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喬一采訪問言默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喬一采訪問言默

發布時間: 2022-12-24 14:51:40

⑴ 喬一與F君——評《我不喜歡這世界,我只喜歡你》

《醜女無敵》主題曲里有一句歌詞是:「天使做了一道算數,百分之九十的女孩都會吃愛情的苦,只剩百分之十能得到幸福,能永恆的只有零點零零五,我就是天使說的大多數……」我想現實生活中,不只女生,還有男生,都是那「大多數」吧?而《我不喜歡這世界,我只喜歡你》這部小說里的F君和喬一首先就是那百分之十。

1、且信且珍惜

喬一和F君的故事,因為太暖,常常邊被少女懷抱在胸膛暖心邊被質疑:「究竟是不是真的?」內心深處,每個人都希望它是,因為每個人都渴望愛與被愛,愛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只差一個人來喚醒。但對外界,我們都表示不信,這也是人在受傷後開啟的自我保護和防禦機制。兩者都關乎人性,在情理之中。

我現在很少看言情小說了,經歷了真實的戀愛後,我發現小說里的愛情都太理想化了:男女主角都自帶主角光環和高級人設,不論他們做什麼,作者總會讓他們愛的死去活來,其他一切「有良心」的配角都應該無條件為他們的愛情保駕護航,而阻礙他們相愛的人都該死。這樣的言情小說故事我看一個就不想再看第二個。而現實中的愛情呢?大多是激情——平淡——磨合——分手四部曲,真正做到對待愛情始終如一的,少之又少。我們常常高估了自己應對未來變幻莫測情況的能力,低估了自己善變的程度。於是我們總是在愛情里揣摩著、試探著、計算著。而《我不》這部小說里F君和喬一的故事,都是從生活里長出的,在被出版社編輯看中後,被故事主人公——女文青喬一藝術加工了下,就變成現在這樣的暖萌治癒甜了。它溫暖的字面背後,是瑣屑的日常、戀人的缺點、愛情里應有的甜蜜與痛苦——一切都真實可感,彷彿曾在我們身上發生過。

喬一在書里寫到:「 愛讓我們褪去身上青澀的稜角,穿越洶涌的人潮,用最溫柔最熾熱的愛擁抱彼此,我知道這個世界什麼都善變,可是說真的,眼前這個人,他讓我相信永遠。」信她,然後帶著智慧去看這本書,它還是經得起理性考量的。

2、每個少女都想嫁給F君

小說里的F君,就是現實里的F君,學生時代是聰明認真的高冷學霸,有著帥氣的面龐、摩羯座的小腹黑、一本正經的呆萌與高階的興趣、最重要的是,他並不會因為自己卓然於人群而輕視感情、怠慢他人,而是對待愛情專一認真、對待喬一暖心體貼。這簡直直擊萬千粉紅少女心啊!若是中學時代看他們的故事,我會覺得甚好、甚暖,然而現在的我再看,更多的是想從中破解他們愛情幸福婚姻美滿的秘密。

我發現,F君誠然優質,但他依然有很多缺點,比如:略龜毛、略大男子主義、學生時代有身為好學生的優越感、略高冷。放在現實中,這些「特點」其實都會被人看成一個學霸智商高情商低的表現,女生對這類人大概是:初看時相見恨晚,久處後往往會累。而故事裡的喬一有著怎樣的特質呢?F君曾在接受編輯采訪時說:「我不完美,你們看到的只是喬同學筆下的我,我沒她寫的那麼好。我有很多缺點,換別人估計會受不了,但她能包容我,她性格里溫柔的成分居多,在我眼裡她有很多優點:對世界關懷、對生活有幽默感、足夠豁達樂觀、堅強而善良。她內心有種很強大的力量,支撐她經歷苦難後還能心存善良,這一點非常可貴,跟我母親很像。」喬一記錄他們的愛情故事,就說他們也會吵會鬧會冷戰,F君因為太悶、愛面子拉不下臉,每次都是她忍不住低下頭主動去道歉,這樣的主動,除了有以上特質的喬一,有多少女生會做到?哪個女生不希望自己被寵著哄著,被當成小公舉捧著?畢業後的F君因為在工作上跟錯了人,成了別人的替罪羊,一時生活墜入無望、意氣消沉,曾經的男神光跌下神壇,也是喬一用強大的內心力量在支持鼓勵他,給他希望。所以喬一的愛情別人只能羨慕卻難以擁有,那是因為喬一做到了大多數女生做不到的。

我們看到的F君是出自深愛F君的喬一筆下的,所以我們很容易如喬一一般,看F君時自帶濾鏡,並憧憬著。其實細想一下,哪段成熟了的愛情是容易的呢?

虛擬的故事因為漂浮在空中,如氣泡一般,經不起揉捏,輕輕一碰就會碎,而真正的愛情故事若開花結果,它們的成長軌跡與秘密就一定有跡可尋,經得起旁人推敲,並從中收割養分。

3、於今始覺,少年情,最難得

F君確實值得被喬一那樣對待,他曾在回答編輯提問時這樣說:「選了無數個最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個,或者花很多時間和同一個人磨合,其實風險是一樣的,後者的成就感更大。」理智如F君,他看到了愛情中存在的隱患和諸多不可測性,但同時飽含著一往情深。這樣的男性品質與性情,最可貴。

當然,這段愛情並非喬一一個人在努力,因為喬一和F君是高中同桌,他們的戀愛始於高中時日久生情久處不厭的情愫。高中畢業後,F君表白,喬一因為自卑而拒,F君因被拒而覺得丟了面子,所以他們「絕交」,斷聯四年,但四年間F君從來沒有想過「換一個人來愛」,喬一倒是有過一段戀愛,但也僅僅是處了一個月就和對方做朋友了,因為喬一覺得他們之間更像哥們……所以,好的愛情需要兩個人一起努力,它更需要一種能維系兩個人的獨特的緣分,不過,這樣的緣分可遇而不可求,最難得。因為有時,能遇到一個願意和你共同為愛情努力的人,就已經很難了。

我喜歡的一位作家花神妙曾寫過這樣一段話:「在每個人的一生中,少年時期的感情都有著特別意義。『分手之後很多年,偶爾聯系,我總是忍不住問,為什麼我們不能在一起?沒任何世俗暗示,只是問問......在筆記本上潮流一遍《飛鳥集》的第四十二首:『你對我微笑不語,這句我等了幾個世紀』。45歲的馮唐,在很多文章里,一遍遍地寫三十年前的初戀,每每讀到我都會感慨:他這么一個功成名就的人,在一年年老去和愈加富貴以後,念念不忘的還是三十年前的白月光啊。少年戀人的感情,與後來的紅男綠女,錢欲、肉慾、權欲、照顧欲,都不一樣。」

書中喬一也說:「成長最遺憾的部分在於,我們總在最無知的年華遇到最好的人,卻不自知。」還好,書中喬一和F君都很幸運,他們在等待與被等待間收獲了年少時純真的愛,實屬不易。

很多人的緣分也許就差那麼一點點,愛情便香消玉殞了。多數人大概是這樣的:「少年不管,流光四濺。因循不覺韶光換。」——當我們年少時,總會覺得時光走得太慢,我們愛的太少,放佛那情那景永遠存在。殊不知,在韶光偷換間,我們錯失了最為真摯的少年情誼,方才慨嘆「至如今,始惜月滿、花滿、酒滿。」(《浪淘沙》宋祁)

4、信不信,愛不愛

中學時代我看言情小說,情感類雜志、愛情片,總是被感動的一把鼻涕一把淚,常常以為真正的愛情就應該是那樣的,大多數人對愛情的幻想應該都是源於文藝作品對愛情的包裝。然而剝開那層紙,我們才知道現實與虛擬的差距。並非我們不走運、得不到,而是文藝作品太花哨。它們無一放大了緣分、境遇、客觀條件等愛情中的外力作用,閹割了兩個人相處過程中日復一日的瑣碎與善變的內心,而後者才是在愛情中起主要作用的。

現在我依然會看言情小說、情感類雜志、愛情片,不過那是在百無聊賴消遣時。擁有理性之後,我再也不會順著寫作者的意圖去思考感情問題了,那些故事也鮮有能讓我哭的。了解了愛情的本質,並知道,既然愛情是心甘情願的事,那有什麼值得被感動被哭呢?虛擬的故事大多發端於不一般,竭斯底里非常態,天天作大死,分手那是遲早的事。

昨兒我在樓下遇到了G,她跟我說了她和她男朋友以及考研的事,我幫她分析且寬慰她。她感嘆:「為什麼看別人談戀愛總是那麼好啊?」我笑著反問她:「是啊,我看你的朋友圈天天秀恩愛,為什麼也那麼好啊?現實總是一地雞毛。」每個人的愛情都很不易,都需要好好維系。信不信愛不愛,都由你。

而對於F君和喬一以及還有許多像F君和喬一一樣的夫妻,相信他們不僅是那百分之十的少數人,而且也會是那百分之零點零零五里的人。

最後,放上這本書最讓我覺得暖的一段話,也是本書的編輯在給它做文案時放在卷首的話:

領證的前一晚我問他:「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喜歡我的?」

他答:「不記得了。」

「可是,為什麼是我呢?」

「為什麼不是你呢?」

「我很小氣,又愛吃醋。」

「我也是。」

「我怕自己不值得你喜歡。」

「我也是。」

「我沒怎麼談過戀愛,不知道愛情是什麼。」

「我也不知道。」

他溫柔地握住我的手,「但我知道,一想到能和你共度餘生,我就對餘生充滿期待。」

16歲時我們共用一個課桌,胳膊與胳膊相距不過十厘米,我的餘光里全是他。

26歲時我從清晨醒來,側頭看到陽光落在他臉上,想與他就這樣慢慢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