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張國榮最後訪問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張國榮最後訪問

發布時間: 2022-12-26 16:42:26

㈠ 張國榮死亡之謎

張國榮患了嚴重的抑鬱症,2003年的4月1日18時41分,絕望的張國榮從中環文華東方酒店16樓的窗口縱身一躍,無奈地結束了自己46歲的綻放生命。

拓展內容

張國榮(LeslieCheung,1956年9月12日-2003年4月1日),本名張發宗,大中華地區歌壇和影壇巨星,出身於香港的著名歌手、演員、唱片及電影監制、大中華地區擁有廣泛的影響力、演藝圈多棲發展最成功的代表之一,是1980年代香港樂壇的天皇巨星之一,曾擔任唱片監制、演唱會藝術總監和排舞師、配樂、電影編劇、電影導演和電影監制。

㈡ 張國榮是怎麼死的。

——人無完美,但因病而死,卻斷不應成為生命的污點。張國榮的一生是結束了,他 的死法,是絕對不應影響我們對他一生的評價,而只會令我們抱憾。我們可以做的,是承繼他生前積極助人的作風,幫助社會認識和正視抑鬱症,令不幸的事件不要重演!!!

四樓、七摟、十二樓的文章是狗仔的報道,不是真實的原因!更不是張身邊親近的人的披露,張自殺的真正原因就是陳淑芬對朋友所說的:

1、什麼殺死張國榮?-哥哥自殺真相完全揭密

資料來源:http://post..com/f?kz=809995

2003年的4月1日18時41分,絕望的張國榮從中環文華東方酒店16樓的窗口縱身一躍,無奈地結束了自己46歲的綻放生命。關於張國榮自殺當天的情況,不同媒體的不同報道有著不同的說法。在2003年的4月1日,張國榮有沒有見到唐先生和英俊少年約會?張國榮最後的異常表現是什麼?張國榮臨終遺囑又寫了什麼?這一切只有張國榮生前摯友陳淑芬女士知曉,作為陳太的好友,記者在哥哥(張國榮昵稱)去世後很長時間不敢向她提及有關哥哥的任何話題。因為哥哥就是陳太心中揮之不去的傷痛,哪怕輕微地碰觸都會讓陳太傷心欲絕。直到哥哥離開我們之後的第5個月,記者才和陳太正式坐在一起,從其它話題漸漸過度到哥哥去世那天不忍回首的傷感往事。

張國榮最後的聲音 他說要看清楚香港

記者:陳太我想問您一個肯定會讓您感到非常傷感的問題--關於哥哥離世那天的很多情況,每個報紙有不同的寫法,但不同的報道都不相同,我很想知道2003年4月1日那天到底發生了生么樣的事情。

陳太:那天哥哥約了朋友出來吃飯,我就打電話給他,但是是唐鶴德先生接的電話。我說:「Leslie(張國榮英文名)在哪裡?」他說:「他說出去走走。晚上七點鍾我約了他一起打羽毛球。」那我就問唐先生哥哥在哪裡了,他說他在中環一代跟朋友喝茶,我說:「那好,我給他打個電話,一會我再聯絡你。」

記者:你撥通哥哥的電話了嗎?

陳太:因為我的寫字樓在灣仔,離中環比較近了。我就給他打電話,他沒有接聽我的電話。我聽到的是留言信箱,於是我就留了言,讓哥哥有空打給我。我沒有想到,他很快他就打給我了,因為我以為他在跟別人談事會佔用一段時間。

記者:哥哥在電話里說了些什麼呢?

陳太:接聽到他的電話後,我就問他在哪裡。他說他還在中環,我說在中環干什麼,他說在喝茶。我說跟誰喝茶,他說只有他自己。我還埋怨他自己喝茶也不叫我,我提出要去找他,但是他又說他要走了。我問他要去哪裡,他說去Shopping。於是我就說要和他一起去shopping,他也同意了。我知道他七點鍾又要和唐先生去打球,低頭看看錶也沒有很多時間了,就要放下電話去找他。

記者:這時候您沒有覺得哥哥有什麼不對勁嗎?

陳太:就在我要放電話的時候,他說想趁這個機會看清楚一下香港。我問他要看清楚香港干什麼,這時我聽出來他好象有些不對勁了。然後我說你到底走了沒有啊,你沒走的話我就過來找你。哥哥說那好,那你過來吧。我直接坐計程車去了中環的文華酒店,但是在前廳我沒有看到他。然後我去了我們常在一起聊天的一個咖啡廳,我一進去人家就問我幾位啊,我說我找Leslie。然後服務生說好像覺得他不在這里。我說我們約好了,他一定在這里,我就在那裡兜了一個圈沒有找到他。

張國榮並沒有情敵 媒體根本就是胡寫

記者:有報道說哥哥自殺當天看到唐先生和別的男人在一起很生氣,看來是沒有這樣的情況呀?

陳太:沒錯。那些媒體根本就是在胡寫,那天唐先生根本沒有看到哥哥,哥哥在酒店等候的是我。沒有看到他之後,我就再打他的電話,這次他接了電話。我說我到了你在哪裡啊,他說他剛剛出去了,讓我在那裡先喝杯茶等一會,他很快就回來。然後後來我就一直等他,等了半個小時,還沒有見到他。事後我想,這個時候他自己一個人可能在想很多東西,思想肯定在進行激烈的沖突。

記者:您後來怎麼又來到酒店門前看到那傷心一幕的呢?

陳太:等了40分鍾後,我接到了他的電話,「你五分鍾之後在酒店門口等我,在正門,然後我就會來了。」因為我看了看時間已經快六點半了,然後他七點鍾又要去打球,肯定時間不寬裕了。我知道哥哥是開車出去的,所以我就很著急地埋單出門。因為我知道酒店門前這個地方是不可以停車的,可是我很快就出去了,一直在門口等也沒有看到他。

記者:是不是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

陳太:等了5分鍾之後吧,突然有一個很大的聲音傳來。我一聽,就覺得好像有一些東西掉下來似的,那是一個很大的聲音。然後我朝聲音那個方向一看,看到有一個東西掉下來摔在地面上,酒店門口有一些護欄被墜落物砸斷了。當時因為我看到一個人,人的旁邊有一輛巴士,我就以為是交通意外。我就立刻轉身叫那兒的人(酒店服務生)出來,我說撞傷人了,你快點去找救護車。

記者:你那時還不知道跌落在地面的是哥哥,對嗎?

陳太:是的。我當時想,哥哥那時正在生病(憂鬱症),我怕他看到那個場面會受到刺激,於是就快點跑了過去,想把他的車劫停,不讓他看到這里的情況。但是一跑過去之後,我就想還是不要了,要是他還沒有到呢?要是他正在堵車呢?要是他還沒有到最好,後來我就想跑到街口去把他的車劫下,那他就不會經過這個地方。

不敢相信那是哥哥 他是不是張國榮

記者:你又是怎麼發現情況不妙的呢?

陳太:因為我一給他打電話,電話又回到剛才那段錄音留言,於是開始覺得有點問題。因為他剛剛還開著電話,為什麼現在沒開?而且他應該是在開車呀!哥哥沒有開電話讓我覺得有一些奇怪,我就又跑回去去看了一看。我沒有敢走近去看,我去到那邊還在讓服務生找救護車……

記者:那麼說媒體報道的情況完全是錯誤的了?

陳太:對,說哥哥當時是看到唐先生了,而且還說有一個小男生跟著完全是胡說八道。哥哥根本就是約了我,沒有約別人,唐先生也根本沒在現場,那時唐先生正在打球。

記者:您能不能介紹一下哥哥和唐先生的感情嗎?

陳太:他們兩個已經是二十多年的朋友,感情一直都很好,完全沒有所謂的爭風吃醋。只是唐先生的助理我覺得很可憐的,比如唐先生只是請了一個人來幫他忙,現在這個人好象變成了半個公眾人物,很多人非要說他是哥哥的「情敵」。你說這樣有多可笑?你要是辭掉他,讓他再去別的地方找工作,我覺得都是很困難了,無端端他請一個助手,就變成是他的情人了,我覺得這個說法真是無聊的不得了,而且很多人(記者)都知道根本沒有這回事,可他們為了所謂的「爆炸性新聞」才非要這么寫。

記者:您是到了醫院之後確定跌落下來的傷者是哥哥的嗎?

陳太:是,到了醫院才知道。因為我一直不敢去相信,也不想去相信,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記者:您是到了醫院之後確定跌落下來的傷者是哥哥的嗎?

陳太:是,到了醫院才知道。因為我一直不敢去相信,也不想去相信,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所以我一直都很不安,所以跟著救護車去了醫院。到醫院後,我問一位到場的警員,剛剛進來的那個人現在在哪裡,姓什麼,叫什麼名字。我說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我只是懷疑他是我的一個朋友。然後那警察就看著我,問:「他是不是張國榮啊?」因為那位警察認得我,所以他才會這樣說。我當時就……(泣不成聲)

記者:您確認傷者是哥哥後,又做了什麼事情呢?

陳太: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找我的保安,讓他們保護哥哥的遺體不要讓媒體給拍到,因為他是最生氣這個的了。很多人找我,叫我寫一本書啊、邀請我訪問啊,我都沒有,因為沒有什麼好寫的了,就希望他們不要亂寫。(哭)

最鍾愛熱情演唱會

他的遺書在律師樓 病痛讓他寫下遺書

記者:很多媒體都報道了哥哥遺書的不同版本,您能澄清一下嗎?

陳太:他跳樓前沒有寫什麼遺書。他的遺書很早之前就已經寫好了,並且交給了一個律師。

記者:哥哥為什麼提前就要寫好遺書呢?

陳太:寫遺書是因為他這1年被病折騰得非常得厲害。

記者:當時哥哥的病情是怎麼樣的呢?

陳太:他是憂鬱症。他這個病呢就是很多事情都沒有辦法控制他自己的情緒,就好像他自己的手啊、腳啊有時候都沒有辦法控制,所以他很困難,他連看醫生都不敢去看。他去找人家拿葯都會被人家(媒體記者)寫他去看一個精神病醫生,那你知道他自尊心很強嘛,他怎麼可以讓人家這樣寫,而且傳媒一寫就亂寫的,不會寫的很清楚,那個時候任何這些東西對他來講都是一個刺激。

記者:他之前寫好遺書的內容是什麼呢?

陳太:這個遺書好像是因為他怕有事情發生,現在人寫遺書也不是一個很不正常的事了。他是寫了一些文字主要是交待他身後的事情,然後還有要謝謝一些人。

記者:您能肯定哥哥在現場沒有寫東西嗎?

陳太:他在現場只是寫了一張紙,謝謝某一些人,就是說他是有病。但是那決不是遺書。

替唐先生澄清事實 不要讓媒體亂寫了

記者:那您後來是不是根本就沒有接受過媒體的采訪?

陳太:沒有,我只是跟《明報周刊》說了一次。為什麼會說呢,是因為其實接下來的幾天很多事情要處理,我要幫他家人去處理很多事情。我還要安撫唐先生,也不知道他會發生什麼事,所以一直我都沒有看報紙,沒有看雜志,根本沒有這個心情看。然後過了幾天,有一天唐先生跟我說,因為一天晚上他吃了一些葯,迷迷糊糊地就以為所有人(守候在門前的狗仔隊)都走了,他一開門,所有傳媒還都在外面。然後傳媒就問他一些事情,他也忘了自己講了一些什麼,因為當時他是吃了一些安眠葯嘛。然後好像是人家(狗仔隊)問他是不是現在還愛哥哥,他說不是現在愛,而是一直都很愛。但是第二天、第三天傳媒寫出來的東西很多都是寫唐先生有第三者什麼的了。唐先生跟我說,希望通過我去澄清一下,不要讓其他媒體再亂寫了。

記者:哥哥和唐先生以前是如何面對緋聞的呢?

陳太:以前有什麼緋聞、有什麼事的話,他們倆個都不去澄清、不會去回應,但是他們會用行動澄清一切。但是現在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如果唐先生不去說話,不去澄清的話,這樣對唐先生來講是非常不公平的,特別對離開我們的哥哥他來講也是不公平的。唐先生要求我做這個事,所以我就跟傳媒做了一個訪問,但是我只是跟《明報周刊》的記者講了一些情況,因為我可以信賴他們可以把這個事實寫出來。

不良報道傷害了他 糟蹋了整個演唱會

記者:陳太您覺得哥哥為什麼會想不開呢?是自己太累了嗎?

陳太:我覺得他是一個自尊心非常強的人,這一年沒有看過他病狀的人不會知道他有多麼痛苦。要是你接觸一些患了憂鬱症的病人的話,可能你會有所了解。但是之前我從來都沒有接觸過這一類的病人,後來因為他有這個病,我開始陪他一起去看醫生,醫生給我們看了很多資料,說一個憂鬱症的病人會發生的事情是什麼,所以我才開始了解,了解很多很多。你無法想像他多麼希望他自己好起來,他一直在看醫生,他沒有辦法接受他是有這個病的現實,因為他什麼都有,現在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怎麼這樣的一個人會有憂鬱症呢?不可以想像的!別人都不會相信的,怎麼可能呢?

記者:您能不能講一講哥哥身患憂鬱症的具體原因呢?

陳太:這裡面當然有很多原因,很多積累下來的東西。最大的原因就是演唱會帶給他的傷害,他的演唱會用心做得那麼好,然而卻受到了那麼大的打擊。我們的最後一站演出為什麼要重回香港去做呢,就是我想要給他一個支持,因為有些人之前根本不懂得看。香港以外地方的媒體都很有水平,他們會用心地去寫整個演唱會的演出情況,不會狗仔隊。他們(香港狗仔隊)的報道中,演出當晚唱的什麼歌、燈光、音響怎麼樣的情況一個字都沒有提到,只是寫了長頭發,還配發了一張走光的照片,把整個的演唱會都給糟蹋了……(哭)。

記者:哥哥什麼都擁有了,是什麼原因讓他患上了這樣的病呢?

陳太:關於演唱會的報道。很多事情哥哥都很介意,卻只能悶在心裡,無法說出來。(哭),一閑下來的時候,他就會想,可能很多讓他委屈的事情使他開始得上這個病。他得病的時候自己並不知道,直到後來這個病就開始有了一些病態反應:好像手振啊、睡不著啊、出冷汗……發生這些情況的時候,他就去看醫生,所有醫生都說他身體上是沒有問題的,肝很好,心臟很好,什麼都很好。他就覺得好奇怪——我基本上沒病啊?那我為什麼會流汗,為什麼會睡不著,為什麼會有這些狀況呢?因為哥哥一直都是很注重健康的,他自己本身也是一個不大抽煙、不喝酒,也沒有夜生活的一個人。那麼健康的一個人會有什麼病呢?為什麼會突然出現很多好像不正常的現象呢?我們也搞不清。所有檢查的每個醫生都說他沒事,專科醫生也都說他沒事情。

病情發作痛不欲生 最慘時真讓人心疼

記者:哥哥病情最嚴重的時候是什麼狀態?

陳太:哥哥自己從來也都沒想過要看精神科醫生,他最慘的時候真的很讓人心疼。他發作起來時所有的筋痛得好像要把他的肉都撕開了一樣,痛得很厲害的。不同階段不同的病情,把他折騰得非常的慘,簡直讓他痛不欲生。而且他還有很多工作去做,他每一件工作都不敢去答應,他很想去做,但是沒有辦法去答應人家去做。因為一答應了,要是他病發沒有辦法完成工作怎麼辦?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他去世前的一年是很痛苦的一年。

記者:我作為一個哥哥的歌迷,特別希望您能夠給他做一些事情,做紀念活動、製作紀念唱片、做一個博物館,我覺得這些事情都不過分的,您為什麼不去做呢?

陳太:有很多事不是想的那麼簡單。他有很多家人,但家人跟他不是很親。老實說,很多兄弟姐妹跟他很生疏,平常一年一家人只能見一兩次。但是到底他是有家人的,要是做這樣的事情,我覺得唐先生是可以做為他家人的代表,我似乎就不太合適。我也很想去做這些事情,但是如果我去做,人家會有很多誤會。大家會覺得我會利用Leslie的名來做一些商業的事情,我不想讓人家有什麼誤會。但是你提到的事情其實我也是很希望唐先生跟他的家人會給他做,我希望有一些正式的渠道讓歌迷們有一個可以去看他的地方,不要到處亂搞活動。很多問題你們不理解的,唐先生在這個時候其實也是很敏感的,他其實很多事情都想做,但是他覺得這個時候來做不合適,他不想那個焦點在他這里。

他的骨灰如何安葬 合適的地方很難找

記者:哥哥的骨灰到底現在葬在哪了?

陳太:現在骨灰在很安靜的一個地方,要找一個很適合的地方安葬。因為哥哥生前不要安葬在有宗教信仰的地方,你知道沒有宗教信仰的地方很難找。香港差不多全都是寺院,他不要,所以這個地方就更難找了。而且香港也有一些法律上的規定,就是土葬,但是火葬之後你要土葬是沒有辦法的,所以很多事情不是說找到一個地方就能滿意的。現在唐先生也一直在找,我也不想代表他說太多的話,我只可以代表我自己,我不能在沒有經過其他人同意的情況之下代表他們說話。

記者:唐先生近來的狀況怎麼樣呢?

陳太:我們都勸他出去多運動,多打打球啊,跟朋友吃吃飯啊,但是要是沒有傳媒一直跟蹤最好,因為一直這樣子的話他沒有辦法過正常人的生活。

記者:有沒有傳媒跟蹤你們呢?

陳太:都有跟過我,只是跟著問一些很無聊的問題啦——你心情怎麼樣啊……

記者:您現在的狀態怎麼樣?

陳太:其實我真的很想念哥哥的(哭)。一個人的時候,一想到他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哭)。

記者:陳太您也不要太傷心了,我覺得這樣可能對哥哥來說也未嘗不是好歸宿,因為他太追求完美了。

陳太:我相信他自己也是這樣想的,他不想變成一個……因為他真的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可以好,醫生都說不出來。他越來越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況,最害怕在公眾場所要是出現什麼問題,被人家一寫顯得他怎麼樣,他真的是不願意讓這些事情發生在他身上,所以這個選擇(哭)……我知道,其實他是非常捨不得的,他不願意,他只是希望自己快點好,醫生說他可以喝一點點紅酒,沒有問題,但是他一點也不喝,因為他想快點好,每一件事情一點點他都很敏感,想快點好,可是好像越來越差(哭)。

陳淑芬女士

陳淑芬的主要業績

她曾是梅艷芳和張國榮的經紀人,現在是張學友的經紀人。1973年主管香港「華星娛樂」,是首家聘請外國音樂人來港表演的華人娛樂公司。1976年首辦「華人歌手個人音樂會」,其中包括著名歌星汪明荃、鄧麗君、許冠傑、羅文、徐小鳳和後期的梅艷芳、張國榮等。1982年「華星」成立唱片部,發掘了新人梅艷芳、呂方、杜德偉等人,公司同時把他們推向了國際音樂市場。1987年創辦「恆星娛樂」,張國榮、沈殿霞、利智等均為其簽約藝員。1992年主辦鋼琴家理查德•克萊德曼、魔術師大衛•柯波菲、歌星惠特尼•休斯頓、邁克爾•傑克遜等到香港的演出。1995年陳淑芬創立香港「天星」,在1年多的時間里舉辦了音樂家雅尼、歌手張學友、草蜢、Beyond等的音樂會及演唱會。1996年12月至1997年初,為張國榮舉辦告別歌壇7年之後首次個人演唱會。1997年7月1日,陳淑芬代表香港「慶祝回歸委員會」邀請作曲家譚盾譜寫交響曲《天•地•人》,大提琴家馬友友、張學友等眾多明星加盟音樂會。

2、誰都有不喜歡張國榮的權利,但請不要用他逝世的方式來誣蔑他(轉)

本文資料來源:http://post..com/f?kz=3708411

今年(04年)的四月期間,香港的健康醫學雜志[生命力]做了一個專輯,特別指出"誰都有不喜歡張國榮的權利,但請不要用他逝世的方式來誣蔑他",文章的撰寫者根據張國榮一生的經歷,他患病前後的症狀表現及醫學專家的意見,做了為個專輯,並對張國榮突然離世,引發了世人紛紛擾擾的五化八門的猜測,及對他離世方式的抨擊,加寫了編輯語:"請還張國榮一個公道".並對這些猜測和抨擊,指出:"讓人想起文化大革命".

"誰都有不喜歡張國榮的權利,但請不要用他逝世的方式來誣蔑他",這不僅是[生命力]的呼籲,也應是尚存良知的人對一個逝者的尊重.

懷念張國榮積極人生遺澤人--<生命力>

好多年之前 , 他有個綽號叫「傳奇」.好多年之後 , 你會發現這個傳奇仍流傳人間

1. 後張國榮現像

當一個人的生命己劃上句號 , 他的事跡成為了歷史 , 並被有心人整理,宣揚 , 我們 可以客觀冷靜地蓋棺定論 , 從頭細看 , 才會發覺 , 逝去了的人 , 在我們心中的價值 與地位可能會提高 .不只是因為「尊重死者」那麼簡單 , 而是因為他的逝去成了一個 契機 , 讓我們重新 ,全面地認識他 .

事實是 , 我們發覺這一年來 , 喜愛張國榮的人 , 是有增無減 , 這 , 可以稱為「後 張國榮現像」.這現像 , 不是常見 , 要逝者本身有著永恆的魅力 , 作品有著永恆的 價值 , 才能在身故後 , 仍不斷有新的群眾被其迷住 .這現像 , 也不是罕見 , 起碼 的例子 , 還有李小龍 ,占士甸 ,貓王皮禮士利等 , 他們生前發放巨大光芒 , 逝世 之後光輝不減 , 仍能感染一代又一代 , 繼續加入成為他們的迷哥迷姐 .

當然 , 張國榮逝世日子尚短 , 歷史地位仍有待時間考驗 .但一年來 , 他卻已展現了這種潛質 , 成為人間不朽偶像的潛質 .我們不禁要問 , 為何一個被這麼多人批評為 軟弱 ,負面 ,妄顧他人安危 ,選擇在鬧市跳樓自盡的人 , 能有這樣強烈的正面感染力 ? 不是很矛盾嗎 ?

其實 , 沒有什麼矛盾 , 一切 , 都源於很簡單的事實 : 抑鬱症可以侵襲任何人 , 張 國榮也沒有倖免的特權 ;他積極地勇於面對病症 , 卻仍不幸未能根治 , 更在病發之 時 , 跳樓身亡 .若病人因病逝世 , 也要被批評 , 未免太荒謬了吧 ? 張國榮因抑鬱 症而死 , 是事實 , 誰都有不喜歡張國榮的權利 , 卻請不要用他的逝世方式來誣蔑他 .

人無完美 , 但因病而死 , 卻斷不應成為生命的污點 .張國榮的一生是結束了 , 他 的死法 , 是絕對不應影響我們對他一生的評價 , 而只會令我們抱憾 .我們可以做 的 , 是承繼他生前積極助人的作風 , 幫助社會認識和正視抑鬱症 , 令不幸的事件不 要重演 .

張國榮的蠟像 , 已豎立在山頂的杜莎夫人蠟像館 , 請注意 ,他既不是被存放在 「 電影天地」展覽廳 , 也不在 「樂壇至尊」展覽廳 , 而是站立在 「偉人殿堂」展覽 廳 .這 , 是該館負責人的取向 , 雖然有些人認為是一件小事 , 卻總也反映了我們的 社會 , 對他的一種肯定 , 正面的肯定 .《生命力》樂於見到因抑鬱症而死的病人沒 有被貶低 , 更樂於繼續宣揚對抗抑鬱症的正確資訊 .無論你是不是張國榮的fans , 都請你與我們一同努力 .

「他一個行動 , 可以帶來深遠的積極影響 .」—— 林建明

「那一年 , 演藝人協會為了籌募經費 , 與ATV合作了一個清談節目 『星空下的傾情 』.我邀請他為節目的第一場嘉賓 , 他毫不考慮就一口應承 .之後他主動聯絡另一位 嘉賓張曼玉談詳情 , 還為了有更好的效果 , 竟額外親自邀請梁家輝 , 又度好了節目 內容 , 完全不用我費心 .其實他只是節目嘉賓 , 但為了做好一件事 , 他就會全心投 入 .在節目錄影當日 , 他自備化妝師 , 完全不想麻煩人 .最令我驚喜的是 , 他帶 來了兩束花 , 送給我和張曼玉 , 他對人的關懷備至 , 令我很感動 , 我從未見過有 那麼好的人 .也因為有了他為節目打響頭炮 , 之後我們邀請嘉賓便容易了 , 為節目 帶來了很遠的積極影響 .」張國榮的離去 , 令林建明很震驚 , 很難過 , 而且帶給 了她一個訊息 ,要正視情緒病 .這也促使她成立 「心晴行動慈善基金」 , 負上推廣 情緒病的使命

㈢ 張國榮是怎麼死的

張國榮是抑鬱症病發,跳樓自殺身亡的。抑鬱症有兩種,一種是Clinical Depression(臨床抑鬱),因為腦部裡面化學物質不平衡了,是生理上的;另一種就是大家明白的有不開心的事導致的;張國榮是屬於生理上的抑鬱症,於2003年4月1日自殺身亡。

拓展資料

張國榮(1956年9月12日-2003年4月1日),生於香港,男歌手、演員、音樂人;影視歌多棲發展的代表之一。

1977年正式出道。1983年以《風繼續吹》成名。1984年演唱的《Monica》是香港歌壇第一支同獲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勁歌金曲的舞曲。 1986年、1987年獲勁歌金曲金獎。1987年憑借專輯《愛慕》成為首位打入韓國音樂市場的粵語歌手,華語唱片在韓國銷量紀錄保持者。

1988年、1989年獲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1995年專輯《寵愛》在韓國創銷量紀錄。1999年獲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2000年獲CCTV-MTV音樂盛典亞洲最傑出藝人獎。2010年入選美國CNN評出的「過去五十年裡全球最知名的20位歌手或者樂團」。他擅長詞曲創作,擔任過MV導演、唱片監制、演唱會藝術總監等。

1978年開始參演電視劇。80年代中期將事業重心移至影壇,成功塑造了寧采臣、旭仔、程蝶衣、歐陽鋒、何寶榮等角色。1991年憑借《阿飛正傳》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1993年主演的《霸王別姬》是中國電影史上首部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的電影,並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他憑此片受到國際影壇的關注,獲得日本影評人大獎最佳男主角、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特別貢獻獎;同年擔任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

1998年成為首位擔任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的亞洲男演員。2005年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2010年被美國CNN評為「史上最偉大的25位亞洲演員」之一。

參考資料 網路 張國榮死亡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