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抖音上傳奧斯卡獲獎短片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抖音上傳奧斯卡獲獎短片

發布時間: 2022-12-25 00:50:42

㈠ 要看就看經典!暑期必看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合輯,量多料足

漫長的暑假,孩子難免要看些動畫片,既然如此,我們就給孩子推薦經典的好片: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合輯 ,讓孩子度過一個有趣又充實的假期!

這些經典獲獎短片,時間雖短,內容卻絕不膚淺,甚至很多都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探討的深刻話題,不僅適合低齡小朋友觀看,也適合大孩子作思辨討論素材用,大人看了都很有收獲。

------關掉垃圾動畫,開啟經典之旅-------

《兔耳袋狸 Bilby》

2019奧斯卡獲獎短片

豆瓣評分:8.4

這部短片,片長8分02秒,全片沒有一句對白,卻帶給了觀眾無數感動。沙漠中隨時都可能喪命的兔耳袋狸因為一個隨手的善良舉動,改變了一生。

Bilby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縮影,平凡而弱小,每天還要面對著生活中的種種艱辛與壓力,但我們依然心存善念,依然願意全力去幫助和保護弱者,依然頑強地生活在當下,最終收獲著屬於自己的幸福。

《鷸》

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

豆瓣評分:9.3

畫面給人的感覺非常的逼真,短片中大海比真實的大海還要美,鷸羽毛隨風拂動清晰可見,動作神態擬人、可愛極了。

更讓人感動的是短短6分鍾,沒有一句台詞,卻把小鷸的成長故事講得非常完整,即便是3歲的小孩也能看懂。而萌萌噠的小鷸,僅僅憑借表情和叫聲就完美表達了它的一切情感,特別自然,渾然天成,超贊!

《熊的故事》

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

豆瓣評分:8.5

這是一個充滿懸疑味兒的溫情故事,它可以一直吸引孩子往下看。這個短片的精彩之處就在於層層懸疑設置,精妙細節暗示,引出一個溫馨又悲涼的熊先生的故事。

當熊先生逃離馬戲團後,再次打開家門時,發現家人早已不見。之後的歲月里,熊先生用布偶戲創作了一個三口之家從破裂到重逢的故事,走街串巷表演。

到底發生了什麼,熊先生能找到它的家人嗎?不劇透,自個看。

《美味盛宴》

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

豆瓣評分:8.2

奧斯卡角逐的勝利讓《美味盛宴》這部僅6分鍾的動畫短片風靡全球,也讓片中貪吃的小狗溫斯頓成為了卡通界的又一明星。

狗從剛開始只關心自己吃什麼,到後面開始關心自己的主人,並且願意為主人的幸福作出妥協,真的非常感人。一個非常溫馨的短片,狗尚且知道關心他人,又何況是我們人類呢?我想這部短片也是想告訴我們: 要學會關心身邊的人,有的時候妥協比索取更加能夠讓自己心情愉悅。

《哈布洛先生》

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

豆瓣評分:7.8

Hublot大叔生活在中規中矩的世界,有一天,他一成不變的生活突然被一隻機器狗擾亂。眼看機器小狗即將被垃圾車毀滅,幾乎從不踏出房門的Hublot決定鼓起勇氣沖出去。

機器狗來到Hublot家裡,它變得越來越大,撐破了家裡的房門……是送走機器狗還是搬到更大的地方?Hublot選擇了後者。

看完後你可以問問孩子,如果你是Hublot,你會選擇如何與機器狗共處呢?相信每個孩子會有不同的解讀!

《女巫的掃帚》

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豆瓣評分:8.1

廣袤森林裡,住著一個高挑又和善的女巫。女巫和小貓帶著各自的家當,坐上掃帚開始旅行。

空中的旅行愉快愜意,不過難免出現狀況,路上女巫先後丟了帽子、蝴蝶結和魔法棒,而偶然遇到的小狗、小鳥和青蛙都適時為女巫解決了難題。這些小傢伙只有一個願望,能坐著掃帚和女巫一起旅行......

她把大家的友情、愛心,還有勇氣放在一起,變成了一把非同尋常的魔掃帚!快快拿出你的勇氣和愛心,跳上女巫的魔掃帚,一起去飛翔!

《神奇飛書》

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

豆瓣評分:8.4

動畫片改編自同名繪本故事,故事講在一個平靜的小鎮,矗立在街區中心的小旅館,頭戴禮帽的男子正坐陽台上閱讀。

突然,晴朗的天空為滾滾烏雲遮蔽,颶風來襲,狂風大作,房屋窗欞劇烈晃動,連書上的文字也隨風飄散。人與牲畜、傢具房屋相繼被捲入空中……

不久,他們落在了一片荒蕪而又有些奇怪的地方。青年四處游盪,尋找可以憩息的場所。這時,他看到一幢美麗的房屋,裡面全部為書籍所充滿。愛書的男子欣喜過望,他投入到這書的海洋,樂而忘返……

書是除了我們之外的一個大世界,在這個世界也需要感情,也需要愛,只有全心關注,注入自己的真心真情,才能使書中世界變得豐富多彩……如果你正打算利用暑假培養小朋友的閱讀習慣,這個愛書人的故事再合適不過了!

《失物招領》

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

豆瓣評分:8.2

本片由華裔漫畫家陳志勇根據自己的同名繪本製作而成,並榮獲2010年安錫動畫影展最佳短片獎和2010年第83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喜歡收集瓶蓋的男孩,在沙灘上見到一個「大傢伙」,它拋出彩色皮球,和男孩整整玩了一個下午。直到太陽西垂,遊人散去,男孩才意識到他的朋友沒有主人。「也許是一個丟棄物吧」,他如是想著,將「大傢伙」帶走,既想弄清它到底是什麼,又想幫它找到真正的歸屬……

《咕嚕牛》

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豆瓣評分:7.3

這部短片是根據英國作家朱莉婭·唐納森以及插畫作家阿克塞爾·舍夫勒的同名原著改編。

原著《咕嚕牛》的故事幾乎在英國家喻戶曉,是英國國內公認的必讀童書經典,我們家也囤了這本書,千尋小時候就看過,很喜歡又丑又萌的咕嚕牛。

影片色調溫馨柔和,配樂也恰到好處。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它的故事靈感源自中國寓言「狐假虎威」,看後不妨與孩子一起討論差異,觸發思考力哦。

《彼得與狼》

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

豆瓣評分:8.0

《彼得與狼》是前蘇聯作曲家普羅柯菲耶夫為兒童寫的一部交響童話改編,不同的角色出場都會用不同的樂器來表現,對孩子來說,是一次完美的音樂熏陶。

在短短的半小時里,深刻體現了彼得、爺爺、鴨子、鳥、狼、胖貓、馬戲團長、大兵等不同的性格形象,故事生動活潑,又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看後家長不妨引導孩子思考:少年彼德親手放走了吃掉自己鵝朋友的灰狼,他不是應該恨這只灰狼嗎,為何會給狼自由?接下來的討論,將是你和孩子一次非常棒的頭腦風暴哦!

《跳跳羊》

第7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

第31屆動畫安妮獎

豆瓣評分:7.8

動畫中的人物形象雖然簡單,卻讓人印象深刻。比如此片中的跳跳羊和小羊,因為他們的原型都來源於生活,讓觀眾在影片人物身上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小羊當他擁有讓人羨慕的羊毛時,他驕傲地在朋友面前炫耀,而當他失後,便一蹶不振。其實我們不也如此么,面對成功和失敗之間產生的巨大心理落差,讓我們像這只小羊一樣無法適應。

而影片中的另一個人物跳跳羊,他樂觀向上,總是不停地跳啊跳啊的。但誰說他就一定沒有煩惱呢?只是,他可以在面對生活的變化時,保持一顆坦然的心,不是自怨自艾而是想辦法克服困難。

生命中有高潮,偶爾也會有低潮,當遇到不順時,改變下自己的想法,說不定會發現不一樣的精彩。對孩子很有現實啟迪意義,不管面對什麼困難,都要記得,保持樂觀的心態最重要!

《恰卜恰布》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

豆瓣評分:7.4

誰是恰卜恰布,宇宙里最讓人聞風喪膽的生物?

ALE E INN 酒吧里粉色龍正在聚光燈下高歌,樂天的小綠龍拿著拖把邊清潔邊夢想登台演唱的是自己。心不在焉的他屢屢因為傷到大歌星而被丟出門外,卻恰巧碰到警衛員通知恰卜恰布來了。

沉浸在歌舞中的龍龍們聞風而逃,只留下一片狼藉和小綠龍。正待逃命的小綠龍看到落在原地的小雞們,不忍一個人逃命,便留下來保護他們。最終讓主人公死裡逃生、由弱變強的,是他的善良。

教會孩子善良不是件容易的事,就連我們自己也缺乏說清楚善良的思路,以及堅持善良的勇氣。

這部短片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他精準地告訴孩子,善良不是一種簡單的道德感,而是出自於積極主動,想要幫助世界,改變世界的動力!

《鳥!鳥!鳥!》

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

豆瓣評分:8.7

這部曾獲得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的動畫短片,有著簡單的情節和深刻的寓意。

就算是大人看,也不會感覺乏味,記得第一次陪孩子看時,她不怎麼懂,只覺得小鳥們嘰嘰喳喳擠來擠去很好玩。

再看時,會問:「媽媽,為什麼那些小鳥要把大鳥擠下去呢?」我就趁機跟她掰掰什麼是「從眾效應」。好的動畫片就是這樣,沒有說教味兒,卻總能讓人思考點什麼。

《父與女》

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

豆瓣評分:9.2

這是一部適合爸爸暑假和孩子一起觀看的短片。或許有點傷感,卻能讓觀看的人更加珍惜現在的家庭時光。

素描般簡單的畫面,勾勒出了人類最深厚的情感。

小時候,你帶我騎單車,我們騎了好久好久,我們穿過叢叢樹蔭,來到河邊,我多高興啊,你抱我親我跟我玩,那時,我是你最幸福的女兒。

之後我慢慢長大,你卻慢慢變老,有一天你坐著船離開了,無邊無際的海,你的身影越來越遠,只剩下我一個人,站在海邊靜靜地看著,我不知道你為何要走,更不知道你什麼時候回來。

《棋逢敵手》

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

豆瓣評分:8.4

清晨的公園里,老人格里鋪開棋盤,把棋子一個個放上去,「對弈」就這樣開始了。

兩個老人一個狡猾奸詐,一個憨厚老實。一盤棋局,鐵馬金刀,煞是熱鬧。憨厚的老人很快陷入僵局,僅剩一子,老實的他竟急得心臟病發。狡猾的老人也不由的擔心起來,誰知這才是勝負的真正開端,原來狡猾也有失誤,老實也會耍滑。

你能猜到嗎,這場對弈中,誰是真正的贏家?

《超級無敵掌門狗:剃刀邊緣》

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

豆瓣評分:8.8

這個系列在英國廣受好評,系列幾部小電影承包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這部繼續沿用了人物簡單,環境簡單,情節簡單等特點,充滿了英式幽默非常適合一家老小一起看。

第一次看這個動畫短片時,一開始就愛上Wallace早晨的全自動化起床!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啊,到了起床時間,能夠一動不動,在睡夢中就被穿好衣服穿好鞋子,一睜眼直接就是早餐。

《錫鐵小兵》

第61屆奧斯卡金像獎

豆瓣評分:7.1

這是一部偉大的劃時代動畫,它的作者約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就是大白的創造者,創意源自這位皮克斯主創對自己牙牙學語的侄子的遐想。

該片榮獲1989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2003年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National Film Registry獎、1989年世界動畫盛典WAC獎、第三屆洛杉磯國際動畫節一等獎、美國電影協會藍帶獎。

為了在頂級電腦動畫大會SIGGRAPH上展示這部作品,拉塞特和他的工程師們瘋狂趕工,幾乎每天都睡在辦公桌下。

即使這樣,他們也沒能完成整部《錫鐵小兵》。在SIGGRAPH大會上,他們不得不演示了一個3分鍾的剪輯版本。但就這3分鍾的剪輯版本,也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片子播完後,全場觀眾都為之起立鼓掌!

《種樹的牧羊人》

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

豆瓣評分:9.1

《植樹的男人》是我書櫃中最為珍貴的繪本,我准備珍藏它一輩子。每當內心火焰快要被殘酷的現實澆滅時,我就會讀讀它,它能讓我的心變得平靜,帶給我莫名的力量。待千尋長大,或許這個故事也會成為她前行的燈塔。

改編動畫《種樹的牧羊人》人設略有變化,內涵未變。

經受早年喪子與喪妻痛苦的牧羊人想,如果上帝讓我活下來,我就每年種幾萬棵樹,種樹成了他有意義的工作。

正如片中所說:「It's a perfect way to be happy」,人生中有一項值得做的事情就是好的,就像阿甘的跑步,像1900的鋼琴,沒什麼原因,只是願意去做罷了。而當你找到一件事,認真地做下去,一生就會變得有意義。

《舍與得》

第46屆動畫安妮獎

豆瓣評分:8.6

這部動畫非常有東方韻味,日式住宅內,房屋正中央擺著一個失物招領箱。箱內有一隻綠色恐龍和紅色狐狸的毛線填充玩具。雖然長久被遺忘在昏暗的角落,但兩個小傢伙相擁相依,非常親密。

這一晚,小恐龍從睡夢中,發現小狐狸並不在身邊。他努力爬到箱子邊緣,見到狐狸站在蓄水池旁,向裡面扔石頭。

小恐龍向她打招呼,小狐狸回過頭來微笑回應。可就在此時,接滿水的竹筒倒落下來,剛好砸中小狐狸的尾巴。小狐狸掉入水池,危在旦夕。小恐龍奮不顧身跳下桌子,然而卻被桌子邊緣的釘子掛住,身上的毛線全被扯了下來......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這些奧斯卡獲獎動畫短片里很多都無對白,排除了之前很多爸媽對非國語版孩子聽不懂的擔心。

也再次證明,越是優秀經典的動畫,越不需要過多的點綴,哪怕一句台詞都沒有,也一樣能夠吸引孩子,打動孩子!

最後,祝所有小朋友、大朋友假期和諧,觀影快樂!

㈡ 奧斯卡獲獎最佳動畫短片 - 鳥的故事 故事簡介

這是一個美國的動畫短片,名字就是叫《KIMI!》,曾在2006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只有短短3分多鍾的時間,但是卻傳遞了很好的思想!影片作者:Dony Permedi是美國School of Visual Art學院的學生,KIWI是他的畢業作品。Kiwi 是紐西蘭的國鳥,中文名叫」幾維」,KIWI跟其他鳥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窮其一生都沒有飛翔能力。

㈢ 2020年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記錄短片是哪部影片

2020年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紀錄短片獎項的影片是由Carol Dysinger導演的短片《女孩的戰地滑板課》,於2019年4月28日在美國上映。該短篇還獲得第73屆英國電影學院「最佳英國短片獎」。

《女孩的戰地滑板課》講述了一群年輕的阿富汗女孩在喀布爾學習讀書寫字,以及滑板的故事。影片為了盡量展現孩子們內心真實的想法,避免孩子們面對長輩過於嚴肅,拍攝出來的效果更加真實,導演Carol 並沒有直接和孩子們交流,而是派自己的學生和一位製片人朋友去和孩子溝通,而他們也都是本地人。

事實上,除了導演,攝影和製片三人,Carol 的團隊全都來自阿富汗。

(3)抖音上傳奧斯卡獲獎短片擴展閱讀: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

最佳紀錄長片:《美國工廠》

最佳紀錄短片:《女孩的戰地滑板課》

最佳影片:《寄生蟲》

最佳導演:《寄生蟲》奉俊昊

最佳女主角:芮妮·齊薇格《朱迪》

最佳男主角:華金·菲尼克斯《小丑》

最佳男配角:布拉德·皮特《好萊塢往事》

最佳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4》

最佳動畫短片:《發之戀》

最佳原創劇本:《寄生蟲》奉俊昊/韓進元

最佳改編劇本:《喬喬的異想世界》

最佳真人短片:《鄰居的窗》

最佳藝術指導:《好萊塢往事》

最佳服裝設計:《小婦人》

最佳女配角:勞拉·鄧恩《婚姻故事》

最佳音效剪輯:《極速車王》

最佳音響效果:《1917》

最佳攝影:《1917》羅傑·迪金斯

最佳剪輯:《極速車王》

最佳視覺效果:《1917》

最佳化妝與發型設計:《爆炸新聞》

最佳國際電影:《寄生蟲》

最佳配樂:《小丑》

最佳原創歌曲:《火箭人》

㈣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拳擊芭蕾》,帶給你哪些感觸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拳擊芭蕾》,帶給我眾多的感觸。

奧斯卡動畫短片獎(Academy Award for Animated Short Film)是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奧斯卡頒獎典禮的一部分,每年一次,自第五屆(1931-1932)開始。

此類別在1932年至1970年間主題為“短片、卡通”,1971年至1973年間為“短片、動畫電影”。主題始於1974年。在下面的清單中,有頒給迪斯尼的22個奧斯卡獎中的12個,包括1968年的一個追授獎;占該類別最早的12次獎項中的10次。1952年之前,只有美國影片被提名。

《拳擊芭蕾》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作品《拳擊芭蕾》講述了一個拳擊手和一個芭蕾舞者的愛情故事,一位名叫Olya的芭蕾舞演員遇到了粗獷的拳擊手Evgeny,他們的世界之間的對比是如此鮮明,以至於這兩個角色走到一起似乎令人難以置信。但卻又是一部雙向奔赴的愛情題材作品,“ 芭蕾代表優雅卻又齷齪,拳擊代表暴力但也又誠實”。

㈤ 85屆奧斯卡獲獎真人短片《宵禁》裡面小女孩跳舞的歌是什麼名字有人知道么

歌曲名Sophia, So Far

㈥ 🇫🇷 奧斯卡最佳短片獎 《調音師》創意續寫 (文末附視頻鏈接)

…..(我彈琴時她不能殺我)

續寫:

——「咚咚咚..」一段悠揚的手機鈴聲響了起來,彷彿被尖刀刺破的皮球,「唰」的一聲把屋裡的空氣抽干。

        指尖的琴聲停止了,女人兀地一下將頭扭向了洗衣室。我的指尖顫抖著,豆大的汗珠順著額頭流下滴落在琴鍵上。

        兩人都沉默著,彷彿在聆聽最後的審判。

        那女人走向了浴室。鈴聲越來越近,彷彿梅菲斯托來自地獄的哀嚎。手機停在了我的耳邊,女人徑自撥通了來電….

——「我告訴你!你這臭小子,別以為我們離了你不能活!想想吧,要是你不盲,還有人找你嗎?我警告你,別不識好歹!偷窺狂,竊聽者這年頭多的是!掂量一下自己幾斤幾兩再給我說話!」手機那邊的男人一股腦的說了這么多,說完便掛了電話。

        能感覺到,釘槍還抵在我後腦勺。那黑洞洞的槍口彷彿有股神秘的引力,把我往裡吸。

        指間的琴聲再次流淌起來,這次彈得是海頓的「送別」。女人一直保持持槍的姿勢沒動,她好像被琴聲吸引了。與他伴奏的,只有牆上的鍾表「滴答滴答」的走針聲。

        「啪!」樂曲戛然而止。琴鍵彈不上來了,是琴錘卡住了。霎時,空氣彷彿凝滯,額頭上的汗珠流進了眼裡…

——「是壞了嗎?」女人首先打破平靜。

——「嗯..是琴槌卡了…」我的聲音明顯在顫抖。

——「也難怪,這琴放在這里好幾年了。都是我丈夫一個人彈,自從我丈夫….」

        女人永遠是這樣,在重要的環節總要吊足你的胃口。

——「自從我們分居後,就在也沒動過。」女人用略帶憂愁的口吻說道。

——「壞了就壞了吧,反正也沒人用了。也不再會有人用了…」這時她的語氣裹挾著一絲狡黠。

        我被女人服侍著穿上了她丈夫的衣服。把我攙扶到沙發邊,那個血淋淋的屍體現場。她示意我坐下,她左手拿著釘槍,右手攙著我把我扶到沙發上。然後她走向洗衣室刨出一件帶血的連衣裙拖了出來,胡亂塞進鋼琴架里。她順勢抄起桌上的香水,向屋裡大噴特噴了一陣,濃郁的香水味馬上飆進了我的鼻腔,不用問,肯定是迪奧。

        她向我走了過來,手裡提著釘槍,然後點燃了一支香煙。

——「你知道一個故事嗎?泰姬陵的由來。」女人問道。

——「不清楚..」我無意識的回答道。

——「沃墨爾帝國皇帝沙賈汗…..」她向我講了這個我早已爛熟於心的故事。

      女人掐滅了煙頭。

——「你懂萬念俱灰嗎?」她問道。

        女人嘆了口氣。然後舉起了釘槍…

…….

——「滴------滴------」

        刺眼的光讓我睜不開眼,我皺著眉頭強睜開眼睛。一個女人首先映入我微昏的雙眼,高高的鼻樑,深深的眼窩,搭配紅色的連衣裙,脖子上帶著一條項鏈,圓球狀的掛墜,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一副典型的法國婦女裝束。身上淡淡的香水味,一聞就知道是迪奧出品的。我被扶著坐了起來,才發現我是昏倒在了街上。我扶著身旁的欄桿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瞥了一眼身旁這素不相識的女人,她手裡提著一把裝修用的釘槍,紅紅的顏色極不討喜。

——「謝謝你,夫人。」我懨懨的說道。

        女人好像有些慍怒,一句話沒說就走了。

        我摘了墨鏡,把拐杖藏在了牆角。走進馬路對面的咖啡廳,買了杯冰咖和一張報紙,選了一張靠窗的圓桌坐了下來。再回憶起剛剛昏迷時做的夢,彷彿真的發生過似的,卻又什麼也記不起來了。乾脆不去想了,我拿起報紙,開始閱讀。一則「連環殺人案」跳進我的眼中,報道上說,嫌疑人***,女,在過去三周連續殺掉了三名男子,作案手法一致,均是用釘槍射擊受害者頭部致死。下面還登了一張模糊的照片,好像是女兇手的。我打了一個寒顫,欠了欠屁股,把杯中剩下的咖啡一飲而盡,比起剛剛的暈眩,在冰咖的作用下,大腦好像重新被喚醒。

——「都什麼世道啊…婦女成了連環殺手,男人卻像油畫一樣被釘死…」我心裡嘟噥道。

        這時手機響了起來,「咚咚咚」的節奏振動著空氣。

——「嘿,伙計!又來活兒了,這次在**街*號,這戶人家的鋼琴老舊了,彈琴時琴鍵經常卡殼,我讓他們上了松油,你待會順產看看有沒有改善,祝你好運!」

        他快速地把所有的話傾瀉了出來便掛了電話。

        我乾脆換掉這張血腥不堪的報紙,拿起了另外一張。上面登載著有趣的歷史故事,我的眼被吸引到「泰姬陵的由來」這篇上來。

        「卧摩爾帝國皇帝沙賈汗…」,我全神貫注的讀完了一整篇,覺得還挺有意思,並且准備講給其他人聽。



視頻鏈接

-1這才叫做微電影,超經典劇情短片《調音師》 http://m.youku.com/v_show/id_XNzY3MTMxMzYw.html?pgcpgcid=UMTY5NjE3NjYyMA%3D%3D&sharekey= 長按復制此口令$Oh9Xc88Swss$,打開【優酷APP】就可以看了~!

㈦ 求歷屆奧斯卡獲獎動畫短片及提名

直接跟在年份後面的是獲獎的,其餘是提名。
1931-32年度開始設此獎項,全部太長了,超過字數了。只列從70年代開始,其餘的發消息給你:

1970s
1971 (43rd) Is It Always Right to Be Right? - Stephen Bosustow Prods., Schoenfeld Films - Nick Bosustow
The Further Adventures of Uncle Sam: Part Two - Haboush Company, Goldstone Films - Robert Mitchell and Dale Case
The Shepherd - Cameron Guess and Associates, Brandon Films - Cameron Guess
Name of award changed to Short Subjects (Animated Films)

1972 (44th) The Crunch Bird - Maxwell-Petok-Petrovich Prods., Regency Films - Ted Petok
Evolution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Columbia - Michael Mills
The Selfish Giant - Potterton Prods., Pyramid Films - Peter Sander and Murray Shostak
1973 (45th) A Christmas Carol 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Film Services - Richard Williams
Kama Sutra Rides Again - Lion International Films - Bob Godfrey
Tup Tup - Zagreb Film-Corona Cinematografica, Manson Distributing - Nedeljko Dragic
1974 (46th) Frank Film - Frank Mouris Prod. - Frank Mouris
The Legend of John Henry - Bosustow-Pyramid Films - Nick Bosustow and David Adams
Pulcinella - Luzzati-Gianini Prod. - Emanuele Luzzati and Guilo Gianini
Name of award changed to Short Films (Animated Films)

1975 (47th) Closed Mondays - Lighthouse Proctions - Will Vinton and Bob Gardiner
The Family That Dwelt Apart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 Yvon Mallette and Robert Verrall
Hunger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 Peter Foldes and René Jodoin
Voyage to Next - Hubley Studio - John Hubley and Faith Hubley
Winnie the Pooh and Tigger Too! - Walt Disney Proctions, Buena Vista - Wolfgang Reitherman
1976 (48th) Great - Grantstern, British Lion Films Ltd. - Bob Godfrey
Kick Me - Swarthe Proctions - Robert Swarthe
Monsieur Pointu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 René Jodoin, Bernard Longpré and André Lec
Sisyphus - Hungarofilms - Marcell Jankovics
1977 (49th) Leisure - Film Australia - Suzanne Baker
Dedalo - Cineteam Realizzazioni - Manfredo Manfredi
The Street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 Caroline Leaf and Guy Glover
1978 (50th) Sand Castle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 Co Hoedeman
The Bead Game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 Ishu Patel
A Doonesbury Special - Hubley Studio - John Hubley (posthumous nomination), Faith Hubley and Garry Trudeau
Jimmy the C - Motionpicker Proction - James Picker, Robert Grossman and Craig Whitaker
1979 (51st) Special Delivery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 Eunice Macauley and John Weldon
Oh My Darling - Nico Crama Proctions - Nico Crama
Rip Van Winkle - Will Vinton/Billy Budd - Will Vinton
1980 (52nd) Every Child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 Derek Lamb
Dream Doll - Godfrey Films/Zagreb Films/Halas and Batchelor, Film Wright - Bob Godfrey and Zlatko Grgic
It's so Nice to Have a Wolf Around the House - AR&T Proctions for Learning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Paul Fierlinger

[edit] 1980s
1981 (53rd) The Fly - PannóniaFilm, Budapest - Ferenc Rófusz
All Nothing - Radio Canada - Frédéric Back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Three Minutes Flat - Michael Mills Proctions Ltd. - Michael Mills
1982 (54th) Crac - Société Radio Canada - Frédéric Back
The Creation - Will Vinton Proctions - Will Vinton
The Tender Tale of Cinderella Penguin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 Janet Perlman
1983 (55th) Tango - Film Polski - Zbigniew Rybczynski
The Great Cognito - Will Vinton Proctions - Will Vinton
The Snowman - Snowman Enterprises Ltd. - Dianne Jackson
1984 (56th) Sundae in New York - Motionpicker Proction - Jimmy Picker
Mickey's Christmas Carol - Walt Disney Proctions - Burny Mattinson
Sound of Sunshine - Sound of Rain - Hallinan Plus - Eda Hallinan
1985 (57th) Charade - Sheridan College - Jon Minnis
Doctor Desoto - Sporn Animation - Morton Schindel and Michael Sporn
Paradise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 Ishu Patel
1986 (58th) Anna & Bella - The Netherlands - Børge Ring
The Big Snit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 Richard Condie and Michael Scott
Second Class Mail - National Film & Television School - Alison Snowden
1987 (59th) A Greek Tragedy - CineTe pvba - Linda Van Tulden and Willem Thijsen
The Frog, The Dog and The Devil - New Zealand National Film Unit - Hugh MacDonald and Martin Townsend
Luxo Jr. - Pixar Proctions - John Lasseter and William Reeves
1988 (60th) The Man Who Planted Trees -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 Frédéric Back
George and Rosemary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 Eunice Macauley
Your Face (film) - Bill Plympton
1989 (61st) Tin Toy - Pixar Proctions - John Lasseter and William Reeves
The Cat Came Back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 Cordell Barker
Technological Threat - Bill Kroyer
1990 (62nd) Balance - procers: Wolfgang and Christoph Lauenstein
The Hill Farm - Mark Baker
The Cow - Aleksandr Petrov

[edit] 1990s
1991 (63rd) Creature Comforts - Nick Park
A Grand Day Out - Nick Park
Grasshoppers - Bruno Bozzetto
1992 (64th) Manipulation - Daniel Greaves
Blackfly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 Christopher Hinton
Strings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 Wendy Tilby
1993 (65th) Mona Lisa Descending a Staircase - Joan C. Gratz
Adam - Peter Lord
Reci, Reci, Reci... - Michaela Pavlátová
The Sandman - Paul Berry
Screen Play - Barry Purves
1994 (66th) The Wrong Trousers - Nick Park
Blindscape - Stephen Palmer
The Mighty River - Frédéric Back and Hubert Tison
Small Talk - Bob Godfrey and Kevin Baldwin
The Village - Mark Baker
1995 (67th) Bob's Birthday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co-proction - Alison Snowden and David Fine
The Big Story - Tim Watts and David Stoten
The Janitor - Vanessa Schwartz
The Monk and the Fish - Michael Dudok de Wit
Triangle - Erica Russell
1996 (68th) A Close Shave - Nick Park
The Chicken From Outer Space - John Dilworth
The End - Chris Landreth and Robin Barger
Gagarin - Alexiy Kharitidi
Runaway Brain - Chris Bailey
1997 (69th) Quest - Tyron Montgomery and Thomas Stellmach
Canhead - Timothy Hittle
La Salla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 Richard Condie
Wat's Pig - Peter Lord
1998 (70th) Geri's Game -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 Jan Pinkava
Famous Fred - Joanna Quinn
Mermaid - Aleksandr Petrov
Rex Riding Hood - Walt Disney Pictures - Steve Moore
La Vieille dame et les pigeons - Sylvain Chomet
1999 (71st) Bunny - Blue Sky Studios - Chris Wedge
The Canterbury Tales - Christopher Grace and Jonathan Myerson
Jolly Roger - Mark Baker
More - Mark Osborne and Steven B. Kalafer
When Life Departs - Karsten Kiilerich and Stefan Fjeldmark
2000 (72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 Aleksandr Petrov
3 Misses - Paul Driessen
Humdrum - Peter Peake
My Grandmother Ironed the King's Shirts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co-proction - Torill Kove
When the Day Breaks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 Wendy Tilby and Amanda Forbis

[edit] 2000s
2001 (73rd) Father and Daughter - Michaël Dudok De Wit
The Periwig-Maker - Steffen Schäffler and Annette Schäffler
Rejected - Don Hertzfeldt
2002 (74th) For the Birds -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 Ralph Eggleston
Fifty Percent Grey - Ruairi Robinson and Seamus Byrne
Give Up Yer Aul Sins - Cathal Gaffney and Darragh O'Connell
Strange Invaders - Cordell Barker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Stubble Trouble - Joseph E. Merideth
2003 (75th) The ChubbChubbs! - Sony Pictures Animation - Jacquie Barnbrook, Eric Armstrong and Jeff Wolverton
Katedra - Tomek Baginski
Mike's New Car -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 Gale Gortney
Mt. Head - Koji Yamamura
Das Rad - Georg Gruber
2004 (76th) Harvie Krumpet - Adam Elliot
Boundin' -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 Bud Luckey
Gone Nutty - Blue Sky Studios - Carlos Saldanha and John C. Donkin
Nibbles - Chris Hinton
Destino - Walt Disney Pictures - Dominique Monfery and Roy Edward Disney
2005 (77th) Ryan - Chris Landreth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co-proction
Birthday Boy - Sejong Park and Andrew Gregory
Gopher Broke - Jeff Fowler and Tim Miller
Guard Dog - Bill Plympton
Lorenzo - Walt Disney Pictures - Mike Gabriel and Baker Bloodworth
2006 (78th) The Moon and the Son: An Imagined Conversation - John Canemaker
Badgered - Sharon Colman
The Mysterious Geographic Explorations of Jasper Morello - Anthony Lucas
9 - Shane Acker
One Man Band -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 Andrew Jimenez and Mark Andrews
2007 (79th) The Danish Poet - Torill Kove
Lifted -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 Gary Rydstrom
The Little Matchgirl - Walt Disney Pictures - Roger Allers and Don Hahn
Maestro - Géza M. Tóth
No Time for Nuts - Blue Sky Studios - Chris Renaud and Michael Thurmeier
2008 (80th) Peter and the Wolf - Suzie Templeton and Hugh Welchman
Even Pigeons Go To Heaven - Samuel Tourneux and Simon Vanesse
I Met the Walrus - Josh Raskin
Madame Tutli-Putli - Chris Lavis and Maciek Szczerbowski
My Love - Aleksandr Petrov
2009 (81st) La Maison En Petits Cubes - Kunio Kato
Lavatory - Lovestory - Konstantin Bronzit
Oktapodi - Emud Mokhberi and Thierry Marchand
Presto - Doug Sweetland
This Way Up - Alan Smith and Adam Foulkes

㈧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鷸》:一個關乎成長的故事

      在黃昏的海灘,大大小小的鷸們在海浪一次次的潮漲潮落間,捕食著潮水帶來的貝類和魚類。

      就在不遠處,一隻剛出生不就的小鷸安靜地待在窩里,等著鷸媽媽找食物來喂它。而鷸媽媽呢,好像並不打算讓自己的孩子坐享其成,它一次次地鼓勵和引導著小鷸走向海灘,示範著如何跟著浪潮,如何注意浪潮過後沙灘上出現的小氣泡,因為有氣泡的地方就可能有扇貝。好奇又興奮的小鷸飛快地穿越鷸群,來到媽媽身邊,並且很快就獨自獲得了一份食物——小條埋在沙子里的小魚。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可怕的海浪又一次沖上了海灘,警覺而又頗有經驗的鷸群們倉皇離去。看著媽媽和同伴們個個飛奔而去,還沒搞清楚狀況的小鷸自然也得緊隨其後,不過海灘上能吸引它的東西有很多,這讓它一時間忘記了跟著媽媽回家。

     於是,一個大浪翻滾而來,瞬間就將小鷸淹沒在海水中。這場意外無疑給小鷸帶來了巨大的恐懼和陰影,從此它只能縮在自己的家裡,不管媽媽怎樣鼓勵,它都不敢邁出去一步,哪怕站在家門口遠遠地看到海浪奔湧上岸,也能讓它瑟瑟發抖。

     直到有一天,小鷸終於鼓足了勇氣再次走上海灘,在這里,它意外地遇到了小寄居蟹。從這個新朋友的身上,它學到了一個很有用的應對海浪的辦法——那就是像寄居蟹一樣鑽進沙子里。

     當海浪再次襲來時,小鷸把腦袋埋進了沙子里,這一次它看到了從未見過的美麗的水底世界,還給鷸媽媽和同伴帶來了大量的食物。

以上故事就是新近斬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鷸》中所講的內容,短片只有短短6分鍾時長,只有畫面和背景樂,沒有一句台詞。這樣一部作品,就像是一種成長的縮影,濃縮了新生命對於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

成長就是父母的一次次適時放手

     成長就是父母的一次次適時放手,放手允許孩子去做自己,每一個孩子都有著自己的生命軌跡,他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對生活。放手意味著父母不再包辦孩子的生命,即使他有可能會遇到失敗和挫折,但那原本就是他對於生命諸多可能性的嘗試,沒有什麼可怕的。

     好的父母不會讓孩子始終處於衣來張口飯來張口的狀態,就像短片中的鷸媽媽一樣,他們會給孩子各種嘗試新事物的機會,讓他們體會成長中的一個個樂趣,當然,也難免會有挫敗和失落,但成長中也正是有了這樣那樣的體驗,孩子們才會不斷提升和優化自己,逐步成為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優秀個體。

成長就是孩子對世界的一次次探索

     對於短片中的小鷸來說,跟著浪潮,浪潮過後注意沙灘的小氣泡,有氣泡的地方就可能有扇貝,這是鷸代代相傳的技能,鷸媽媽一開始也是這么教小鷸的。

     小鷸後來學會了寄居蟹的技能——當浪沖過來時,沙子里的扇貝會被水沖出來,能看清扇貝的大小,然後根據扇貝的位置,等浪離開後,找到對應的大扇貝。這些正是小鷸在對海灘這塊地域的探索中學到的本領。

     孩子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也是會有這樣的際遇,他們在剛開始的時候也是需要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但到後來就能安逸溫暖的小窩裡面走出來自己為自己打拚,帶著熱情帶著好奇心去探索已知和未知的世界,去學習、去嘗試、去交流、去分享,去跨越挫折,去發現最適合自己的不一樣的一片天空。

㈨ 奧斯卡最佳獲獎動畫短片《獾》表達的是什麼含義

看了幾遍,個人感覺沒有什麼特別的很深的政治含義,講的還是,人與自然相處的問題吧。

咋一看這個片子讓我想起了 邁克爾: Dudok de Wit的 父與女,歐洲的片子美術風格都很奇特,音樂也恰到好處。單說COLMAN 的獾的主題與意念,故事主要講的是一隻想睡覺的獾,開始由於烏鴉的吵鬧無法入睡,後來才發現那個山丘是人類的軍事基地,埋了三顆導彈。土的隔層里有三顆導彈怎麼能睡好呢,好奇心驅使他掉入了軍事基地,然後不小心,把三顆導彈都發射了。這就是人類影響正常的自然秩序,那麼自然界的生物也會影響人類,這是壞的影響。(人影響了獾的睡眠,獾把軍事基地的炸彈廢了)然後,因為烏鴉的羽毛掉落炸彈爆炸,把烏鴉炸得脫毛了,也不叫了,獾可以安心睡覺了。這對它來說可是個好消息。

外國人的片子趣味性很為講求,小故事,有趣味,大道理。就是這樣,我們看到,本來是用來戰爭或者是自衛的耗費巨資製造的炸彈在獾那裡最大的用處就是能排解烏鴉討厭的叫聲然後自己能睡個安穩覺了,這樣來看,也是件好事情,挺有趣,炸彈似乎也很有用。也有些諷刺的意味吧。

總之,我所說的是我的理解,主觀性比較強,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是影評的樂趣吧。

PS 歐洲的片子視聽語言確實不錯,總會給人以很深的印象。這個片子在美術風格上很有漫畫的感覺,誇張又不失形態美,簡練不失形象感,很贊。

㈩ 歷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獲獎作品列表 另外還要幾部這樣的短片

第五屆
最佳動畫短片:《花與樹》(迪斯尼)
第6屆
最佳動畫短片:《三隻小豬》(迪斯尼)

第7屆
最佳動畫短片:《龜兔賽跑》

第8屆
最佳動畫短片:《三隻孤苦伶仃的小貓》(迪斯尼)

第9屆
最佳動畫短片:《鄉下表兄弟》(迪斯尼)

第10屆
最佳動畫短片:《老磨坊》(迪斯尼)

第11屆
最佳動畫短片:《公牛斐迪南》

第12屆
最佳動畫短片:《丑小鴨》

第13屆
最佳動畫短片:《銀河》(米高梅)
最佳電影歌曲:《在星星下許願》(《木偶奇遇記》)
最佳電影音樂:李·哈林、保羅·史密斯、內德·華盛頓(木偶奇遇記)

第14屆
最佳動畫短片:《給鄧一掌》(迪斯尼)
最佳電影音樂:弗蘭克·丘吉爾、奧列弗·華萊士(《小飛象》)

第15屆
最佳動畫短片:《希特勒的真面目》(迪斯尼)

第16屆 空缺

第17屆
最佳動畫短片:《鼠》(米高梅)

第18屆
最佳動畫短片:《請肅靜》(米高梅)

第19屆
最佳動畫短片:《貓隊協奏曲》(米高梅)

第20屆
最佳動畫短片:《小貓咪咪叫》(華納兄弟)

第21屆
最佳動畫短片:《孤雛淚》(米高梅)

第22屆
最佳動畫短片:《尋貓記》(華納兄弟)

第23屆
最佳動畫短片:《傑拉爾德·麥克波音》(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第24屆
最佳動畫短片:《雙劍客》(米高梅)

第25屆
最佳動畫短片:《小貓約翰》(米高梅)

第26屆
最佳動畫短片:《嘟嘟,噓噓,乒乒,蓬!》(迪斯尼)

第27屆
最佳動畫短片:《馬戈飛翔》(迪斯尼)

第28屆
最佳動畫短片:《敏捷的岡薩拉》(華納兄弟)

第29屆
最佳動畫短片:《梅古先生的小車》

第30屆
最佳動畫短片:《無名鳥》

第31屆
最佳動畫短片:《武士狂熱者》

第32屆
最佳動畫短片:《月之鳥》

第33屆
最佳動畫短片:《芒羅》

第34屆
最佳動畫短片:《代用品》

第35屆
最佳動畫短片:《洞》

第36屆
最佳動畫短片:《評論家》

第37屆
最佳動畫短片:《名流菲恩克》

第38屆
最佳動畫短片:《點與線》

第39屆
最佳動畫短片:《赫布·阿爾珀特和蒂喬納布拉斯的兩重性》

第40屆
最佳動畫短片:《盒》

第41屆
最佳動畫短片:《暴風日》

第42屆 空缺

第43屆
最佳動畫短片:《一貫正確就是正確嗎?》

第44屆
最佳動畫短片:《嘎吱鳥》

第45屆
最佳動畫短片:《聖誕節頌歌》

第46屆
最佳動畫短片:《弗蘭克電影》

第47屆
最佳動畫短片:《星期一休息》

第48屆
最佳動畫短片:《偉大》(英國)

第49屆
最佳動畫短片:《悠閑》(澳大利亞)

第50屆
最佳動畫短片:《沙堡》(加拿大)

第51屆
最佳動畫短片:《快信》(加拿大)

第52屆
最佳動畫短片:《每個孩子》

第53屆
最佳動畫短片:《蒼蠅》(匈牙利)

第54屆
最佳動畫短片:《克拉克》

第55屆
最佳動畫短片:《探戈》(波蘭)

第56屆
最佳動畫短片:《紐約的冰淇凌聖代》

第57屆
最佳動畫短片:《字謎》

第58屆
最佳動畫短片:《安娜和貝拉》(荷蘭)

第59屆
最佳動畫短片:《一出希臘悲劇》

第60屆
最佳動畫短片:《栽樹人》

第61屆
最佳動畫短片:《錫玩具》
最佳剪輯:查爾斯·L·坎貝爾(《誰陷害了兔子羅傑》)
最佳視覺效果:肯·羅爾斯頓(《誰陷害了兔子羅傑》)
特別成就獎/影片:《誰陷害了兔子羅傑》動畫導演理查德·威廉斯

第62屆
最佳動畫短片:《平衡》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小美人魚》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大海下面》(《小美人魚》)

第63屆
最佳動畫短片:《適者生存》

第64屆
最佳動畫短片:《操縱》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艾倫·門肯《美女與野獸》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美女與野獸》(《美女與野獸》)

第65屆
最佳動畫短片:《蒙娜·麗莎走下台階》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全新的世界》(《阿拉丁》)

第66屆
最佳動畫短片:《錯的褲子》

第67屆
最佳動畫短片:《勃博的生日》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漢斯·季默《獅子王》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今晚你能感到我的愛嗎?》(《獅子王》)

第68屆
最佳動畫短片:《修面》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風的顏色》(《風中奇緣》)

第69屆 空缺

第70屆 空缺

第71屆
最佳動畫短片:《兔子》
最佳電影歌曲:《當你相信》(《埃及王子)

第72屆
最佳動畫短片:《老人與海》(俄羅斯)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你在我心裡》(《泰山》)

第73屆 空缺

第74屆
最佳動畫故事片:《怪物史萊克》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如果沒有你》(《怪物公司》)

第75屆
最佳動畫短片:《鋼牙小雞兵團》

第76屆
最佳動畫短片:《HARVIE KRUMPET》
最佳動畫長片:《海底總動員》

第77屆
最佳動畫短片:《瑞恩》
最佳動畫長片:《超人總動員》

第78屆
最佳動畫短片最佳動畫短片:《月亮和兒子》
最佳動畫長片:《超級無敵掌門狗:人兔的詛咒》

第79屆
最佳動畫短片:《丹麥詩人》
最佳動畫長片:《沖浪企鵝》(華納兄弟)

第80屆
最佳動畫短片:《彼得和狼》
最佳動畫長片:《料理鼠王》(迪士尼/皮克斯)

第81屆 最佳動畫短片 :《回憶積木小屋》
最佳動畫長片:《機器人瓦力》(迪士尼/皮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