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民警進門家訪問題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民警進門家訪問題

發布時間: 2022-12-31 05:10:22

Ⅰ 東烏旗公安局開展民「八小時外」暖心家訪活動,家訪需要問哪些問題

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來臨之際,為進一步落實從優待警舉措,有效提升民(輔)警的歸屬感、激發隊伍內生力,及時了解民(輔)警家庭及“八小時外”的情況,不斷夯實監督防護網,東烏旗公安局黨委結合正在開展“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活動,積極組織開展民(輔)警“八小時外”暖心家訪活動,把組織的關愛、集體的溫暖和廉政之風送到民(輔)警家中。

受訪家屬紛紛表示將一如既往做好後盾,當好家庭助廉的“守門員”,做廉潔修身、清正齊家的表率,以良好家風促警營清風,為加強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添磚加瓦。

Ⅱ 警察在什麼情況下家訪

一般在你考上公務員或者國家一些重要職位時,可能會進行家訪,也就是所謂的政審。

為了保證錄用考核工作順利進行,各地根據需要可成立臨時性的考核工作班子,具體負責錄用考核的組織協調工作。

一、錄用考核的對象是經考試、體檢合格的人員。

二、錄用考核的內容為德、能、勤、績四個方面。德,主要指政治思想表現、工作作風、職業道德和品德修養;能,主要指從事本職工作所具備的基本能力和應用能力。

勤,主要是事業心、工作態度和勤奮精神;績,主要是工作實績,包括完成工作的數量、質量、效率和所產生的效益。考核的重點是被考核人的工作實績和與擬補充職位相關的實踐經驗。

考核結果,分合格和不合格。

Ⅲ 什麼情況下,警察才會上門家訪服刑人員的家屬

什麼情況下警察呀?才會上門家訪服刑人員的家屬在特殊的情況下。服刑人員犯了罪警察才會上門,家訪服刑人員的家屬。

Ⅳ 國家是否有規定戶籍警要進門家訪,可以拒絕不進嗎

戶籍民警的主要職責就是人口了解,入戶家訪只是一種形式,你可以拒絕,民警同樣可以通過其他形式達到了解人口的目的,民警對於公民的個人信息有知情權。

Ⅳ 民警入戶走訪存在的問題

法律分析:(一)不夠深入,淺嘗輒止。從民警的座談了解和走訪檢查、抽查情況來看,在具體走訪工作中,部分民警僅滿足於問一問群眾基本情況,記一記走訪對象的家庭成員,不能通過走訪了解深層次問題,不能發現並為群眾真正解決實際困難,淺嘗輒止,水過地皮濕,為走訪而走訪。一些新分配的學員民警,更不知道走訪是什麼概念,工作思路不清晰。

(二) 不夠謙遜,放不下架子。我們的一些農村民警,生活在城市,工作在農村。工作中,有的以城裡人自居,看不起農村人;有的以管人者自居,動不動就訓斥。對於農村社區工作來講,這些都是不可取。比如,有的民警入戶走訪時,嫌人家的椅子臟,坐之前拍了又拍,吹了又吹;有的嫌人家煙的檔次低,自己拿出高檔煙點上;有的總是打官腔,嫌人家說話土。很顯然,部分民

警放不下架子,不能把自己當做普通老百姓來看待,這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行為上的岐視。老百姓雖然口裡不說,但是心裡一清二楚,久而久之,就會對走訪民警形成抗拒心理,極不利於走訪工作的開展。 (三)不夠靈活,缺乏技巧。與人溝通,是一門學問。與老百姓打交道,則是一門藝術。在實際工作中,部分民警缺乏豐富的社會閱歷,缺少與人民群眾打交道的經驗技巧,不能很好地掌握入戶走訪的方法和技巧:不知道怎樣入戶,不知道怎樣和老百姓打招呼,不知道怎樣和老百姓拉家常。因此,走訪工作不能切實了解群眾在想什麼,最關心什麼,最需要什麼,更不能掌握一些深層次、內幕性信息為公安工作現實斗爭服務,從而達不到預期的走訪效果。

(四)不夠標准,要求不高。個別單位對走訪工作缺乏嚴格要求,沒有統一標准,基層民警對走訪群眾工作有消極應對思想,存在「上級抓得緊就走得密、領導要求嚴就走得勤」等情況,走訪積極性明顯滯後,存在著「走與不走一個樣、走多走少一個樣」的工作局面。通過「三訪三評」深化大走訪活動階段性檢查情況看,個別派出所領導,工作布臵得很具體,很到位,但是在檢查督促方面沒有及時跟上,從而導致了走訪工作只有數字,沒有成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第三條 人民警察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系,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人民的監督,維護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