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查爾斯訪問皇家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查爾斯訪問皇家

發布時間: 2022-12-27 18:06:31

㈠ 英國王子查爾斯

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全名查爾斯·菲利普·阿瑟·喬治 (CharlesPhilip Arthur George)1948年11月14日出生,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愛丁堡公爵菲利浦親王的長子。1952年被封為康沃爾公爵、卡里克伯爵、倫弗魯男爵、蘇格蘭諸島和大斯圖爾德勛爵。1958年,被封為威爾士親王(英國王位繼承人在儲位期間的專用封號)和切斯特伯爵。
1967年查爾斯王子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1971年獲學士學位,是英國取得學士學位的第一位王儲。1971年至1976年隨皇家海軍在國外服役,並進入皇家空軍學院和達特茅斯皇家海軍學院學習。1998年7月2日獲達勒姆大學頒受的榮譽學位。
1981年7月29日與斯潘塞伯爵的女兒黛安娜·弗朗西斯·斯潘塞(通稱黛安娜公主,即威爾士王妃)結婚。1992年12月9日,英國首相梅傑在議會宣讀了白金漢宮的聲明,查爾斯王儲和黛安娜王妃決定分居。1996年7月12日與黛安娜王妃就離婚條件達成協議,雙方同意離婚。8月28日,雙方解除婚約。
2005年4月9日與相戀35年的情人卡米拉在溫莎市政廳以民事注冊的方式低調舉行了婚禮,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出席了在溫莎城堡聖喬治禮拜堂的賜福儀式。 查爾斯王子和卡米拉
有兩子:威廉王子,全名威廉·亞瑟·菲利普·路易斯·蒙巴頓-溫莎(1982年6月21日出生) 哈利王子,全名亨利·查爾斯·艾伯特·大衛·蒙巴頓-溫莎,昵稱為哈利(1984年9月15日
身為英國王儲,查爾斯的財政狀況到底怎麼樣呢?據內幕人士稱,以英女王為首的溫莎王室共擁有財產約20億英鎊。各王室成員中,又以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最富有,擁有11.5億英鎊財富,王儲查爾斯的身家估計為3.46億英鎊,僅次於其母。 據英國王室2003年公布的查爾斯財務狀況報告顯示,他的稅前收入高達1190萬英鎊,比前一年增加了200萬英鎊。 在這1190萬英鎊的收益中,一大部分來自於查爾斯名下領地的收入。14世紀,英王愛德華三世將康沃爾地區144萬英畝農田賜給自己的長子,此後這片田園就成了王室的財產。如今田地的主人正是查爾斯,他將田地出租,換取大量的租金。 第二部分收入來自查爾斯一手創辦的有機食品公司。2003年,食品公司終於扭虧為盈,給他帶來了至少100萬英鎊的收入。 第三部分收益來自地產生意。近年來,查爾斯用自己賬戶中的資金購買了一些低價位商務樓盤,然後在適當的時候拋售出去,這也為他帶來了不少利潤。據悉,查爾斯曾先後在丹佛、利茲和沃林頓地區從事地產交易。 此外,禮物也佔查爾斯收入的一部分。身為英國王儲,查爾斯一年裡自然不斷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禮品,據王室內部消息,查爾斯每年都會賣掉部分禮物,並把賣禮物的錢收入自己的錢包。

㈡ 查爾斯首次訪問威爾士首府,遭民眾當街質問,他是如何應對這種緊急情況的

英國當地時間9月16日,查爾斯三世作為英國國王之後第一次外出訪問威爾士首府加的夫。在訪問時遭到民眾當街質問,查爾斯不僅沒有回應民眾的質問,直接扭頭就走。

查爾斯直接迴避離開的舉動,不僅僅是傷害了威爾士人們的心,也無疑讓想看查爾斯笑話的政治家或者是他的反對者們真的如願了。真的非常擔心查爾斯擔任國王期間英國王室的威嚴能否繼續下去。

㈢ 黛安娜與皇室的矛盾是什麼

在搬進王室之前,黛安娜給朝夕相處的舍友們留言:「請打電話給我,我相信我會需要你們的幫助。」她的話似乎總是不幸言中。

灰姑娘得到了王子,卻失去了自由自在的生活。象牙塔里富麗堂皇,卻又是那麼不近人情,全世界在祝賀王子幸福時,灰姑娘正艱難地面對一切。

王室生活的第一個夜晚,她住在克萊倫斯公館,也就是王太後的倫敦住所。那正是暴風雨即將來臨的寧靜之夜,她完全孤立無助地走進這個陌生的世界。王室成員里沒有一個人認為有必要歡迎她,包括她未來的丈夫也是如此。

大家想當然地認為,黛安娜受到了關於王室禮儀的教育。而事實上,黛安娜接受的關於她新身份的訓練很有限。

搬進了白金漢宮後,黛安娜開始覺得這是「令人窒息」的地方。

對一個習慣於集體公寓的嘈雜喧鬧的姑娘來說,白金漢宮看起來什麼都像,惟獨不像個家。黛安娜感到這里猶如一潭死水。王室的古板與她的活潑性情格格不入。她發現,如何選擇服裝是王室惟一喜歡創新的事情。其餘的,她只需要「遵守」。她必須學習宮廷中繁瑣復雜的禮儀與長幼尊卑差別,熟讀王室先人的輝煌歷史。但是,似乎沒有人准備和她有心靈的交流,給予她家人般朋友般的溫暖。

孤獨的姑娘需要這些。她發現宮里的人對她彬彬有禮而有意地迴避。

逐漸地,她對宮廷大臣們的圓滑、推諉和微妙的含糊其辭感到討厭;當她直截了當地要他們談談她的未婚夫與卡米拉·帕克·鮑爾斯的關系時,她尤其感受到這一點。

她四處轉悠,試圖找人聊天。於是她常常從三樓寓所漫步到廚房,與廚師閑聊解悶。竟然有那麼一次,黛安娜隨便穿著工作裝,赤著腳,為一位男僕准備黃油麵包,男僕很不自在。

她的努力給他人以「異類」的感覺。大家太習慣於宮廷生活,似乎忘記了這位年輕姑娘也需要他人的理解與溝通。她只是成為了一種象徵,一個頭銜和一種地位。

黛安娜第一次出席正式活動,她的晚禮服就引起了全倫敦的轟動。她對服裝的獨特品味使她選擇了一件無肩帶、低領袖胸式的黑色絲綢晚禮服。

服裝界喜歡,英國平民欣賞。但是王室成員不會滿意。

這絕不是王室女性向來的保守莊重的形象。

查爾斯更指責黛安娜穿的是喪服。

這話刺傷了黛安娜,她不客氣地頂了回去:「我現在還不是你們家族的成員。」

這點不愉快還算不了什麼。只是他們觀念上的差異已經初現端倪。

接下來的事情,更讓她緊張,面對成排的鎂光燈和挑剔的記者,不熟稔皇家禮節的黛安娜窮於應付,窘迫萬分。

將她從困境中解脫出來的摩納哥王妃安慰她時,說了一句頗具意味的話:「不用怕,更糟糕的還在後頭呢。」

為了排遣婚前的緊張,她曾經請西希思中學的老師們再教自己舞蹈。婚禮前的最後一次舞蹈課,斯尼普在日記中是這樣記載的:「黛安娜掰著手指計算婚禮前的日子,想像著宮廷外面成群結隊的人群,不禁暗自悲傷。我們希望在10月份能繼續上課,但黛安娜小姐說:『12天之後,我就不是現在的我了。』」

說這話,黛安娜一定已經明白,她為了那即將來臨的榮耀,必將付出昂貴的可說無法估量的代價———自由,還有她自己。

自她發出婚姻誓言之日起,也就告別過去20年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告別獨自逛街的自由,告別了隨意購物的自由,再不能心血來潮去探訪朋友,或在小酒吧中飲上一杯。

她不僅嫁給查爾斯,也嫁給查爾斯的職責和與之有關的一切。

1981年10月,黛安娜進行了成為威爾士王妃後第一次訪問。對於害羞的王妃來說,歡迎群眾的厚愛實在是她身上的一個壓力。她不斷地穿過人群、接受花束,看上去非常開心。但是滂沱大雨、嚴重的妊娠反應以及她的身體狀況,都讓她承受不住作為威爾士王妃的榮耀。她好幾次眼淚汪汪地對她的丈夫說:她再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和勇氣來面對潮水般的熱情群眾。她不止一次地想念她婚前居住的那套安靜的寓所,渴望再回到她那些快樂、單純的朋友們中間去。

查爾斯同情她的新婚妻子,但是王室的職責不容忽視。為了王室的榮耀,需要人們為之犧牲。在她努力克服害羞,一次次在公共場合表現得體後,她又悲哀地發現一個事實:「無論你做得多好,永遠不會從你的王室親戚那兒聽到任何贊揚的話語。」黛安娜很沮喪,在艱難的適應過程中,黛安娜被迫斬斷與從前世界的密切聯系,可從王室內部卻得不到任何有價值的補償。

她需要的是明智的建議,撫慰的言辭,但聽到的盡是些圓滑和客套的應對。他們不是把她當外人,就是不把她的話當真。

王室家庭恪守的祖訓是:你或者是王室中人,或者不是。

如果黛安娜想成為「王室中人」,她必須自己努力,別人幫不上什麼忙。作為一個成年的王室成員,她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解決自己的問題。做錯了,是她失職;做對了,是盡本分,不必指望有任何嘉許和鼓勵。

在宮廷和其他場合里,黛安娜最困惑的是她的地位的變化。她不再是黛安娜·斯賓塞,而成了一種地位,一個頭銜。「威爾士王妃太子殿下」,不僅使她遠離了昔日的朋友,也遠離了她的王室親戚們。

王室禮儀規定,人們稱呼她時,第一次用「殿下」,隨後用「夫人」。當然人人還都要向她行屈膝禮。黛安娜感到很不自在。

她意識到,人人都以新的眼光看待她,對待她就像對待一件珍貴的瓷器,只能欣賞,不能觸摸。黛安娜所受的待遇過分講究,而她最渴望的是安慰、鼓勵。

在這種困境中,她的飲食紊亂症一再發作,她不斷感到惡心,體重急劇下降,到了「皮包骨」的地步。她經常哭泣,和查爾斯吵鬧,甚至想到自殺,但這只是給王室成員一個壞的印象。 二、光亮出現
1982年9月,摩納哥王妃格蕾絲不幸因車禍身亡。噩耗傳來,黛安娜十分悲痛。一年半前,她第一次出現於王室社交場合手足無措時,是格蕾絲王妃給予她安慰。她想去參加葬禮,最終得到了女王的批准。那是她第一次單獨代錶王室出國。在葬禮那樣一個充滿強烈情感、極易使人沖動的場合,她表現得莊重得體,回國後受到了公眾的一致好評。

在這種悲劇的氛圍中,黛安娜慢慢意識到自己也能夠像格蕾絲王妃一樣適應新的環境,利用自己的地位對王室乃至整個國家作出貢獻。從同樣出身平民的格蕾絲王妃身上,黛安娜隱約看到了自己的出路所在。但是她未能明確怎麼做。

1983年王儲夫婦對澳大利亞的成功訪問,是她生活中一個重要轉折點。她不再是一個天真幼稚的姑娘,而是一個較為成熟的女人了。這雖算不上什麼重大變化,但卻表明她的精神正在緩慢恢復。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她不能自我控制,不能適應王室生活和她的新角色。現在,她增強了自信,也積累了一些經驗。這更使她對未來充滿信心。雖然,今後的生活中免不了再流淚,受刺激,但畢竟堅冰已經砸破,航道已經出現,她對下一步的航程有了把握。

她轉變的一個顯著標志是她開始和自己的朋友聯系了。好長一段時間她不敢和朋友聯系了,有意把自己封閉起來。生活在宮廷禁苑中的她不敢想像過去的朋友們快樂的生活。想當初,朋友們經常一起談論有趣的假日、歡鬧的晚宴、新覓的工作。與她這個超級明星的生活相比,這似乎是世俗瑣碎的。然而,對她來說,這種閑聊意味著自由,她已經永遠地失去了它。再者,她也不願讓她的朋友們見到這副晦氣的樣子。她好比是一隻受了傷的小動物,要獨自躲在僻靜處舔愈自己的傷口。

從澳大利亞和加拿大訪問回來後,她覺得自己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面對昔日的朋友了。她寫了一封又一封信,詢問每個人的身體和生活狀況。她寫信邀請亞當·拉塞爾在一家義大利餐館會面。

時隔3年,亞當·拉塞爾發現再也找不著那個在滑雪場上的快樂、活潑的女孩。不可否認,眼前的威爾士王妃美麗自信,但掩飾不住自己的孤獨和苦悶。那時的她,生活中最大的奢望是一邊吃著菜豆加蕃茄沙司的烤麵包片,一邊看電視。「我覺得這就是天堂了。」她曾這樣天真地對他說。而現在亞當·拉塞爾看到的黛安娜,活像一個被關在監獄中的囚犯。

1984年,黛安娜生下了亨利王子。作為王妃,她覺得自己生育繼承人的任務已經完成了。而她和查爾斯的感情,則是一日比一日冷淡。查爾斯拋開妻子孩子,到農場里尋求安靜的生活,而黛安娜,則寄情於物質的狂歡中。她投入許多時間和金錢,每天在白金漢宮的室內游泳池游泳,在肯辛頓的家中施用一套美容秘方。她花大量的錢置裝、設計發型,包裝精良得像一位好萊塢明星。黛安娜越發地艷光四射,她的每個別出心裁的小裝飾,都會引起女人們的爭相模仿。

黛安娜訂做一件晚禮服就要花4000英鎊。黛安娜花費在成套服裝上的錢就已經超過了80萬英鎊,這還不包括20萬英鎊的家常衣服。她出訪時要從她的4200套服裝中選擇200套帶上,而穿用其中的50套。結婚以前,黛安娜幾乎沒有首飾,查爾斯送給她的訂婚戒指:一雙周圍鑲了14顆鑽石的巨大的橢圓的藍寶石戒指,價值就有28500英鎊,此後她收受的首飾珠寶無法估價。

物質填不滿空虛的心。黛安娜困惑地過著雙重生活。一方面自己受到公眾的熱烈歡迎和贊美,另一方面,丈夫和王室里的人不見任何鼓勵,也不見任何忠告。

她仍在懷疑自己的價值,仍在徘徊中。

1986年莎拉王妃的出現,給王室帶來了新鮮空氣。一時間王室里所有的好評都給了年輕活潑、精力充沛的約克公爵夫人。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上丈夫查爾斯勸告,她一度放棄自己,全力效仿她的弟媳。

結果是弄巧成拙。公眾媒眾認為她輕佻,保守的王室更不用說了。至於丈夫查爾斯,兩人感情仍在惡化,已經分居了。

1987年,她和查爾斯訪問威爾士南部時形同陌路,宣告著她開始好好反省了。她的效仿行動徹底失敗了。

那是黛安娜最為沉靜的一段時間。她駕車離開肯辛頓宮,遠離那些監視她的攝影機和王室人員,掙脫囚禁她的圍牆,來到她最喜愛的杜塞海岸,寂寞地行進在沙灘上。

她現在才明白,自己想和查爾斯重新和好的希望徹底沒有了。他那冷漠的輕視已將她所有重歸於好的幻想都踐踏得粉身碎骨。她曾經設法迎合他的一切要求,但她的努力不但沒有拉近他們之間的距離,反而使她成為嘲笑的焦點。

她終於領悟到,如果她要真正的生活,必須找回自我,找回那個真正的黛安娜·斯賓塞,那個真實的性格被拋棄、才華被埋沒了7年的姑娘。

很長的一段時間,她茫然盲目地服從於丈夫、王室和媒體的種種要求,壓抑住真實的自我。現在,她要平靜地面對生活給予她的所有挑戰了。

三、王室成員與王妃
英國王室的精神,體現在由王太後、伊麗莎白女王和瑪格麗特公主3人組成的「三駕馬車」中。

她們是溫莎家庭的靈魂。

伊麗莎白女王和瑪格麗特公主是王室對現實生活免疫的最後一代人,她們自幼居於深宮重院,與外部世界隔絕,排隊、逛街、分期付款等柴米油鹽事與她們從不相關。她們只是平靜地處在社會期望與規章制度所容許的位置,年復一年。

責任、義務和犧牲精神已鑄就她們生存的教義。她們在這些高深莫測的條款中按王族、公眾所期望的方式生活,在別人仰視的目光中去舔平那份高處不勝寒的寂寞。

「永不抱怨,永不解釋」是溫莎王族的信念核心。

黛安娜作為外來者,更清楚地看到了外面世界與王室里閉關自守的差距。他們不願面對嚴峻的現實,只有緬懷昔日的風光;他們不屑平民的生活,只有自我封閉在矜持高貴的身位中。無比寂寞,無比神聖,這是這個家庭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

這三駕馬車的核心人物無疑是伊麗莎白王太後。德高望重的王太後曾經在二戰中堅持留在倫敦鼓勵丈夫和軍民,希特勒詛咒她為「世界最可怕的女人」。

黛安娜得以進入白金漢宮得到了王太後的支持。她曾經建議外孫查爾斯注意黛安娜·斯賓塞小姐:「你看她多麼溫柔,多麼甜蜜,多麼天真!」王太後一直是黛安娜王室戀愛的支持者。

但是,王太後很快便無法喜歡這個她相中的女孩。

王太後本來期望的王妃應該是外貌美麗、百依百順、很快融入王室系統中。但是黛安娜與她想像的差得太遠。除了她的美貌,一切都與王太後的標准不一樣。她崇尚自由,不拘泥於王室的清規戒律,還用她的魅力搶盡了丈夫查爾斯的風光。

在黛安娜這方面,她認為王太後過於拘泥於形式,主持的社交活動總是一本正經,死氣沉沉。另一個更讓她無法接受的是,她發現王太後私下裡似乎贊成卡米拉與查爾斯的私情。卡米拉住在王太後的住所時,王子可以給她打電話。

王太後和查爾斯的感情深厚,而黛安娜顯然是被排除在外的。

相比之下,黛安娜更喜歡瑪格麗特公主,她對黛安娜適應宮廷生活幫助最大。

黛安娜入宮之初,曾經極其不適應王宮的生活。尤其是那種冷淡、刻板的氛圍總讓她覺得窒息,好像青春活力在一點點被吸去,轉眼間人就暮氣沉沉。

這時候,正是瑪格麗特公主來到她身邊,安靜地將王室的規矩講給她聽,以幫助她適應王室的生活。黛安娜說:「我很敬佩瑪格麗特,非常喜歡她,她一直對我很好。」

對於她的婆婆伊麗莎白女王,黛安娜起初的感覺是敬畏和尊重。

開始時,根據宮廷禮儀,她每次見到女王都要一絲不苟地行禮。而宮廷生活的其他時間,她則應避免與女王過份親近。

但在後來幾次單獨談話中,黛安娜不再那麼拘謹了。她們談論的主要是夫婦倆緊張的關系,以及查爾斯的精神狀態。女王發現查爾斯的生活目標不明確,行為古怪乖僻、反復無常。女王還認為,查爾斯與黛安娜一樣,都未從這樁婚姻中得到幸福。

女王作為一國之主,40年恪守職責,維持日薄西山的君主制,將王室的傳統和職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黛安娜非常佩服,盡管她迫切想要逃離王室婚姻,但她仍不由對尊敬的女王說:「我不會讓你失望。」

一個悶熱的下午,黛安娜去參加游園會。她的朋友遞給她一把扇子,黛安娜拒絕道:「我不能那樣做。因為我的婆婆正拎著手提包,戴著手套,穿著襪子和皮鞋站著。」女王在每一場合都能表現出極強的自控力,黛安娜不禁由衷地佩服和尊敬。

盡管她是英國王室的叛逆者,盡管她的個性與女王所期待的不符,她還是非常地信賴敬佩女王的能力,並竭力與她和睦相處,從而能夠保持比較友好的婆媳關系。

黛安娜和公公菲利普親王也比較友善。也許孤獨的親王更能理解黛安娜這種作為王室陪襯的地位。在王儲夫婦的婚姻問題上,他曾經訓斥兒子查爾斯,認為只要給黛安娜時間和機會,一切會好起來。結果是父子不歡而散。
黛安娜與安妮公主的關系有那麼一點微妙。黛安娜很是欣賞安妮公主的自立與首創精神,稱贊她沖破公主的樊籠為創辦拯救兒童基金會所作的努力。1984年9月亨利王子出世時,黛安娜沒有讓安妮公主做亨利的教母,而是選擇了自己的好友———卡羅琳·巴塞洛繆。新聞界大造輿論,說這表明了黛安娜與安妮公主關系冷淡。

黛安娜則認為安妮公主已經是孩子的姑姑,無必要身兼兩職。

而安妮公主則從來就不喜歡黛安娜,她站在哥哥查爾斯這一邊,相信報紙上所有不利於查爾斯的言論都是黛安娜一手策劃的。她甚至不願和王妃說話,在任何場合都拒絕理睬王妃。黛安娜的到來不僅侵佔了安妮公主應有的位置,而且她還竊取了安妮公主的穿著技巧,她會時常穿上一套全新的服裝,最大限度地顯露出她美麗的身段,或者套上一件比基尼泳裝,在海灘曬日光浴,不在乎記者的追拍。這讓安妮很惱火,她應有的風光都讓黛安娜搶了過去。

在正式場合下,只要黛安娜和安妮公主同時出現,安妮公主總是站得盡量離黛安娜遠一點。

帶有貴族血統的平民,鄰家女孩黛安娜,她的習慣和愛好決定了她對於王室的陌生感,她終歸是一個外人,而無法融入王族。但安妮公主對於王宮卻一直是再熟悉不過的了,生於斯長於斯,她與黛安娜之間有一層無法消除的隔閡。

與黛安娜有同樣遭遇的是約克公爵夫人———同樣平民出身的莎拉。

五年前約克公爵夫人在巴爾莫勒爾度假時是那麼地富有青春的活力。僅幾年時間,她便被王室制度剝掉了一切年輕人的銳氣,並一步步被吞沒。她的生活不再講求藝術,而僅僅成為一種負累。從服裝到朋友的選擇,她都無一例外陷入新聞界的圍攻中,無處喘息。

處於冷漠的王室中,公爵夫人向外界尋找寄託。

她先後結識了各色人物,這些人有的用托洛克紙牌算命,有的用特異功能,有的用星相學或其他方法佔卜。公爵夫人期望藉此尋找走出王室「迷宮」的仙徑。

有段日子,公爵夫人每天花幾小時來求教占卜算命和星相學家。也許在那些預言里,約克公爵夫人才能得到某些慰藉。

《奧賽羅》劇中,亞戈不斷地預言王室將要毀滅,而白金漢宮中的亞戈卻是約克公爵夫人。1992年離婚前的一段日子,她總是在黛安娜耳邊嘟噥、慫恿、懇求,預言王室將亡的命運,催促她逃離這個囚籠。

她的請求對於一個陷入絕望的女人來講,應該是一個富有吸引力的召喚,可惜黛安娜此時已經開始相信自我判斷了。

她悲哀地看著女友陷入了和自己相似的境地。在王室中,她倆是孤立於王室外的。

那是8月里一個宜人的夜晚,王室一家人在巴爾莫勒爾城堡的草坪上興致勃勃地品嘗著烤肉野餐。大家一邊吃一邊交談,不知何故,發生了爭論,主要是針對約克公爵夫人,使她一氣之下,拂袖而去。黛安娜試圖為她辯解,說沒有人會想到與王室成員結婚後,生活會如此難以適應,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公爵夫人越來越無法忍受王室內部的種種束縛。黛安娜甚至盡量使女王明白:如果再束縛著約克公爵夫人,終有一天她會離去。果然,莎拉告訴她的朋友們,那是她最後一次去巴爾莫勒爾。8個月後,她與安德魯王子正式分居。

黛安娜驚訝地看到女王周圍的人是如何迅速地轉而反對公爵夫人,並以一種舉措失當的罪名將她推入王室的反面。她對此感到極端的感傷。

「白金漢宮的利劍指向公爵夫人」,英國倫敦廣播公司的記者一針見血地指出當時的情況。莎拉當時已經被指控利用與王室聯姻謀私利,還無中生有地被認為利用公關公司為其脫離王室造勢。

公爵夫人在無盡的指責中以淚洗面,度日如年。1992年8月,《每日鏡報》刊出了約克公爵夫人與情人在法國南部度假的照片,一時炒得沸沸揚揚。

1994年5月,約克公爵夫婦離婚。如果黛安娜決心沖出圍城,她勢必要經歷莎拉所遭受的一切四、何去何從
在約克公爵夫婦分居期間,查爾斯和莎拉曾經一起討論婚姻問題。他也向公爵夫人談了自己婚姻的困境,並一再強調說,他作為法定的王位直接繼承人,幾乎不可能有絲毫想同黛安娜分居的念頭。約克公爵夫人不客氣地回敬說:「至少,我對得起自己。」對於王室制度的不滿、對於黛安娜處境的同情都包含在這句話中。的確,查爾斯和黛安娜都是很虧欠自己的人,他們被以王室形象的名義綁在婚姻這根柱子上示眾,欲脫不能。如果是平民,可以平靜分手,但他們只有痛苦地表演。

女王對他們的婚姻關系緊張表示理解。王家與外人通婚常有不適的情況發生,但以往的人都是皇家的小角色。但黛安娜不同,她是未來的王後人選,她沒有別的選擇,她惟一的事業就是好好地做威爾士王妃,她不可丟下王室責任再去幼兒園做老師。在公開場合,她仍是查爾斯的必要夥伴,必須共同執行國家責任和義務,而且必須看起來很樂意。

他們的悲劇,只是王室婚姻悲劇的一個加強版。平民與王室成員的婚姻失敗不是查爾斯夫婦一對,他們是歷史進程中王室受到沖擊後的苦果。

英國自漢諾威王朝君臨天下開始,喬治一世從日耳曼帶來的諸項清規戒律之一,就是王子必須娶王室血統的女子為妻,假如王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娶一個平民貴族或真正的平民,其妻子兒女將不得繼承爵位及財產,甚至不被承認。

一次世界大戰中歐洲的君主制土崩瓦解,所剩無幾。王室成員尋覓到門當戶對的佳偶幾乎不可能了。喬治五世被迫改革婚制,允許子女的配偶可出身自公爵、侯爵、伯爵三級貴族家庭,伊麗莎白王太後由此成為兩百餘年來第一位嫁給王子的平民。

但不管出身多麼高貴的平民與王室聯姻,結局都是酸澀不堪。除了王太後與女王,其餘人的婚姻結局或是離婚,如瑪格麗公主和托尼·阿姆斯特朗,或分居,如約克公爵夫婦,或如同王太子夫婦一般違心地維持現狀。

那些走入王室家庭的平民往往被王室的種種清規戒律弄得不知所措:被媒體追蹤,充當配偶的附庸,找不著體現自己價值的位置,婚姻失去了本來的意義,成為了囚禁人的牢籠。黛安娜只是其中一個。

1995年12月5日英國首相梅傑拜會伊麗莎白女王,就黛安娜王妃將來出任的角色一事進行討論。因為黛安娜王妃在與查爾斯的婚姻破裂後,向梅傑提出,想做英國的巡迴大使,為人道主義盡力。

首相有意成人之美,但其他官員則認為黛安娜不能勝任,她從未接受過任何外交禮儀方面的訓練。

多年來,黛安娜在外交領域展露的才華,早令一向冷峻苛刻的英國外交界心悅誠服。

1995年11月,黛安娜王妃對1982年曾經與英國因福克蘭群島的歸屬問題發生戰爭的阿根廷進行了一次慈善訪問,贏得不少贊譽,這似乎為她爭得大使的角色添了一個砝碼。

民意測驗顯示,英國國民大都贊成王妃出任大使的選擇。反對派則認為僅靠微笑和撫摸人腦袋遠遠不夠,需要多年的經驗。最終,白金漢宮的回復是此類神聖使命應該屬於王儲。

王室與黛安娜,依舊是格格不入。不同的是,黛安娜不再努力適應王室,而在王室中尋找自己的位置了。反客為主的轉變,也昭示著黛安娜由羞澀女孩到成熟的女性的轉變。

她要開始自己的生活。

㈣ 英國女王去世!查爾斯繼位!查爾斯能否成為一名好的國王

個人認為不能說他能否成為一名好的國王,未來的事情我們都不能預測!

查爾斯繼位成為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他註定不會具有女王的威儀。並受到英國民眾的愛戴,英國王室未來必定是暗淡的,在大概率上,英聯邦也許將不復存在,英國本身有可能分裂,蘇格蘭有可能獨立,英國民眾是否還將認可君主制。查爾斯三世能給英國帶來聲明。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㈤ 查爾斯登上王位,新英國國王將給世界帶來什麼

我認為新英國國王將會展現出英國衰退的一面,同時還會展現出英國王室外交水準下降的情況,除此之外,還會導致英國的國際形象出現嚴重受損的問題。

雖然查爾斯已經成為了英國國王,但是很多英國民眾卻並不看好查爾斯帶領英國重新走向輝煌,因為在大家看來,查爾斯不僅存在著形象上的問題,同時還存在著能力不足的缺陷。

一、我認為新英國國王將會展示出英國衰退的一面。

也許很多人都覺得英國國王只是吉祥物般的存在,但是英國國王如果不能夠得到英國民眾的認可,那麼這樣的英國國王根本不可能在世界上代表英國,就是由於查爾斯的糟糕表現,使得查爾斯只能夠在世界上展現出英國衰退的一面,當查爾斯在全世界人面前丟盡臉面之後,英國的形象必然會徹底崩塌。

㈥ 查爾斯來過中國嗎

查爾斯沒有來過中國。

198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華後,只有2015年,當時的威廉王子訪問過中國。而查爾斯在「超長待機」的這么多年裡,竟然沒有踏足過中國,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如今,他終於熬出頭了,頭頂王冠。

黛安娜王妃也曾來過中國:

1989年11月7日至10日,英國皇儲威爾士親王查爾斯和王妃黛安娜訪問了香港。香港在1997年回歸,89年的時候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

1989年和查爾斯王子訪問香港時,她用「珍珠淚」王冠搭配一身白色套裝,箱型上衣突出王室氣質,禮服上的珍珠釘珠也與王冠上的珍珠相互呼應。

黛安娜王妃可謂是珍珠的忠實粉絲,她十分鍾愛珍珠,當時的她佩戴著珍珠淚王冠與一對珍珠耳墜,身著白色禮服的黛安娜讓世人傾倒。這件鑲滿珍珠、奢華筆挺的套裝。

㈦ 查爾斯成為英國國王的原因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因為英國是君主制,其王位是家族世襲的,而且現在的制度是長子、長女繼承製,一旦伊麗莎白二世去世,根據王位繼承製度,將由伊麗莎白二世的長子,也就是查爾斯繼承王位。

英國王室樹

根據制度,因為查爾斯王子是伊麗莎白女王和菲利普王子第一個孩子,如今母親去世,70多歲高齡的查爾斯順理繼承皇冠。同時還是安妮公主(皇家公主)、安德魯王子和愛德華王子的哥哥。也是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的父親。

如果按照這樣的順序,威廉王子在查爾斯王子之下,排在第二位,如果以後查爾斯去世,那肯定是威廉王子繼位了,據悉,威廉王子非常熱愛慈善,和很多機構都有密切合作。

排在第三位的就是喬治王子,雖然是兒童,但已經擔任很多皇室職務,比如2014年對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的訪問,還有2016年對加拿大的訪問。從小就這么忙,前途無量啊。


其實英國王室這種制度在歷史上真的算一個奇跡了,如果你對初中歷史中介紹英國的章節有印象,肯定知道英國這種制度,其王室是世界最古老的王室之一。的確,在當今的君主制國家中,英國王室真的算古稀老人了,其實就是在於君主制,因為現在保留這個制度的國家真不多,比如亞洲的泰國、汶萊、柬埔寨等,還有歐洲的挪威、瑞典、西班牙等。

如今世界的潮流是民主,而且在一個以民主為目標的國家還能保留君主制,在英國真的是一個奇跡。

㈧ 70歲查爾斯王子又穿「蘇格蘭裙」,與72歲卡米拉配情侶裝甜蜜出訪,如何學習可以穿出皇家范

外貌形象這個東西在人們的心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在人們的眾多關注之下,人們不僅僅把眼光放在了我平時的生活上,還放到國際方面。一些重要會議的時候,世界各地的國家領導人會出席這樣的場合。人們除了會去了解一下他們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和將要談的內容,還會注意到他們身上的穿著打扮。70歲查爾斯王子穿上蘇格蘭裙和他的情侶甜蜜接受采訪身上,展現出一種高貴的皇家范。想要和這位王子一樣,穿出皇家的氣質,可以有這么幾個選擇。第1件高貴的紅色單體裙子。第2種可以穿緊身連衣裙。第3種緊身褲加上白襯衫。


第3種能夠穿出皇家范的穿著搭配,就是緊身褲加上白襯衫。這一種搭配在生活中很常見,也是最能夠體現氣質的一種打扮,再配上墨鏡就更好了。

㈨ 查爾斯為何違抗已故女王命令徹查539年前的懸案

查爾斯是世界最老的王子,但是直到目前他還無法繼承王位。


皇家專家估計,根據女王目前的身體狀況,她將再活十年。達到她母親的年齡是沒有問題的,她母親可能比她母親長壽。這意味著查爾斯必須等待至少十年或更長時間。盡管攝政王有權成為店主,但這與當國王不同。這意味著他仍在女王的控制之下。現任英國國王查爾斯告訴首相,女王一直是他非常害怕的時刻,許多人都不相信。人們之所以不相信,是因為他現在已經70多歲了,他已經是70歲的太子了。

查爾斯貧窮的第二個原因是他的童年很孤獨。女王經常出國處理國家事務,很少見到他的母親。查爾斯的父親菲利普親王也忙於工作,所以查爾斯主要由女王的母親撫養長大,她經常寫信給女王,告訴女王他的兒子非常想念她。查爾斯年紀稍大時,女王的母親也老了。

㈩ 查爾斯三世訪問北愛爾蘭,是要追隨已故母親腳步,推動北愛爾蘭和平

是的,查爾斯三世訪問北愛爾蘭後發表的講話中明確這么說過

英國的女王時代落幕,新任國王查爾斯三世走馬上任,首次以國王的身份對北愛爾蘭進行了訪問,據了解,查爾斯三世此次訪問的地點是希爾斯堡城堡,他的行程包括與民眾握手、接見北愛爾蘭各政黨大臣以及出席已故女王的追思儀式,有專家指出,女王的離世使得英國的政治環境愈加不穩,查爾斯三世此次的訪問意在團結北愛爾蘭

查爾斯三世的時代來臨,北愛爾蘭的未來引人注目。在女王時代,伊麗莎白二世憑借高超的政治智慧始終維持著英聯邦的統一,如今國王查爾斯三世上任,面臨著北愛爾蘭內部洶涌的獨立聲音,以及北愛爾蘭政治和經濟上的巨大壓力,如何繼續將北愛爾蘭維持在英聯邦之內,對他來說是一個急需解決的政治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