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采訪作文八年級600字。
采訪日記這個作業一布置下來,我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備。我采訪的人必須是個陌生人,這樣才可以鍛煉我的膽量。 我拿著一本本子和一支筆。開始走向街上。我來到一家商場,找到了一位服務員姐姐,我對她說:「姐姐我可以采訪你嗎?」姐姐爽快地說:「當然可以啊!」 我問:「姐姐,你認為這個工作辛苦嗎?如果有些刁蠻的客人,你們怎麼應付啊!」姐姐毫不猶豫的說:「一點也不辛苦,只要看到客人的笑臉,我們就很開心。如果要刁蠻的客人,我們就會盡量滿足她的要求,做到最好。」我又問:「你為什麼要選擇這份工作呢?」姐姐無奈的說:「其實我也不想做這份工作。是因為大學畢業後,我是找到了白領工作,但是,我沒什麼文化,所以干不下去了。現在只好做這些不需要什麼文化的工作了。我接著問:「那你們的老闆對你們好嗎?」姐姐說:「我們老闆對我們非常凶,只要我們停止了微笑,靠在牆壁上。我們老闆就會把我們罵得個半死。小朋友,你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找一份很好的工作,千萬別像姐姐,這樣就不用看別人的臉色做事了。」我正准備說話,那位姐姐的老闆來了。凶惡的說:「還不快點過來招呼客人,站在這閑聊什麼,是不是不想幹了啊!」 我的采訪就這樣中斷了。可我還記得你那位姐姐說的:「小朋友,你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找一份很好的工作,千萬別像姐姐,這樣就不用看別人的臉色做事了。」這句話我永遠不會忘記。雖然她是那麼單純,可它卻蘊含著一個大道理。對啊!如果我們現在不好好學習,別人是一步一步的前進,你卻是一步一步的後退。長大以後,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自己的溫飽不能解決,還要看別人的臉色做事。多不好啊! 我一定要勤奮學習!
小學生王者榮耀的600字作文,句句扎心
王者榮耀可以說是現在最熱門的手遊了,操作簡單上手快深受廣大玩家的喜愛,累計注冊量已超過2億,前走在路上,聽到的都是LOL的討論,而最近,越來越多的是王者榮耀的聲音,作為一款五人協作的游戲總會有部分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拖後腿,其中 小學生一算一類,下面看看小學生的作文
三年級采訪作文六百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我也有自己的第一次。
第一次游泳;第一次上學;第一次自己在坐車……這些第一次都讓我們留連往返。
今天我又經歷了第一次——那就是第一次采訪。
星期四的清晨一陣 *** ,把我從夢中驚醒。
我揉揉小眼睛起了床。
經過一陣准備,就向圖書館出發了。
來到圖書館小記者們東一處、西一處說著什麼。
大家都知道今天的任務——采訪。
但到哪裡去采訪呢?到底采訪誰呢?這幾個問題大家都不知道。
好奇心促使著我腦海里浮現出一幅幅采訪的畫面……。
終於八點鍾到了,大巴車停在我們面前,我們上了大巴車。
在大巴車上,一位叔叔站在我們面前,開始講解講賀走廊:「同學們好,今天咱們要采訪的內容是江賀經濟走廊城區段面貌和施工。
一位同學插嘴道:」叔叔,請問您說的這個江賀經濟走廊位置在哪裡啊?「叔叔說:「江賀經濟走廊位於虎山路,封門橋到賀村。
整治內容包括交通、建築、綠化和環境四個方面。
說了我們到達了目的地,我們迫不急待的開始采訪。
我的第一個目標是一家賓館的阿姨。
我上前彬彬有禮的問:「阿姨請問江賀公路的整治對你生意有影響嗎?」阿姨笑著答到肯定有影響啊,現在只有一些老顧客了,車開不進來。
不過這樣的整治我們和支持,這是大好事啊!和阿姨告別後,我們來到了施工場地,工人們在熱火朝天的干著,汗水浸濕了衣服。
我問在現場施工的工人,現在施工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叔叔告訴我最大的困難就是天氣太熱。
是啊,這么熱的天,這些工人叔叔,為了城市的美麗在辛勤的勞動著,他們的這種精神很是值得我們學習。
我忽然想到了一句話——勞動者是天底下最美的人!
采訪優秀黨員600字作文!
對某某的一次訪問七年級采訪作文500字600字 六十年來,祖國日新月異,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茅屋變成高樓大廈;泥濘的小路變成寬闊的水泥路;破舊的布衫變成時髦的服飾……今天,我就以一名記者的身份采訪了我的爸爸媽媽。
我請他們坐在沙發上,我拿好紙和筆,一切准備就緒。
我問:「能接受我的采訪嗎?」老爸來了個小沈陽調:「OK。
」我繼續問:「我想問一下這60年來環境的變化有哪些?你們能簡要的說一下」,媽媽拉了拉衣服說:「我們小的時候,住的都是簡易的平房,不像現在,住得都是氣派的高樓大廈,甚至於別墅。
」我連忙記了下來。
爸爸又說:「以前有句老話叫『汽車跳,金壇到』,以前的金壇,路很窄,不足兩米,路上坑坑窪窪,石子路就算是好路了,一不小心就會摔一下。
現在,你看金壇的路寬闊無比,幾輛汽車並排行都不顯得擁擠。
」聽了爸爸媽媽的話,我不由得為之一怔,現在我們的生活這么美好,跟以前比真是天壤之別啊,我拿著本子又問到:「那以前的條件這么差,沒有電視看,那你們是不是很喜歡看書」。
媽媽聽了我的話,驚訝地說:「書?我們那時哪有什麼書看啊,條件好一點的才不過可以看那種小人書」。
我震驚了,以前連書都沒有象樣的一本?只能看小人書?現在,我們有這么多各種各樣的書看,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真是不應該呀!我又問:「那你們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嗎?對祖國的變化有什麼感受?」媽媽說:「對於現在的生活條件,我很滿意。
對祖國變化的感受,我只能說:祖國在日益強大起來,我愛我的祖國!」 采訪結束了,這次的采訪令我感受很深,我們的新中國走過了六十年的漫長歷程,從物資緊缺的年代到如今繁榮昌盛的年代,我們走過了許許多多的風雨路程,祖國的一草一木都包含每一代中國人的心血。
祖國在變化,時代在進步,但是我們一定要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人民。
...
采訪同學作文600字七年級
2009年6月25號星期四,我們學校五年級期末大考,我采訪了我們班的同學。
在考試前,我采訪了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經過他們倆的講述,我知道了每次期末大考(包括中考、高考)都很緊張,生怕自己會考不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的正常水平不會好好發揮,所以很多人的成績會考的不大理想,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在考試前,不用很緊張,就當做一次平常的考試。
在考試後,我又采訪了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經過他們倆的講述,我卻聽見了兩個人不同的答案,一個人說自己全身上下都放鬆了,考試考完了,什麼也不用緊張,另一個說自己全身雖然都放鬆了,但是也有一點緊張,因為考試考完了,要公布成績,生怕自己考得很差,所以還有一點緊張,我覺得這兩人說的都很對。
今天我明白了考試前一定要放鬆,不要產生壓力,不要很緊張,這樣考試成績自然就會好,我喜歡這一次有意義的采訪。
采訪影響較大的學長作文600字
今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我一早就起床了,因為今天是9月8日,學校召開教師表彰大會,作為京江晚報的小記者,我要去采訪這些辛勤工作的園丁們。
來到學校,我直奔四摟階梯教室。
到了那裡一看,哇,全部是老師,我心想等那些老師領了獎,我再采訪他們吧。
過了一會兒,頒獎儀式結束了,我又回到了會場,開始了我的采訪計劃。
我第一個采訪的是魏蓉老師,魏蓉老師獲得了「十佳教師」稱號。
我恭恭敬敬得向她敬了個隊禮,然後問道:「您這次獲得了十佳教師,有什麼感想嗎?」魏老師笑了笑,回答說:「我這次獲獎,不僅僅是因為我個人的努力,更是因為學生、老師、家長和上級領導的支持、關心和鼓勵。
」我又問:「您有什麼好方法來管理班級嗎?」「我用關心和愛護讓學生們愛上學習」。
「您覺得工作累嗎」?我接著問。
魏蓉老師說:「累是挺累的,但是只要有成果,我就不怕,俗話說的好,苦中有樂嘛!」 采訪完了,似乎魏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在體現一句名言──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大會結束了,我決定要去校長室采訪王道銀老師。
來到校長室,我見到了正在忙碌的王校長,我作了簡單的自我介紹後,問道:「王校長,我知道今天是9月8日,為什麼這個表彰大會不選在9月10日教師節那天呢?」王校長回答:「我們學校有兩個校區,很多很多的老師,9月10日是星期一,如果在那天開會,那麼多的學生怎麼辦呢?剛剛開學對他們的成績一定有影響的。
」接著我問:「聽我們的劉老師說,學校的領導都沒有參加這次的評選,為什麼呢?」王老師說:「我們學校有許多優秀的老師,領導中也有許多優秀的老師,我們應該把這些機會讓給第一線的老師。
」我聽了王校長的話,感動極了,原來老師連自己的節日也想著我們,怕影響我們的學習,寧願犧牲自己的休假日。
采訪結束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為能有這么多的好老師而感到高興,為能在實驗小學就讀而感到自豪。
600字的采訪稿的範文
先時間地點人物。
然後是兩個人的對話(前面有名字)給你一篇範文吧: 時間:1999年8月21 日 地點:北京大學季羨林家 季羨林:苗苗,現在你是采訪者,我是被采訪者,你問我答,好嗎? 苗苗:好。
季羨林:那你就隨便問吧。
苗苗:爺爺,您在《我的童年》里說,您小時候,最感興趣的是看閑書,您喜歡看《三國演義》,還能將《水滸傳》里的綠林好漢的名字背得滾瓜爛熟。
爺爺,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歡看閑書。
有一回上數學課,我低頭看《水滸傳》,一邊看,一邊背一百單八將的座次,結果被老師發現了。
爸爸知道這件事後,頭一回打了我,雖然一點兒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後,我再也不看《水滸傳》了。
季羨林:(笑)我小時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讓看閑書。
怎麼辦呢?我放學以後不回家,偷偷藏在一個地方看閑書。
我看的閑書可多了,《彭公案》《濟公傳》《施公案》《三俠五義》我都看。
我是主張看閑書的,為什麼呢?苗苗你說說,文章怎樣才能寫好呢? 苗苗:我覺得,應該 *** 事。
季羨林:是這樣。
文學家魯迅曾經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看書。
我小時候,跟我一個妹妹一塊兒看,家裡的桌子底下有個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來,我舞一趕緊把閑書藏到缸里頭,桌上擺的,都是正課。
(笑) 苗苗:爺爺,我喜歡語文,數學不行,偏科。
季羨林:喜歡語文當然好,但語文要好,數學也要好。
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歡,一定要學好數學。
最近清華大學辦了一個班,選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養中西貫通,古今貫通的人才。
我看,有這兩個貫通還不行,還應該加一個文理貫通。
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苗苗: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我記住了。
爺爺,有人讓我媽媽趕快給我找一個好外語老師,說過了12歲再學外語就永遠也說不冷了。
爺爺,您會那麼多種外語,您說,他們說得對嗎? 季羨林:倒不一定是12歲,當然早學比晚學好。
學外語的發音跟母語有很大的關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學起來就困難。
古文也很重要。
我覺得,一個小孩起馬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最近出了一本書,鼓勵小孩背詩。
我提個建議,應該再出一本散文集,從《古文觀止》里選,加點兒注。
小時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呀! 季羨林:(笑)可不是讓你一天背下來喲。
對某某的一次訪問600字作文急!!!!!
對某某的一次訪問七年級采訪作文500字600字 六十年來,祖國日新月異,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茅屋變成高樓大廈;泥濘的小路變成寬闊的水泥路;破舊的布衫變成時髦的服飾……今天,我就以一名記者的身份采訪了我的爸爸媽媽。
我請他們坐在沙發上,我拿好紙和筆,一切准備就緒。
我問:「能接受我的采訪嗎?」老爸來了個小沈陽調:「OK。
」我繼續問:「我想問一下這60年來環境的變化有哪些?你們能簡要的說一下」,媽媽拉了拉衣服說:「我們小的時候,住的都是簡易的平房,不像現在,住得都是氣派的高樓大廈,甚至於別墅。
」我連忙記了下來。
爸爸又說:「以前有句老話叫『汽車跳,金壇到』,以前的金壇,路很窄,不足兩米,路上坑坑窪窪,石子路就算是好路了,一不小心就會摔一下。
現在,你看金壇的路寬闊無比,幾輛汽車並排行都不顯得擁擠。
」聽了爸爸媽媽的話,我不由得為之一怔,現在我們的生活這么美好,跟以前比真是天壤之別啊,我拿著本子又問到:「那以前的條件這么差,沒有電視看,那你們是不是很喜歡看書」。
媽媽聽了我的話,驚訝地說:「書?我們那時哪有什麼書看啊,條件好一點的才不過可以看那種小人書」。
我震驚了,以前連書都沒有象樣的一本?只能看小人書?現在,我們有這么多各種各樣的書看,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真是不應該呀!我又問:「那你們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嗎?對祖國的變化有什麼感受?」媽媽說:「對於現在的生活條件,我很滿意。
對祖國變化的感受,我只能說:祖國在日益強大起來,我愛我的祖國!」采訪結束了,這次的采訪令我感受很深,我們的新中國走過了六十年的漫長歷程,從物資緊缺的年代到如今繁榮昌盛的年代,我們走過了許許多多的風雨路程,祖國的一草一木都包含每一代中國人的心血。
祖國在變化,時代在進步,但是我們一定要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人民。
寫采訪武警的作文600字
訪問武警中隊5月19日,我們去參觀武警中隊,聽說去見武警叔叔,我高興極了,我特別敬仰武警叔叔。
去年,韶關發生了特大洪災,武警叔叔不顧個人安安危,搶救群眾生命財產,有的武警還現出了年輕的生命。
武警叔叔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終於可以去看武警叔叔生活的地方,一進大門,是一塊綠綠的草地,草地上豎著一塊牌子,刻著單兵戰術訓練場,這里可能就是武警叔叔天天進行特殊訓練的場所。
旁邊是武警叔叔們的宿舍,我們進到宿舍,一看,驚訝不已,叔叔們的床上都疊著整整齊齊的被子,被子疊的像一塊長方體的石塊,有稜有角。
每個宿舍都有學習室,每個戰士都有自己的心得本、日記本。
我想:武警叔叔們平時訓練這么艱苦,還會記日記嗎!想起我們平時只知道玩,老師布置要求我們寫日記,我們卻常常偷懶。
一個小記者問:「武警叔叔,有時候天氣下雨,你們會堅持訓練嗎?」武警叔叔回答說:「他們不論天氣有多麼的惡劣,他們都要堅持訓練。
」一個小記者又問:「你們為什麼會想來當兵呢?」武警叔叔又回答說:「當兵不但能鍛煉身體,更重要的是我們熱愛當兵,為了能夠報效祖國。
」之後,我們見了武警叔叔們的菜地,一個武警叔叔說:「我們每天吃的蔬菜都是自己種的,每一個班都需種很多很多的菜呢。
」我原以為武警叔叔只要每天堅持訓練就可以了,原來,他們還要做這么多的事情。
後來,武警叔叔為了歡迎我們,為我們表演了特技節目。
參觀完以後,我想:武警叔叔為什麼能夠在群眾出現危險的時候,可以不顧個人安危,勇於獻身,肯定與他們平時艱苦的訓練、嚴謹的生活習慣離不開的。
以後,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嚴格要求自己,長大後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600字的采訪稿的範文
先時間地點人物。
然後是兩個人的對話(前面有名字)給你一篇範文吧: 時間:1999年8月21 日 地點:北京大學季羨林家 季羨林:苗苗,現在你是采訪者,我是被采訪者,你問我答,好嗎? 苗苗:好。
季羨林:那你就隨便問吧。
苗苗:爺爺,您在《我的童年》里說,您小時候,最感興趣的是看閑書,您喜歡看《三國演義》,還能將《水滸傳》里的綠林好漢的名字背得滾瓜爛熟。
爺爺,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歡看閑書。
有一回上數學課,我低頭看《水滸傳》,一邊看,一邊背一百單八將的座次,結果被老師發現了。
爸爸知道這件事後,頭一回打了我,雖然一點兒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後,我再也不看《水滸傳》了。
季羨林:(笑)我小時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讓看閑書。
怎麼辦呢?我放學以後不回家,偷偷藏在一個地方看閑書。
我看的閑書可多了,《彭公案》《濟公傳》《施公案》《三俠五義》我都看。
我是主張看閑書的,為什麼呢?苗苗你說說,文章怎樣才能寫好呢? 苗苗:我覺得,應該 *** 事。
季羨林:是這樣。
文學家魯迅曾經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看書。
我小時候,跟我一個妹妹一塊兒看,家裡的桌子底下有個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來,我舞一趕緊把閑書藏到缸里頭,桌上擺的,都是正課。
(笑) 苗苗:爺爺,我喜歡語文,數學不行,偏科。
季羨林:喜歡語文當然好,但語文要好,數學也要好。
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歡,一定要學好數學。
最近清華大學辦了一個班,選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養中西貫通,古今貫通的人才。
我看,有這兩個貫通還不行,還應該加一個文理貫通。
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苗苗: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我記住了。
爺爺,有人讓我媽媽趕快給我找一個好外語老師,說過了12歲再學外語就永遠也說不冷了。
爺爺,您會那麼多種外語,您說,他們說得對嗎? 季羨林:倒不一定是12歲,當然早學比晚學好。
學外語的發音跟母語有很大的關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學起來就困難。
古文也很重要。
我覺得,一個小孩起馬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最近出了一本書,鼓勵小孩背詩。
我提個建議,應該再出一本散文集,從《古文觀止》里選,加點兒注。
小時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呀! 季羨林:(笑)可不是讓你一天背下來喲。
...
展開全部 寫爺爺作文:清潔工爺爺初中 記敘文 920字從小,家裡的生活就十分貧窮。
父親一直靠賭為我掙學費,母親靠打工,大爺爺也就每天幫別家人看山,還有,便是清潔工爺爺,他是我二爺爺,腦力殘疾人,他卻十分疼愛與我,可我卻很對不起他。
想起那件事,我真的很愧怍,但又不知如何開口。
小學的自己一直很叛逆,而爺爺呢,卻經常去我所在的小學清理垃圾,見了我就拚命的傻笑,而我就故意躲開他,生怕同學知道他是我爺爺而使我丟了面子,因為堂堂女混混中的老大怎麼可以有和臟兮兮的爺爺呢。
現在我卻為我那種想法而感到愧怍。
如果有來生,我還願是他的孫女。
夏日炎炎的一個午後。
我和一幫常跟著我起鬨的小女孩們霸佔著小店的風扇和凳子。
享受著零食的美味。
突然,爺爺就在那時候出現了。
他見了我,使勁的給我眼神。
我很不自在。
而就在此刻,旁邊的一位女孩,名叫叢雪琪,疑惑的目光問問我:「那是你爺爺還是外公哈。
」她的語氣中帶有玩笑的口吻。
邊上的幾個便諷刺而又刻薄的嘲笑她:「你也太愚昧了吧。
不經大腦想想,會嗎。
」一陣響亮的笑聲後,它們還是把目光朝向了我。
我瞧不起的望著爺爺,然後輕蔑的一笑:「他——」我託了常常的音,已經否決了那是我爺爺。
在那時,我也沒多看他一眼,只是一味的附和姐妹們的笑聲,而姐妹們也時不時朝垃圾桶那邊瞥瞥眼,冷笑幾聲。
傍晚,和姐妹們走在路上,天很陰,好似快下雨的感覺,卻也沒有。
我和兩個姐妹走去,後面卻聽見了爺爺叫我的聲音,我沒理。
姐妹們看著我,說:「這老頭子怎麼知道你名字的?」「不知道。
」我冷冷一句道。
他們便再也不敢追問,想必她們已經知道我心情壞透了,就只默默的跟著我。
我向後望望,斜著眼睛看了看他。
正好和姐妹們分開時,爺爺卻跟著我。
姐妹們對我說再見後,笑了笑,而我冷冷的看著爺爺,真的很憤怒,我心裡擔心的是姐妹們會知道了他就是我爺爺嗎?一個清潔工,一直讓我認為是臟老頭的爺爺。
自後,家裡條件好了,和父母搬走了那破舊的房子。
但母親卻常常與我講述起爺爺的一些瑣事。
我才明白,原來爺爺是腦力殘疾的,為了能為家出份力量才去做的清潔工,每月卻也只有100的工資。
我聽後是悔恨的淚水,是啊,我後悔。
一位爺爺,清潔工爺爺,讓我覺得愧怍與他。
或許這是一個要面子者對不在乎面子者的愧怍。
5712...
轉載請註明出處作文大全網 » 采訪作文八年級600字。
Ⅱ 采訪記錄怎麼寫作文
1. 作文《采訪記錄》
采訪記錄
我們看了高校長的簡介,高校長酷愛寫作,他曾寫過《尋找教育原生態》、《回家》和《秋月》等書籍。
同學:「高校長,您平時都看什麼類的書?哪一本對您的影響最大?」
校長:「我平時愛看兩種類型的書,一是教育類,二是非教育類的。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紅樓夢》。」
同學:「您是一校之長,工作繁忙,那您平時是怎麼抽出時間讀書的呢?」
校長:「時間是擠出來的,我每天早上六點起床,來到學校讀書,晚上寫出真實情感的作文,十點睡覺。」
同學:「校長,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卷如有神』我讀的書夠多了,為什麼作文水平還是沒有提高呢?」
校長:「讀書是長期積累的過程,讀書時,要集中注意力,如果注意力不集中,讀再多的書也沒有用。」
同學:「您平時寫作的思路是從哪來的?」
校長:「我在寫作之前都有一個小故事,我是根據這一個個真實的小故事,從而寫的作文」。
同學:「開卷是否有益?」
校長:「開卷確實有益。」
同學:「高校長,我們在看書的時候,喜歡走馬觀花,有一些好詞好句都沒有記住,在您的眼裡,最好的讀書方法是什麼?」
校長:「遇到好詞佳句,一定要細細的品味,才能記得牢。」
同學:「高校長,您小的時候是怎樣讀書的呢?」
校長:「我小時候,家裡沒書,我看的書都是向別的同學借的。」
同學:「校長,您對漫畫書有什麼見解?」
校長:「看漫畫書,也可以長知識,比如《哆來咪A夢》,但是要有克制的看。」
對於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高校長都做了簡要的回答。在采訪結束的時候,陳路琦同學站起來說:「謝謝您,高校長,您的工作這么繁忙,還抽出時間來讓我們采訪。我們為您准備了一份禮物,請您收下。」
高校長收下了這份禮物,說:「好精彩的禮物,謝謝同學們!」
(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苑老師:你記錄得又詳細,又具體,真棒!(五年級)
2007-9-25
原創,絕對的獨一無二,而且還有老師的評語!這是我五年級寫的哦!
2. 采訪記錄葉聖陶寫作文有什麼方法
葉聖陶先生的作文教學思想博大精深,語文課的諸多理念與之一脈相承。
可是在實施新課改過程中,有些老師採用「頭腦風暴」的方式將其洗劫一空,割斷了新課改與傳統教學思想精髓之聯系,偏離了正確方向。今天諸如作文教學中模式化、陳舊化問題仍未得到解決,學生作文痛苦、虛假、無個性現象普遍。
這些問題的解決當然只靠繼承傳統作文教學思想不加創新運用就能解決,但讓我們重溫老一輩教育家的思想精髓,無疑會對今天的作文教學或多或少有所啟迪。一、倡導立真求誠,作文與做人統一。
作文與做人統一的思想植根於葉老深厚博大的教育思想,起源於他對教育本質的把握,這一觀點成為他倡導並親自實踐的全部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抨擊養成記誦廣博的「活書櫥」、學舌很巧妙的「人形鸚鵡」、或大或小的官員以及靠教讀為生的儒生學員,可是不能養成善於運用國文之一種工具來生活的普通公民的舊時教育;認為「受教育的意義和目的是做人,做社會的夠格的成員 ,做社會的夠格的公民。」
(《葉聖陶散文乙集》,《讀書和受教育》)指出學習語文就是「養成運用國文這一種工具來應付生活的普通公民」,因為「各種學科又像輪輻一樣輳合於一個教育的軸心。」(《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第56頁,以下簡稱《論集》)從這個根基上出發,作文作為眾學科之一員,也必須為培養社會夠格的公民服務,是社會的成員盡可能運用語言這一工具。
從這個根基上出發,作文與做人就必須也必然要統一了。這一思想是一根紅線一直貫穿於葉老作文教學理論體系,成為主導思想。
葉老繼承了我國勞動人民誠朴的美德和古代知識分子修身治德的優良傳統,並且始終和人民站在時代的前列,隨時代一起進步。「求誠」是他一生始終遵循的處世准則,也是他始終倡導的人生品質。
他治學作文,待人處事,時時處處表現出一種認真謹嚴、兢兢業業、真誠坦率的道德風范,堪稱做人典範。他歷來強 *** 育中加強品德培養,他借用別人的話說:「一切知識的根本就是道德。
若不在德行上紮根,縱有知識,並無是處。」他還說,「追求知識固然重要,尤其重要的卻是問清楚目標,必須使追求的結果增加德行的份量才好,決不能說追求是無所為而為,為知識而知識。」
良好的道德品質就是如此重要,近者,它可以推動學生發奮學習;遠者,可以促使他們日後一絲不苟,勤懇工作,為社會進步貢獻力量。這種「求誠」的品質正是作好文章所必需的。
有了求誠的品質,才會說真話、實話,才會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才不會抄襲應付了事,才不會無病 *** 或說些不痛不癢的話。他在《語文教學二十韻》中指出作文「立誠最為貴」,這也是他數十年來一貫堅持、反復申說的主張。
早在1919年它寫第一篇語文教育論著的時候,就強調學生作文「必求合符論理,而不貴乎虛衍。」到上世紀三十年代,他明確提出了衡量作文優劣的兩根標尺,即「誠實」與「精密」,所謂「誠實」就是「怎樣想就怎樣寫」,「文章必須與寫作者的思想、性質、環境等一致」,「從原料講,要是真實的、深厚的,不說那些不可征驗、浮游無著的話;從寫作講,要是誠懇的、嚴肅的,不取那些油滑、輕薄、卑鄙的態度。」
也就是說,寫文章「無非是一點,我們聽到的,看到的,真懂得、真體會到的東西來告訴讀者或聽眾。」到了八十年代,他又強調:「在作文教學中,首先要求學生說老實話,絕不容許口是心非,弄虛作假。」
「話與文都不是可以『做作』的,有幾分品德知識能力只能說幾分的話,寫幾分的文。」可見,作文關繫到怎樣做人和做怎樣的人的大問題。
總之,作文與做人緊密結合,有機統一。做人是作文的基礎,做好人是作文的關鍵,也是作文的出發點和歸宿。
二、重視生活積累,解決無米之炊。葉聖陶這位嚴肅、真誠的現實主義作家,他對文章與生活的關系有正確的認識。
他認為文章就是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誠實的自己的話「源頭很密尓,很廣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就是我們的充實的生活。」(見《論集》《作文論》第212頁)的確如此,文章對生活的依存關系符合唯物論的反映論。
成人的文學創作雖然要經過藝術的加工,但也來源於對生活的認識和感受,就是遠古流傳下來的神話,也有著人類早期活動的影子,而西方現代各種流派的文學作品流露的哀嘆、宣洩的頹廢情緒,也源於現實,其中描繪的魔幻圖景也不過是對社會現實針砭反抗的曲折反映。對於學作文的學生來說,閱歷不夠豐富,見識不多,作文只能來自他們真實的生活,生活愈充實,對現實是飢餓的感受愈豐富,認識愈深刻,寫作的原材料也就愈充實,表達的慾望也就越強烈,也就觸發了寫作的需要與動機,也就符合寫作的自然心裡。
所以葉老說:「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論集《序》)他還說,「我們的生活充實到某種程度,自然要說某種的話,也自然能說某種的話。」
(論集《作文論》)生活的充實與作文能力的提高並行。我們應了解、熟悉學生的生活,並關注學生的生活,並給與生活積累指導。
筆者認為,這種指導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1、指導學生善於觀察生活,養。
3. 采訪錄作文如何寫
采訪就是訪問者(記者)和被訪問人坐在一起,(記者)問他或者她事先准備好的問題(在采訪的進行過程之中會有新問題產生,被稱為"跟隨"問題。)記者們輪流提問,而編輯則幫助他們筆錄和音錄采訪。
·采訪前准備
1 編輯准備用品,測試設備,派發問題給記者
2 復查所有問題以及引導采訪的策略
記住:
要准時
要有所准備
要禮貌
要積極
要富有成效
要專業
在采訪過程中的重要的小貼士: LEFT
傾聽
你永遠無法預知采訪過程中被訪問者會說些什麼,如果你不傾聽,你也許會錯過一些重要訊息。
眼神交流
當你在采訪提問過程中,永遠都要用眼神和被訪者進行交流,這樣,他們就會知道你在耐心傾聽而作出更好的回答。
跟隨提問
跟隨提問就是在采訪過程中基於被訪者的敘述,你思考之後的提問。往往,一些最精彩的提問就是跟隨提問。
團隊合作
和你的同事記者和編輯一起工作。彼此尊重和彼此支援,這樣你的采訪故事會更好!
·采訪小貼士:
准備
禮貌
積極
富有成效 =專業
傾聽
眼神交流
跟隨提問
團隊合作
·第四步-匯報
一個匯報就是采訪團隊錄音記錄下來的討論,復查一下關於簡報和采訪的重要訊息,然後加入記者自己的經驗和觀點。匯報是團隊表達他們觀點和把他們自己的聲音加入采訪故事中的一次機會。
匯報是由編輯通過四個步驟製作管理的,編輯運用他 / 她的記錄筆記和研究訊息來和記者們討論采訪,涉及的問題,以及他們觀點和經驗。
匯報准備:
准備和測試的工具,收集所有簡報材料和問題
匯報步驟:
1 再現故事:
編輯要求記者們去復查訪問和故事的基本事實:采訪誰,被訪問者說了什麼,在什麼時間和地點發生的,為什麼他們作采訪等等,團隊僅僅需討論那些他們從簡報和采訪中了解到的相關故事的事實,而不需他們對此的個人經驗和觀點……兩個步驟:
2 記者個人體驗和觀點
編輯詢問記者對於此次采訪以及相關題目的自我感受和觀點。
3 介紹采訪故事
每個記者輪流提出故事的介紹,選其中的稍後用來作為完稿的開頭。
4 故事結束
每個記者輪流提供一個對這個故事或者匯報的簡短結論和總結,選擇其中的稍後用來作為完稿的結論。
要點:
-每一次都遵循匯報的步驟和同樣的要求
-讓每位記者說出和分享他們的經驗和觀點
-尊重記者彼此的觀點和論點
-在采訪之後盡快管理製作匯報
再現故事
記者的個人體驗和觀點
故事介紹
故事結束
圓桌會議
圓桌會議是一個編輯和其他幾位青年人關於年輕話題錄音記錄討論。編輯事先為圓桌會議准備好問題,引導參與者在討論中探索他們個性體驗以及觀點。
圓桌會議准備:
如同簡訊一樣,編輯事先為圓桌會議的參與者(包括參與者以及其他年輕人)設計一系列問題,使用誰,什麼,在哪裡,什麼時候,為什麼,和怎麼樣作為每個提問的開頭。
編輯需事先准備和測試所有的設備。
圓桌會議小貼士
所有參與者彼此尊重
獲取每個人的觀點和評論
每一次說出你的名字,講完整的話
很多的跟隨提問以及持相反意見的爭辯問題
4. 采訪記錄怎麼寫
采訪手記的寫作,應注意一下問題:1、擬定一個生動的標題。
采訪記錄是一種獨立的文體,它是可以正式發表在新聞媒介上的,因此需要有一個生動、醒目的標題,其標題的製作方法同其它新聞文體標題的製作方法相似,這里我們就不再多講。2、對采訪材料進行剪裁。
就是要根據你的采訪目的和采訪主題,確定哪些內容應放在前面?哪些內容應放在後面?當然,一般采訪手記的寫作是按照時間順序安排材料,但也不排除為了文章表達層次的需要,一些材料要做使當的調整和歸納。確定哪些是采訪稿的重點?重點內容應詳寫,次要內容可省去,或略寫。
當然即便是重點內容,也未必要將被采訪者的語言全部寫進去,可以適當地摘其主要的寫出來,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斷章取義,斷章取義會曲解被采訪者的意圖的。3、注意環境的觀察和人物的細節描寫。
采訪稿如果只寫采訪的過程,文章可能會顯得有些單調,我們在采訪時,應學會觀察:觀察被采訪者的環境布置,觀察被采訪者的外貌,觀察被采訪者的神態變化……這一切可以適當地在采訪稿中寫出來,這樣文章會更加豐富有趣。4、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相結合。
采訪記錄一般採用對話式,讀多了會讓讀者產生厭倦。在寫采訪手記時,我們可以將直接引用與間接引用相結合。
如介紹人物的經歷時,可用間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時,若用直接引用,文章會顯得更加真實感人 。5、注意多種表達方式的結合。
新聞文體都是以敘事為主,將事件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除了交代采訪過程以外,可以將作者對事件的分析和看法、作者的對事件的感受寫入文中,也就是敘事和抒情、議論、描寫相結合。
6、可引入背景材料。在文中可以將個人經驗、相關研究資料或者是相關歷史資料寫入,可以使采訪手記寫得更為深刻。
下面,我為大家找兩個例子看一下:《暮年金岳霖重談林徽因》和《在台北看到什麼--大陸記者赴台采訪手記》。
5. 采訪作文怎麼寫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
一、活動目標1.認識自我,正確對待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煩惱,採取積極的生活態度。2.通過了解成人對成長時期煩惱的認識,審視自己的所謂煩惱,重新評價自我,也要為朋友、同學排憂解難。3.與別人交談應口齒清楚,態度大方,話語通順完整,能准確地表情達意。說話不要帶口頭禪,不要重復嗦。4.寫作要圍繞中心,有主題。寫自己要能寫出獨特的認識,寫別人要注意本人的審視和評論,幫朋友解憂要注意語言的針對性。二、活動指導與建議1.本單元的三項活動都是圍繞「成長的煩惱」這個主題。活動一是清理自己的煩惱,要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列出曾經有的或正在有的煩惱,這樣才有可能消除那些煩惱,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活動二是以小記者的身份采訪別人在少年時期曾經有過的煩惱,應引導學生重在了解別人當時是怎麼對待煩惱的,現在又是怎樣看待當年的那些煩惱的,以便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啟示。活動三是用假設的情境幫助朋友解脫煩惱,要讓學生注意所給的情境,要說得入情入理,有針對性。2.有些學生對自己的煩惱可能有所保留,不敢直言:或不願意說,或不好意思說,或只說那些不關痛癢的,等等。教師應鼓勵他們,讓他們放下包袱,因為總是把煩惱埋在自己心裡,不僅會影響學習,影響情緒,天長日久還會影響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對於那些特別內向的學生,也可以讓他們對自己的父母或好朋友說,或者課下與老師交流,不必強求在大庭廣眾中說。
3.以小記者的身份采訪時,可以由教師先提出要求:如要舉止大方,說話利落,要提前有個采訪提綱,采訪的內容要有針對性等。因為采訪後還要完成一篇作文,所以要讓學生先大致有個意向,想一想自己准備寫哪些內容,然後進行重點采訪。
4.三項活動最終都落實為文字,要注意不同活動限制的不同文體。如寫日記是對自己說話,是展示自己的心靈,應寫得自然,不做作。如寫信,要注意書信的格式、寫信的目的等。
5.建議在學習這個單元之初就將本次綜合性學習布置下去,一方面可以提前做些准備,一方面也可以從學習的課文中借鑒一些內容或思想。
三、活動評價
1.口語能力方面的評價。採用活動一的可以讓同學之間互評,評價要點包括:說話的語速和聲音,說話的態度,說話的流暢程度,所說煩惱是否坦誠,等等。採用活動二的可以提前給每位學生一個評價表,要求學生在采訪完某人後讓這個人幫忙填寫。評價表內容可以包括下邊幾項:口齒是否清楚,問題是否明確,應對是否巧妙,內容是否有中心,禮貌用語等。評價表可以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商定。
2.寫作能力方面的評價。由老師從情感、內容、結構(格式)、語言幾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選擇活動一的學生,如果有不想讓老師看日記的,可以讓他的好朋友、父母或他認為可以信任的人幫助進行評價,不要強求一律交給老師。
3.由於是綜合性學習,不是單純的口語或寫作方面的訓練,所以評價時還要考查學生的參與意識、主動意識、對活動的態度等。這一點在所有的活動考查中都應該是一個重要方面,這里不必多說。
四、有關資料
Ⅲ 采訪校長,應該問什麼問題
可以問以下問題:
1、您認為好學生和好老師的標準是什麼?
2、如何化解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矛盾?
3、對學校未來的發展有什麼規劃?打算通過什麼方法和途徑實現?
4、您年輕時的夢想是什麼?有想過成為一名校長嗎?
5、在學校管理中最驕傲和最頭疼的事情是什麼?
6、您最崇拜的教育家是誰?為什麼?
7、很多校長回到家後和在學校里完全不一樣,請問您生活中是什麼樣的?你對自己子女的教育是怎麼看的?
8、在學校里有沒有碰到讓您印象深刻特別感動的事兒?
校長的三個必須:
1、校長必須理念新。校長的辦學理念決定著學校的辦學方向。好的辦學方向可使學校健康發展,師生受益,相反則可能毀了學校、坑了老師、害了學生。辦學校不同於辦工廠,場子倒閉可以重建,產品壞了可再生產,學校一旦毀了那就害了一代甚至幾代人。在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校長確定怎樣的辦學理念才真正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這是校長認真研究的課題。
2、校長必須精業務。學校是培養人才的特殊地方,對學生實施教育教學是其最根本的任務。教育教學是有規律的,作為校長必須按照教育教學規律辦事,因此校長必須精通業務。除具備較高的教學水平外,還必須有較強的業務指導能力,如指導教師如何教育學生、如何備課、說課、上好課,只有這樣才能把校長的教育教學思想變為現實。
Ⅳ 我的采訪日記,注:寫采訪日記時,要把采訪的對象、方法、過程寫清楚
難忘的歷史畫卷--采訪日記摘選 來源: 作者:陳麗霞 7月23日 重慶 小雨轉多雲
下午,11位校友參加了重慶校友座談會.84歲的藍士傑先生以及91歲高齡的許天乙先生來了,闊別多年的老先生們一見面就非常激動地擁抱在了一起,讓在場的我們無不動容.
重慶校友會會長周萬鈞老師說,在校五年,不光是學習知識,關鍵是學到了學習方法和自學能力,在走上工作崗位後能夠不斷提升自己,工作起來得心應手,能戰勝各種困難.許天乙先生說,那個時候武大就是「社會大學」,師生遍布樂山全城,師資力量強大,當時的名師大多聚集武大;學生學風淳正,勤學苦練,基礎打得很好,考試嚴格認真;學術氛圍濃厚,當時的文廟有各學生社團辦的牆報,很多進步組織如「燎原」、「普羅文學」、「抗研會」等;校園活動豐富,那時武漢大學的學生是學出來的.許先生聲情並茂地朗誦了自己創作的《沁園春》.
7月25日 樂山 晴
迎著清晨的陽光,我們來到了心念無數次的地方——樂山文廟,熱心的樂山校友李玉賢老師欣然陪同.這就是那個烽火歲月武大師生頑強樂觀、艱難治學的「聖地」.文廟牆壁油漆已經剝落,變得陳舊,王星拱校長辦公室——崇聖祠,整個建築群依稀還能透露出當年的雄壯和輝煌.
整個上午,我們把文廟的前前後後研究了個遍.文廟後面老宵頂上的茶館當年也是武大學子的學習之處,站在山頂上,大半個樂山城盡收眼底,涼風習習,確實是個學習的好地方.
下午,我們順著武大學子舊時的上學道路,走過一公里長的古老城牆來到原第二學生宿舍——龍神祠,它像個大的四合院.樂山「8.19」大轟炸,其中的一棟樓房幾乎完全被摧毀,殘破不堪的院落和時間蒼老的印痕,成了保留最完整的武大學生宿舍.70年變遷,只剩下發黑破舊的青瓦木樑似乎還在訴說著當年的熱鬧和生氣.位於大渡河畔的樂山師范學院,是在工學院舊址上蓋起來的,學院大門面朝大渡河,東邊是三江匯合處的樂山大佛,西邊與佛教名山峨眉遙遙相望.據說天氣晴朗時可遠眺峨眉山金頂.
師院不愧是與武大血脈相連的大學,處處都能感受到武大的氣息.師院校訓是「弘毅自強,篤學踐行」,校內有珞嘉路,甚至還有武大樂山期間保存至今的建築「琢玉亭」.
沫若圖書館,我們是奔著藏身於館內的武大紀念堂而來的.整個紀念堂以紅色為主基調,門口掛著校友伍修權將軍親筆題詞的「武漢大學樂山紀念堂」牌匾,下方屏風鑲嵌著王星拱校長與周鯁生校長的照片和當年的校徽、校訓.走進紀念堂,我們驚呆了,這里有保存完好的老照片、學生筆記和試卷以及各種珍貴資料、圖片和實物.最吸引我的是櫥窗里原始的中科院俞大光先生的一本隨堂筆記,一絲不苟的清秀的中英文,配上精緻的解說圖,是武大嚴謹學風的極好的實物,這也正是當代大學生最應該學習的地方.
7月26日 樂山 晴
今天我們采訪了兩位校友,分別是90歲高齡的機械繫校友盧秉彝老太太和87歲高齡的土木工程系校友胡承寬老先生.胡承寬老先生的國文老師即是被稱為「珞珈三女傑」之一的才女蘇雪林.胡老先生回憶了當年上課的情景.給我印象較深的是盧秉彝老太太,她是我們采訪的第一位女校友,那個時候能上大學的女生可謂鳳毛麟角,而盧老師和她的同胞姐姐盧祥麟相繼上了武大,成為當時樂山鼎鼎有名的「盧氏二姐妹」,傳奇式的兩姐妹當年一定是十分聰慧和優秀的.
90高齡的盧老師思維敏捷,談吐清晰有條理,讓我感到驚訝.武大樂山紀念堂正是在盧氏姐妹及其他校友倡導下才建立起來的,她幾乎每天都要柱著拐杖到紀念堂里走走看看,像愛護自己的孩子般愛護紀念堂里的每一件展物.這該是一種怎樣厚重的情感啊!這正如盧老自己的一句話所詮釋的:「武大雖然已經遷走70年了,但在我心裡它從未離開過.」
7月27日 樂山 晴
整整跑了一天,總算是拍攝完了幾乎所有武大在樂山時期的舊址和外景.
「8?19」空難紀念碑廣場,為了紀念1939年8月19日日軍對樂山市慘無人道的大轟炸而建成.紀念碑頂上「8?19」幾個鍍金數字異常奪目,四根石柱分開聳立,上面雕刻著飛機等圖樣,石柱環抱一塊深色大石碑,中間突兀出一個彷彿炸開的空洞.紀念碑仍保持著一種沉靜的「震撼」.在樂山7000餘死難者中,有武大學生5人、教職工2人、教員家屬7人.這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永遠牢記的血債.
原武大第五宿舍舊址附近,有一個基督教教堂.接受我們采訪的李運寬校友說,那個時候老師經常用全英文教課,她的聽力不好,卻苦於課下沒有更多的機會練習聽力.無奈之下,她想到了教堂,於是經常跑到教堂聽佈道來練習聽力.在那個年代,聰明的武大學生可謂是想盡一切辦法創造各種學習環境.
前往武大公墓即「第八宿舍」舊址途中,發現將三腳架遺忘在計程車上,正當大家焦急萬分時,那輛計程車已經出現在我們面前,好心的司機給我們送回原物,大家連聲道謝.拿著失而復得的三腳架,我們對樂山人民無形中又增添了一份好感.
下午陸續拍攝了第六宿舍、第四宿舍、理學院、實習工廠和「白宮」(女生宿舍)等舊址.這些天樂山的幾個關鍵詞——「八寶飯」、火巴病、文廟、「白宮」等等已經在我們的腦海里深深紮根,將往事一件件串起,形成一幅幅歷史畫卷,久久不會忘懷.
Ⅳ 采訪校長,該問些什麼
對生活、事業、愛情的看法;對老師、學生的要球與希望;對學校的規劃和展望等。
注意事項:
(一)了解和采訪有關的情況,掌握必要的資料。大到大政方針,小到新聞背景、事件的來龍去脈等等。
(二)了解采訪對象。通過第二手材料,對采訪對象進行充分了解,並善於分析掌握其心理。對一些即興式的采訪,應根據現場的氣氛環境、人們對節目的反應,選擇有代表性的采訪對象,這對采訪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設計采訪提綱。根據節目的主題,確定最佳的采訪角度,擬定一個與采訪對象談話的提綱。
(四)精心設計采訪的第一句話。節目主持人現場采訪的第一句話是十分重要的,甚至關繫到采訪能否順利地進行下去。采訪的第一句話,應盡量具體一些。
提出的問題小一些,最好不提「有什麼感想」之類的「開放式」問題。要抓住采訪對象和受眾感興趣的「焦點」做突破口,引發開去,使采訪不斷深入、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