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法國總理訪問美國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法國總理訪問美國

發布時間: 2023-01-04 11:00:49

A. 李鴻章去美國訪問的時候大概是什麼時期簽訂了哪些條約美國人為何如此尊重他

李鴻章是當地時間1896年8月28日抵達美國紐約,開始對美國進行訪問。

沒有簽什麼條約了,李鴻章那次訪問主要是受歐美商會的邀請,李鴻章推行洋務運動,大量購置西洋的機器設備,先進武器,對西方來說是重要的主顧。西方之所以當時可以在華投資主要是李中堂一手支持的。李鴻章也有意和西方接觸,在德國時候主動要求拜會俾斯麥,德皇雖然很不高興,但是俾斯麥本人很腥風。同時在訪問美國時,李鴻章還談及的當時的排華法案,意圖保護中國人的利益。

李鴻章在淮軍時期就和洋人打交道很深,後來掌權,由於大力推行洋務運動,興建工廠學校,修鐵路開礦山,在國際上聲譽很高。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眼中,被視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伊藤博文自傳》)。

美國總統格蘭特(U.S.Grant)稱李為當時世界上四大偉人之首,與當時英國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法國總理甘必大,德國首相俾斯麥齊名。李鴻章本人和格蘭特也有私交,訪美時候還專程去墓地祭拜。

西方商界盼望通過他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因而,商會宴請,工廠參觀,款待殷勤。

B. 一月二十九日發生的歷史大事

一、國內大事記

♦ 1726年1月29日 清代《古今圖書集成》定稿

293年前,1726年1月29日 (農歷臘月廿七),清代《古今圖書集成》定稿。《古今圖書集成》由清陳夢雷、蔣廷錫等編纂。其綜合了清代所能見到的有關古籍中的各種資料,是中國現存的最大的一部類書,國外稱它為「康熙網路全書」,至今仍被同內外學者所使用。

♦ 1901年1月29日 清廷下詔「變法」實行「新政」

118年前,1901年1月29日(光緒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慈禧太後在西安發布「變法」上諭,表示要更法令、破錮習、求振作、議更張,實行「新政」。

♦ 1903年1月29日 湖北留學生李書城等在東京創辦《湖北學生界》

116年前,1903年1月29日 (農歷正月初一),湖北留學生李書城等在東京創辦《湖北學生界》。《湖北學生界》是辛亥革命時期湖北留學生創辦的愛國革命刊物。宣傳民族獨立,抨擊君主專制,鼓吹民族民主主義,大聲疾呼」我國民宜持定主義,破壞倒滅滿清之政府,而自建設政府」。

♦ 1903年1月29日 馬君武等呼籲「排滿」革命

116年前,1903年1月29日,一年一度的中國東京留學生新年懇親會如期舉行。東京神田區的中國留學生會館內氣氛異常。清廷公使希望藉此扭轉日益勃興的留學生反清愛國的潮流。馬君武等人先後登台演講,公開提出中國的出路在於排除滿族專制,恢復漢人主權。演講得到近千名留學生的擁護,「倒清」等口號不絕於耳。孫中山希望有識之士在公開場合倡言「排滿」的願望得以實現。不過,此事之後,馬君武被調回國內。

♦ 1906年1月29日 李伯元著《官場現形記》一書30冊在上海出版

113年前,1906年1月29日,李伯元著《官場現形記》一書30冊在上海出版。《官場現形記》寫於1901--1905年,全書共60回。作品描寫了官僚群像,有文有武,從軍機大臣、總督、巡撫、提督、道台、知縣直至典史,地位有高低,權勢有大小,手段有不同,而特點卻皆是見錢眼開,嗜錢如命。是譴責小說的代表作。

♦ 1935年1月29日 中央紅軍四渡赤水

84年前,1935年1月29日,紅軍分別在土城、元厚場渡過赤水河。蔣介石為了阻止紅軍北渡長江,急調重兵到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區進行圍堵,並嚴密封鎖了長江沿岸。紅軍按原計劃渡江已不可能。中央軍委當機立斷,暫緩執行北渡長江的計劃,命令部隊向雲南東北部敵人設防空虛的扎西(現威信)集結。蔣介石仍錯誤判斷紅軍北渡長江,命令敵軍窮追不舍。

♦ 1950年1月29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展開剿匪斗爭

69年前,1950年1月29日 (農歷臘月十二),中國人民解放軍展開剿匪斗爭。

♦ 1963年1月29日 周恩來提出四個現代化

56年前,1963年1月29日,周恩來在上海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講話指出:我們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簡稱「四個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於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

♦ 1974年1月29日 陝西臨潼農民發現秦始皇兵馬俑

45年前,1974年1月29日,在陵東的西楊村村民楊志發老先生抗旱打井時,在陵墓以東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間,發現規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經考古工作者的發掘,才揭開了埋葬於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寶藏。

♦ 1979年1月29日 鄧小平副總理開始訪問美國

40年前,1979年1月29日,鄧小平副總理開始訪問美國。鄧副總理1月30日在華盛頓說:「用什麼方式解決台灣歸回祖國的問題,那是中國的內政」,「我們不再用『解放台灣』這個提法了。只要台灣歸回祖國,我們將尊重那裡的現實和現行制度。」

♦ 1979年1月29日 中共中央為地主、富農分子摘帽

40年前,1979年1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地主、富農分子摘帽問題和地、富子女成份問題的決定》

♦ 1983年1月29日 中國科學院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36年前,1983年1月29日,中國科學院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歷時9天。嘉錫院長在會議總結中提出,科學院當前要從8個方面進行改革。

♦ 2017年1月29日 馬來西亞遊船失聯事件

2年前,2017年1月29日11點04分,馬來西亞一載28名中國遊客船隻失聯。馬來西亞海事執法局說,船上共載有31人,其中28人來自中國。但中國駐馬來西亞哥打基納巴盧總領事館目前只確認了18名中國公民的護照信息

二、國外大事記

♦ 1536年1月29日 英格蘭王後安妮·博林流產了一個男嬰

483年前,1536年1月29日,安妮流產了一個男嬰,這天同時也是前王後凱瑟琳的喪禮。安妮的小產讓亨利八世耐性用盡,此時亨利八世已看上了她侍女珍·西摩,他宣稱與安妮的婚姻簡直是受到上天的詛咒。到了1536年4月,安妮身旁的音樂家首先被指控與安妮通姦,接著兩名朝臣和亨利八世的侍從也被指控同樣罪名。

♦ 1927年1月29日 美國平均每6人有一輛汽車,居世界之首

92年前,1927年1月29日,根據最新發表的普查數字表明,美國登記注冊的汽車有900萬輛,數量多達世界總數的39%。從1924年以來,全世界汽車總計增加了800萬輛。在美國,平均每6人有一輛汽車,在英國每57人有一輛,而在德國每289人有一輛。

♦ 1945年1月29日 美軍在菲律賓巴丹半島登陸

74年前,1945年1月29日 (農歷臘月十六),美軍在菲律賓巴丹半島登陸。

♦ 1947年1月29日 美國放棄了對中國所作的和平努力

72年前,1947年1月29日,由於中國內戰已升級到危險程度,美國決定放棄在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所進行的和平調停。美國將撤走大部分駐扎在中國的12000名士兵,並將停止美國與三人委員會的接觸。這項決定等於承認國務卿馬歇爾調停嘗試的失敗。盡管如此,華盛頓表示仍將繼續促進中國的統一,並說:「我們仍抱有希望,但對目前的形勢並不特別樂觀。」

♦ 1960年1月29日 科學家指出人工腎臟不需監視可以持續使用

59年前,1960年1月29日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貝爾丁·司克普博士指出人工腎臟可以不需人類監視而持續使用。

♦ 1964年1月29日 第九屆冬奧會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舉行

55年前,1964年1月29日,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因未能及時下雪,以迎接第九屆冬季奧運會,人們只好由阿爾卑斯山上將雪運至運動場,經過艱苦的准備工作,今天,奧地利總統阿道夫·謝爾夫在一片銀色世界的伊瑟爾山運動場宣布冬季奧運會正式開幕。此次冬運共有36個國家、1332名運動員參加。開幕典禮中,希臘傳來的奧林匹克聖火點燃了運動場中的火炬,共有6萬人觀禮。

♦ 1964年1月29日 土星號火箭將最重的衛星射入太空

55年前,1964年1月29日,一枚土星號火箭將一顆10噸重的衛星射入軌道,這是迄今為止最重的。這使美國第一次超過蘇聯。6年前美國第一次把重31磅的衛星送上軌道。今天的發射盛況由國家電視台播放。土星號火箭成功的關鍵在於第三級使用了液氫燃料。這在首次試驗時就表現得相當好。按計劃,3個月後,土星號火箭將把重達10噸的阿波羅登月飛船的仿製模型送入軌道。

♦ 1987年1月29日 美國華裔科學家朱經武宣布首次得到了90K以上的超導體

32年前,1987年1月29日,美國華裔科學家朱經武等人宣布首次得到了90K以上的超導體,這是人類首次發現突破液氮溫區(77K)的超導體,是超導物理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 1991年1月29日 曼德拉與布特萊齊首次會晤

28年前,1991年1月29日,等待已久的非國大副主席納爾遜-曼德拉與敵對的祖魯族因卡塔運動首領曼戈蘇圖·蓋夏·布特萊齊酋長間的會面於德班舉行。

♦ 2004年1月29日 泰國為中國醫學團體泰國最高醫學獎

15年前,2004年1月29日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為研製出抗瘧疾葯物青蒿素的中國醫學團體頒發泰國最高醫學獎——瑪希頓親王獎,表彰他們對治療瘧疾做出的貢獻。

.............

三、名人生卒

[生] 120年前,1899年1月29日:

瞿秋白出生於江蘇常州。

瞿秋白 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

[生] 159年前,1860年1月29日:

劇作家契訶夫於誕生於俄國羅斯托夫州亞速海邊。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 19世紀末俄國現實主義文學流派的傑出代表

[生] 131年前,1888年1月29日:

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出生於江蘇嘉定(今上海嘉定區)。

顧維鈞 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

[生] 153年前,1866年1月29日:

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生於法國克拉姆西。

羅曼·羅蘭 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

[卒] 49年前,1970年1月29日:

著名畫家陳半丁逝世。

[生] 118年前,1901年1月29日:

著名歷史學家羅爾綱出生於廣西。

[生] 282年前,1737年1月29日:

托馬斯·潘恩出生於英國諾福克郡。

[卒] 100年前,1919年1月29日:

德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梅林因患肺炎,醫治無效逝世。

[卒] 56年前,1963年1月29日:

美國詩人弗羅斯特在波士頓去世。

[生] 145年前,1874年1月29日:

美國著名慈善家小洛克菲勒出生