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迎接外賓及迎賓的准備和接待
(一)對前來訪問、洽談業務、參加會議的外國、外地客人,應首先了解對方到達的車次、航班,安排與客人身份、職務相當的人員前去迎接。若因某種原因,相應身份的主人不能前往,前去迎接的主人應向客人作出禮貌的解釋。
(二)主人到車站、機場去迎接客人,應提前到達,恭候客人的到來,決不能遲到讓客人久等。客人看到有人來迎接,內心必定感到非常高興,若迎接來遲,必定會給客人心裡留下陰影,事後無論怎樣解釋,都無法消除這種失職和不守信 譽的印象。
(三)接到客人後,應首先問候「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到我們這個美麗的城市」、「歡迎您來到我們公司」等等。然後向對方作自我介紹,如果有名 片,可送予對方。
注意送名片的禮儀:
1、當你與長者、尊者交換名片時,雙手遞上,身體可微微前傾,說一句「請多關照」。你想得到對方名片時,可以用請求的口吻說:「如果您方便的話, 能否留張名片給我?」
2、作為接名片的人,雙手接過名片後,應仔細地看一遍,千萬不要看也不 看就放入口袋,也不要順手往桌上扔。
(四)迎接客人應提前為客人准備好交通工具,不要等到客人到了才匆匆忙 忙准備交通工具,那樣會因讓客人久等而誤事。
(五)主人應提前為客人准備好住宿,幫客人辦理好一切手續並將客人領進房間,同時向客人介紹住處的服務、設施,將活動的計劃、日程安排交給客人,並把准備好的地圖或旅遊圖、名勝古跡等介紹材料送給客人。
(六)將客人送到住地後,主人不要立即離去,應陪客人稍作停留,熱情交談,談話內容要讓客人感到滿意,比如客人參與活動的背景材料、當地風土人情、有特點的自然景觀、特產、物價等。考慮到客人一路旅途勞累,主人不宜久留,讓客人早些休息。分手時將下次聯系的時間、地點、方式等告訴客人。
二、接待禮儀
接待客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客人要找的負責人不在時,要明確告訴對方負責人到何處去了,以及何時回本單位。請客人留下電話、地址,明確是由客人再次來單位,還是我方負 責人到對方單位去。
(二)客人到來時,我方負責人由於種種原因不能馬上接見,要向客人說明等待理由與等待時間,若客人願意等待,應該向客人提供飲料、雜志,如果可能, 應該時常為客人換飲料。
(三)接待人員帶領客人到達目的地,應該有正確的引導方法和引導姿勢。
1、在走廊的引導方法。接待人員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調,讓客人走 在內側。
2、在樓梯的引導方法。當引導客人上樓時,應該讓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員走在後面,若是下樓時,應該由接待人員走在前面,客人在後面,上下樓梯時, 接待人員應該注意客人的安全。
3、在電梯的引導方法。引導客人乘坐電梯時,接待人員先進入電梯,等客人進入後關閉電梯門,到達時,接待人員按「開」的鈕,讓客人先走出電梯。
4、客廳里的引導方法。當客人走入客廳,接待人員用手指示,請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後,才能行點頭禮後離開。如客人錯坐下座,應請客人改坐上座 (一般靠近門的一方為下座)。
(四)誠心誠意的奉茶。我國人民習慣以茶水招待客人,在招待尊貴客人時,茶具要特別講究,倒茶有許多規矩,遞茶也有許多講究。
三、乘車禮儀
(一)小轎車。
1、小轎車的座位,如有司機駕駛時,以後排右側為首位,左側次之,中間
座位再次之,前坐右側殿後,前排中間為末席。
2、如果由主人親自駕駛,以駕駛座右側為首位,後排右側次之,左側再次之,而後排中間座為末席,前排中間座則不宜再安排客人。
3、主人夫婦駕車時,則主人夫婦坐前座,客人夫婦坐後座,男士要服務於自己的夫人,宜開車門讓夫人先上車,然後自己再上車。
4、如果主人夫婦搭載友人夫婦的車,則應邀友人坐前座,友人之婦坐後座, 或讓友人夫婦都坐前座。
5、主人親自駕車,坐客只有一人,應坐在主人旁邊。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車後,在後面坐的客人應改坐前座,此項禮節最易疏忽。
6、女士登車不要一隻先踏入車內,也不要爬進車里。需先站在座位邊上,把身體降低,讓臀部坐到位子上,再將雙腿一起收進車里,雙膝一定保持合並的 姿勢。
(二)吉普車
吉普車無論是主人駕駛還是司機駕駛,都應以前排右坐為尊,後排右側次之,後排左側為末席。上車時,後排位低者先上車,前排尊者後上。下車時前排客人 先下,後排客人再下車。
(三)旅行車
我們在接待團體客人時,多採用旅行車接送客人。旅行車以司機座後第一排 即前排為尊,後排依次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側往左側遞減。
商務外事接待常識
一:接待准備
外事接待單位為圓滿完成接待任務,一般需要專門接待小組,全面負責一切接待事宜。
接待工作首先應了解來訪者的基本情況,弄清代表團的國別、名稱、成員名單、來訪目的等內容。如需要根據客人要求預定賓館或返程機票,還應索取來賓護照的復印(傳真)件。掌握了以上情況後,再制定一份周密的(中外文)書面接待活動日程安排(表),包括迎送、會見、會談、簽字儀式、宴
請、參觀游覽、交通工具、餐寢時間、陪同人員等詳細內容。日程安排應盡量事先征詢來賓意見,還要考慮來賓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日程安排印製妥當後,要讓來賓抵達後及時人手一份。
二:迎送
要依據來訪者的身份,確定迎送規格。根據國際慣例,主要迎送人通常同來賓的身份相當。出面迎送,組織好迎送儀式、場地布置、獻花、照相、拍電視、組織群眾場面等內容,比如飛機(車、船)抵離時間、獻花人員的挑選和鮮花花束(花環)的准備、介紹賓主相見的方式、車輛順序的編排、座次的安排、國旗的懸掛等等,都要逐項落實。
迎賓時,外賓下飛機(車、船)後,禮賓人員應主動將迎賓人員姓名、職務一一介紹給來賓,迎賓人員隨即與來賓握手錶示歡迎。如遇外賓主動與我方人員擁抱時,我可做相應表示,不要退卻或勉強擁抱。如需獻花,應安排在迎賓的主要領導人與客人握手之後進行。所獻鮮花忌用菊花、杜鵑花、石竹花或黃色花朵。
乘車時,應先請客人從右側上車,陪同主人再從左側上車。待外賓與陪同人員全部上車後,再驅車去賓館。途中,陪同人員應擇機將有利於對外宣傳宜昌的事物,如沿途所見的歡迎標語、人文景觀等向外賓介紹。
重要外賓和大型團體來訪,應安排專人、專車提取行李並及時送到客人房間。外賓抵達住處後,不宜馬上安排活動,應稍事休息,給對方留下更衣時間。
三:會見
凡身份高的人土會見身份低的、或主人會見客人,稱為接見或召見。反之,凡身份低的人士會見身份高的,或是客人會見主人,稱為拜會或拜見。接見和拜會後的回訪稱為回拜。
接見一方的安排人,應主動將會見時間、地點、主方出席人、其它具體安排及有關注意事項通知對方。如有合影,還要事先編好合影圖,一般主人居中,按禮賓順序,主人右手為上,主客雙方間隔排列,兩端均由主方人員把邊。
會見前,主人應在門口迎候客人,可以在大樓正門迎候,也可以在會客廳迎候。如果主人不到樓門口迎候,則應由工作人員在大樓門口迎接,引入會客廳。會見結束,主人應送客人至車前或在門口握別,目送客人離去。
領導人之間的會見,除陪見人和必要的譯員、記錄員外,其他工作人員安排就緒後均應退出。談話過程中,旁人不要隨意進出。
安排賓主座次時,主賓坐在主人的右邊,譯員、記錄員安排坐在主人和主賓的後面。其他外賓按禮賓順序在主賓一側就座,主方陪見人在主人一側就座,座位不夠可在後排加座。
四:會談
會談是指雙方就某些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其它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會談內容較為正式,且政治性或專業性較強。
會談首先要組成專門班子,確定主談人。我方主談人的職位要與對方主談人相同或相近。會談人數大體雙方相等。其次是准備會談提綱,如需在會談結束時雙方簽署《會談紀要》或《協議書》,應事先草擬好文本。
會談由主談人主持,其他人員未經主談人許可,不得隨便發表意見。如有不同看法,可寫條子遞給主談人,供主談人參考。如主談人請大家做補充發言,其他人可按主談人的談話口徑做適當補充,但不能提出與主談人意見相反的看法。
會談通常用長方形、橢圓形或圓形桌子,賓主按各人名牌所示相對而坐以正門為准,主人占背面一側,外賓面向正門。主談人座位居中。
五:簽字儀式
參加簽字儀式的,基本上是雙方參加會談的全體人員。雙方為了對簽訂的協議表示重視,往往由更高的領導人出席簽字儀式。
一般在簽字廳設置一張長方桌作為簽字桌,桌面覆蓋深色台呢,桌後並列置放兩把椅子,供雙方簽字人使用,主左客右。座前擺放各自保存的文本,上端分別放置簽字文具,中間擺一旗架,懸掛簽字雙方的國旗。
雙方參加簽字儀式的人員進入簽字廳,簽字人入座,助簽人分別站在簽字人外側,其他人員分主客各一方按身份順序排立於各自的簽字人座位之後。簽字時,由助簽人協助翻揭文本,指明簽字處,本方保存的文本上簽畢後,由助簽人互相傳遞文本,再在對方保存的文本上簽字,簽妥後由雙方簽字人交換文本,相互握手。有時備有香檳酒,簽字後,共同舉杯慶賀
你還要制定一個接待日程表,要標明每個時段干什麼[從早到晚],活動內容,車輛安排,誰負責,越詳細越好。
2. 接待外賓應注意的方面
1、確定好來訪時間和交通工具,做好接待工作:當確定外賓將要來訪的時候一定要提前聯系外賓,確定外賓的航班和起飛時間,這樣就可以從容的安排相關人員前往機場迎接或者做好校內接待工作。
2、安排一位英文好的工作人員全程陪同:對於很多外語並不好的人來說,與外賓交流就顯得比較困難了。因此為了來訪期間的工作能夠迅速有效的開展,最好安排一位英文較好的工作人員全程陪同,作為外賓在華的零時翻譯協調好外賓的一切事項。
(2)重要外賓來華訪問擴展閱讀:
歡送外賓注意事項:
1、歡送來訪客戶:歡送是整個接待過程最後服務,要認真對待,給客戶留下難忘的美好印象,核實客戶離去所乘航班或車次抵達時間,地點有無變化以及飛機(火車)停靠的情況。
2、按照接待方針和接待方案:設計和實施歡送禮儀,為了表示隆重,參加接待服務的人員在客戶住地列隊歡送,歡送人員目送客戶所乘飛機,火車啟動後再返回。
3、掃尾工作:主要包括清理房間,接待費用結算和資料匯總歸檔等。
4、總結經驗:每次接待任務完成後,要及時認真進行總結。肯定成績找出差距,對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通過進行總結經驗教訓,深化對接待工作規律的認識,促進接待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3. 外賓來參觀需要注意什麼禮儀
一、迎的禮儀
從總體上,迎接來賓的禮儀大體上分為兩個主要部分。其一,是迎賓前的禮儀准備。其二,是迎賓時的禮儀操作。迎接外國來賓這 的禮儀准備,大致包括以下五個具體方面。
第一,需要確定邀請規格。在正式對外方發出邀請之前,必須首先明確邀請的規格。它的確定,按慣例,主要要兼顧來賓的具體身份與來訪的主要目的。在一般情況下,發出正式邀請時,要講究規格對等。其基本含意是:在正式向外國來賓發出邀請時,我方出面進行邀請的人士的職務、地位、身份、應當 大體上與被 邀請者的職務、地位、身份相仿。我方出面進行邀請的人士職務、地位、身份既不必較被邀請者為高,但也不應低於被邀請者。例如,邀請外國政府首腦來華進行訪問,一般應由我國國務院總理正式向對方發出邀請。邀請外國部長級官員來華進行訪問,則須由我國國務院對口 部的部長出面向對方發出邀請。
第二,需要排定禮賓序列。又稱禮賓次序,它所指的是,在同時接待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單位的外國團體或個人之時,必須按照國際慣例和本國的常規做法,來排定其尊卑先後的具體順序,並且據此給予對方以相應的禮遇。目前,我國在排列禮賓序列時一般採用下列做法。一是依照來賓的具體地位的高低來排列其次序。在正式的政務、商務、科技、學術、軍事交往中均可採用此種方法。若外國來賓系組團前來,則應按照團長的具體地位來排列其先後次序。二是依照來賓所在國家或地區的名稱的拉丁字母的先後來排列其次序。在舉行大型的國際會議或體育比賽時,通常可以採用此種排列方法。三是依照來賓抵達現場的具體時間的早晚來排列其先後次序。當各國大使同時參加派駐國的某項活動時,一般採用此方式。四是依照來賓告知東道主自己決定到訪的具體時間的先後來排列其次序。在舉辦較大規模的國際性的招商會、展示會、博覽會時大都可以採用這一排列方法。五是不排列。所謂不排列,其實也是一種特殊的排列方法。當上述幾種方法難以應用時,便可採用這種排列方法。在禮賓實踐中,上述五種方法可以交叉採用。但是,不論採用何種排列方法,均 事先向外國來賓進行通報。
第三,必須慎重懸掛國旗。為了維護本國的國家尊嚴,任何主權國家均不允許在本國國境這內隨意懸掛或擺放外國國旗。除國際法的有關規定之外,我國目前僅允許下列五種場合懸掛或擺放外國國旗。其一,是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正式到訪。其二,是外國貴賓訪問期間我國舉行重要的禮儀活動。其三,是國際會議在我國舉行。其四,是重大 的國際活動在我國舉行。 其五,為在我國進行的國際經濟的重要項目而舉行 的慶典或儀式。 在我國境內懸掛外國國旗,是我國給予對方 的一項禮遇。依照國際慣例,我國規定:在中國境內懸掛外國國旗時, 必須同時升掛中國國旗。在同時懸掛時,其高度要相等,其面積要大致相似,以示彼此平等。懸掛或擺放中、外國旗的常規是:如並排升掛 兩國國旗,應以國旗自身向為准,以右為上,以左為下。例如,我國舉行 國宴時,一般將外國國旗懸掛在右側,而將我國國旗懸掛在左側。並排升掛三面或三面以上國旗時,依然講究以右為上。應當按照序列,自右而左,依次升掛。通常,東道 國國旗往往居於末尾,即左側。不過在舉行 國際會議時,按慣例並無賓主之分,因此東道國國旗不必居後。應當強調的是,因為國旗象徵著國家,因此在涉外交往中升掛國旗,絕不容許將任何一方的國旗弄錯或掛錯。此外,按慣例不允許使用污損的國旗,不準倒掛國旗,不準在牆壁上交叉懸掛或豎掛國旗。
第四,需要擬定接待計劃。在接待外國來賓這前,應當認真草擬一份周詳的接待計劃,以便使接待工作減少周折,可以更好地按部就班地進行。在擬定之前,要充分了解來訪者有無特殊的要求。本互助互利、交往對等的原則,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之下,應當盡可能地滿足來訪者一切正當合理的要求,並將其列入接待計劃之中。在一般情況下,一份外事接待活動的計劃,就是指南和行動綱領。這體上包括膳宿安排、交通工具、會見會談,參觀訪問,文娛活動,異地瀏覽,新聞報道、記者招待會、安全保衛、突發事件、禮品准備、人員配備、經費預算等基本內容。正式的接待計劃一擬定,應盡快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批准。此後,應立即報送與接待工作有關的外事、公安、安全、新聞、接待等具體工作部門。在必要時,還須告之我駐外機構。與此同時,亦應將我方接待計劃主要內容通報給外方,並聽取建議、意見或要求。
第五, 需要掌握人員狀況。詳而 論之,接待方必須盡可能地對其中主要人物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對於對方的姓名、性別、年齡、婚否、籍貫、民族、宗教信仰、政治傾向、所屬黨派、職務級別、學歷學問、業務能力、專長愛好、主要禁忌等。若來訪者以前曾經來華進行過訪問,則最好對當時我方的接待規格、接待方案進行必要的借鑒。另一方面,則應當對我方負責接待工作的人員進行精心的選擇。在准備接待工作時,必須確定專門負責此事的工作人員。如有必要,還須組成專門的接待班子,專司此事,專負其責。在挑選接待人員時,尤其是那些直接面對外國來訪者的迎送人員、翻譯人員、陪同人員、安全保衛人員以及司機時,要優中選優,切勿濫竽充數。除了儀表堂堂、身體健康、政治可靠、業務上乘之外,還應將反應敏捷、善於交際、責任心強列入用人的基本條件之。
接待人員一經確定後,要進行專門的業務培訓,並要對其進行必要的外事紀律和國際禮俗等方面的教育。迎接外國來賓之時的禮儀操作,通常會涉及到以下三個主要方面。
其一,是舉行歡迎儀式。
其二,是舉辦專門宴會。
其三,是認真話別送行。
二、見的禮儀
在涉外交往中,不論是在正式場合還是在非正式場合同外國友人相見,都應遵守一定的見面禮儀。根據常規,在涉外交往中所應遵守的見面禮儀,主要涉及介紹、行禮、互換名片以及座次的排列等四個方面的內容。以下,將分別對其重要的環節進行較為詳盡的說明。
首先,是有關見面時介紹的禮節。
在涉外交往中,當交往雙方不相識時,有必要通過介紹,使其彼此相識。所謂介紹,指的是通過一定的方式使交往雙方相互結識,並且各自對對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常,介紹又可分為自我介紹與介紹他人等兩種情況。
自我介紹,一般指的是主動向他人介紹自己,可是應他人的請求而對自己的情況進行一定程度的介紹。它的特點,主要是單向性和不對稱性。
在涉外交往中進行自我介紹,通常需要重視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是要注意進行自我介紹的具體時間。它又包括兩層含意。一是進行自我介紹時,首先要在具體時間上於已於人彼此方便,這樣才會發揮正常,並且易於為對方所傾聽。二是進行自我介紹時,一定要把握好所用時間的長度。最好寧短勿長,將一次自我介紹的時間限定在一分鍾甚至是半分鍾以內。其二,是要注意進行自我介紹的主要內容。在不同的場合,所作的自我介紹在內容上理當有一定的差別。在涉外活動中自我介紹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應酬型的自我介紹,其內容僅包括本人姓名這一項內容。它多用於應付泛泛之交,另一種則是公務型的自我介紹,其內容包括本人的姓名、工作單位、所在部門、具體職務等四項內容構成。因公進行涉外交往時,只宜採用這一類型的自我介紹。
介紹他人,通常指的是由某人為彼此素不相識的雙方相互介紹、引見。主要特點是雙向性和對稱性。在涉外交往中介紹他人時,一般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是要注意介紹者的身份。在正式交往之中,對介紹者的身份有著一定的講究。在外事訪問中,介紹者一般應為東道主一方的禮賓人員。在社交活動里,介紹者通常應當是女主人。在多方參與的正式活動中,可由各方負責人將已方人員一一介紹給其他各方人士。
第二,是要尊重被介紹者的意願。介紹者在有意為他人相互引見時,最好先徵求一下被介紹者雙方 的個意願。如里貿然行事,會好心辦壞事。
第三,是要遵守介紹時的先後次序。正規的做法,是要先介紹身份較低的一方,然後再介紹身份較高的一方。即先介紹主人,後介紹客人;先介紹職務低者,後介紹職務高者;先介紹男士、後介紹女士;先介紹晚輩、後介紹長輩;先介紹個人,後介紹集體。在接待外國來訪者時,若賓主雙方皆不止一個,則為其雙方進行介紹時,要先介紹主人一方,扣介紹來賓一方。不過在介紹各方人士時,通常應當由尊而卑,按照其職務的高低,依次而行。
第四,是要重視介紹時的表達方式。在介紹雙方時的主要內容應基本對稱,大體相似。切勿只介紹一方而忘記另一方;或者在介紹一方時不厭其詳,而在人介紹另一方時則過分簡單。
其次,是有關見面時行禮的方式。在交往應酬之中,與外國人相見時,尤其是與之發生正面接觸應酬時,往往要向對方行禮致意。根據目前的涉外活動實踐,中國人在對外交往中與外國友人互行見面禮節時,特別要注意問候的進行與禮節的選擇等問題。問候,又稱問好、問安或打招呼。它是拽以語言或動作向他人詢問安好,進行致意,是向對方表示關切或友好的一種常規方式。
向外賓進行問候時,有三點注意事項。
一是要慎選問候的具體內容。由於國情的不同,中國人過去常用的一些問候內容諸如:「吃過飯沒有」、「身體怎麼樣」、「正在忙什麼」等,在涉外交往中並不適用。一般而言,在問候外國人時,可問候對方「你好」,或者說「很高興認識你」,「見到你很高興」。具體問候對方「早安」、「午安」、「晚安」,也是可以的。
二是要注意問候的先後次序。在交往雙方相見時,通常應由身份較低的一方首先向身份較高的一方。若同時需要問候許多人時,要以由尊而卑或者由近而遠,依次而行。當他人率先問候自己時,應立即予以回應。
三是要重視問候的態度表現。在交際場合與他人相見時,一定要主動而熱情地問候對方。要真正作到這一點至少要注意以下三條:
第一,一定要面含真誠的微笑。
第二,一定要神態大方地正視對方的雙眼。
第三,一定要發出清晰而爽朗的聲音。
在涉外交往中,選擇何種具體的見面禮節,頗有講究。對中國人而言,既可以沿用自己的習慣做法,也可以比照交往對象的特殊做法,對其加以模仿。當前,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採用的見面禮節,主要有握手禮、拱手禮、舉手禮、脫帽禮、注目禮、起身禮等。其中尤以握手禮適用於涉外交往活動。
握手需要關注以下三點。
第一,要專心致志。在一般情況下握手時應當面含笑意,起身站立,用右手與對方右手完全相握後,上下晃動兩三下,用力不重不輕,時間大約要三至五秒鍾。最重要的是握手時務必要正視對方的雙眼,並與對方稍事寒暄。
第二,要留意次序。基本規則是:應由握手雙方之中身份為尊的一方首先伸出手來。即職務高者與職務低者握手時,應由職務高者首先伸手;女士與男士握手時,應由女士首先伸手;長輩與晚輩握手時,應由長輩首先伸手。當來賓抵達時,應由主人首先伸手;而當來賓告辭時,應由來賓首先伸手。
第三,要迴避禁忌。一是不要戴著手套握手,二是不要戴著墨鏡握手,三是不要用左手握手,四是盡量不要用雙手與初次相識的異性握手,五是不要在多人握手時交叉握手。
再次,是互換名片時注意的事項。在涉外交往時,與外國人互換名片,通常在下述幾個方面必須嚴格地遵守禮儀規范。
其一,是參加涉外交往時,應隨身必備名片。按照慣例,在外事活動中,一般不宜主動向外國友人索取名片。然而,當對方主動提議互換名片,率先將名片遞送過來,或是我方有必要進行較為周詳的自我介紹、在拜訪外人員需要經由他人代為通報時,都需要使用自己的名片。因此參加涉外活動前,即應將本人的名片裝入專用的名片包,或是放在上衣口袋之中,以供隨時取用。
其二,是遞送本人名片時,應當彬彬有禮。需要將本人名片遞交給外國友人時,應當起身站立,走向對方,面含笑意,以右手或雙手捧著或拿著正面面對對方的的名片,以齊胸的高度,不緊不慢地遞送過去。與此同時嘴裡應當說明:「請多關照」,「請多指教」或是「希望今後保持聯絡」。同時向多人遞送本人名片時,可由尊而卑或近而遠,依次而行。其三,是接受他人名片時,應當畢恭畢敬。當他人主動將名片遞給自己時,一定要表現出自己的恭敬、重視之意。首先要起身站立,迎上前去,中稱「謝謝」。然後,務必要用右手或 雙手並用將對方 的名片鄭重其事地接過來,捧到面前,仔細默念一遍。最後,應 對方 的名片收藏於自己的名片包或是上衣口袋內,並隨之遞上自己的名片。其四,是參與國際交往時,當熟知名片的特殊用途。在國際交往中私人名片還可以發揮下列幾種特殊作用。第一,可以之代替私人書信。第二,可以之代為引薦他人。第三,可以代替送禮時專用的禮單 。第四,可以之在拜訪時代為通報或代替留言。 第五,可以之向親朋好友通知本人的有關變動..................................具體自己去看看,但這只是個參考。
4. 邀請外賓來華訪問,如果只在國內停留幾天,可以只申請L簽證么
這種要申請F簽,辦L簽是違法的。F簽肯定是最安全保險的,否則萬一出點什麼事,外國人不但以後入中國境可能出現拒簽,貴公司也可能會負連帶責任。
如果你們發邀請函就可以直接申請F簽了。
5. 涉外禮儀包括哪些方面
涉外禮儀,是涉外交際禮儀的簡稱。即,中國人在對外交際中,用以維護自身形象、對外交往對象表示尊敬與友好的約定俗成的習慣做法。
個人形象: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包括儀容儀表,言談舉止,服裝等。
不卑不亢:(要意識到自己代表自己的國家、民族、所在單位,言行應從容得體,堂堂正正。不應表現得畏懼自卑,低三下四,也不應表現得狂傲自大,目中無人)。
求同存異:(各國禮儀習俗存在著差異,重要的是了解,而不是評判是非,鑒定優劣,握手禮通行各國)。
入鄉隨俗:(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對象,首先就必須尊重對方所獨有的風俗習慣。當自己身為東道主時,通常講究「主隨客便」;而當自己充當客人時,則又講究「客隨主便」)。
信守約定:(認真嚴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諾,說話務必算數,許諾一定兌現,約會必須要如約而至。在一切有關時間方面的正式約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
熱情適度;內外有別(不僅待人要熱情友好,更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熱情友好的具體分寸。否則就會事與願違,過猶不及,會使人厭煩或懷疑你別有用心。要分清內外,注意保密)。
謙虛適當:(一方面反對一味地抬高自己,但也絕對沒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貶低)。
日常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於受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
涉外禮儀
素而形成,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諧關系為目的的各種符合交往要求的行為准則和規范的總和。簡言之,日常禮儀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和准則。日常禮儀如下: 衣的禮儀:①要了解並遵守著裝的正確方法:
穿西裝時,要注意的問題有:在穿西裝之前,務必要將位於上衣左袖袖口之上的商標、純羊毛標志等等,先和行拆除,它們並非與西裝的檔次、身價有關。在一般情況下,坐著的進候,可將西裝上衣衣扣解開;站起來之後,尤其是需要面對他人之時,則應當將西裝上衣的衣扣繫上。西裝上衣的衣扣有一定的系法:雙排扣西裝上衣的衣扣,應當全部繫上。單排兩粒扣西裝上衣的衣扣,應當只繫上邊的那粒衣扣。單排三粒扣西裝上衣的衣扣,則應當繫上的兩粒衣扣,或都單系中間的那粒衣扣。穿西裝背心時,最下邊的那粒衣扣,一般可以不系。穿西裝時,最好不要內穿。萬一非穿不可時,則只允許穿一件單色薄型的"V"領羊毛衫。不要在西裝裡面穿開領的、花哨的羊毛衫,特別是不要一下子同時穿上了多件羊毛衫。
穿長袖襯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有:下擺在正式場合一一要束在褲腰或裙腰之內。袖管不僅不可以挽起來,而且袖扣還一定要繫上。不穿西裝上衣,或是穿上衣未打領帶時,領扣則通常可以不系。
打領帶時,其位置大致是在七粒扣襯衫向上有處自上而下數的第四、第五粒衣扣之間。
②是要了解並遵守著裝的搭配技巧:
在國外,對於男士在正式場合的著裝,有必須遵守「三色原則」的要求。所謂「三色原則」,是指全身上下的衣著,應當保持在三種色彩之內。對於女士在正式場合的著裝的評價,人們往往關注於一個細節,即她是否了解不應該使自己的襪口暴露在外。不僅在站立之時襪口外露不合適,就是在行走或就座時襪口外露也不合適。穿裙裝的女士,最好穿連褲襪或長筒襪。
食的禮儀:以來賓的身份涉外宴請時,需要注意的主要問題,大致上包括宴請的類型、付
涉外禮儀
費的法、點菜的規矩、用餐的餐序、就餐的舉止、進餐的技巧等。 宴請的類型: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宴會:它是一種最正式、最隆重的宴請,可在早、中、晚舉行,並以晚宴檔次最高。舉辦宴會時,要提前發出請柬,屆時,不僅賓主要發表講話,樂隊要演奏音樂,就連餐具、酒水、菜餚道數、餐廳陳設、用餐者的裝束、侍者的儀態等,都要詳盡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宴會分為國宴、正式宴會、便宴、家宴等四種具體形式。
招待會:一種常為表示隆重或正式歡迎的社交集會。
工作餐:工作時的便餐。
付費的方法: 付費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種。
A.是不必付費。
B.是定額付費。
C.是各自付費。需要付小費時,應注意兩條。
其一,是應該付多少。
其二,是應該如何付給。
第三,點菜規矩。
其一,是告訴對方,自己完全「客隨主便」。
其二,恭敬不如從命,但是,只點一道即可。
用餐的餐序:
需要大家掌握的正規的餐序主要有:一是西餐正餐的常規菜序。一頓正規的西上正餐,大體上應當依次包括開胃菜、湯、海鮮、主菜、甜品、水果、紅茶或咖啡等等幾道菜式。二是西餐便餐的常規菜序。一頓正規的西餐便餐,大體上應當依次包括頭盆(開胃菜)、湯、主菜和甜品等幾道菜式。三是西式自助餐的常規菜序。享用自助餐時,其正規的用餐順序,依次應當為:冷盤、湯、熱菜、點心、甜品和水果。四是酒水與菜餚的常規搭配方式。在國外,西式宴會上的主角是酒水。五是就餐的舉止。舉止文明、禮貌、規范。
就餐舉止十忌:其一,是在用餐時口中或體內發出巨大的聲響。其二,是在用餐時整理自己的衣飾,或是化妝、補妝。其三,是在用餐期間吸煙。其四,是再三勸說別人飲酒,甚至起身向別人灌酒。其五,是用自己的餐具為別人夾菜、舀湯或選取其他食物。其六,是亂挑、翻揀菜餚或其他食物。其七,是用餐具對著別人指指點點,或者把餐具相互敲打,搞得鏗鏘作響。其八,是直接以手取用不宜用手取用的菜餚或其他食物。其九,是豪無遮掩地當眾剔牙。其十,是隨口亂吐嘴裡的不宜下咽之物。
迎賓儀式是指接待方為了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和重視,在迎賓地點舉行的一種約定俗成的
涉外禮儀
儀式,也稱歡迎儀式。迎賓禮儀是指在迎賓過程中形成和遵循的禮儀規范。
迎賓前的禮儀准備:(一)確定邀請規格。向外賓發出正式邀請時,要講究雙方規格對等。(二)排定禮賓次序。接待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單位的外賓,必須按照國際慣例和本國的常規做法,排定先後順序。一般採取以下做法:一是依照來賓的地位高低排列。二是依照來賓所在國家或地區名稱的英文字母順序排列。三是依照來賓抵達的先後順序排列。四是不排列。(三)必須慎重懸掛國旗。為維護本國的國家尊嚴,任何主權國家均不允許在本國國境之內隨意懸掛或擺放外國國旗。除國際法規定外,我國目前允許五種場合懸掛或擺放外國國旗。其一、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正式到訪;其二、外國貴賓訪問期間我國舉行重要的禮儀活動;其三、國際會議在我國舉行;其四、重大的國際活動在我國舉行;其五、為在我國進行的國際經濟重要項目而舉行的慶典或儀式。懸掛或擺放中、外國旗的常規是:如並排升掛兩面國旗,應以國旗自身面向為准,一般將外國國旗懸掛在右側,我國國旗懸掛在左側。並排升掛三面以上國旗時,應按禮賓序列,自右而左,依次升掛。通常,東道國國旗居於末尾。但舉行國際會議時,東道國國旗不必居後。我國規定,在中國境內懸掛外國國旗時,必須同時升掛中國國旗,其高度要相等,面積要大致相似,以示彼此相互平等。國旗象徵著國家,在涉外交往中升掛國旗時,絕不容許將任何一方的國旗弄錯或掛錯。(四)擬定接待計劃。接待外賓之前,應當認真擬定一份周詳的接待計劃,以使工作減少周折,按部就班地進行。在擬定接待計劃前,要充分了解外賓有無特殊習慣、要求,本著互助互利、交往對等的原則,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滿足其正當而合理的要求,並列入接待計劃中。一份外事接待計劃,就是接待工作的指南和行動綱領。應包括膳宿安排、交通工具、會見會談、參觀訪問、文娛活動、異地游覽、新聞報道、安全保衛、突發事件、禮品准備、人員配備、經費預算等基本內容。正式的接待計劃一經擬定,應盡快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批准。此後,報、送與接待工作有關的部門並通報給外方。(五)掌握人員狀況。要作好外事接待工作就必須掌握好外方與我方有關人員的狀況。一方面,應對主要來訪者的基本情況、風俗習慣及主要禁忌盡可能地了解。若對方曾來華訪問過,最好借鑒當時我方的接待規格和接待方案。另一方面,選擇我方負責接待工作的人員,確定專門負責此事的陪同人員、翻譯、工作人員及司機。接待人員要進行專門的業務培訓,對其進行必要的外事紀律和國際禮儀等方面的教育。
迎賓時的禮儀操作:迎接外賓的禮儀操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其一、機場(車站)迎接。接待方陪同人員前往其抵達的機場、車站迎接對方,並陪同外賓前往下榻之處。重要外賓可獻花。其二、舉辦歡迎宴會。按照國際慣例,為外賓舉辦的宴會,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外賓抵達後舉行,稱歡迎宴會。另一種則在外賓離開之前舉行,稱送別宴會。我國為簡化外事禮儀,一般只安排歡迎宴會。舉辦宴會前,要提前發出請柬、准備菜單、排好座次,安排好我方出席宴會的陪同人員。宴會的具體程序主要有:宴會開始前,主人及東道主一方重要人員,在宴會廳門口列隊迎接客人。宴會開始時,應由主人先致歡迎詞,然後再請主賓致詞。宴會結束時,主賓向主人贈送禮品,主人應向客人回贈禮品。主賓告辭,主人應陪同其走出門外,與之握手道別。其他人員依次列隊在門口與客人握手話別。其三、送別外賓。陪同人員應專程陪同外賓乘車前往機場、車站,為外賓送行,與外賓一一握手道別,並預祝對方旅途愉快。
風俗禮儀是指各國或不同地區的約定俗成的習慣做法。
韓國的風俗禮儀:韓國飲食風格介於中國和日本之間,多數人用餐使用筷子。萊料以高蛋
白食物為主,輔以蔬菜。喜食湯和飯(牛肉湯、排骨湯等和在飯中)、火鍋、湯面、冷麵、生魚片、生牛肉、什錦飯等。也喜歡熱辣口味。在宴會上,韓國人習慣互相斟酒,喝交杯酒;受人勸酒時不可拒飲;不勝酒力時杯中應留點酒;對於醉酒者,他們多持寬容的態度。受人敬菜時要禮貌地推讓兩次,第三次才欣然接受。飯後被人邀歌時不可拒唱。 韓國的民族服裝是:男子穿襖、坎肩、褲、長袍,上下一色,且多用白色;女子穿襖、裙、長袍,裙子長而肥大,豐滿流暢。現代男女也常穿西式服裝,講究服飾。進屋脫鞋是他們的傳統習慣。他們也用炕,炕內用熱水管取暖。
韓國人注重禮儀:見面必互致問候,男子見面微鞠躬,互握右手或雙手,分手也鞠躬。男子不得主動與女子握手。初次見面,交換名片。韓國人多以軟飲料待客,客人必須接受主人提供的茶點。韓國人在一起聊天,都不談本國政治、經濟、妻室等話題,但喜歡詢問個人情況。他們自尊心極強,不容公開被人批評或異議。在社交場合,男女必須分開。在公開場合,得讓男土先行,各種會議發言者致辭都把「先生們」放在「女士們」之前。尊敬師長,使用敬語,不得當長者面抽煙、戴眼鏡。上門造訪習慣帶上小禮品,但不送外國煙;接物時必須用雙手,不能把禮品當場打開。在任何場合的坐姿都不能叉腿。
韓國節慶較多:農歷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節日活動類似我國春節。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傳統飲食是種果(栗子、核桃、松子等)、葯膳、五穀飯、陳茶飯等。農歷4月8日為佛誕節及頌揚女性的春香節。農歷5月5日為端午節,家家戶戶都以食青篙糕,掛菖蒲來過節。農歷8月15為中秋節,農歷9月9日為重陽節。清明掃墓,冬至吃冬至粥(摻高梁面團子的小豆粥)。除上述傳統節日外,韓國人還重視聖誕節、兒童節(5月5日)、恩山別神節(3月28日至4月1日)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有射箭、摔跤、拔河、鞦韆、跳板、風箏、圍棋、象棋等。
韓國人喜歡單數,忌諱雙數。忌用「四」(韓語音同「死」)。忌用一個手指指人。站立交談時不能背手。女子發笑時必須掩嘴。
日本人一男一女上街時,女子在右邊走;如果挽手行走,是女子挽著男子。三個人上街,中間的位置讓給受尊敬的人。
日本的風俗禮儀:日本有送禮的癖好,在送禮時往往採取這樣的作法:即送些對主人毫無用途的禮品,因為收禮的人可轉送給別人,那個人還可以再轉送給第三者。日本人對裝飾著狐圖案的東西則甚為反感。狡猾狐狸是貪婪的象徵。到日本人家作客,攜帶的菊花只能有十五片花瓣,因為只有皇室帽徽上才有十六片瓣的菊花。 日本人忌諱荷花。日本人忌諱「四」。因為日語中「四」和死同音。所以日本人醫院里沒有「四」號病房和病床。日本從四月一日到七日叫綠化周,包括街道綠化日、宅旁綠化日、學校綠化日、荒山綠化日、交通綠化日、綠化樹木保護日。日本人抽煙意是自己抽,很少主動敬你一支,因為日本人認為香煙是有害身體的。日本人一有傷風咳嗽,外出時就戴上白色的口罩。日本人用大拇指表示「老爺子」用小拇指表示「情人」。
龍蝦日本人認為龍蝦長須,彎腰象個老人,因此喜歡在元旦這天用龍蝦作為裝飾品,象徵延年益壽,長命百歲。
與商務有關的文化習俗:其一、鞠躬,在日本人之間,鞠躬仍是見面和分手時的必行之禮;在與外國人接觸時,日本人已逐漸習慣用握手代替鞠躬了。不過,你仍可能會受到90度彎腰之禮。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一般說來,點一下頭或稍微彎一彎腰並同時將手伸向對方,就可以了。日本貿易界對外國人能否規范地鞠躬似乎並不在意。其二、恭維話,日本人說恭維話的方式也與西方人不一樣。西方人會對你個人在貿易上的成就或公司的成就直接表示贊賞,而日本人卻常常兜著圈子說。比如,如果日本人想稱贊你的修養,他不會直截了當地表示,而是對你辦公室的裝飾發表些議論,即所謂「借題發揮」。其三、社交活動,即便在商務活動中,歐美人也常常邀請談判對手到家裡做客或參加雞尾酒會。但在日本,這樣的社交活動是不常見的。日本人喜歡邀請客人到飯店或餐館吃飯,然後再到酒吧喝酒。日本商人把招待客戶作為影響客戶的一個手段。日語中出現了「NOMINICATION」這一日英復合詞。「NOMI—」是日文中喝酒的意思,而「—NICATION」則來源於英文的「COMMUNICATIOU」(交際)。由此可見,日本人是很重視吃喝這類交際活動的。
6. 國事訪問正式訪問工作訪問啥區別求解
1、國事訪問指國家元首應他國元首邀請進行的訪問。接待規格非常正式,完全按外交禮儀安排。一般有紅地毯、檢閱儀仗隊、鳴禮炮21響等。在美國還有「白宮會談」與「白宮晚宴」這兩項。
2、工作訪問的規格低於國事訪問。不需要繁瑣的儀式,領導人為磋商重大問題舉行的會晤往往採用這種形式。就內容而言,與國事訪問區別不大。
3、正式訪問指一國領導人應他國領導人正式邀請,對其進行的訪問。有時稱友好訪問或正式友好訪問。
另外,還有非正式訪問。非正式訪問指訪問禮儀活動一般從簡。其中領導人以私人身份進行的訪問稱為私人訪問,由於某種原因不便公開的訪問稱為秘密訪問。工作訪問也屬非正式訪問。其與正式訪問的區別在於,正式訪問的國家禮儀象徵性更強, 非正式訪問則根據客人的願望安排活動。
7. 若有外賓來訪,從公關禮儀的角度該如何接待
在接待外賓過程中經常遇到的一些禮儀程序和不同方式的活動,如迎送、宴請、會見、會談等,我們在前面已經談到的是與接待工作直接有關的一些其他問題。
關於邀請的方式。外賓來訪,通常要由東道國先發出邀請,這既是禮節,也是一項必要的手續。邀請一般應以局面方式進行,被邀者在接到邀請函後,應及時給予答復,並據此辦理有關的手續。邀請函除表示歡迎之意外,也表明被邀請者的身份、訪問的性質以及訪問的日期和時間等內容。有時,為了表示客氣,也可請被邀者在他認為「方便的時候」來訪,或將時間留待以後「另行商定」。
有些國家對邀請外國領導人來訪,做出了某些規定。例如,我國規定,應邀來訪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訪華天數一般以5天為限,最長不超過7天。其抵京日期,應避開中方的節假日和星期天。如因航班等原因實難避開,則抵京當日中方不安排正式活動。關於接待外賓的費用,國際上比較通行的做法是,來訪者的國際旅費由來訪者自己負擔,在抵達東道國國境後的住宿交通等,由東道主招待。告別宴會或答謝宴會的費用,由來訪者自理。但費用問題也可由雙方通過協商決定。例如,對某些外賓安排自費來訪,東道主除付設宴招待的費用外,全部住宿交通費均由來訪者自行負擔。還有的國家因財力所限,對來訪代表團有人數限制,或在邀請時,即言明邀請的人數,超出部分的人員,費用自理。據俄羅斯《消息報》1995年月日1月3日報道,外國總統訪俄,俄方只負擔12~15人的費用,俄總統出訪,對方也是這么辦。隨領導人來訪的企業家、記者等的費用一般自理;專機機組人員的費用,除雙方民航有互惠協定外,一般亦應自理。
為了搞好接待,在外賓抵達以前,就應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首先,要搞清楚來訪外賓或代表團的基本情況。例如,來訪外賓的總人數,是否包括主賓和其他人員的配偶,來訪人員的職務、性別、禮賓次序等情況,這些均可請對方事先提供。重要國賓來訪,其隨訪人員中,有正式隨行人員(或代表團團員)和工作人員之分,而正式隨行人員中有的還是政府的高級官員。此外,有的國家領導人來訪,隨行的還有企業家、記者以及專機的機組人員等。這些都應在事先了解清楚,以便由有關單位做好相應的接待准備。
對於外賓的飲食愛好、宗教禁忌以及是否有其他特殊的生活習慣等也可事先向對方探詢,必要時,還可向對方索要來訪者的血型資料。擬訂來賓訪問日程前,還要向對方了解清楚抵離的日期和時間、交通工具和施行路線、對參觀訪問的具體願望等。飛機起降的具體時間,可經由民航部門密切掌握。
訪問日程一般應由東道國道國首先提出。日程草案擬訂後,可先將主要內容告知對方,以便聽取對方意見,並使對方有所准備。日程安排的好壞,對訪問的成功與順利進行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國家領導人的訪問,既要使日程安排符合禮議規格的一般要求,又要避免使人感到所有這類訪問都千篇一律。在擬訂日程草案時,除了遵循通常的禮儀程序以外,還要考慮以下一些因素:1.訪問的目的和性質;2.訪問者的願望;3.訪問者同東道國的哪些人和事有特殊的關系;4.訪問者過去是否曾經來訪過,哪些項目過去已經看過,如何使本次訪問更具特色;5.來訪者的年齡及身體狀況能適應的活動限度;6.代表團其他成員的特殊要求與安排,特別是主賓的夫人,有時可以另行排一些有意義的活動。除了以上因素以外,主方領導人的時間安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事先應當同有關 的辦 公室聯系好。
日程安排的松緊應適當。活動安排太少,讓客人有時在賓館里無所事事,會感到受冷遇;活動安排太多,又會令客人筋疲力盡。要保持日程安排適當平衡確非易事。為了讓客人在有限的時間內,多看一些東西,多接觸一些人,常常容易把日程排得太滿,沒有輕松休息的時間。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談起英國女王緊張的訪美日程時說:「她們一定希望有時間休息安靜一下。……如果任何助手敢把我的日程安排得像她們的那樣(緊張),我就要把他解僱。」
有些大型代表團來訪,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安排他們分組活動。有的次要活動,可以安排代表團其他成員參加,以減輕主賓的勞累。接待規格的高低,體現了對來訪客人的重視程度和歡迎的熱烈程度,來訪者
對於接待規格的高低也往往比較敏感。因此,對於來訪客人的接待規格要妥善掌握。
接待規格的高低常常從各方面表現出來。例如,宴會規模的大小,出席宴會的主方人員的身份;某些禮儀活動的隆重程度等,甚至有時住房和交通工具的安排,也會被人視為接待規格高低的反映。因此,對於同一級別的國賓,應保持大體上差不多的接待規格,以免給人以厚此薄彼的感覺。而對於某些在政治上或兩國關繫上有特殊需要的國賓給以「破格」的接待,則可能會收到明顯的效果。
接待規格雖然可以從多方面反映出來,但領導人的接見尤其重要。由誰接見,談得怎麼樣,都是人們所關注的熱點。有時候,東道國的主要領導人不在首都,來賓亦願特意去外地會見。所以,在擬訂接待計劃和安排活動日程時,對領導人的接見,要給予特別的重視。
各國對來訪外賓,尤其是國賓的安全,都特別重視。有些國家在重要國賓來訪時,採取特別的安全警戒措施。這是因為東道國政府有責任保證客人在其境內逗留期間的人身安全。按照國際上通常的做法,國賓來訪,自入境之時起,其安全保衛的責任,就落在東道國肩上。東道國政府應同來訪國政府配合,精心制定保護他們的計劃,包括警察護送、現場控制、近身保衛、食物品嘗、交通安全以及其他一切必要的技術和預防性措施。禮賓部門在考慮日程和活動現場的安排時,也應將安全因素考慮在內。
外賓來訪期間的生活接待十分重要。住房、坐車、生活起居,要盡量使其舒適、方便、安全,飲食應當可口。住地應當選擇在環境優美安靜的地段,以便使來賓在繁忙緊張的活動之後得到適當的歇息。國事訪問一般以住國賓館、高級飯店為多,這些地方設備好,服務周到有經驗。也有的國家為了講究禮儀規格而安排來賓住在王宮、別墅等地方。元首住地應升來訪國的國旗或元首旗。住房的分配,身邊工作人員,如秘書、譯員、近身警衛和服務人員等應住在靠近主賓的房間。對代表團中的高級官員亦應妥善安排。除非不得已的情況,單身漢亦應安排單獨房間,而不要安排單身漢兩人合住。住房可由東道主安排分配後,再徵求客人意見;也可將房間位置圖提前交給對方,請對方自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