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deepin如何訪問谷歌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deepin如何訪問谷歌

發布時間: 2022-12-25 23:22:34

⑴ Magicbook Pro到手,deepin Linux操作系統體驗分享

開始之前先說明一下買電腦的契機,順便吐槽一下聯想小新。兩年多之前我買了一個聯想小新筆記本,一開始用的感覺還挺好。畢竟之前都是用的機械硬碟,轉到固態硬碟後運行速度提升非常明顯。但是在幾個月前我的聯想小新開始出現故障:開機進入桌面後沒多久就突然自動關機,要重啟多次才能碰上一次穩定運行,之後就不會再自動關機。這搞得我都不敢關機了,必須一直開著。後來我就想著去售後保修,拿出保修卡一看:保修期2年,剛好過期一個月……於是我現在變成了聯想一生黑(除了ThinkPad)。另外補充說明一下,我的聯想小新確實有過幾次水潑在上面的情況,沒有撞擊的情況。雖然當時沒任何不良反應,但也有可能是因此導致壽命縮短了。不管怎樣我還是很不爽哈哈~~

deepin有兩種桌面模式: 時尚 模式和高效模式,右鍵左下角的啟動器可以切換。直白一點說其實是MacOS模式和Windows模式哈哈~~

左鍵啟動器彈出菜單後,點擊擴展按鈕可以進入安卓模式(我自己取的名)

這簡直就是把三大操作系統集於一身,想用哪種用哪種,是不是很爽?雖然集合了三種模式,但使用起來不會覺得操作冗雜,反而更精簡便捷。

左鍵任務欄的齒輪,右邊就會彈出設置窗口。可以看到,deepin的設置分類清晰,種類齊全,最關鍵的是很多常用設置很容易就找到。反觀Windows,對於系統設置的設計不忍直視。經常用到的設置選項要經過漫長的點擊過程才能找到,而且也很容易點到錯誤的分支,因為對於各種設置的分類和說明都讓人難以理解。

Windows的文件管理器跟deepin的對比一下也是相形見絀。Windows的文件管理器剛打開的界面上半部是快捷訪問,下半部是最近打開的文件。我覺得這很不好,至少對我來說更常用的是計算機界面,我希望一打開就能看到我的盤符。退一步就算看不到盤符,也不能一上來就顯示最近使用的文件啊,這個涉及個人隱私的好不好。比方說有些時候你旁邊有人,打開一下文件管理器最近打開了什麼文件一覽無余,如果有什麼比較隱私的文件,小電影啥的,是不是很尷尬?右下角的圖標縮放鍵我也很喜歡。雖然Windows和deepin都支持Ctrl+滑鼠滾輪快捷縮放,但是對於剛上手不知道快捷鍵的人,用deepin實現縮放就很簡單。當然大部分Linux文件管理器的設計都是這樣的,這里不能算是deepin的獨特設計。

Linux系統輕量的特點也是很贊的,可以看到系統只佔了8個G。開機的時候也感受到了輕量系統載入更快。

生態一直是Linux系統對比Windows系統的一大弱勢,支持Linux的軟體相較於Windows少得可憐。即使有一些跨平台的程序,其Linux版本往往也像閹割過的,估計也是不願意花太多成本在Linux上。所以看到deepin深度商店上的程序還算種類齊全,我也是知足了。基本上簡單的辦公 娛樂 需求都能滿足。瀏覽網頁、通訊工具、office辦公、簡單的CAD、聽音樂、看視頻都能實現。但是專業性強的軟體一般就不會有Linux的版本,即使有可能也是閹割過的。大型 游戲 一般也不會有Linux版本,不過我在深度商店竟然看到了逆水寒???貌似有計劃要引入大型 游戲 。

如果想要看各大視頻網站的電影電視劇只能1.下載2.瀏覽器在線看,播放器都沒Linux版的。

最後吐槽一下Magicbook Pro裝的15.5 SP2專業版deepin,竟然沒有預裝深度商店。一開始的時候沒有商店,不知道有哪些程序可以裝,也不知道程序包的名字。查deepin官網也沒有手冊說明怎麼裝深度商店,網路了一下前面一堆無用信息,翻到後面才看到一條指令就能搞定:

補:在桌面右鍵選擇 在終端中打開 就可以進入命令行窗口,跟Linux下的命令行是一樣的。另外打開文件管理器後進入到某個文件目錄下,空白處右鍵也可以打開終端,這樣命令行的執行位置就是這個文件目錄了。

其實Linux的指令操作要比Windows的界面操作效率高很多,如果對指令很熟悉電腦用起來更簡單快捷。但是熟悉這些命令需要花些時間上手,如果deepin官網能夠出個PDF手冊那就能有效降低使用門檻,讓更多人體驗到Linux的優勢。

系統對於窗口的調度似乎不太理想,拖動窗口時會有撕裂感。

deepin的優勢:

deepin的劣勢:

其實Linux上基本的生態環境已經有了,如果你的日常工作或者 娛樂 不需要非常專業的程序來完成,選擇Linux性價比更高。比如對我來說,已經有一台高配台式機來完成專業軟體的工作(用PS處理圖片,玩大型 游戲 等),筆記本對我來說只要能完成簡單的日常工作和 娛樂 就行了(office辦公,瀏覽網頁,看視頻等)。所以我選擇了Linux版本。

對於未來的發展我是十分看好Linux系統的。現在很多生態都在往雲上遷移,在雲上想要什麼配置的電腦只要選擇好配置選項創建就行了,靈活性和資源利用率都要比自己買本地設備高。如果未來所有復雜的工作都交由雲伺服器完成,自己本地的終端設備其實不需要很高的配置,系統自然也是越簡潔越好,Linux就非常適合。這種工作模式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網路帶寬要大,延遲要非常低,如果網路傳輸4K視頻能夠做到體驗跟本地機器差不多,那肯定是使用雲伺服器更好。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這種工作模式還是很有希望普及的。

CPU:AMD R5 3550H

內存:16G

固態硬碟:512G

操作系統:deepin 15.5 SP2專業版

價格:4699元

⑵ deepin系統中打開fiddler(證書已安裝在chrome中)後chrome進不了百度,總報This site can』t be reached錯

第二幅圖片是在嘗試抓取 https 協議,如果樓主確實想這樣做,建議查下 fiddler 抓取https d的方法,不然可以把 capture https proxy 取消勾選

⑶ 使用Linux Deepin15 是怎樣的體驗

如果要玩游戲就不用接著看了,Linux系統的獨顯驅動就是個坑,廠家不支持,沒法。deepin15.2,基於debian開發的,默認安裝QQ,搜狗拼音輸入法,谷歌瀏覽器,WPS,網易雲音樂,VirtualBox。界面借鑒蘋果和安卓。還是比較絢麗的。應用商店是自己的,有一些獨家軟體,在這裡面的軟體安裝和卸載還是很方便的。對於普通公使用還是不錯的,相對於其他發行版來說,它驅動程序問題很少。對於需要一系列專業軟體的,先看看有沒有Linux版,沒有的話還是不要用Linux了。對於開發者,編程學習還是有一些小瑕疵,比如codeBlocks13.12容易閃退,16.0好像就沒有問題。不過除了CB,還可以選擇Qt,eclipse,這些在應用商店裡面都有,安裝很方便。要用終端的話建議另外安裝一個終端,深度終端對於vim的語法高亮支持不好。

⑷ deepin 2014.1如何網上鄰居

找到目標電腦的IP(固定的話就不會每次都要查看)
然後在任意文件夾的地址欄敲下:smb://目標IP,即可訪問

對方訪問Deepin,由於Linux類系統對許可權管理嚴格,我目前技術不佳不做解釋。

⑸ 我裝了deepin2014.1,可是不會使用它來訪問win系統的區域網內其他電腦共享盤。請問怎麼操作呢

新手互助~
Linux下與Windows溝通有多種方式,我只熟練一種叫Samba(沒錯是桑巴)的,我有在單位電腦上試過,首先知道目標電腦的IP(我這里是固定IP),然後打開任意文件夾,在地址欄輸入:smb://目標IP地址
(Windows看IP在本地連接or無線的屬性-狀態的另一個標簽,好像是叫支持)
Linux這邊看Windows的共享比較容易,他們看我們的共享比較難(許可權),我還沒十足把握,就不說了。

⑹ 深度官網為什麼不能訪問了

照牛排博客

5月27日,我們收到通知,機房和域名注冊商將停止deepin.org的解析和接入。經過一些了解,大概的原因如下:
幾個月前,一位不知名的朋友寫了一篇文章, 描述如何在linux deepin系統下使用內置的SSH代理腳本訪問國外受限網站的配置方法。這篇文章後來又被轉載到一些國外的博客上,造成有關部門認為Linux Deepin的製作目的是用來訪問受限網站,導致了目前域名被限制訪問的結果。

需要說明的是,這次被停止解析域名,相當的意外。:
1.該腳本並不能提供直接訪問受限網站的功能。沒有自己的SSH賬號,即使了解這個方法,也不可能直接用它訪問國外受限網站。
2.文章最初是一個不知名的用戶撰寫並發在自己的博客上,我們從未發表在自己的網站上,也沒有對這個技術進行公開說明和宣傳。
3.從技術層面上說,這個方法在任何一個Linux系統上都可以使用,所有的linux發行版都有提供類似技術的嫌疑(每個linux發行版都內置了SSH這個命令)。

目前我們能做的:
1.將域名和伺服器放到國外,但不能排除以後再次**擾的情況。
2.更換網站域名和發行版域名,不再叫linux deepin,因為我們無法聯系國外網站刪除這些文章,也就是說linux deepin可能會被有關部門一直認為有問題。

雖然不希望一個由中國人自己做的Linux發行版不得不放到國外,或者因為這么一個奇怪的原因而改名,但好像目前除了上面的辦法別無他法。我們正在准備 linxudeepin.com的域名和網站,預計3天後先恢復相應的發布和資料頁面,以便大家能獲得後續的信息。

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我們都不會放棄在中國製作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Linux主流發行版的目標.

⑺ 你會選擇體驗做得越來越好的deepin系統嗎

事實上我已經用深度Linux超過兩年了,並且我也向很多小夥伴推薦了Deepin Linux,當然大多數都是跟我一樣從事研發的朋友,不過現在的深度Linux作為文字辦公、軟體開發的桌面系統我覺得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深度Linux的整體架構
一個優秀的操作系統,一定有一個出色的架構體系,Unix/Linux,Android、iOS、macOS、Windows這些系統都有非常出色的架構設計。

內核驅動層: 主要用於驅動硬體,除了CPU、內存、磁碟外,最主要是要廣泛兼容不同的網卡、顯卡、音效卡和外設等硬體設備。

顯示服務層: 從內核引導到plymouth(也就是開機動畫)後,只要見到輸入密碼的界面時,X Server已經起來了, X Server是Linux系統掌握著繪制圖形界面,所有程序繪制圖形都需要給X Server發消息,X Server才會給你畫,X Server還是滑鼠輸入、顯示器輸出的抽象層。

顯示管理器: 你可以理解為登錄界面提示輸入密碼的位置。

資源管理器: 監控硬體狀態的一系列底層守護程序,然後再交給上層來決定操作,比如電源、網路、磁碟、藍牙、列印、鍵盤等。

桌面環境: 包括桌面後台服務、守護進程,對外提供圖形開發工具庫、二進制工具、DBus API服務、桌面環境UI界面層。

應用商店: 提供系統的軟體安裝、卸載、升級等操作。

應用程序: 包括深度自己開發的應用,跟國內的軟體廠商合作開發的應用,Android、Windows和網頁應用。
Deepin相對於其他Linux發行版有哪些優勢
深度Linux相對於其他Linux發行版擁有更出色的桌面環境,更重要的還是擁有成熟的應用商店以及應用生態。

深度桌面DDE UI應該是目前最為出色的Linux桌面環境,美觀程度上不輸macOS,使用體驗上非常接近Windows,這也是深度操作系統的主要優勢。

深度商店是目前最為成熟的Linux應用商店,這一點極大地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門檻,你完全可以使用商店代替命令行管理應用。

最後就是應用生態,大家也都知道Linux被吐槽的一直都是其應用生態不夠好,深度跟國內的廠商合作,針對於很多第三方應用進行了很多優化,已經有了一個不錯的軟體生態。WPS、迅雷、網易雲音樂、微信、QQ、釘釘、億圖、xmind、有道詞典等等,可以說基本上能夠滿足日常辦公需求。至於軟體開放,Linux就不用擔心了。
Deepin正在開發雲服務
深度團隊目前已經提前預告了,深度方面正在開發深度Linux的雲同步功能,誠然互聯網時代,一個成熟的操作系統沒有雲服務是不可能的,蘋果的iCloud、谷歌的Google Drive、微軟的One Drive,都是非常成熟的雲服務。

現在深度團隊也在推進雲服務的開發,一旦深度Linux真正把雲服務做好以後,深度Linux將會變得更加成熟,用戶體驗必定再上一個台階。

目前我們公司有2/3的電腦都運行深度Linux操作系統。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是一家上市公司旗下的研發中心,所以說我們必須在所有的電腦上都安裝正版的操作系統。

大家都知道,如果是安裝windows操作系統的話,是需要額外付費的,但對於我們來說的話呢,不願意支付這個費用,所以呢我們就使用深度Linux操作系統了。

深度Linux操作系統,在眾多的Linux發行版本當中,相比較的話,並不是說做的特別優秀的。我們公司一開始有考慮使用arch linux系統,但後來發現大家對這個系統的上手度比較低一點,於是我們又換成了 ubuntu Linux操作系統,相比較而言好了一些,但是依然是有眾多的國產的軟體,大家都不支持。

最終我們選擇了深度Linux操作系統,因為深度Linux操作系統集成了WPS辦公軟體,還有QQ微信等等的常用的聊天軟體,開箱即用,非常方便。

在使用的過程當中,深度Linux也是經常出現一些問題,但是實話實說這些問題呢都可以得到解決。雖然在Linux操作系統上來說的話,深度並不是說做得最好的,但是對於長期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的人來說,切換成Linux操作系統的話,深度絕對是體驗最好的一款Linux操作系統。

因為各個方面都沒有什麼使用上的障礙,直接上手使用,很快就能夠熟悉了。如果你們沒有太多的限制要求的話,我覺得深度Linux操作系統是能夠完全替代windows操作系統,用來日常辦公的。

以上文字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果各位看官有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中討論留言。

一直在使用,從開始的15.4版本,一直到現在的15.9,之前也折騰過各個發行版本的Linux 系統,例如烏班圖,mate, kail arch 等,最終還是選擇了deepin

原因有其下:

第一:我不是專業搞Linux 開發和運維,就是用Linux 做一些程序和自己學一點東西,所以deepin 集成了很多軟體,日常使用也能滿足基本的要求。deepin 目前已經越來越穩定,我本身也不怎麼玩 游戲 ,出來一些專業的畫圖分析會回到window ,其他一般在deepin 就可以完成

第二deepin 的dde 桌面真心漂亮,最新的15.9版本穩定性也提升了很多,加之是我們國人做的系統,當然要支持啦,真心希望deepin 用戶越來越多,生態越來越完整,騰訊網路等大公司也能加入到振興國產系統的陣營中來!

不會。我是deepin 15.4的老用戶,一直用到deepin 15.7,用了一年半。

deepin是基於debian stable版本的國產系統,自己研發的桌面。優點就是集成了中文環境下的特色windows軟體,比如微信和QQ等,開箱可用。

缺點就是由於是自己研發的桌面,bug比較多,很不穩定,內存泄漏嚴重,內存佔用也很大。我在使用過程中,遇到了無數bug。比如wifi不穩定的問題,一年多了也無法解決,換系統後就好了。當然,現在的deepin桌面已經穩定一些了。

由於是自己研發的桌面,並且魔改了不少東西,導致和debian的包沖突很多,版本也跟不上更新,bug修復也慢,有些bug官方直接就標記為不解決(原因是自己開發的桌面,技術能力有限bug解決不了)。如果你對QQ和微信這一套軟體不是強依賴的話,不建議使用deepin系統。除了微信和QQ外,其他國產windows軟體的需求量並不大。

deepin的可配置性很低,就幾個菜單,可配置項很少,而且配置界面一直改來改去。由於是自己研發的桌面,ubuntu那套配置,有的並不能拿來就用。

還有,deepin社區現在其實也不活躍了。

我一直都推薦使用manjaro和mint這兩個桌面,有精力的還可以折騰fedora和opensuse。

15.9.2用戶路過,單Linux,以前win10/deepin雙系統。現在單飛倒不是deepin長大了,而是Windows10喝了神油抽了。你們看這個配置是能跑win7的?

而且我還是完全的門外漢,本科學醫的,後來流浪 社會 又是另一個故事了。說這些只是想說我甚至沒學過多少高數,編程什麼的零接觸。對於deepin,我是純粹的用戶。

日常需求office3件套+QQ及郵箱,我甚至拒絕電腦上登錄微信。對PS有些許需求,光影魔術手不死,對我來說都夠,圖形處理也就是修個證件照把一張圖片弄指定大小啥的。deepin商店一堆一鍵安裝的相關軟體。

現在遇上的問題,愛奇藝視頻容易抽風斷網,網易雲找不到有些歌,當然這鍋是網易的。usb攝像頭沒驅動,這個可能我不會搞吧。

其他方案不是沒考慮過,中標麒麟做的最像win7,然而它作為Linux發行版居然有臉給個人用戶收費?優麒麟那個,只能說能用,但不如deepin。我甚至玩桌面安卓,然而……鳳凰收費,remixOS已死。

離開Windows的日子,除了 游戲 沒了,其他還好。

這個系統真的體驗過,說說自己的感受!美觀度確實不錯,運行速度也可以,比較流暢,對硬體要求低,我是華碩550的老本子,i3處理器,8g內存。在沒用固態的情況下體驗的,之前裝的是xp,之前打開軟體都卡的不行。用了這個系統,速度確實比xp好很多,但是想用ps之類的軟體想都別想了,因為根本找不到啊,軟體基本都是 娛樂 為主的,看個視頻聊個天啥的!系統自帶的天氣預報,計算器,溫度計啥的也沒啥太大的意義。

其實,系統好壞都是平台,關鍵是平台上能裝什麼武器!航母再好看沒有艦載機也是廢鐵一塊。更何況這個平台本身就不支持什麼艦載機,所以不管是國產還是怎樣,這個系統要想揚我國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個系統我體驗了一天半就裝回了xp,卡點卡點吧,好歹還能修個圖!

總之這系統作為 娛樂 夠了,但是還不能玩 游戲 ,應該是看視頻,上網,聊天夠了。其他的費勁!

我就在用deepin15.9,總結優點為:

1.界面舒適友好,有點像蘋果界面。

2.交互大眾方便,win用戶可以直接上手。

3.免費,正版。

對於輕 娛樂 的用戶來說性價比較高,桌面版免費,工作類軟體自帶商店就有,只要肯找很多都能找到代替,還不收費。有點像蘋果用戶的玩法,不過這兩者不好比。自帶商店有部分安卓軟體來補齊一些功能,部分可以用,這得自己試了。甚至有些網頁版來補齊,畢竟免費的,日常軟體生態排在Windows和mac之後。挑刺的用戶就暫時別選了,沒錢買蘋果就用盜版win吧。

我在這之前用過ubuntu,kali,centos,還有優麒麟,最後選的deepin,主要軟體問題。debian系的系統裝在我的i5一代2g內存筆記本里經常卡死,用centos舒服了許多,但是軟體版本的更新總是跟不上,我又是小白不愛折騰。於是本著國產的方向用了deepin,一開始也卡,後來增到了6g內存才正常,雖然內存增大了用ubuntu也行,但是我陷入deepin的舒適界面不想回去了。

⑻ deepin與谷歌操作系統哪個好用

deepin好。深度操作系統(Deepin)是基於Linux內核,以桌面應用為主的開源GNU/Linux操作系統,支持筆記本、台式機、和一體機運行使用。google不屬於操作系統,它只是一個搜索平台。

⑼ deepin操作系統好用嗎

還可以,deepin是基於debian的,在桌面環境下下了很多功夫,常用的多媒體軟體深度都有包含,不至於讓用戶裝了之後發現什麼也幹不了。不過linux下軟體仍然比較匱乏,所以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深度還是面臨很多事情幹不了的情況。

對於搞程序開發的人來說,用什麼linux其實都差不多,反正該有的東西都有了。

可以很負責人的告訴你,deepin系統(同UOS)系統是本土化最好的linux操作系統,也是本人目前唯一使用的PC操作系統,從windows 到macos 最後徹底選擇了deepin國產系統,也就是UOS操作系統。

對於有特殊軟體及應用場景需求的用戶,除非老美關閉系統服務,不要直接切換到deepin系統,需要一定的切換成本,學習成本。

對於正常辦公需求,常用功能 微信 qq 文檔編輯等情況下,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deepin系統,在所有開源linux操作系統家族中,deepin(UOS)系統,常規使用的軟體,都有很好的支持,對比其他各個版本,對國人的需求支持最好。deepin的應用商店是非常豐富的。基本的辦公需求都能得到很好的滿足。

deepin和UOS的區別,deepin是免費社區版本,系統內核最新,對新平台設備支持最好,也能最快使用到最新的功能和軟體。UOS版本則是商用版本,更注重長期穩定性。兩者關系類似於手機系統的開發版和穩定版,基本功能大差不差。

說一下deepin/UOS的幾個亮點吧,完全市場化獨立發展,沒有政府的支柱和補貼,是經過市場驗證,用戶認可的。開發團隊銳意進取,不是其他套殼版本能比的。dde桌面環境完全獨立自主開發。且得到了主流發型版本的認可,其他版本都有採用dde桌面環境的發型版本。

最最重要的就是,入門真的不能再傻瓜了,會滑鼠點擊就能比較輕松的使用。目前也得到了搜狗拼音,微信,網路,東方財富等越來越多國產軟體企業的支持。相應的專用版本軟體也越來越多

deepin系統還可以根據用戶不同使用喜好,切換多樣操作習慣,上述圖片分別為mac模式 安卓模式 windows模式 。使用時很容易帶入和適應系統,不管從那個平台切換過來都很容易

AI智慧先給大家分享一下簡單的系統介紹,最後再說一下使用體驗。

桌面

Deepin系統的桌面有兩種模式可供選擇,一種類似與mac那樣的dock,另一種是windows的高效模式。

深度桌面環境是深度 科技 自主開發的美觀易用、極簡操作的桌面環境,主要由桌面、啟動器、任務欄、控制中心、窗口管理器等組成,系統中預裝了 WPS Office、搜狗輸入法、有道詞典、網易雲音樂以及深度特色應用。它既能讓您體驗到豐富多彩的 娛樂 生活,也可以滿足您的日常工作需要。相信隨著功能的不斷升級和完善,將會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喜愛和使用。

兩種桌面模式可以一鍵切換,簡單高效。
應用

Deepin已經內置了部分常用的辦公軟體。

如果你還需要其他的軟體你可以訪問它的應用商店,商店內應用還是比較多的。深度商店是深度 科技 打造的一款集應用展示、下載、安裝、評論、評分於一體的應用程序,一鍵安裝卸載,很方便,跟AppStore差不多,匯集了數百種應用。
系統設置
可以設置主題、網路、顯示等之類的,一般你需要的設置都會有。

文件管理
深度操作系統的文件管理也比較直觀易用。
深度終端
終端肯定是Linux使用必備的工具,界面簡單,功能強大。

軟體使用體驗
已經大致的了解系統有哪些基本東西了,現在來體驗一下軟體使用。

輸入法:

系統內置了搜狗輸入法,和windows上切換一樣,可以切換鍵盤,就不多說了。

瀏覽器:

系統內置的是Chrome瀏覽器,打開看了下,和windows上使用沒有區別。

辦公軟體:

系統內置的是2019版本的WPS Office,同樣和windows沒有區別。

開發工具:

系統的應用商店內有很多常用的開發工具,因此不必擔心在Deepin上開發工具的問題,就算.NET也有了Rider.net跨平台的.net開發工具,他也是Jetbrains全家桶中的一員,和Visual Studio有的一拼。其實我覺得linux上的有些工具比windows上更好用,安裝和配置也更方便。
個人感受
總體上感覺作為個人使用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常用的軟體也都搞定了,可能有部分還不如windows上,但是現在的電腦配置普遍比較高,我的也就是I5+8G+固態,使用感覺非常的流暢,不是誇大的,要不是之前的筆記本淘汰了,在那台筆記本上一直都有使用,而且使用很長一段時間了,作為程序員linux的生態還是可以的,而且Deepin的伺服器版本已經用到華為的伺服器上了,這已經說明了一切。

總結
介紹了deepin操作系統和簡單的使用體驗,我感覺整體上使用習慣和windows沒什麼大的差別,界面很美觀。

deepin操作系統作為日常辦公使用是完全可以勝任的,想玩 游戲 就別折騰了。

如果你是程序猿,可以將它作為一個長期可使用的開發環境。

希望通過AI智慧的介紹,可以讓大家對Deepin有個初步大致的了解,謝謝!

自從deepin過度到unbantu,現在只想說倆字,真香

deepin雖然好用,但是感覺沒有unbantu得勁[捂臉]個人認為哈

用了大概有一年左右了。整體感覺還不錯。常用的工具wps,都夠輸入法都有。以前經常使用ps來處理圖片,現在強制自己使用gimp,時間久了習慣了就好了。當然會有不足,有了第一步,其他細節逐步解決吧。有問題細節,評論提,到時候細說,大早上回答這問題,手機隨便輸入了這段文字。

對小白,其實體驗很不錯。1.首先顏值很高,不需要折騰就能享受到不錯的UI; 2.移植的日常應用足夠多,deepin優化的deepin-wine能夠wine出Windows版的QQ,微信,網路雲等,未來這些軟體開發商也會推出官方Linux應用,例如QQ for Linux,網路網盤 for Linux,雖然功能差其它平台很多,但是個好的信號; 3. 游戲 ,steam for linux,支持一定數量的 游戲 ,數量不大,例如文明VI,DOTA2等 對於小白其實以上幾點就足夠了,較為基礎的Windows應用移植,Linux的體驗,順應媒體的國產系統之光,這些對小白也具有吸引力。事實上如果願意花些時間,利用 Virtual Box虛擬一個精簡的Windows,對於想成為重度用戶的小白,也是不錯的組合。對於只是想體驗的小白,那就建議Windows主機+Deepin虛擬機的方式,這樣還能規避獨顯電腦安裝時會遇到的各種bug。

沒有使用過這款系統,現在國內WINDOWS系統用的多,對於所需要的軟體可以使用360手機助手來下載安裝所需要的。

⑽ Deepin折騰筆記:實現遠程桌面控制

本文的目錄結構如下

對於遠程桌面訪問,一開始測試過現有的工具:TeamViewer和向日葵,但是最後都放棄了。因為:

最後測試到了RealVNC,並且折騰成功。

VNC其實算是一個比較古老的遠程式控制制linux桌面的軟體,後來因為某些原因分了家(具體我不太清楚)。目前市面上有RealVNC、tiger VNC、X11VNC等VNC軟體。沒有特殊標示的軟體就是Real VNC,而且最開始VNC團隊的一部分成員進入了Real VNC,感覺官方性最強,於是選擇了這個軟體。

安裝VNC很簡單,直接打開deepin應用商店,搜索VNC,點擊安裝就可以了,我們要在被控制端控制端安裝VNC server,不安裝VNC viewer。

vnc server並不是免費的軟體,需要購買,還好有熱心網友分享了激活碼,大家可以去評論區找。

打開vnc server,需要sudo許可權,輸入密碼後,點擊右上角三個橫杠,選擇Options

會看到這個界面

至此VNC server的基本設置就完成了

安裝deepin防火牆配置,打開防火牆開5900埠或者直接關閉防火牆。

下圖是打開狀態

添加一個rule,這樣同時允許了tcp協議和udp協議。

打開vnc server GUI,如下圖所示

在左邊可以看到很多內網ip地址,最上面的192.168.1.10,如果你是wifi連接,在同一個路由器下的其他設備可以通過此ip地址+「:5900"實現遠程訪問。下面的其他ip地址是其他網路連接的內網地址,具體可以在deepin設置的網路詳情中查看。

連接完成後效果圖如下:

可以看到,而TCP的延遲僅僅為36ms(UDP協議沒有延遲?)。內網Real VNC遠程桌面的操作流暢到不行。

內網連接雖然很快,但用途不大,把遠程桌面放到公網訪問才更加有效,為此我們需要穿透內網。

遠程桌面是什麼樣的網路需求呢?對寬頻要求較高但是對總流量需求較的低。因此我們應該選擇按照流量計費的內網傳透方式。知名的花生殼並不能滿足這樣的需求,而國內的大多數量的雲服務廠商提供的寬頻服峰值也有限,最後我找到了 sakura frp 這個提供內網穿透服務的網站。免費用戶的上下行寬頻最多可以達到10M,而且每天簽到可以領流量,個人用來遠程桌面足夠了。

在內網穿透時,我們可以選擇tcp或者udp協議。udp相對而言更快,但容易丟包,tcp會慢一點但是丟包率低,我覺得兩種方式都可以選擇,需要打字的時候選擇tcp、對實時反映要求高的可以選擇udp協議。

經測試,選擇好合適的線路之後,tcp協議的延遲低於160ms,家裡的網路是移動50M,實際寬頻為10~20M,平板電腦用的是手機流量,運營商也是移動,實際寬頻也為10~20M。選擇最低畫質,比向日葵要流暢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