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德里安提出的直搗莫斯科的方法,是否是異想天開
古德里安並沒有在巴巴羅薩計劃裡面提出直搗莫斯科的方案。提出這個方案的是當時德軍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契。而且,巴巴羅薩計劃里,對莫斯科在戰爭中的作用定義含混,處置方法模稜兩可,這都嚴重影響了戰爭的進程。
由於巴巴羅薩計劃是德軍統帥部制訂的對蘇作戰方案,這個方案具有戰略性質,所以它對戰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制訂巴巴羅薩計劃的時候,就莫斯科的地位,統帥部進行了爭論。希特勒要求先拿下列寧格勒和烏克蘭後再進攻莫斯科。而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契提出,只要在中央集團軍群兩翼配置強大的裝甲兵團,就可以直取莫斯科。
至於說拿下莫斯科是否可以解決蘇德戰爭,這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但是有一個情況是肯定的,那就是,德國的處境肯定要比後來的情況好得多。
蘇聯的殘餘力量會被驅逐到亞洲部分,這樣,蘇聯的實力會被嚴重削弱。即便是有遠東的基地和美國的援助,至少蘇聯的反攻會推遲幾年,這樣德國就會有更多戰爭勝利的機會。
⑵ 古德里安是否真的去蘇聯學習過
是的。
古德里安1888年6月17日生於東普魯士的一個軍人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陸軍軍
官。古德里安13歲進入軍官學校,1907年畢業後,被分配到一個輕步兵營任見習官,
而這個營的營長就是他的父親。1913年10月,他與在漢羅福省駐防時相識的瑪加麗特
哥爾尼小姐結婚。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騎兵部隊擔任指揮官和參謀。
1922年,他調到陸軍運輸處,開始確立機械化觀念。青年時代的古德里安,就具有
創造性的想像力,從不滿足於現有的戰術、技術和兵器。他經常在《軍事周刊》雜志上發表
探討當代軍事問題的文章,以至這個周刊的主編阿托克將軍經常訪問這位年青的軍官。他常
常利用戰術演習和兵棋推演的機會,發表自己關於戰車將成為地面戰場主宰的新觀念。於
是,古德里安逐漸有了名氣。1931年,他出任摩托化部隊總監部的參謀長。1934年
7月,德國組建了裝甲部隊,希特勒派古德里安為裝甲兵總監。古德里安系統地研究了第一
次世界大戰時戰術方面的經驗教訓,特別是英國人利德爾·哈特和富勒的軍事理論,逐漸萌
生了以機械化部隊為主體,各軍兵種密切協同的戰術思想,希特勒信奉的機動、攻擊、迅速
的「閃擊戰」理論,也為古德里安欣然接受。
裝甲兵總監這個職務,使古德里安得到了把自己的戰略戰術思想付諸實踐的機會。19
30年,德國的摩托化部隊只有幾輛陳舊的裝甲偵察車和幾個摩托車連。到1932年,參
加演習的摩托化分隊還在使用模型坦克。古德里安擔任裝甲兵總監後,德國裝甲兵得到了迅
速的發展。希特勒非常欣賞古德里安坦克戰的理論和實踐,他不僅在財力物力上優先滿足裝
甲兵發展的需要,而且每當演習和試驗新坦克時,他都親臨現場。當他第一次參觀古德里安
組織的坦克群進攻演習時,面對排山倒海的鋼鐵洪流,他高興得手舞足蹈:「這正是我想要
的東西!」1935年3月,希特勒徹底撕毀了凡爾賽條約,德國陸軍當年就把一個裝甲旅
擴編為三個裝甲師,每個師有561輛戰車。古德里安是其中的師長之一。
古德里安的過人之處是他的戰術遠見。他設計的作戰形式就是坦克集群的高速進攻。1
936年至1937年,他寫了一本名叫《注意——裝甲兵》的書,書中闡明了他以後在戰
爭中運用的坦克戰術。1938年,希特勒任命古德里安為機動部隊總監,統管裝甲部隊的
一切組織和訓練事項。這一年,德國又試製成功了兩種新型坦克,這兩種坦克在策二次世界
大戰中是德國裝甲部隊的基本裝備。同年,希特勒吞並奧地利時,古德里安率兩個裝甲師打
頭陣。盡管路上有些戰車因技術故障而拋錨,但還是在兩天之內前進了數百公里,創造了部
隊機動速度的新記錄。從而顯示了裝甲部隊的優越性。
1939年,古德里安任第19軍軍長。這個軍包括一個裝甲師和兩個摩托化步兵師,
在閃擊波蘭的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出色地執行了希特勒速戰速決的戰術原則,也使自
己提倡的「閃擊戰」理論獲得了驚人的成功。古德里安把他所在的「北方」集團軍群中的兩
個裝甲師和兩個輕裝甲師集中起來使用,橫沖直撞,銳不可擋,強渡了那累夫河。9月14
日,突破了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的築壘地域,17日與「南方」集團軍群的前衛裝甲部
隊在布格河畔的符沃達瓦會師。古德里安像隆美爾一樣,從來不在後方指揮,他總是乘坐裝
甲指揮車與先頭部隊一同前進,靠無線電同他的指揮機關和各師師長保持聯系。有時由於前
進速度過快,甚至進入己方的炮擊區而險遭厄運。
波蘭投降後,古德里安又轉戰西線。他所在的19軍屬倫德施泰特指揮的「A」集團軍
群。1940年5月,該軍作為在色當地區的攻擊主力,從法軍防線上打開一個缺口,5月
13日就渡過馬斯河。一天之後,古德里安坦克軍在色當以西和以南擴大了橋頭陣地,並擊
退了法軍第三裝甲師的多次反擊。當時在他看來,只有兩件事可以阻止裝甲部隊的前進,即
汽油耗盡和到達英吉利海峽。但是,德國最高統帥部包括希特勒在內都對裝甲部隊高速進攻
獲得的巨大戰果感到驚疑,為防止法軍發動翼側反擊,急令各坦克部隊停止前進。對前線情
況了如指掌的古德里安及一些前線指揮官們認為,這無異於放棄奇襲,會喪失一切初步戰
果。於是他們據理力爭,終於獲准作進一步的「強力偵察」,「擴大橋頭陣地」。古德里安
對這項命令加以靈活解釋,率領部隊沿索姆河一線神速前進。5月18日到達聖康坦,19
日強渡索姆河,20日其前衛抵達阿布維爾和英吉利海峽,接著又由阿布維爾向北推進,2
2日佔領布倫。6月初,古德里安被任命為第二集團軍司令,率領所部又取得了一連串的重
大勝利。古德里安和他的坦克兵拖著德國陸軍前進,創造了現代史上空前的勝利。
1941年6月28日,德國發動侵蘇戰爭,古德里安指揮的裝甲兵團屬中央集團軍
群,擔負了向莫斯科方向突擊的任務。戰爭初期,他們節節獲勝,10月份,曾攻到距莫斯
科幾十公里的地方。但到12月初,由於冬季的來臨、蘇軍的英勇抵抗和德軍戰略目標分散
等各種原因,進攻莫斯科之戰以失敗告終。12月6日,古德里安被撤職,編入預備役,過
了一年多閑散生活。1943年2月,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遭到慘敗之後,又重新起用古德
里安,任命他為坦克兵總監,讓其負責裝甲部隊的發展、組織和訓練。在他任職期間,德國
著名的虎式和豹式坦克投入生產並裝備部隊。
1944年7月,謀殺希特勒的事件敗露後,與此事無關的古德里安出任德國陸軍總參
謀長。但這時德軍的失敗已成定局,第三帝國大廈將傾,已是獨木難支。1945年3月
底,希特勒免去了古德里安總參謀長的職務,再次將其貶入預備役。5月10日,古德里安
被美軍俘虜。不久獲釋。
1954年,古德里安病逝。這位坦克戰專家雖然到底沒有擠進元帥的行列,但他為法
西斯德國稱雄一時所起的作用以及所負盛名,並不亞於納粹德國26位元帥中的任何人。他
的肖像至今仍掛在德國的裝甲兵軍營中。
⑶ 詳細介紹一下裝甲兵之父-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而從軍事角度來看,他們過人的軍事素質,出色的軍事指揮藝術,
對世界軍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確實值得後人研究。與那些製造屠殺的納粹德國政客們和黨衛軍首腦相比,身為正規的德國國防軍優秀將領的他們還算清白,他們雖在希特勒的戰爭中策劃指揮,德國組建了裝甲部隊卻反對納粹的屠殺和滅絕政策,更沒有參與屠殺暴行。也許正因為這點,加上他們令人驚嘆的軍事造詣,使他們贏得了敵國的尊敬和歷史學家,軍事學家的客觀評價。 古德里安的閃電戰,裝甲集群,不到一個月就滅了波蘭。一個月多就滅了法國,敦刻爾克大撤退要不是希特勒吃驚閃電戰的速度,以為有詐,不讓進攻,那33萬英法聯軍早就讓他給滅了。進攻法國時,他曾說「我沒有時間俘虜你們。放下武器從道路上滾開,免得擋路」。他是閃電戰之父。
1888年6月17日生於維斯瓦河邊的庫爾姆 1894年在阿爾薩斯州科爾馬爾入學讀書 1901—1902年卡爾斯魯厄軍校肄業 1903—1907年柏林中央軍校肄業 1907年2月28日入第十輕步兵營任見習官 1907年4—12月入梅斯戰爭學校受訓 1908年1月27日任少尉職 1909年10月1日調駐漢諾威省 1912—1913年在第三通信兵營服務 1913年—第一次大戰爆發在柏林陸軍大學服務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1914年8月2日—1915年4月任無線電台長,首先在西線戰場第五騎兵師中工作,後又調到佛蘭德戰場第四軍中服務 1914年10月升任中尉 1915年4月—1916年1月擔任第四軍的助理通信官 1915年12月升任上尉 1916年1月—8月擔任第五軍的助理通信官及在該軍各附屬單位中服務 1916年8月—1917年4月擔任第四軍的通信官 1917年4月轉任第四步兵師的參謀官 1917年5月暫代第五十二預備師的參謀長 1917年7月暫調第十預備兵團服務 1917年8月重回第四步兵師服務 1917年9月任第十四步兵團第二營營長 1917年10月在C軍區任參謀官 1918年1—2月在色當受參謀軍官訓練 1918年2月28日調陸軍參謀本部服務 1918年5月調任第三十八預備兵團軍需官 1918年10月調任德國在義大利佔領區軍事管治局行政科長 邊防軍時代 1918年11月在柏林普魯士軍政部東部邊防總局中服務 1919年1月在布里斯勞南區邊防指揮部服務 1919年3月在巴登司坦北區邊防指揮部服務 1919年5月在「鐵師」參謀處服務 1919年10月在國防軍第十旅服務 1920—1922年任第三輕步兵營第十一連連長 兩次大戰之間 1922年1—3月在慕尼黑第七摩托化運輸營實習 1922年4月1日調國防部摩托化司服務 1924年10月1日調第二師師部服務 1927年2月1日升任少校 1927年10月1日調回國防部任職於陸軍參謀本部中的運輸處 1928年10月1日兼任柏林摩托化運輸兵訓練處的戰術武官 1931年2月1日任第三摩托化運輸營的營長 1931年2月1日升任中校 1931年10月1日調回國防部任摩托化兵總監部的參謀長 1933年4月1日升任上校 1934年7月1日任裝甲兵司令部的參謀長 1935年10月15日任第二裝甲師的師長 1936年8月1日升任少將 1938年2月4日升任中將同時接任第十六軍的軍長 1938年3月10日佔領奧地利 1938年10月2日佔領蘇台德地區 1938年11月20日升任二級上將並接任機動兵總監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8月任第十九軍的司令 1939年9月波蘭戰役 1940年5—6月西線戰場之役 1940年6月1日任古德里安裝甲兵團總司令 1940年7月19日升任一級上將 1940年11月任第二裝甲兵團總司令 1941年10月任第二裝甲軍團總司令 1941年12月退為預備役 1943年3月1日任裝甲兵總監 1944年7月21日兼任陸軍參謀總長 1945年3月28日被迫去職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1952年釋放後在美國防部任高級顧問 1954年逝世
編輯本段簡評
古德里安被西方軍界譽為"德國坦克裝甲兵之父"、"閃擊英雄"。他在軍事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創造了震驚世界的戰績。古德里安出生軍官家庭,自幼酷愛軍事,13歲便進入軍校。 一次大戰期間,他任騎兵和步兵部隊的初級軍官和參謀軍官。戰後,他在邊防軍部隊短期任職後便開始創建、組織指揮裝甲兵部隊。他先後擔任德軍的戰術教官,摩托運輸營長,德軍裝甲兵司令部參謀長、第二裝甲師師長、第16軍長、第19裝甲軍長、古德里安裝甲兵團司令、第二裝甲集群司令、裝甲兵總監、陸軍總參謀長。 古德里安在二十年代初以四輪車輛模擬坦克配合空軍進行演習,並在第一輛坦克的設計到大批量生產新式坦克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古德里安的"閃擊戰"理論使他獲得了巨大的聲望。1938年3月,古德里安率領第16軍的兩個裝甲師在48小時行進600公里,到達並攻佔了維也納.1939年9月1日,古德里安率領裝甲師,個摩托化步兵師),以裝甲師為先導,向波蘭境內猛插猛打,僅用十幾天就佔領波蘭全境。1940年5月10日,古德里安率領第19裝甲軍發起了法、比、盧等國的西線戰役。從13日到15日,古德里安所在部隊即攻下了盧森堡、比利時、法國要塞色當,打通了通向英吉利海峽沿岸的道路。 6月初,古德里安率部發動了旨在殲滅法國南部約70個法國陸軍師的戰役。他只用了8天時間就打到了法國和瑞士的邊境,平均每晝夜行進速度約70公里。 古德里安一年後參與了入侵蘇聯的戰爭。他指揮第二裝甲集群運用"閃擊戰"給蘇軍以重創。後來,由於古德里安與希特勒意見不同被免職。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失利後,他出任裝甲兵總監,為德軍的庫爾斯克戰役計劃提出過重要建議。最後,在「7月20日政變」後臨危受命出任德軍陸軍參謀總長,但已是大廈將傾、無能為力。古德里安再次與希特勒發生意見分歧,而被迫離職。美蘇冷戰期間,他又受到北約的邀請出任軍事顧問。著有回憶錄《一個士兵的回憶(閃擊英雄)》。
⑷ 如果蘇德戰爭採用了古德里安的計劃,結局會變成什麼樣
蘇德戰爭是二戰歐洲戰場的轉折點,納粹德國從最初勢如破竹,到中期艱難苦戰,再到後期全面潰敗,並最終導致了覆亡的結局。關於納粹德國在這場戰爭中失敗原因的分析有很多,比如蘇聯的極寒天氣、德軍陷入兩面作戰的困境、蘇聯軍隊頑強的戰斗精神等等。但許多人往往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德軍在入侵蘇聯的戰術安排上其實就存在著問題。
事實上,德軍在蘇德戰爭中最缺乏的並非武器彈葯,而是時間不足。德軍一路勢如破竹地撲向莫斯科,可就在眼看大局已定的時候,提前降臨的嚴寒卻讓德軍迅速陷入困境。如果當時採用古德里安的戰術,至少德軍在推進速度上會大大加快。而且從蘇德戰爭初期蘇軍的表現來看,似乎他們也不太可能抵擋住裝甲兵團的狂飆突進。假如莫斯科保衛戰提前一個月打響,那麼整個戰爭的結果很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
德軍原本最擅長“閃電戰”,但卻在蘇德戰爭中自廢武功,採取傳統打法。結果讓蘇聯人贏得了喘息時機,同時也在戰火中淬煉出了一批極優秀的蘇軍指揮官。等到德軍發現自己身處困境的時候,卻已經為時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