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默克爾訪問非洲嗎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默克爾訪問非洲嗎

發布時間: 2022-12-26 13:48:26

A. 默克爾12次訪華去了哪幾個城市

1、默克爾到訪過上海、廣州、南京、天津、成都、合肥、西安、杭州、沈陽、深圳等多座城市。
2、在過去11次訪華之旅中,默克爾的足跡曾到達中國大江南北10多個城市,日程也不限於嚴肅的公務「打卡」:她曾在北京游覽故宮、天壇,嘗試抖空竹;在成都學做宮保雞丁、選購郫縣豆瓣;在沈陽參觀寶馬工廠、品嘗酸菜白肉??
3、默克爾將訪問北京、武漢兩地。德國媒體報道說,一同前來的還有德國「龐大的企業家代表團」,他們將與默克爾一道考察中國多家企業、拜訪中國高校,尋求在自動駕駛、智能製造、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與中方深化互利合作。

B. 默克爾的英文介紹

Angela Merkel (Angela Merkel) F, in July 1954 was born in Hamburg, Germany. She 1973-78 in the former East German Leipzig University studying physics, from 1978 to 1990 in the former East German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Center, 1986 obtained a doctorate in Physics.

Merkel in November 1989 to join former East Germany "democratic awakening" organization. In 1990, her former East Germany as the last government's deputy spokesman, the same year in August to join the German-based RCD, and after the reunification of Germany's federal election. 1991-1998, she served as vice chairman of 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 1991-1994, she of the Federal Ministry of Women and Youth Minister, from 1994 to 1998 the Federal Environment,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Reactor Safety Minister.

Merkel 1998-2000 Renji NLD general secretary, in April 2000 from Renji RCD, from September 2002 to November 2005 concurrently by the RCD-based Christian Social Union and a coalition of parliamentary party Caucus Chairman. November 2005, she Union Party and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as a coalition government prime minister, and continue to serve as Chairman of the China Democratic League.

August 1997, Merkel was as the Federal Environment,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Reactor Safety Minister's visit to China. May 2006, her first visit to China as prime minister. August 26, 2007 to 29, Merkel an official visit to China and attended from 2007 to 2010, Germany in the series of cultural activities "in Sino-German counterparts," the opening ceremony.

Merkel work seriously hard-working, calm and pragmatic, results impressive. She therefore in Germany's political arena has been called the "Iron Lady" said. Merkel Christian. She married her husband is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Bolin Hong, with no children.
安格拉·默克爾 (Angela Merkel) 女,1954年7月生於德國漢堡市。她1973年至1978年在原民主德國萊比錫大學攻讀物理學,1978年至1990年在原民主德國科學院物理化學中心研究所工作,1986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默克爾1989年11月加入原民主德國「民主覺醒」組織。1990年,她出任原民主德國最後一屆政府的副發言人,同年8月加入德國基民盟,並在德國重新統一後當選聯邦議員。1991年至1998年,她擔任基民盟副主席。1991年至1994年,她任聯邦婦女和青年部部長,1994年至1998年任聯邦環境、自然保護和反應堆安全部部長。

默克爾1998年至2000年任基民盟總書記,2000年4月起任基民盟主席,2002年9月至2005年11月兼任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2005年11月,她出任聯盟黨和社民黨大聯合政府總理,並繼續擔任基民盟主席。

1997年8月,默克爾曾作為聯邦環境、自然保護和反應堆安全部部長訪華。2006年5月,她首次以總理身份訪華。2007年8月26日至29日,默克爾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2007至2010年德國在華系列文化活動「德中同行」開幕式。

默克爾工作認真勤奮,沉穩務實,成績驕人。因此,她在德國政壇素有「鐵娘子」之稱。默克爾信奉基督教。她已婚,丈夫是柏林洪堡大學教授,無子女。

C. 奈及利亞的軍事

武裝部隊由陸、海、空三軍組成,總兵力為8.5萬人,其中陸軍6.75萬人,海軍8000人,空軍9500人。現有警察170萬人,擁有發達的軍事指揮系統網路和軍事信息系統網路。1月15日為軍隊節。
尼警察部隊實力約40萬人,設有1個警察總部、12個大區司令部、37個州司令部(包括聯邦首都區)、132個地區司令部、1130個分區司令部、1600個警局、2224個警察站、1591個村派出所和11所警察學校。警察總部由警察總監領導,大區司令部各由一名助理總監領導。 同中國的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於1971年2月10日建交。建交以來雙邊關系發展順利。2005年,中尼兩國元首就雙方建立戰略夥伴關系達成共識。2009年兩國舉行首次戰略對話。
中尼簽有貿易、經濟、技術、科技合作和投資保護等協定,並設有經貿聯委會。尼是中國在非洲的第四大貿易夥伴、第二大出口市場,也是中國主要投資目的地國。2011年中尼貿易額107.88億美元,其中中方出口92.07億美元。2012年1-10月雙邊貿易額86.81億美元,其中中方出口75.19億美元。中方出口商品主要為機電產品和建築型材等,進口原油和液化天然氣等。截至2011年底,中國企業在尼累計簽訂承包工程合同額316億美元,居非洲第二位。中方已承攬鐵路改擴建、阿布賈體育中心運動員村、發電站、農村程式控制電話網、石油區塊開發等項目。
中尼簽有文化合作協定和高校合作議定書。尼拉各斯大學和阿齊克韋大學各建立了1所孔子學院。2009年10月,「2009中國文化聚焦非洲」活動在尼舉行。2010年,中央電視台第4套和第9套節目在尼落地。2012年3月,中尼簽署互設文化中心的協定。5月,奈及利亞文化中心在北京設立。
1993年起,中方每年向尼提供獎學金名額。2010/11學年,中方向尼提供獎學金名額138個。蘇州大學和拉各斯大學已作為合作夥伴入選中國教育部「中非大學20+20合作計劃」。
中尼兩軍交往始於20世紀80年代。2001年9月,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訪尼。同年7月,尼國防國務部長阿德拉賈率團訪華。2004年5月,尼國防部長寬庫瓦索率團訪華。2007年4月,尼國防部長伊龍西訪華。2008年6月和2009年7月,尼國防部長穆斯塔法兩次訪華。2009年4月,尼海軍司令易卜拉欣訪華。2010年11月,尼空軍參謀長烏瑪爾訪華。
同美國的關系
尼美1960年建交後,兩國關系密切。上世紀90年代,美國因阿巴查軍政府廢除大選結果和處死人權活動分子薩羅-維瓦而對尼實行制裁。奧巴桑喬民選政府上台後,兩國關系迅速改善。奧巴桑喬曾多次訪美。柯林頓和布希總統先後訪尼。2007年亞拉杜瓦總統訪美。2010年,喬納森總統赴美參加核安全峰會並與美總統奧巴馬會晤,美宣稱尼屬於美「戰略優先國」之一。兩國簽署了設立雙邊委員會的協議、可再生能源合作協定、美為尼提供防治艾滋病技術支持框架協議、培訓和部署航空安全的諒解備忘錄。2010年12月,尼美在華盛頓舉行外長級磋商。2011年,喬納森總統赴美出席聯合國艾滋病問題高級別會議期間與奧巴馬總統會晤。2012年4月,尼副總統桑博訪美;6月,尼美雙邊委員會在華盛頓召開高層會議,總結成立兩年以來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8月,美國務卿希拉里訪尼。尼在美有超過100萬僑民。美是尼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尼產品的40%銷往美國。尼是美國非洲增長和機會法案框架下向美國出口最多的黑非洲國家。2011年尼美進出口貿易總額為385億美元,其中尼向美出口337億美元。美在尼石油工業中的投資占尼外資的30%,尼約50%的石油出口至美。美連續多年是進口尼石油最多的國家。2012年以來,美由於本國石油產量增加和兩座適合尼輕質油煉油廠的關閉,大量削減了從尼石油進口,降幅達70%。尼由美國的第五大石油進口來源國降至第六位,印度取代美國成為尼最大原油出口國。
同英國的關系
獨立後兩國關系密切,英國曾是奈及利亞最大投資國。尼在英約有100萬僑民。上世紀90年代,英國對尼阿巴查軍政權實行制裁,並推動英聯邦中止尼的成員國資格。奧巴桑喬當選總統後,兩國恢復合作。2002年布萊爾首相訪尼,2003年伊麗莎白女王訪尼並在阿布賈主持召開英聯邦首腦會。2005年6月,奧巴桑喬訪問英國。7月,奧巴桑喬出席在英國召開的八國集團領導人和非洲國家領導人對話會。2008年7月,亞拉杜瓦總統訪英。2011年7月,英國首相卡梅倫訪尼。2012年2月,喬納森總統訪英。2011年尼對英出口13億英鎊,英成為尼第二大出口國。英在尼投資約占尼外資總額的20%,主要投資領域是石油。
同法國的關系
阿巴查軍政府時期,法國曾中止對尼經濟援助和軍事合作。1999年和2000年,希拉克總統和奧巴桑喬總統實現互訪。2005年5月,奧巴桑喬對法國進行工作訪問並與希拉克會晤。法國將尼列為開展南北合作和提供援助的優先國家之一。2006年11月,尼海軍總參謀長阿德克耶(Adekeye)上將訪法。2008年6月,亞拉杜瓦總統對法進行國事訪問,同薩科奇總統舉行會談。2009年5月,法國總理菲永訪尼。2010年6月,喬納森總統參加在法國尼斯舉行的法非峰會。2011年5月,法國總統薩科奇和喬納森總統在出席象牙海岸總統瓦塔拉就職典禮期間舉行了雙邊會晤。11月,喬赴法出席國際投資者榮譽理事會會議期間,會見薩科奇。2011年尼法雙邊貿易額為73億美元。
同俄羅斯的關系
1961年尼與蘇聯建交,兩國簽有軍貿、經濟和文化教育等合作協定。奧巴桑喬政府執政後,雙邊交往與合作增多。2001年3月,奧巴桑喬總統對俄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簽署「關於友好與夥伴關系聯合聲明」,決定加強兩國在軍事技術和貿易等方面的合作。2009年6月,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訪尼,雙方簽署了投資促進與保護、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和平探索外太空合作、石油合作、在押人員引渡、司法互助等6項協議或諒解備忘錄。2003年,俄為尼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2011年,俄為尼發射第二顆地球探測衛星和另一顆試驗衛星。2011年,兩國的雙邊貿易額為3億美元。
同德國的關系
尼是德國在非洲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和主要石油供應國之一,德是尼第六大貿易夥伴。1993年6月德參加歐共體對尼的經濟制裁。1999年尼實現還政於民後,兩國恢復經貿合作。同年12月奧巴桑喬總統對德進行國事訪問。2000年兩國政府簽署《奈及利亞與德國投資保護和促進協定》,2001年12月簽署債務重新安排協議。2004年德國總統約翰內斯·勞訪尼。2005年,奧巴桑喬總統對德進行工作訪問。2007年6月,亞拉杜瓦總統應邀出席在德舉行的八國集團與非洲國家領導人對話會議。11月,德國總統克勒赴尼出席第四屆德國-非洲論壇。2011年7月,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尼。12月,兩國外長在柏林簽署成立雙邊委員會的協議。2012年4月,喬納森總統訪德。2011年,尼德雙邊貿易額超過30億歐元。
同南非的關系
奈及利亞曾長期支持南非人民反對種族隔離制度的斗爭。兩國於1994年建交。1995年尼阿巴查軍政府處決人權活動分子薩羅-維瓦後,南非總統曼德拉呼籲對尼制裁。1999年兩國成立雙邊合作委員會,確定兩國副總統會晤機制化。 2008年6月,亞拉杜瓦總統赴南非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會議。2009年5月,亞拉杜瓦總統赴南非出席當選總統祖馬的就職典禮。2010年6月,喬納森總統赴南非出席足球世界盃開幕式。2011年5月,南非總統祖馬出席喬納森總統就職典禮;12月,祖馬總統訪尼。2012年4月,兩國副總統共同出席尼南雙邊委員會會議;6月,尼副總統桑博訪南。
同喀麥隆的關系
兩國於20世紀90年代為爭奪位於兩國邊界的巴卡西半島爆發武裝沖突,奈及利亞軍隊進占巴島大部分地區。2002年10月國際法院作出喀麥隆對巴島擁有主權的裁定。奈及利亞拒絕接受。在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調解下,尼喀兩國元首同意建立後續行動委員會落實國際法院有關裁決。2006年8月,根據雙方達成協議,尼方從巴卡西半島撤軍。亞拉杜瓦當選後即訪喀,喀總統比亞出席亞就職儀式。2008年8月,尼方向喀方移交巴卡西半島管理權。2010年10月,喀總統出席尼獨立50周年慶典活動。2011年7月,尼喀混委會第28次會議在尼舉行,會議要求盡快完成兩國邊界劃定,以解決有關巴卡西半島爭端遺留問題。2012年5月,兩國宣布計劃在年內完成邊界立碑工作;10月,尼政府正式宣布放棄上訴國際法院關於半島歸屬喀麥隆的判決。
同其他國家的關系
與鄰國貝南、查德、尼日等經貿往來密切。但同貝南、查德等國在領土或領海劃分上存在爭端。在非洲和次區域事務中努力發揮主導作用,積極斡旋賴比瑞亞、蘇丹達爾富爾、獅子山和象牙海岸等熱點問題。2009、2010年擔任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西共體)輪值主席國期間,推動西共體干預幾內亞軍事政變、尼日尓政治危機和象牙海岸選舉危機。2011年3月,尼作為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投票贊成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決議。7月,喬納森總統訪問賴比瑞亞期間,被利方授予最高國家特別榮譽。同月,喬出席南蘇丹獨立儀式。2012年馬里和幾內亞比索相繼發生軍事政變,尼參加西共體派遣軍隊赴幾比維和的行動,支持西共體維和部隊出兵馬里的計劃。

D. 默克爾為什麼接納百萬難民無怨無悔

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27日就下月底聯邦議會選舉通過媒體闡述競選主張。如果她率領基督教民主聯盟獲勝,將贏得自己的第四個任期。默克爾認為此前開放邊境、接收難民的決定是正確的,她將繼續推行開放的難民政策;並表示願與非洲國家加強合作,嚴控橫渡地中海進入歐洲的非法移民。在內政方面,默克爾表示將改善教育、推動電動車發展,建設讓民眾幸福生活的德國。

故意不睬對手

歐盟與土耳其2016年3月就難民問題達成協議後,進入德國的難民大幅減少。今年前7個月,入德難民人數進一步回落。隨著默克爾平穩渡過難民危機,加之德國經濟復甦、失業率保持低位等因素,這次大選默克爾贏面較大。

最新民調顯示,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領先優勢明顯,支持率約為38%;主要競選對手馬丁·舒爾茨率領的社會民主黨支持率約為23%,落後15個百分點。

舒爾茨多次宣稱默克爾忽略民眾關注的議題、其政策與德國社會現狀「脫節」,但默克爾並不回應,採取「忽略舒爾茨」的策略,只強調她願意繼續為德國民眾服務。

默克爾競選團隊把重點放在塑造默克爾的形象上,而非回應競選期間的熱點議題。競選團隊推出的巨幅海報顯示,在德國國旗背景下,默克爾微笑著打出競選口號——「為了我們喜歡並且幸福生活的德國」。

E. 德國-承認錯誤的民族

張召忠是我最喜歡的軍事講座家,因為父親喜歡的原因,每次小時候我要換台父親就會瞪眼,氣哄哄地朝我吼:你為什麼要換台 ?!就看這個吧!我心裡發毛,無奈打不過他,坐在板凳上,電視機前,小手拖著大臉,跟著老爸聽這些無聊的,坦克飛機大炮,美國,德國,伊朗伊拉克,中國的關系,又怎麼怎麼樣了,但是沒有想到聽著聽著就著迷了。到現在入坑已有多年。

偶爾聽到了一節局座講德國的歷史,到現在印象深刻就分享出來,給大家看看。

2013年1月23日,稍微關注一點國家大事的人都會知道,這一年,美國首相卡梅倫首次提出英國脫歐。英國脫歐之後,德國是老大,英國是美國的馬仔,德國,英國,法國號稱歐洲的三駕馬車,到現在德國,機械製造,工業化水平都很強, 但是德國不像日本發展坦克,飛機,艦艇,他們不搞軍工,軍工方便特別克制,在聯合國,當有戰爭的時候,投反對票,要麼就是棄權票,美國支持在敘利亞這個地方鬧騰,德國反戰,不願意敘利亞再次引起一場戰爭,這個主要是和德國的歷史反思有關系。

一方面反戰,一反面維護和平。默克爾眾所周知是德國總理,得了首爾和平獎。反觀歷史,1985年的時候,當時西德的總統叫衛茲德科,衛茲德科是9月8號投降的,德國納粹先投降的,結果衛茲德科當時的總統就說,過去的40年,讓我們的孩子都認為是戰敗了,這個日子不好不能叫戰敗日,就改成解放日了,他說我們當時是被迫參與到戰爭中去的,所以我們應該叫解放日,德國辦博物館,把蘇聯的老百姓算蘇軍,在諾曼底獻花,諾曼底登陸,把戰敗日改為解放日,就是創新性的一種方式

2015年1月30號,在波蘭集中營解放中心奧斯維辛,戰爭紀念日這一天,默克爾發表一個演講,她說過去發生的一切,我們為這一切都感覺到羞愧,這就是承認錯誤了,作為一個總理對70年前波蘭奧斯維新集中營解放中心發生的一切感到羞愧,我們到現在沒聽到過日本說過這句話,另外德國對數百萬人遭受的痛苦和死亡,付有罪責,不是錯誤。也不是像日本跟中國說的,給中國添麻煩了,還有一句話更重要,德國是犯罪者和協同犯罪者,自己給自己定性了,另外一句話是說,拒絕承認這一點的人他們將是沉默的共犯。這些話我都感覺是說給日本人聽的,但是日本對這些話沒有任何錶態,裝作沒聽著,這是一個事情,對歷史的反思。

另外一個事情是,戰爭賠款,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結束之後,當時德國戰敗,在法國的的凡爾賽宮,簽訂了凡爾賽條約,要求德國支付法國6870萬歐元。德國人辦事,腦子一根筋。1918年簽了凡爾賽條約,中間經過了92年,這92年來,德國的每個月的每個人工資里總要抽出一部分錢來,用來還戰爭賠款,終於到2010年的10月3號,完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賠款。

日本侵華這么多年,也沒想起戰爭賠款,當然這也和中國的不要錢有關系,所以從這個戰爭賠款92年來,把賠款,為自己的父親,為自己的爺爺輩犯的錯誤,進行賠償,這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二戰中德國殺了600多萬猶太人,戰後20多年才建交。所以德國和猶太人之間心存芥蒂,盡管這樣,默克爾當了總理以後多次訪問以色列,到大屠殺紀念館去獻花,2014年2月,佩里斯總統,也就是以色列的總統,授給默克爾國家最高榮譽,總統勛章。

大屠殺紀念館,參觀過的人們知道,裡面是一根蠟燭,通過各種折射,造成星星點點,生生不息,永遠有光明,一個男低音讀著每一個600萬猶太人,每一個被屠殺的名字,非常的震撼,非常的傷感,出來之後,紀念館都是樹,每一棵樹上掛一個小牌,每個人認領一棵樹把它種上,專門從德國用船把樹運過來然後在這個地方種上,種上以後,每年來澆水,德國人用這種方式來贖罪。

對比一下日本差天上地下了,德國人很平和,很講信用,比較好交往,沒那麼多壞心眼,不像美國鋒芒畢露,老把自己當成世界領導,所以中國和德國的合作相對而言,比較愉快,中國現在在世界上崛起,排名世界第二,原來中國在世界上排名十幾位,一直都是德國第三,中國十幾年一下子,把這些國家落到世界後邊去。但是中國成世界第二之後,日本,表現的非常的極端,包括美國對中國的崛起有多不舒服,但是德國人對中國人沒有嫉妒。而且,德國和中國合作,也從來不說,偷了哪個哪個德國技術,德國和中國現在合作越來越多,雙邊的貿易額,中國是德國在亞洲的最大的合作夥伴,德國是中國在歐洲的最大的貿易夥伴 ,雙方都是在各個領域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2004年默克爾擔任總理之前,中德之間的貿易額是535億歐元,10年之後的2014年,前三個季度就1400億,就是三倍,相當於跟非洲貿易額的2200億,2015年2800億歐元,一帶一路,德國德意志堡,2015年就過去了,中國的渝新歐鐵路就通過去了,所以中國和德國的關系非常友好,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關系,和默克爾擔任總理以後,對中德雙方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和她有直接的關系。

默克爾的為人,作為國家領導人,作為比較顯赫的人物,一個人做出偉大的事情一定有非常偉大的地方。就是跟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如果都一樣,就是上產線了,沒有什麼個性,沒有什麼特點,一般人當了名人,當了明星,當了官之後的做法,擺譜,裝,說假話,吹牛,炫耀,都是成不了大事,祖上都沒有當官的,好不容易他當官了,擺個譜,不管當個科長,處長啥的,裝作自己很牛掰,我們見過的這樣的人太多了

默克爾2005年51歲擔任德國總理,到現在已經12年了12年擔任總理,擔任三屆,人家就沒與搬到總理官邸去,這一點還是很厲害的,從來不是擺排場,大家都勸他搬到官邸去這個比較安全,出來遛個彎,走個路,接待個客人,有工作就去,沒工作就該住在家裡,住在家裡邊,幹嘛要到總理官邸去

她說我家離總理府不太遠,由於離總理府不太遠,每天騎電動車,更多的是走路上下班。節約環保,當然人家是國家領導人,警衛人員,也跟著她走路,也跟著她騎車,這個重大的政務活動的時候,她有一輛專車,那個專車是奧迪,奧迪和野獸不一樣,野獸在馬路上很顯眼,奧迪多了,是德國的國產車,所以說很低調,2007年,到中國來訪問,中國按照一般的總統住房給她安排了一個總統套房,高層能夠看到南京的全景,一覽無余,豪華的五星級酒店,安排了之後,她說怎麼這么大,下面給她匯報400多平,她說不行不行,要這么大幹什麼,晚上住著挺害怕,她說不行,有普通套件嗎?給她安排一個普通套間,1800元,是她總統套房的1/20,德國不是一個很窮的國家,是世界第三大國家,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總理這么簡譜。住普通套房,謝絕給她安排的總統套房。

早上去吃飯,是總理,名人,政要,得安排包間,她說不要不要,不要安排包間,跟大家一塊吃自助餐,看看中國餐,早上去吃自助餐,排隊,拿個盤子,開始撿自己要吃的東西,選完之後,開始夾一片麵包,歐洲人,早餐一定要吃麵包。抹黃油,果醬,夾一片麵包,麵包掉在地上了,老太太撿起來,放在盤子裡面吃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的浪費,太多了,跟人家總理比起李,看看,一片麵包掉地上了,還要吃,撿起來吃,當時所有的人都被震驚,默克爾家裡邊就是一個家庭婦女,喜歡種菜,養花,房前屋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一種愉悅,特別像個老農民,在家裡種花種菜,買菜做飯,在家裡經常下廚房,起碼每天早上給丈夫做飯,下班以後,去超市買菜做飯,老百姓經常在菜市場看到她

2014年11月份,李克強總理去訪問,她說我帶你到我們的超市去看,就把李總理帶到超市裡去逛,逛完以後,給總理介紹,這個地買什麼,那個地買什麼,她還送了兩個檸檬片給李克強。然後很熟練的一結賬

14年7月份她是第一次訪華,第一次訪華到農貿市場去轉轉,老太太喜歡買菜,到農貿市場去看,跟著大廚在哪兒學,學會了怎麼做川菜,學會了一個怎麼做宮保雞丁,然後還買了一些菜,花了5塊錢給了那個小攤,和買菜的聊了半天,買了一袋豆瓣醬,默克爾一輩子不管是少女時代,中年婦女時代,還是老年時代,當了總理,參加重要場合不化妝,不化妝能出門,素麵朝天,默克爾作為總理跟新聞無關的東西很少,從來找不著說是什麼緋聞,花邊新聞,炒作

中國現在有些明星,一沒事炒作自己家裡的事,默克爾沒有,工作性的新聞,與工作無關的從來沒有過,讓德國覺得她好像德國人的媽媽似的,把德國當成一個家,她來管理而已

祝壽,60歲大壽,這個重要的日子怎麼慶祝啊?最後她想了想說,我自己出錢,請一千名嘉賓到場,聽聽課,找歷史學家講課,圍著禮堂,請1000名嘉賓,聽匯報知識,使人進步,再往前,50歲生日時,那個時候她還當德國總理,不搞吃吃喝喝,不大擺特擺就請一個教授來講課,所有的人到這兒來聽課,表示對科學的一種尊重,敬畏,也算對自己的一種祝賀。

過生日請人講課,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另外跟她接觸的,都說她脾氣很好,很平和,中庸善,解人意就是這樣。平常說話很少,作為國家領導人,平時確實不應該說太多話,不與人爭論,就是傾聽,作為國家領導人,不要老聽相同的意見,當國家領導,別人當然都是拍馬屁了說你好,所以要想進步的話,要聽不同的意見,聽了之後,不要隨便做出決定,一作出決定,下邊人就執行。

有一次她自己聽匯報,有一個部長在哪兒滔滔不絕說半天,講半天以後她就聽煩了,老是看他,就會下來,部長一步步不願意講了,最後搞得下不來台,默克爾那就這樣吧,散了,就跟那個部長說,你講的很對,沒有錯,但是對我沒有用,講了半天廢話,她也沒有說暴跳如雷,把人罵一頓。沒有像普京這種性格。讓那個人感覺自己確實是他自己沒有講到點上。但是在重要的問題上,還是堅持原則,並不是說,光聽取意見,牆頭草,兩邊倒,該怎麼著怎麼著,政策非常沉穩,連任12年來,沒有人說他搞什麼獨裁專政,也沒有人說她搞個人崇拜,搞個人英雄形象,她都是發揮團體的作用,謙虛謹慎和大家一塊進行合作

默克爾這個人還是個球迷,中學,大學的時候就喜歡足球、2002年的時候,她就熬夜看世界盃,老伴就特煩,她說你不願看,你會鄉下去度假去,她就一個人看,家裡天天看世界盃。

2012年的歐洲杯1/4決賽的時候,她跑到鄉下去,看德國是怎麼2/4趕上希臘,為了趕上這場比賽,她正好去羅馬參加歐洲四國領導人會議,她就跟主辦發說你們快點早點開會,我要趕過去去看歐洲杯啦,另外2014年6月份,專門從德國到巴西很遠了,專門到巴西去看這個小組賽,德國對葡萄牙,那場是4:0德國對葡萄牙獲得冠軍。

當時和她一起去的還有總統高科,一塊看,但是羅塞夫就在旁邊坐著,7/1擊敗了巴西小組賽是4:0戰勝葡萄牙,決賽的時候7/1戰勝巴西。

然後羅塞夫在旁邊大呼小叫,不管人的臉面,就是中國說吉人自有天相,默克爾有個規律,好多人跟她總結,她一到球場,德國隊肯定贏,還有這事,就是她一到的時候,就沒輸過球,你看不知道是足球隊給國家長臉呢,還是總理給他們加油,大家都說她是幸運女神,所以說,一到足球杯啊,重大比賽啊,她都跑到裡面去湊熱鬧,同時也關心球員,每次去了之後,就精心打扮,你看平常政壇上不怎麼打扮,看足球的時候,衣著鮮艷,精神振奮,去了之後每次都到後台看球員。

和小夥子們一塊喝啤酒,狂歡合影。古人說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二十弱冠就是成人,默克爾20多歲一直都是上學讀書,讀了個物理學,拿了個博士,三十而立,到了而立之年就進了國家的科學院,去當研究員,35歲就改變了人生軌跡,這是幹了所有其他研究員,博士沒有干過的事,進入政壇,進去政壇後如魚得水,所以人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人到中年,正好是戰略轉折期,所以搞著搞著科研,一顆新星,,50知天命,51歲當總理了,一當就是十二年,63了,63了又當上了,當完了這一屆四年,67歲,花甲老人,這個按理說,67歲已經很老了,但是還在總理的位置上生命不息,奮斗不止,老了還要更加努力

所以一個好的國家。要看他的文明和體制,而文明體制的建設要看總理,德國是一個承認錯誤的國家,與他的總理有莫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