道。這條通道就是取天山以北准噶爾盆地至烏孫、大宛的道路。張騫第二次出使,從內地直至烏孫,走的就是天山以北的通道。他從烏孫分派副使去大宛、康居、月氏、大夏。東漢時班超經營西域,於公元97年派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到達安息西界(條支)的波斯灣,准備渡海,遭安息船人勸阻,未能實現。這是漢代中國使者在絲綢之路上所達到的最西點。 公元3世紀以前,天山以南兩道,以南道較為繁榮。公元3世紀至5世紀,兩晉南北朝時期,以天山以北的通道最為昌盛。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漢代還有一條通往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自出發地徐聞(今廣東徐聞)、合浦(今廣西合浦),船行約五個月,至都元國(今越南峴港);又船行四個月,至邑盧沒國(今泰國叻丕);又船行約二十餘日至諶離國(今緬甸丹那沙林);再步行十餘日,至夫甘都盧國(今緬甸卑謬附近);又船行兩個多月,至黃支國(今印度康契普納姆),黃支之南有已程不國(今斯里蘭卡),「漢之譯使自此還矣」。已程不國是西漢時中國航海家所達到的最遠點。《漢書·地理志》所記載的這條路的回程,已不再經陸路,大概是繞過馬六甲海峽,總的航程時間延長。中國絲綢進入印度,先轉運到巴利柴格(今布羅奇港)和巴巴里肯(今卡拉奇附近)。從這兩個港口向北與中亞陸上絲綢之路相通;向西經阿拉伯海、波斯灣、幼發拉底河與敘利亞、巴勒斯坦商路相通,再經地中海航運至羅馬。從印度還可以繞過阿拉伯半島,經紅海進入埃及亞歷山大里亞港,再經地中海到羅馬。這條海上絲綢之路,當陸上絲綢之路受阻時,就更顯出其重要性。 絲綢之路與中西貿易 絲綢之路是一條橫貫亞歐的商業要道,也是一條東西各國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大路,而以溝通當時國際貿易最為突出。《後漢書·西域傳》說:「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反映出使者往來不斷,商販不絕於旅的情景。 絲綢之路的商品,以中國絲綢為主要商品。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繅絲、織綢的國家。殷周之世,勞動人民已織出華美的暗花綢和多彩的刺綉。後又發明羅紗和織錦。漢代製造絲綢技術大為提高,長沙馬王堆漢墓中所保存的精美的絲織品證明了這一點。中國絲綢外銷,大約從戰國時期已經開始。公元前4世紀,希臘人稱中國為絲國,說明亞洲商人已將絲綢運往歐洲。自西漢至南北朝,中國絲綢大量運往西方。漢代為了保證經濟上的交流,還採取了政治上的必要措施,遣使、設驛以保持商路暢通。 我國的絲綢在古代的中亞、西亞以至非洲、歐洲都被視為珍品。漢通西域以後,中亞及西亞各地時行衣著絲綢。安息、塞琉古和托勒密的王侯後妃更是如此。各地廟宇也大量使用絲綢裝飾。羅馬帝國時期的歐洲,中國絲綢用途很廣。在西羅馬的中心羅馬城和東羅馬的中心君士坦丁堡,從皇帝、元老院元老以至權貴之家,都以能穿上中國絲綢為榮。基督教會的法衣、祭服、掛幕、祭壇裝飾概用絲綢。國家官吏穿著特殊形式的絲袍,世俗富人普遍穿著一般絲袍。公元3世紀的一位羅馬作家說:絲國人製造寶貴的花綢,它的色彩像野花一樣美,它的質料像蛛絲一樣纖細。 中國除出口大量絲綢之外,還輸出鐵器、鎳、貴重金屬、銅器、漆器、杏桃和甘蔗等到中亞、西亞直到羅馬。中國從中亞以西輸入毛織品、玻璃、寶石、瑪瑙、香料和化妝品,特別重要的是從大宛輸入汗血馬、天馬;中亞各國的葡萄、苜蓿、蠶豆、石榴、番紅花、芝麻、胡蘿卜和黃瓜等植物,都傳到中國。從西域和伊朗傳入中國的,還有箜篌、琵琶、篳篥等樂器及繪畫、雕刻、圖案設計等技藝。安息和羅馬的毛織品、玻璃也源源東來。由大宛西行的通商使者每年達十餘次,他們去粟特、大夏、印度和安息,甚至更向西進。 中國絲綢和各國商品的暢銷以及由此而來的巨額利潤,引起中亞、西亞、北非和南歐地區各國為控制商路,壟斷貿易而展開長期斗爭。中亞扼絲綢之路的要沖,中亞地區的主要居間商是粟特人。粟特以馬拉坎達(今撒馬爾罕)為首府,在中國史籍中亦稱康居。他們一向以經營國際貿易著稱於世,在中轉商業中獲利優厚。但是,粟特國小力弱,還不能控制和壟斷絲綢之路。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後,直到大夏、安息獨立前,絲綢之路掌握在塞琉古王朝手中。這筆壟斷收益,在塞琉古的財政上、經濟上都占重要地位。安息獨立後,控制了中亞和西亞,壟斷了絲綢之路的中轉貿易。此時,塞琉古局促一隅,失去國際貿易霸權。安息從過境貿易和出口貿易中獲利豐厚,據《後漢書·西域傳》記載,獲利達十倍之多。安息滅亡後,薩珊朝波斯控制了絲綢之路的國際貿易,不準粟特商人轉運絲綢過境,阻止羅馬商人販賣絲綢,企圖獨占專利,但是,東方商品仍然流向羅馬。羅馬人每年從印度、中國和西亞等地輸入大宗貨物。這些商品在羅馬出售的價格比它在印度的價格貴100倍。絲價竟值重量相等的黃金。這說明當時國際貿易的商人可從中獲得暴利。 絲綢之路與中外友好 絲綢之路開通之後,中國與中亞、西亞和南歐各地各民族友好往來綿亘不絕,日益密切。 公元前2世紀,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至公元前126年),訪問過大宛、康居、大月氏,回國後向漢武帝報告了西域各國的情況。公元前121年、前119年,霍去病、衛青兩次大敗匈奴,控制了河西走廊,迫使匈奴遠走漠北。此時,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至公元前115年),率300人使團到烏孫,又從烏孫分派副使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等國訪問。漢使到安息,安息國王派大將率2萬騎兵到東部邊境迎接。漢使回國時,安息還贈送大鳥卵(鴕鳥卵)、黎軒眩人(羅馬雜技藝人)給漢武帝。其他國家也都派遣使節往來而相互交流;中外友好關系隨著使節、商旅和人民往來而肇始展開。 公元前1世紀末,大月氏人把印度佛教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據記載,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經」(《魏略·西戎傳》)。漢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王遣使來中國獻獅子、符拔(《後漢書·西域傳》)。漢和帝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安息王滿屈派使臣來中國,贈送獅子和條支大鳥(安息雀)。公元148年,安息高僧安清(字世高)來中國傳布佛教。公元148年至171年,他在洛陽翻譯佛經,先後譯出佛經35部41卷。他不但對佛教文化的傳播,而且對我國翻譯文學的發展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後使節和民間來往更加密切。從南北朝到唐代,伊朗的祆教、摩尼教、基督教(景教)也先後傳入中國。公元105年,蔡倫改進造紙術,大約四五十年之後,粟特商人即將中國製造的襤褸紙運往中亞。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西域蒙奇(馬其頓)、兜勒(色雷斯)遣使內附」(《後漢書·和帝紀》),是有史記載的中國與歐洲直接交往之始。東漢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羅馬皇帝遣使來中國獻象牙等禮品,三國時代孫權黃武五年(公元226年)羅馬商人入建業見孫權等活動均載於史冊。這些更直接增進了中國與歐洲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和經濟文化交流。
Ⅶ 葡萄的營養與功效
葡萄有補肝腎、強筋骨、補氣血、滋陰潤燥、生津止咳、除煩、利尿通淋等作用。
葡萄是夏秋季節經常食用的一種水果。葡萄性平味甘微澀,歸脾肺腎經。它具有補肝腎、強筋骨、補氣血、滋陰潤燥、生津止咳、除煩、利尿通淋的作用
第一、葡萄含有豐富的糖類、礦物質、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多種具有生理功能的物質。它能夠快速給機體補充電解質,具有緩解疲勞、抗癌、抗衰老的作用。
第二、葡萄具有比阿司匹林更強的抗力能力,它能夠有效地阻止血栓的形成,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第三、對於夏秋季節的一些燥咳還有小便不利,也可以使用葡萄進行滋陰、潤燥、止咳、利尿、通淋。
Ⅷ 葡萄可以做成什麼樣的食品
葡萄是很多人愛吃的水果之一,葡萄酸酸甜甜的能提高食慾,促進消化,市場價格不貴,而且葡萄種類很多,大多數都容易成活,他的用途也很多,可以做成各種糕點,可以榨成葡萄汁,也可以做成果凍甜品。葡萄含有多種維生素,氨基酸,水分充足,甜味適度。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葡萄品種大全。
一、葡萄品種大全
1.適應性最強的品種是颶風葡萄。颶風葡萄的抗病和抗寒能力都非常強,是我國種植面積比較大的一個品種。巨峰葡萄的果實是紫黑色的,又大又亮,像一顆顆紫黑色的寶石,看起來很好吃,實際上也是酸甜可口,果肉很脆。
2.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青葡萄是維多利亞葡萄。這種葡萄果實也很大,是從國外引進來的,味道也酸甜可口,果實是圓柱形的。
3.黑提。這是小編認為最好吃的葡萄品種。這個品種是大家經常吃的吧,大部分的黑皮味道都是甜的,而且水分充足,很受人們的喜歡。它的果皮是藍黑色的,只要培養的環境不是太差陽光水分充足它都能長得很好。黑提的市場很大。
二、葡萄可以做成什麼食物
1.葡萄可以曬干成葡萄乾。葡萄乾的價格更貴,而且很多人也喜歡吃。但是製作葡萄乾之前要把葡萄洗干凈,以免吃到灰塵泥土。剛摘下來的葡萄也要及時放入冰箱中,葡萄很容易就壞掉了。
2.葡萄罐頭雖然很少見,但是他也不是不可以做出來,只是這個過程會很麻煩,因為葡萄裡面有很多葡萄籽需要挑出來。葡萄還可以被當做裝飾品,放在生日蛋糕上面做點綴。
葡萄很受人們的歡迎,而且吃葡萄的時候可以剝皮也可以不剝皮,只要洗干凈就行了,用來招待客人再好不過了。葡萄富含維生素和各種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多吃水果對身體好。如果要減肥就盡量不要吃葡萄了,葡萄的含糖量比較高。尤其是葡萄乾,更是葡萄的精華。
聲明:該作品系網友上傳發布。九州醉餐飲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如若內容有誤或侵權請通過反饋通道提交信息,我們將按照規定及時處理。【反饋】
Ⅸ 網上傳的葡萄上有介殼蟲是不是真的
網上傳葡萄上有介殼蟲是謠言。葡萄在生長後期都是要套葡萄袋的,套袋之前都要經過一次消毒殺菌。所以葡萄上面是不可以能有介殼蟲的。
Ⅹ 吃葡萄有什麼好處
第一:阻止血栓形成
其實經常的吃葡萄對於我們來說是有一定的好處的,因為在研究的時候發現,經常的食用葡萄可以很好的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水平的作用。還能夠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所以經常服用能夠有效的預防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可能。並且相比於阿司匹林組織血栓形成的能力,葡萄更上一層樓。
4、有助康復。葡萄中含有一種抗癌微量元素(白藜蘆醇),可以防止健康細胞癌變,阻止癌細胞擴散。葡萄汁可以幫助器官植手術患者減少排異反應,促進早日康復。
5、健脾和胃。有助於消化,適當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
6、緩解疲勞。對神經衰弱、疲勞過度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